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学会“出风头”
发布时间:2020-11-26 教育孩子笔记 让幼儿园安静的游戏 幼儿园孔融让梨说课稿你的孩子好表现吗?你会遏制孩子的表现欲望吗?看看美国人是怎样鼓励孩子自我表现的吧!
在美国的幼儿园,每逢周一会有一个“圆圈时间”,孩子们在地毯上围坐一圈,将自己心爱的东西向小朋友们展示,进行几分钟的即兴表演。(想了解各国幼教:海外幼儿园教育大观)
游戏刚开始,5岁的可尼抢着把手中的玩具亮了出来:“瞧,这是火箭!”他按了一下开关,火箭便发出声音,红光一闪一闪的,孩子们大叫:“哗,真酷!”可尼得意地说:“昨天爸爸带我去公园,我乖,爸爸就给我买了它。”
接着出场的是刚从夏威夷度假回来的罗拉,她腰间系着一片片绿色的“树叶“,款步走到大家面前,骄傲地说:“看看,这是夏威夷裙子!”接着边跳“草裙舞”边说:“夏威夷的人跳的就是这种舞。”
3岁的卡仑犹犹豫豫地站起来,慢慢走到老师面前,有点不知所措。看到他手上什么也没拿,老师轻轻地搂住他,同时“搜索”着可以“展示”的东西。“哦,新运动鞋!“老师对大家说:“看看,卡仑今天穿的新鞋子真漂亮!“同时启发卡仑:“告诉小朋友,鞋子是什么颜色?“卡仑小声地说:“白色。”老师鼓励道:“跳一跳,看看鞋有没有响声?“卡仑不再紧张,跳一下,又跳一下……脸上越来越兴奋。老师带头鼓掌:“谢谢卡仑,让我们分享了你的新鞋子。”
没错,“圆圈时间”就是这么一个“出风头”的舞台。美国人就是要孩子建立这样的观念:谁有一点小小的“成就”,谁就会引人注目,成为“中心”,获得大家的欣赏,荣誉感就是这样形成的。而且,在“圆圈时间”,孩子们机会均等,谁都有可能在那么几分钟里成为公众注意的焦点,让每一个人面对大家来自由发挥本领、表现自己,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同时还能让他们学会欣赏他人。
不要小看了这样的游戏,这对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益处可大得很呢。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让孩子学会“感恩”
让孩子学会“感恩”
一天我带着孩子到商场给他买运动鞋。买完鞋以后,还带他去了他最喜欢的快餐店给他买了可口的午饭,然后又给他换了一堆硬币让他打游戏机。我希望他过得愉快,但是他对我所给予他的每一件东西都没有说一句感谢的话,我也没有想过应该要求孩子这样做。
我突然意识到,大多数父母都会要求自己的孩子对其他人说声“谢谢”,但是他们没有意识到鼓励孩子对父母表示谢意也是同样的重要。大多数父母的观点是,他们认为自己为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他们的责任。这种观点和态度将使孩子们知道父母的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意识到他们也同样需要向父母表达谢意,充满感恩。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全然付出的爱。子女对父母充满感恩的心是孩子感受到爱意时很自然的一种回馈。久而久之,孩子与父母情感交流的融洽,会逐渐影响到他与幼儿园的孩子们,与其他的成年人之间的社会性交往方式,他会更加采用积极和感恩的心态面对他人和遇到的事情。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感恩”会大大有利于孩子的性格形成和个性培养。
孩子感恩心态的形成首先从形成感恩的意识出发。爸爸妈妈为了孩子做了某些事情时,首先应该告诉孩子自己的心意,那就是“如果能听到你说‘谢谢’我会非常高兴”。此外,让孩子学会感恩,还要充分注重环境的影响。在一个充满感恩家庭成长的孩子,自然也会更有可能形成感恩的心态。因此,在家中父母之间也可以相互配合,当妈妈给孩子准备好了他最爱吃的饭菜时,爸爸就可以对孩子说:“妈妈做了这么多好吃的饭菜是不是很辛苦?你和我都应该谢谢妈妈。”这时候最为重要的是妈妈的反应。因为当孩子看到他的感谢每次都能使妈妈开心地笑了,慢慢地他就会从这些生活小事中懂得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能够给别人带来快乐,自己也会更加开心!
学会让孩子倾听
倾听是孩子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倾听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大到听报告、欣赏音乐等,小到一句话及每个字的听和用等,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需倾听。倾听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孩子知识技能的接受和掌握。那么,孩子该怎样培养倾听能力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供……
倾听是孩子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
倾听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大到听报告、欣赏音乐等,小到一句话及每个字的听和用等,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需倾听。倾听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孩子知识技能的接受和掌握。那么,孩子该怎样培养倾听能力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供家长朋友参考。
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
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孩子倾听能力的前提和基本条件。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孩子的表达能力增强了许多,可是有些习惯却不好,如大人说话时常插嘴,不能认真仔细地听等等。要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必须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礼貌和习惯,这是提高孩子听懂语言的重要保证。应让孩子懂得在听故事、听别人讲话时,要尊重他人,可以自然地坐着或站着,眼睛看着说话的人,并且不随便插嘴,安静地听他人把话说完。这是一种倾听礼貌。
利用“按指令行事”法发展孩子倾听能力”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之一,也是身心发展的一个阶段,为此,可以用按指令行事的方法来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如:要求孩子听指令做相应动作;在日常生活中交给一些任务,让孩子完成,以锻炼孩子对语言的理解能力;结合培养注意力,让孩子根据某种音乐或节奏等,一边看着大人的手势,来完成某些动作或相应的行为等。
利用听辩错误法来发展幼儿的倾听能力
常发现有的孩子听说一件事时,只听到其中的一点儿就听不下去了,这就说明倾听的质量不高,听得不仔细,不专心和不认真。因此,应有目的地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去判断语言的对错,吸引孩子注意倾听,并加以改正。如,“玉米棒结在地下,葡萄结在树上”等让孩子倾听后,挑出毛病并纠正。
利用传话法发展孩子倾听能力
说可以印证孩子是否仔细倾听,只有让孩子把听到的内容说出来,我们才知道孩子的倾听能力是否得到发展。可以让孩子听一段话或一个故事,要求孩子认真、仔细听完后回答问题。如:小蚂蚁想去哪里?汽车上坐着谁等等。
利用传话法发展孩子倾听能力
传话法可训练孩子记忆力和倾听力,如让爸爸每天告诉孩子一句话,再请孩子告诉妈妈,这样就逐渐培养了孩子仔细倾听的能力。
让孩子学会说:请让我来
让孩子学会说:请让我来孩子愿意自己动手是好事,可是如果在跟你商量的而你又不知道他想要做的情况下,你把这件事情做了,孩子回事什么反应?如果有时候你觉得他做不了的事情孩子又想自己动手而你又准备帮孩子完成的时候,孩子会是什么反应?我家xx的反应就是----------哭
她总是那么的爱哭,每次家里只要她能动手做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动手去做,决不让大人插手,所以家里很多事情都等着她做,去外面回来一定要让她开门,家里吃饭时一定要让她端碗,如果有一天没有让她做,她就会哭,所以我也会烦恼,有时候是急着要做别的,有时候是不小心忘了。所以有时候我真的很生气,真想干脆就像慧爸说的什么都不用她做算了,当然这样现在是安逸了,但是却抹杀了孩子动手能力。对她以后没有帮助,所以只能是自己想办法让孩子去改变。
可是怎么去做呢?这两天在因为天气热了的原因,xx妈我一直在打扫屋子,把厚衣服被子什么的收起来,把夏天的衣物给拿出来。挺忙的。xx也要帮忙,当我拿起扫把扫地时,xx就哭,说要让她来,本来我就忙,又不说她要扫地。就直接哭,我觉得老是这样让她以哭来要挟总不好,所以我就没有理她,直接全部扫完,一点都不让她做,她一直哭啊,我也不理,知道她哭到不哭为止。然后我再跟她去讲道理。
我说:“你为什么要哭呢?”
见我一问又撇了撇嘴想哭,不过忍住了。
我再问:“你有没有跟妈妈说你要扫地?”
“没有”
“你这样对不对?”
不做声
再问:“你这样对不对?”
“不对”弱弱的回答到
“那不对为什么要哭呢?”
“我想扫地”
“可是你没有告诉妈妈,妈妈怎么知道你要扫地呢”
不做声
“下次你如果想要扫地就一定要说出来,你不说出来别人就不知道你要做什么。知道吗?”
“知道”
“如果下次你想要做什么的时候一定要说:我想要....请让我来。好吗?”
“好”
当天,孩子还有几次想帮忙做别的事情,一开始还是开口就准备哭,然后我就提醒她:“应该怎么说?”
于是她也赶紧说:妈妈,我想收桌子,请让我来好吗?我点点头。她见我同意了,很开心的就去忙她的了,这两天,xx已经学会了说:妈妈,我想做XX请让我来好吗?
当然有时候也会忘记,但是,只要你稍微提醒一下:你忘了说什么了?然后xx就会马上说:妈妈,请让我来
别让孩子加入“低头族”
从电脑到智能型手机、平板,不仅大人离不开它们,甚至小朋友也轻易就上了瘾。一方面电子产品给生活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对这些由“屏幕”陪伴长大的孩子而言,一盒拼图、一件玩偶,甚至是一群小伙伴,都远远不如一台电脑来得更有趣,究竟该不该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美国凯泽家庭基金会在2011年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中称,长时间看电视或电脑,对儿童阅读能力会有严重影响。报告指出,卧室中有电视机的儿童以及在家中长时间看电视的儿童,很少有时间阅读书本或从事室外活动,更少有时间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在阅读上也就会遇到更多的困难。电子产品对儿童阅读能力的影响,全世界的儿童恐怕都不能幸免。过早地接触电子产品,除了会对孩子的阅读能力造成严重影响,对孩子身心发展等很多方面,都有负面的影响。*对身体发育的影响长时间看电视、电脑屏幕和手机屏幕,会对孩子的视力发育造成影响。近年来,我国大中小学生的近视、散光、弱视等眼睛发育疾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甚至还偶有出现暴盲等极端个案,与过早、过多、过度使用电子产品都有必然联系。除此之外,长时间沉迷于电子产品,必然减少了身体活动的机会,造成户外活动时间减少,没有时间培养体育爱好等问题,由此会带来体质弱、体能差、体格不够强壮等状况。*对社交能力的影响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减少了孩子与人面对面交往的机会,也使孩子失去了很多社交学习的机会,会导致孩子性格内向、人际交往能力差、社交中语言表达能力差等问题,严重的还可能导致社交障碍。*对智力发展的影响幼小的孩子要依靠感官来认识世界,眼睛看、耳朵听、尝一尝、摸一摸,以及身体的各种运动,才能感知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如果大部分时间都在看电视、看电脑、看iPad、看手机,丰富的感官经验就会被单一的视听刺激所取代,造成孩子感知能力的发展受阻,从而影响认知能力的发展。冯老师告诉你:0~6岁的婴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发展时期。这个时期,无论是身体发育、智力发展,还是社会性发展,都是在为一生奠定基础。所以,请关掉电子产品,让孩子在最自然的状态下成长——每天早上用你们的笑脸迎接起床的孩子;带孩子一起欣赏大自然的景色,阳光灿烂或阴雨绵绵,温暖如春或寒风习习;让孩子玩沙、玩水、玩泥巴,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成长……只有让孩子每天学习在人类社会中生活所需要的技能,和人打交道,学习照顾自己,学习爱,这才是成长的健康之路!当然,现代社会离不开电子产品,让孩子适当了解接触电子产品也是必要的。但要注意,父母要控制好时间和频率,一般来说,越是年龄小的孩子,越是要尽可能少接触电子产品。对于0~6岁孩子的父母,我们还是要呼吁:请让你的孩子远离电子产品!
父母学堂:让孩子抬起头走路
“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往前走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会干得很好”“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假如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心态,肯定能不断进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事实上有相当数量的孩子由于学习成绩不好,老师批评,同学瞧不起,家长打骂,被“笨孩子”“差孩子”沉重的精神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在学校及亲戚朋友中抬不起头。然而,学习困难的孩子也应该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再淘气的孩子,也没有有意不学习而故意犯错误的。当他在学习上暂时落后时,我们要体谅他的处境,保护他的自尊心,客观地分析他遇到了哪些困难,能给他哪些指导与帮助,要像爱护鲜花一样关注孩子幼小的心灵,使他不受伤害,想方设法让孩子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
孩子的成功有赖于父母的悉心栽培。鼓励是养育孩子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任何微小的成功,都能增强人的自信,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不断地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假如孩子自己制订了“优秀”的目标,父母可以帮助他把这一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步骤,以便孩子经常对照——攻关,一步一个脚印实现自己的愿望。当孩子写好一个字,做对一道题,得到一面小红旗……作为家长,在生活当中要善于发现并珍惜孩子点滴的进步,及时传递父母对孩子进步的惊喜,让孩子感到成功的喜悦,期望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在一个个小小的成功中,使孩子积累一分一分的自信。
父母不仅要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孩子,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即使孩子确实没有做好,也要告诫孩子“你一定能干好”“你不会被困难吓倒”“不要泄气,再努一把力就会成功”“我真为你骄傲”“没关系,失败是成功之母”……让孩子在战胜困难中具有良好的心态。父母要学会用“显微镜”来搜寻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怀着极大的热情为孩子提供展示的舞台,让孩子在肯定中受到激励,在赏识中感到自豪,在自尊中吸取力量,坚持不懈地训练良好的学习习惯,磨炼意志,增强战胜自我的信心,点燃学习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