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2020幼儿园小班教案《圆圈圈宝宝》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10-30 幼儿园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活动教案及反思

小班教案《圆圈圈宝宝》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乐意当小魔术师尝试添画一些圆形物品,能理解作品的内容,根据故事中的描述猜出圆圈圈变成了什么,并学说一句完整话,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圆圈圈宝宝》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能理解作品的内容,根据故事中的描述猜出圆圈圈变成了什么,并学说一句完整话。

2.乐意当小魔术师尝试添画一些圆形物品。

3.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背景图、木偶、蜡笔、画有圆形的绘画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木偶引起幼儿欣赏故事的兴趣。

二.欣赏故事,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

1.师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题目叫什么?故事里有谁?

2.结合挂图欣赏第二遍故事,帮助幼儿分析理解故事中的答案。

理解(1)我要去找小朋友玩,小朋友拍一下,我跳一下。

理解(2)圆圈圈弟弟一蹦蹦上了天,急得直冒汗,一点一点……

三.学当小魔术师,尝试在圆形上添画。

四.大胆表达自己画的内容。

1.请小朋友告诉圆圈圈妈妈,圆圈圈宝宝变成了什么?

2.幼儿学说:"我把圆圈圈变成了什么。"

五.展示作品

结束

活动反思

小班综和活动《圆圈圈宝宝》的设计思路是,小班幼儿已认识圆形,对圆圈圈有着浓厚的兴趣。本活动是让幼儿通过欣赏故事,能根据故事中的描述猜出圆圈圈宝宝们变成了什么,从而激发幼儿去想象,并用完整话说出圆圈圈还会变成什么,最后以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我根据小班幼儿好奇心强、注意力差的特点,在

活动中我创设了"变魔术"这一环节,让幼儿感到这不是在添画,而是在玩"变魔术"。从而更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活动是尝试将语言领域与艺术领域相结合。活动中我有几点感想:

1、活动前,我与幼儿一同认识了许多圆形物品,帮助他们

积累知识经验,而今天的这个活动则是幼儿经验的一种再现和提升。因为有了认知经验,他们乐于说,并在说的基础上想象、添画,幼儿的创造能力得到了替升。

2、请幼儿将作品与客人老师一同欣赏,是有意识地培养幼儿一种不怕生,乐意与人交往的情感与态度。

不足之处:

1、培养小班幼儿语言表达的完整性是很重要的,因此要注意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对策及感想:

在本次活动中我最大的收获是:本活动是尝试将语言领域与艺术领域相整合,但活动的定位应在语言领域上,因此,在语言方面还须增强。如:要培养幼儿语言的完整性,在讲完故事时,可先请幼儿一起说:圆圈变太阳,圆圈变气球……最后请幼儿说出圆圈变成了什么?请幼儿与客人老师交流时,幼儿就会自然而然地说出完整话

幼儿百科:在一个平面内,一动点以一定点为中心,以一定长度为距离旋转一周所形成的封闭曲线叫做圆。圆有无数个点。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延伸读

幼儿园中班教案《圆圆和圈圈》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提供的线索,感知和想象作品。

2、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习仿编诗歌。

3、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想象,帮助幼儿感知诗歌内容。

教师出示一个圆圈,然后提问:这是什么?它像什么?

2、初步熟悉诗歌内容

(1)出示玩具娃娃和圈圈导入课题。

提问:这个小朋友的名字叫圆圆,他呀爱画画,他画了些什么?

(2)教师朗诵诗歌,边朗诵边指着黑板上所画的东西。

提问:圆圆梦里的圈圈变成了什么呢?

3、教师带领幼儿分段理解诗歌。

(1)欣赏第一自然段:

提问:圆圆爱干什么?画了些什么?为什么说大圈像太阳小圈像雨点?

(2)欣赏第二自然段:

提问:晚上谁睡着了?谁很想圆圆?圈圈是怎么滚进圆圆的梦里面?圈圈怎么逗圆圆?

(3)欣赏最后一个自然段:

提问:圆圆醒了,圈圈就怎么样了?变成了什么?躲在哪儿?

4、教师完整地朗诵诗歌。

5、幼儿尝试和教师一起边看边学习朗诵诗歌。

6、请幼儿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7、请幼儿边做动作边朗诵诗歌。

8、请幼儿想象:圈圈还会变成什么?会怎么逗圆圆?

教师和幼儿一起整理,学习仿编诗歌。

活动延伸:

请幼儿画出自己的梦并相互说说,继续仿编。

教学反思:

课的前半部分,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能根据我的引导很快地就熟悉了“圆圆和圈圈”的诗歌内容。

接下来就是学习诗歌和仿编诗歌了,很遗憾,这两方面都没有达到我预想的效果。

幼儿百科:“圆圈”一词意思是指:圆形的圈。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圆圈圈宝宝


活动目标:

1.能理解作品的内容,根据故事中的描述猜出圆圈圈变成了什么,并学说一句完整话。

2.乐意当小魔术师尝试添画一些圆形物品。

活动准备:

背景图、木偶、蜡笔、画有圆形的绘画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木偶引起幼儿欣赏故事的兴趣。

二.欣赏故事,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

1.师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题目叫什么?故事里有谁?

2.结合挂图欣赏第二遍故事,帮助幼儿分析理解故事中的答案。

理解(1)我要去找小朋友玩,小朋友拍一下,我跳一下。

理解(2)圆圈圈弟弟一蹦蹦上了天,急得直冒汗,一点一点……

三.学当小魔术师,尝试在圆形上添画。

四.大胆表达自己画的内容。

1.请小朋友告诉圆圈圈妈妈,圆圈圈宝宝变成了什么?

2.幼儿学说:"我把圆圈圈变成了什么。"

五.展示作品

结束

活动反思

小班综和活动《圆圈圈宝宝》的设计思路是,小班幼儿已认识圆形,对圆圈圈有着浓厚的兴趣。本活动是让幼儿通过欣赏故事,能根据故事中的描述猜出圆圈圈宝宝们变成了什么,从而激发幼儿去想象,并用完整话说出圆圈圈还会变成什么,最后以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我根据小班幼儿好奇心强、注意力差的特点,在

活动中我创设了"变魔术"这一环节,让幼儿感到这不是在添画,而是在玩"变魔术"。从而更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活动是尝试将语言领域与艺术领域相结合。活动中我有几点感想:

1、活动前,我与幼儿一同认识了许多圆形物品,帮助他们

积累知识经验,而今天的这个活动则是幼儿经验的一种 再现和提升。因为有了认知经验,他们乐于说,并在说的基础上想象、添画,幼儿的创造能力得到了替升。

2、请幼儿将作品与客人老师一同欣赏,是有意识地培养幼儿一种不怕生,乐意与人交往的情感与态度。

不足之处:

1、 培养小班幼儿语言表达的完整性是很重要的,因此要注意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对策及感想:

在本次活动中我最大的收获是:本活动是尝试将语言领域与艺术领域相整合,但活动的定位应在语言领域上,因此,在语言方面还须增强。如:要培养幼儿语言的完整性,在讲完故事时,可先请幼儿一起说:圆圈变太阳,圆圈变气球……最后请幼儿说出圆圈变成了什么?请幼儿与客人老师交流时,幼儿就会自然而然地说出完整话

小班语言教案:圆圈圈宝宝


活动目标:

1.能理解作品的内容,根据故事中的描述猜出圆圈圈变成了什么,并学说一句完整话。

2.乐意当小魔术师尝试添画一些圆形物品。

活动准备:

背景图、木偶、蜡笔、画有圆形的绘画纸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木偶引起幼儿欣赏故事的兴趣。

二.欣赏故事,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

1.师讲述故事

提问:故事题目叫什么?故事里有谁?

2.结合挂图欣赏第二遍故事,帮助幼儿分析理解故事中的答案。

理解(1)我要去找小朋友玩,小朋友拍一下,我跳一下。

理解(2)圆圈圈弟弟一蹦蹦上了天,急得直冒汗,一点一点……

三.学当小魔术师,尝试在圆形上添画。

四.大胆表达自己画的内容。

1.请小朋友告诉圆圈圈妈妈,圆圈圈宝宝变成了什么?

2.幼儿学说:“我把圆圈圈变成了什么。”

五.展示作品结束

幼儿园小班教案《宝宝和小鞋》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教案《宝宝和小鞋》及教学反思


小班教案《宝宝和小鞋》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鞋子不舒服时要及时告诉老师,并知道离队整理,懂得在活动中鞋子掉了、鞋粘扣开了、穿反鞋时,可能会有危险,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宝宝和小鞋》含反思教案吧。

【教育活动目标】

1.懂得在活动中鞋子掉了、鞋粘扣开了、穿反鞋时,可能会有危险。

2.知道鞋子不舒服时要及时告诉老师,并知道离队整理。

3.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一双幼儿穿的鞋子。

2.多媒体教学资源:《宝宝和小鞋》的相关图片资料。

【活动过程】

1.教师说谜语《好朋友》,请幼儿猜谜语。

谜面:两个好朋友,见面不分手,要来一块来,要走一块走。如果穿对了,它们头靠头,如果穿错了,它们把头扭。

提问: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个谜语说的哪两个好朋友?(谜底:鞋子)

幼儿猜出谜语后,教师出示一双幼儿穿的鞋子,请幼儿一起学说谜语。

2.教师和幼儿做游戏,引导幼儿感受鞋子不舒服时会给自己带来的危险。

(1)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让幼儿感受掉鞋、穿反鞋、鞋粘扣松开时脚丫走路不舒服的感觉。

玩法:教师以鞋宝宝的口吻说:“请你跟我这样做。”同时将自己的鞋分别以穿反鞋、鞋粘扣松开、掉鞋等样子穿鞋、走路。小朋友们接着说:“我就跟你这样做。”模仿老师的样子去做。站起来走走试试,穿这样的鞋子走路感觉会怎样?

(2)组织幼儿说一说:这样的鞋子穿起来舒服吗?穿着这样的鞋子走路有什么感觉?会发生什么危险?

(3)教师小结

当出现掉鞋、鞋粘扣开了和穿反鞋时,脚丫走起路来就会觉得不舒服,还有可能出现绊倒、摔倒等危险。

3.引导幼儿知道鞋子不舒服时要及时告诉老师,并学习离队整理。

(1)请幼儿说一说:鞋子没穿好,小脚丫感觉不舒服时你会怎么做呢?可以请谁帮帮你呢?如果我们在排队走的时候,你的鞋不舒服了,马上蹲下来整理,会不会有危险?应该怎么做?

(2)教师小结

在我们走了之前,要先检查自己的鞋粘扣是不是粘好了,两只鞋子有没有穿反。如果走路的时候感觉鞋子没穿好,小脚丫不舒服了,要赶紧停下来,离开队伍,再把鞋子穿好,还可以赶快告诉老师,请老师来帮助你。

4.学说儿歌《宝宝和小鞋》。

(1)教师根据儿歌内容自编动作,一边表演一边朗诵儿歌。附:儿歌

宝宝和小鞋

小红鞋,脚上穿。

粘扣松,掉路边。

回头找,反着穿。

小鞋急,大声喊。

“穿反啦,有危险。”

宝宝换好鞋,露出小笑脸。

(2)引导幼儿跟随教师边表演边学习朗诵儿歌。

【活动延伸】

告诉家长不要给幼儿穿过大、过小或系带的鞋子,以免幼儿走路时因为鞋子不合脚发生危险。

幼儿百科:鞋子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大约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兽皮缝制的最原始的鞋。鞋子是人们保护脚不受伤的一种工具。

相关推荐

  • 幼儿园中班教案《圆圆和圈圈》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提供的线索,感知和想象作品。 2、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习仿编诗歌。 3、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活动...
    2020-12-28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教案——圆圈圈宝宝 活动目标: 1.能理解作品的内容,根据故事中的描述猜出圆圈圈变成了什么,并学说一句完整话。 2.乐意当小魔术师尝试添画一些圆形物品。 活动准备: 背景图、木偶、蜡笔、画有圆形的绘画纸 活动过程: 一....
    2019-12-12 阅读全文
  • 小班语言教案:圆圈圈宝宝 活动目标: 1.能理解作品的内容,根据故事中的描述猜出圆圈圈变成了什么,并学说一句完整话。 2.乐意当小魔术师尝试添画一些圆形物品。 活动准备: 背景图、木偶、蜡笔、画有圆形的绘画纸 活动过程: 一....
    2019-12-26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小班教案《宝宝和小鞋》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教案《宝宝和小鞋》及教学反思 小班教案《宝宝和小鞋》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鞋子不舒服时要及时告诉老师,并知道离队整理,懂得在活动中鞋子掉了、鞋粘扣开了、穿反鞋时,可能会有危险,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
    2020-10-09 阅读全文
  • 2020幼儿园大班教案《蜡烛宝宝》及教学反思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蜡烛宝宝》及教学反思”,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主地操作实验材料,进行各种探索,观察蜡烛燃烧的有趣现象,初步感知空气与燃烧的关系。 2、...
    2020-07-25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提供的线索,感知和想象作品。 2、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习仿编诗歌。 3、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活动...

2020-12-28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能理解作品的内容,根据故事中的描述猜出圆圈圈变成了什么,并学说一句完整话。 2.乐意当小魔术师尝试添画一些圆形物品。 活动准备: 背景图、木偶、蜡笔、画有圆形的绘画纸 活动过程: 一....

2019-12-12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能理解作品的内容,根据故事中的描述猜出圆圈圈变成了什么,并学说一句完整话。 2.乐意当小魔术师尝试添画一些圆形物品。 活动准备: 背景图、木偶、蜡笔、画有圆形的绘画纸 活动过程: 一....

2019-12-26 阅读全文

小班教案《宝宝和小鞋》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知道鞋子不舒服时要及时告诉老师,并知道离队整理,懂得在活动中鞋子掉了、鞋粘扣开了、穿反鞋时,可能会有危险,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

2020-10-09 阅读全文

下面给大家提供的是“幼儿园大班教案《蜡烛宝宝》及教学反思”,希望精彩的内容能够帮助到你!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自主地操作实验材料,进行各种探索,观察蜡烛燃烧的有趣现象,初步感知空气与燃烧的关系。 2、...

2020-07-25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