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课不同的表达方式
发布时间:2020-11-04 幼儿园音乐课的说课稿 不同房子幼儿园说课稿 中班我的幼儿园的教案不同的老师同样的课,同样的课不同的方式表达,感受也不一。
今天听了3个老师的课,同样上了《月亮船》,但是带给我的感受确实各有各的一面。
第一初初印象:沈老师的亲切语气带给孩子一个亲切的感觉。
屠老师的帅气上课,感人这节课上所有的孩子也是那么的帅气,还有一位老师的可爱形象给幼儿同伴的感觉,深深地吸引我开始听课。
第一堂课下来,发现对于这节语言课,老师的重点幼儿学到了,故事基本能说清楚了故事吞透的比较透。
图片用的非常吸引人,更深一步的带动幼儿学习这个故事,强调性的学习几个难点,这是使幼儿吞透的重要一部感受很深,学习其中的巧妙提问,巩固知识。
第二堂课,以不同的方式开头,直接导入,整节课我感觉她理的非常清楚,学习她的简单顺下来。
第三堂课,使我明白运用好幻灯片的重要性,幼儿的多少,决定图片的大小,使幼儿看的更清楚。
我半天的学习,使我感受深刻,发现学的太少了,还要学的东西是那么多,真的是学无止境啊!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同样的游戏不同的玩法
背景:
中班的幼儿开始学习使用筷子,但孩子在使用筷子的方法和熟练的程度都不是太好,针对幼儿的这种情况教师在班级的区角活动中安排了夹珠子的游戏供幼儿进行练习以提高幼儿使用筷子的能力。
现象:
和往常一样孩子们都在进行相应的区角活动,今天的重点指导项目就是夹珠子,我站在游戏的附近进行观察。文文在平时的午餐中我知道文文使用筷子算是班级里比较好的孩子,今天他正在玩夹珠子的游戏,我看到他轻而易举地就夹起了一顆珠子放到盘子中,随后又夹了一些放到盘子中,如此重复地游戏,直到把盘子装满又重新放到小娄子里。可是过一会他违反了我们的游戏规则,只见他用手抓了许多珠子把盘子装满了。他的这一举动让我觉得很奇怪,他想干什么呢?我以为他玩厌了这一游戏,准备胡来了,正想制止,正在这是我却发现他开始将筷子伸进盘子里,尝试将珠子夹出来,他先夹住了一顆珠子,他夹的不好,便将珠子放了下来,又夹了一颗比较小,通过几次的练习,仍然没能将珠子夹起来。他皱紧了眉头,将筷子放下。
他会放弃吗?原来不是他是想让自己的小手休息了一下,并且自己想一想用筷子要注意什么。真的是这样的,他休息了一会儿后又重新拿起了筷子,通过再次的操作,终于将它夹了出来,放到框里,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反思:
从文文的整个的活动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中班幼儿已经有了变通和创造的意识,对游戏材料和玩法的探索性增强了。教师预设的玩法对于他来说难度太低,缺乏一定的挑战性,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而是向自己发起了新的挑战,对游戏玩法进行了变通,当他面对新的困难时,他更是善于将障碍转化为探索动力,表现出了较强的探索能力创造能力,通过换材料、变换角度等方式不断地尝试和调整,最后终于获得了成功。该案例同时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1、教师应该在区域环境的创设尤其是区域材料的设置上为幼儿留出探索和发现的空间,让幼儿有机会通过自身的经历、感知、实验、发现,积累属于自己的经验。在这方面可以有两种做法:一、多投放一些低结构化的材料,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去面对更多的未知,这些未知可以很好地转化为幼儿探索和创造的动力。二、不防尝试阶段性系列化材料的投放方式,同一种材料,由易到难地不断提高操作难度,甚至可以有意地设置些障碍,引领幼儿不断地深入探索和创造。如:对本案例的夹食物材料,可以不断升级为暗箱夹物、管道夹物等,让不断出现的挑战去持续激发幼儿探索兴趣,为他们创造力的萌发打开一个通道。
2、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幼儿的学习资源,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有效促进幼儿间的交流、分享和学习。对于本案例,教师可以在活动评价时以点带面,在集体中请他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创造,鼓励其他幼儿参与讨论:还可以变化出什么新玩法,还可以在区域活动中开展“我的新发现”“我的新玩法”等,让幼儿有机会在同伴中展示自己的创造,与同伴快乐分享自己独特的经验。
幼儿园教育笔记《不一样的表扬方式》
毋庸置疑,作为新入职的教师,我们需要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总结分享,而教育笔记可以帮助老师归纳总结教育经验。你是不是不太清楚教育笔记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教育笔记《不一样的表扬方式》”,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标题:不一样的表扬方式
导语:
传统的表扬方式如一般的奖状、奖杯等物质奖励,逐渐显现出弊端,对孩子们的成长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更有效地激励孩子们的成长,我们需要探索一种不一样的表扬方式。本文将介绍几种新颖的表扬方式,帮助孩子们发展自信、积极的心态,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一、思维导图表扬法
思维导图是一种整理思维的工具,可以用来梳理思路、整合信息。当孩子们在某个领域取得进步时,可以用思维导图形式来表扬他们。在思维导图的中心写上孩子的名字,然后用分支记录下孩子在这个领域的成就和进步。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让孩子们直观地看到自己的优点,还能让他们清晰地看到未来的学习目标和发展路径。
二、有趣的口头表扬
与传统的机械式表扬相比,有趣的口头表扬更能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和兴趣。在表扬孩子时,可以运用一些幽默、温暖的方式来增加表扬的趣味性。例如,可以用一些形容词和比喻来形容孩子的优点。例如:“你的创造力像海洋一样广阔无垠,每一个点子都像鱼儿一样跃跃欲试。”这样的表扬方式会给孩子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和自信。
三、团队表扬
孩子们天然喜欢与他人合作,因此团队表扬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当一个团队取得成绩时,可以给整个团队一起表扬,激发孩子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成就感。此外,也可以通过团队互评的方式来表扬孩子们。每个孩子可以写下其他团队成员的优点和贡献,并表达出感激之情。这种互相赞赏的表扬方式既能够增强团队凝聚力,又能够培养孩子们的感恩和善良心。
四、目标导向的表扬
传统的表扬方式往往只关注孩子们的成绩,而忽视了他们的努力和进步。目标导向的表扬可以使孩子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努力程度和进步。当孩子们在某个目标上有所进步时,可以针对他们的努力和改善之处进行表扬。例如:“你之前在这个任务上困惑了很久,但你付出了很多努力,现在看到你的进步,我真的很高兴。”
结语:
新颖的表扬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励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在表扬孩子们时,我们应该关注他们的进步、努力和潜力,给予他们温暖、有趣的口头表扬,鼓励他们积极地面对学习的挑战。通过多样化的表扬方式,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树立自信,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读《听听孩子的心里话》有感之二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教育方法能适合所有的孩子。孩子就像林中的小树一样,都参差不齐,要是他们尽快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针对不同的孩子施予不同的技巧。正所谓,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的确,班里的孩子千差万别,如果对他们的要求一样,老师累,孩子痛苦,所以教师要了解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施教方法,让他们都健康快乐的成长。麒麒是个很遵守纪律的的男孩子,他的兴趣很广泛:春天会把家里的小蚕拿到班里来养,秋天会把爸爸给逮的蝈蝈拿到班里让大家一起看。我们对他的行为积极支持并大力表扬,鼓励他带动其他的小朋友去关心小动物,并鼓励大家互相交流关于动物的知识。在他的带动下,班里的孩子每天来到幼儿园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他们的朋友——小蚕和蝈蝈,他们亲眼看到了小蚕的渐渐长大,看到了蝈蝈的吃食,不由自主增长了许多知识。明森小朋友的父母工作很忙,一般都是晚上10以后才回家,所以她的日常生活就是由奶奶照顾,但她奶奶一个字也不不认识,更谈不上对她的教育了。进入大班开始练习写数字,我知道明森的奶奶不能在家指导她,就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一些零散的时间对她进行个别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她书写的数字已经很不错了,有时不用再单独指导只按着老师写的范样就可以了。班里的四十个孩子四十个样,需要我们老师采取四十种不同的方法去教育。我想,这是对每一位孩子健康成长的最基本的负责吧。
教育随笔: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教育方法
世界上的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叶子,也就没有一模一样的孩子,每个孩子都会因为先天加后天的影响而带有自己的个性,他们的能力自然也就不一样。班级里的幼儿都是九月份刚入园的小朋友,通过两个月的相处和观察,我对幼儿都有一定的了解,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每个孩子的方法就不能一样,在一些要求上也不能一刀切。
就穿衣服这件事情来说,班里大部分幼儿就只会穿裤子和鞋子,有些在老师的引导下也慢慢的学会穿裤子,班级里有个幼儿能力很强,不仅会自己在穿裤子还会自己穿毛衣和外套,动手能力很强,对于这样的幼儿我们的要求自然也就高一些,在很多事情上就放手让他自己来做,培养他的自主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同时班级里也有一名能力较弱的孩子,反应慢,动作不协调,不敢向老师说出自己的需求,在很多集体活动中不能跟上班级里幼儿的节奏,在入学初让教师十分的头疼,后来通过观察和了解,同时和家长相互联系,在家园共同的努力下,这名幼儿有了很大的进步。面对这名幼儿时,老师十分耐心的一点一点的教导她日常教育教学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发发动身边的幼儿来帮助她,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发现她的进步,哪怕十分的微小,及时给予她鼓励。在一次一次的教导和鼓励中,这名幼儿的进步很大,喜欢上幼儿园,在班级里变得活泼了,话变得多了,和小朋友们也玩到一起了,并且能自己穿衣服鞋子,每天看着她那可爱的笑容,我也变得十分的开心。
面对班级里的二十多个孩子,每个孩子身上都带有不一样的个性,我作为一名老师,就要发现和了解孩子们的个性,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让每个孩子都能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教育随笔: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我班里有几个特别的孩子,既聪明又调皮,有的走路横冲直撞,有的玩玩具的时候抢别人的玩具,有的孩子性格倔强,有的孩子性格内向孤僻,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孩子,我可是伤透了脑筋,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他们进行引导教育。
星凯小朋友就是这些孩子中的一员,记得他刚入园时,妈妈来送他,他就哭哭闹闹用手抱住妈妈的脖子不让走,他的妈妈狠下心把他放到我的,他就撕我抓我,不让我抱,但是经过我耐心的说服教育,这个孩子一段时间后很快就转入了正规。可是这几天,我发现这个孩子不与小朋友玩,有的小朋友告他的状,谁也不愿和他一起玩,他的同桌不愿和他一起挨着坐,我用尽心思,顺也不行,戗也不是,孩子成天闹情绪,不高兴,砸桌子、摔玩具,我看到这种情形,心里很不是滋味,就想:这个孩子是不是心里不愉快,这样下去,对孩子成长不利,我该怎么做呢?怎样才能让孩子在幼儿园里高高兴兴的玩呢?我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这个孩子,观察他的行动,探讨他的心理,我发现这个孩子就是与众不同,他喜欢的东西不与他人分享,看到别人好的东西就抢,他喜欢读书,但又不大声读,还喜欢搭积木,滑滑梯,我对这个孩子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慢慢地接近他,一点一点的引导他,看到他和小朋友一起玩得比较快乐,我也掉了一块心病。
通过对这个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对待不同的孩子就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只要用心去观察,就会发现原因,从而找出解决的有效方法。
同样的作品
今天下午玩区角的时候,在美工区里我看见几个平时能力强的女孩在玩橡皮泥,我走过去问“你们今天想用橡皮泥干什么啊?“做蛋糕”,哦,我听了以后就到其他区角看去了,等我回来的时候,发现他们的蛋糕已经做出来了。只是让我感到很惊讶:“咦,你们做的蛋糕怎么都一样啊?孩子们听了嘻嘻的笑起来。我说:老师喜欢你们做的蛋糕与别人的不一样,让老师看看谁的与众不同,孩子们听了我的话,又重新做起来。最后他们有的做长方形的,有的做了花的,有的做了三角的,形状各不相同,我告诉孩子们:只有不同的作品,才能吸引人!
这件事对我感触很深。孩子们之间的模仿是他们的天性,有时能力弱的孩子模仿一下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帮助能力弱的孩子尽快提高;但是能力相当的孩子之间互相模仿,作品雷同,没有创意,使孩子的想象力发挥不出来。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老师们尽力引导孩子独立思考,作出与众不同,富有个性的作品,让每个孩子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
不同的爱
下班后,在门囗等待已久的家长,随着保安人员把大门敞开,家长到班上跟教师打过招呼,把孩子们安安全全的接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就是在这种情景下结束了自己紧张而忙碌的一天.
一天没见到孩子的家长,心里总想对孩子说些什么,总想把积攒了一天的思念之情,告诉亲爱的小宝宝。你看,一见面又是亲又是抱的,小宝宝们也像一只只欢快的小鸟尽情的欢笑.有的孩子还跟父母撒娇,要这要那。
我发现有的孩子一见到父母便拽着买口香糖、水果冻等之类的小食品,甚至让爷爷奶奶买玩具,买蹦蹦床等。有的家长也毫不各啬地满足孩子这样那样的要求,而孩子的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也就是在这种情形下慢慢的养成了。有的家长面对孩子的种种要求,他们不是一味迎合和满足孩子的需求,而是主动与孩子交流,以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为中心,边走边谈并引导孩子回忆老师所教的新知识。
家长通过与孩子谈话,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能够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游戏情况,对幼儿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教育。
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教育
经常在一些杂志或网络上看到一些教育家们的成功教育案例,看到教育家们的介绍后,自己才有了更多的感悟,这种方法自己就怎么没想到呢?自己当时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怎么就不注意这个情况呢?仔细想想自己这几年的工作中对孩子点点滴滴的教育,有喜有忧。其实教育孩子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老师的教育要得到孩子们的理解,特别是有的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有时候虽然嘴巴上接受了老师的“批评”,可是内心却不理解,认为自己有自己的道理。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把老师当成了妈妈,我们不但要给予孩子们生活上的爱,还要给予孩子们学习上的爱,只有爱孩子了,孩子才会从心底里接受老师。平时要多与孩子心灵上的沟通,让孩子感觉老师就是自己的好朋友,什么话都要说给好朋友听,有的时候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多考虑,才会更主动地去接近老师。老师要把握好一些教育的机会,孩子们往往通过实际的案例后才会从中感悟到。老师还要多进行赏识教育,每个孩子都有虚荣心,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有了追求才会有动力。总之,老师把要握好每次教育机会,对不同情况、不同性格的孩子进行不同的教育,让所有的孩子都从内心接受老师的教育,理解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