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表现性区域游戏:《三只蝴蝶》皮影游戏
发布时间:2020-10-21 幼儿园三只蝴蝶说课稿 幼儿园三只小熊说课稿 幼儿园三只小猪说课稿中班表现性区域游戏:《三只蝴蝶》皮影游戏
游戏来源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它集说、唱、演为一体,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和文化价值。幼儿园开展皮影活动,不仅能提高教师的艺术修养,还能激发幼儿学习历史故事的兴趣,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在皮影活动中,能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动手能力,同时对美术中绘画技能的掌握和色调的匹配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通过师幼的互动,能促进幼儿探究能力、合作能力的发展,还是对幼儿勇于克服困难、迎难而上精神的一种考验。
预期目标
1.知道皮影戏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一种,尝试操作皮影做出各种造型动作。
2.激发孩子表演皮影戏的兴趣。
图
片
材料投放
1.搭建皮影舞台。
2.投入各角色皮影、白蝴蝶、红蝴蝶、黄蝴蝶等。
游戏玩法
表演的幼儿站在白色幕布后方,一边操作皮影,一边讲述故事。观看的幼儿坐在幕布前方欣赏。
l游戏推进一:
观察
分析
观察:区域活动一开始,梓瑜就和几个小朋友一起进入皮影区。只见她先把幕布放下,接着打开表演区的灯光,拿出《三只蝴蝶》中的红蝴蝶,放到幕布后面摆弄起来来。看到幕布里的红蝴蝶,梓瑜兴奋的挥舞着道具,坐在幕布前看表演的小朋友也一起哈哈大笑。随后,他依次拿起白蝴蝶、黄蝴蝶、红花、白花、黄花都摆弄了一遍,每一次都笑得合不拢嘴。最后她又拿起红花,一边摆弄着红花的叶子,一边说:“红蝴蝶的颜色像我,请进来。白蝴蝶、黄蝴蝶别进来。”原本坐在幕布前看表演的小朋友,看到梓瑜玩的很开心,一股脑的都挤到幕布后进行表演,幕布前没有观众。
分析
1.幼儿对教师提供的《三只蝴蝶》中的故事情节只是初步感知,只会自己摆弄皮影,还无法表演一段完整故事。表演之前,没有充分的为幼儿介绍皮影戏及皮影操作的要点。
2.从幼儿的参与度来看,幼儿对皮影戏十分感兴趣,参与度高,但是玩游戏的秩序不好,缺乏谦让意识和对皮影戏耐心观赏的意识。
调整
推进
1.目标调整:认识皮影,了解皮影戏的操作要点。
2.与幼儿一起讨论制定皮影戏规则:采用猜拳或协商的方式决定谁先表演。同时只能两个人进行表演,其余的小朋友要在幕前观看。
3.尝试制定节目单,根据节目顺序,幼儿轮流表演。
l游戏推进二:
观察
分析
观察:又到了区域活动时间,梓瑜再次来到皮影区,这一次她发现区域里多了一个东西,原来是音乐播放器。小朋友打开播放器,里面传来《三只蝴蝶》的背景音乐。有了这一道具,小朋友更加兴奋啦。他们依照之前约定好的规则,采用猜拳的方式选出谁先进行表演。在获得胜利后,梓瑜打开音乐,迫不及待的走进幕后,拿出皮影道具,其他小朋友则坐在幕前安静当观众。有了之前对《三只蝴蝶》故事情节的熟悉,这一次梓瑜拿好皮影后报幕:“大家好,今天表演的节目是《三只蝴蝶》”,作为观众的小朋友纷纷鼓掌欢迎迎,梓瑜根据音乐,一边操作皮影,一边嘴里讲述故事。表演结束后,小朋友都哈哈大笑,夸奖子博表演的很好。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兴趣。
分析
1.表演的过程中,作为观众的幼儿十分有序,能按照之前的预定遵守规则,轮流进行表演。
2.适合幼儿园表演用的绘本故事较为丰富,为了结合幼儿园中班皮影戏表演的需要,我尽量选择了角色简单,情节有趣,背景简化的作品。幼儿对这故事也并不陌生,《三只蝴蝶》中主要角色有:蝴蝶和花。故事对白简单,将故事改编为剧本的过程中,以尊重原著为前提,未对故事情节进行修改。简化画面背景,只出现主要道具图像。这次幼儿已能讲述故事的大概情情节。且在演择的过程中关注到皮影与情节的配合但是缺少创新精神。
3.皮影材料投放过于单一,仅仅围绕《三只蝴蝶》一个故事,幼儿选择的种类少。
调整
推进
调整
1.在以后的演出中,弱化背景音乐的变化。负责旁白的表演者缺乏语言的生动性,整个演出过程使用的音乐较多。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思维特点适当的改编、创编剧本。
2.增添皮影区材料、角色,使皮影区材料多样化。
l游戏推进三:
观察
分析
观察:梓瑜今天又来到皮影区。他还约了几个小朋友一起来表演。她们首先发现了新增添的皮影材料。接着又发现了放在旁边的《三只小猪盖房子》绘本,梓瑜开始一页一页地翻阅绘本,不时抬头看看新增的皮影人物。过了一会会,他拿起绘本和小猪的皮影道具,开始对照故事内容摆弄起来,只见他边讲述故事,边搭配声效,并且不断摆弄皮影道具。讲完故事之后,他又拿了《狼和小羊》中小羊的皮影材料,将两个故事中的人物混一起,创编故事。他編了小猪和小羊一起盖房子的故事,并且和老师分享了他编的故事,在幕布前看表演的小朋友也对他创编的内容很感兴趣。
分析
1.幼儿接触皮影戏已经有一段时间,对皮影戏的表演方式日渐熟悉,孩子讲述故事的完整性有了很大的提高,语言能力得到了提升。对故事的创编能力、联想能力也有了相当大的进步。
2.幼儿对皮影戏的操作形式有了良好的感知,对表演时应该遵守的规则也熟记于心,能够互相提醒,也学会了等待和谦让。养成了良好的操作秩序。
3.幼儿对故事的细节以及人物情绪还不能很到位的表现。
调整
推进
调整
1.可结合幼儿喜爱故事不断更新材料与绘本,保持幼儿对皮影表演的热度。(Jk251.com 教师范文大全)
2.丰富场景皮影,例如提供大树、小草、房子等皮影,使皮影舞台更丰满。
3.在接下来的皮影戏表演中提供一些传统的皮影戏打击乐器,让他们的表演更加丰富多样,增强表演的兴趣。
l游戏推进四:
观察
分析
观察:
区域活动又开始了,梓瑜很高兴地对着景景喊:“景景,我们去皮影区吧。”孩子们来到皮影区。梓瑜说:“景景我们进去表演吧。”我一看,原来是她们自己创编了《三只蝴蝶》情景剧,展示影子舞。我把准备好的音乐播放器递给她们,问:“你们需要开音乐吗,”梓瑜回答:“不用,我会自己唱。”于是,梓瑜开始安排其他几个“演员”:“静怡,你是白蝴蝶,从这里出场,一会到中间来跳舞。小言,你是白花,从这里走出去。还有景景,你要跟着静怡一起走出来做动作”说着,梓瑜站在皮影幕布中间开始说台词。观众们看的目不转睛,时不时发出一阵阵掌声。
分析:
1.孩子能联系生活经验,自发地在活动中增添角色,让自己的表演更加精彩。她们将自己的经验运用到表演活动中,丰富表演的情节。
2.会发挥自身特长,梓瑜学过跳舞,她会向好朋友展示自己的舞蹈特长,创编皮影舞。
调整
推进
调整:
1.展示孩子们有创意的皮影表演方式,丰富表演经验。通过欣赏视频,积累更丰富的皮影表演经验,丰富幼儿角色神态的皮影表演。
2.整合各区域的资源,鼓励孩子们运用不同区域的资源来丰富皮影区表演,促进其更具创造性的表演。
Yjs21.coM更多幼儿活动方案延伸读
中班亲子游戏三则
中班亲子游戏三则
户外游戏一、捉影子
场地:操场、公园、路边、草坪
说明:此游戏以先踩到他人的影子为胜。首先,让您的孩子找到自己的影子,再让他转身,向四周走动或跑动,看看影子发生了什么变化。让孩子追影子——再摆脱影子。玩“捉影子”游戏时,捉影子的人必须想办法踩到另一个人的影子。这样,被踩到影子的人就又成了捉影子的人。
户外游戏二、树皮特写镜头
材料:放大镜、纸、黑色或棕色蜡笔
说明:带孩子去观察住所附近的各种树,仔细用放大镜观察树皮的纹路。让孩子闭上眼睛,用手去摸不同树的纹理,并用语言描述出来。
用纸将树皮的纹路摹印下来:将纸贴紧树皮,用蜡笔摹印下树皮的纹路。在纸上摹印出不同的树皮,比较它们的纹理。注意不要将树皮剥下,以免将树木无保护的内层组织暴露在空气中,影响树的生长。
户外游戏三、捉虫子旅行
材料:带盖的干净小罐、镊子、夹子、手套
说明:领孩子去公园或树林里,带上小罐子、镊子、夹子等工具,一边走一边找虫子(尤其是在石头底下,如蚂蚁、蜘蛛、蚯蚓、蜗牛等)。用镊子、夹子或用手指及手套轻轻夹起,放入带盖的罐中。教孩子认识那些能叮咬或蜇人的昆虫,并帮助孩子识别无害的昆虫。
中班游戏5则
中班游戏5则游戏一:做相反的动作目标:发展快速反应能力和逆向思维能力。玩法:游戏开始,教师发出某一指令,幼儿就马上做出相反的动作。如:教师说“睁开眼睛”,幼儿就闭上眼睛;教师说“蹲下”,幼儿就站起。教师在提问时要尽量选择幼儿熟悉、特征明显且容易比较的事物,提问时要由易到难、由慢到快。游戏二:一枪打四个目标:锻炼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玩法:游戏开始,幼儿左手当枪,教师说:“一枪打四个”,幼儿赶快用右手伸出四个手指,两手相对。教师继续说:“一枪打二个、一枪打五个……”幼儿听指令做动作。左右手轮换当枪,教师说的速度由慢到快。游戏三:金苹果,银苹果目标:发展幼儿注意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玩法:两名幼儿相对而坐,都把手放在后面。大家一起边念儿歌边做相应的动作,“金苹果,银苹果,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骨碌骨碌锤。”念到最后一个字时,就把右手伸出来,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游戏四:接反话玩法:1、教师出示任意一组图片,如“小猪是胖的,猴子是……”2、幼儿立即接“猴子是廋的”。3、教师再次任意出示一组图片,向幼儿提问,如此反复游戏。如冬天天气冷,夏天天气;头发黑,皮肤白;苹果大,葡萄小等。4、幼儿回答时要有一定的速度,并按上句的句式来回答下句。5、教师在提问时要尽量选择幼儿熟悉、特征明显且容易比较的事物。提问时要由易到难。游戏五:穿针引线目的:训练幼儿观察力、注意力。规则:只能用一只手拿住东西。材料:线,穿小孔的纸板。准备:幼儿两人一组(最好一男一女),分若干组。玩法:1、同组的幼儿一人拿纸板,一人拿线。2、拿纸板的站成一行,拿线的站成一行,间隔30厘米。3、拿板的人尽量不要动,让拿线的人能顺利将线穿过针孔。4、谁先穿过谁优胜。
中班益智游戏
中班益智游戏
01接反话
玩法:
1、教师出示任意一组图片,如小猪是胖的,猴子是……
2、幼儿立即接猴子是瘦的。
3、教师再次任意出示一组图片,向幼儿提问,如此反复游戏。如:冬天天气冷,夏天天气热;头发黑,皮肤白;苹果大,葡萄小等。
4、幼儿回答时要有一定的速度,并按上句......
02小动物喂食
游戏目标:幼儿分辨并区分三角形、圆形、长方形。
游戏准备:密封纸盒三个,其中一面分别有一个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的洞,并有小动物形象以吸引幼儿注意。
各种颜色大小的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纸片若干。
游戏玩法:幼儿根据纸片形状把纸片塞进对应嘴巴形状的小动物口中,在操作过程中,老师可以提示幼儿手中拿的是什么图形。如;睿睿手拿三角形,老师提示,你拿的是三角形,哪个动物的嘴巴也是这个形状,你比一比。这样幼儿就逐渐能够认识并区分三角形、圆形、长方形了。
03数字娃娃找朋友
游戏目标:
1.能正确区分10以内数的相邻数。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游戏准备:
1~10的数字头饰每人一个。
游戏玩法:
1.幼儿戴上数字头饰并相互观察,知道自己是几号数字娃娃。
2.以数字娃娃5为例:幼儿拉手围成圆圈,老师按一个固定位置点数:“一、二、三”,被点到“三”的数字娃娃5,立即跑到圆心处站好并拍手,其他幼儿按顺时针方向边走边朗诵儿歌:“一二三.我是5;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朗诵完毕,数字娃娃4和6迅速跑到圆内.并拍手一起说两遍儿歌:“三二一,我是4(6);七六五四三二一,我是你的小(大)朋友。”
3.游戏可反复进行。
游戏规则:
必须是被老师点到“三”的数字娃娃才可以跑到圆心处。
中班语言领域亲子游戏方案2020
语言能促进孩子社会性的发展。孩子作为一个社会人,必须从小培养他的社会交往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学会某些社会规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亲子的活动方案,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中班语言教案:《送大乌龟回家》
设计意图:
小乌龟是小朋友们耳熟能详的小动物,也是小朋友十分喜欢的小动物,于是设计了这次活动《送大乌龟回家》,让幼儿通过看看、猜猜、说说的方式理解故事内容,并敢于用完整句表达故事内容,并让幼儿感受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快乐。
教学目标:
1、在欣赏故事的基础上理解故事内容,进一步了解乌龟的一些生活习性,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
2、感受朋友间互帮互助的快乐。
3、懂得和乌龟友好相处,文明礼貌的对待小动物。
教学准备:
PPT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不同小动物帮助乌龟的办法。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起兴趣1、出示图片,这是谁?
2、乌龟有什么本领?
3、乌龟的家在哪里?
小结:今天老师要讲一个《送大乌龟回家》的故事。
二、观察图片,理解故事1、分段讲故事,图片一:大乌龟在爬山坡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
2、谁第一个发现的?它说了什么?
3、小老鼠和小蚱蜢是怎么帮助小乌龟的?他们成功了吗?为什么?
小结:乌龟太大了,小蚱蜢和小老鼠力气小,帮不了忙。
4、哪些动物的力气大,可以帮助小乌龟?
5、小兔子和小刺猬也来帮忙了?他们会想什么办法呢?
6、分段讲故事:小刺猬帮大乌龟翻过身了吗?
7、小白兔想了什么办法帮助大乌龟?
小结:小白兔真聪明,它知道大乌龟会游泳,把大乌龟送到家里。这个办法真好。
8、大乌龟回到河水里,对小动物们说了什么?
完整欣赏故事三、集体讨论,经验升级1、故事中大乌龟遇到困难,小动物们都来帮助他,他们觉得帮助朋友是件快乐的事情。你们的朋友遇到困难你会帮助他们吗?
2、你帮助过朋友做过什么事情?
小结:我们要互相帮助,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情。
教学反思:
通过活动的开展,幼儿对乌龟有了更丰富的了解,有关乌龟的知识也丰富了许多,此活动是幼儿比较喜欢的。活动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幼儿都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活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为孩子们的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引发了孩子们对乌龟的喜爱之情。
中班语言教案:小豪猪送苹果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
2、懂得在生活中要助人为乐,有礼貌,不以貌取人。
3、能模访表演各动物不同语气的说话。
重点:
1、理解故事内容
2、懂得在生活中要助人为乐,有礼貌,不以貌取人。
难点:
1、懂得在生活中要助人为乐,有礼貌,不以貌取人。
2、能模访表演各动物不同语气的说话。
准备:PPT课件流程:
一、轻松导入
二、故事欣赏
三、提问思考:
1、为什么大伙都不愿和小豪猪交朋友呢?
2、小豪猪是怎样把苹果送到小熊猫家的?
3、小熊猫后来和小豪猪做朋友了吗?为什么?
讨论:小熊猫后来和小豪猪做朋友了吗?为什么?
四、再次欣赏故事,请幼儿模访表演小熊猫、小豪猪的语言五、总结:看人不要看外表,只要他有一颗真诚的、热于助人的心比什么都重要。
中班语言教案:叶子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认真观察和理解图片。
2、在老师的帮助下,幼儿根据图片说出诗歌内容。
3、幼儿能有感情的用轻重不同的语气朗诵诗歌《叶子》。
活动准备
1、四片春夏秋冬有特色的叶子。
2、毛毛虫、蝉儿、卡片、麦苗图片。
3、钢琴。
活动导入
师:小朋友们一年有四个季节,有哪四个季节?(春夏秋冬)其实,每个季节每片叶子都可以连成一句不同的诗歌,什么样的诗歌呢?
活动过程
(一)出示叶子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片内容
1、出示春天的叶子和毛毛虫图片。
(1)老师拿着春天的叶子:小朋友们看,这片是春天的叶子,嫩嫩的,绿绿的。
(2)老师拿出毛毛虫图片:小朋友们这是什么动物?(毛毛虫)
(3)把两张图片的叠放在一起:小朋友们猜猜毛毛虫在春天的叶子上干嘛?(引导幼儿思考,发展幼儿想象力)哦,原来啊,毛毛虫在春天的叶子上写日记呢!小朋友们知道日记是什么吗?日记就是小朋友每天把自己想说的话,做过的事情写下来,就成了日记。可是毛毛虫没有手,就用嘴巴写日记。春天的叶子像日记,毛毛虫用嘴巴写日记。
2、出示夏天的叶子和蝉儿的图片。
(1)老师拿着夏天的叶子:夏天到了,叶子长得更茂盛了。
(2)老师拿着蝉儿的图片:这是知了,也叫蝉。它们可爱唱歌啦!
(3)把蝉的图片和夏天的叶子叠在一起:小朋友们想想,蝉儿在夏天的叶子上干嘛呢?(幼儿思考)原来啊,夏天的叶子像歌谱,蝉儿唱了一下午。小朋友们知道歌谱是什么吗?歌就是唱歌的歌,谱就是曲谱的谱,是唱歌的时候用的。
3、出示秋天的叶子和卡片。
(1)老师把秋天的叶子拿出来:秋天到了,很多叶子都黄了。这种像金子一样黄的叶子是秋天的叶子。
(2)那秋天的叶子像什么呢?(幼儿思考,请几个幼儿说说他们的想法)
(3)老师拿出卡片。老师觉得秋天的叶子像卡片,小朋友可以拿着卡片送给自己喜欢的人。风哥哥说要把这片秋天的叶子当做卡片送给云姐姐。
4、冬天的叶子和麦苗图片。
(1)老师拿出冬天的叶子:冬天到了,叶子没有了水分,都落了下来。
(2)拿出麦苗图片:冬天的叶子落下来,落到了农田里,落在了麦苗儿上。冬天的叶子像棉被,麦苗儿在棉被里乖乖睡。
5、老师按顺序把叶子与图片粘在黑板上,叶子在上面,图片在叶子下面,老师一边指着叶子和图片一边诵读诗歌。
春天的叶子像日记,
毛毛虫用嘴巴写日记。
夏天的叶子像歌谱,
蝉儿唱了一下午。
秋天的叶子像卡片,
风哥哥送给云姐姐。
冬天的叶子像棉被,
麦苗在棉被里轻轻睡。
6、老师拿出一片叶子和对应的图片,引导小朋友把诗歌说出来。每句诗歌请两个小朋友。
7、让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诵读诗歌《叶子》。
(二)引导幼儿用轻重不同的语气朗诵诗歌《叶子》
1、春天小动物都睡醒了,毛毛虫用嘴巴快乐的写日记,所以,我们在读“春天的叶子像日记,毛毛虫用嘴巴写日记”要念得欢快一些。来,跟老师一起欢快地读一遍(一起轻轻地读这一句)。
2、小朋友们再想想,云姐姐收到风哥哥的卡片幸福吗?所以在读“秋天的叶子像卡片,风哥哥送给云姐姐”的时候可以念得温柔一些。
3、麦苗儿在棉被里乖乖睡觉,我们不能吵醒他们,所以在读“冬天的叶子像棉被,麦苗在棉被里轻轻睡”的时候要轻轻地。
(三)活动结束
幼儿跟着琴音,时快时慢的诵读诗歌《叶子》。
活动总结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感受到了四季叶子的变化,较好的拓展了幼儿的思维空间,提高了幼儿的想象力和积极性。但是,由于教师对诗歌的重复次数太少,幼儿可能记不住,后面跟琴音诵读诗歌会混乱。
附:
中班诗歌《叶子》
春天的叶子像日记,
毛毛虫用嘴巴写日记。
夏天的叶子像歌谱,
蝉儿唱了一下午。
秋天的叶子像卡片,
风哥哥送给云姐姐。
冬天的叶子像棉被,
麦苗在棉被里轻轻睡。
大班亲子游戏:找影子
大班亲子游戏:找影子
准备:白纸两张、笔、手电筒、椅子。
玩法:1、告诉孩子今天玩的游戏特别有趣,我们要拉上窗帘在黑屋子里玩。
2、让幼儿坐在椅子上,把大白纸贴在孩子身后的墙上,打开手电筒,让孩子的身影映在白纸上。
3、用笔把孩子影子的轮廓画下来。
4、妈妈和孩子轮换角色,让孩子来画妈妈的影子。
5、玩手影游戏。做小兔、老鹰、狼头等手影。
获得经验:初步知道光和影子的关系。
火柴游戏
目的:训练孩子结构能力和想象力。
玩法:开始让孩子用火柴棍游戏时,家长教给孩子摆,慢慢熟悉后,就让孩子自己去创造图案,注意不要给孩子火柴盒,玩后一定要收回来。
听口令做相**作
目的: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玩法:在爷爷妈妈、幼儿中任选一人喊口令,其余两人做动作。
游戏开始,喊口令的人说一个动作,做动作的人做和口令相反的动作,如口令为“向右转”,则做“向左转”,口令为“踏步”,则做“立定”等。可交换角色继续做游戏。
中班游戏四则
中班游戏四则
一、老虎下山
目标:
1、发展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和奔跑能力。
2、练习单足战立。
规则:
1、音乐响时,"小动物"可在"树林"里自由玩(跳胶圈、绕过线芯跑),音乐一停,所有"小动物"必须跳进胶圈里,单足站立,如果掉下来就会给老虎捉去。
2、老虎不能捉单足站在胶圈里的"小动物"。
指导:
1、跳胶圈时必须两脚并立起跳。
2、单足站立时双手可侧平举以延长站立时间。
环境材料:
胶圈20个线芯16个小动物头饰20个老虎头饰1个
二、母鸡下蛋
目标:
1、练习双脚夹球行走和绕过障碍物走。
2、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过程:
1、教师示范双脚夹着球走斜坡和绕着线圈走的动作。
2、幼儿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分组比赛:幼儿学习母ji夹着球走过斜坡和绕过线圈行走,回来后就下蛋了(皮球),到下一名幼儿。看哪一组快。
指导:
水平一:鼓励幼儿灵活地夹着球迅速行走和绕过障碍物走。水平二:引导幼儿用大腿内侧把球夹紧行走。
环境材料:
线圈12个、皮球4个、木板3块,箩4个
三、孙悟空与孩儿们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增强幼儿集体游戏的兴趣。
2、培养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和创造能力
3、启发幼儿探索金箍棒的各种玩法
活动准备:猴子头饰、平衡木、纸棒、塑料砖块、音乐、铁圈、纸箱。
活动过程:
1、热身活动(听音乐,跟老师一起学猴子游戏。)
2、引题,取金箍棒
A、幼儿取金箍棒,然后尝试怎么玩。
B、教师与孩子一起尝试怎么玩。
3、游戏
跨过小河——走过独木桥——钻山洞(帮孙悟空把经书运回来)教师讲规则,先示范幼儿在做。
4、安静游戏
A、教师表演杂技,幼儿安静
B、带领幼儿模仿猴子跑跳一圈后离开。
四、丢手绢
一、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应变反应能力;
2、促进幼儿身体基本动作的发展,提高大肌肉的运动机能。
3:体验游戏的乐趣‘使幼儿保持着身心愉悦的精神状态,对幼儿形成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性格具有积极的意义。
4、锻炼孩子的应变能力,身体的灵活性和在公共场合的表现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小手绢一块2、空旷场地
多人游戏。开始前,推选出一个丢手绢的人,其余的人围成一个大圆圈坐下。游戏开始,大家一起唱歌,“丢啊,丢啊,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边,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快点快点抓住他。”被推选为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外行走。
在歌谣唱完之前,丢手绢的人要不知不觉地将手绢丢在其中一人的身后。被丢了手绢的人要迅速发现自己身后的手绢,然后迅速起身追逐丢手绢的人,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奔跑,跑到被丢手绢人的位置时蹲下,如被抓住,则要表演一个节目。如果被丢手绢的人在歌谣唱完后仍未发现身后的手绢,而让丢手绢的人转了一圈后抓住的,就要做下一轮丢手绢的人,他的位置则由刚才丢手绢的人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