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走入运动误区了
发布时间:2020-11-12 幼儿园说课稿喜欢你 升中班了教育笔记 幼儿园了教案 强健的体魄是孩子成长的前提,这一点所有家长都赞同,然而实际情况又如何呢?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我们搜集到几种典型的对幼儿身体锻炼的错误认识,希望爸爸妈妈引起重视误区:1、低估孩子的运动能力出于安全考虑,不少父母会限制孩子的活动,觉得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远离危险,就能保证健康、远离疾病。殊不知,您的过度保护、过分小心,反而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削弱了他与生俱来的抗病能力,孩子抵抗力下降,患病率反而会上升。
其实,孩子是非常富有运动潜能的,运动水平也随着年龄呈阶梯性发展的。
比如2-3岁孩子能在10秒内完成10米往返跑;而到了4岁就可以减少为9秒;5、6岁则分别为8秒和7秒。
2岁左右的孩子能将物体投到3米远的距离,3岁则增加到5米,4岁和5岁能投远到6米和7米。
家长不敢放手,有时是因为不清楚孩子合适在什么地方锻炼,自己在孩子锻炼时应该做些什么。
锻炼的方式很多,但同样的项目,不同年龄孩子的侧重点有很大差异,要区别对待。
一个很常见的例子,同样是走,3-4岁的孩子可以模仿大象、小猫等小动物走,和家长一起玩“小火车”的游戏,用游戏的情景帮助他联系加大难度走。YjS21.COm
对5岁孩子的要求又提高了一步,可以练习听信号有节奏的走,或联系高举手臂、踮脚尖走或蹲着走,此时可以结合游戏“高人和矮人”进行。
同时为了避免孩子发生意外伤害,在锻炼时,家长要注意:运动前,要先检查一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螺丝是否有松动,场地是否有玻璃渣等危险物;其次,要在活动前和孩子一起进行热身活动,伸伸臂、弯弯腰、活动膝盖、脚腕、手腕,避免因为突然运动而造成韧带或关节拉伤、扭伤;最后要注意在运动中进行适宜保护。
尤其是玩一些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区域活动随笔:你成功了
区域活动时,小伙伴们都选择了自己心仪的区域热火朝天的玩了起来,你默默的坐在花艺坊的椅子上,望着桌上剪乱的纸发呆。
“你在干什么呢?”“我准备做一朵花!”“那你怎么不做了?”“我不要做了,每次都剪散掉了!”通过与你的对话,我知道了,原来你在剪花时,发现每次剪完发开来都是散的。“你知道吗?剪这种花是由窍门的,折法对了以后,要想好到底在哪边画,你再从不同的边画了试试看!”你点头答应了我的建议。
你拿起纸,折了几折后,拿起笔,有点不敢下笔,但最终你还是鼓起勇气把笔点了下去。“不对,”忽然你又停住了笔,自言自语的说:“刚才我也是在这边画的,剪出来就散掉的。”于是你又换了一边画起花瓣来。画完后,你小心的剪了起来。“哇,我真的成功了耶!”你开心的笑了起来。“我再多剪几朵。”说着你又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折完后,把纸在手中翻弄了几下,“我知道了,画花瓣的时候,不能在折的开口方向画,要在这边(你指着有折痕的地方)画,这样剪出的花就不散掉了!”你边说边做了起来。一朵朵花在你的小巧手下完工了。
“花儿有了花蕊才更好看,用什么做花蕊呢?”你看到旁边的胶棒,拿着胶棒压在纸上画了起来,一个圆形出来了,你小心翼翼的剪下了圆形,贴在了花瓣上,又在圆形上点了几个点,看着自己手下诞生的美丽花儿,你笑了!
教育随笔:老师误会你了
教育随笔:老师误会你了
我们班有个叫加和的小男孩,非常调皮。日常平凡,总有小朋友告他的状。"老师,他打我了。""老师,他抢我的皮球。"……为此,我们不知教育了他多少次。某一天,他和小朋友一起看图书。开始时,他边看本身的书,还边给旁边的小朋友讲解,和小朋友的瓜葛很融洽。过了一会儿,他忽然把旁边孩子的图书抢了过去。不知道他要干啥子。我刚想大声斥责他,可转念一想,不,看看他要干什么。于是,我没有大声诘问诘责他,而是走到他身旁,很随意地问:"你在干啥呢?"他说:"她的图书坏了,我想帮她修修。"听了这话,我才名顿开。我鼓励了他的做法,并帮助他找到了一个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事后,我暗自庆幸,其时要是按以前主观的判断去批评他,没有尊重幼儿的观念,那必然会危险孩子的自尊。
是以,作为幼儿教师,要学会尊重幼儿。也就是要努力做到不武断地批评或否定幼儿的设法和做法,不简单粗暴的诘问诘责幼儿,而是了解真实情况的来龙去脉,再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进步,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好老师。
家长择园容易步入哪些误区
不知不觉间,孩子一天天长大了,很快就到了要上幼儿园的年龄了。对于幼儿园的选择,家长们总是格外重视,因为这是孩子人生中在学校教育中迈出的第一步,决定了孩子的教育质量和学习质量。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择园时刻,很多妈妈都忙着为自己的孩子选择幼儿园。对于孩子而言,这是他们第一次离开父母亲人,面对集体生活。很多家长都会很焦虑和紧张,家长们总是会纠结于到底送不送孩子去幼儿园,也会担心幼儿园的好坏,很多父母亲陷入了择园误区。
第一误区:不读幼儿园
新的育儿理念日新月异,很多妈妈在读幼儿园的问题上踟蹰不定。他们认为,幼儿园存在很多问题,孩子年纪尚小,不想让孩子过早接触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但这样会泯灭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过早失去天真与快乐。
解读: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很多幼儿园的办学理念仍然很陈旧,幼儿园的最大责任仍然是看管孩子,只要不出什么大乱子,幼儿园的一个大任务就算完成。所以,小孩子到了幼儿园自然会受到约束和管教,自然也会抹杀掉孩子的某些天性。然而,因为这个理由而不送孩子读幼儿园,对孩子成长十分不利。
毕竟小孩子要走入社会,他总要面对集体生活。幼儿园就是个小社会,它可以帮助孩子快速成长。即使爸妈再有学识,再有空闲,可以陪着孩子读书学习,但是,他们还是得不到应有的锻炼,他们需要和同龄孩子接触和交往,享受集体带来的快乐。同时,幼儿园可以更好的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所以,一般而言,到了三周岁,都应该让孩子读幼儿园。
第二误区:贵的等于好的
某些幼儿园、早教园的收费可谓是天价,很多父母不惜重金把孩子送进贵族幼儿园、早教班,让孩子从小就接受最好的教育,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然而,贵的幼儿园就一定是好的幼儿园吗?很多家长陷入了误区。
解读:判断幼儿园的好坏不仅仅是收费一个方面。主要是看幼儿园的办园理念,一个好的幼儿园的确要有新的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理念,需要有耐心和充满爱心的教师和阿姨,需要有良好的教学设备和教育模式。不是所有贵的就一定是好的。很多贵族学校,私立幼儿园收费不菲,可是教师层次参差不齐,教师流动较大,这些对于孩子而言都不是个有利的因素,所以,并不是所有贵的幼儿园都是好的,也不是所有贵的幼儿园都适合小朋友的成长和发展。
第三误区:公立幼儿园省钱
很多家长更喜欢选择公立幼儿园,他们认为公立幼儿园收费较低,幼儿园教师在编,孩子安全有保证,家长也更为放心。
解读:公立幼儿园的优点在于学费低,但是并不是代表公立幼儿园就一定省钱。现在的公立幼儿园虽然学费较低,但是很多教师收受礼品的风气却实在让人接受不了。很多家长都会反映,每到教师节,总会给幼儿园教师和阿姨送礼,这笔投入也是不小的一笔开支。而私立幼儿园这方面要求十分严格,一般教师和阿姨不会随意收礼。这样一来,其实,公立幼儿园也不见得省钱。
那么到底选择怎样的幼儿园呢?很多家长更加糊涂。以上内容可以为大家做一定的参考。选择幼儿园也与购买其他商品一样,只选对的,不选贵的。找到适合的幼儿园才是最关键的。
小编寄语:在幼儿园的选择上,父母们不妨不那么标新立异,按照传统来,不看幼儿园的噱头,只看幼儿园内部的教育方法和学校设施,选择真正适合自己孩子,能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幼儿园。
教育随笔:孩子,老师误会你了
被人误解的滋味很难受,无论是谁在这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有过被误会的时候。我们作为成年人当我们被误会的时候内心是何种滋味,难过,满肚子的委屈无处诉说,渴望去解释等等,但有的时候在这个社会上并不会给你解释的机会,别人只会相信他所看到的,就算是解释也只会显得很徒劳。于是误会就会越来越深。转念一想,我们作为成年人都如此难受,若是发生在幼儿身上,谁又知会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何种伤害。
庭庭是我们班稍微内向、腼腆的一个女孩子,跟小朋友相处的还不错,但是跟老师有的时候不能好好的沟通。这天跟平时一样中午睡觉起床,按照惯例小朋友们先去小便,回来喝水,喝牛奶,吃点心。但是我发现庭庭在喝完水后,扭扭捏捏走向点心桌,她没有端起牛奶反而去拿了点心,我直接问:“你喝牛奶了吗?”庭庭不敢吭声默默地望着我。看到她的反应,我猜到她肯定没喝牛奶,于是就跟她说你先去端牛奶,牛奶喝完再吃点心。庭庭见状,却丝毫没有要动的意思,只是满脸无辜的看着我,我还在纳闷究竟是怎么了。这个时候保育老师走过来,询问了我情况,跟我说庭庭的奶奶嘱咐过今天就不让她喝牛奶了,我这才明白。但是庭庭从头至尾都没有要跟我解释的意思,又或许是一开始我的严厉直接让她打消了跟我解释的意思。我告诉庭庭下次如果是特殊情况不能喝牛奶,你要学会主动和老师说,不然在老师不知情的情况下很容易就会误会你。
我想如果今天不是保育老师发现主动告知我,也许我还是等不到庭庭主动开口告诉我实情,误会也就会越来越深,庭庭的心里肯定更加不愿意告诉我,而我也会内心苦恼为何她不愿意喝牛奶。所以有的事情一定要把误会解释清楚,你不知道下一次会因为什么而误会。
宝宝上兴趣班 家长容易走进的误区
误区一:只重结果,忽视过程
学琴的父母只注重孩子学会了哪支曲子;学画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是否画了一幅完整的画;学珠心算的父母只注重孩子算得是否快;学跳舞的父母只注重孩子是否学会了跳支完整的舞。
只看重结果,无论是给孩子还是给老师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其实教孩子,学习的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调动他们多个器官、多种感觉,培养多方面能力。比如学习弹琴,手眼耳的协调非常重要,耐性、毅力、战胜困难的能力决定着他是否能学习下来,而经过自身努力战胜困难后的成就感也使他心情愉悦。贯穿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这些品质,父母可能看不到,但却对孩子的未来影响深远。
再有,在学习过程中,一些基本功可能只是学习中的一个小节,比如跳舞,一个舞步要练好长时间,给父母的感觉是孩子几次课什么正经的也没学,但实际上,基本功的训练是为让孩子能完整跳下整个舞蹈而打下良好基础。基本功如果不扎实,学到一定程度可能就学不下去了。
误区二:周末上兴趣班如同赶场,没了亲子时间
有些父母不在乎花钱多少,在周末给孩子报了一个又一个兴趣班,英语、影视表演、钢琴、滚轴;孩子忙,父母也跟着一起忙。本来上一星期幼儿园就没多少时间陪孩子,而周末又全用来上兴趣班了。
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是离不开亲情的,与父母在一起,是使他们心理发展正常的基础,如果忽视幼儿心理以及亲情的交流,你会发现孩子变得不听话、爱发脾气等等。今后容易与子女在心理上产生隔阂,难以沟通。
一味地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容易使孩子疲劳、厌倦。今后他可能对什么都知道一点儿,但对哪个都不精。不如只选择一两项重点学,学会了再学其他项目。孩子如果在哪个项目上特别有潜力,就要多花时间重点培养。
误区三: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
有些父母小时候条件不好,没有条件实现理想,而有了孩子后,就把理想寄托在了孩子身上。比如一位父母,英语顶呱呱一直是他的梦想,他就让孩子从小上英语班学习英语,而成绩稍有不好就一通批评。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想法。他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如果大人把自己感兴趣的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担负起父母的愿望,那孩子的负担就太重了,孩子学习起来就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此,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让他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对于感兴趣的事,孩子能学得又快又好。而父母自己的理想,还是自己努力去接近目标吧!
误区四:认为坐在教室里才是真正的学习,忽视生活中的教育
有些父母忽视自己的能力,认为只有带着孩子上这个班、那个班,让孩子规规矩矩地坐在小椅子上听老师讲课,才是真正的学习,对生活中的知识反而视而不见。
重视孩子的教育,无疑是最值得的投资,但不能一味地投资却忽视孩子的感受。既然是兴趣班,就一定要从兴趣出发,只要孩子有兴趣,就能自主学习,快乐地享受学习的乐趣。
运水游戏记录:老师,水运走了
运水游戏之后,栋栋还意犹未尽,他随即又发现了新问题,着急地对我说:“老师,现在水越来越少了,我们都舀不到水了,还怎么运啊?”我对他说:“那你再去拿之前的运水工具,再来试一试,看看能行吗?”栋栋随即就拿来了之前在运水游戏中选择的吸管和瓶子,又开始了新的探索。
他拿起吸管横着放进盆里,进行尝试舀水,“老师,我的吸管都碰不到水。”“怎么会呢?吸管底部不是碰到了吗?”“这个吸管的口子没有碰到,就装不到水。”我让他换一种工具再试试看,于是他又换了瓶子,瓶子放到只装有剩下一点点水的盆里。“老师,还是舀不到水怎么办?”栋栋自选的两样材料都失败了,他连忙向我寻求帮助。于是我让他再重新调整选择材料。他看见桌上的纸巾,就说:“老师,我拿这个试试吧。”说着
,他拿起纸巾进行实验了。“老师,水没有了,都被吸到纸巾里了。“水都被吸走了喲!”我问他:“你是怎么成功运水的?”他想了想,一边示范一边说道:“纸巾把这个盆里的水吸干了,然后我在这个盆里拧了一下,水就有了,就被运过来了。”
针对脸盆里只有一点点水这一情况继续进行探索实验,引导孩子想想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帮忙呢?在活动中,栋栋从失败到成功,自主建构着相关的运水经验,寻找、发现材料的吸水性,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实验,孩子发现纸巾显然是这些材料中最好的运水工具,总结出因为它们可以吸水。那还有哪些材料可以吸水呢?是不是所有吸水的材料都适合运水?这些吸水的材料是否都耐用?
活动还可以继续延伸探索,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吸水的材料,像报纸、餐巾纸、棉花、海绵、毛巾等,让他们再来试一试,探索一下,让孩子发现新问题,知道不是所有的可以吸水的材料都适合运水。
宝贝入园,你做好准备了吗?
孩子即将入园,家长该做哪些准备,帮助孩子更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呢?
1.和宝宝讲讲幼儿园
在宝宝临上幼儿园的前1个月,妈妈就可以告诉他:“每个小朋友都要上幼儿园,你下个月也要上幼儿园了。幼儿园里有好玩的玩具,有其他小朋友和你一起玩,还有老师教你们唱歌、跳舞、做游戏。妈妈每天送你过去,到了下班时,再把你接回来。”提前告诉宝宝这些,让他明白妈妈送他去上幼儿园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而不是将他放在一个地方不管了。
2.带宝宝熟悉环境
在熟悉的环境中,宝宝会消除恐惧感。妈妈可以在周末带着宝宝去幼儿园看看。在去的路上,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讨论周围的环境,如“你看,那儿有一棵大树,这里有一家便利店,妈妈每天在这儿给你买好吃的。然后,咱们沿着花园里的小路往前走,一直走到头,就是幼儿园了。”走到幼儿园外,要有意识地让宝宝看看,幼儿园的院墙上画着什么;大门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如果有画,要给宝宝讲一讲,加深宝宝对幼儿园的好感。
有些幼儿园允许参观,那就可以带着宝宝参观一番。院子里一般是大型体育设施,妈妈可以陪着宝宝玩一会儿。再带着他看看,院子里种了什么花草树木、养着什么小动物、有什么有趣的东西等等,加深宝宝对幼儿园的熟悉程度和好感。如果能参观室内,那就更好了,可以领着宝宝到处参观,比如厕所、洗手池、卧室、游戏室等等。
3.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妈妈要培养宝宝独立进餐,用杯子喝水,自己洗手,自己穿脱衣服、鞋袜的能力。在家中建立必要的规则,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比如,饭前洗手、玩完玩具放回原处等,不要让宝宝在家中随心所欲、毫无规则意识,否则孩子入园后,面对幼儿园的各项要求会无所适从。
宝宝在家的时候,妈妈也可以有意地按幼儿园作息时间安排宝宝的活动。如帮助宝宝建立适宜的午睡习惯,一般幼儿园的午睡安排在中午12点至下午2点半。早上入园时间为8时左右,晚间睡眠时间最好不要晚于9时。
4.为宝宝准备开学用品
提前预备开学用品,与孩子一同准备并告诉孩子这些用品的名称与作用。选择一些穿脱方便又不妨碍活动的衣服(不能穿帽衫);软底鞋(体操鞋);准备一个小背包,放置孩子个人用品如备用的衣裤、从小特别喜欢的玩具等。
5.让宝宝用语言表达愿望
宝宝在家的时候,跟父母交流可能不用说话,仅仅一个表情或一个动作就能让父母明白他的需要。但到幼儿园以后,有些表情和动作就难以被老师或同伴理解,以至宝宝的愿望得不到满足,会使他们感到委屈,从而影响孩子上幼儿园的情绪。因此,要告诉宝宝在幼儿园有什么需求要主动跟老师说。另外,父母对孩子说话时,也要尽量清楚、礼貌、语气温和,发音准确,不要用叠音字。
6.为宝宝创造交往的机会
从宝宝入幼儿园起,就标志着集体生活的开始。与独生子女家庭生活最大的不同就是孩子将与许多小伙伴一起生活。因此,妈妈应教宝宝学会关心他人,与同伴分享玩具与食品,体验交往的乐趣,帮助和安抚身处困难环境的人。平时有空妈妈也可有意带宝宝去小朋友较多的场所,为宝宝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宝宝在具体的交往环境中学会与人交往,帮助宝宝早日适应幼儿园生活。
你已经坚定地走出了这一步
亲爱的宝贝:看着你戴着一顶小红帽,背着大大的书包,独自一个人登上汽车,妈妈真是又骄傲又心疼。骄傲的是,你象一只成长的小鸟,独立而坚强,心疼的是,这可是你第一次离开妈妈,去这么远的地方,去走一条你从没有走过的、却必定要经历的路。我的宝贝,你准备好了吗?
妈妈含泪却对你微笑,因为妈妈相信,你是一个勇敢的孩子,前行的路上,你一定会照顾好自己。
不过,妈妈也有一些话要对你说,请你一定要记好:
1、不跟陌生人说话,不吃陌生人给你的东西。
2、在车上有事一定要问驾驶员叔叔,下车后问路找保安或穿蓝色制服的乘务人员。
3、贵重的物品要保管好,比如手机和你心爱的东西。但如果在危急的时候,这些丢了就丢了,你的生命才是最宝贵的。
4、爸爸妈妈和姑姑的手机号码都已经储存在你的手机里,遇到情况可以拨打手机,实在不行那就直接拨110,但跟警察叔叔通话时也要把事情讲清楚。
5、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害怕,虽然这个世界上有坏人,但还是好人多。
其实妈妈还有很多的不放心,可是你已经坚定地走出了这一步,那么就让我们祝你一路顺风吧!
爱你的爸爸妈妈
2010年8月20日
(写完这篇日记之时,森森已经平安到达了无锡,我心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