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的想象力
发布时间:2020-11-28 幼儿想象力的活动方案 力的教案幼儿园 幼儿想象故事都说宝贝们的想象力是天马行空的,孩子们的想象力是五彩斑斓的。孩子们的世界是充满想象的。
今天早上宝贝们上完课,我带着大家到校园里感受秋天的变化。来到院子里宝贝们开始欣赏周围的事物,不一会就有声音传出,有的小朋友抬着头说秋天的树叶怎么金光闪闪的,真漂亮。有的小朋友说天上的云朵好像棉花糖呀。还有的小朋友说觉得好像楼梯。有的小朋友说我觉得像城堡,里面住着天使。映入我眼前的是几个小朋友在捡树叶,有的小朋友把叶子贴在身上,当做鱼鳞,把自己当做是小鱼。有个小女孩把树叶放在头上说自己是小公主。还有几个小朋友把树叶集中在一起,在上面蹦蹦跳跳说是在玩蹦床。小雨在一棵大树旁边不断地撕树上的树叶。我过去问他“你在干什么啊”小雨说“我把树叶采下来,扬到天上像是下雨了,真好玩”。我告诉小雨“宝贝,我们不能随便摘花草的,因为他们也会疼的,你在撕它的树叶,就像在揪小朋友的鞭子一样,会很疼的,对不对?”此时的小雨低下头,很难为情。于是,我鼓励他说过“宝贝这次没关系的,大树会原谅你的,只要你下次改正,也帮老师价与其他小朋友别要随便摘叶子就可以了,好吗?”我们很愉快的击掌合作了。
每次带着宝贝们到外面,我都会有很多收获,有时会被他们的想象力吸引,有时会被他们的善良所打动。【WwW.Jz139.cOm 迷你句子网】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放飞孩子的想象力
上周吃完午餐后,我和孩子们到外面散步。今天阳光灿烂,天上白云朵朵。孩子们也特别高兴,边走边说。突然有个小朋友说:“丁老师,你看天上的云彩还在走呢!”我一听,孩子观察真仔细。何不让孩子看一看天上的白云呢。“小朋友们,你们看看天上的云彩还有什么变化?”一石激起千尺浪。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丁老师,你看那云彩像雪娃娃!”,“那是个小白兔!”,“是个恐龙!”,“那是个鲨鱼!”……
孩子们闪烁着明亮的眼睛盯着天空,叽叽喳喳地嚷着,天上的白云不时变幻着姿态,孩子们不时着惊奇地说着自己所看到的景象,其中有块白云慢慢变淡,散开去。浩浩小朋友说:“丁老师,你看那云彩消失了。”我听了
,打心底里高兴。孩子们被天上的白云深深地吸引住了。一块淡黑色的云彩飘过来了,太阳躲在它后面。凌凌小朋友说:“丁老师,你看太阳到那边去了,那边一定很暖和。”看,孩子多有想象力啊!
给孩子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给孩子一个创造的空间,给孩子一个自由表达的机会——我想这是我们能做到的。
幼儿的想象力真丰富
天气渐渐转凉了,树上的叶子也失去了原来的光彩,一片一片从树上飘落下来,轻轻地落到了草地上。上午游戏活动时,我带小朋友们到户外自由活动,发现很多孩子都跑到草地上去捡落叶,一片一片拿在手里,你追我跑,大家玩得可开心了。
我也捡起了一片落叶,拿在手里看了一会儿,发现它长得很有意思,于是我就小朋友召集了起来,请他们每个人都去捡一片自己喜欢的落叶,拿在手里想想看,它的形状像什么?有的说“像爸爸的大手”,有的说“像老虎的牙齿”,有的说“像妈妈梳头用的木梳”,“还像小船、小飞机呢!”,幼儿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啊
,把一片片普通的树叶想象成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我想到如果把孩子们手里一片一片的树叶放到一起,就变成了许多树叶,这样也达到了区别1和许多的目的,于是,我就请他们把自己手里的一片树叶放到老师面前,边放边说“我放一片树叶”,不一会儿我面前就有了许多树叶,再请他们一起说“许多树叶”。找到了这么多的树叶,我又让他们给树叶宝宝找妈妈,找一找这是那棵树妈妈的树叶宝宝,幼儿的兴致又来了,高高兴兴地东找西找,他们的眼睛真尖,一下子就找到的树妈妈,边跳边喊:“我找到树妈妈了。”
这样的游戏活动内容丰富,孩子们边玩边学。其实生活中的事物都能成为孩子们的学习内容,一片树叶,一张纸,幼儿都会玩得有滋有味,因此,我觉得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你就会发现很多平时没有注意到的东西,原来他们也很有趣!
请不要扼杀孩子的想象力
集体活动时,我拿出一张画有太阳的图片问孩子们:“画上的太阳是什么颜色的?”“红色”孩子们回答道,我又问:“看到这个太阳你有什么样的感觉”说实话当我看到这张太阳图片时,看了又看也没想到有什么感觉,觉得就是一太阳。之后我又问我们同班的毕老师,她扔给我一答案“没感觉”,课前准备教案时一直琢磨这个问题,孩子们能回答出来吗?事实证明我太小看这群聪明可爱的孩子了。
当我问出:“看到画上的太阳你有什么感觉时”?孩子们立马情绪高涨、七嘴八舌的说起来,子航大声地告诉我:“有种热热的感觉”,思羽说:“我觉得这个好像是早上刚刚升起的太阳”军晓说:“这个太阳没有光芒”,滢倩说:“这个太阳没有嘴巴没有眼睛也没有胡子”,佳诚说:“我觉得太阳公公应该是黄色的”……还有好多好多不同的答案,令我惊喜非凡。
这不由得令我想起很久以前看过的一篇杂志,讲一个教授走进高中班级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圈,然后问孩子们:“这是什么?”学生们异口同声的说:“圆”再没有其他的答案。走进中学班级,同样也在黑板上画有一圆圈然后问孩子们这是什么?同学们回答道:“欧(英文字母)”,走进小学,也在黑板上画有一圆圈问孩子们这是什么?答案是“零”。当教授走进幼儿园问小朋友们时,得到的答案相当丰富“圆圆的饼干”“妈妈的眼睛”“扣子”“太阳”“月亮”等等等等。
通过这件事我反思,在幼儿幼小的心灵里有着许许多多的奇妙想法,他们的思维就是一超大的想象空间,可以随时飞出地球,越过时空,有时候时我们成年人所不能及的。因为岁月的磨砺,大人们的激情和想象力早已被冲刷得一干二净了。
所以作为我们作为教师和家长应该鼓励孩子们尽情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千万不要因为自己大脑里条条框框来制约孩子们的思维,有想象力才有创造力,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梦想,这样才能给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留下足够的空间,而孩子也可以在自己的想象中玩得更尽兴、更自主、更活跃。
在玩中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孩子们拿到球时总是想着踢、滚、拍着玩。
由于年龄小的原有的幼儿甚至都不会单手拍球。
那么关于球的许多种玩法在小班幼儿当中是无法开展的!但是在一次偶然的活动中却使我感触很深!为何不然幼儿自己为自己创编一些游戏的玩法呢?自由活动开始了,洋洋和涵涵两人拿了一个球和一个圈,她们并没有象平时一样拿球的拍球,拿圈的玩“开汽车”,而是洋洋拿着圈,涵涵拿着球,涵涵把球往圈里扔,在扔的同时洋洋连忙丢开圈去捡球,而涵涵则连忙去拿圈,有时两人都能接住有时都掉在地上了,不管接得住还是接不住两人都会在接、换的一刹那开心地哈哈大笑起来。
后来两个人又一人拿一个圈放在地上站在圈里面轮流拍球,两人玩的开心极了!在日常活动中,有时我们强调让幼儿玩某某玩具而且还介绍该怎么怎么玩,不许怎么怎么样。
有时甚至幼儿在想用其他玩法玩玩具时都会加以制止,生怕会把玩具弄坏,或者觉得那样是不听话,不遵守游戏规则。
其实这样抑制了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要鼓励幼儿创编玩具的玩法,培养孩子们想象力和创造力。
宝贝的吻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宝贝的吻”!
宝贝的吻是最神奇的礼物,能让不安的心立马安静下来,郁闷的心情一扫而光,瞬间开心的不得了。
还记得有个故事《甜甜的吻》,宝宝给她外婆送了一个甜甜的吻,甜到外婆心里去了,孩子们回家都送自己的妈妈一个甜甜的吻,有很多妈妈后来跟我说宝贝长大了,会疼爱人了,给的甜甜的吻都甜到心里去了。
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宝贝,不图孩子回报多少,一点小小的回报就让他们很满足,很开心。
吻是很神奇武器,轻轻吻一下,便会很开心,不安的心立马安静下来,充满温暖。
小班的小朋友年龄小,离开妈妈来到幼儿园很不适应,有的小朋友哭闹,让人疼惜,我便安慰他们,给他们一个吻,一个拥抱,安抚他们不安的心,他们一会儿便安静了,还给我一个吻,我们的心便拉近了,孩子们也喜欢这里了,一下有了家的感觉,安心的在这里生活。
吻的神奇功效还有很多,爱孩子就多亲亲他们,抱抱他们,让我们的心中都充满爱,在爱中成长。
独一无二
寿光市侯镇实验幼儿园李维霞宋晓风
“自己是最重要的,自己永远是世界的唯一。
”每一个生命都是上帝精心打造的,独一无二。
对于这,孩子表现的淋漓尽致,他们都有各自的优点,各自的独特之处。
幼儿是人生中最纯洁的时期,这时候的孩子单纯如白纸,没有任何的伪装,自己的优点、缺点都表现出来,没有一点掩饰,干干静静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所以,这样的生命才让我们喜爱,忍不住的疼爱、呵护。
孟一小朋友在班里比较淘气,经常闯祸,可这并不影响他的发展,每天都是快乐的玩、闹、学,从不会因为自己的缺点而自卑,因为他有自己的优点。
大方,非常大方,从不会在别人面前拘束,这让我很喜欢。
一次,我们学到《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小朋友们自制面具、金箍棒,表演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情节,开始叫几个平时表现好的小朋友表演,但都是扭扭捏捏,不理想,这时,我突然发现孟一小朋友不自禁的在那表演,我便叫他到台上表演,一鸣慢慢走上来,当开始表演时,一个活灵活现的孙悟空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一点没有拘束的意思,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小朋友的一阵喝彩,孟一也特别的得意,此后,孟一表演的孙悟空成了小朋友模仿的样子,经常看到一群小悟空在那活蹦乱跳,孟一从此也更爱表现,表现的也更积极,连家长都明显感觉到了孩子的变化,很欣慰。
看到孟一的进步,我特别开心,孩子认真学习,积极表现是非常好的进步,在一点一点的表现中渐渐的成长,表现得欲望促使孩子学习,各方面都会有突出的进步。
孩子不一定都要学习好,认真学习、乖巧听话,只要有自己的优点,勇于表现,都会获得进步,在一次次的表现中成长、成人。
每个人都是世界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很重要,都是自己的唯一,孩子更没有好坏之分,每个孩子都是棒小孩。
不知道本文“宝贝的吻”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教育随笔: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曾经跟老师去幼儿园里听过一堂课,是关于秋天树叶的欣赏活动,老师拿起一片树叶让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像什么,我也在观察,这像什么呢?在我冥思苦想不得答案的时候,孩子们已经有了答案,有的说把树叶横过来就是小鱼,有的说把树叶竖起来就是一件衣服…答案五花八门,却让我不得不感叹小孩子的想象力是多么的丰富!这堂课气氛极好,小孩子们都积极发言,踊跃回答老师的问题,有的孩子如果不让他回答的话,甚至会跑到老师的怀里。这种场景让人感动,这种气氛与我们久违了。想想我们自己,教室的前三排永远不是我们的选择除非是没得选了,上课会早去占位子,不是为了占前排与老师有沟通,而是为了占后边不起眼的、老师注意不到的角落里,而孩子们呢?他们进教室后会选择与老师挨得最近的最中间的位子老师讲课的时候会一直看着老师。上课老师如果不点名是绝对不会起来回答问题的,相比起那唯恐点不到自己的孩子们,我们是多么的可悲……
还记得在杂志上看到过这么一个报道:一记者用圆规画了一个圆分别到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和研究所让不同阶段的人来说说这是什么,幼儿园里的孩子会说是月亮、是太阳、是镜子、是苹果……到了大学,大学生说是一个直径相等的正态圆,而到了研究所里,几个白发斑斑的老教授却不敢回答,他们研究了一会跟记者说,这能不能复印一下让我们仔细研究研究?
我们的教育怎么了?最近读留美博士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对我颇有启发,他笔下的美国孩子活的是那么的快乐、自由,从来不曾为作业功课苦恼过,而中国的孩子呢?上小学的第一天起就注定了我们悲惨命运的开始,有人统计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书包的重量是3公斤而一个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书包的重量则有9公斤,书包的重量与我们身体的重量和年龄极不相称。而那永远做不完的作业剥夺了我们看月亮数星星的时间,老师的怒吼声、父母的抱怨声成为我们童年最熟悉和可怕的声音,他们大人是不会懂那种看蚂蚁搬家、萤火虫跳舞的快乐的。他们只知道分数和名次,他们反复强调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要东张西望,殊不知,孩子在他们东张西望的过程中或许学到的更多,就像波兰教育家亚努什•柯尔恰克在《当我返老还童之时》一书中写道:谁也不知道,当学生看着黑板时获得的是不是比那不可抗拒的力量(即太阳使向日葵随着它转的那股力量)促使他窥视窗外时所得的多。刘晓东也曾说过,“在那个时刻,什么对他更有益、更重要,是压缩在教室黑板上的逻辑世界,还是游动在玻璃窗之外的那个世界?”
为什么小时候的我们有色彩斑斓的梦想、有无所畏惧的胆量、有勇往直前的信心?而现在的我们只有在试卷上全是对号的时候才会找到那一点所谓的自信?我们的梦想和憧憬在老师和父母一遍遍的打骂声中消失殆尽,我们的勇气和胆量随着试卷上那越来越小的数字而找不见了。
这是孩子的悲哀还是教育的悲哀?幼儿是这个世界上最纯洁、最透明也是最脆弱的群体,正是孩子们的特殊性成就了幼儿教育的特殊地位,也使得幼儿教师成为最与众不同的职业,作为孩子们最信任的人,我们应该承担起保护他们的责任,保护孩子们的幼小心灵和绚丽多彩的想象力!
教育随笔:呵护孩子的想象力
画画活动刚刚结束时,忽然,一位小朋友大声的叫起来:“老师快来看,路超在乱画…”,经他这么一叫,很多的小朋友都围了过来,“哈哈,鱼怎么会长脚?鱼又不会走路,真是个小笨蛋……。”孩子们在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我走过去一看,原来是路超画了一条会走路的鱼。路超经小朋友这么一喊,顿时羞红了脸。这时我急忙支开了围观的小朋友。等小朋友安静下来,我告诉他们说“路超小朋友的画是用了拟人的手法,画画用拟人的手法会使那些看起来不够生动的东西更加可爱,就像我们看的动画片,有很多的地方都用到了拟人的手法。经我这么一讲,小朋友们都不再笑路超了。
事后,我问路超为什么会给鱼画上脚,他得意地说:“我担心河水迟早会用完,到那时候不长脚的鱼就会给干死。”说完,就笑了起来。
经过这件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师必须细心呵护孩子的想象力,因为只有这样的呵护才会使孩子的想象力插上飞翔的翅膀。
在故事中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
导读: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爱听故事,故事中生动具体的形象、引人入胜的情节,都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引起幼儿的兴趣,打动幼儿的情感,还可以随机进行引导,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有一次,下午班,等我从睡眠室与最后一个起床的孩子子来到活动室时,活动室外面已经一片喧闹声,为了先稳住他们,我问:“小朋友们,你们爱听故事吗?”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说“喜欢听!”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爱听故事,故事中生动具体的形象、引人入胜的情节,都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引起幼儿的兴趣,打动幼儿的情感,还可以随机进行引导,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有一次,下午班,等我从睡眠室与最后一个起床的孩子子来到活动室时,活动室外面已经一片喧闹声,为了先稳住他们,我问:“小朋友们,你们爱听故事吗?”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说“喜欢听!”
这时,我忽然想起应该在讲故事时善于启迪,给孩子自由想象的机会。于是我在给孩子们讲完《乌鸦和狐狸》的故事以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狐狸骗了乌鸦的大肥肉,乌鸦用什么办法才能夺回来?”
这一下,打开了孩子们思维的闸门,有的说,正当狐狸要吞那块大肥肉的时候,早已躲在一边的乌鸦一下子飞了起来,用尖嘴啄狐狸的眼睛,狐狸痛的“哎呀”一声,肥肉就从嘴里掉下来,乌鸦叼起来就走了;有的说,乌鸦“哇”地大叫一声,请来许多小蜜蜂,把狐狸刺得满脸是大疙瘩,肉就夺回来了;有的想出一条“妙计”,乌鸦看到狐狸把肉叨在嘴里,就对狐狸说:“这块肉是有毒的,我正要把它扔进大海里去呢!”乌鸦等狐狸回答时再乘机把肉夺回来……
看,孩子们的思维是多么活跃,想象力多么丰富!这种给孩子创造自由想象机会的方法,不仅可以让幼儿在飞驰的想象中得到心理和感情上的满足,也培养了幼儿发散思维和变通思维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