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孩子表达爱
发布时间:2020-12-16 教育笔记鼓励孩子 幼儿园工作总结爱孩子 教育孩子笔记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国家。尽管今天现代化日新月异,人们也能接受很多新事物,可是在表达爱意方面,还比较含蓄。但是在培养新的一代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提倡让孩子勇敢表达他的爱意。
一,创造条件让孩子多多表达他们的感受和情感。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该多多营造一些容易渲染和引发情感共鸣的活动,并且积极让孩子表达。孩子有了良好的感觉体验,并且有适当的场合和条件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得到释放,对于孩子的心理发展很重要,并且能促进孩子与父母,与社会的良好互动。
二,鼓励适合的,不同的表达。中国父母尤其是父亲不习惯整天将爱字挂在嘴边,所以孩子可能也没有也无需这样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可以鼓励孩子在得到父母的帮助或者爱抚时亲亲父母的脸颊,或者对父母笑一笑,或者可以及时帮忙父母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要让孩子养成一个及时、恰当表达爱意的习惯。外国的教育成功的一点就是孩子知道感恩。而且孩子表达爱意,不仅是知道感恩,更是一种不能缺少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孩子建立健全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养成良好的教养素质和性格。
三,很重要的一点,鼓励孩子表达,最重要的是家长自己和教师也要学会表达对孩子的爱。这种爱不是一种义务和责任,而是一种出自于心底对孩子的进步的赞赏。比如孩子学会了与别人分享饼干,父母和老师就要及时且发自内心的表达对孩子的赞赏,对他的这种行为的自豪感。如果我们的家长和老师能做到这样,那我们的孩子也将是充满灵魂的天使。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表扬、鼓励——给孩子动力
我们班的孩子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活跃的!上课的纪律还是不错的!而且,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很高!问题是还有部分孩子的小手还是不肯举起来。
这是我很担心的事情。
为此,我进行了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部分孩子的小手不愿意举起来的呢?“我们的好朋友孟德全他只有一个人,觉得很孤单,但是他又不好意思跟小朋友说他不开心,他很孤单,如果你愿意做他的好朋友,你会怎么照顾孟德全呢?请小朋友举手来回答!”这时候有好多小朋友都把手举得高高的,都想第一个说,看见这样的情景,我心里很高兴!可是我又在这同时,看见了还有部分孩子的手不敢举起来,在下面放的好好的。
我没有说话,先请举手的孩子一个一个地说出他们心中想说的话,后面,我就带着微笑,轻轻地叫到了我们班不举手的其中一个孩子,我问他:“你愿意做孟德全的朋友吗?”只见他点点头,“那你准备怎么照顾孟德全呢?”“我陪他玩玩具!”他很小心翼翼地说。
听见他的回答,我乘机马上鼓励了他一下“你真好!真有爱心!我替孟德全谢谢你!如果你下次举手回答问题的话,孟德全会更加喜欢你的哦!”我用肯定的眼光以及微笑,跟他说了一句“你很棒!老师相信你!”他只是点点头,但是我知道他明白了我的意思!对孩子的鼓励,不一定必须用语言表现出来。
老师满意信任的目光,亲切喜悦的笑脸,都会给孩子带来力量。
让我们用真诚的鼓励来帮助孩子,我们也希望他们成功、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允许他们失败。
同时,不要忘记留给他们时间和空间,这样孩子才会在我们的掌声中走向成功。
多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
今天晨间活动金俊弛穿着新鞋开心地和我问早,看起来心情很不错。“余老师,我能玩梅花桩吗?”“当然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活动吧。”金俊弛高兴地拿着梅花桩开始玩儿了起来。过了一会儿,金俊弛哭丧着脸,过来告状:“余老师,他们不给我玩梅花桩!”“为什么呢?”“我要把小梅花桩叠起来,他们不让我叠。”金俊弛生气地说。随后杨悠涵邀请金骏弛一起玩游戏,金骏弛拒绝了,只见金俊弛和同伴们离的很远,一个人蹲在一个角落里。于是我走过去蹲下问:“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啊?没商量好吗?”“我不想玩了!我就是要小的那个梅花桩叠在一起玩!”“你有试过他们的玩法吗?”“没有,我不想玩了!”金俊弛生气地说。“那我们一起走,去试试他们的玩法好不好?”金俊弛似乎有点不情愿,我便牵着他的小手走到梅花桩的区域。“我感觉这个也挺有趣的,你跟在余老师的后面,来,我先走!”我踩上梅花桩,让金俊弛跟在我的后面。“跟紧我哟!快!”金俊弛迟疑了一会,见我挥收等着,慢慢地踏上了第一个梅花桩。“哎呀,这个梅花桩有点高了,余老师有点怕,你呢?”“我不怕!”于是金俊弛一个,两个,三个,一个踩着一个跳向终点。“你看,这个玩法也蛮有趣的对不对?你跳的棒极了!再去挑战一次,好不好?”听到鼓励和表扬后,显然金俊驰很高兴,蹦蹦跳跳地回到梅花桩的起点,再次开展游戏!
对策与建议:
金俊弛是一个比较情绪化的孩子,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在这次的活动中,他没有向同伴表达自己的想法,就一味地赌气,和同伴保持距离,通过拒绝游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我在这次的活动中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带领他从拒绝游戏到参与游戏,从他面部的表情和情绪上可以看出,他通过尝试认同了同伴的玩法,并获得了游戏的快乐。
金骏弛要学会和同伴沟通跟表达,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不能一味地生闷气!用自己的情绪来发泄不满。多鼓励金骏弛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疑惑和不满时除了找老师,也能和同伴交流,加强孩子解决问题和沟通的能力。
孩子需要老师的鼓励和表扬
新学期开始了,我们班陆续来了许多的新的小朋友。新入园的小朋友因为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哭是常事。我们做老师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各种方法让他们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宣宣是小班的一个小朋友,前几天刚刚入园,刚来时还不哭,可这几天每天早上进园总是啼哭不止,妈妈早上送她时,他就不停的说:“妈妈早来接我,妈妈早来啊。”可妈妈刚走,她就会边哭边不停的说:“妈妈怎么还不来啊?妈妈什么时候来啊?你送我回家吧。“不管我们怎么哄她也没有效果,这几天我一直为这事烦扰着。
今天早上,我怕宣宣来幼儿园哭闹,特意早早的等在门口,远远地看见轩轩妈妈抱着宣宣走进了,我还没等宣宣反应过来,就抱过来对他说:“宣宣来了,今天萱萱真棒,不哭了,老师真高兴啊!”没想到宣宣听了眼睛一直看着我竟没有哭。我高兴地一边抱着她一边暗示妈妈快走。这时张老师也过来夸奖宣宣,“宣宣今天太棒了,上幼儿园都不哭了,我要奖励宣宣小红花”。
走进教室,我和张老师当着小朋友的面表扬了宣宣,还立刻发了小红花给她。看宣宣的表情好像很害羞,但也很自豪。接连几天我都是等在门口,一见宣宣就说:“宣宣真棒,真的长大了。”果然宣宣入园很少哭了,妈妈也高兴的对我说:“还是老师有办法,以前他在家说的好好地,可是到了幼儿园还是照样哭,现在变了,不再讨厌上幼儿园了。”
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了孩子需要鼓励和表扬,需要老师的肯定,鼓励的力量很大,我们不妨多用。
看待孩子要多加鼓励与表扬
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声暑天寒。”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孩子,鼓励孩子会使他们更加康健成长,而批评打击的一句话,会让幼儿变得畏缩犹疑。
作为教师,起首要看到孩子的进步,让孩子也看到自身不断增长的智慧和气力。
只要我们从孩子的实际起航,把孩子的今日和昨天比拟,你就会发明孩子是在不断成上进步的,从而对他们加以表扬。“你方才学画时,连笔都拿不住的,现在已会画手绢了。”“你这次做得比前次好多了。”孩子受到鼓励后,学习热忱和思考探索的积极性会很高。有意识的表扬,对与幼儿良勤学习行为的养成没有疑难有着积极意义。
在活动课上,还有在幼儿园里的一些简单劳动、游戏或其他活动,教师要鼓励孩子有一定目的的多观察、多思考,如外出参观、游玩,目的是让幼儿与外界多接触,从而放松身心,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这样教师就要对当真、能积极思考的幼儿多表扬,这既激发了这样的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对其他幼儿也起了一个正向指导的作用。在劳动中,有的幼儿不怕脏、不怕累,而有的幼儿则拈轻怕重,有躲避劳动的倾向。教师就要批注劳动的意义,鼎力大举表扬前者,对后者既不批评又不放纵,而是诸云云说:“**泛泛非常热爱劳动,今日的劳动热忱还没全阐扬出来,但愿**成为小朋友中最能干一位。”恁地一说,大家肯定都干得热火朝天,结果是既美化了环境,又造就了幼儿自小热爱劳动的好习气。
对孩子的鼓励,不一定必须用语言表现出来。老师满意信托的目光,亲切欣忭的笑貌,都会给孩子带来气力。他们从老师的表情中知道本身做对了,“啊,我进步了老师多开心呀。”于是孩子在盘算着,怎样让老师更开心,不消你刺刺不休的数落孩子,他们本身会给本身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这样孩子会在鼓励声中一步步向更高的水平攀登。
让我们用真诚的鼓励来帮助孩子,我们也但愿他们成功、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允许他们失败。同时,不要忘记留给他们时间和空间,这样孩子才会在我们的掌声中走向成功。
让孩子来鼓励
在班上,我们给表现好的孩子奖励一颗小星星或一朵小红花,已经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然而,偶然的一次“意外”就让我对这些奖励的方法有了新的想法。
那是一个周五的下午,例行的一周总结,在活动奖励中,我之前答应过他们,如果表现好就每个小朋友奖励一张卡片。让他们高兴高兴。可是,后来才发现原来卡片的数量剩下不多啦。这该怎么办才好呢?突然间,脑海里弹出了一个主意,今天小朋友带来了一些卡片过来,我让他们把卡片和贴纸放在一起,还有上次剩下来的糖果和饼干。把这些都放在一起当成奖品,让孩子来想想该怎么奖励表现好的小朋友。结果,孩子们对这次的奖励活动表现的非常积极,兴奋,小朋友没举起一样奖品,他们就说应该奖给谁,为什么奖给他?有些做得不够好的小朋友就鼓励他们,让他们下次再努力,争取奖励。
这样,以后又奖励的我都会交给孩子,渐渐地,我把孩子们的表述和和说话能力有些进步。把奖励的权利交给孩子,从而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自我管理能力都有所提升,让他们学会互相督促,都在不同的方面在不同的程度上有所进步
给孩子的鼓励
进入中班后,孩子们对幼儿园的环境已经非常熟悉了。这让孩子在园内如鱼得水,同时对老师的话也是“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班级常规不是很好。为了让孩子遵守各项常规,教师一般都会用“红苹果”,“五角星”进行奖励,但是一般“红苹果”贴上后,还没到放学就已经都在垃圾桶里了。孩子们在刚得时很骄傲,但是得到后就不珍惜了。为了使“红苹果”、“五角星”的鼓励作用更大。我给孩子制定了新的规则,每周评一次“最佳宝宝”。
每周制定一个主题“吃饭最好的宝宝”、“睡觉最好的宝宝”……在这一周内每天都能达到老师制定的要求的,在周五就会得到一个大“五角星宝宝”、没有完全达到老师要求的就奖励一个“小五角星”,很差的就没有任何奖励,还请所有的班级成员一起做“评审”。这样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在监督别的小朋友的同时,也在时刻的提醒自己。经过一个多月的尝试,收倒了良好的效果,小朋友对“五角星”也更为珍惜。现在,孩子们吃饭、睡觉都不需要教师时时提醒。
怎样使鼓励和表扬达到教育效果
一、整体性的表扬
就是对幼儿做出一种整体性的判断,强调他个人的能力,如“某某真聪明!”“某某真能干,加油!”“你真棒!”
二、强调过程的表扬
幼儿在完成某一任务或从事某一行为的过程中,对他所付出的努力程度或所运用的方法进行评价,强调他的努力。
如“你真努力!”“你今天很认真,不错!”“这件事情你做得挺好,因为动了小脑筋!”
三、强调结果的表扬
即对幼儿某种行为的结果进行反馈和评价,强调他的成绩。
如“全答对了,很好!”“今天你玩玩具的时候没有去争抢,真好!”“你今天吃饭很快很干净,不错哦。
”
经常受到强调过程的表扬的宝宝逐渐理解到,某一行为并不等于对自己能力的全面肯定或否定,除了“完成”,自己所付出的努力程度或所运用的方法也是值得赞许的,哪怕是失败了,他也不会觉得自己不够聪明,而会总结经验教训,下次做得更好些。
这样,宝宝逐渐学会了直面困难,勇于克服,学会了不以成败论英雄,也学会了勇敢地承担失败。
让家长放心、孩子要多表扬多鼓励
让家长放心贝贝是这三月份新入园的孩子,贝贝的妈妈对我说,孩子在各方面比较弱,不太爱表达自己,让我帮助贝贝多锻练。当贝贝第一天来到幼儿园时对所有的装饰和玩具都非常的好奇,可过了几天贝贝就什么都不愿参加,就一个人静静坐着看。我走到贝贝面前,和他面对面地谈话并问他:“贝贝,!我们能一起玩吗?”他好像没听到一样,对我不理不睬。我又接着说:“我喜欢你贝贝。”他这次听了我说的话,点了点头。贝贝的性格特点比他妈妈说的还要内向,他不仅是社交方面较弱,而且不愿融入集体,比如:一天当中不喝水、不说话等做任何事情都不参与,就一直静静地坐着。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要掌握孩子的年龄特点,更要有足够的方法去引导孩子。带孩子做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事情,主动和孩子拥抱、拉手、奖励大拇哥等一些肢体上的语言。我每次和贝贝聊天的时候我都做到平视孩子,帮他找好朋友,就这样过了一个月,贝贝妈妈又来到幼儿园,看见了贝贝在幼儿园的表现跟以前完全不一样,贝贝的妈妈很感动,看到贝贝的进步心里很高兴,一直不停地感谢。其实看到孩子一点点的进步对于老师来说那都是很珍贵的礼物。
孩子要多表扬多鼓励
我们班来了刘思涵小朋友,上课的时候注意力老是不集中,屁股总是很难在小椅子上坐着听完一节课,还影响到其他的小朋友,通过家访从她爸爸妈妈那里得知思涵在家里的时候也很调皮,会穿着
鞋子上沙发、上床,父母拿她一点办法也没有。来到幼儿园里她的话也不多,面对这样的小朋友,我会给她更多的正面鼓励,只要她有一点点的进步,我就会使劲的表扬她,比如:上课坐在椅子上的时候我就先拿她做个典型,我会说:“思涵是最安静、认真听讲的小朋友”。
就这样,孩子进步了很多,我对她很有信心,相信她也会越来越好。我们会一起努力,让孩子在赏识和鼓励中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