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一定要给孩子树榜样
发布时间:2020-11-05 做一名幸福的幼儿园教师 幼儿园感恩父母活动的总结 做优秀的幼儿园教师人人都知道我班有个特殊的孩子,大小便不能自理,大吼大叫,拿他人东西,打别人……这样的孩子谁碰上了都要头痛。
和孩子相处一年半我从没见过孩子的妈妈,只知道妈妈脑子不好使,孩子遗传了他,所以也有点问题。这学期报名收费的那天,我意外地看到了黄是她妈妈陪来的。孩子家庭条件不好,他参加了营养券,因此只要交85元。当孩子妈妈知道孩子要交85元时,她很开心,接下去孩子的妈妈一翻话让我看出黄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是因为在家与妈妈的交流。黄妈妈开心得在我教室大吼大叫,还对我说了一堆莫名其妙的话,母亲是孩子的榜样,这样让孩子怎么学习呢?孩子在学校里虽然其他孩子不怎么和他玩,但他看了同学怎么吃饭,上课要怎么样等一些习惯。可能很多时候他学不来
,但他也在慢慢地模仿,至少孩子现在简单的交流几句是没问题的。其他同学和老师是他模仿的对象,他学着学着也会了一些。
今天跑操时,黄也跑得很认真,我问他你奶奶呢,孩子说嬷嬷家去了。你也跟着去好了,怎么不去呀。你猜孩子怎么回答。他说不去要读书。其他班的几个老师听见了都说:“这孩子是不傻的,只是家里人不管他,让他现在还大小便弄在身上。如果他在正常的家庭中,虽不能学得很好,但自理生活肯定是没问题的。”是啊,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是孩子模仿的对象。黄的妈妈那是没办法。做父母的一定要给孩子树榜样。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育儿心得:父母要做个好榜样
育儿心得:父母要做个好榜样
时间不紧不慢的走着,女儿却在慢慢的长大;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一直是在摸索中前进,一边从各类书籍中学习经验,一边结合女儿的性格特点开展教育。父母是孩子成长中的启蒙老师,所以父母更要以身作则做个好榜样。
从小爱洁就是个坚强的孩子,打针吃药从来都不哭,到后来慢慢长大还会去鼓励安慰其他小朋友;其实有时碰到孩子胆怯的事情时,“硬来”是最不理想的方法,爸爸妈妈可以加油鼓励或者用动画片中人物角色来和宝贝对话,这样宝贝会更容易被说服和接受。
孩子喜欢得到别人的赞扬,爱洁也不例外,很小的时候开始宝贝就喜欢涂涂画画,从一开始的墙壁地板到现在各种各样的彩纸,阳台上贴满了她引以为傲的作品。每完成一幅作品她都会兴奋的拿给我看,虽然有时也不是很完美,但作为妈妈要找到每一幅作品的优点,当然也可以建议她再动一动自己的小脑筋,放飞自己的想象空间,让她创造出属于孩子们的世界。
宝贝上幼儿园后,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正健康快乐的成长。她的每一个进步都令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宝贝放学后我经常会问一些她学校里发生的事情,然后她会很开心的跟我讲这讲那,渐渐的发现我们的交流越来越多了,她会主动的跟我讲“妈妈,我们班上来了位新同学”“妈妈,我今天在班级里讲故事了”“妈妈,我今天又得到小红花了”,宝贝,你真棒。
老师是学生灵魂的导师,身为家长要全力支持和配合;在她无理取闹的时候,我们要正确的批评教育;在她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及时的进行指导;发现她的特长和兴趣,改善她的不足。我们深知,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浸透着老师的心血和汗水,真诚感谢帮助我们孩子获得知识、快乐成长的老师们!
学会做父母:孩子要这样爱
为了孩子牺牲自己,损害健康,放弃事业,荒废性生活,这不是高尚,不是爱,这是因为你的生活本来就没有目标,你本来就没有事业,谈不上放弃,你们本来就不相爱,所以眼里只有孩子……
首先,父母得爱自己
不爱自己的父母,总觉得自己活错了,世道和他人亏欠自己,自己有一大堆理想债没收回来。孩子,就是用来还债的。你想,这孩子多可怜,一生下来就拿着欠条,怪不得要大哭一场。
你得接受平凡
绝大多数人是普通人,一个世代,只有几个天才。不爱自己的人,多半是因为无法接受自己的普通。这其实对自己要求太高,人生在世,活的年纪越大,越明白“自食其力”、“不给人添麻烦”,是了不起的成就。
你得自我净化
你普通,为何接受不了孩子普通?你偷懒,为何容不得孩子一点疲倦?你为何不停纠正他,让他连睡眠都不足?让他永远以为自己是失败者?
因为,你的父母就是这么对你的,人生好比一条河流,你的上流污染了,你也受影响,为了让你的下游重归清澈,你得有自净能力,你仍然按照受伤害的方法对付自己的孩子,他也得跟你一样受伤。
错误的方法不会因为重复多次就变成正确,从十米高的地方往下摔鸡蛋,每次都会破的。任何孩子受虐待,都不会开心。
你要有自己的人生
你是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你和你丈夫(妻子)的关系是家庭中最重要的关系。为了孩子牺牲自己,损害健康,放弃事业,荒废性生活,这不是高尚,不是爱,这是因为你的生活本来就没有目标,你本来就没有事业,谈不上放弃,你们本来就不相爱,所以眼里只有孩子。
你这是单方面强加给孩子负罪感:我爸(妈)为我牺牲太多了!
你的人生是你自己放弃的,不是孩子剥夺的。
越有自己追求的人,越不粘孩子。
讲道理
凡事有概率。是人,都得遵守基本规律,比如,三高对身体不好。
知道这两点,烦恼扫光光。不讲道理的人,最爱说这句:我不一样!我家的孩子不一样!这形成封闭小宇宙,别说观念与方法的进步,连原子弹也炸不开,只有无穷尽的焦虑与伤害了。
“孩子还是不要打得这么狠吧?”
“我家的孩子不一样!”
“孩子数学老不及格就不指望他当数学家了。”
“我家的孩子不一样!”
你的孩子是一样的,不过你这个家长是不一样的神经病。
“冷漠”一点
别太热情,别太粘。好比青春期的孩子,如果连欣赏自己身体的私密空间都没有,他只会讨厌在他身边游荡的你,即使你满心以为自己是他的知己。
父母这习惯也得从小做起,那些太“热情”的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就没学会放手:他们替孩子解决一切烦恼、扫除一切障碍,建立了紧密的寄生与宿主关系。父母是没长大的孩子,孩子也是长不大的孩子,他们组成的“长不大二人组”,互相折磨、互相消耗、互相牵制。外来入侵者(不同观念的他人、女婿、儿媳),全是潜在的敌人,必须制服或消灭。
爱孩子,在今天,表面上人人会,不就给点礼物,放纵吃一顿,实际上并不容易,关键在父母得当个正常人。
真那么想让自己的孩子过得好,那就给他独立、给他自由,让他掌控自己的命运,除此以外,你保持健康,给他多留点财产,都是最实在的爱。
父亲,做好孩子心目中的榜样
很多研究表明,父亲对孩子品行的影响非常大。在男人参与抚养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做完美父亲虽然不易,但是要成为一个好父亲,只要愿意,就一定能做到。
男孩更会模仿父亲行为
研究发现,男孩在他成长中寻找父亲榜样的作用比起讲课、责骂、惩罚、收买和哄骗等做法要远远有效得多。男孩往往会专注父亲的一举一动,注意他们的行为和价值观的每一个微小的差异。
提示:如果父亲经常在家发火、侮辱妻子,儿子就会对其母亲和其他女性采取同样的不尊重态度;如果父亲经常喝酒过多,儿子也可能会染上酗酒等习惯……当然,如果父亲是诚实、可信赖的,且能关爱他人、自律、并能用心经营自己家庭的男人,那么男孩也会受到这些品质的影响,将来更有可能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负责的男人。
要善于发现儿子的兴趣
有些父亲会抱怨,男孩在叛逆期令他们不知如何教育,并且越是心急,效果也越差。所以在一个阶段中,父子关系会比较紧张。然而经验表明,父子的交往方式通常是在嬉戏打闹中建立,并变得友好和稳固的。当然,除了打闹之外,一起做游戏、做运动也是很好的选择。
提示:处于叛逆期中的男孩,如能和他的父亲有一些共同的爱好或者兴趣,他们就可以平稳地度过叛逆期,而且这些体验对他们来说会终身难忘。
女孩更注重父亲形象
女儿似乎永远是父亲心中最柔情的那个角落,即便再严肃的男人在女儿面前也会温情万种,因此,父亲对女儿来说永远是个特别的角色。心理学研究发现,父亲对女儿未来生活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首先,父亲奠定了女儿心目中最初的男性形象。如果女儿对父亲的印象不好,或者父亲在生活中忽视她的存在,她就会在将来择偶中会设法取代心中的父亲形象。
提示:如果父亲给女儿的感受是有责任、坚强和温情的,她今后就会去寻找一个能比得上他父亲的爱人。如果父亲傲慢、骄横、反复无常,女儿可能也会不尊重她的丈夫或者质疑他的判断。但如果父亲很温情、有主见,和女儿相处融合,女儿将来的婚姻生活更可能是和谐的。
应关注女儿气质培养
生活中,由于父亲对女儿的评价不多,表达方式也和母亲不同,所以在女儿心目中分量会更重些。如果父亲认为女儿漂亮、优秀,那么女儿就会不自觉地自信起来。而相反,如果父亲认为自己的女儿很不起眼,或者在她面前总是夸耀其他女孩,女儿成年后很可能会不自信。
提示:女性的气质虽然是人一生中不断塑造的,但她早期和父亲的交往却能促进或阻碍这种气质的发展。如果父亲经常欣赏女儿的女性气质,譬如当女儿注视父亲的时候,父亲总是以微笑或眼神回应;女儿穿的新衣服能被父亲赞赏,或者父亲能经常在外人面前毫不吝惜地骄傲地介绍:“这就是我的女儿!”那么,这一切对女儿的自信是一种鼓励,对她的女性气质培养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子君
链接:父亲对孩子的影响
●6周的婴儿能分辨父母说话声音的差别。
●8周的婴儿能够分辨出父母照料方式的不同。
●婴儿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寻找与自己父亲链接起来的驱力,他们往往叫“爸爸”比“妈妈”要早。
●学步幼儿会去寻找父亲,电话里听到父亲的声音极为惊喜,会在可能的情况下去了解父亲身体的各个部位。
●10岁左右的孩子会以更为复杂的方式表达他们对父亲的需要,他们或与父亲展开竞争,或对父亲持有的价值观、信念等提出挑战。
家长要为孩子树立良好榜样
案例分析
今天带晴晴在包河公共绿地上玩,那儿有一块桃林,这段时间正是桃花开得分外热烈的时候,因此吸引了不少人带着孩子来此游玩,并且拍照留影。
可是总是有那么不和谐的音符。
这不,一个很漂亮的妈妈带着一个小男孩前来拍照,为了取景的好看,特地让自己的儿子摘花拿在手上。也许是我们在一边看着的缘故,小男孩有些不太好意思,对着一树的桃花左顾右盼,终是没摘,妈妈在前面拿着摄像机,等得有些不耐烦,便自己走过去,直接就摘了一大枝的桃花下来。
“妈妈,他们怎么摘花,儿歌上不是说:花儿好看我不摘吗?摘了,花就不好看了,花就死了。”晴晴很有些不解。
“是的,花是不能摘的,大家都来摘,到最后就没有花欣赏了。他们摘花,是不文明的行为。”
这也许只是我们生活中一个很平常的场景。
生活中我们都是平凡人,都是有各种各样的缺点,我们不可能避免生活中自己所犯的错误,可是作为父母,在孩子面前,总该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吧。孩子是单纯的,他们的人生还只是开始,而这个开始好坏与否,与父母平时的言传身教有很大的关系。虽然不能说每个孩子的将来都会辉煌,但是至少可以让孩子成为一个有修养、有涵养、有素质的人。
现在许多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会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但是对于生活的细节却不加以重视。有时,有的孩子在同其余的小朋友玩时,总是想霸着所有好玩的东西,总是去欺负弱小的,而在一边的家长,却对此处之泰然,不但不去阻止,有的还是用欣赏的目光看着的。我不知道,这样的孩子在以后的成长中,会不会懂得谦和?会不会知道去体谅别人?
我有一个同事,儿子三岁多,酷爱看电视,只要是醒来,就要闹着看,无论是大人还是儿童节目,他都看得津津有味,有时会看到晚上十二点多。同事对此大为伤脑筋,打过,骂过,不起任何作用。我说只有把电视拿走,都不看。可同事却说:“那不看电视,怎么行,那晚上干什么呀?”家长自己都无法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难道还指望一个孩子有自控力吗?如今的电视节目良莠不齐,在这样的环境泡大的孩子,能有一个良好的性格吗?果不其然,同事的儿子是一个性格非常暴燥的孩子。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不奢求女儿的未来会如何如何优秀,但我希望她会谦虚、善良,有爱心,不自私,有一颗能包容他人之心,具备一切良好的做人品质。
生活中,我们教育她对小朋友要有爱心,好东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在幼儿园,不要去抢别人的东西,不要去欺负比自己小的朋友,对老师要有礼貌,要尊重老师。在家,她不看电视,我们也不看电视,我们从不当着孩子的面大声争吵,我们看书,她也看书。
虽然我们也有不少的毛病,但在女儿面前,我们尽量注意这些。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是女儿的榜样。
父母表现是孩子情绪的榜样
如果孩子每天面对是爱唠叨、爱发火、焦虑、紧张的父母,其情绪发育肯定是很糟的。因为父母是孩子情绪的榜样。
一位母亲这样倾诉:“我的孩子自控能力太差,嘴上讲得好听,就是做不到。每天我要发好多次火,他才能勉强完成一些作业。我都为他操碎了心。但是现在我们俩就像对头一样。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想到孩子爸爸每天那么辛苦在外赚钱,而我连个孩子都教育不好,我真是非常难过。更让我焦心的是,孩子这样下去,将来怎么办?”
这位母亲言谈中充满了焦虑、失望、忧伤和无可奈何。她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情绪,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容易动情的母亲。
面对这样一个母亲,我们首先要解决的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她本身的情绪问题。儿童在父母的不良情绪面前,很容易产生内心冲突。一方面,他们不得不依赖父母的照顾,以满足某些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喜欢父母的这些不良情绪及其一些行为方式。内心的矛盾导致他们心情烦躁、郁郁寡欢、精神分散,严重的可出现紧张、焦虑或强迫。有的则出现一些查不出生理改变的躯体不适症状,如头痛、头晕、胸痛、憋气等,以缓解内心更大的不安。长此以往,他们会将这种困扰压迫到无意识中,有意无意的采取一些拮抗行为,如强迫动作、说谎、逃学,丧失自尊和自信,经常爱与惹麻烦的儿童在一起,于是越来越不被周围喜欢,甚至可能发展成为反社会人格。
儿童心理问题与家长的不良行为、情绪往往互为因果,需要双方进行调整,但成人更应该自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