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育儿观念:先别发火

发布时间:2020-10-16 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观念 幼儿小班语言活动方案 幼儿园感恩节亲子活动方案

育儿观念:先别发火孩子都是父母的连心肉,平时任凭他们再哭闹撒泼,也舍不得动一指头。当自家孩子与别家孩子打架、尤其是挨了打吃了亏时,心里自然很不平静。然而,往往在这时候,为父母者“爱令智昏”头脑发热,干出不应该干的蠢事来。有的父母一见自己孩子与别家孩子打架,不问青红皂白,拉上自己的孩子就要去找别家孩子的家长,一蹦三跳说别家孩子打了自己的孩子,非要讨个“说法”不行。还有的父母,与此做法恰恰相反,一见自己的孩子与别家孩子打架,不问青红皂白,上前拉住自己的孩子,劈头盖脑就打,一是生气孩子惹事,二是显示自己教子之严。其实,以上两种做法,都有些欠妥。前者有给孩子撑腰壮胆之嫌(实际是护短)。这样一来,自己孩子就有恃无恐,不管“胜利”或“失败”,都有父母为自己出气。这次打了架,下次还要打。后者容易养成孩子的懦弱自卑感,别的孩子打自己,也不敢正当自卫,只有逃跑。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为父母者见到自己孩子与别家孩子打架,首先自己冷静下来,平心静气教育孩子,小伙伴之间相处,应该团结友爱,打架是不应该的。然后再问打架的经过。如果起因是自家孩子,应该教育孩子主动去向对方赔礼道歉,争取和好如初。如果起因是别的孩子,应该提醒孩子自己要讲道理,也帮助小伙伴讲道理,不要动辄诉诸武力。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育儿观念:“隔辈爱”别加“溺”


从事幼儿教育多年,对于家教有颇多的感慨。祖辈对孙辈的教育,父辈对子辈的教育差距很大。对孩子的影响也显而易见。年轻的父母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自己的清净,为了自己的方便而将宝宝送给爷爷奶奶,中国式的“隔代亲”的教育弊端出现了:周一,托班新来了个聪明、健康、活泼的宝宝。宝宝适应环境很快,刚来园第一天在老师的指导下就会独立吃饭,独立午觉,而且不哭不闹,非常快乐。孩子是奶奶送来的,每次老师请她放下幼儿就离开,但是奶奶不是在教室里缠绵着不舍得离开,就是站在门口张望、监听或是到监控室擦眼抹泪的观察。在下午接孩子的时候,当着老师和幼儿的面说:“老师啊,吃饭时,你得喂喂孩子,要不他吃不饱的。睡觉时你得搂着宝宝,摸摸他、拍拍他,要不他睡不好。”看他这么大年纪,又没有多少文化,老师与她进行了沟通,但是比较困难。

第二天,聪明的宝宝哭着拒绝吃饭,老师问他为什么不自己吃饭了?前几天你自己吃得很棒的!她学着奶奶的口吻说:“老师,你得喂喂宝宝,要不他吃不饱。”午睡时他坐在小床上就是不肯睡,老师说:“宝宝,你前几天睡觉睡的很好啊,今天怎么不睡觉了”他又重复着奶奶的话:“老师,你得搂着宝宝,拍拍、摸摸宝宝,要不宝宝睡不好的。”听着这稚嫩的声音,老师真是哭笑不得。

现在的孩子很聪明,他会很敏锐的捕捉到家长对他的溺爱的信息,从而想出满足自己的需求的条件,使用“有效”方法,达到自己淘气目的。

广大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们,在我们给子女尽义务,带孩子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要注意爱的方式,切记隔辈爱加“溺”。

育儿观念:育人,首先要以身作则


育儿观念:育人,首先要以身作则

“老师,轩轩小朋友在大门外哭,你快去看看吧”。我听到雯雯的话,边走边想,每天早上都是高高兴兴的来幼儿园,今天这是怎么了?转身走到门口,只见轩轩的妈妈和幼儿园的老师怎样哄劝,拖拉,就是不肯进幼儿园,还哭叫的天摇地动,引来了家长的围观。家长们感到奇怪,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不肯进幼儿园,我问孩子的妈妈,“孩子在家有没有让你买玩具”“没有,前几天刚买过一个奥特曼”“在家有没有闹过不愉快的事”“没有,孩子来园之前还挺高兴的,拿着奥特曼,这不我放到手提包里了。”孩子一直哭个不停,我让家长先带他回家,摸清孩子不肯来的原因后,在慢慢的做思想工作。

第二天,早上,我在园门口迎接小朋友,远远的,我看见轩轩来了,走近时,轩轩又不肯进幼儿园,但这时的情绪比前一天好“轩轩,早上好,今天这么乖”我先把表扬的话说出去,轩轩没有说话,他妈妈说:“你向老师问好,你看老师多喜欢你,快跟老师去吧”轩轩极不情愿,我赶紧拉住他的小手说:“来,我们一起进去吧”并向他的妈妈说:“你帮我做一会警察,看住陌生人,我送轩轩会教室,回来后,我问轩轩的妈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不愿来幼儿园。

轩轩的妈妈说:“孩子在家整天要买玩具,看见什么就买什么,不给他买,他就坐在地上大哭,家里的玩具太多了,他爸爸说,你再买玩具我就告诉你老师,让她训你,还说,把他的玩具都扔掉,所以他要在家看着他的玩具,怕爸爸都给他扔了”。

听了轩轩妈妈的话,我的心情不能平静,孩子贪玩是天性,孩子在玩玩具中,可以养成动手动脑的习惯,开发孩子的智力,为人父母,在平时要多学习一些孩子心理方面的知识,教育孩子一定要谨言慎行,由于孩子年龄小,对大人说的话,判断力差,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和家长的话,句句都是真理,因此,我们不能随便说一句话恐吓孩子,对孩子产生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育儿观念:别把他们当小孩


育儿观念:别把他们当小孩

在成人的世界里,人们会注意很多行为习惯、文明礼貌。这是因为我们深知其中的道理,但我们往往忽视跟孩子打教道时,同样的许多东西需要注意。

我们很多人在与孩子沟通时,总一厢情愿的认为他们还小,知道的不多,有些事哄哄就好了。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事情,我们不该让孩子介入。因为孩子的世界毕竟和我们大人的世界是很不一样的,我们也有责任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给我们的孩子。

随着社会文明进程的加快,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文明也在进步中丢失了很多。我们的孩子开始接受的事物比我们之前都要多的多,这也使他们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接受各方面的知识了。他们更容易明白社会的规则。我们其实已经不应该像孩以前一样的教育方式去教导他们,我们需要用爱去给他们正能量,让他们明白一些他们必须从小就开始得铭记的原则。这也是一些做人的基本原则。我们不该老把他们当小孩,他们的思维发展速度其实早已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尤其当孩子开始一旦慢慢开始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之后,我们到时候再想去改变些什么就比较困难了。

记得在在某本书上看到过这么这段访问。某外国媒体采访当地商业巨头的时候问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回答:诚信。之后那人说了他儿时的一件事。一次,他和父亲一起去外面买东西,可在付钱时,居然发现钱没带够,就在这时,他把自己玩具钱包里的零钱给了父亲,并让父亲要回家后还他,当时父亲微笑答应了。回家之后,由于父亲饮了些酒,之后就睡着了。当他去索要借给父亲的零钱时,看到父亲已呼呼大睡,也就作罢了。第二天,等他醒来是,他惊奇地发现他的床头放着一些零钱,旁边还留有一张纸条,打开一看,写着这么几行字:谢谢TOM昨天借我的钱,这个还你。从那以后,诚信,这两个字就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头。

其实就想很多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说的那样:其实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导师。我们的孩子可以把我们的行为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就慢慢学去了。所以说我们应该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平时也要树立良好的榜样。因为孩子在其实最早的时候,他们的学习更多的是来自模仿。我相信我们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那么我们除了有让孩子好的这颗心之外,也该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的对象。大人们应该除了嘴上教育外,其实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他们平时应该怎么做!!!

请不要把你的孩子永远当个孩子。我们需要尊重他们自己,让他们在感受快乐的同时,也让他们学会坚强。只有经历的多了,才能走的更好,才能让他们在不久的将来释放出更大的能量!

当你哪天发现他长大了的时候,其实他可能早就把你当成一个孩子了。孩子,固然要享受童年的快乐生活,但这不等于放纵、更加不是溺爱。我们必须给他们一个适合他们成长的环境。而我们给他们的除了好的环境,也必须给他们好的榜样,所以我们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应该多反省一下自己。因为当孩子辩解自己的错误时,给出的理由是:你不也这样做的嘛!难道你想用因为我是大人这样的借口来搪塞孩子的质问吗?我想我们当时应该感到羞愧吧!!

所以说我们家长老师不该把孩子老是当成一个孩子那么去看他,自己也应该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让孩子感到骄傲,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育儿观念:让孩子告别小气


育儿观念:让孩子告别小气

和这群孩子相处已经两个月了,渐渐地我发现很多孩子都会表现出小气的特点。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他们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只想到自己的感觉和需求,从不考虑别人。他们总会说“我的小床”、“我的玩具”、“我的杯子”、“我的娃娃”“什么都是我的“……

现在的家庭里,父母将过多的爱给了孩子,即使是孩子的无理要求父母也会无条件的妥协。好吃的蔬菜先给孩子吃,好吃的水果先给孩子挑,时间长了,孩子就会以为自己是中心,不管在幼儿园还是家里,所有的事情都要围着我转,造成了幼儿自私、小气的心理。

当孩子出现了这些问题,家长应该和老师一起努力,抓住锲机、及时教育。

首先,一个家庭要创造分享的家庭氛围。而在学校里也要创造分享的学校氛围,让孩子学会分享。可以从一袋零食开始,开始孩子可能会哭或哀求。但是我们应该正确引导,不能让步。只要一个孩子学会分享更多的孩子就会学习。

第二,让孩子学会赠与。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大方的宝宝就要让他学会赠与。在家里,父母可以鼓励孩子把玩具、衣物等捐出来,让他知道:自己的东西应该拿出来和与更多的人一起分享。在孩子做出好行为的时候父母应该及时肯定、赞扬。在学校里,老师可以鼓励孩子把自己的零食、玩具拿出来和小朋友一起分享。让孩子享受分享带给他的乐趣,并喜欢分享。

第三,要让孩子学会等待,不要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对于孩子的合理要求可以适当满足,对于不合理的或不能及时满足的要求,要让孩子学会等待,不能过分迁就。因此,父母和老师要有想法。培养孩子的耐心。

第四,要引导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在很多活动中,需要好朋友之间互相合作,所以。让孩子在合作后感受到做事情的成就感,体会到团结互助的快乐。这样孩子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大方、共享的心态。

要让孩子告别自私、小气的心理需要父母的以身作则,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父母。孩子整天和父母在一起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孩子是我们老师和家长的希望,要让这份希望茁壮成长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

育儿观念:别处处让着孩子


育儿观念:别处处让着孩子

宋xx老师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当她讲到“如何促进孩子的情感发育”时,让我感觉到身为幼儿老师职责的重大与光荣。

随着421型家庭的增多,孩子理所当然的变成了家里的掌上明珠。孩子说的话就是圣旨,家长们也习惯了对孩子处处谦让,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母爱,父爱的温暖。久而久之,孩子会自然而然的认为:我就应该吃最好的,我就应该玩我最喜欢的,我就应该是这个家庭的核心……

生活中充斥着这样的场景。公共汽车上,坦然的坐在座位上的是孩子,母亲却在旁边毫无怨言的垂手站立;饭桌上,最好吃的饭菜孩子一伸手就拉到了面前,家长也就自觉的缩回了伸向那菜的筷子;电视机前,妈妈正在饶有兴致的看电视剧,孩子进来了,不由分说的换成了动画片……这一切都是那么熟悉,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着,也许有些家长已经习惯了,习惯了“处处让着孩子”。

其实,一个孩子站一路或坐一路对他的身体发育可以说是毫无影响的,但养成贪婪、自私的习惯却是贻害无穷的。

孩子变得贪婪起来,谦让的想法少了。一旦要让他做出一些让步,他就会感到十分委屈,一旦不能受到特别的照顾,他就会感到受到了冷落,他对被关注的要求大大提高,也就非常容易产生挫败感。

一个爱子心切的母亲为了满足五岁的儿子的愿望,在寒冬腊月,跑遍了整个北京城去买香蕉,当母亲说想吃一口香蕉时,儿子却一把抢过香蕉说“这是我的,你不能吃。”

这就是你那捧在手心里的宝贝!这就是你那用一切温暖培育出来的花朵!母亲掩面而泣,但她是否知道,孩子这么自私都是她长期自我牺牲,处处让着他的结果。孩子已经习惯了接受照顾,已经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已经习惯了母亲的谦让,孩子已经认为那才是最合理的。

让孩子学会分享,让孩子学会关心,让孩子从小就在爱和贪欲之间做出明确的选择。孩子学会了爱,第一个爱的会是我们,孩子学会了贪婪,第一个伤害的也会是我们。这需要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要给予孩子过多的关注,也无需处处让着他,要让他们从小树立起平等的意识。所以,当孩子用他们稚嫩的声音说“妈妈,你吃一个”的时候,请接受它。

相关推荐

  • 育儿观念:“隔辈爱”别加“溺” 从事幼儿教育多年,对于家教有颇多的感慨。祖辈对孙辈的教育,父辈对子辈的教育差距很大。对孩子的影响也显而易见。年轻的父母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自己的清净,为了自己的方便而将宝宝送给爷爷奶奶,中国式的“隔代...
    2020-09-27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育人,首先要以身作则 育儿观念:育人,首先要以身作则 “老师,轩轩小朋友在大门外哭,你快去看看吧”。我听到雯雯的话,边走边想,每天早上都是高高兴兴的来幼儿园,今天这是怎么了?转身走到门口,只见轩轩的妈妈和幼儿园的老师怎样哄...
    2020-10-28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别把他们当小孩 育儿观念:别把他们当小孩 在成人的世界里,人们会注意很多行为习惯、文明礼貌。这是因为我们深知其中的道理,但我们往往忽视跟孩子打教道时,同样的许多东西需要注意。 我们很多人在与孩子沟通时,总一厢情愿的认...
    2020-11-09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让孩子告别小气 育儿观念:让孩子告别小气 和这群孩子相处已经两个月了,渐渐地我发现很多孩子都会表现出小气的特点。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他们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只想到自己的感觉和需求,从不考虑别人。他们总会说“我的小床”、“...
    2020-10-16 阅读全文
  • 育儿观念:别当众责骂孩子 育儿观念:别当众责骂孩子 这次的白水洋二日游玩得非常开心,清一色的妈妈带上自己的宝宝(年龄相仿,大多是女儿跳舞班上的小朋友),组了个团,领略了白水洋的奇特景观,尽情地享受了白水洋水的清凉与美丽。因为都...
    2020-10-15 阅读全文

从事幼儿教育多年,对于家教有颇多的感慨。祖辈对孙辈的教育,父辈对子辈的教育差距很大。对孩子的影响也显而易见。年轻的父母为了自己的事业,为了自己的清净,为了自己的方便而将宝宝送给爷爷奶奶,中国式的“隔代...

2020-09-27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育人,首先要以身作则 “老师,轩轩小朋友在大门外哭,你快去看看吧”。我听到雯雯的话,边走边想,每天早上都是高高兴兴的来幼儿园,今天这是怎么了?转身走到门口,只见轩轩的妈妈和幼儿园的老师怎样哄...

2020-10-28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别把他们当小孩 在成人的世界里,人们会注意很多行为习惯、文明礼貌。这是因为我们深知其中的道理,但我们往往忽视跟孩子打教道时,同样的许多东西需要注意。 我们很多人在与孩子沟通时,总一厢情愿的认...

2020-11-09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让孩子告别小气 和这群孩子相处已经两个月了,渐渐地我发现很多孩子都会表现出小气的特点。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他们经常以自我为中心、只想到自己的感觉和需求,从不考虑别人。他们总会说“我的小床”、“...

2020-10-16 阅读全文

育儿观念:别当众责骂孩子 这次的白水洋二日游玩得非常开心,清一色的妈妈带上自己的宝宝(年龄相仿,大多是女儿跳舞班上的小朋友),组了个团,领略了白水洋的奇特景观,尽情地享受了白水洋水的清凉与美丽。因为都...

2020-10-15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