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优秀数学教案《水果超市》及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20-12-01 数学教案幼儿园大班 数学教案幼儿园 幼儿园大班教案及反思活动目标:
1、会商量确定水果的价格,并制作价目标签。
2、初步感知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理解加减法运算。
3、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已参观过水果店、超市。
2、几种水果玩具(数量为幼儿4倍)、货架、代币券(数字1---5)。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共同布置“水果店”。
让幼儿确定水果的品种,货架的摆放位置。
2、幼儿分组商议水果价格,并给每个水果制作价目标签。
3、参观超市并购物。
(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超市,引导幼儿观察水果上的价目表。
(2)商量分成两组,轮流扮演收银员和顾客。
(3)扮演顾客的幼儿每人领1张5元的代币券开始购物。
“每个幼儿只能买5元钱以内的水果”。
“如果让你用5元钱买两样水果,你可以买哪两样?”
请幼儿把自己买的两样水果在记录表上圈出来。
教师小结:共同讨论用5元钱买水果有几种买法?引导幼儿找出5的组成的规律。
“如果让你用5元钱买三样水果,你可以买哪三样?”
幼儿继续在水果记录表上圈出自己买的三样水果。
(4)规则:买的水果价格合起来正好是代币券上的数字。
4、购物游戏可反复进行,并延伸到区域游戏活动中。
附记录表:
5元=苹果梨子草莓橘子
1元2元3元4元
5元=橘子草莓梨子苹果
4元3元2元1元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幼儿百科: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觉为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实。水果不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营养,而且能够促进消化。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大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水果超市》
活动目标:
1、会商量确定水果的价格,并制作价目标签。
2、初步感知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理解加减法运算。
3、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已参观过水果店、超市。
2、几种水果玩具(数量为幼儿4倍)、货架、代币券(数字1---5)。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共同布置“水果店”。
让幼儿确定水果的品种,货架的摆放位置。
2、幼儿分组商议水果价格,并给每个水果制作价目标签。
3、参观超市并购物。
(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超市,引导幼儿观察水果上的价目表。
(2)商量分成两组,轮流扮演收银员和顾客。
(3)扮演顾客的幼儿每人领1张5元的代币券开始购物。
“每个幼儿只能买5元钱以内的水果”。
“如果让你用5元钱买两样水果,你可以买哪两样?”
请幼儿把自己买的两样水果在记录表上圈出来。
教师小结:共同讨论用5元钱买水果有几种买法?!!引导幼儿找出5的组成的规律.
“如果让你用5元钱买三样水果,你可以买哪三样?”
幼儿继续在水果记录表上圈出自己买的三样水果。
(4)规则:买的水果价格合起来正好是代币券上的数字。
4、购物游戏可反复进行,并延伸到区域游戏活动中。
附记录表:
5元 = 苹果 梨子 草莓 橘子
1元2元3元4元
5元 = 橘子 草莓 梨子 苹果
4元3元2元1元
活动反思:
活动以水果店游戏的情节来开展,符合幼儿的心理年龄特点,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水果超市》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水果超市
活动目标:
1、会商量确定水果的价格,并制作价目标签。
2、初步感知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理解加减法运算。
3、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已参观过水果店、超市。
2、几种水果玩具(数量为幼儿4倍)、货架、代币券(数字1---5)。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共同布置“水果店”。
让幼儿确定水果的品种,货架的摆放位置。
2、幼儿分组商议水果价格,并给每个水果制作价目标签。
3、参观超市并购物。
(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超市,引导幼儿观察水果上的价目表。
(2)商量分成两组,轮流扮演收银员和顾客。
(3)扮演顾客的幼儿每人领1张5元的代币券开始购物。
“每个幼儿只能买5元钱以内的水果”。
“如果让你用5元钱买两样水果,你可以买哪两样?”
请幼儿把自己买的两样水果在记录表上圈出来。
教师小结:共同讨论用5元钱买水果有几种买法?引导幼儿找出5的组成的规律。
“如果让你用5元钱买三样水果,你可以买哪三样?”
幼儿继续在水果记录表上圈出自己买的三样水果。
(4)规则:买的水果价格合起来正好是代币券上的数字。
4、购物游戏可反复进行,并延伸到区域游戏活动中。
附记录表:
5元=苹果梨子草莓橘子
1元2元3元4元
5元=橘子草莓梨子苹果
4元3元2元1元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文具小超市》及教学反思
活动名称:文具小超市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从5~10)、每组一个塑料框、计算用的纸和笔。
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超市买文具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文具,今天,请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买你们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从塑料框那那一份钱,请你用手中的钱去买文具,要求买的文具的总价格就是你手中的钱的数字。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字购买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购买的文具式题。
4,请个别幼儿说说:我买了……文具,算题是……。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每组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2,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并能做出适当调整。
鼓励幼儿把重复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并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认为是必须的的文具。
3,集体讨论
请个别小组展示所购买的文具。
(1)请大家看看,哪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说说你们的理由?
(2)幼儿边说老师边出示相应的文字卡片。
(3)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4)师生共同总结。
4,被排除的这些文具,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还是会用到,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文具吗?
活动反思:
1、幼儿对人民币感兴趣。
2、引导幼儿动脑筋。
3、体现数学教育生活化。
4、数学问题情境化。
5、教育方法游戏性。
6、活动环节训练要复习序数。
7、要反复做游戏巩固,把文具换其他物品培养幼儿灵活换算能力。
幼儿百科:超市一般是指商品开放陈列、顾客自我选购、排队收银结算,以经营生鲜食品水果、日杂用品为主的商店。一种消费者自助选购、统一收银结算的零售企业。在中国,超级市场被引入于1978年,当时称作自选商场。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超市》及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利用图表进行统计的方法,并了解图表统计的特点。
2、乐于尝试和探索,愿意与同伴合作学习,体验成功的乐趣。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货架3个,小篮5个,推车2辆,玩具类、餐具类、文具类若干。
2、统计图范例一张,表格两张。
3、幼儿操作用的统计表若干、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谈论与超市有关的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
今天老师与小朋友一起开一个超市,我当老板,你们当员工好吗?我已经准备了这些货物,你们看是什么?
2出示货架、小篮、推车问:这些东西有几个呢?你能用线条、数字、图片
等各种办法记录下来吗?
二、通过记录货架等物品初步尝试统计
1、让幼儿用自己的方法记录货品的数量。
2、交流自己的记录方法。归纳出幼儿统计的方法:画上一样物品再写上数字,有多少物品就画多少个。
3、讨论图表的制作方法。出示教师的统计表让幼儿讨论它的优点,能看出各种物品的多少,还能看出谁最多谁最少?并操作演示图表的记录方法:数字标号从0开始从下往上标,每一格表示数量一个,要统计的货品用简笔画的方法画在对应的格子下面,有多少物品就涂多少格子。
4、幼儿尝试用图表的统计方法进行记录。
三、通过对超市商品的分类,学习和利用图表方法统计货品。
1、请幼儿把超市的商品进行分类。师:看看我又采购了什么货品?出示铅笔、橡皮、水彩笔、碗、筷子、勺子、积木、皮球、风车,引导幼儿进行分类,并数数分别有多少。引导幼儿分类并把货品放在货架上尝试合作学习。
2、采用任务的形式请幼儿对各种类别的商品进行统计并进行检验。
3、总结:今天我们学会了用图表法来统计物品的数量,但是还有许多种方法也可以统计物品的数量,以后我们再学。
四、结束部分
1、我们的超市全部准备好了,谁能给它取个名字呢?
2、为了让超市生意兴隆,我们去宣传,让更多的人都知道我们的超市。(幼儿出教室)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的开展表面上是按超市的实际流程展开,实际上内在遵循了幼儿思维的发展,注重由易到难、逐层深入的原则,如:先让幼儿自由的记录,然后教师推荐新方法,大家共同分析,最后让幼儿动手操作,并在集体中进行交流和检验,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意见,既起到与同伴分享交流、拓展经验的作用,也自然地完成了互相验证,让幼儿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幼儿动手操作方面的训练,提供让幼儿自主操作,主动学习的机会。
幼儿百科:超市一般是指商品开放陈列、顾客自我选购、排队收银结算,以经营生鲜食品水果、日杂用品为主的商店。一种消费者自助选购、统一收银结算的零售企业。在中国,超级市场被引入于1978年,当时称作自选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