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包的日常:分享周五下午的两个快乐!
发布时间:2020-12-12 快乐的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分享的游戏 幼儿园分享的教案分享周五下午的两个快乐!
第一个快乐:
一直以来,宝宝每天放学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准是:妈妈,今天我又犯了一堆错误。没有刻意地总是问她,却不知何时,就形成了这个习惯。于是,我在想,孩子在学校准是个问题学生,老师说不定得多烦她呢!
周五下午一点半要开家长会,我有些忐忑不安,班主任该不会说出宝宝的一堆毛病吧!
结束时,见老师没单找我说什么,我便主动问班主任:老师,孩子最近表现怎么样呀?
班主任的话让我如释重负:孩子的学习很好,您一点儿也不需要担心,就是有时管不住自己,上次把围棋老师给气着了,所以才找了她姥爷。
啊!心终于放下来了!
哈哈,看来宝宝汇报的错误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什么穿衣服慢了、该喝水时说话了。并没有影响正常学习!好快乐,心情好放松!
第二个快乐:
周五晚看弟弟骑车,宝宝也来了劲,让姥爷把小自行车的侧轮卸了,自己练了1个小时左右,居然会骑车了!
经验介绍:
之前孩爸把侧轮先翘高,但不卸掉,使宝宝骑车时能有两轮着地的机会,在不知不觉中练习了掌握车把方向。
当宝宝坐在车座上双脚都能够着地的情况下,就可以卸掉侧轮,练习骑两轮车了。
宝宝自己练的方法:
宝宝坐在车座上,左脚蹬在车登子上,右脚不断踩地滑行,觉得可以时,右脚飞快登上车登子,开始往前骑,反复练,不知不觉就会了。
我还以为我得扶着她跟着她飞跑练呢,哈哈,看来不用!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让宝宝快乐分享的12个诀窍
1.多玩轮流游戏
妈妈和宝宝一起读书,宝宝翻一页,然后妈妈翻一页;陪宝宝一起搭积木,宝宝搭一块,妈妈在上面再搭一块;妈妈抱起玩具娃娃,拥抱一下,亲吻一下,然后递给宝宝,让他拥抱并亲吻他的玩具娃娃。通过类似的游戏,宝宝会学会和伙伴轮流做些事情,并在游戏中发现分享的快乐。
2.和宝宝探讨解决方案
当孩子们为了玩具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先让他们安静下来,然后对他们说:“你们俩都想玩同一个玩具,那应该怎样做,才能大家都玩到玩具呢?”把问题抛出来,引导宝宝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或者多给宝宝一些选择,让他们自己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做。
3.不要惩罚宝宝
不要对宝宝期望过高,认识宝宝的成长必经阶段,并且平静地接受这样的事实,或许对妈妈更有帮助。当宝宝不肯分享的时候,如果妈妈加以惩罚或者强迫宝宝去分享,那么只会让宝宝对妈妈和参与分享的伙伴产生怨恨,进而产生更多的不安全感,并不会让他因此变得慷慨。
4.关注但不干涉
当孩子们为了玩具而争斗的时候,只要确定他们之间不会有人受伤,妈妈最好就不要干涉,站在圈外观看,随时防止发生意外就可以了。妈妈置之度外可以让宝宝明白,他不能总依赖妈妈来解决问题,必须学着自己解决问题。
5.不要以成人方式去推断
有的宝宝可能常常成为被欺负的对象,这时妈妈很可能觉得宝宝受了委屈,于是就要介入,为宝宝讨回些公道。可是妈妈很快会发现,宝宝也许根本不在意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抢走,很快又和抢玩具的小伙伴玩成一片,甚至对抢玩具表现出很有趣的感觉来。
6.不要助长不良行为
云儿想要姐姐的图画书,而姐姐这会儿还没有注意到云儿的动向。妈妈该让云儿自己悄悄拿走姐姐的图画书吗?NO!千万不要!这样只会制造两个宝宝之间的矛盾。妈妈可以说服云儿:“你想看姐姐的图画书是吗?那你去问姐姐要吧!如果姐姐给你看,你就可以看了。”这样的处理方式能让宝宝明白,要分享他人的东西,就必须通过正确的途径来达成自己的愿望。
7.以适当的方式去评价
2~3岁的宝宝很看重父母和其他长辈的评价。当父母给予别的小伙伴很高的评价时,宝宝心里会不舒服。尤其当父母拿宝宝跟别的小朋友进行比较时,宝宝的这种感觉会更加强烈。因此,不要让宝宝掩盖在其他宝宝的光环下,为了让宝宝体现自身价值,可以经常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家里来做客,让宝宝表演最拿手的节目,这样既可以让宝宝在玩耍的过程中体验到分享的乐趣,也有助于增强宝宝的自信心。
8.让宝宝更慷慨一些
如果有一天,宝宝从幼儿园回来突然对你说:“妈妈,我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吃饭。”那么OK,只要你家里能容纳那么多人,尽管让他们来吧,对宝宝学习分享来说,这可是很好的机会!如果宝宝很少能找到小朋友跟他一起玩,那么带宝宝多参加网络、小区发起的各项活动吧,也不失为给宝宝创设分享环境的好方式。
9.帮助宝宝理解情绪
当宝宝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时,父母要视情况及时向宝宝做出解释,帮助他理解分享时所遇到的问题。比如别的小朋友把属于自己的布娃娃从宝宝手里抢回去了,妈妈可以说:“她太喜欢她的布娃娃了,她现在就想抱着她的布娃娃。”如果宝宝不肯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玩,妈妈要表示理解:“我知道你想自己玩你的玩具。”“丁丁把你的小汽车拿走了,你很伤心。”
10.鼓励宝宝的点滴进步
对宝宝来说,分享并不意味着他必须把手中的东西交给别人,妈妈也没有必要这样去要求。即便宝宝只是把手中的玩具拿出来给别人看一看、摸一摸,那也是他尝试分享的开始。这时妈妈一定要及时给予鼓励,千万不要因为宝宝没有把玩具拿出去分享而责备他小气,那样只会打消他继续分享的积极性。让宝宝逐渐适应和别人分享,他会感觉比较安心。如果妈妈不强求宝宝,同时对他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鼓励,就会加快他学习分享的进程。在这样愉悦的心理体验中,也许过不了多久,宝宝就会尝试松开紧握的双手,把玩具让给小伙伴玩耍了。
11.选择合适的分享物品
要宝宝分享他的至爱,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在家里来小朋友之前,聪明的妈妈会先把宝宝最喜欢的物品收起来,免得小“入侵者”的到来引起一片混乱。诸如积木、蜡笔、图书等物品,一般都是宝宝比较容易接受的分享物品,如果宝宝把某个玩具牢牢抓在手里,就是不肯让给他的小伙伴,那么不要强求,想办法转移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力,比如突然问他一个问题、给他一些美食或者另外一个玩具等,尽快结束他们之间的争夺。
12.给宝宝树立榜样
宝宝学会分享的最好方式就是模仿。妈妈可以尝试和宝宝分享自己的冰淇淋,让宝宝戴自己的围巾、发卡、帽子,穿爸爸的鞋子、戴爸爸的手套等,当然也要让宝宝拿一些东西出来分享,如一起玩他的玩具、一起看他的故事书。重要的是要让宝宝亲眼看到妈妈给自己东西或者拿走他的东西,让他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和家人分享,进而学会与其他小伙伴分享自己的玩具、食品等。
让孩子体验分享的快乐
让孩子体验分享的快乐很多父母都发现,孩子在婴幼儿时期会表现出与别人一起分享的行为,如会把玩具给同伴玩。可是孩子到了二、三岁时,这种分享的行为反而会越来越少,甚至不会出现,这是为什么呢?
许多二、三岁的儿童尽管对同伴表现出一些友好,但他们并不热衷于真正做出自我的牺牲,如和同伴分享一个心爱的玩具。只有当父母教育孩子要考虑他人需要的时候,或者当一个同伴主动要求甚至强迫他们做出分享行为(如如果你不给我玩,我就不和你做好朋友)时,分享和其它友善行为才更有可能发生。如何让孩子真正体验到分享的快乐,这全来源于父母的榜样作用和诱导教育。
研究表明,儿童能表现出更多的分享行为,是因为他们的父母自身也非常善于去分享,不管是家人还是朋友。孩子很善于模仿,在观察到榜样的友善和分享行为之后,特别是在儿童与榜样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榜样能够为其提供有说服力的分享理由并给以行动示范的情况下,儿童会更加具有这种分享性,不断加强并从中体验到分享的快乐。
正如前面所述,儿童并不能自发地去做出分享的行为,除了父母的榜样作用外,还需要父母的诱导教育。
首先父母应该让孩子感觉到父母是乐于分享的,而且从中可以得到很多的快乐,让孩子能体验到父母的快乐,从而激发孩子自主去体验分享的行为。其次使用情感定向的教养方式,帮助孩子去理解分享的重要性,如当孩子不愿意跟同伴一起玩自己的玩具时,要让孩子知道这样做会使同伴不开心的,会导致他们也不愿意和你一起分享他们的玩具,会失去很多很好的朋友。这样做也会让孩子去体会不能和别人分享时的不愉快的心情,从而会主动地跟同伴一起分享,感受其中的快乐。
在强化孩子的分享行为时,也要防止孩子仅仅是为了获得实际的奖赏而表现出的分享行为,因为这些儿童的分享行为主要是为了获得得奖赏而不是真正地去感受分享的内在意义,一旦停止奖赏,他们也就会停止这样的分享行为。另外,经常使用强制和惩罚的处理方式,也会限制孩子的分享行为并会促进孩子的自我中心价值观的发展。
当孩子偶尔自发出现这样的分享行为时,父母应该要引起重视,不断去强化这种行为,并让孩子从内心里去体验分享带给他的真正的快乐。
小豆豆的成长记录——部份9月份的日常观察记录
陶陶在阳台上抱着刚到的豆豆,丁丁跑过来挨着陶陶,问了一句:
“陶陶,王老师怎么还没来啊?”
陶陶说:“还有一会儿吧!我来的最早哦!”
丁丁说:“我也来的最早叻!”
想了一会儿,又说:“还有晗晗姐姐也来的最早啊。咦,我们三个来的最早哎!”
好像发现了好玩的东西一样,说完笑着跑进去工作了!
晗晗和丁丁在积木区玩,晗晗用积木搭了一朵花出来。丁丁也想用晗晗的那种积木,便凶巴巴的对着晗晗说道:“我要那个积木。”
晗晗说:“我不同意,我先拿到的,而且我在用。”
丁丁还是大声的对着晗晗喊到:“我要!”并且一直在喊。
陶陶走过来,问:“发生什么事情了?”
晗晗率先走过来说:“这个积木我在用,是我先拿到的,丁丁他非要让我给他,而且我说了我不同意了,还一直在喊!”
陶陶蹲下来看着丁丁说:“丁丁,是这样吗?”
丁丁用很委屈的话说:“但是我想要。”
陶陶说:“丁丁,这块积木晗晗在用,如果你很想要,你可以温柔的和晗晗说,看她同不同意。”
丁丁盲然的看着我。陶陶又说:“你可以这样说:‘晗晗,我想要你这样的积木,你可以给我一块吗?’”
丁丁立马跑过去很温柔的对着晗晗说到:“晗晗,我也想要一块你这样的积木,你可以给我一块吗?”
晗晗说:“我现在在用,一会儿给你吧!”
丁丁就去玩自己的了。
UU和晗晗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的吃加餐,兰兰坐在旁边看着他们,没有说话,表情淡淡的。晗晗和UU吃完l加餐准备走出餐厅。UU在归位凳子的时候,兰兰的脚故意放在UU凳子的旁边,不让UU将凳子放进去。UU反复调整角度,终于将凳子推进去了,正准备走开,兰兰又一脚把凳子推出来了。UU看了一眼兰兰,哼了一声走开了,兰兰又面无表情的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继续吃加餐。
快乐的元宵节小学生叙事作文 【分享】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什么样的作文才是优秀作文呢?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快乐的元宵节小学生叙事作文,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快乐的元宵节小学生叙事作文(篇一)
有一次,晚上,我爸爸对我说:“明天我们一块去奶奶家吧。”我说:“当然可以了。”第二天一早,我爸爸把我叫起来,对我说:“你先去写一会作业吧,一会儿我处理完一件事再去奶奶家。”我想看看我爸爸处理的是什么事,我就等我爸爸出去的时候进来,一看原来他在那里买股票呢!到了十一点钟,他终于处理完了。
我们特别的幸运,一出门就打上了一个车,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奶奶家,我奶奶让我吃完了中午饭,说:“晚上带我去看灯。”他给我讲了讲传统节日元宵节的来历:传统节日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xx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传统节日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传统节日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传统节日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我们今天过得真快活!
快乐的元宵节小学生叙事作文(篇二)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到了,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和睦美好,团团圆圆。
这天早晨,我躺在被窝里睡得真香,外面却传来了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各家都不约而同的放起了鞭炮。我好奇地问妈妈:“外面为什么放鞭炮呢?”妈妈说:“因为今天是元宵节啊,也就是说明热闹的春节要结束了。”接着,我就在妈妈的催促下,穿好衣服下了楼。我刚刷好牙洗好脸就往屋外跑。只见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一串串鞭炮,声音好大啊,火星纸屑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鞭炮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妈妈叫道:“嘉嘉,快回家吃汤圆吧!”我开心的想:有好吃的汤圆,我一定要吃好多个。
一回到家,就看到刚出锅的汤圆盛到了碗里,哥哥也闻着味道从房间里走出来。两双大眼睛便紧盯着里面又白又“胖”的汤圆不放了,它们的魅力可真不小啊!香味一阵阵的袭来,我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我和哥哥两人便都像是“饿鬼”似的用起勺子,一阵狼吞虎咽。我咬了一大口,外皮很薄,而且软而不黏,十分美味。刚咬开外皮,芝麻便流了出来,一尝,让我赞不绝口,忍不住有咬了一大口,里面的芝麻是甜甜的,让人回味无穷。外面买来的也是好吃的!还有豆沙馅的、肉馅的……我一共吃了十五个汤圆,觉到肚子已经饱了,还不由得舔舔嘴唇。
这一天,大人们吃完晚饭后边聊天边观看元宵晚会,其乐融融,他们不时的哈哈大笑,我们则到一旁说着悄悄话,整个屋子里都洋溢着令人愉快的气氛!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9点多了。这真是一个快乐的元宵节,我喜欢元宵节!
快乐的元宵节小学生叙事作文(篇三)
在噼里啪啦的炮竹声中,元宵节来到了,我仿佛又回到了年味当中。吃过晚饭,我和妈妈一起到市府广场看花灯。
走到广场,我就看到人们像潮水一样从四面八方涌向广场。广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很多小朋友头上戴着可爱的、闪闪发光的头饰,有蝴蝶结、小牛角、还有小兔子耳朵,手上提着小灯笼,挥着荧光棒,个个都笑容满面,喜气洋洋。
广场上灯火通明,成了灯的海洋,一棵棵茂盛的树,就像穿上了华丽的公主裙,裙子上绣着闪闪发亮的宝石,漂亮极了,它们准备要去参加舞会呢!我来到花坛边,花坛里繁星点点,就像美丽的夜空,真是璀璨夺目。广场中央,我看到了“十二生肖”灯、“小狗拜年”灯、“年年有余”灯……个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让我目不暇接。喷泉也在尽情的舞蹈,在灯光的衬托下,五光十色,美不胜收。
最让我大开眼界的是“小狗拜年”灯,小狗站在一个漂亮的花篮里,上面还绣着三朵盛开的荷花,特别是小狗,它吐着舌头,手里还捧着金元宝,好像正要献给我呢!
抬头仰望天空,一轮浩瀚的圆月高高地挂在天空,我情不自禁地吟诵着“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元宵节真美呀!
快乐的元宵节小学生叙事作文(篇四)
"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过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来临啦.看家家户户都洋溢着红彤彤的笑脸来迎接元宵节的到来.有的人家不仅只挂着大红西瓜灯笼,而且还有孔明灯,绢灯,橘灯……各式各样,丰富多彩.把整个上烟村照的如同白天一样.
看礼堂这边更热闹,花灯更漂亮.这儿琳琅满目的花灯使人眼花缭乱,看都看不过来.
看那桃灯,粉红的底色,桃尖上涂点红色,桃底有翠绿的大叶子,真是既漂亮又简单.
看那金猪灯,制作好框架后,用闪闪发亮的金纸糊住框架,这样一个金猪就立刻展现在了眼前,再看那已过了时的扇灯,虽说它过了时,可还是那么青春年华那么有风度,有气魄.还有……真是一言难尽啊!
呵!还有多姿多彩的爆竹,从天而炸,仿佛使天空炸开一个洞,满天的星星从天空一下撒了下来.快看啊!五彩的烟花从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整个上烟村.这时,在场的人都惊呆啦,这情景多么壮观,多么美丽啊!还真有些"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味道.渐渐的火花"飞"走了,天空又一下子变暗了,刚才那一番情景,就如同梦般在我的脑海里回荡.
听,一阵阵锣鼓声不断的吸引着我,使我不得不来转一转这"迷魂阵九曲黄河",我来到阵口一瞧,一边引人耳目的写着入口,一边大大的写着出口,我便从入口走进了阵中,阵阵锣鼓声敲打着我幼小的心灵,我抵不住诱惑,不由自主的双脚生风超越了前面的人,蹦跳着走完了这"迷魂阵九曲黄河".
我在这浓浓的喜庆之中,度过了一个欢欢喜喜的元宵节.
我看到的元宵节真美啊!不过我相信在这个发达的祖国里,今后的元宵节一定会更好,更灿烂,更辉煌!
育儿心得:分享快乐
育儿心得:分享快乐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一转眼女儿六岁了。过去的六年,有成功和喜悦,也有失败和艰辛,要说体会就是女儿让我更丰富、成熟和幸福。我常常不无感激地认为女儿是上帝赐予我的最好礼物,我一定要珍惜她。学校要我们写一篇育儿经验,我就决心写一篇自己的心得体会,学校举办这样的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和空间,也是我学习的好机会。要说教育女儿有什么经验谈不上,我想更多的是谈谈我教育女儿的一点感受和对家庭教育的一些想法,就算抛砖引玉吧。
一.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把养成良好的习惯比作往银行里存钱,你一辈子都会享用它的利息;而坏的习惯犹如从人生的银行里贷款,一辈子都要为之还债。习惯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一种行为要固化成习惯,需要6到8周的时间,孩子小坚持力差,这就离不开大人的指导和监督。首先要求大人持之以恒,为了养成女儿睡午觉的习惯,在她小时候就按时哄她睡觉,有时需逼她睡,家人都批评我做事僵化、教条,但我清楚这是养成习惯必须付出的代价,结果女儿至今午睡习惯都很好。现在女儿上大班了,我们有意识的培养她每天自己收拾书包,不落下该带的东西,而且明确告诉她落下东西自己负责,现在每天晚上都自己收拾好然后自己再检查一遍,收拾书包的习惯已基本养成。还有告诉她放学回家后先要做好作业,然后再去干别的事,渐渐地这个好习惯也养成了。我发现只要她养成好习惯的事情家长就非常轻松,反之就特别费劲,比如她吃饭的习惯不好,很慢,早上起来穿衣服的动作也很慢,不肯按时起床等等,我就一直很头疼,当然这件事也从反面教训我以后更要注意好习惯的培养,因为她的路还长,需要养成的习惯还很多。
二.父母加强自身的学习。现在大都独生子女,教育子女是摆在我们面前全新的课题。怎样做合格的父母,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过困惑,但只要我们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问题就容易解决一些。我的做法有三:1、经常反省自己,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有时在小孩犯错误的时候,情急之下处理的不是太好,事后我会反思一下,这样有助于以后问题的解决。2、与同事、朋友交流教育子女心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多与别人交流,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会从不同角度对我有所启发。3、自己要以身作则,你在要求孩子的同时孩子也在看着你,对孩子马列主义对自己自由主义是不可取的。
三.赏识自己的孩子。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时是那么的娇弱和无助,如果成人世界不嘲笑他们的青涩、荒唐、鲁莽,能够给他们一种鼓励,赏识我们可爱的孩子们,相信他们一路会走得更好。你想孩子成功吗?那么就从心底赏识他们,可以肯定她离你的期望会越来越近。女儿学习跳舞,我们就真心的表扬她,结果她越来越喜欢。女儿刚开始学围棋的时候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但我深知如果我只有批评和指责绝对无益于她学棋的进步,但我又很难从技术上表扬她,于是我会表扬她学棋勤奋,态度端正,我还经常对她说:“你比妈妈能干多了”“你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赏识孩子关键是需发自内心。套用一句广告词:孩子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相信他们吧,他们带来的惊喜定会超出我们的期望。当然这点我做的还远远不够,我的女儿自信心不够,内向,我应该多给与赏识教育,保持并发扬她的优点,努力改正缺点。
总之,顺其自然,率性发展,培养她优秀的品质,健康的心理,理解她,感受她,让她拥有快乐的人生,是我们培养女儿的心得。伴随着女儿的成长,我们共同分享着快乐!
会与别人分享的孩子更快乐
一个两岁的小男孩拿着一辆红色的玩具小汽车玩耍,他轻轻一推,小汽车跑得好远,他快速跑到小汽车旁,再把小汽车推回原处。很快,广场上的小朋友就被吸引过来,他们一块儿跟着小汽车奔跑。这时,小汽车停在一个小女孩脚下,她正想蹲下摸一摸,妈妈却对她说:“这是别人的东西,你不要动。”说着,就把小女孩抱走了。小男孩依旧一个人玩,别的孩子则在旁边羡慕地看着。站在旁边的男孩的母亲面对发生的事,只是淡淡一笑,没有吭声。对这类场景,相信很多家长都不陌生。
上述场景中的两个妈妈都没抓住教孩子学习“分享”的好机会。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具有强烈的自我中心倾向。教孩子学会“分享”,可以让他们懂和谐相处,学会爱别人,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不懂分享的孩子往往独占欲强,从不考虑别人的需要和想法,长大后容易形成明显的性格缺陷,甚至不能正常与人交往。
一两岁的孩子都知道某些东西属于自己,不许别人侵犯。随着价值观念的形成,他们的独占欲和对私物的保护欲更强。在孩子出现“这是我的”意识的萌芽期,开始教孩子学习“分享”比较容易。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孩子不会担心父母抢他们的东西,也不害怕父母因得不到而生气,所以,更易于接受和父母一同分享。当孩子吃苹果时,父母可以说:“你的苹果可以让我咬一口吗?”或在他玩玩具时,询问能否把玩具给父母玩一会儿。然后,将“分享”的范围逐渐扩展至其他人。同时,父母要做出表率,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如果父母处处表现得很大方,经常拿出自己的东西帮助别人,或与别人一同分享,自然会在孩子心中留下记忆,不知不觉学父母的样子做。
上述男孩的妈妈在看到别的孩子对儿子手中的小汽车感兴趣时,应该鼓励儿子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在分享过程中,男孩能感受到“分享互动”比“独自享有”带来的快乐更多,从而强化心中的“分享”意识。
但是,父母也不能强迫孩子接受“分享”。经常有家长强行把孩子手中的玩具拿给其他小孩玩,结果使孩子伤心、家长尴尬。家长要认识到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强迫,只能提醒他们和小朋友一起玩,或提议交换玩具,让他们自愿接受“分享”,否则,只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无法体会分享的快乐,反而敌视“分享”。
孩子天性好奇,看到别人手中的玩具,就想摸一摸,而很多家长都和上述小女孩的妈妈一样予以阻止,其实,这时也是教孩子学习“分享”的好时机。遇到类似情况,父母不妨告诉孩子:“在拿别人的东西前,必须征得主人的同意,得到允许后,就可以一起玩了。”也可以建议他们拿出自己的玩具和别人交换,等玩过之后,再换回各自的玩具。
育儿主题分享:快乐纸艺快乐成长
一、主题名称
分享的主题是“快乐纸艺快乐成长”
二、主题分享
(一)个人感受
生活中,有很多漂亮装饰的房子,孩子们也喜欢搭建房子。本次活动所呈现的过程就是通过幼儿不断尝试的方式盖房子,一起合作完成作品《房子》,孩子们在学习新本领的基础上进行探索看示意图进行折纸,最后孩子们在动手动脑的操作过程中感受盖房子的技巧和乐趣,体验和伙伴创作的快乐。最后延伸到小朋友们的生活中,引导幼儿多多的观察多多的创作属于孩子们的作品,感受“盖房子”给生活带来的艺术感。
活动《盖房记》的流程在经过几次的试上过后,感谢园领导和班级组长对活动的指导,有了一定的流程改变,像这次的活动中孩子们一边探索一边研究看图示进行操作,我还是第一次的尝试,孩子们能在这样的氛围里自主的表达、探索和研究,能更好的引导孩子们自主学习,掌握一定的技能!在活动之前要做好各种准备,材料、电脑设备,以防在活动的过程中有临时的播放不出来的事件。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不仅有老师和孩子的活动,还能引导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活动,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创作作品,孩子们采用自主选择示意图进行操作,还会用不同的形式创作作品,孩子在整节活动中也会自主表达,和小伙伴们大胆的分享自己和伙伴合作的作品《盖房记》。
上完本节纸艺活动,孩子们的关于折纸的一些技能有了一定的提高,孩子的折纸技能在于平时的一点一滴的积累,我们的孩子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多的观察、多多的思考和尝试,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有更好的表现。同时在幼儿园、家长、孩子一起努力的情况下进行快乐的自主的成长。
纸艺活动的内容包括好多,有撕纸、剪纸、折纸等艺术,有融汇不同的学科领域的综合活动等,例如折纸《野兔盖房记》、《魔术手》、《可爱的狮子》、《好饿的毛毛虫》等,孩子们在纸艺活动中能进行观察、动手、创作、提高审美能力,纸艺活动中还可以有幼儿和家长的互动,有课堂课外的活动交加,有五大领域的活动融合,在活动中我们一线教师也同样得要相应的实践经验的累加。我们进行不断的反思,同伴的学习和专家的引领等。我们继续探索关于纸艺的研究,我们要培养时代的创新的人才,不仅要从艺术领域,还要从数学、科学、物理的领域发展,甚至生命科学。我们在引领孩子们美的发展,还要提升科学素养,引领孩子在纸的领域萌发孩子科学领域的素养,让孩子们进行快乐的纸艺快乐的的成长。
【活动目标】:
1.学习技能折纸《房子》,并能大胆的和同伴一起创作作品《盖房记》。
1.不断的尝试探索,体验折纸的乐趣和成功感。
活动准备:
1.绘本PPT《盖房记》。
2.白色、彩色的纸张若干,记号笔水彩等。
【活动过程】:
А.导入(激发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小区里最近在盖房子,我们也会在建构区里搭建房子,你们想不想盖房子。
.新授折纸《房子》,引导孩子探索尝试。
1.教师出示房子的折纸示意图,探索房子的操作步骤。
2.幼儿尝试操作《折房子》。
3.尝试解决折房子中的问题。
4.再次尝试折房子。
5.幼儿再次挑战和尝试
6.创作和分享
师:一起盖房子,盖完之后,怎么样让我们的小区更美呢,我们一起来创作吧!(放音乐)
С.分享小组创作的房子,可以跟客人老师分享分享
摩比老师的诉说:一个小豆包的计算故事!
秋季班来了个小曼竹。她个子比较小,之前没有来学习过,也没有经历过其他的特殊训练。孩子刚来的时候也不敢说话,很内向,感觉没自信。上了三次课我发现了问题—— 妈妈出现焦虑。就在这时候"十一"短期班开设了。曼竹妈果断报了名,认为这就是为她家孩子准备的!
来上课的第一天,虽然是枯燥的计算课,小曼竹的注意力却一直紧紧跟着我,虽然慢,但是她一直在努力跟上我的节奏,赶上其他的小朋友。这真是个可人怜的 孩子!课间,我总是要多抱抱她,希望给她增加些安全感和自信。下课了,我跟她拉小手指,她允诺我回家一定好好练习。我答应她,如果有进步会偷偷送她10张 积分卡。
第二节课,小曼竹开始的时候表现还不错,可后面学新知识的时候她又犯难了。到最后几乎有点坐不住了。能看出来,小家伙有点吃力,眼睛有时候会合上好 久,。一开始我还以为她在思考。但是....哦!也许是累了吧。下课了,妈妈很着急,把她拉到一边,给她重新讲刚才她不太明白的地方。曼竹妈妈跟我说,一 看她的眼神就知道没听懂。可是那时候已经连续上了2个多小时的课了,她后期反应慢了也很正常嘛!连我都累了,再别说一直在努力的小曼竹了!瞧她,好疲惫 呀!即便是很简单的话她都不愿意回应,太累了。看见妈妈着急的样子,我心里也不好受,我把曼竹拉过来,安慰了她几句, 告诉她不要着急,先出去跑一跑,喝口水, 休息一下。刚才还着急的妈妈好像也明白了。看到孩子缓过点神了,我就试着再给她说一下刚才的重点难点。嗯,好像有门儿了!一会儿,上课时她做题速度快了, 小眼睛也有神了!能看出来,她又有自信了,而且,她真懂了!
第三节课,学习加法巧算,曼竹的表现让我吃惊! 开始上课的时候,我给大家放了一段录 音,是昨晚上曼竹在练习口算的情景,清脆可爱的声音,把今天的口诀背的滚瓜烂熟,那一 刻,我好感动!泪水真有点止不住。眼前的曼竹就像是自己的孩子,刚才还在蹒跚学步,突然开始会跑了!我真为她高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要知道,昨晚上九点 左右,小曼竹还在练习呀!这样的勤奋的孩子,怎么不让人喜欢! 就在这节课,孩子算题速度明显增加, 反应快多了,拨计数器的速度也快了,!在后来的速算练习中她总是第一个报数! 接着,我又考了一下他们第一节课的知识,也就是100-1为什么等于99? 我当时以为她他们大概会记得一些,但是肯定说的不熟练。出乎我意料的是,小曼竹一口气说足了理由,而且加入了自己的理解!那一刻感动了我,也感动了妈妈! 一下课,妈妈兴奋的跑过去亲着曼竹,告诉她:“曼竹你今天真棒!!”曼竹妈妈那一刻才意识到自己的女儿记忆力原来这么好!而且语言表达还特别清晰!妈妈 说:“如果寒假还有这样的课程,我们一定还要来。真的特别好,我真后悔来晚了!这样的集中练习计算效果太好了 !!” 妈妈还发现几次课下来,曼竹比以前爱说话了,而且主动回答问题,计算中出现的错误也少了!! 在第四节课,小曼竹几乎就是反应最快的!像45-23这样的口算能够脱口而出, 而且还能够自己悟出-9就像是加1,真是出乎我们大人的意料!课后,妈妈很感动!
看到孩子的进步,我们当老师的都非常有成就感!我认为孩子最大的进步也许不在于计算速度的快和慢,更重要的是要有自信,敢表达,爱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