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健康的愤怒
发布时间:2020-11-02 让幼儿园安静的游戏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让孩子学会健康的愤怒
愤怒总是令我们感到不舒服,不管是看到别人发火还是自己感觉气愤都会不舒服。而看到自己孩子生气则更加令我们难以忍受。为了缓解这种不舒服的感觉,父母通常要求孩子“别哭”或者说“没什么好哭的”之类的话。正是这些时候,孩子心中开始种下了不良的宣泄愤怒的种子。
这些要求孩子“别哭”的家长是在传授他们父母的教育方式,而他们父母又可能是受到自己父母同样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还可往上追溯。事实上让你的孩子“别哭”本身是对孩子的一种冷暴力,孩子可能以后仍然需要人帮助解决抑郁、成瘾以及其他心理问题。但是当我们让孩子和我们自己都学会良性的发怒方式,就能阻断这种恶性循环。
要了解强行压制情绪为什么不健康,你可以可以把情绪想象成是身体上的伤口。当你切到自己的手指,你的身体会立即反应,收缩血管,释放白细胞。为了让受伤的手指复原,你得让身体的自然机制进行工作。与身体一样,心理也知道如何治愈情绪创伤。要让心灵痊愈,你也需要让自己经历一段修复过程。如果你不经历这一过程,当生活中又发生了类似的事情,这些旧情绪又会重新出现,带来痛苦。如果你不学会怎么检查自己的情绪,读取其中的信息然后再发泄掉,这些情绪就会像永不闭合的伤口一样永远存在。
当我们发觉自己的愤怒太强烈,无法自我修复并发泄出来时,那时我们也会成为孩子学习的模板。如果一个孩子从来没见过他/她的父母表达愤怒,那父母实际上就在教育孩子也决不能表达愤怒。或者,如果有家长总是以大声、有害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怒,又或是父母之间存在暴力行为,那么他们的孩子往往会觉得发怒十分可怕。(大学生范文网 1467.cOM.CN)
要让孩子形成良性的愤怒情绪,你自己应该率先实践。在生气时尝试正念法让自己觉得更舒服。对愤怒的抗拒往往只会加剧我们的怒气。一旦你能更好地体验愤怒并且以健康的方式发泄出来——没有消极抵抗或者大发雷霆——那么你就为你的孩子树立了一个良好的解决愤怒的榜样。
有些孩子处理愤怒情绪时会创造一个“虚假自我”:父母心目中的好孩子。如果长大后,你还用这种方式应对愤怒的话,结果将会是毁灭性的。因为在虚假自我中,你会把自己真正的情绪剥离开来。当你永远无法坦率地表达愤怒情绪时,隐藏在心中的“真你”就不得不处理那些被压抑的情绪。那些建立了虚假自我的人往往表现出消极抵抗的状态,并且显得比较肤浅,因为他们将所有能拓宽深度和塑造品格的情绪都隐藏起来了。
阻止孩子表达愤怒也会导致孩子产生羞耻感。当你觉得自己做了错事,你会感到内疚,而当你相信自己有错时,你会感到羞耻。孩子还不能把个人情绪与自我形象分割开来,因此当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却被告知这“没什么好哭的”,他们会认定自己是坏孩子。
那么我们怎么能防止孩子建立虚假自我或是为自己的情绪感到羞耻呢?我们应该在抚养过程中为他们创造一个可以大胆表达情绪的环境。当你自己能适应自己的愤怒情绪时,你就能教育自己的孩子为什么愤怒是一种有益的情绪。当你的孩子表达愤怒时,帮助他们检查愤怒的原因。为什么他们对此感到愤怒?该原因是怎么让他们生气的?然后,你再告诉他们情绪没有对错之分,它们的产生总是有原因的,我们可以控制情绪的表达。
父母让孩子压制愤怒情绪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长大成人后因为这些被压抑的情绪而爆发。害怕自己愤怒的人永远也学不会倾听愤怒所要传递的信息。与其告诉我们的孩子愤怒是不对的,“幸福的家庭”从不会发火,或者怒火最终将导致暴力与恐惧,不如教育我们的孩子愤怒没有错。愤怒是自然的,是普通的,并且我们能以健康的方式体验它、表现它。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如何让宝宝平息愤怒?
生活中,免不了发生孩子脾气暴躁、反抗家长的事情。假如孩子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父母应先保持冷静,这样做有助于帮助孩子控制住他自己的情绪。
温柔地讲话。注意简化自己的用语,用克制平静的语气和孩子说话。你的话语越是简单,语气越是平和,对孩子传递的信息就越是清晰,对孩子的安抚作用就越是强大,这也是暗示自己不要被孩子的情绪同化的好办法。
给孩子提供限定的选择。如果孩子面临太多选择,也会变得急躁。例如不要对孩子说“你午饭想吃什么?”而是对孩子说“你想吃饺子还是面条?”
给孩子一些亲密的身体接触。让孩子坐在你的大腿上,或者亲密地坐在孩子身边,搂一搂他的肩膀,拍他的背。
让“激战”变成可笑的事,小家伙暴跳如雷的时候,为什么不和他一起跳呢?或者用录音机把他的哭闹录下来,放给他听。一旦小孩子觉得这事儿有点可笑,他就会学会控制自己。
从10倒数到1,这是一种能让孩子迅速平静下来的好方法,简单、有效。要慢慢数,期间无论如何不要提高声音。
孩子在第一反抗期发脾气是件很正常的事情,父母必须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要轻易妥协。不然孩子就会反复用这一招,他的反抗,就从无意识变成有意识。另外,威胁并不是一个安慰和控制孩子情绪的好方法,只会加剧亲子间的碓立。
育儿知识:怎样处理孩子的愤怒?
育儿知识:怎样处理孩子的愤怒?
1、避免用愤怒去响应孩子的愤怒,你的愤怒将会使孩子的情绪发酵扩大,要先控制自己的愤怒,以平静、温和的声音响应孩子。如此你才能引导孩子的行动,同时你也以自己的行为为孩子示范了你希望在孩子身上看到的行为。
2、孩子需要学习到:虽然愤怒的情绪是正常的,但是处理它们的方式却有能被接受以及不能被接受之分。
你可以借由了解孩子生气的原因帮助他了解这一点。通常,只要让孩子知道你了解他的感觉,就能让他平静下来。举例说明,如果孩子因为哥哥没问他就把脚踏车骑走而生气,他因此而吼叫、咒骂。请你平心静气地去了解他生气的原因,并且说:“我知道哥哥没有问就拿走你的东西,这很让人挫折。”孩子会思索如何回应,这个时间就可以让他发脾气的行为暂停下来。
下一步,问一个问题去引导孩子做更正面的思考:“你觉得你要如何做才会让他记得要先问过你?”如果他还是很生气,再次提醒他以更正面的方式思考:“生气无法处理这个问题,你觉得呢?”陪在孩子身边并且引导他找出解决方法。
3、如果孩子的情绪已经失控,立刻制止他并把他送回自己的房间,让他冷静下来,不要试着在孩子情绪反应最激动的时候处理问题。稍后,当他平静下来,花时间让他了解,尤其是他做了什么是你并不允许赞同的。通过沟通与孩子约定,让孩子计划在未来如何避免出现这种行为。
4、跟孩子谈他生气这件事,告诉他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气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建议他要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会在行为失控或口不择言之前控制好自己。预先让孩子知道,下次当他脾气爆发时,你将会协助他,要求他回到自己房间去冷静下来。告诉他如果当他被要求却没有立即回房间,他将丧失一天休闲时间的权利,例如讲电话、看电视或者和朋友们玩。
5、帮孩子发展出一个“生气控制计划”。
选一个安静的时间,和孩子讨论关于生气这件事,脑力激荡出当他感觉自己失控时他所能做的事。
例如,他可以戴上耳机听音乐,到外面丢篮球或者冲个澡。让他将这些方法写在表格里并且放在随手可得的地方,当他使用这些方法时要鼓励和支持他。你可以选择一个关键词,让他知道他现在情绪失控并且需要冷静下来;再选择使用一个词代表暂停,给孩子一些时间去整合自己。
让孩子学会管理愤怒的情绪是一门学问,它需要父母耐心的去引导和教育。
让孩子睡个健康觉
“睡商”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提出来的,主要是指一个人的睡眠质量和其智力及健康状况的比例。法国科学家发现:孩子的学习成绩与睡眠时间长短关系密切。凡睡眠少于8小时者,61%的人功课较差,勉强达到平均分数线者仅占39%;而每晚睡眠10小时者,76%中等,11%成绩优良。
最新研究发现,长期睡眠不足可以带来一系列的机体损害,包括思考能力减退、免疫功能低下、内分泌紊乱等。最近有学者提出,“智商”+“情商”+“睡商”=完美人生的公式,还是很有道理的。
保证夜间睡眠质量
宝宝每天应该睡多长时间才科学呢?专家指出,1个月的宝宝晚上应睡足9个小时,加上白天的7个小时,一天保证有16个小时的睡眠时间。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睡眠时间会依次缩短,6岁以下的宝宝夜间睡眠时间也应保证9个小时。
专家建议:让孩子睡个健康觉
春天天气变化多端,要格外注意孩子睡眠时的温度,如果摸孩子小腿发凉,应及时加盖被保温。
北方的天气比较干燥,宝宝容易上火,因此,父母要保持室内的湿度,可以适当使用加湿器。
睡眠时室内光线要暗,并避免噪音;同时,夜间应给宝宝使用吸湿能力强的纸尿裤,使宝宝尿湿后依然保持干爽,也能有效减少因更换尿布而打断宝宝的睡眠。
每天按时睡觉很重要,可养成宝宝固定时间睡眠的好习惯,如洗澡、按摩、讲故事、唱歌等,养成习惯,可有效帮助宝宝入睡。
一定要保证晚上10点前入睡。因为午夜12点之后,孩子会有一个分泌生长激素的高峰期,晚上10点之前入睡,到午夜12点左右正好是深度睡眠状态,能刺激孩子生长激素的分泌。
春天孩子贪睡,但不要让孩子白天睡得太多,适度运动和日光照射有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
创造劳动机会让孩子健康成长
为幼儿创造劳动机会?乍一看这句话,很让人意外。在一些家长眼里,现在生活条件这么优越,多数孩子都已离“劳动”这两个词越来越远了。
的确,在现今的生活条件下,不要说是小孩子,即使是大人也没必要,而且没有机会辛劳“劳动”。因而,在一些家长的意识中,让孩子动手劳动已是过时的教育理论。
但是,科学的幼教理念告诉我们,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在思想教育、人文培养等方面加以重视,也需要在其他方面加以引导。上述被一些家长认为已过时的“劳动”也是幼儿德育培养、身心健康发展的重点组成部分。
众所周众,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不仅源于幼儿园、家庭的细心教育,也源于日常的生活引导。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动手劳动,非常有利于塑造幼儿健康的德育品性,能够培养幼儿的美德情操。
幼教专家认为,给幼儿一定的劳动机会,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有以下的益处:
1.有利于培养幼儿正确的德育态度。
现今社会,由于缺乏一定的劳动实践,一些幼儿因而缺乏良好的劳动意识和正确的生活态度,奢侈、浪费,不珍惜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现象屡见不鲜,长此以往,往小的说,无益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往大的话,无助于社会的发展。而适当的劳动,有助于孩子养成勤俭节约、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正确生活态度。
2.有助于幼儿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经常让幼儿动手劳动,有助于让幼儿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劳动让人身心愉悦,劳逸结合的生活,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有助于幼儿的成长。
3.有助幼儿的身体健康。
适当的劳动,可以让幼儿得到锻炼的机会,有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这在众多小胖墩盛行的今天,尤其具有积极的意义。
让“逆反期”的孩子健康成长
许多家长都知道,孩子在中学期间会经历性情急躁、不听话的逆反期。但有的家长发现,自己只有几岁的孩子也出现了同样的症状:教他往东他偏向西;父母教育他时,他不是瞪眼就是顶嘴。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大多数孩子都会经历两次典型的逆反心理阶段,3岁至5岁期间称为“第一逆反期”,12岁至20岁期间称为“第二逆反期”。
处于逆反期的孩子不愿让别人干涉他们的事,一些极端逆反的孩子还容易出现行为问题,让家长束手无策。
对3岁至5岁的孩子来说,他们以前作为婴儿在父母的怀里玩一些游戏,但现在他们具备了基本的生活能力后(如学会自己吃饭、穿衣服、系鞋带),活动的范围增大了,很多事情愿意自己做。随着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强,他们对成人的要求、惩罚等常会表现出执拗、逆向而行。
要让逆反期的孩子健康成长,父母的责任很大,特别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孩子发生逆反行为时先要充分理解他的感受和想法,然后指出孩子行为上存在的各种问题;
2、要针对孩子自尊心强的特点,尊重他们的自主权,即使孩子出了些差错也不要过多责怪,尤其不要当众责怪;
3、养成经常与孩子谈心、交换彼此想法的习惯。
专家推荐孩子5种健康早餐 让孩子健康成长
怎样吃早餐才是健康的呢?下面为孩子推荐5种健康食物,适合早餐加入。
按照膳食金字塔的分类方法把食物分为谷类、蔬菜、水果、肉类和奶类,如果食用了两类或者少于两类就算早餐质量差,食用了其中三类则为早餐质量较好。
番茄
可以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保护皮肤健康,维护胃液的正常分泌,促进红细胞的形成,对牙龈炎、牙周炎、鼻出血和出血性疾病患者有扶正固本的作用。
吃法:直接生食,拌沙拉或其他方式凉拌。煮食或做番茄酱。
玉米
可增强人的体力和耐力,刺激胃肠蠕动,保护皮肤,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清胆固醇,对抗眼睛老化。
吃法:吃玉米时应把玉米粒的胚尖全部吃进去,因为玉米的很多营养都集中在里面。
蘑菇
蘑菇中的维生素不仅种类多,含量也高。能降血压,改善神经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吃法:蘑菇烧菜时与荤素均能搭配,也能烧汤,也能拌着吃。
鸡肉
鸡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达24.4%,吃鸡肉能增强体质,又不会过度肥胖。益气养血、滋养补虚。
吃法:鸡肉切成蓉,可与蘑菇、玉米、鸽蛋等多种材料搭配烧汤,味道鲜美。
土豆
含有人体所需要多种营养物质,在各类食品中,只有牛奶的营养能与土豆媲美。
吃法:既可煎、炒、烹、炸,又可烧、煮、炖、拌,烹调出几十种美味菜肴。
让孩子健康成长是我的心愿
孩子一出生,家长就为他们构画出了美好的未来,寄予他们厚望。如今的孩子,视野开阔,信息来源丰富,智商和情商都不可小视,有时候真让我们觉得有些难以对付了。怎么才能让他们快乐健康的成长,是我们每个家长一直要面对的课题。一个孩子,谁都没有经验,让我们一起在生活中边实践边总结边改进提高吧。
1.请蹲下身,用孩子的眼光来观察世界。
有一次,吃完晚饭和扬扬在小区散步。抬头看见月亮又圆又亮,就叫扬扬看。“妈妈,月亮在哪里啊,在哪里啊,根本没有!”我边走边用手指:“顺着妈妈手指的方向看啊。”“还是没有啊,没有!”我有些不耐烦了,不由提高了声音:“怎么没有,你有没有仔细看啊?不就在那边吗?”说着,我蹲下身再次指给他看。这时我才发现,原来按扬扬的身高真是看不见月亮,月亮正好被前面一幢房子挡住了。我赶紧换了个角度,再次蹲下来指给扬看,这次他高兴地说:“看见了,月亮象个大圆盘。”原来,蹲下身来,我才发现孩子的世界和我们成人的世界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孩子小时候都喜欢捡地上的东西玩,因为他能看到的高度有限。父母经常蹲下身来,用和孩子平等的高度来观察世界,进行对话交流,我们就能更好的理解孩子,引导孩子。
2.从生活中学习,快乐无处不在。
平时聊天时,经常会有家长抱怨孩子不肯学习,不自觉。我觉得孩子在幼儿时期主要是培养他的学习兴趣,要用不同的形式引导他。扬扬一出生,我们就在家里的所有的门上贴了各种色彩鲜艳的挂图。空下来就指给他看,讲给他听。我们还买了很多幼儿歌曲、诗歌、故事的磁带,扬扬一边玩就一边放着给他听。这时,孩子的大脑就象电脑的存储器,把各种信息储存起来。后来我们意识到要教他认字了。开始我也是买了一些识字卡片,一个个强制的灌输给他,可是效果并不好,当时记住了,第二天就忘记了,而且扬扬也不太乐意接受。扬扬有段时间对扑克很感兴趣。我就把识字卡当成扑克,打字牌,认对了就算胜。这下扬扬积极性提高了很多,效果自然也就好了。
后来我发现扬扬很喜欢听我讲故事,我就和他一起阅读。先选一些字比较少的书,一个个字指着讲给他听。一本书多看几次后,上面的字他也就记住了不少。于是我们就定下了每天晚饭后半小时是全家阅读时间,养成一种学习的气氛,可惜有时候我常常会因为家务等原因不能坚持。扬扬上了幼儿园的分享阅读课后,阅读能力提高比较快,现在我就会和他一起讲故事。我们分配一下角色,每个人讲一段,大大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也练了他的口头表达能力。我还会利用外出游玩的机会,让扬扬看路牌、认店名,等车到了,字也认了不少。现在扬扬已经有个习惯,到一个陌生地方,会先看下路牌,不但认了字,还对他了解地名和方向起到了帮助。
日常生活是孩子获取知识的最好渠道。扬扬经常会问我们:“为什么爸爸妈妈会有很多正确的办法呢?”我会告诉他:“因为我们生活经验比你丰富,我们也是在一次次错误和失败后总结出来的经验。”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一些修修补补的事情,扳手、锤子、剪子这些工具也常会用到。家长一定都会告诉孩子这些东西很危险不能碰。但我觉得生活中的一些常识可以让孩子了解,当然前提是保证安全。所以当爸爸或爷爷在修理水龙头或换灯泡时,我会让扬扬在旁边看,并让他当个助手,递一些工具。爸爸也会讲一些关于电或水的知识给他听,并告诉他怎么使用这些工具。扬扬很佩服他爷爷,因为很多玩具坏了爷爷都会帮他修好,爷爷是他心目中的工程师,他想自己长大也能当上工程师。我觉得男孩子要有一些必要的生活常识,不要象现在一些男生连换个灯泡都不会,这样的生活能力怎么能让我们放心呢。
父母是小孩的参照物,很多小孩的不良行为,很有可能在父母身上找得到相同的事例。所以,和孩子一起成长,“做好”一个母亲父亲,才能浅移默化的“教育好”孩子。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在生活中学习,快乐的成长,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育儿心得:让孩子健康成长
育儿心得:让孩子健康成长
要说我的育儿心得真的没什么,大家都是从零开始。一切都得摸索,宝宝从呱呱坠地开始到慢慢长大,我也和他一起成长。学习怎样理解、教育、培养孩子,让孩子健康的成长。
辰辰刚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他每天放学回家,我都会问他,辰辰你今天在学校学到什么本领呀?你来做小老师来教教妈妈好吗?才开始,小家伙说不清楚,我对他说你要在学校认真学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小老师。他每天放学回到家里就会告诉我今天学校教了什么,还叮嘱我妈妈你要认真学,不然我一直教你很累。
每个月我再忙都要抽出两天时间带孩子出去逛逛,有的家长觉得带孩子出去太累,其实带孩子出去可以增加他的知识面,乘公交车可以告诉他这是几路车或线路名称,乘车的时候
可以告诉他我们要尊老爱幼。去超市可以让孩子认识数字,去游乐场可以培养孩子与其他小朋友怎样友好相处,吃东西的时候可以告诉孩子不可以随地乱扔垃圾,培养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在家里的时候,尽量减少孩子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有时候孩子不听劝告,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前天时间辰辰对游戏有点入迷,我跟老师说了,老师只跟他讲过一次,他就记住了。再看电视的时候,我会提醒他你几点开始看的看到几点。时间快到的时候我会在提醒他一下,这样他基本能遵守时间把它关掉。另外,我去图书馆办了一张借书卡,自己借一本也给他借一本,自己也可以看看,顺便也带动他。每天他睡觉之前给他读一读故事,让他的心也静一静,睡一个香甜的觉。
孩子做错事的时候不要一味的惩罚他,要用其他的方法替代它。明确地表达你强烈不同意的立场,表明你的期望。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自然后果。有时候他把我的电脑里的东西删除了,我就会对他说:“你到旁边站在那里看着妈妈把它重新弄好,我在弄得时候,他就会觉得弄好这件事情怎么要这么久,下次,他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最后要提醒的是:我们不必给自己套上“好妈妈”、“坏爸爸”的枷锁。我们都是普通人,仍然有成长的空间和改变的潜力。和孩子一起生活,不仅需要我们耗费精力和体力,更需要我们付出爱心,智慧和恒久忍耐。即使我们不能做到这些,也不必苛求自己,正如我们不必苛求孩一样。多给孩子孩子一次机会,也给自己一次机会。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和正确的引导,希望老师和家长为孩子健康成长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