“约定”让幼儿懂得规则
发布时间:2020-10-15 让幼儿园安静的游戏 幼儿园规则游戏 规则游戏幼儿园一、问题的提出在幼儿园里,每天至少有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孩子们对形形色色的户外活动非常感兴趣。每当户外活动的时候,我都带领孩子们做一些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例如:拍皮球、跳绳、跳房子、踢沙包、做律动、玩玩具等。每当这些活动将要结束的时候,孩子们总是一副不高兴的样子,有的孩子还会说:“老师,怎么才活动这么一会儿就要结束啊,可不可以再玩一会儿啊!”孩子们很不情愿的跟我撤回到教室。我还发现在玩桌面玩具时,孩子们对桌面玩具有一种依赖性,每当这项活动要停止的时候,孩子们也总是表现出一副黯然失神的样子,有时候我说好几次,他们也不停下手里的活动,使我无法进行下面的教学活动。如何能让孩子加强自我约束力,愉快的结束一项活动呢?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巧用约定法(一)我知道孩子们最喜欢去室外玩大中型玩具了,但是每次结束时,孩子们都恋恋不舍,我就尝试了“约定”法。在玩之前我首先给他们讲述了具体的安全事项,然后跟孩子约定好时间,“今天就玩15分钟,时间到了我们就回教室!”孩子们都异口同声的答应了。其实孩子们根本不知道15分钟是多长时间,只想着快点飞到玩具上去,5分钟、10分钟……看看表还有1分钟就到时间了,我提高嗓门大声喊:“孩子们还有1分钟就到时间了!”好像有的孩子听见了,有的孩子没听见,只看到他们都在继续玩耍。“15分钟到了,孩子们过来排队吧!”我看到他们一个个从滑梯上滑下来,脸上洋溢着微笑向我走来,没有了原来的恋恋不舍。巧用约定法(二)我将“约定”法在上中班的儿子身上也作了尝试,效果也不错。一天下班后,我带儿子去超市买东西,去之前我先问儿子:“你想买什么东西?”儿子高兴地说:“我要买很多我爱吃的零食还有很多我喜欢看的书。”我说:“妈妈每天上班很辛苦,钱不能乱花,零食和书都可以买,但今天妈妈只允许你买三种零食,两本书。”儿子开始不同意,经过我的一番劝说儿子同意了。到了超市,儿子不像以前一样看到什么拿什么,而是经过千挑万选购买了三种最喜欢吃的零食和最爱看的两本书。儿子高兴地跟我说:“妈妈,我要的东西都买齐了,我们回家吧!”这次儿子一样也没多买,跟我们事先约定好的一样,而且很满足,不像以前像个没头绪的购物狂,不仅购买质量提高了,还让孩子懂得了钱不能乱花。三、取得的效果通过一个阶段的探索,我发现无论在做什么事情,提前跟孩子有个约定,这样更能体现出尊重孩子;给孩子一个缓冲的空间,孩子们更容易接受,不会觉得很仓促,也不至于很难接受,更不会出现反抗状态!四、应注意的问题跟孩子约定前,一定要取得孩子的同意,不能强加于他们,跟孩子约定好的事情,孩子守信用了,大人更要守信用,一定要赢得孩子的信任,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有简单的奖励。跟孩子千万不要不守信用,这样不但起不到好的效果,反而会雪上加霜起反作用。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让幼儿养成遵守游戏规则
银行门口静悄悄的,一个人都没有,炀炀和静静开着车来到了自动取款机前,炀炀把银行卡放进了自动取款机,旁边的静静催着他说:“快按密码,快点。”炀炀对静静说:“我还没有领好钱,你等会。”说完就不慌不忙的按起来密码,取好钱以后,炀炀准备要走的时候,静静在大声叫到:“炀炀,你的银行卡没拿。”炀炀一听,赶紧回去取银行卡。
当银行里没有工作人员的时候,孩子们知道自己需要的钱都是在自动取款机中去领取的,在进行取款的时候,炀炀知道去取款机中取钱要输密码,对于用银行卡领钱这个游戏情节,基本上都已经掌握了,但是在取完钱以后,他去忘记了要把自己的银行卡带走,辛亏后面的静静及时的提醒了他,避免了他遗失银行卡。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们将生活中和父母去自动取款机领钱的经验迁移到了游戏中,从这点也可以看出中班孩子的角色游戏水平比起小班来已经有了一个很大的进步。
从银行没有人工作人员到今天的自动取款机,孩子们在游戏中自由的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当游戏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孩子们能联系生活实际,想出了新的游戏材料——自动取款机。怎样利用这个自动取款机去缓解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我觉得首先要让孩子们明确这个自动取款机的使用方法,其次是要让幼儿养成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这样才能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
幼教随笔:让幼儿懂得"分享"
我班一个叫贝贝的小朋友生病了已经一个多星期没有来幼儿园拉,我和另外一个老师按照惯例拎着一些水果去他家看望他。
我班一个叫贝贝的小朋友生病了已经一个多星期没有来幼儿园拉,我和另外一个老师按照惯例拎着一些水果去他家看望他。
一进门,就看见贝贝在门口玩,我唤了声他的名字,他一看见我们开心的跑了过来,我随手把手里的西瓜递了给他,他开心的接了过去,连声叫“老师好”。
他的叫声唤出了妈妈,他妈妈连声感谢我们的探望,他妈妈引着我们进了客厅,我随手把另一袋水果放在了茶几上,贝贝乖巧的坐在我旁边眼睛盯着面前的水果袋问:“老师这里面是什么?”我听了随手拿出一个大苹果递给他,他乐了,连声说:“谢谢老师,谢谢老师”
这时他奶奶进来来拉,对一旁的贝贝说:“贝贝,过来把两瓶牛奶拿给老师喝。”只间他接过了牛奶,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牛奶,迟缓了一下,最后还是乖乖的把牛奶递给了我们。
接着他奶奶又从另外一个箱子里取出四个大的喜之郎果冻,对着贝贝叫道:“贝贝,过来把果冻也拿过去给老师。”只见他快步的走了过去,蹲在纸箱旁边楞了楞说:“没了啊?”他妈妈看出了他的不舍,笑了笑说:“贝贝不可以这么小气的哦,快拿给老师啊。”可是他充耳不闻,依旧呆呆的蹲在纸箱旁边。他奶奶心疼的说道:“乖孙子,你看下面不是还有那么多吗?这些都给你吃的!”说完用手掀开了下面的一层纸板,露出了好几排的果冻,此时他才心甘情愿的把四个果冻放在我们面前。
贝贝是个乖巧孩子,平时特别的有礼貌,各方面表现的也特别的好,可是他今天的表现却让我大跌眼镜。
如今的社会响应着国家的政策,几乎没家都只有一个孩子,各种好吃的,好穿的,好看的,好玩的,都是自己一个人独享的,所以很容易给孩子养成了自私的性格,眼里容不下别人,更不要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其他人了。
当今的社会拼命的抓教育,努力的抓成绩,大家通常把成绩的优秀与否来衡量一个孩子的好坏,于是素质教育就却大家渐渐的忽略了。“我是最大的”、“我的东西就是不给别人”、“我是家里的唯一宝贝,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些以自我为中心的坏思想,日积月累,就想病毒一样渐渐的吞噬着孩子原本阳光而白净的心灵。
我们作为培养祖国花朵的启蒙老师,随时都要记得两手抓;一手抓素质,一手抓成绩,两手缺一不可,这样才能高声响应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这样才能培育祖国未来所需要的全方位的人才。
幼师应该让幼儿懂得"分享"
导读:如今的社会响应着国家的政策,几乎没家都只有一个孩子,各种好吃的,好穿的,好看的,好玩的,都是自己一个人独享的,所以很容易给孩子养成了自私的性格,眼里容不下别人,更不要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其他人了。
我班一个叫贝贝的小朋友生病了已经一个多星期没有来幼儿园拉,我和另外一个老师按照惯例拎着一些水果去他家看望他。
一进门,就看见贝贝在门口玩,我唤了声他的名字,他一看见我们开心的跑了过来,我随手把手里的西瓜递了给他,他开心的接了过去,连声叫“老师好”。
他的叫声唤出了妈妈,他妈妈连声感谢我们的探望,他妈妈引着我们进了客厅,我随手把另一袋水果放在了茶几上,贝贝乖巧的坐在我旁边眼睛盯着面前的水果袋问:“老师这里面是什么?”我听了随手拿出一个大苹果递给他,他乐了,连声说:“谢谢老师,谢谢老师”
这时他奶奶进来来拉,对一旁的贝贝说:“贝贝,过来把两瓶牛奶拿给老师喝。”只间他接过了牛奶,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牛奶,迟缓了一下,最后还是乖乖的把牛奶递给了我们。
接着他奶奶又从另外一个箱子里取出四个大的喜之郎果冻,对着贝贝叫道:“贝贝,过来把果冻也拿过去给老师。”只见他快步的走了过去,蹲在纸箱旁边楞了楞说:“没了啊?”他妈妈看出了他的不舍,笑了笑说:“贝贝不可以这么小气的哦,快拿给老师啊。”可是他充耳不闻,依旧呆呆的蹲在纸箱旁边。他奶奶心疼的说道:“乖孙子,你看下面不是还有那么多吗?这些都给你吃的!”说完用手掀开了下面的一层纸板,露出了好几排的果冻,此时他才心甘情愿的把四个果冻放在我们面前。
贝贝是个乖巧孩子,平时特别的有礼貌,各方面表现的也特别的好,可是他今天的表现却让我大跌眼镜。
如今的社会响应着国家的政策,几乎没家都只有一个孩子,各种好吃的,好穿的,好看的,好玩的,都是自己一个人独享的,所以很容易给孩子养成了自私的性格,眼里容不下别人,更不要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其他人了。
当今的社会拼命的抓教育,努力的抓成绩,大家通常把成绩的优秀与否来衡量一个孩子的好坏,于是素质教育就却大家渐渐的忽略了。“我是最大的”、“我的东西就是不给别人”、“我是家里的唯一宝贝,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些以自我为中心的坏思想,日积月累,就想病毒一样渐渐的吞噬着孩子原本阳光而白净的心灵。
幼教笔记:游戏规则的制定
游戏都有规则,有的是明显的规则,有的是隐藏的规则。游戏的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也能够在孩子选取了“这天玩什么”后,再来问问:“你们想怎样来玩这个游戏呢?”此时,他们会提出各种各样的规则要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则是不合理的。当一个游戏提出多种玩法时,我们能够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就会自己得出一个结论——“这样玩是最好的”。
例如:玩“瓶瓶罐罐总动员”时,幼儿提出了很多种玩的方法,有的能够一个一个套在一齐,幼儿能够把它们一个搭起来等不同玩法。”透过实践,孩子们提出的规则要求没办法完成或是很难完成时,我们也要让他们去试一试,在试过之后他们自然而然又会得出另一个结论——“这样玩是不行的!”。实例证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让孩子们自由地选取了行为方式,才能真实的表现他们的心理状态,反映他们的发展水平,毫无拘束的表露他们的思想感情,表现出他们头脑中所想到的一切。
总之,撒开手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独立自主的去选取游戏的方式方法、规则要求、主角材料,能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用心性。开展游戏过程中,教师做到“放”、“导”结合,会让幼儿更深地体会“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从而也会体现出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的真谛
两岁小儿懂谦让
开学至今已有一个月了,多孩子经过这段时间集生活的学习,已渐渐喜欢上了幼儿园,老师感到很欣慰。别是活动中的一些懂事的孩子,他们所表现出的谦精神,着实老师感到意。
集活动之后,老师组织小朋友到户玩滑滑梯。玩滑滑梯的感觉好极了,小朋友都非常喜欢玩,亮亮也不例。只见亮亮不急不躁、小心翼翼地走梯架,谨慎地坐下,确自己坐稳之后,才双手紧紧扶好,“吱溜”滑了下去。亮亮一系列的动作完成后脸上绽出成功的喜悦,冲老师以会心的微。“简直是太可爱了,从这孩子身上就现出了良好的家教。”老师正这么想着,忽然眼前出现了这样的镜头:在亮亮身后的小正宇飞快地跑亮亮,霸道地亮亮推到了身后,亮亮看了看他,又看了看老师,没有跟不懂事的弟弟计较,显得很有风。
天麒也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他常常着他小的孩子。小时,他弟弟、妹妹来;洗手时,他弟妹们洗,嘴上常常挂着“我是哥哥”这句话,人听了忍俊不禁。
是的,孩子所生发出的亲社会行为表现—“谦”,是他们发自内心的。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是家庭和社会整合教育的果。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孩子不光受到幼儿园的教育影响,更大地受到家庭和幼儿园教育一致性的影响。今后老师积极取得家长的配合,更好地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让孩子学会爱懂得感恩
今天是三八节,是天下所有妈妈的节日,根据这个节日,我们开展了八个一系列的“爱妈妈”活动,如:给妈妈一个吻,为妈妈讲一个故事等等,可是接下来的活动却让孩子们讨论的络绎不绝,“为妈妈洗一次脚”,哈哈、“给妈妈洗脚”?我可不洗,臭死了,这是行行最先发出来的声音,“我妈妈从来都不让我洗脚,她只给我洗脚”这是贝贝说的,每个孩子都在发表自己的意见,难道这就是天天喊着:“爱妈妈”的孩子们吗?这时候我听到了在最角落里的浩浩小声的说:“我给妈妈洗过脚”声音很小,但是那种胆怯的话语已经引起来小朋友的注意,哈哈,浩浩给妈妈洗脚,臭死了,显然孩子们已经把这种“给妈妈洗脚”的事情当作了一种很可笑的事情,我很不高兴的说:“孩子们,你们觉得给妈妈洗脚是很坏的事情吗?”难道妈妈给你们洗脚就不臭了吗?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每个孩子都睁着稚嫩的眼镜看着我,显然他们已经不再觉得给妈妈洗脚是件很丢脸的事情了,其实,浩浩做的很好,妈妈整天为了你,为了家庭奔波,很辛苦,我们为妈妈洗一次脚难道就不应该吗?“应该”孩子们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刚刚说的,每个人都不再觉得“给妈妈洗脚”是件很丢脸的事情了,那我们为浩浩鼓掌好不好,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
。
如今孩子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但多半是知识学习、脑潜能开发,而孩子的感恩教育却被忽视了。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父母强势些的,孩子往往会弱势些。
操心太多的妈妈带的孩子往往自理能力更弱。
我以为恰恰是父母对孩子过分的不求回报的爱,使得父母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和正当要求,同时也滋长了孩子对父母的依赖,阻碍了孩子的个人能力的发展。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扮演一个弱势的妈妈向宝宝“索取”爱。
我们期待起跑线上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一颗感恩之心,从而使我们的社会真正成为一个互爱、互助、文明、友善的和谐社会。
为了让孩子懂得专注倾听
日前,当湖中心幼儿园中班教研组开展了教学研讨展示活动《“没长耳朵”的小老虎》。这是主题《我对你说》中的一个教学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本次活动了解到专注倾听的重要性,引起幼儿能做到安静倾听别人的讲话,并形成良好的习惯。善于倾听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修养,学会倾听不但能正确完整地听取所要的信息,而且会给人留下认真、踏实、尊重他人的印象。因此,良好的倾听习惯的培养绝非小事。为了达到预期目标,中班教研组的老师精心设计了一台精彩的演出。在课前,所有中班教研组的老师努力专研教材,一起讨论研究,想方设法找好的方案、点子,引起幼儿专注倾听的兴趣。无论是从目标的制定,教具的准备还是教学过程的安排都一一经过反复琢磨、推敲、演示,尽量使每一个环节都能达到尽善尽美。然后,教研组的老师通力合作根据故事情节表演了一场新奇、有趣的木偶表演,这一形式让孩子们耳目一新,改变了以往那种老师讲故事,幼儿听故事的模式,使孩子们在看表演的过程中领悟到专注倾听的重要性。活动后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不做“没长耳朵”的小老虎,听话要认真,听话要仔细。
孩子让我懂得什么是“坚持”
坚持是什么?往小了说,只是两个简简单单的字;往大了说,是意志力的代名词。
从小到大,除了当幼儿老师这件事,在我身上,似乎鲜有坚持到底的事,常常被生活中的风暴所打倒,总是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然而,今天下午,两个孩子对跳绳的“坚持”让我深深地震撼了,让我真正感觉到了“坚持”的力量。
大班要求孩子们掌握跳绳的技能。
亮亮和文文是仅有的几个不会跳绳中的两个孩子。
为鼓励他们早日学会跳绳,每次运动我都提供绳子便于他们练习,还特意安排了几个跳绳特棒的孩子作小辅导员。
可惜,一学期下来,这两个孩子仍然没能学会。
经过调查,我发现,每次他俩拿到绳子便躲到离我最远的地方玩绳子,根本就不练习。
盯了几次,就那么认真跳几下,可明显看到他俩是非常地不情愿。
确实,眼看着同伴们都已熟练掌握,失落感,加上找不到跳绳感觉的挫败感,让他俩越来越失去信心,采取了逃避的行为。
新学期开始了,我要先从培养孩子的兴趣着手,先让他俩爱上跳绳,能自觉地练习,然后才可能学会跳绳。
这不,两人拿好跳绳又开始躲我了。
每个孩子都喜欢得到夸奖,所以我首先做到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词肯定孩子的能力。
当两孩子跳了第一下的时候,便及时地鼓励:“呀,过了一年,长大一岁了,进步这么大。
”两个孩子开心地对望一下,夸奖过后,我给孩子们指出了具体的建议:“脚抬得高一点,绳子甩一下跳一下,好,加油,真棒。
很快就能学会了。
”此刻,两个孩子信心十足,积极地练习着。
为进一步激起孩子跳绳的欲望,我根据大班幼儿争强好胜的特点,及时提出让他俩比赛竞争的建议,比一比谁先跳会。
两孩子不约而同地大叫一声:“好。
”随后开始你争我赶的练习,“一个,两个,跳过去了,耶。
”
文文用手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好热啊,再热也不能放弃。
”
亮亮:“对,加油。
”
右边亮亮说:“我已经跳了20多个了。
”
左边文文不屑地说:“你是一个一个跳的,不算。
”
亮亮不悦,稍显发怒:“哼,不理你了。
”
不一会儿,两孩子已经大汗淋漓,我赶紧叫他们坐一边休息。
于是又发生了以下一段简短的谈话。
亮亮:“明天我还要坚持练习。
”
文文:“坚持,才能学会跳绳,才能成功。
”
亮亮:“所以一定要坚持。
”
我:“坚持到什么时候呢?”
文文:“坚持到我们学会跳绳的那一刻。
”
亮亮:“那就让我们一起坚持吧,耶。
”
孩子们,你们是好样的。
为你们加油。
成功源于你们的坚持,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相信你们很快就能学会。
休息片刻,不经意间,两个孩子又开始了练习,但已不需要我的监督。
孩子的好胜心产生学习动力,而意志、毅力、恒心便是保持动力的有力臂膀。
虽然他们目前为止还没能学会,但我相信,离成功不远了。
因为,坚持到底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