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物的家
发布时间:2020-12-03 幼儿园教案小动物 幼儿园喂小动物说课稿 幼儿园美术小动物过冬说课稿圆圆是个聪明的孩子,也是个很有“个性”的孩子。说他有个性,一点也不夸张。想象力丰富,提出的问题也很“刁钻”,还会经常冒出一些“古怪的”“出格的”想法和动作。比如,小朋友的玩具、图书等物,他会趁别人不注意时,悄悄的占为己有,等别人发现时,他就耍赖并会说出各种理由不承认;当他和小朋友发生争执时,他总是把错误说成是别人的,自己总是对的。
一次绘画活动中,我组织幼儿在美丽的草地上添画大树、小花、太阳、小鸟等,孩子们饶有兴趣地画着。可当我看到他的画时,气不打一处来,原本很漂亮的一副画,却被他画成了乱七八糟,一团一团的黑块。我很想发火,但却看到他一脸的无辜,我便平下心问:“你为什么把画画成这样?”“老师,这些黑色是我画的小动物的家,如果天黑了还有下雨了,小动物就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了。”听他这么一解释,我明白了他画黑块的原因。
当我们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时,不妨先让自己的心情冷静下来,多给孩子一些解释的机会,不要冤枉了那些可爱的孩子,走进他们的心灵,理解他们的想法,多给孩子一些想象的空间。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幼教随笔:宠物区的小动物们
真是应了那句话:教育无处不在!
在教室里最显眼的地方,摆着各种可爱的小动物。
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是小三班的幼儿从家里带来的,面对可爱大方的孩子们,我对自己说:“他们长大了,懂得分享了。”但是每次玩后收拾的不是很好,听到琴声把玩具一仍就跑,我真是又气又急,怎么办呢?
第二天孩子们要到儿童乐园玩,在动物园看动物时,我脑中突然一闪,教育孩子的机会来了,看到动物们互相拥在一起,大猴抱小猴,小猴与小猴互相添毛,那么有趣。“孩子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孩子们竞相回答。“那么我们怎么爱护小动物呢?”孩子们回答的也非常有趣。从儿童乐园回来,看到乱糟糟的玩具,我先告诉孩子们咱们教室里的玩具都是大家最喜欢的,请大家玩后一定要摆好,不能一仍就跑,动物园的小动物它们多么井然有序呀!
通过秋游观看动物,收获还真不少。宠物区的动物比以前放的整齐了,小狗神气的趴在门口,大狗抱小狗坐在小板凳上,蝙蝠倒挂空中,就连我也喜欢的不得了。
真是应了那句话:教育无处不在!
爱护小动物
前几天课间操的时候我们出去做操的时间,有个孩子跑过来告诉我,老师,那里有只小小麻雀,我就过去看看,原来是只刚出生不久还没长毛的小麻雀,不过已经死了,孩子们都跑过来看,看到死去的小麻雀,一个劲的说:好可怜啊,好可怜啊!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它是怎么死的?有的说是从天上掉下来摔死的,有的说是被爸爸妈妈遗弃的,有的说是自己从窝里掉出来的,有的说是饿死的,孩子们的想象力还真丰富呢!
我就说这个小麻雀是很可怜,这么小就死了,肯定是它不听爸爸妈妈的话,从窝里掉下来了,自己又太小了不会飞,就死在外面了。所以小朋友也要小心,在家里的时候不能自己一个人跑出来玩,这样很危险,那我们把小麻雀给埋起来好吗?幼儿一致说:好,我就和孩子们一起把小麻雀拿到我们种植区找个偏僻的地方把小麻雀给埋起来了,还给小麻雀插上了一个小棍,作为记号。
过了2天,我们到餐厅吃饭回来的时候,孩子们又大声的喊起来:老师,小麻雀的妈妈也死了,怎么办啊?我就和孩子们一起去看看怎么回事?是一只大麻雀,也死了,孩子们又讨论起来,它是为什么死了的?然后就跟我说:老师,我们去把它埋了去吧,好可怜啊。我们就一起找到小麻雀的那个坟把它们埋在了一起,孩子就说,小鸟和它妈妈都死了,怎么办啊?看见天上还在飞的麻雀就说:看,它爸爸孩子天上呢,还有它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舅舅舅妈等等。
这个时间好像是麻雀繁殖的季节,我们幼儿园有好多小麻雀,又过了一天,我们园大班的孩子在户外活动的时候抓到了两只刚长满羽毛的小麻雀,老师就教育幼儿要爱护小鸟,你们喜欢小鸟吗?大家都说:喜欢。那我们应该把小鸟放在哪里啊?放在天上,有好多孩子都这么说。真是好孩子,知道保护爱护小动物,那我们一起把它们放飞好吗?“好”
我就借这个事情告诉孩子们,小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小朋友要爱护它们,不能伤害它们,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和我们好好相处。对待动物我们应该充满爱心,因为它们也是地球上的一员,每个人在一生之中,都会与各种生命相遇:小猫、小狗、小兔子、小乌龟……这些小动物是我们的伙伴、朋友,甚至家人。每一个有爱心的人,懂得生命意义的人,都会知道怎么善意关爱自己的伙伴。
给小动物做新年的项链
材料准备:
毛绒小动物若干,四色的塑料彩链。
观察要点:
了解幼儿按照ABAABA和ABBABB模式排序的经验。
观察记录:
先后有五位幼儿玩“给小动物做新年的项链”。
幼儿拿到材料时,有以下不同的表现:
悦说看到毛绒绒的小动物就把他们轮流抱在手里,开始把自己想象成小动物的妈妈,摆着各种各样的姿势。
看到盘子里的彩链,她就没有任何规律的把他们穿得很长,做成拴小动物的绳子。
杰杰看到小动物和彩链的时候,同时也注意到了戴项链的小动物的照片,在摆弄和观察了一番之后,他开始为小动物做项链,每种小动物的项链都是同一种颜色。
完成后,他将小动物排成一队,拍手说到“真漂亮。
”
菲菲和超超市一起玩这份材料的,拿起小动物后,就非常熟练的对着照片为他们穿项链,每串一个,都会看着照片反复验证好几遍。
两个人还不时地进行相互检查。
全部完成后,他们就开始数上面彩链数目,在数了几遍都没数清楚后,菲菲和超超将材料“物还原样,物归原处了”。
观察分析:
比起一般用于排序的小火车,给小动物串项链的形式显得更为生动,使幼儿有了一份亲切感,幼儿更愿意操作这样的材料,因此教师提供的材料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
大多数孩子能按照教师的预设操作材料,表明他们已经具备初步的按照ABAABA,ABBABB模式排序的经验和能力。
而说悦出现的情况,则说明一部分孩子只在情感上得到了发展,在能力上的发展还稍有欠缺。
菲菲的情况则和说悦的正好相反,她在能力上的发展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孩子,但情感的发展却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思考与对策
在幼儿独立操作材料之后,给于适当的语言提示,提示有的偏重能力的培养,有的偏重情感的培养,视幼儿的不同表现而定。
小书吧、小动物吃东西
小书吧,刚进入宝宝书吧时小雪显得比较高兴在认真的看书,刚开始的时候,书吧里纪律还比较好,可是后来有个别的小朋友也拿着图书当方向盘开汽车,嘴巴里还不时的发出:“滴滴、叭叭!”的汽车叫声,好几本书都掉在了地上,没有一个人会弯腰捡图书,面对这幅场面,我说:“书宝宝已经在地上躺了很长时间了,怎么没有人把书宝宝送回家呢?看!这本书宝宝可伤心呢!”没人反应,最后还是小雪把书捡起来放回了书架。小雪在宝宝书吧呆了很长时间,只见她拿了一叠书,走到垫子前,继续认真的看着她的书。
小动物吃东西
生活区中我们提供了“喂动物宝宝”的操作材料,动物头形盒有小猫、小熊、小兔、小青蛙的小动物嘴巴的形状我们设计了圆形、方形、三角形;勺子我们提供了长柄小调羹和短炳小汤瓢儿;“食物”包括大小不一的彩色饼干,小萝卜,小蝴蝶,小树叶,小鱼等。昕昕来到生活区,找到了萝卜放入小兔的盒子里。玩了一会儿,小动物的肚子装满了食物。她又把食物倒到筐中,重新再喂。可一会儿,昕昕开始停住喂的动作。我进入区域,问她:“小动物是不是都吃饱了。她跟我说,他想换另一种食物。我说:“看看它们的嘴巴是什么形状的,就喂什么形状的食物给它吃。”其他小朋友看见了,也学着昕昕的样子,看根据动物嘴巴的形状来喂食物。
动物的尾巴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动物的尾巴”!
情况描述:(包括教师的提问、策略以及幼儿的反应与跟进措施)
[活动的第三环节]——观看录象并讨论(录象不太清晰,杂音太大解说的语速也比较快)
教师想通过一段录象帮助幼儿梳理动物尾巴的作用并把有相同作用的动物尾巴进行归类
1、教师提问:你在这段录象里看到了什么?
个别幼儿幼儿回答:我看到尾巴
个别幼儿在议论从画面中发现的新奇的东西
其余幼儿比较的茫然
2、教师追问:你们看到这段录象里有我们没有讲过的动物的尾巴吗?
几个幼儿说:我看到了狗摇尾巴表示高兴。
一名幼儿回答:孔雀在遇到危险的时候它会开屏,它的尾巴上有很多像眼睛一样的图案会把敌人吓跑
3、教师:哦,这是录象里也没有看到的,那么谁还从录象看到了我们没有讲过的尾巴呢?
幼儿没有了回答
4、教师又问:那么谁还知道我们没有讲到过的动物尾巴的作用
幼儿开始有回应
分析与反思:(包括自己采取了些怎样的互动策略、取得的效果如何,互动不足在什么地方,将如何调整等)
对于动物尾巴的作用孩子前期已经积累了相关的经验,老师想通过一段录象帮助孩子巩固并拓展孩子他们的经验,为老师能够帮助孩子把动物尾巴进行归类奠定基础。
但是从老师的提问、追问可以看出,老师的问题比较的松散宽泛让孩子没有方向。
而且所提的问题和环节的设计有所出入,不能为老师的预设更好的服务。
从孩子们的回答及表现可以看出这段录象并没有更好的为教学活动而服务,相反的因为录象的图象、音质及一些专业术语不仅大部分的幼儿没有看懂录象中的东西,反而影响了孩子的正常思维情境分散了注意力。
老师在提问的时候没有紧扣这个环节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思路有点不清晰比较随意。
如果录象在比较清晰的情况下,老师能这样问:你们看到的录象中哪种动物的尾巴和鱼的尾巴作用是一样的?再追问:哪些动物的尾巴作用都可以用来做武器的?这样的问题目的性就很明确,孩子就能很好的顺着老师的思路进行思考。
我的困惑:(谈谈自己在集体活动师幼互动上的问题与困惑)
我们老师在预设活动时目标意识都比较强,但是在实际的活动当中就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问题,比如说环节的遗漏,或者是问题的遗漏及不严密,就造成师幼互动的冷场或答非所问。
特别是我们年轻教师在组织集体活动时常常会遇到这类问题,这样一来我们对于整个活动的宏观调控及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就会失去有效性,一个活动的流程就像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那么整个活动就失去了原本预设的目的
关于“动物的尾巴”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我是一名小警察、漂亮的动物
我是一名小警察:今天的小警察是鑫鑫和轩轩。鑫鑫先工作,他拿着红灯、绿灯站在丁字路口的中间,举起绿灯,行走的路人看到绿灯都飞快地跑过去。这时鑫鑫快速地举起红灯,有些路人继续走,轩轩就在一旁喊:“闯红灯!”桐桐、浩浩等几个小朋友就停住脚,站在马路的中间,轩轩跑过来说:“闯红灯要罚款。”桐桐说:“罚多少?”“9元。”“我没钱。”轩轩拿起桐桐的存折一看真的没有钱了,轩轩只好让桐桐离开。
过了一段时间,鑫鑫对轩轩说:“该你来了。”说完把手里的红绿灯递给轩轩,轩轩举着红灯,鑫鑫一看,对他说:“要举平。”一边给轩轩纠正动作,把他的一只小手前平举,“要这样举。”轩轩任由鑫鑫摆布……
小警察的游戏是鑫鑫在琴凳里发现的红绿灯,就拿出来玩,一开始他们只是在活动室里玩开汽车的游戏,后来小朋友想到了在游戏中玩。由于轩轩今天是第一天当小警察,在动作方面还不是很标准,鑫鑫就热情地给轩轩摆动作。幼儿在生活中有闯红灯罚款的经验,并运用到游戏中,但具体罚多少钱幼儿就把,握不好,数额太大,幼儿没钱的时候,轩轩就束手无策。在游戏讲评中,大家一起讨论这个问题,闯红灯罚多少强?没有钱怎么办?大家讨论决定,闯红灯罚款3元,如果没有钱,就让他干活。这也是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想到的办法。
漂亮的动物
姗姗、慧慧等几个小朋友来到美工区,他们先把老师准备好的皱纹纸条卷成细细的一长条。在卷的时候,姗姗一开始用搓的方法,可以搓了一段时间,皱纹纸也没卷起来,于是她看到慧慧用两个手指搓,她就学慧慧的样子,好不易搓好了,皱纹纸也被弄得皱巴巴的。贴上双面胶就开始贴了,她选了一张蝴蝶图案的,先用红色的皱纹纸贴最外面的轮廓线,她贴的非常细心,慢慢的沿着边线贴,贴好轮廓线,再贴里面,蝴蝶终于贴好了,非常漂亮!
利用彩色的皱纹纸粘贴小动物,幼儿很感兴趣。在搓皱纹纸的时候,由于皱纹纸比较细,再加上天气比较冷,用手掌搓的效果不是很好。当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幼儿会模仿同伴的方法,向同伴学习。在下次的游戏中,我们可以让幼儿自己设计动物图案进行装饰。
《保护小动物》《让孩子哭吧》
春天来了,好多孩子跟着爸妈到野外去踏青,给班里的带来了好多小蝌蚪,放在我们班上的动物角里,这下我们的自然角里可热闹了,除了一些种子、花草盆景,娃娃鱼。还有黑溜溜的小蝌蚪,可以让孩子们仔细的观察蝌蚪的成长过程。高兴了没几天,问题就出来了:一是没有食物可以喂蝌蚪,二是由于双休日漫长的两天没有及时换水,好多蝌蚪都死了,这让我心理感到很难过,这好事变坏事了。
有一天,阿姨叫小朋友换水,笑笑怕小蝌蚪溜走,使劲的呼喊着我给他帮忙,“林老师,帮帮忙,我不知到怎么给小蝌蚪换水。”“好吧,我跟你一起给小蝌蚪换水吧。”我拿了一个筛子的盆把蝌蚪倒在里面,样的器皿里换上干净的水。这是笑笑发现好多蝌蚪都死了,伤心的说:“它们怎么都死了。”这时好几个孩子围过来看,我趁机和他交谈:“小蝌蚪在我们这里已经住了好几天了,我们都很喜欢它,可是一点东西都没给它吃,你们知道他吃什么呀?”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我马上抓住机会说:“对呀,小蝌蚪长大以后本来可以为我们吃掉许多害虫,可他住在我们这里却要饿肚子了,多可怜呀。我们怎么办呢?”笑笑接过我的话说:“还是放走它吧,让它去吃害虫。”面对这样的提议,我说:“对,这些蝌蚪也是有生命的,它们也要找妈妈,关在小小的空间里它们就会死去。下次还是让它们回到大鱼池里,你们同意吗?”“嗯。”孩子们都兴奋起来。在不经意中让孩子们传递了让它们要保护小动物。
很多孩子在遭遇挫折后,通常都会嚎啕大哭,但常常会阻止孩子哭:“不许哭,有什么可哭的!”“停住,不许让眼泪掉下来!”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听了专家的讲座,让我感触很深,我们越是去抑制孩子消极情感的表达,越会使孩子生理、心理活动不平衡,越会使孩子常常过于情绪激动。想想还是让孩子的消极情感发泄出来,让他们在挫折中学会调整自己的情感,提高耐挫能力。
接受孩子的消极情感的前提是,无论这种情感产生的原因是对是错,我们应允许孩子把消极情感释放出来,其次要允许敢于让他们表达消极情感,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消极情感,无疑是最佳的疏通、调剂情绪的方法,特别是对性格内向的孩子,更要鼓励他们表达出来,而成人应该是倾听者。
【家与园】击鼓传物式家长会
“击鼓传物”是我们家长会的一项内容,我们事先准备好几个问题,是卜映萱爸爸,问题是:“请和孩子表演一个节目。”卜映萱爸爸立即大大方方的与孩子同唱一首歌,受到孩子及家长的欢迎,老师也发了个小小的奖品给她,以示鼓励。
家长击鼓传物回答问题这种形式,及教育了孩子,又教育了家长,还能活跃气氛,很值得一试。
让孩子在讲述中提高能力
为了提高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我班建立了幼儿讲述制度:要求孩子每天进园后向老师汇报在家里做的事情;孩子回到家里,向家长汇报在幼儿园里的情况,主要是讲述自己做的事情。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是可以督促孩子多活动,多做事情,要不,就无啥事情可汇报了。二是可以培养孩子的有意注意能力,提高孩子叙述、描绘事情经过的能力。三是可以使家园相互了解情况,促使家园更好的配合,共同对孩子进行保育教育,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经过一段时间以来,家长们很满意,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确有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