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点滴
发布时间:2020-11-26 幼儿园开学家长要做好准备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轩轩是我们班的可爱小天使,每天早晨都是一蹦一跳地像小鸟一样快乐地来到幼儿园,甜甜地向老师和小朋友问好,大家可喜欢她了。今天,轩轩也像往常一样拉着爷爷的手来到教室门口,但好像少了一点平常快乐地劲头:只见她头低着慢慢地往教室里走,眼睛不看小朋友,也不跟老师打招呼。我急忙走过去拉住她的小手,然后蹲下身对轩轩说:“轩轩早!”轩轩没着声,爷爷在她的身后赶紧引导着她说:“轩轩快说老师早呀!”可轩轩就是不着声,我看着她的表情不对,于是接着问:“轩轩怎么啦?为什么不高兴呀?”轩轩还是没着声,爷爷抢着帮她回答:“没什么呀!好好的就这样不高兴了。”再看轩轩眼泪也掉下来了,看到她这样的表情,我急忙请她先坐下来玩玩具,让她缓和一下自己的心情。待轩轩的爷爷离开后,我在想:真的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轩轩就不高兴了吗?是不是她爷爷不知道呀!
在孩子们吃点心的时候,我和轩轩的妈妈通了个电话,了解一下今天早晨轩轩在家的情况,是不是有什么事让孩子不高兴了,轩轩妈妈说没有呀,妈妈想了想说:可能是催她快点吃早饭的事吧,因为她上班快要迟到了,所以就催的急了点,至于是不是为了这事她自己也搞不清楚。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我又后轩轩亲切地交流了一次,从轩轩的口中证实了妈妈的猜想是对的,同时,我也让轩轩知道是因为妈妈上班快要迟到了,所以妈妈说话的语气才急了点,轩轩是个懂事的孩子,会理解妈妈,不生妈妈的气了。轩轩又开心地笑了。
在父母的眼里,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其实不然,虽然他们只有三四岁,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思维,会观察父母的言行举止,在乎爸妈对自己的态度,而且爸妈的态度有时会影响孩子一天的情绪,因此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时刻关注自己的孩子,不要让孩子被自己的情绪所影响,让孩子的童年每天都生活在开心和快乐之中。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父母要多关注孩子的优点
晶晶吃饭撒饭粒,无论大人怎么批评,他都改不了这个毛病,有时甚至用脚把掉在地上的饭粒擦来擦去,弄得一地黏黏糊糊的。一天三顿饭,他有两顿饭的时间要挨骂,甚至挨打。晶晶的父母自觉无招了,便求助于心理医生,医生建议:“当晶晶再犯同样的毛病时,你们不必去理会他。”
父母遵医嘱,当孩子再用脚擦桌底的饭时,佯装没看见。几天下来,妈妈发现晶晶没再用脚擦饭,立即表扬了孩子,“今天晶晶的鞋底没有黏黏糊糊的饭粒,真干净!”“晶晶的桌子底下没有饭粒,看了真让人舒服。”孩子见父母对自己擦饭粒的事不闻不问,不擦饭粒倒获得表扬,便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不掉饭粒,即使掉了饭,也会弯腰捡起,晶晶受表扬的次数越来越多。渐渐地,晶晶在不知不觉中改掉了这一毛病。
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
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良好行为给予肯定和表扬,会使孩子感到高兴,以后愿意再重复这种良好行为,这种做法叫正强化。有些父母的眼睛总盯着孩子的缺点,并翻来覆去地讲这些缺点,这就称之为负强化。负强化不仅改变不了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反而易于强化这种习惯。如有些孩子有偏食的毛病,父母很着急,于是逢人便说:“我这孩子只吃鸡、鸭、鱼、肉……蔬菜一点也不沾,真让人着急。”当着他人的面数落孩子的缺点,这更会加剧他的缺点,如此强化下去,孩子改掉偏食的毛病几乎不可能。
晶晶的父母错误地认为,关注孩子的坏行为,对孩子进行训导和惩罚,可以制止不良行为的发展。其实对孩子来说,这种惩罚和训导都似乎是一种奖励,因为这一行为引起了父母的重视,故孩子对这一行为印象深刻。这就是不少孩子爱恶作剧的原因所在。
别只盯着孩子缺点
每个人都希望被人关注,孩子更是如此,那些眼睛只盯着孩子缺点的家长,对孩子的一些良好行为总是视而不见,或是觉得孩子做得好是理所当然,不值得大惊小怪,而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往往易引起父母的注意。那么孩子就会选择引起父母注意的负面行为,而不愿选择父母毫不理会的行为。
父母关注什么行为,这种行为就会逐渐形成孩子的习惯。因此,父母应多关注孩子好的一面,对良好行为给予及时肯定与奖励,淡化孩子的缺点,对孩子的不良行为采取漠然处之的态度,使他没有加深印象的机会。
淡化孩子的缺点绝不意味着为孩子的行为护短,也不是发现了孩子的缺点时,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设法替孩子开脱辩解,而是策略地对孩子进行正强化。
家长请关注孩子的四种心灵需要
孩子的心灵是一个没有杂质的净地,没有谎言,没有欺骗,一切都直来直去,他们的行为都是基于想满足自己某种单纯需要所致。但如果爸爸妈妈对他们的行为缺乏敏锐触觉,则可能引起不良的行为问题,如能小心参考下列四点,则有助于了解他们的心理。
四种幼儿心理需要
1.父母的爱护和关怀;
2.被接受、被尊重;
3.得到别人的赞赏;
4.在家里有地位。
有些孩子可以利用好的行为表现,来取悦父母得到赞赏,从而满足其心理需要;但有些孩子不能做到此点。当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便会以不适当的行为作为补偿。
四种不适当行为
第一种:引起注意。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注意,才会感到自己被父母重视。而当孩子不能从好的行为取得父母的注意,便会用不对的行为来达致目的。
第二种:争权力。像成年人一样,孩子觉得自己是重要的,需要得到别人尊重和接受。当孩子觉得父母用权力来支配自己,就会以反抗来表现自己的能力。父母愈是行使权威,孩子的反抗就愈大。
第三种:报复。孩子在与父母争权力的过程中,往往是失败者;便转用报复的行为来刺伤父母的心。孩子觉得这样才令父母知道他的重要。
第四种:自暴自弃。当孩子觉得自己全无价值,就连对抗和报复的勇气也失去,则会透过表现无能来逃避别人对他的要求。
过分保护、同情、控制和支配孩子,均是不尊重的行为。负责任的父母应以友善和严谨的态度,给予孩子选择自由,同时让孩子亲历此抉择的结果。
记录孩子入园的点点滴滴
盼着孩子去幼儿园的这一天盼了好久好久,因为很起到看着孩子背着书包去上学。并且一回头从这你一笑。这样会让家长很有成就感,让我们来看一下面得这位家长是怎么帮助孩子入园的。
终于到了幼儿园开园的日子。
七点的钟声刚响起,院子里的广播便响了。我也在同时叫醒了儿子。边帮他穿衣服边告诉他:宝宝,今天第一天上幼儿园喽,可不要迟到呀!到了幼儿园要乖乖的,不可以哭鼻子,知道吗?要知道,哭鼻子是女孩子做的事,你要做个勇敢听话的小小男子汉!
其实儿子还只知道是去幼儿园,但根本不清楚上幼儿园的真正定义是什么,听到我在旁边的叨唠,不明白的他稀里糊涂的点了点头。
而一直注意他表情的我看到他点头了,像接了圣旨一样,高兴得抱着儿子亲了亲。因为他从小就有一个好的优点,那就是说话算话。
喝完牛奶,儿了在我与他爸爸和奶奶的护送下走进了幼儿园。我的眼睛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儿子,我一直在注意他的表情。脚步在踏进校门的一瞬间是开心的,也看得见他的兴奋!慢慢的继续向着走着,眼看着到了教室门口,老师们都迎出来了,他又开始害怕了。拉着我的衣角不愿再向前迈步。我慢慢的蹲下身子,轻声对儿子说“亲亲,你在家是不是告诉妈妈了在幼儿园会乖乖的听话做个小小男子汉的呀?”
“嗯!”耳朵里传进儿子极不情愿的一声回答。
“那你现在就要与爸爸妈妈和奶奶说再见了,然后你要去教室里与阿姨与小朋友们一起学习生活了。但到了下午爸爸妈妈与奶奶做完自己的事就会来接你回家。这就是上幼儿园,你知道了吗?”
这时儿子没有回答,眼睛里满是泪水的看着我小手慢慢的搂起了我的头。
“乖乖,妈妈现在是有事要做,让阿姨带你玩一会儿,等妈妈忙完以后就会来接你了呀!时间不会太长的,好吗?妈妈希望你不要忘记自己刚在家答应妈妈的话,不能做个不守信用的孩子。”
“王亲骎小朋友你好啊!欢迎你加入我们新学年的小小班!老师欢迎你的到来!”
随着声音的传近,人也已经走到了我们的面前.原来是老师出来迎接儿子进入新班级了.我笑着牵起儿子的小手把他送到老师的面前,儿子根本没有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就匆匆的与他再见,并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了幼儿园。
这便是第一次送儿子上幼儿园,对儿子来说是多么伟大的一个起步点,就这样便匆匆的结束了.
看上面的这位家长很顺利的送着孩子入园了,相信有了好的开始以后的日子还会难吗?家长可以参考一下上面家长所用的方法,希望家长们可以顺利的解决孩子的入园哭闹的大问题。
关注孩子,不要关住孩子
关注孩子,不要关住孩子注,由水由主,水到渠成,自主自立。关注,即是关心,也是一种注视,让孩子在自然的发展过程中,能够自主去创造,去完成,去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恰意的生活。
住,由人由主,因有人的束缚而不能自主。关住,一种束缚式的关心,这样的关心,牢牢地捆住了孩子的心性的发展,孩子是被成长的。
被父母关注的孩子,他们是有安全感的,是温暖的,有创造性的,自主的,是有责任感的,是个对社会有利好行为的,是有完善性格的人。
被父母关住的孩子,他们往往是脆弱的,对人是比较冷淡的,依赖性较强的,社会功能有所缺失的,性格较孤僻或暴燥的,性格不太完善的人。
孩子从小就做着不愿意做的事情,一切都是父母要求的,并美其名曰:一切为了孩子。其实这些父母根本就不知道孩子需要什么,他们只是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让孩子去帮助他们实现他们未曾实现的愿望。这样的孩子是可怜的,他们从小就背负父母这样大的愿望,要成为父母所希望的人,却忘了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要给予孩子更多,更好的”,很多父母都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于是,孩子成了一部机器,一部实现父母愿望的机器,他们不断地给这台机器添加更好的“硬件”,让这台机器能更快速地运转起来,可是结果往往是以这台机器的报废而告终。虽然这台机器有了最好的硬件,但这些可能都不适合,反而成为好看的累赘。
关注孩子,是要用心,而不是用力。给予孩子更多的空间,让孩子能够自由地发展,能够找到适合孩子自己的轨道,让孩子像一股清流一样,自主地流淌,最后流进大海,去做属于自己的那一滴水,发挥自己的力量,创造出自己的美妙的人生。
家长会后的点滴体会
家长会后的点滴体会
很高兴参加这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同时我也庆幸没有因为别的事情错过了。因为在这里我看到了孩子的进步,也体会了孩子的心情,他们是多么希望家长的到来。来到女儿的班级,班主任曲老师为家长们安排了孩子们的在校的部分学习活动。小朋友们端坐整齐,情绪饱满,思维活跃,充分体验要成功的喜悦。首先是古诗文背诵,有小朋友上台领诵,然后大家齐读,有“春晓、敕勒歌、相思、花非花、回乡偶书、登鹳雀楼、小池、游子吟、乐游原等等,他们用不同的朗读方式以及舞蹈等方式在玩的过程中完成了知识的学习。接着是小朋友们认识生字,我大概算了一下将近千字的词组,40多名小朋友竞没有一人读错,而且在吐字与发音上都表现出了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底,然后小朋友们做成语接龙,声音越来越亮,对的越来越快,可见他们掌握的非常好。接着我们欣赏了小朋友的拼音与数字书写,家长们都看到了孩子们相当大的进步。最后学校统一让孩子做操,小朋友们做的非常认真,那么多的动作他们做的非常到位,在这所学校里不仅让我们的孩子学到了知识而且又锻炼了身体,同时增强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各方面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在此次活动中我觉得孩子在读书、写字、语言交流、体育锻炼等各个方面都进步很大,真的没想到在这短短一年的时间,女儿学会了如此多的东西。在此我非常感谢曲老师!我庆幸孩子选择了一所能让她快乐的学校,也遇到了一位有丰富教学经验又有育人智慧的好老师。
对家长来说,又给了家长一个重新认识自己孩子的一面,也让家长意识到不要小看你的孩子,原来我们家宝贝也是这么优秀。同时也反映出我做家长的不足,对孩子关心的不够,了解的太少。以上是我的一些点滴感受,真的谢谢家长会,谢谢二实验小学的老师们。
亲子教育的点点滴滴
人家都说女儿像爸爸,我怎么就一点儿都没看出姗姗和我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呢?除了脸型有些像我。她妈妈说姗姗眼睛像她,我猜主要原因是很多人都说姗姗的眼睛最漂亮,呵呵。
姗姗比较瘦,这点好像和我有些相似,而且我们俩都饭量小,我记得我四五岁的时候喜欢吃酱油泡饭,几乎不吃菜,可是姗姗刚好相反,只吃菜不吃饭。为了让姗姗增加些饭量,我和她妈妈用了不少方法了,例如她看电视的时候喂饭会比较老实,例如和小朋友比赛吃饭,例如让姗姗扮演妈妈喂宝宝的时候趁机喂她几口……这些方法都只能坚持一段时间,其中坚持时间最长的方法是我和姗姗抢饭吃,甚至为了抢饭,姗姗把筷子都用的很熟练。但是最近半年不行啦,这些方法对姗姗均无效,我思来想去,只能采用最后一招了,去学游泳,呵呵,今年即将开始这个计划。唉,人家都绞尽脑汁去减肥,我却要姗姗反其道而行之。
除了吃饭,还有些事情也不像以前那样好说话了,比如晚上睡觉。以前姗姗习惯很好,八点半到九点之间刷牙洗澡,然后上床睡觉,早上六点多就开始折磨我们了。现在可好,都晚上十点了,还兴致勃勃要和我们做游戏呢,每每总能想出一些借口将洗漱的时间拖后一点,其后果就是早上八点之前我都可以呼呼大睡。关于姗姗起床、吃饭、午睡、做作业、洗漱、睡觉,每天为了这点儿事,我觉得我几乎已经黔驴技穷啦,如果谁有办法能让姗姗提高些效率,不用多,20%即可,我可真的要谢天谢地了。
姗姗在我怀里的时间可能是所有人中最长的,我可是在感受着她的一点点变化,上面说的那些,都只是阶段性的。不是我自夸,我们家姗姗可真的是人见人爱。首先,姗姗长的并不难看,而且非常上相,出去照相时,摄影师都忍不住给姗姗多拍一组照片,当然,这是她天生的,与我们亲子教育可没啥关系;姗姗很聪明,从小在小区里就有“小精豆”的称呼,到了幼儿园,更是经常遭到老师们(是“们”啊)的表扬,英语、音乐一直都是姗姗的强项。这下让她妈妈受不了啦,又给孩子报阶梯英语班,又让孩子上能量娃,生怕不在这些学校中进行强化培养,就对不起姗姗的脑袋似的,搞的我一直不明白:孩子她妈,你不会打算让姗姗成为居里夫人吧。记得当时我还开了个玩笑,女孩嘛,嫁个好老公才重要,因此需要学好英语、舞蹈和游泳,英语将来会是高级人才交流的基础工具,舞蹈可以练就一副好身材,至于游泳嘛,大家自己琢磨吧,嘿嘿……
姗姗很讲道理,你和她说这样做不好,她真的很听话。不过我总觉得,女孩子还是要学会撒娇的,应该培养培养,于是,当她想多看一集《猫和老鼠》的时候,我就刻意诱导她求求我,哄我开心了,我就让她看……长此以往,家里所有人都说我太宠姗姗了:)
姗姗在哪里都是最小的(这和她妈妈把姗姗定位在超常孩子有关,呵呵),与小朋友发生身体碰撞时,几乎都是自己吃亏,于是会觉得很委屈。记得在幼儿园的时候,那天放学后大家在游乐场玩,突然姗姗大哭,我赶紧跑过去问,原来一个同班的小男孩把她撞倒后逃逸(幸亏认得),于是我带着姗姗找到小男孩的父亲告状,是让姗姗自己上前告状的哦,结果小男孩被狠狠说了一顿,姗姗心满意足了。其实我最看重的是姗姗能过来和我说,我想,将来姗姗进入青春期后,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她都愿意和我说说,我觉得这才是最重要的。
姗姗不爱表现,尤其是自己不擅长的事情或者没尝试过的事情,她可不情愿做呢。我总想让她在小班呆一段时间,当当老大,增加一些自信心,但是遭到她妈妈强烈反对,未果,所以这方法是否有效,尚未检验。我觉得到现在姗姗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并不出众,这也是我的一件遗憾的事情。
姗姗这段时间在能量娃的学习提高还是很明显的,尤其是识字,常常给我惊喜,这也是当初妈妈让她学能量娃的主要原因之一,姗姗识字越多,通过书本进行自学的基础就越好,这点要感谢能量娃的老师的辛勤培养。
父亲节到了,借着这个节日,向所有的父母(一定要包括妈妈哦)道一声,大家辛苦了,养了宝宝才知道父母恩(当然,孩子也给了我无数的乐趣),所以一定要记得给父母们打个电话、做一顿饭、刷一次碗、聊一会儿天,记得要常回家看看。
姗姗爸爸
有感于2009年父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