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鞋带
发布时间:2020-12-10 幼儿小班语言活动方案 幼儿园感恩节亲子活动方案 幼儿拍卖活动方案 “老师,我的鞋带散掉了”;“老师,我不会系鞋带”。最近一段时间,总是听见孩子们这样对我说,而这时,我就会不厌其烦的帮他们把鞋带系好,等空下来时我想到:我这样每次帮他们系,他们得到的是什么?还不如教会他们系鞋带的方法,使这一本领让他们每个人都拥有,不是更好吗?心动不如行动,于是在班上开展了“我学系鞋带的活动”。 真当我要动手做鞋子时,一个偶然的机会看见班上现成的鞋子,首先在全体小朋友面前讲解系鞋带的方法,我把它编成通俗的句子:两个好朋友手拉手,搭个山洞钻一钻;小白兔耳朵长又长,搭个山洞钻一钻。接着手把手的教,让每个幼儿练习,记得有一次我让辰辰学系鞋带,她对我说:“我不要”,听后我马上问:“为什么”?她说:“我妈妈没教过我,我不会很难的”,明显的她对系鞋带有着害怕心理,我接着说:“哦,没关系,老师教你,一点也不难的”,在我的劝说下,辰辰终于肯学系鞋带了,而且还学得很认真呢!不一会儿她就学会了,在以后的练习中,她总是一遍又一遍的练,以前见到系鞋带的害怕心理,早就跑到九霄云外去了。 活动的高潮是不久前举行的一次“系鞋带比赛”,记得那天孩子们个个情绪高涨,都想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我把孩子分成四人一组,让每个孩子都有动手的机会,在比赛时,上面的孩子个个抓紧时间以最快的速度完成系鞋带,下面的孩子一个劲的在为同伴加油,场面可激烈了,结果,郭世琳等六名小朋友得到了一颗五角星,王雨辰等四名小朋友得到了二颗五角星,第三颗五角星被诺诺得到了,小朋友都为她鼓起掌来。 现在我班除了孙秋实还不会系鞋带外等个别小朋友,其他幼儿都学会了这一本领,看到他们在成长的跑道上有跨出了一步,我从心底发出了笑声。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教育随笔:我会系鞋带
现在好多孩子的鞋都是系鞋带的,但是好多孩子都不会系鞋带,在家里都是家长帮助他们,但这样的做法阻碍了孩子学习自理的欲望。在幼儿园,孩子们的的鞋带开了后都显得束手无策,不知道怎么办。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让幼儿回家学习怎样系鞋带,但是我们观察到在幼儿园孩子们的鞋带开了大部分的幼儿还是不会系鞋带。想了好久,让幼儿每人准备一条粗线,通过展示蝴蝶结来引起幼儿的学习欲望,孩子们都迫切的想学会如何扎蝴蝶结。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提别的专注,很快大部分的幼儿就学会了怎样系蝴蝶结,孩子们都非常的高兴。我问了一句“小朋友现在都学会了系蝴蝶结,那会不会系蝴蝶结形状的鞋带呢?”。孩子们纷纷蹲在地上,解开自己的鞋带尝试起来,最后,大部分的幼儿都能系起自己的鞋带,而且系的很漂亮,系鞋带的问题解决了。
有的时候我们直接去学习这些本领的时候,孩子的兴趣不大,往往更依赖成人去解决这些问题,但如果我们能转变一下学习的方式方法,多运用一些幼儿喜欢的方式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事情就会变得简单多了!
今天学会了穿系鞋带
区域活动时,妮妮拿来了新投入进去的系鞋带玩了起来。只见你先把鞋带全部解开,然后再一个一个洞穿进去,穿完之后你看看自己的穿的那一排,又看看旁边的一排,“怎么不一样呢?”你又把穿好的拆掉,这一次你是把左边的鞋带穿到右边的洞里,右边的鞋带穿到了左边的洞里,跟旁边的对比了下,露出了笑容,继续穿着。穿好了,开始打蝴蝶结。这时,你按照老师平时教的儿歌,嘴里边念着边打起第一个结,“两个兔子耳朵交叉,一只耳朵进洞洞”,咦,怎么进不了洞洞,这次你又试着手捏着兔子耳朵的下面,终于洞洞大了些,你也成功打完了一个完整的蝴蝶结。你开心极了!后来你又把其他两个蝴蝶结都解掉,一遍一遍的练习着,整个区域活动时间,你都在重复联系着系鞋带,中间也会遇到暂时的困难
,都被你解决掉了,而且最后你打的蝴蝶结,不仅比先前好看,速度也快了不少!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学习可能在发生
在整个穿系过程中,你都是非常的有耐心,遇到了困难,也会想法试着一次次的尝试克服,就算你已经初步学会了打蝴蝶结,但你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而是继续一次次的练习着,你的这种坚持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下一步学习的机会和可能性
今天学会了穿系鞋带,你也可以把你在穿系过程中的好的经验跟小朋友们分享下哦!以后,遇到有鞋带的鞋子,自己一定会穿系了吧?
大班区域活动生活区中系鞋带游戏随笔:我会系鞋带
区域活动生活区中的系鞋带游戏一直很少有人参加,也许大家都觉得它有难度,又不是那么好玩吧。今天的游戏中,老师问正在犹豫选择游戏的悦悦:“你愿意去学系鞋带吗?”悦悦很开心地答应了,搬上小椅子去了。边上的小逸呢,勉勉强强地答应去了。因为之前已经在孩子们面前示范过很多遍了,所以这次我先不说,看看孩子们到底记住多少。开始系了,先是穿孔,两人都似乎胸有成竹,悦悦很快就把正面两个××穿成功了然后开始系结,前后不到一分钟就把蝴蝶结系出来了,只是小了了点。小逸呢,边说边做:“正面有两个××,反面能看到一个×,老师,你看。”我笑着示意他继续。开始打结了,两个兔耳朵就捏了半天才捏出来,可是接下来他怎么都不会把一个兔耳朵绕过洞穿过去,老师示范也不行。老师只好手把手教。经过了几次,他才能自己独立成功地将兔耳朵穿过洞,拉出一个长长的蝴蝶结。只见小逸长长地叹了口气说:“哎,怎么这么难,两个耳朵总是捏不住,这可比下象棋难多啦老师!”
《指南》中指出,大班的幼儿要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其中一项就是要学会系鞋带。所以,教师要提供合适的材料,锻炼和提高幼儿手指精细动作的能力。我想,文中的悦悦就是多锻炼的结果。系鞋带,对于孩子们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悦悦学会了。那是因为老师之前也一直看见她愿意去练习,所以能这么熟。而小逸呢,只要老师不请,他是不会主动选择这个游戏的。在活动中,从小逸的言语和表现出可以看出,他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他喜欢动脑筋下象棋,至于系鞋带,老师说的两个××,他都能记得,也知道要绕两个兔耳朵,但是他就是没有多去练习这个本领,所以,他看着并不难的事可做起来却怎么都不成功。非要经过多次重复的练习,才能顺利完成任务。相信经过这次练习,他知道了,要掌握一个本领,不但要动脑筋,还要花时间去实践的。
这样的游戏,虽然对孩子们来说没有多大的吸引力,可它却是一项生活技能,我们大班的孩子需要去掌握,而且,通过这样的游戏,能锻炼孩子们的细心和耐力,提高孩子们动手能力。所以,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还会继续提供材料让孩子们去练习,也可请家园配合,让家长在现实生活中,在家中也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锻炼,相信这样,会让孩子成长得更快。
教育随笔:今天学会了穿系鞋带
区域活动时,妮妮拿来了新投入进去的系鞋带玩了起来。只见你先把鞋带全部解开,然后再一个一个洞穿进去,穿完之后你看看自己的穿的那一排,又看看旁边的一排,“怎么不一样呢?”你又把穿好的拆掉,这一次你是把左边的鞋带穿到右边的洞里,右边的鞋带穿到了左边的洞里,跟旁边的对比了下,露出了笑容,继续穿着。穿好了,开始打蝴蝶结。这时,你按照老师平时教的儿歌,嘴里边念着边打起第一个结,“两个兔子耳朵交叉,一只耳朵进洞洞”,咦,怎么进不了洞洞,这次你又试着手捏着兔子耳朵的下面,终于洞洞大了些,你也成功打完了一个完整的蝴蝶结。你开心极了!后来你又把其他两个蝴蝶结都解掉,一遍一遍的练习着,整个区域活动时间,你都在重复联系着系鞋带,中间也会遇到暂时的困难,都被你解决掉了,而且最后你打的蝴蝶结,不仅比先前好看,速度也快了不少!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学习可能在发生
在整个穿系过程中,你都是非常的有耐心,遇到了困难,也会想法试着一次次的尝试克服,就算你已经初步学会了打蝴蝶结,但你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而是继续一次次的练习着,你的这种坚持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下一步学习的机会和可能性
今天学会了穿系鞋带,你也可以把你在穿系过程中的好的经验跟小朋友们分享下哦!以后,遇到有鞋带的鞋子,自己一定会穿系了吧?
《火鞋与风鞋》读书笔记6篇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特意收集并为您呈上“《火鞋与风鞋》读书笔记”相关内容,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作品用不同的方式给大家一种新的阅读体验。读完书后,我们不妨写一篇有条理性的读后感。
《火鞋与风鞋》读书笔记【篇1】
我读了“火鞋与风鞋”这本书对我深有感触。这本书是德国乌尔苏娜 韦尔芙尔写的。
我读了 “火鞋与风鞋”中的其中一篇“小小迪姆的极大烦恼”。里面讲的是迪姆的烦恼,因为迪姆认为自己是一个最不幸的孩子:全班数他最胖;全校数他最矮。就因为这样,学校里的小无赖们编了一句顺口溜,他们唱:迪姆胖瓜,过桥玩耍,桥被压垮,摔个大马趴!这就是迪姆的烦恼,迪姆认为自己的爸爸是个鞋匠很丢脸,想换一个爸爸,所以他用借口说:“我不想当迪姆了。”
这篇故事讲的是那个男孩失去了信心。我记得我有一次在考试,最后成绩出来了。我才考了87分,我回到家后,爸爸和妈妈就骂了我一顿,于是我是去了信心。在有一次爸爸对我说:“你是不是为上次那件事,失去了信心?”我说:“对呀,现在我好怕考试。”爸爸说:“上一次你没考好,那这一次考好一点吗,失去了信心什么事都做不好了。”爸爸的一番话,让我找回了自信。
这一次让我知道了,做什么事都不要失去信心,失去了信心任何事都做不成。
《火鞋与风鞋》读书笔记【篇2】
今天我读了一本名叫《火鞋与风鞋》的书,让我大有体会。
这本书主要讲了,小迪姆认为自己是个最不幸的孩子:全班数他最胖;全校数他最矮;爸爸是个鞋匠,家境窘迫。可就在他满期岁的时候,他得到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穿上新鞋,背上背囊跟着父亲走进大山,在漫游中,父亲给迪姆讲了好多的故事,那些故事很有教育性。
我觉得爸爸是一个很厉害的教育家,他讲的故事让人震惊不已,一般的人是讲不出这羊油有教育性又有启示的故事,他竟一个故事就能让迪姆发现自己的错误。他的脑子很有想象能力,他真是一个了不起的爸爸。
世界上有很多和爸爸相同有教育性的人,比如,孔子,它是我国威达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教过很多学生,他从不对学生发火,有谁不会,他总是把他教会,他不会责骂。他和爸爸是同一种人。
还有很多和爸爸相反的人,比如有的爸爸只顾喝酒赌博,不管孩子,让孩子在不好的环境学习,这样不仅把孩子害了,还害了自己。孩子长大也只会喝酒赌博。
我们要做一个有教育性的人,好好的培养下一代子子孙孙。
《火鞋与风鞋》读书笔记【篇3】
这本书是“彩乌鸦”系列丛书,作者是德国的作家乌尔苏娜。韦尔芙尔。写的是小蒂姆是一个小男孩,自己认为他是个最不幸的孩子:全班数他最胖,全校数他最矮,爸爸是个鞋匠,家庭贫困。就在小蒂姆7岁时,收到了一份爸爸妈妈送给他的最特殊的生日礼物:穿上新鞋,背上背囊,跟着父亲走进大山,进行了一次漫游,这样小蒂姆慢慢有了自信。
小蒂姆说过。他从来没有想过要别的爸爸妈妈,虽然家里很穷。而爸爸妈妈也没有想过要别的小蒂姆。父子俩走进大山后,每到一处,爸爸就能找到工作,甚至能挣钱寄回家。蒂姆也是个出色的漫游伙伴。每到一个地方,爸爸就会给蒂姆讲一个故事,教育他。这本书有15个故事,我喜欢第8个故事:父子俩来到溪流旁,有一块厚板搭在上边的桥梁上,爸爸自己走过去了,剩下蒂姆了,蒂姆不敢走过去,刚动脚,又想起同学们唱的那首歌了:“蒂姆胖瓜,过桥玩耍,桥被压塌,摔个大马趴。”蒂姆最后闭着眼睛过去了,只听见“扑通”一声,蒂姆掉进小溪里了,水好凉啊,爸爸过来了,咧开嘴笑了。蒂姆爬上岸,手揉着湿漉漉的屁股。一开始,他想,乌鸦父母黑心肠,爸爸是个乌鸦爸爸,然后蒂姆就笑了起来,以下的一个小时,蒂姆一直躺在溪边撅着屁股晒裤子,直到把裤子晒干为止。
蒂姆回家时,朋友们在叫他“小胖墩”“狮子狗”时,蒂姆笑了笑,因为他有了自信。
《火鞋与风鞋》读书笔记【篇4】
在最近,我们阅读玩了一本用班级购买的彩乌鸦系列丛书——《风鞋与火鞋》。书中的小主人公是一个叫迪姆的小男孩儿,他胖嘟嘟的,又很矮小,全班数他最胖,全校数他顶矮。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迪姆总是被大家欺负,同学们用迪姆胖瞧不起他的借口来欺负他。在迪姆生日的那一天,爸爸给他自己做了一双鞋,也给迪姆做了一双鞋。妈妈给迪姆缝的一个背包。准备这些的原因是:他们打算到了放假让迪姆的爸爸带年幼无知的迪姆去外面的世界漫游,让他有广大的见识。
到了放假,迪姆自称火鞋迪姆,叫爸爸做风鞋,便开始了四个星期的漫游……
在他们漫游的期间,爸爸给他讲了很多的好听故事,其中,风鞋爸爸给火鞋迪姆讲了一个叫《合群》的故事,这个故事让迪姆解决了他一生中最讨厌的一方面的大烦恼,他终于明白了《合群》其中的道理。
漫游完了之后,他们回到了家,他一回到家就对妈妈说:“妈妈,我不再想变瘦了,我不再想要更多的钱了,我尽量可以不要的东西都会不要。”他说的这一句话,让迪姆的妈妈差点想擦眼泪,因为,她知道儿子长大了,不再像以前那样了。
开学了,同学们还是说迪姆是狮子狗和小胖墩,但迪姆这回没有哭,反而笑了,他笑大家没有广泛的意识经验。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不需要的东西就不要坚持让大人买。要把自己往好的方向想,不要在乎别人的嘲笑。
《火鞋与风鞋》读书笔记【篇5】
读完这本书,让我很快乐。这本书的主人公是迪姆和他的父母。迪姆每天都不快乐,很烦恼,因为他很胖,个子又矮,他的同学们经常编绕口令以此来嘲笑他。他真的很希望他变个样子,变个名字,变个父母,他又矮又胖,名字又难听,父母也很穷,也没钱给他买电动火车玩。有一次改变了他的想法。那次,快到他的生日了。在那之前的一天,他在学校里面坐立不安,脑子里全是爸爸妈妈会送他什么礼物。在当天晚上,迪姆甚至激动地睡不着觉。之前,爸爸妈妈一直在工作室里干活,他们不让迪姆进去。知道妈妈唱了五首摇篮曲,迪姆才睡着。等到第二天,一大早迪姆就起来,三个人穿着睡衣坐在餐桌前,妈妈到厨房里拿来了蛋糕,还有一个大盒子,想必那就是迪姆的生日礼物了。蒂姆许完愿之后,迫不及待的吧盒子打开,里面有一双红色的童鞋,和一双浅色的大鞋,还有一个小背囊和一个大背囊。迪姆很失望,他本以为礼物是电动火车之类的玩具呢。爸爸说,红色的鞋是给迪姆的,浅色的大鞋是给他自己的,一双叫火鞋,一双叫风鞋,以后他们要背着背囊去环游世界,平时也直呼对方的名字:火鞋和风鞋。不久放假后,他们便出发了,每经过一个地方,他们就会给当地的人们补鞋,还会收到报酬呢!当然,一路上也会遇到奇妙有趣的事情。我当然也很希望向他们一样啊!
《火鞋与风鞋》读书笔记【篇6】
我觉得《火鞋与风鞋》这个题目就可以引人注目,能够吸引很多的读者想看。就光是题目都那样引人,更别说内容了!简直是又有趣又好玩!让人看了一遍还想再看第二遍!
我觉得其中的:“星星兔”、“猪尾巴上的蝴蝶结”和“老鱼的故事”最好看!
小迪姆认为自己是个不幸的孩子:家里很穷;常受到大家嘲笑;全班他最胖;全校他最矮……而他爸爸是个鞋匠,家境窘迫,不过他却是个有着讲不完的故事和数不尽的幽默的爸爸。他妈妈虽然觉得这个家很穷,但她认为有着这样好的丈夫就是最幸福的了。在小迪姆满七岁的时候,他得到了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一双爸爸亲手做的火鞋和妈妈亲手缝制的背包。穿上新鞋,背上背包和爸爸走进大山,让他慢慢地有了自信。
里面的一些生动的妙不可言的故事给人以心灵的启迪和艺术美的享受。
鞋子穿反了
每天的午睡起床后,在孩子们吃过点心后,我都会组织孩子们坐下来稍作休息,安静以后为接下来的个别化学习做准备,顺便也检查一下自己和同伴的鞋子有没有穿反,衣服有没有塞到裤子里等等,帮助幼儿整理好衣物。
这时,辰辰喊道:"老师,子杰的鞋子穿反了。
"子杰看了看自己的鞋子,立即换了过来。
紧接着,灿灿又跑到我面前问我:"老师,你看我的鞋子对了吗?"我说:"你的脚穿得舒服吗?"(其实,他穿的是对的)他便走开了,可没想到他回去后,竟然把正的又换成了反的。
依依发现灿灿的鞋子穿反了,提醒他把鞋子换回来,灿灿把两只鞋子一起脱了下来,在那儿比划了半天,可穿到脚上的却还是反着的。
很明显,他对鞋子的正反根本分不清楚。
对于中班的孩子,大部分幼儿都能穿对裤子和鞋子。
而对于这几个个案,我觉得原因有两个:一是家庭因素。
家人过于溺爱孩子,任何事情都包办代替,帮助而不是教会。
二是客观条件。
由于这两个孩子的年龄较小,阶段发展相对比较迟缓。
因此,虽然是中班的孩子,但还是常会出现把鞋子反穿的现象。
但毕竟只是中班的上学期,所以只要重视教育和引导,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最后,在自由活动中通过同伴互助,相互监督的过程,也让幼儿学习了如何关注自己的同伴,关心他人,培养幼儿一种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会跑的鞋子
连续三天了,每次我们排好的鞋子。午休起床后都有孩子找不到鞋子,它们有的被扔到床底下,有的被小朋友穿错,还有好多找不到主人。为此,我费了不少口舌,要求小朋友们排好鞋子,可就是见效甚微。
后来一想,幼儿不是爱听故事吗?我何不用故事的形式来教育他们呢?记得有一期《幼儿教育》杂志上就有类似的一个小故事,于是我稍加改动变成了《会跑的小鞋子》,在幼儿午睡之前讲给他们听。这一招还真灵,孩子们个个听得全神贯注,故事还没讲完,就有小朋友悄悄地伸出小手将小鞋子放得整整齐齐。这一天午睡起床后,孩子们很快就找到并穿好了鞋子。
第二天,午休时,我还没有提醒他们把小鞋子放好,就听见朱震宇对思思说:“你的鞋子这样会跑掉的。”我一看,原来思思的小鞋子东一只西一只。听了朱震宇的话,她立刻把小鞋子轻轻地放好,然后,放心的躺在小床上,安静地入睡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现在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养成了在午睡前把鞋子放整齐的好习惯,再也没有起床时找不到鞋子的现象了。
琪琪的鞋子
今天放学,琪琪的奶奶来幼儿园接琪琪。发现琪琪的鞋子穿反了,奶奶一脸的不高兴,皱着眉头对我说:“看看我们琪琪的鞋子,怎么给俺穿反了,孩子该多难受啊。”站在一旁的我感觉脸热辣辣的,怎么没及时发现呢,让家长数落了一顿,我一边道歉,一边赶紧给琪琪把鞋子换过来。
小班的孩子年龄小,每次午睡后,我和兰兰老师都鼓励孩子们自己穿鞋子,目的是锻炼孩子们的自理能力,等孩子们穿好以后,我和兰兰老师再检查一遍,看孩子们穿的对不对,今天也检查了,可不知道为什么没发现琪琪穿反了,家长有怨言可以理解,试想那位家长接孩子时不想看到一个干净整齐的宝贝,就仿佛看到了幼儿园日常工作的精细程度,就会从思想上认可我们幼儿园,认可我们老师,把孩子交个我们才会放心,反之,则会对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等状况感到担忧。
幼儿园的各项工作我们作为老师要实现精细化,流程化,我们应严格按照离园流程操作,并逐步将工作实施变成一种习惯,当然,家长也不必过多的在意孩子衣着是否很整洁,孩子好玩好动,喜欢探索,在幼儿园一天的时间,要参加一些教学活动,难免会把衣服弄脏,这是很正常的,如果过分的在意衣服的整齐,老师就会有顾虑,孩子们可能玩得也不尽兴,还有,孩子在一点点长大,我们应该试着让孩子自己学着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和老师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别什么事也包办,即使孩子做的不好,我们应该给与鼓励,不是斥责。
让每个孩子在幼儿园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幼儿园老师的奋斗目标,每时每刻,我们都为这个目标在努力,孩子们,让老师陪你一起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