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妞和耐心妈的语言接龙
发布时间:2020-12-03 爱的教育笔记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 幼儿园爱的教案 爱问妞和耐心妈的语言接龙都说二岁半是孩子言语活跃期,孩子非常爱说话,整天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一点都不假,**宝贝从早上起床到上学放学,那小嘴巴都没有闲着的时候,特别是她最喜欢问的“干什么?”早上我在厨房里煮豆浆,小家伙一醒来就喊:“妈妈”,我放手手中的所有的事跑到她的床前,她一边翻床边放的书一边抬头问我:“妈妈,你在干什么”
“妈妈在做饭啊”
“做饭干什么?”
“做饭爸爸妈妈吃啊”!
“妈妈你给我念书吧”
“****,妈妈得先给你倒杯水喝”
“妈妈,喝水干什么”?
“喝水**就不容易上火啊,你看看你的眼角都有些眼屎了,都是因为喝水少上火啦”。
我去厨房给她倒了一杯温开水递给她,小家伙把水瓶拿在手里还不忘记继续提问:
“那喝完水干什么”?
“喝完水喝奶粉啊”
一听到喝完水就可以喝奶粉了,**宝贝可是大口的吮吸着奶瓶的管子,不到两分钟就把半瓶水给喝了个净光。在给**冲奶粉时**也不放过我:
“妈妈,喝奶粉干什么”?
“喝奶粉**能长高高啊”。
“长高高干什么”?
“长高高**就能上大学啦”
说到上大学小家伙的话题算是要暂时打住了:“长大要上美国上大学”。**奶家里挂了一张世界地图,没事的时候喜欢教**认地图,美国、澳大利亚、中国等,不知道什么时间**为什么喜欢说长大上美国上大学。记录一下,希望**宝贝能坚守她的理想,好好学习,当然我和老公也得给她攒足够出去上学的钱呢。
慌张的收拾了一下家,就要带着**宝贝去上学,刚走到楼梯口,**宝贝又发话了:
“妈妈,要干什么呢”?
“****,妈妈送你去幼儿园啊”
“上幼儿园干什么”?
“去幼儿园里有小朋友和你一起玩呢”!
“和小朋友玩什么呢?”
“玩滑梯、积木很多好玩的”
......
在一路的对话中到了幼儿园,**宝贝很乖巧的自己下了电动车,走到学校门口给我说一下:“妈妈再见”,自己一个人进入了幼儿园。不过这放学去她的时候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发问,虽然内容有些不同,但大致还是要问干什么。(趣祝福 WWw.ZfW152.COm)
对于像**这样无休止的发问,作为妈妈的我最主要的就是有耐心,现在正是她学说话积极性高很高的时候,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也很强烈,平时除了和她进行亲子对话外,还少不了给她讲故事、朗诵儿歌、看图讲述,这样可以培养她用已掌握的简单句讲述自己的印象,说出故事、儿歌、图片中的简单的事物。比如这几天天热要吃西瓜,人家就唱起了关于西瓜的儿歌,想吃汉堡了就唱汉堡的儿歌。
不过也要带孩子多接触自然和社会环境,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启发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鼓励孩子说话。昨天在阳台上我看到了一只蝴蝶,我喊:“**,你看那有一只蝴蝶”。**宝贝自己主动就开始唱:一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毛毛虫,爬呀爬呀爬。二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小白兔,跳呀跳呀跳。三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小花猫,喵喵喵。四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小螃蟹,爬呀爬呀爬。五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变成花蝴蝶,飞呀飞呀飞。
小侄子比**小三个月,现在还只会说爸爸妈妈姑姑这样简单的重叠词,在问我是怎么教**的,其实孩子的语言发育需要父母从出生起,就要多跟他讲话,形成一种语言环境孩子稍大一些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说话,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要多刺激孩子讲话。在教孩子讲话时一定要放慢速度,让孩子看仔细大人的口形才利于她的模仿。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妞妞儿的期末学习日记1:优秀妈妈的失落
妞妞儿的期末学习日记1:优秀妈妈的失落
妞妞儿五年级了,现在学习新概念,英语比数学好,
看到有些家长在论坛上发帖,我于是也有了兴致,好吧,从现在开始,我来说说我家的宝
周末结束了,这两天妞妞儿比较老实,认认真真地学习,明天孩子考试,还不知道能考成什么样呢
说一下昨天下午我俩的对话,今天想想笑喷了
宝说:下周三考英语,咱俩复习一下啊,
我说:复习点什么,
宝说:从单词开始吧,(我心想那也不多,就答应宝了)
之后没想到是默写和背词,说实话,本人挺不屑给她做这种小儿科的东西,试想我大学英语六级过了
就说:宝咱能不能讲点有含金量的东西啊?
宝说:看,……(之后是一阵坏笑)
宝说:看看这个,复习一下复数,
我于是就开始从+s,+es,+ies什么的,还有特殊的东东都给她讲了
宝问:那volcano呢,加什么?
我说:Volcano加es,因为是“有生命的”
宝疑惑:那要是“死火山呢”?
我说:那也是加es,我有点没底了,于是查了查
事实上都有,但是现在多用于Volcanoes
后记:看来大学六级的我也应该好好学习啊,这次栽了。
耐心和方法是学英语之必备
有耐心不怕难
幼儿虽然在语音模仿上占有极大的优势,但由于幼儿学语言的同时也在学习概念,所以很多时候,根本不知道到底他们学到了多少,也无法正确评估其学习成果。
举个例子,婷婷同时听了Bert‘sGarden这个英文故事,可是却不像读完MessyMalcolm一样那么有反应。因为婷婷到现在还分不清蝴蝶和蜜蜂,所以对于书中提到的bee、butterfly等昆虫完全没有概念,只好把听到的声音存放在大脑里的“暂时档案柜”,直到她有一天实际经历了花园里的各种生物,才会把这个档案叫出来产生反应。婷婷并不是没有学会Bert‘sGarden书中的字汇,只是她尚未解析出适当的反应而已。
尽管幼儿吸收能力非常好,有什么就学什么,但是他们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消化,这是认知发展的自然现象。所以,幼儿学英文的成效很缓慢,而且不会立即看到结果。就像丢一颗石子进入古井一样,总得等好一会儿,才会听到“咚”一声。所以父母对于孩子学英文,一定要有耐心与信心。
有方法就不迟
总之,在以中文为主的生活环境里,特定年龄学英文可并不能保证学习效果一定最好。不同年龄学英文,学得好的地方不一样,进步的速度不一样,而且会因为动机不同,学得的效果也不同。
相较于小学生、中学生或成人学英文,幼儿最大的优势在于他们发音器官的弹性让他们较易学得准确的腔调。此外,如果有相同的时间跟兴趣,幼儿在学习策略、成效上,都比不过年龄较大的孩子。若跟成人相比,幼儿虽然语音模仿能力相当强,但是在发音技巧的领悟和学习速度上却比成人缓慢。成人如果有强烈的动机,学习效率一定比较好。
所以,重要的不是什么时候开始学,而是在不同阶段让孩子开始接触英文时,父母所给孩子的学习经验要能配合他们的身、心需求,且对孩子设定的期望也应符合孩子实际的成长状况。
育儿心得:妈妈的爱
育儿心得:妈妈的爱
刚结婚那会,觉得,两个人的生活自由自在,丁克,也是不错的生活模式。后来,有了女儿,觉得这才是家庭生活,孩子的每一步成长都是我们开心快乐的源泉,我们愿意倾我们所爱去给予孩子。再后来,觉得一个孩子独自成长有点孤独,所以又有了弟弟。两个小朋友可以相互陪伴成长,互助互爱,这样的生活有吵有闹,有苦有乐。我们依旧愿意倾注我们的热情。
给孩子适度的爱,耐心的陪伴与引导,跟孩子一起成长学习,是我和爸爸的共识。
我们能在网上找到好多的育儿心得,朋友圈也经常看到爸爸妈妈们的育儿分享。最早,我都会来者不拒的去接收所有信息,去学习。但事实上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养成,男孩与女孩也很不一样,所谓的心灵鸡汤并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教育。所以现在的我只是按照我的方式与孩子不同阶段的成长模式与他们一起摸索前进。每个孩子的成长轨迹我们没有模板可参照。
孩子的独立、学习、判断能力是我们需要培养与引导的。
姐姐现在二年级,弟弟现在小班,他俩有自己的相处模式,有各自的时间安排。放学后,他俩会一起玩一会,姐姐弹琴,弟弟看电视。晚饭后,姐姐写作业,弟弟自娱自乐,我只是陪在边上,忙我的事情,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会叫我。我告诉他们,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有些新买的玩具,弟弟会自己去看说明然后教我怎么玩。我也不限制他们看电视,玩PAD,有的时候俩人看的时间长了,我会跟他们说长时间看电视会影响视力,姐弟俩就会说,再给他们五分钟的时间,我会愉快的与他们达成一致,五分钟后,他们也会自觉关闭电视。再小的孩子他也是一个有想法的独立个体,我们应该尊重他的意愿,耐心的引导,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帮助。让孩子自己慢慢的学会判断,给自己设定一个做事的度,我觉得那样对孩子家长来说才是双赢的轻松愉快的生活。
静待花开,更需要的是我们的默默耕耘。
爱心妈妈——大班妈妈
我有一个爱我的妈妈,她在我上幼儿园前的半年就开始锻炼我的自理能力,好让我更快的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有时生病咳嗽,妈妈更会大半夜不睡觉照顾我,坐着让我躺在她身上睡.妈妈的爱是那么伟大,就像一床棉被,当你寒冷时,给你一丝温暖,妈妈的爱就像一把大伞,无论下再大的雨它也能让你感到”太阳”就在你的头顶.
妈妈爱家人,忙碌的妈妈只要一有空就回去陪爷爷奶奶吃饭,说些开心的话逗的全家哈哈大笑,节假日时妈妈不能休息就让我和爸爸回家,虽然我现在还不明白其中的意义,但每次看到爷爷奶奶的笑脸,我也很快乐!妈妈说:”生活就应该是平淡的,如果都能理解真正意义的平淡,那么会是最幸福和快乐的人!”我觉得我的家就是幸福和快乐的家庭.
妈妈不仅做到家庭事业兼顾,更积极投身公益.她是张杰北斗星空慈善会的一员,每次和爸爸聊起这个话题,都能看到妈妈眼睛明亮而自豪.四年前的汶川大地震,这个慈善会通过努力,几天筹集二十多万购买救灾物资运往重震灾区,也有妈妈的一份力.妈妈说:”等我慢慢长大也要开始做些有意义的事.”其实在我幼小心灵留下记忆的是另一件事,妈妈和几个慈善会的朋友共同资助一位远方的小哥哥,因家庭贫困面临失学,如今这位哥哥已顺利小学毕业,小哥哥寄来的信能让妈妈高兴好几天..妈妈经常让我看一些西部地区小朋友的学习生活,让我明白自己有多么幸福.
这就是我的妈妈,勤劳,善良,有爱心的好妈妈!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性别教育:妈妈关心的热点问题
Q:儿子喜欢玩女孩子的洋娃娃,可以让他玩吗?
A:男孩玩汽车,女孩玩娃娃,这是一种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这种刻板尽管有助于孩子更好地融入同性游戏,但也有其局限性。当代心理学家对单维的男性化或者女性化提出了挑战,认为任何一个个体都可以用双性别的特征来描述,一个兼具男孩子的坚定有力与女孩子的善解人意的人,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社会。因此,儿子可以玩洋娃娃吗?答案是,可以。父母大可不必干涉,当然也不必鼓励。如果担心儿子过度女性化,可以有意识地引导他玩“男性化”的游戏,比如警察抓小偷、雄伟的场景拼搭等。
Q:奶奶总喜欢把儿子打扮成女孩子,会对宝宝有影响吗?
A:把男孩当女孩养,或者相反,都有可能造成孩子性别认同方面的问题。幼儿对性别的认识是从自己的外形、装扮、玩具开始的,身为男孩的宝宝经常被打扮成女孩,他的性别认同会如何呢?他是否会迷惑:“我到底是女孩还是男孩?”奶奶“重女轻男”的态度,会不会使宝宝对自己的性别不满意?变性专家陈焕然博士指出,父母把女孩当男孩或者把男孩当女孩来养,会人为地造成孩子心理性别上的混乱甚至扭曲,他所接触的要求变性的案例中,30%由此原因造成。
Q:宝宝最近开始玩自己的小鸡鸡了,怎么办?
A:孩子有时会沉溺于触摸生殖器所带来的愉悦中,这是他探索身体、进行性实验的一部分,再自然不过。孩子通过这一行为在孤独时找到安慰,在无聊时自我消遣。当然,宝宝玩弄小鸡鸡,不同于幼儿自慰。说得远一些,幼儿的自慰行为大多数情况也是由于太无聊或环境太单调的缘故。如果发现孩子自慰,切勿惊慌,更不要责备孩子,以免过度的反应使孩子受到惊吓,产生负罪感,也避免使用“好色”、“脏死了”等字眼,要知道成人此时的态度会影响到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可以平静地告诉孩子:“手脏脏的,不要摸小鸡鸡,要不然会有细菌感染。”
孩子的自慰行为不同于成人,要了解其行为背后的动机,倘若孩子因无聊而自慰,要试着引导孩子投入令他感兴趣的活动中,转移他的注意力,比如,妈妈做家务时请孩子帮忙,或拿一本画册给孩子看,尽量不要让孩子感到无聊和寂寞。
Q:三四岁的宝宝玩检查身体或打针的游戏,怎么处理?
A:检查身体或打针的游戏,属于孩子们正常的身体探索类游戏,他们不仅对自己的身体感到好奇,也对别人的身体兴趣盎然。扮演医生检查身体,或者商量着“把你的给我看,我就给你看我的”,有时父母会撞到两个孩子赤裸着下身,互相窥视甚至触摸。此时可以适时对宝宝进行性别教育。不要生气,不要过于忧虑,平静地告诉宝宝:“对别人的身体感到好奇是很正常的,但是,抚摸别人的隐私部分,或者让别人抚摸你的隐私部分,都是不对的。”告诉宝宝什么是身体的隐私部分:“游泳衣遮住的那些部位。”和宝宝谈论这些问题时,要坦然自在。宝宝了解身体的隐私是美好而不可“侵犯”的,可使其性别意识更多一份庄重和自我护卫的成分。
Q:宝宝看到了父母的裸体,怎么办?
A:有时父母正在换衣或洗澡,宝宝突然闯了进来,有的父母会感到尴尬,急忙遮掩自己的身体,其实大可不必。宝宝要学会的健康的性别意识之一,是认为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美好的,包括隐私部分,有的育儿专家甚至建议父母和宝宝一起洗澡,以打破关于身体的神秘感。
不过,在父母需要隐私的空间时,宝宝的“私闯”行为不应受到鼓励。那么,在什么年龄段,父母要注意及时遮掩自己的身体呢?留意宝宝给你的信息,他什么时候开始变得羞怯?当宝宝开始在父母面前遮掩自己的身体时,那就到了父母也应该遮掩自己身体的时候了。差不多5岁时,大多数宝宝会把自己的身体遮掩起来,不再让别人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