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的技能
发布时间:2020-11-25 幼儿园游戏的观察 幼儿园游戏与观察 幼儿技能比赛活动方案“我已经忍你四次了。”中岳大声的对旁边的孩子嚷着。“你为什么忍了他四次啊?”“他用腿踢我这里已经是第四次了。”“那么你告诉他这件事情的目的是什么?”“我希望他别再踢我了!”“你告诉他,说明你已经原谅他了,对吗?”“是的”中岳使劲的点了点头,而旁边的孩子也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看到这一幕,你一定认为教师的引导恰到好处,既避免了一场“战斗”,又教育了孩子要宽容别人。这种教育技能是每位教师所具有,但是遗憾的是当时的教育者不是我,而是在旁边听课的园长。这件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有较强的观察技能,应该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可是怎样才能做到呢?我认为还需要不断的学习,不光要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还要有观察的技能。孩子的惊奇、疑惑、兴奋、快乐甚至最细微的表情都不能逃过老师的眼睛,这样才有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和随机教育,才能真正做到对每位幼儿的发展负责。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小班观察记录:宝贝真能干
小班观察记录:宝贝真能干
昨天午睡起床后,我又像往常一样对小班孩子说:“谁不会穿衣服,我来帮助你。”但今天只有少数几个孩子过来请我帮忙,多数孩子都在自己往身上穿,而且大多数很顺利就穿上了。我正暗暗高兴之际,欣欣兴奋地站在我面前:“老师,我自己穿上了!”我一看差点笑出来,强忍着笑说:“呀!自己穿上了!真能干!我们再穿一次吧。”边说边帮她把衣领穿到腰上的衣服脱了下来,让她把衣服反面超前,双手抓起领子,往头顶一甩,就甩到背上了,再将袖子穿上。她很开心,说:“我长大了,我也会自己穿衣服了。”
小班孩子已经具备了自己穿衣服的能力,可多数孩子一直是大人帮助穿衣服,缺乏自理意识和技巧指导,为此,我给他们讲了“小老鼠穿衣服”、“乐乐上幼儿园”等故事,告诉他们长大了,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时也教给他们穿衣服的具体方法,带他们进行集体练习,他们竟然很容易就学会了,而且以能自己穿上衣服为荣。
现在,,早来园和晚离园时,常会见到这样的情景:家长在旁边笑眯眯地看着,孩子自己主动地穿鞋子、穿外套,听到得是:“我自己会穿了!”“宝贝真能干!”
中班个案观察:个案观察
个案现象:陈嘉钡,是一位个性开朗、外向的女孩。在她世界观中,她没有怕的事情,只有她不敢兴趣的事情。这也讨得很多老师的喜欢,老师也爱找她做小老师。随着年龄的增大,渐渐地她明白了自己的优势,相比之下,她的好强也表现出来了。
开饭前,她做小老师在巡视,发现一个小朋友在玩筷子,她跑过去一把拿过筷子,动作迅速,一不小心筷子碰到了别的小朋友的手臂。那个小朋友哭了,她立马捂住其嘴巴,不让他哭出声音来。
散步奖励小红花,我问:“小组长,你觉得谁好,可以把他的名字告诉我!”陈嘉钡小组长没有说她的名字,这时陈嘉钡对小组长嘀咕说:“你不说我,我不跟你玩了!我让他们都不跟你玩!”她强势的语言和表情让小组长立马说:“我明天说你啊!”果不其然,第二天小组长说的就是陈嘉钡的名字。
个案分析:
钡钡,这个动手能力强的小女孩,似乎有时候忘记了和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合作、互相友爱的精神。她之所以要捂住小朋友的嘴巴不让他苦楚声音,是不想让我们老师听见,从而去责备她。她是想保住这个小老师的位置;而她好强,想要得到笑脸花,却似乎忘记了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而是通过小朋友最在乎的“一起玩”去“吓唬”小组长,从而得到这一份奖励。
在我看来,钡钡她本质不坏,只是在家里面她也是个“宠儿”,现在在老师眼里也是个“宠儿”,她有点“恃宠而骄”了。小孩子,需要的是引导。
个案措施:
故意冷落她几天,不让她做小组长。让她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么做小组长的,从而有个对比。
笑脸花我没有给她,我让小组长好好想想她到底可不可以得到笑脸花,想想这组谁的表现可以得到笑脸花,并对他们组员说:“笑脸花,是奖励给那些用自己好的行动的小朋友,要不然它即使奖励给你,而你没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我相信笑脸花也不会笑得!”
找一时间,和钡钡聊一聊。问一问她别的小朋友是怎么做小组长的?如果现在你被我捂住嘴巴,你心里怎么想等等?引导她慢慢的通过换位思考来考虑!
观察记录:小警察的故事
游戏开始,小杰戴上了警察的帽子,他说今天他要做警察,然后开始在游戏场地观察各个游戏区的情况。过了一会儿,在走廊里传来了争吵声,原来是小杰抓到了一个小偷乐乐,但是乐乐说自己没有偷东西,但是店家非要说乐乐没付钱就拿了他们的东西,小杰试图上去调解,他让乐乐把钱再给他们,乐乐不听,小杰就让他把东西还给电话,可是乐乐只顾着哭,根本就不理他们,小杰也有点着急了,他说:“我告诉老师去。”一会,他就跑来告诉我,他把事情说了一遍,但是乐乐就是不听他的话。
在这个过程中,小杰对自己的角色意识还是非常明确的,在小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他选择主动去帮助他们,但是调解的过程并不是很顺利,乐乐和店家都不停他的。最后实在解决不了就选择了找老师求助。
首先,小杰在调解中想的办法,他没有问清楚事情的原因,就直接听信了店家的话,认为乐乐就是偷了他们的东西,但是我去调解的时候,乐乐就说他没有偷东西,他把钱放在他们的钱箱里,他们没看见,所以说他偷了。这里就存在一个沟通的问题,小杰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没有第一时间问清楚原因,所以才会无法调解。
警察的职位孩子们是非常喜欢的,但是几次游戏下来都发现孩子不听他们的话,他们也觉得自己的存在没有什么意义,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对这个游戏的兴趣。但是从更深远的看,幼儿在游戏中肯定有很多的问题,但是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偏弱,所以才会没人听他们的话,因此,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孩子们学会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而不是找老师求助。
放学后的观察
放学的铃声响了,在门囗等待已久的家长,随着保安人员把大门敞开,老师到家长手中接送卡收齐,孩子们安安全全的让家长接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就是在这种情景下结来了自己紧张而忙碌的一天.一天没见到孩的家长,心里总觉得对孩子说些什么,总想把积攒了一天的思念之情,告诉亲爱的小宝宝.你看,一见面又是亲又是抱的,小宝宝们也像一只只欢快的小鸟尽情的欢笑.有的孩子还跟父母撒娇,要这要那,我发现有的孩子一见到父母便拽着买糖、辣条等之类的小食品,甚至让爷爷奶奶买玩具等等。每位家长也豪不各啬地满足孩子这样那样的要求,而孩子的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也就是在这种情形下慢慢的养成了。有的家长则不这么认为,面对孩子的种种要求,他们不是一味迎合和满足孩子的需求,而是主动与孩子交流,以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为中心,边走边谈并引导孩子回忆老师所教的新知识。家长通过与孩子谈话,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能够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游戏情况,对幼儿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教育。
有趣的观察活动
为此,我设计了一个小小的“陷阱”,勾起了孩子们观察的欲望……
最近,种植角的两棵白菜开花了,孩子们在短暂的惊奇之后,便不再理会它们,只留下淡淡的花香飘在教室里.这样一个培养幼儿观察力的大好机会,怎么能够让它消失呢?
为此,我设计了一个小小的“陷阱”,勾起了孩子们观察的欲望……
“刘老师,我们的白菜不见了。”张淑琦小朋友慌慌张张地跑过来。“那不是吗?”我指着其中的一盆问她。她说:“还有一盆呢?”“是啊,那一盆呢?”我也着急起来。“我们快快找找吧。”其他孩子们纷纷提议。我说:“可是,小朋友们认识白菜花吗?知道它的花是什么颜色吗?张文琪抢着回答:“是黄色的!”“花瓣是什么形状的?”呼啦一下,孩子们围住了幸存的那棵白菜,仔细的观察起来:“花瓣是圆形、花蕊是黄色的,有一股香味。”“咦?还有一些黄色的花末。”“对,粘到我鼻头上了。”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高兴。我不失时机地插了一句:“黄粉末是它的花粉。”“现在我们快去找吧!”根据白菜花的特征,“失踪”的白菜很快就被找到。
“游戏是快乐的学习,学习是求知的游戏。”在教育中,教师要有足够的教育机智,抓住一切教育机遇,将枯燥的活动变得有趣,真正使学习与游戏融为一体,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这才是称职的教育者应该做的。
观察记录:幼儿饮食活动的观察、分析与评价
观察情况:这天早晨,我们吃的是烩面片。唐**小朋友也不着急着吃,先东张西望了一会儿,之后把我瞅了瞅,像是要哭的样子。我走过去问他,“你怎么了?”他带着哭腔说:“老师,我肚子疼想去上厕所。”我知道他肯定又不喜欢饭里面的菜菜,吃面片可以,但是碗里不能有一星星的菜,要不就会找理由不想吃饭。于是,对他说:“你去上厕所。”视角跟随他进入男厕,发现他兜了一圈又回到座位上,继续一副很难过的样子。
我走过去,对他轻轻地说:“要不要尝口汤,今天的面片可香了。里面有西红柿、豆腐、青菜、木耳、土豆…这些都是有营养,能让我们变聪明的食物,我们要使劲吃饭,吃的多身体好,长得高高的。”听完后,他示意了一下,意思碗里有不想吃的青菜。我说:“青菜含有很多身体需要的物质,小朋友吃菜菜会变漂亮,成为小帅哥哦!”他先是楞了一下,接着说说:“妈妈说了我好好吃菜会长很高很高的。”我说:“对!我们唐洪杰小朋友可棒了,此刻都自己吃菜了,也不挑食了!”听完,他开始用勺子挑起一根面条放入嘴中。这时,我拿起碗舀了一大口面片放入他嘴中,他大口大口的吃起来,不再东张西望,一向盯着我的勺子什么时候往他嘴里放。喂了几口他说:“我要自己吃!”我便表扬了他,他很高兴,不一会儿一碗面条就吃完了。拿着碗来到我面前大声说:“老师,我都吃完了。”我表扬了他,发给他一朵小红花,并且要求他以后争取在家里也这样。他点点头,十分高兴,不时拿着小红花给别的小朋友看,一副很自豪的表情。
行为分析:从这天观察的状况看来,唐**小朋友在家里长久养成了一种“饭来张口”的习惯,他还是比较挑食的。他吃饭时对他人存在着依靠性,这与他长期由奶奶喂养和家庭宠爱有直接关系!但是在这天老师的喂饭过程中,他是比较有目的性地在吃饭,并且主动要求自己吃饭,这比过去有很大的进步。当老师表扬他时候,他十分高兴,说明奖励对他很有帮忙,今后要多多对他进行鼓励!
小结: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大多是自幼逐渐培养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营养均衡,不挑食,身体健康,精神愉快,身心正常发育的重要前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饮食习惯不好的孩子,身体较弱。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仅靠老师单方面的努力还是不行的,家长也要用心配合老师的工作,引导孩子构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家庭膳食中,为幼儿的全面营养做些努力。要教育、帮忙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从小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才能健康成长。
观察记录《爱的陪伴》
观察名称 爱的陪伴
观察对象惜惜
观察班级**班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教室
观察目标:惜惜小朋友聪明伶俐,是一个性格活泼的小姑娘,每次上活动课总是积极地回答问题,就是有一点不好,每天中午不爱睡觉,中午躺在床上睡不着也是一件难受的事情,怎样让她每天中午休息好,是我们一直考虑的问题。
观察情况:中午睡觉是的时候我给孩子们讲故事,每当讲完故事这时候有的孩子已经开始困了,慢慢的寝室里就开始没有声音,大家就会静静的进入梦乡。但是惜惜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摆着各种姿势,还时不时的发出点声响,比如:用手敲敲床、嘴巴里嘟嘟囔囔我也不知道说的什么?更让我想不到的是她竟然会吹口哨。这时候我只能告诉她:“惜惜,你看小鹏友都睡着了,你这样做是很没有礼貌的,你把身体躺好了,闭上眼睛就会睡着了”惜惜看着很懂事的点点头,但是一会又会管不住自己。
实施措施:在我的印象里,惜惜每天中午都是这样,对一个孩子来说她一中午不睡觉在床上躺着也是很难熬,在一次妈妈来接她说起来中午睡觉的事情,妈妈说:“她中午不睡觉我看你们批评的轻,狠狠地管着她我看能行”妈妈这样说我是能笑笑说:“有的孩子的觉就是少,只要是她每天晚上睡觉早,白天不困就行”。在谈话中我了解到惜惜睡觉一个人陪着就能很快的入睡。虽然是妈妈无意说的,但是我记在心里,对啊,记的小班的时候我们班一个调皮的孩子叫虎子,我每天都是在他的身边慢慢的拍着睡的,我这样做几天试试,果然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老师轮流在她的身边坐着或是躺着陪着她,于是惜惜也会每天这样睡着,然后我们把惜惜睡着的图片发给她妈妈,她说:“我看着孩子就是应该批评着才睡。”我怕她误会,告诉她孩子是在我们的陪伴下睡着的,惜惜妈妈感激的说谢谢,但是我点惭愧,其实我们早就应该这样做。
实施效果:从那时起到现在一个多月的时候,惜惜每天中午都会在我们的陪伴下睡觉,就像郝老师说的,“看着孩子贴在自己身上真的挺喜欢的”,是啊,孩子有时候不能光指责、批评,只要我们在孩子身上多关注点,多帮助他们,有爱就会让孩子生活的更好,这就是爱的陪伴吧。
教育随笔:区域活动,善观察才能巧介入
在区域活动开展中,教师需要根据主题教学活动做好区域规划,在观察、反思中不断调整区域材料,做好有准备的环境,还需要在幼儿活动时做好适时、高效的指导和引领。那么,教师如何做好区域活动中的观察与指导呢?
观察在先指导在后
虞永平教授说:“区域活动是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也是儿童获得新经验的重要途径。”笔者一直觉得,区域活动就像大学里的选修课程,幼儿要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自主、自发地选择区域材料和玩伴,才能促进其富有个性的发展。
案例:抽奖
早上的区域活动时间里,薇静和彦霖早早来到了幼儿园,他俩手里拿着一沓数字卡片走向刚进区域的凯博,说:“来抽个奖吧!”凯博从薇静的手里抽了一张卡片:“数字3就是三等奖吗?”薇静点了点头,说:“是的。”
“我可以抽奖吗?”我问。彦霖看到我也想参与游戏,就迫不及待地对我说:“抽我的卡片。”“不过不能抽外边的,要抽里面的!”彦霖注意到外面的卡片能看见数字,又赶紧补充了规则。“呀!我抽到了二等奖。”看着我高兴的样子,薇静和彦霖也高兴得不得了。“我有奖品吗?”听我这样一问,两人一惊,然后笑着跑没影儿了。
当我稍后再次观察他们的抽奖游戏时,看到了这样的画面——两人邀请凯博再次抽奖,这次凯博抽了一等奖,薇静赶紧把手里拿着的手工小花递给凯博,说:“这是你的奖品,恭喜你!”凯博高兴极了。
对于幼儿来说,游戏伴随着他们的生命成长,也能给他们带来生活经验。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他们获得了如下的新经验——数字卡片有更多创造性的应用、抽奖游戏要设定规则、不同奖项要有不同的奖品,同时也感受到了与同伴一起玩游戏的快乐。
观察有备而来
教师的观察要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可观察新材料的投放是否合适,观察区域活动还存在哪些问题,也可针对某一持续性活动做持续观察,或主要针对某个孩子进行观察等,进而从中调整区域材料、培养幼儿常规、了解幼儿现有水平、提升幼儿经验。
案例:在观察中了解格格
格格选了地面搭建玩具——套塔。她从箱子里找出大小不同的5个套环,分别套了6组后,将它们摞在了一起,然后又从塑料杯里拿了几个大小不一的塔尖套在一起,变成一个小套塔,把它摞在6组套环上,格格继续往上面摞了14组小套塔后,高高的“城堡”变得有点摇晃。-
格格开始往下拿套环,先把上面最小的套环拿下来后,发现其他的套环套不住,在调整两个套环的位置后,终于成功了。直到完成第十个后,套环不够用了。格格走到泉林身边说:“把这个套环给我用吧。”格格想要借走泉林已经套好的套塔,但是遭到泉林果断的拒绝:“不行。”格格说:“我们两个都在这玩,我们是一体的,你看看我搭的我们的城堡。”“不行。”泉林大声地拒绝了格格。于是,格格回到自己的位置,按套环的大小又重新搭建了起来。
从本次的观察中,教师发现格格已经能将5个以内的套环按大小排序,有规律地多遍排列,这说明格格对数学还是很敏感的,科学认知也高于同龄大部分幼儿。在观察中也发现,格格在往下拆套环时,因为从最小的开始拿起,越拿越大,而且拆下来的套环在整理时没有发现窍门,所以每次都需要重新排序,这让格格的思路有些混乱,随时可能会失去游戏耐心。
在向泉林借套环时,虽然被泉林毫不客气地拒绝了,但格格并没有生气,而是又开始认真地搭建自己的城堡,这隐性地说明了格格是一个性格比较开朗且友好的孩子。这样的观察,教师不仅可以用于分析班级幼儿,也可以用于家园沟通,因为有观察才有发言权。
指导时机很重要
有些教师在活动中不知道怎样适时、有效地指导幼儿,往往处在过度指导、不指导或错误指导等处境中。曾有专家强调:“有效的区域指导,重在教师的观察、倾听,切忌干预式指导。教师要适时介入,可用直接指导和间接指导的方法,帮助幼儿提高活动水平。”所以,教师要尊重幼儿活动的盲目性、多变性及个别需要。这里,有两种方法供教师参考:直接指导和间接指导。
直接指导的介入时机。在一般情况下,不建议教师选择直接介入,原因是这可能会打扰幼儿、中断幼儿原有“计划”,只有在幼儿发生危险、幼儿间发生矛盾争执不下或肢体接触时,才能毫不犹豫地直接介入。
把握间接指导的时机与方法。一是幼儿的行为希望得到成人认可时;二是幼儿有求助的需求时;三是当幼儿发生纠纷、活动有停顿或有放弃的迹象、面对新材料无所适从时;四是幼儿原有经验需要提升时。间接介入有两种方法:平行介入和交叉介入。
平行介入案例:给玩具搭个家
函妤在建构区为自己带来的小狗玩具搭建房子,搭完一面墙后,函妤直接找来长板,一头搭在墙上,一头落在地下,让小狗待在里面。可是还没等放好长板,墙就哗啦一声倒了,函妤又试着搭了一次但还是失败了。
我从娃娃家拿了一个小兔子玩具,在函妤的旁边用围合、架空的方法给小兔子搭建了一座房子。函妤看到我搭的房子,仔细研究起来,说:“老师的房子为什么不倒?我也要搭这样的房子。”说完,函妤又重新搭起来。
在活动中教师没有直接指导幼儿应该怎样学习搭建的技巧,而是在幼儿旁边示范搭建,当幼儿看到比自己更牢固的“房子”后,自然就能被吸引,从而引发幼儿年龄特点的无意注意。
交叉介入案例:冷清的小餐馆
最近“仔仔餐馆”里顾客少得可怜,今天我戴上服务员的帽子系上围裙同孩子们一起进入了餐馆。“老板,最近我们的餐馆怎么没顾客啊?”我问明明。明明说:“我不知道啊。”“我们要想个办法。”厨师翔翔着急地说。“有什么办法呢?”“我们可以发优惠卡,我妈妈学校旁边的餐馆就给过路的人发。”
发优惠卡的办法真的吸引了很多顾客,可是服务员和厨师都在后厨忙活着做饭,没人招待顾客。我问志泽:“服务员需要做什么呢?”“问他们吃什么,还要给他们端菜。”“你说得对,咱俩分工合作好吗?”“好,你来端饭,我去问大家要吃什么。”志泽一边说,一边往外走。“要不先给顾客上点小菜吧,”我一边端起小菜一边对厨师翔翔说,“不然顾客等不及了。”
对于餐馆冷清的原因,教师观察了许久:一是因为店员分工不明确,大家都挤在后厨忙活着做饭;二是由于服务意识欠缺,顾客等待的时间太长,久而久之餐馆越来越冷清,甚至变成了大家眼中的“手工坊”。教师以游戏角色的身份介入,让幼儿明白了要想办法解决现状,店员要分工明确,还要服务好,不要让顾客等太久。
游戏中的时机指导非常重要,也非常难把握,教师可以认真钻研《解读》中的“如何利用《指南》观察和了解幼儿”部分,“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区域功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指导的重点应有利于幼儿的自我学习和发展,不要干预过多,变成小组教学等。同时,教师也要做好观察记录,两名教师做好分工,一名教师主要负责全体幼儿的观察与指导并适时记录,为活动前的引导和活动后的交流做有利根据,另一名教师则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与指导,完成计划内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