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亲子携手走出成长困境》书评

发布时间:2020-11-20 幼儿成长故事 幼儿成长故事大全 幼儿园成长故事 《亲子携手走出成长困境》书评

北京师范大学赵忠心

(2014年4月8日)

近些年来,家庭教育的图书层出不穷,家庭教育图书市场可以说是琳琅满目。不少家庭教育图书的作者或出版社希望我能写个序言或书评,向读者推荐。由于身份特殊一些,我很谨慎,并不是来者不拒,有求必应。我得先看看书稿或已出版的图书再做决定。好书,我一定推荐;书的质量不行,我不能推荐。因为书的质量问题,我婉言谢绝了不少的邀请,因此也使一些人不是很高兴。

但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是家长的朋友,还有学者的良知。我不能碍于情面或见钱眼开,就昧着良心,随随便便、糊里湖涂地充当质量不高图书的“书托儿”。这种事我真的不能做,也做不出来。

当我认真阅读了天津教育科学院孟育群教授主编、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亲子携手走出成长困境》一书后,情不自禁地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欲望,要把这本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的家长读物,推荐给广大求知若渴的年轻父母。

孟育群老师是我多年的朋友,她事业心强,做事执着、认真,兢兢业业,谦虚谨慎,是我学习的榜样。她一直十分关注家庭教育,特别是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她从事亲子关系研究多年,研究成果丰硕,坚持主流的学术观点,是这个研究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我很敬重她。

她所主编的这部书,是专门写给初中生家长的科学普及读物。初中生正处青春发育期,正是确立人生观的时期,是人生的重要关头,是一个很特殊、很重要的年龄阶段。正如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所说:“我感觉到最难处置,就是中学这个关头。到了大学,人生观渐渐确定了。中学正在交叉路口,欲东便东,欲西便西,出入很大。”

小学的孩子年龄尚小,知识不多,眼界不宽,活动范围有限,社会不良风气对他们影响作用不大,一般情况不会有很大分化的现象。到高中阶段接近成年,思想情绪也比较稳定,分辨是非善恶能力提高,有了主见,分化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就是这个初中阶段,思想活跃而不稳定,感受能力强而分辨是非善恶与抵制不良诱惑的意识、能力比较薄弱,很容易分化,是最为让家长和老师操心的阶段。如果这个年龄阶段把控好了,一般情况发展方向不会出现多大的偏差。

这个年龄阶段是从幼稚到成熟的一个过渡阶段。他们自以为是“大人”了,希望跻身成年人群,被家长和老师尊重;但他们由于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限制,在很多方面又显得很幼稚,让家长和老师不大放心。家长和老师往往又总是还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待。因此,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一般跟家长和老师的关系不是很协调,迫切需要给予指导、疏导。

家长和孩子,老师和学生,二者之间的人际关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也是实施教育的前提。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老师跟孩子们的关系应该随时调整。而初中阶段,正是调整关系的关键时期。

孟育群教授正是针对这一年龄阶段孩子的家庭教育,特意组织、带领专家撰写了这部家长读物,适应了社会的需要,满足了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家长的迫切需求。

我阅读过的家庭教育著作是相当多的,我发现这部书独俱特色,有许多值得称道的地方。

第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人是环境的产物。生活在市场经济社会,孩子们的身上一定会打上现实环境的烙印,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家长们在教育子女的实践中,遇到的种种实际问题,有孩子年龄心理特征方面的问题,更有当今社会环境的影响。因此,作者注意到,在给家长们传授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的时候,针对家长们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诸如孩子独立自主意识、叛逆心理大为增强等,引导家长针对现实情况进行科学的思考,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现代的教育思想,灵活地运用教育方式方法。

第二,共性和个性相结合。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们所遇到的问题,有的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每个家庭都是个别的,是特殊的,孩子们也是如此。完全同样的家庭是不存在的,完全同样的孩子也是不存在的。作者们在书中,不仅给家长介绍了中学生家庭教育的一般规律,介绍了为一般家长都需要的家庭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还对一些比较特殊的教育问题做了专门的论述,比如,农村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离异家庭子女、重建家庭子女教育以及少年网瘾的防治等问题,介绍了一些比较特殊的教育思路和方式方法,努力做到共性和个性相结合。既满足一般家庭教育子女的需要,也考虑到特殊家庭教育子女的需要。一般家庭和特殊家庭,有普遍性问题和个别问题的家长都可以从中得到帮助。

第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教育孩子看似简单易行,实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特别是管理、教育青春发育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难度更大。它既有实践上的问题,也有理论上的问题。给没有系统地接受过教育科学训练的家长,只是讲一些空洞的理论,不能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不讲理论,只是教给他们一些具体的教育方式方法,他们没有从理论上理解,即或有再好的方式方法,也不会运用。该书的作者长期在中小学进行心理咨询,都参加十多年调试亲子关系实验研究,经常和中学生、家长打交道,对青春发育期孩子的身心特点、于家长关系的现状非常了解,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他们努力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使二者融会贯通。这本书既坚持了科学性,又密切结合家庭教育实际,把教育子女的科学理论和具体做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读者既可以从书中“悟”出教育子女的道理,又能学会如何恰当地灵活运用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既能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增强家长教子成材的信心;也能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的效率。

第四,通俗易懂,雅俗共赏。

孟育群老师及其作者团队深知,做父母的,做爷爷奶奶的,生活经历不同,受教育的程度不同。既要照顾文化素质比较高的家长,也要照顾那些文化程度比较低的家长;既要提高,也要普及,应当有一个恰当的定位,要从绝大多数家长的实际出发。这本家庭教育指导用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文化水平高的家长读起来不觉得浅,文化水平低的家长读起来也不觉得深。作者努力把理论通俗化,把科学术语大众化,尽可能用一般家长能看得懂、弄得明白、理解得了的语言表达;并且列举了大量生动的事例,进一步印证理论的论述,使人感到这部书“立意深刻,表达通俗”,真正做到了“深入”而“浅出”。

孟育群教授及其作者队伍从教育工作多年,跟家长接触广泛,了解当前中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理解家长的需求。他们的《亲子携手走出成长困境》一书是奉献给广大中学生家长精美的精神食粮,我深信一定会受到欢迎,成为家长的良师益友。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小编推荐

2020家园携手,为了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很重要。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了“手脑并用”的理论,强调了手指的运动,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但是,有的家长片面地把教育单一的看成智力开发、技能的学习,(从这次的兴趣班报名中我们也看到,我们有的家长也有这方面的倾向),在早期教育上这是违背儿童的心理特点,强制性的智力开发,只要求进行知识灌输,而不看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对孩子的生活则事无巨细,娇生惯养,溺爱放纵,有求必应,唯恐孩子“受屈”。有些父母为显示对儿女关怀“无微不至”

与家长携手巧妙教育“怪”孩子


实录:

小悦在大家看来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孩子,尽管“学习”方面很不错,比如在画画、写书法等涉及具体事情上做得要比一般孩子好很多,但这些优异表现需要在其“心情好”的情况下才能得以实现,否则他就会乱发一通脾气,任凭你怎样劝说都无法使其参与到活动中来。尤其是在小班刚入园时,每当午睡时他就一个人躲到图书角或者角落里不出来……。

刚开始老师以为是不适应,就尽可能地多陪他玩,让他自由选择睡觉的时间,并且也常与家长沟通交流孩子的情况。可过了一段时间,小悦的行为并没有改善,并且还经常做出比较“奇怪”的事情:比如他喜欢跟着陌生人走,喜欢对他凶的阿姨,对一件事情轻易不会去做……。

面对小悦与众不同的表现乃至有点怪异的行为,一方面我们在平时活动中对其给予了更多的关怀和帮助,另一方面我们也积极与家长进行了沟通交流,希望能够通过家园共育帮助其健康快乐地游戏学习。但正是在与家长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我们遭遇了“一波三折”:最初家长的不理解、排斥到最后的配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只有坦诚相待才能拉近彼此距离”的关键性和重要性。

分析与策略:

一、直面孩子问题,引发家长反感

为了帮助小悦能尽快改善这些行为,尤其是让其能够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刚开始尤其是刚进园不久老师就有点心急地和家长进行了沟通交流,并且流露出孩子具有自闭倾向、不同于其他幼儿的意思。尽管老师很热心并且也很想帮助孩子,但其热心并没有即刻得到家长的认可,而是让家长觉得反感,非但不正视自己孩子的问题,反倒认为老师来“欺负”孩子,给孩子贴标签。为此,她在和老师的沟通交流中提到更多的是“我们以前在另外一个幼儿园时很好的啊,老师也很喜欢的……”。从其抱怨中不难看出,她对我们存有不满,感觉更多的是孩子还没适应这里的环境,而孩子的行为也是适应期的表现。

面对家长的这种态度,老师也有点无语了,无形中家长与老师的距离拉大了;当老师再次面对家长时,彼此交流的话语也少了,尤其是涉及到孩子的问题时,为了不让家长感到反感,老师尽量不提及孩子在园的“特殊”表现。

二、分析问题“症结”,用“实例”来说话

得知她们的这种情况尤其是在真正接触孩子、观察了解了他的一些特殊行为后,我先和班主任老师进行了更多的沟通交流,并重点从孩子生活的点滴、尤其是从他在活动中表现出的异常行为进行了观察分析:比如喜欢跟着陌生人走、喜欢别人比较“粗暴”地对待他、常常会一个人感到很恐惧地躲到角落里、睡觉时做恶魔惊醒……。

这些具体的例子不仅具有说服力而且无形中也肯定了班主任的看法:小悦无论在行为上还是在心理上确实不同于其他幼儿,肯定存在问题。对此关键是我们如何就孩子的问题与家长进行适时地沟通交流,让家长能够正视孩子的问题却是我们能否做好家长工作的关键。

对此,我们首先通过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活动等形式来正确看待孩子的问题。当家长面对孩子的特殊行为表现得有点尴尬时,我们并没有即刻与她进行沟通交流,而是在过了几天后,从小悦比较好的表现说起,告诉家长这段时间他的进步,然后再逐渐过渡到一些问题,给家长一个能够自然接受的心理过程。

通过一段时间的沟通交流,我们发现小悦妈妈逐渐正视孩子的问题,并开始与我们交流一些小悦在家的表现以及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和做法:有时面对孩子的行为,他们常常会很严厉,甚至打骂……。从其描述中我意识到:对于小悦的行为家长是很清楚的,但轻易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有问题;同时家庭的教养方式尤其是婴幼儿时的一些经历可能是导致他现在状态的原因。

三、彼此信任,共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在初步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后,我们与其沟通交流逐渐多起来,并且就孩子的行为及其如何帮助其改善行为进行了讨论:如建议带孩子去心理咨询了解一下原因,寻找治疗方案,并为其提供咨询人员方面的帮助等;建议在家多与孩子进行平心静气地沟通交流,不要动辄吓唬、打骂孩子;建议多带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培养其亲社会行为的能力等。对此,家长也积极配合,并带孩子专门去看心理医生,进一步了解了孩子的问题以及需要配合治疗的内容;平时尽可能多地与孩子交流,并且以鼓励、表扬为主,激发其主动做事的愿望,自主自愿地完成任务,增强其成就感。

正是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小悦表现得越来越好,其行为也有了很大改善,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因为只要他愿意去做,无论是画画还是复述故事他总能做得很好;并且也逐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很少再一个人躲到角落里。家长对幼儿园尤其是对老师也逐步增强了信任感,并积极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主动帮老师做事情……。

从小悦的案例中我获得的最大体会和感悟是:就家长工作而言,彼此真诚地沟通交流,不但可以拉近家长和老师的距离,而且可以更好更有效地做好家园互动工作,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

父亲责任:让孩子学会于困境中自救


作为爸爸,教育孩子如何应对意想不到的灾难,遇险时如何自救,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课。防灾自救教育要从娃娃做起。这样做,不仅是为培养孩子的逃生自救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防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例如,对孩子进行防火灾教育时,要传授孩子逃生技能,但并不主张孩子参加救火活动,不鼓励孩子充当救火小英雄,而只是教育他们在遇到火灾时,呼喊报警,在自己逃生时,也呼唤别人逃生;教他们若干自救手段,借以减少火灾伤亡。

防灾环境也是很重要的。要告诉孩子多注意电台、电视台经常宣传的防灾自救知识。乘坐大型公共汽车,车上有紧急疏散门,注有“太平门”字样;乘坐电梯,有事故按钮,注有“火灾时请勿搭乘”字样。所有这些对孩子们都能起到提高防灾意识的作用。

给爸爸们的建议

一、告诉孩子学会识别诱惑

平时家长应告诉孩子,对于陌生人问路或请求协助寻找丢失的宠物之类的事应保持警惕,这是犯罪分子诱拐儿童的两种普遍策略。如:有的罪犯装作认识你,叫出你的名字(其实他可能是看到了绣在孩子衣服上的名字,或跟踪你时听到有人这么称呼过);有的罪犯嫌疑人自称是消防人员,编造你家房子着火的紧急情况等等。

家长应告诉孩子:任何人即使是警察和消防员,在未得到孩子监护人允许的情况下,都不能将他带走。

二、告诉孩子不要只关注陌生人

家长常会这样叮嘱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什么是陌生人?孩子并不一定真正懂得。若让孩子画出陌生人的面孔,一般他都会画出一个可怕的面孔。其实,那些想侵犯孩子的人一般都会装出一副和蔼可亲的面孔。据有关方面调查,对儿童进行性犯罪的嫌疑人中,90%是儿童认识的人。家长应特别提醒女孩儿不要单独外宿或跟异性到任何地方去。

三、告诉孩子要学会大声呼救

小孩子身单力薄是打不败侵犯者的,因此不用教一个小孩子如何用拳脚打败侵犯者,可以教孩子做许多吸引周围人注意力的事情。比如大声呼喊:“救命!他不是我的爸爸!”骑自行车的孩子可以利用自行车为掩护物,让罪犯难以将你劫持走,同时大声呼救,这样会引起围观者的注意和警惕,争取得到救助的可能。

四、告诉孩子能帮你的人很多

遇到麻烦找警察,是最基本的常识,但仅此还不够。假如警察不在附近,孩子就不会求助于任何人。还应让孩子知道,公园、商场、电影院等地方的工作人员都可以求助,多一个机会就多了一个希望。

五、在游戏、演练中增强孩子的自护自救本领

仅跟孩子讲述一些自护自救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他当时可能记住了,过后一会儿就忘记。唯一能使孩子掌握的途径是通过角色游戏和演练。经过多次演练就能逐渐掌握要领。在家庭游戏中,爸爸可设计多种可能发生的情境,向孩子提出问题,测试他们的反应能力。同时还要演练父母和孩子之间如何保持通讯联络的内容。

我们放手让孩子去体验生活、去冒险的同时,还要时刻提醒他们注意身边潜藏的危险,教会他们于危险中自救的常识,使孩子安全、顺利地健康成长。

孩子成功最需要的三种成长环境


【人际环境】——民主、平等、亲爱、和睦、欢快、恬静孩子是家庭中平等的一员,父母不要娇宠溺爱,也不要冷落他。一家人要做到互相关爱,分工劳动,遇事商量,共同享受生活的乐趣;一家人还要互相赞美良好的行为表现,运用礼貌语言和幽默;一家人可以经常开故事会、朗诵会、运动会,表演各种节目,还可请亲戚、朋友、小伙伴来家里玩,尽情享受亲情和友情。【智慧环境】——丰富、整洁、优美、爱阅读、提问、爱操作

父母要给孩子准备好小书桌、小书柜、玩具柜、科技百宝箱、大地图、地球仪、科学实验器具,再给孩子一个植物园、动物园就更完美了。生活环境要整洁优美,特别是孩子的生活环境要有色彩鲜艳的图案,美丽的风景画,优美的书法作品,“好宝宝表扬栏”更对孩子有积极的鼓励作用。当然别忘记给孩子设立一个锻炼身体的环境,如沙包等。一家人要经常读书、讨论,一起动手做玩具小实验,并不断鼓励孩子。对于2岁半以后的孩子,父母可以每天设立20分钟的“静悄悄”时段,各人在自己固定的位置专心做事情,不说一句话,事后评定孩子的表现情况。【意志环境】——按时起居、规律生活、自我控制养成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各种作息时间,如早起、早锻炼,制定作息时间表有利于孩子养成有动、有静的活动习惯。培养孩子按时吃饭、洗漱、排便、睡眠、劳动、看电视的习惯,逐步做到不催促,不提醒,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坚持力。3岁以后的孩子看什么电视,父母要事先与孩子商量好,以儿童节目为主,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多看也不少看。3岁以前的孩子每天以10分钟为宜,3岁以后每天20~30分钟为宜。当孩子逐渐长大,还要教给他怎样用钱,怎样节约,怎样存放,鼓励他买书和智力玩具,援助他人等。

家园携手,共同育儿


家园携手,共同育儿

上个礼拜四我们开展了小班家长半日开放活动,家长的参与性和配合度都很高。早上他们陪着孩子进行区域游戏,有一个幼儿在点画石榴,她的妈妈和她一起,也拿着棉签在点画石榴。由于之前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已经初步掌握了点画的技巧,所以点画的时候就用了之前的方法在点画,但是,她的妈妈说“石榴果实可以有不同的形状”,于是开始引导幼儿要点画出“大小不一样”“形状不一样”的石榴果实。不一会那位妈妈和她的孩子就点出了两只生动形象的大石榴。从这个案例中,我想到了“家庭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我们要抱着“合作”的态度与家长交流,并且可以适当放手让家长来引导幼儿,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特长,后来得知,那位小朋友的妈妈是搞艺术的,所以在美学这方面可能我的能力会不及这位家长。所以,身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充分了解每个幼儿和他家庭的情况,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有时候可以把家长请进园内,让他们利用自己的职业特长来辅助我们的教学,这对幼儿来说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因为自己的爸爸妈妈也是个隐形的“老师”呢。另一方面,这可以大大拉近家长与幼儿园的距离,也可以了解孩子在园的教育方式。

还有一个案例是在亲子游戏中发现的。由于是小班幼儿,所以他们的合作意识不是很高,所以在开展的活动“背对背运球”的时候,基本是没有幼儿可以顺利运送球到终点的。于是搭班老师当机立断,马上改变游戏策略,让孩子和他的家长来运球。起初,家长和孩子配合的情况并不是很理想,但是通过三组的比赛后,家长们找到了运球的秘诀:“中间要拉开一定的距离,让球有足够的空间加在两者之间,并且两个人的手要拉住,将球的四周都固定住。”这些方法都是后面上场的幼儿家长口中陈述的。所以从这个案例中,我也深刻感受到了家长教育资源的力量之强大。我觉得老师对幼儿的教育固然重要,因为老师是专业的,但是家长的力量也不可低估,只有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与家长一起教育幼儿,才能让幼儿更好的发展。

“家园合作”这些都是理念上的问题,所以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还是要继续研读《纲要》和《指南》,将这些指导要点落实到实际的教育中去。

【亲子随笔】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这个世上,能获得大量财富的人毕竟是少数人,如果财富是唯一的标准,那么大部分人都是不成功的。

孩子如果只学会了升学考试,长大后,只学会了挣钱买房,这样的人生,肯定也是不成功的。

因为他的人生只学会了“有用”。而那些看上去“无用”的教育,去远行、去读诗、去游泳等等,却让生命有更大程度的愉悦。

当满地都是六便士时,那些学了“无用”教育的孩子,还能够抬头看见月亮,并充分体会看见月亮的愉悦。

内心永远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进了社会自然不会内心跌跌撞撞,鲁鲁莽莽。

有人问冯唐:“成长道路上,你最感恩母亲的是什么?”

冯唐回答:“没强迫我做过任何事情。”想了想又说:“作为母亲,她很成功。如果要给她打分,我打满分!”

同样,如果有人问我:“明明,你给你妈打多少分?”

我会回答:“比冯唐的妈妈多1分就行了,多给1分,让她骄傲!”

让孩子过得快乐,成为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一个不流于俗的人,一个不谙世事的人,一个敢于跳出规则的人,真的比“有用”更重要。

在网上,看到一张“小P孩作息时间表”,孩子除了周一到周五学校正常的课程之外,还有古文、钢琴、游泳、英语、拉丁舞等九种课外学习。

孩子妈妈说:“我的每个安排都是有目的,跆拳道为了锻炼身体,增加男子气概;弹钢琴是为了培养艺术天赋,英语是为了出国方便;练毛笔字是磨练他的性子……”

三句话,离不开“有用”、“目的”,这脑袋是被马云挤了吧。

难道马云这样才叫成功,我这样的小混蛋就不叫成功?其实孩子不愿意,不感兴趣,花多少钱,也没多大用,也许小p孩就想满地打滚呢,那就让他满地打滚好了。

孩子最可爱的样子,就是一身臭汗,虎头虎脑,非给他搞成一个小外交官,还是驻沙特阿拉伯的,合适吗?

说什么输在起跑线上,人生哪有什么起跑线,不过是一场奔赴死亡的旅行罢了。

孩子从来不需要相似的人生,行万里路永远比读万卷书有趣,学那些“无用”的,孩子感兴趣的玩意,永远比安排来的教育,带来的美好体验更多,也能使生命得到足够的乐趣和享受。

我们如此沸腾的生活,还是非常可笑的。鼓捣大家头破血流买学区房,报各种培训班,这不叫教育。

培养出一堆“实用主义”的孩子,长大后热衷蝇头小利,贪慕虚荣,然后继续头破血流买学区房,这也不叫大国崛起。

人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来的,更需要的是丰富多彩的生命历程,谁说不是呢!

育儿观念:家庭环境与孩子成长


育儿观念:家庭环境与孩子成长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就是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健康美好的家庭环境对人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经济浪潮冲击的当今,父母的言谈举止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希望每个家长,一定要诱导孩子朝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地成长,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完美的良好教育体系。

家庭环境和孩子成长关系非常密切,家庭环境能够影响人,塑造人和改变人。孩子成长和家庭环境的相互关系如下:

第一,在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

第二,在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畏首畏尾。

第三,在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斗逞能。

第四,在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怨自艾。

第五,在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

第六,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会满怀信心。

第七,在赞扬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会爱人爱己。

第八,在分享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会慷慨大方。

第九,在慈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会充满爱心。

第十,在知识中长大的孩子,将来会明白事理。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如此重要的位置,那么,我们每一个家庭就要特别注意,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起码也要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知识,有情有爱,会做人做事的正常人。

现在有些家长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学校教育学雷锋,做好事,给得重病的学生捐款,有的家长就是不支持自己的孩子做,不肯给孩子钱。我们班有65名学生,而捐款的学生却只有22名,问其原因,都是爸爸妈妈不肯给。其实做家长的应该明白,这不是一点点钱的事情,这是从小培养孩子的爱心。孩子要有爱心,学会爱自己,学会爱他人,才能健康成长。如果人人都有爱心,我们这个世界就会更加美好,就会温暖而和谐;如果人人都自私自利,我们这个世界就会成为没有情感的世界,就会变得冷冰冰。家庭教育和孩子的成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想要孩子健康成长,请家长好好用心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孩子。

相关推荐

  • 走出迷茫走出困境中学生话题作文 在日常的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那些因迷茫而凝结起来的心情,仿佛一首低宛的曲子,不停地吟唱落寂的忧伤。很多人看到作文题目时想不出怎么写,一篇好作文除了要有好文笔以外还要有明确的思想。优秀的中学关于走出迷茫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走出迷茫走出困境中学生话题...
    2022-03-29 阅读全文
  • 困境成长励志句子锦集 为了让人们感觉生活是充满美好的,我们就需要一些正能量的语句鼓励到自己。励志的句子可以促进我们积极向上。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花时间整理了困境成长励志句子,希望本文句子能给您提供借鉴!...
    2023-06-14 阅读全文
  • 2020家园携手,为了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很重要。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了“手脑并用”的理论,强调了手指的运动,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但是,有的家长片面地把教...
    2020-05-08 阅读全文
  • 走出人生最迷茫的困境中学作文精选 在我们平凡的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很多时候都是迷茫于自己的生活,找不到更好的理由来让自己不去想些无关紧要的事。很多人在看到作文题目时不知道该怎么写,优秀的作文是需要勤奋的练习才能写出来的。是否需要优秀的走出迷茫主题中学作文范例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走...
    2022-08-19 阅读全文
  • 携手共赢的句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阅读过不少语录吧。通常来说,某些言论的记录或摘录被称为语录,通过阅读语录,可以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地丰富,有哪些语录让人不容错过呢?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费尽心思为您收集整理打造了这份携手共赢的句子,您在阅读本文句子以后相信有所收获吧!...
    2023-06-15 阅读全文

在日常的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那些因迷茫而凝结起来的心情,仿佛一首低宛的曲子,不停地吟唱落寂的忧伤。很多人看到作文题目时想不出怎么写,一篇好作文除了要有好文笔以外还要有明确的思想。优秀的中学关于走出迷茫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走出迷茫走出困境中学生话题...

2022-03-29 阅读全文

为了让人们感觉生活是充满美好的,我们就需要一些正能量的语句鼓励到自己。励志的句子可以促进我们积极向上。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花时间整理了困境成长励志句子,希望本文句子能给您提供借鉴!...

2023-06-14 阅读全文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很重要。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了“手脑并用”的理论,强调了手指的运动,有利于幼儿智力的发展。但是,有的家长片面地把教...

2020-05-08 阅读全文

在我们平凡的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很多时候都是迷茫于自己的生活,找不到更好的理由来让自己不去想些无关紧要的事。很多人在看到作文题目时不知道该怎么写,优秀的作文是需要勤奋的练习才能写出来的。是否需要优秀的走出迷茫主题中学作文范例呢?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走...

2022-08-19 阅读全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阅读过不少语录吧。通常来说,某些言论的记录或摘录被称为语录,通过阅读语录,可以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地丰富,有哪些语录让人不容错过呢?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费尽心思为您收集整理打造了这份携手共赢的句子,您在阅读本文句子以后相信有所收获吧!...

2023-06-15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