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课教案《电闪雷鸣》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11-10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说课稿 幼儿园科学课教案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风、雨、雷、电是自然现象,不必恐惧和害怕。
2.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1.事先让家长带幼儿观察有关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
2.录有刮风、下雨、打雷声音的录音带《奇妙的声音》及《电闪雷鸣》录像带。
活动过程:
1.教师引导幼儿听录音《奇妙的声音》。幼儿闭上眼睛,认真听录音,并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
2.教师引导幼儿看录像,了解刮风、下雨。闪电、打雷是自然现象。
3.幼儿两人一组,分别讨论和分享:刚才看到了什么?喜不喜欢?
4.教师引导幼儿总结。
在我们的生活里,天气经常变化,有时会刮风,有时会闪电和打雷,有时会下雨,雨后还会有彩虹,有时还会下雪。这些都是自然现象,不要害怕,要想知道为什么,长大了可以去探索这个奥秘。
活动建议:
提供一些有关自然界其他现象的图片,如雾、霜、冰等,放在自然角,供幼儿自由观察。
活动反思:
对于雷雨天孩子们还是比较熟悉的,只是关于雷电形成的过程不知道,在听老师讲解的时候,孩子们都听的很认真,我将重点放在雨点的形成上,孩子们很快就明白了。在自我保护上我们采用了情景表演的模式,更深一步的加大孩子们的自我保护经验。目标1、2大成效果较好。
幼儿百科:闪电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地之间或者云体内各部位之间的强烈放电现象(一般发生在积雨云中)。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电闪雷鸣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电闪雷鸣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幼儿知道风、雨、雷、电是自然现象,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产生兴趣,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电闪雷鸣教案吧。活动目标:
1、幼儿知道风、雨、雷、电是自然现象。
2、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产生兴趣。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声音—电闪雷鸣
2、课件:图片—雷电,下雨。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电闪雷鸣
1、教师游戏口吻: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请小朋友闭上眼睛,用耳朵仔细听听,然后说说听到了什么声音?
2、幼儿听声音后,知道听到的是—风声,雨声,雷声
二、了解刮风、下雨,闪电、打雷是自然现象。
1、出示图片:雷电,下雨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
2、讨论:
(1)下雨天,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2)打雷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3、幼儿两人一组,分别讨论和分享:刚才看到了什么?喜不喜欢?
三、教师引导幼儿总结
在我们的生活里,天气经常变化,有时会刮风,有时会闪电和打雷,有时会下雨,雨后还会有彩虹,有时还会下雪。
这些都是自然现象,不要害怕,要想知道为什么,长大了可以去探索这个奥秘。
大班科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有关《雷和闪电》课件
活动目标:
感知雷和闪电现象,对自然现象感兴趣。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视频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引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你见过闪电和打雷吗?
(播放打雷和闪电的视屏,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感觉)。
二、出示图片,了解雷电产生的原因。
1、教师:为什么会打雷和闪电?
小结介绍:雷雨常尝会在夏季发生。因为夏天空气急剧上冲,使得云朵里带有许多的电。".出处"当云和云碰撞时,就会发生打雷和闪电的现象。
2、请幼儿想一想,在刚刚观看的视频里,你是先看见闪电还是先听见打雷?
小结:先看见闪电,然后听见打雷。告诉幼儿因为光的速度比声音的速度传播得要快,因此先看见闪电,然后听见打雷。
三、观看图片,交流保护自己的方法。
1、师生共同讨论:雷雨时自我保护的方法。
2、看图说说:下雨打雷了,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做?这样做安全吗?
⑴雷雨时,在家里的小朋友关上电视对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雷雨时,要把家中的电源切断,最好不要使用任何电器。因为电线受雷击后,很容易把强大的电流传到电器上,使电视机、电脑等电器发生爆炸或烧起来,造成危险。
⑵雷雨时,不能在哪里躲雨?为什么?
教师小结:雷雨时,不能在空旷的地方停留,更不能玩地上的积水,还不能在大树下躲雨,也不能在高压线附件走动。因为水、木、铁都会导电。
⑶雷电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呢?
教师小结:雷电会击中人或动物,还会引起火灾。因此现在人们在高楼上装有避雷针,使雷电不会击中高楼。
活动反思:
对于雷雨天孩子们还是比较熟悉的,只是关于雷电形成的过程不知道,在听老师讲解的时候,孩子们都听的很认真,我将重点放在雨点的形成上,孩子们很快就明白了。在自我保护上我们采用了情景表演的模式,更深一步的加大孩子们的自我保护经验。目标1、2大成效果较好。
闪电雷鸣下大雨时(小班科学教案)
引言:打雷了,下雨了,收衣服了啦!忘不了这经典的电影台词,不知道小朋友们了解这些自然现象吗?还是当发生的时候,都已经钻到妈妈怀里去了啊?不要怕,接下来就让小朋友们来了解这些简单的自然现象,以后小朋友们就不会在害怕了。
【活动目标】
1、通过歌曲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夏天雷雨闪电等明显的气候特征,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打雷下雨时正确的躲避方法,克服恐惧心理,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和能力。
3、帮助幼儿初步学习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来表现歌曲内容,学唱切分音,增强节奏感。
【活动准备】
1、提前观察夏天雷雨闪电现象(也可根据天气状况随机进行)。
2、打雷下雨的录音。
3、人们避雨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老师弹琴,幼儿进行发声练习。
2、谈话引出课题。
二、基本部分:
1、听录音,组织幼儿自由讨论,闪电雷鸣下大雨时天空是什么样子的?想象夏天雷雨的情景。
2、学唱歌曲《夏天的雷雨》。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
(2)听音乐,为歌曲拍打节奏。
(3)学说歌词。
(4)整体教唱歌曲。
(5)分段教唱歌曲。
(6)幼儿跟着老师琴练习唱。
(7)集体一起跟着琴唱。
(8)分组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对歌练习。
让幼儿在优美的歌声中,对夏季奇妙的自然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夏天的美丽。
3、出示人们避雷的图片,使幼儿正确了解打雷时正确的躲避方法,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4、引导幼儿在美工区进行美工活动,添画“夏天的雷雨”,并抓住适当时机,告诉幼儿由夏天的雷雨而引申出的新事物,如,彩虹、太阳雨、避雷针等。
让孩子们大胆讲述你添画的是什么?学习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作品。
三、活动延伸:
与孩子们一起对作品进行展评并张贴在互动墙壁上。
四、结束部分:
听音乐表演《夏天的雷雨》。
幼儿园科学活动教案:雷雨闪电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雷雨闪电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通过歌曲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夏天雷雨闪电等明显的气候特征,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打雷下雨时正确的躲避方法,克服恐惧心理,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和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雷雨闪电教案吧。活动目标
1.通过歌曲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夏天雷雨闪电等明显的气候特征,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
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打雷下雨时正确的躲避方法,克服恐惧心理,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意和能力。
3.帮助幼儿初步学习用一问一答的方式来表现歌曲内容,学唱切分音,增强节奏感。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1.提前观察夏天雷雨闪电现象(也可根据天气状况随机进行)。
2.打雷下雨的录音。
3.人们避雨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老师弹琴,幼儿进行发声练习。
2.谈话引出课题。
二.基本部分:
1.听录音,组织幼儿自由讨论,闪电雷鸣下大雨时天空是什么样子的?想象夏天雷雨的情景。
2.学唱歌曲《夏天的雷雨》。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
(2)听音乐,为歌曲拍打节奏。
(3)学说歌词。
(4)整体教唱歌曲。
(5)分段教唱歌曲。
(6)幼儿跟着老师琴练习唱。
(7)集体一起跟着琴唱。
(8)分组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进行对歌练习。
让幼儿在优美的歌声中,对夏季奇妙的自然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夏天的美丽。
3.出示人们避雷的图片,使幼儿正确了解打雷时正确的躲避方法,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4.引导幼儿在美工区进行美工活动,添画“夏天的雷雨”,并抓住适当时机,告诉幼儿由夏天的雷雨而引申出的新事物,如,彩虹、太阳雨、避雷针等。
让孩子们大胆讲述你添画的是什么?学习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作品。
三.活动延伸:
与孩子们一起对作品进行展评并张贴在互动墙壁上。
四.结束部分:
听音乐表演《夏天的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