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菊花》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11-12 幼儿园中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

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去观察认识菊花,知道菊花的品种是多种多样的。

2、能用较形象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观察发现。

3、了解菊花是秋天里开放的一种美化环境的花卉,知道要爱护花卉。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对菊花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乐于探索。

活动准备:

1、菊花课件。

2、每组一盆菊花。

活动重难点:

运用各种感官去观察认识菊花。

能较形象的描述自己的观察发现,知道爱护花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你看到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树叶变黄、掉下来、有好多水果)

师:秋天里还有漂亮的花。

二、播放《秋天的菊花课件》,激发幼儿观察菊花的兴趣。

师出示PPT课件这是什么花?(菊花)

这些菊花一样吗?都有些什么颜色,菊花长什么样子呢?

三、幼儿自由感知、观察菊花。

1、师: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菊花,我们一起来看看。

让幼儿自由地观赏菊花盆景,并与同伴互相交流。YJS21.Com

2、师:菊花漂亮吗?你最喜欢哪一种?菊花有哪些颜色?菊花长什么样,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3、让幼儿交流之后,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菊花。

四、教师根据幼儿的自由发现,引导幼儿运用看、摸、闻等多种感官有序地观察菊花。

1、师:大家看看那面前的菊花是什么样的,都有哪些颜色?(各种各样)

2、师:菊花的花朵像什么?(像豆芽、卷曲的头发、燃放的烟花、萝卜丝等)我们看到了很多,但是有没有谁闻过菊花有什么气味呢?

3、教师请幼儿闻一闻。

4、师:菊花除了长有花朵外,你还发现长有什么?(叶子)

5、师:菊花的叶子长在哪里,是什么颜色?是什么样的?(叶子的边缘有锯齿)

6、请幼儿观察叶子的颜色,并用手去摸一摸。

7、教师:教师总结幼儿的观察发现。

五、给幼儿介绍菊花的用途。

教师:菊花除了好看之外,还有什么用呢?

可以用菊花泡茶喝。清明节黄菊花和白菊花祭祀亲人、菊花茶饮料

六、让幼儿了解菊花是秋天里开放的花卉,知道要关心、爱护花卉。

教师:菊花美不美?我们该怎么去保护它呢?(花儿好看我不摘)

延伸活动:用纸杯剪菊花。

活动反思:

一次教学设计,也是教师的一次成长,就象在制作PPT课件的时候,我了解了菊花居然有那么多种颜色,有些菊花的颜色、花瓣的形状都是我以前所不知道的,可以说这也是我和孩子们共同成长、共同提高的过程。

在活动设计和进行中,观看菊花的时候,孩子们有些按捺不知心中喜悦,摸摸、闻闻、说说,参与的兴趣十分浓厚。但在交流时,孩子们只停留在颜色的表达上,对菊花的外形的描述不太会用语言表达,缺乏经验。因此,活动中,教师讲述的成分多了一些,可在课前告知家长,先带孩子观察了解一些菊花的知识,这样活动中,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会更浓,讲述更积极,效果更好。最后延伸活动用纸杯剪菊花,深受孩子的喜爱,发展孩子动手能力。

幼儿百科:菊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公元八世纪前后,作为观赏的菊花由中国传至日本。17世纪末叶荷兰商人将中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此后中国菊花遍及全球。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延伸读

2020幼儿园中班教案《菊花展》及教学反思


幼儿教师教育网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中班教案《菊花展》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在布置菊花展览会的过程中积累一二间隔、二一间隔等规律排列的经验,并感受秋天菊花的美。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1、ppt(菊花展览会);菊花图片若干;3个艺术花坛照片(其中2个花坛分别有abb/aab模式);与幼儿操作材料相同的菊花若干。

2、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以办“菊花展览会”导入

教室里做了许多美丽的菊花,今天要开个菊花展览会。

说说自己对菊花的认识。

2、每到秋天,菊花有各种颜色、有各种形状、还有各种不同的大小,真美丽,所以要办个菊花展览会,让大家欣赏菊花。

3、(ppt)

看看这些菊花有哪些不同?有些什么不一样?

这么多的菊花假如排成一排可以布置我们的菊花展览会?

还可以用其他排一排的方法来布置菊花展览会吗?

说说有哪些排列的方法。(老师要突出一朵一朵排列是小班就会的太简单了,还有什么办法?)

请幼儿示范。

小结:可按照菊花颜色或大小、形状隔开来,从头到尾一模一样排一排也能把展览会布置得很美。

二、幼儿自主探索

(一)提出要求

排菊花,我们看看桌上准备了哪些菊花?试一试。

(二)幼儿探索操作

1、幼儿自由操作

2、从头到尾排下去一模一样的。

3、一边排一边说一说。

4、排好后,找幼儿说说你排菊花的办法和别人一样吗?

三、分享交流

自己排的菊花漂亮吗?排好菊花开展览会,让我们把花送到花坛上。

1、介绍abb模式花坛。

花坛的花是怎么排的?谁是用这种方法布置菊花展的?请幼儿介绍

小结:虽然有的是按颜色,有的是按大小,还有的(按形状),但排列的方式都是相同的,都是按照1个2个的方法布置花展的,非常美丽。

2、第二个花坛是按照几个几个排列的方式来布置的?

谁的菊花可以送到这个花坛?

小结:按照2个1个的方法布置花展的。

3、还有其他方法布置花展的吗?

出示第三个花坛,把剩下不同排列方法的菊花放在一起。

4、邀请其它班小朋友参观“菊花展览会”。

活动反思:

活动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能有效地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能唤起幼儿对生活数学的情感体验,能很好地让他们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真正体验到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通过玩、想、比,充分地调动了幼儿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不知不觉地去感知了何谓排列。

幼儿百科: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不知道本文“幼儿园中班教案《菊花展》及教学反思”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8》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8的形成,并认识数字“8”。

2、初步掌握8的实际意义。

3、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强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1、1——8数字卡片、图片一幅、录音机、歌曲磁带、多媒体课件

2、活动室周围放置若干身上有1——8点子或数字的老鼠形状。

3、人手1份实物卡片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组织教学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今天老师和你们做一个数字娃娃的游戏,你们想不想变个数字娃娃?你们想做个数学娃娃几?你们就戴上几的头饰。

2、现在你们都变成数字娃娃了,你告诉我,你是数字几?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看谁说的又对又快,幼儿回答。

3、孩子们,你们变的数字娃娃真可爱,我也想变成数字娃娃,老师想变成数字几呢?看完老师变的魔术就知道了。

4、操作课件:

飞出7只蜜蜂,后来又飞出一只蜜蜂,现在一共是几只蜜蜂?7只蜜蜂后来又飞来1只蜜蜂,一共是8只蜜蜂。8只蜜蜂是怎么来的(7添上1是8)老师肯定并请全体幼儿说一遍。依次播放花,苹果,汽车,飞机等让幼儿说。

5、老师刚才变的蜜蜂是几?老师想变成数字几?(8)8像什么?

6、8能表示8只蜜蜂、8只花篮、8还能表示8颗星星等,8能表示好多好多是8个的物品。

7、闯关拜见黑猫警长,正确判断“8”以内的数量。

(1)第一关,请小朋友们从盒子里找出有8个礼物的卡片送给黑猫警长比一比,谁找得礼物又对又多。(幼儿操作实物卡片,教师观察。)

提问:你找到了什么礼物,它们的数量是几,

(2)第二关,说出数字“8”像什么?请小朋友从数字卡片中找出数字“8”,念一念。

(3)第三关,考考你们的眼力,(出示图片)。请根据老师的问题拿出相应的数字卡片放在桌子上。

8、游戏《捉老鼠》,巩固对8数量的正确判断。

活动室里藏了许多老鼠,请大家去捉身上有8个圆点的或者有数字“8”的妖精,比一比,谁的本领大,捉的老鼠又对又多。幼儿游戏,教师观察、指导。(播放歌曲《黑猫警长》)

结束:小朋友们真能干,捉了这么多老鼠,现在我们和黑猫警长一起到外面去玩一回吧。

教学反思:

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孩子们不仅能认识数字8,知道8所表示的意义,进一步感知数字与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而且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激发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幼儿百科:8的笔划是1画,8是7与9之间的自然数。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树》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分享与树相处的经验。

2、认识大树的不同部位,了解他们的作用。

3、知道四季树木的变化。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重点难点】

认识大树的不同部位,了解他们的作用。

【活动准备】

树叶、树枝、树皮、树根、花、果实分别装盒子里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利用各种感官感知大树的各个部分。

1、出示神秘的盒子,激发幼儿兴趣。

2、幼儿利用各种感官来感知,猜猜是什么?先闻一闻有什么气味,再摸一摸是什么感觉。

3、打开盒子看看树叶、树枝、树皮、树根、花、果实,这些是什么,在哪里见过?

4、小结:这些东西都来自同一个地方,就是大树。

二、了解树叶、树枝、树皮、树根、花、果实,分别有什么作用。

1、请个别幼儿凭自己的经验向大家介绍。

2、教师小结:

树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主要器官。

树皮——除了能防寒防暑防止病虫害之外,主要是为了运送养料。

树枝——可以支撑树叶,还可以运送养料。

树根——从泥土中吸收水分和养料。

花——传粉后可以结果。

果实——成熟后有种子。

三、请幼儿讲一讲,回忆与树有关的经验。

——哪里有树?你和大树做过哪些游戏?

——大树一年四季都一样吗?不同的季节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活动延伸】

到户外看看大树,找找大树的树叶、树枝、树皮、树根、花、果实

教学反思:

树是最熟悉、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中提取教学内容,以“树”为题材进行欣赏每个学生对待同一个主题有各自不同的想法,他们都有创造的欲望。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并且引导和鼓励他们想象、创造,尊重孩子个性的发展。

幼儿百科:树木是木本植物的总称,有乔木、灌木和木质藤本之分,树木主要是种子植物,蕨类植物中只有树蕨为树木,中国约有8000种树木。分为榕树;杨树;柳树;柏树等。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7》及教学反思


幼儿教师教育网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7》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7的物体数量,辨认数字7。

2.学会排除物体大小、颜色的影响,正确判断7的实物数量。

3.能细致地观察与操作,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能积极思考,提高理解与运算能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数字卡片6和7,苹果、梨、蝴蝶、小鸟、小鱼等图片,分组操作材料等。

环境创设:布置秋天公园情景。

活动过程:

1.创设秋天公园的情景,以“秋游”的形式引入活动。

引导幼儿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它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

2.认识数字7。

(1)请两名幼儿摘下6个苹果、7个梨,引导幼儿分别目测点数6、7的数量。

(2)出示数字“7”,引导幼儿辨认数字“7”,讨论“7”像什么。

(3)请幼儿在情景里找出数量为7的“小鱼”、“蝴蝶”、“小鸟”。

(4)引导幼儿听老师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感知7的数量。

(5)讨论:7可以表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7可以表示生活中任何数量为7的东西。)

3.分组操作。

(1)串项链:引导幼儿根据绳子上的数字串相应数量的珠子。

(2)小火车:引导幼儿根据小火车的车厢数量把小鸡、小娃娃一一对应请上小火车。

(3)包糖果:引导幼儿根据糖果袋上的数字,包相应数量的糖果。

(4)夹夹乐:引导幼儿根据笑脸和刺猬模板上的数字夹相应数量的夹子。

4.引导幼儿认识生活中有数字7的物品。如,电话、门牌号等。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应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中班幼儿对于数概念的理解仍是建立在具体形象的基础上,为了让孩子学会正确判断7的实物数量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我设计了此活动,通过秋游“公园”这一游戏化的主题情境,引导幼儿将数概念已有的经验加以整理和提升,使幼儿对数的认识有新的提升,力求促进幼儿观察、比较、思考及逻辑思维的发展,让幼儿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有趣性及在生活中的运用。

(一)引入环节:我设计了秋游“逛公园”活动,引导幼儿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它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小朋友兴趣很浓。

(二)学习环节:我通过欣赏秋天公园的情景,让幼儿摘水果感知6、7的数量,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7个梨比6个苹果多一个”,并让幼儿说出7像什么,除了7个梨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引导幼儿再次在公园里通过钓鱼、捕蝴蝶等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再次感知7的数量。给了幼儿充分表达的机会,对那些善于思考的幼儿给与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从而调动了每个幼儿的上课积极性。

(三)最后分组操作环节,我采用了游戏“串项链”“小火车”“包糖果”“夹夹乐”的环节,幼儿通过自选玩具进行操作,进一步感知6和7的物体数量。通过操作,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幼儿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自主的活动,培养了细致观察与操作的习惯,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要组织好一次数学活动,我们一定要尽量做到寓教于乐、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并能注重幼儿的个别差异,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幼儿的知识、能力都能在原有水平都能得到提高。其次,教师引导的策略是尤为的重要,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要时刻明确活动的目标,既然给孩子创设学习的情境,就要围绕教学目标和课堂中产生的问题,恰到好处地引导幼儿去探索、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为幼儿学习数学服务。

幼儿百科:7,阿拉伯数字,是6与8之间的自然数、第四个质数。相当于汉语词语"七"或"柒"。在数论中7是Heegner数。

相关推荐

  • 2020幼儿园中班教案《菊花展》及教学反思 幼儿教师教育网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中班教案《菊花展》及教学反思”!活动目标: 在布置菊花展览会的过程中积累一二间隔、二一间隔等规律排列的经验,并感受秋天菊花的美。 积...
    2020-08-13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树》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分享与树相处的经验。 2、认识大树的不同部位,了解他们的作用。 3、知道四季树木的变化。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
    2020-11-14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8》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8的形成,并认识数字“8”。 2、初步掌握8的实际意义。 3、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强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
    2020-09-19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7》及教学反思 幼儿教师教育网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7》及教学反思”!活动目标: 1.感知7的物体数量,辨认数字7。 2.学会排除物体大小、颜色的影响,正确判断7的实物数...
    2020-08-04 阅读全文
  • 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反义词》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反义词的含义,学习正确的运用反义词 2、幼儿在生活中感知反义词。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奇...
    2020-12-09 阅读全文

幼儿教师教育网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中班教案《菊花展》及教学反思”!活动目标: 在布置菊花展览会的过程中积累一二间隔、二一间隔等规律排列的经验,并感受秋天菊花的美。 积...

2020-08-13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初步分享与树相处的经验。 2、认识大树的不同部位,了解他们的作用。 3、知道四季树木的变化。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

2020-11-14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学会8的形成,并认识数字“8”。 2、初步掌握8的实际意义。 3、体验成功后的乐趣,增强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

2020-09-19 阅读全文

幼儿教师教育网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幼儿园中班教案《认识7》及教学反思”!活动目标: 1.感知7的物体数量,辨认数字7。 2.学会排除物体大小、颜色的影响,正确判断7的实物数...

2020-08-04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反义词的含义,学习正确的运用反义词 2、幼儿在生活中感知反义词。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奇...

2020-12-09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