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第一次哭了
发布时间:2020-12-19 开学第一课 2020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课节目简介 2020开学第一课 浩浩小朋友是我班的一个很聪明,懂事的小男孩。他已经是中班的一位小朋友,自从我认识他,没有见他哭过一次,就是受欺负了也没有见他哭过。可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他却哭了。今天早上,我值班很早来到了幼儿园,我还没有到教室,就听见走廊里有唱歌的声音,原来是浩浩。我说:“浩浩你今天怎么来的这么早啊?他说:“爸爸妈妈有点事,所以把我早送来拉。奥,原来是这样,我开门让他进了教室。过了一会儿,有个小朋友跑来告诉我,说浩浩小朋友哭了,我想怎么会呢?刚才还好好的,他可是从来没有哭过呀,我不信,就去看了看,他还真哭了,哭的很伤心。我说:”浩浩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他摇了摇头。那你怎么了?我很奇怪。继续安慰他。过了一会儿,他告诉我说:“他的姥姥去世了。心里很难过,妈妈不让他哭,可是,我很想姥姥,所以就哭了。多懂事的孩子啊,我告诉他,人总是会老的,不要难过,想一想最高兴的事情。虽然他听不明白我说的话,他也点了点头,朝着我笑了。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游戏中他怎么哭了
在平时的教学当中,我们要是一味地生搬硬套指导书上的方法,而忽略小朋友在活动过程中的心理反应,那就有违我们新〈纲要〉地指导精神:在注重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我在教小朋友做音乐游戏〈谁是小熊〉时就遇到过这样的事:那天音乐课,当我告诉小朋友要做游戏时,每个小朋友都显得那么的兴奋,认认真真听老师讲解游戏规则:小朋友围坐成一个圆圈,游戏开始时起立,首先移走一张椅子,然后小朋友边唱边表演,最后绕着椅子按节奏快慢跑,音乐一停止抢一张椅子坐下,没抢到椅子的小朋友就是小熊,那么他就要离开游戏队伍。问题就出现在离开队伍上。李宝昌小朋友是新转到我斑来的,听他妈妈讲李宝昌我行我素,自我意识很强,从不参加集体活动。本来我还高兴他不像妈妈说的那样,瞧他和同伴一起游戏多开心。可当他没抢到椅子,小朋友一起用手指着他说他是小熊,老师请他离开队伍时,李宝昌“哇”的一声哭了起来,最后一发不可收拾,一个劲地哭喊着要妈妈,怎么哄怎么劝都没有用,最后还是妈妈来把他接回家才罢了。尽管李宝昌第二天是高高兴兴地来园,可我发现他又开始不参加集体活动了。课后我仔细想想,在大家指出小熊时,被指认的小朋友的脸上大都露出了尴尬或难为情的表情,有些性格内向的孩子确实想哭,只是没像李宝昌那样真地哭起来。以前教小朋友玩这个游戏时也是这样,没太在意小朋友的心理反应,要是以前能认真地反思一下自己地教学,这次的事就不会发生了。我可以扮熊妈妈把没抢到椅子的小熊带在身边;或是给没抢到椅子的小熊找个家都可以,这样的话小朋友就不会有孤立无援的感觉而觉得委屈。小朋友心理塌实了,安全了,在游戏中就会找到快乐而不是哭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地发展
尝试了许多的第一次
校园一下又变得热闹了,孩子都来了,原来的中班升大班了,原来的小班升中班了,还新加入了小班的孩子。老师们都面带着微笑,热情招呼着孩子们的到来,抱一抱、热情的问候消除小班孩子第一次进入幼儿园的陌生感,第一天来,小班的孩子在陌生的环境里,有些孩子胆子比较大,面对教室里那么多色彩鲜艳、有趣的玩具,宝宝们就不亦乐乎,有的在“娃娃家”抱洋娃娃,有的在“厨房”切切小菜,还有的在“图书馆”翻翻小书……但是总有部分幼儿对于陌生的环境感到很陌生,哭闹,我们老师都理解,第一次离开熟悉亲人,要和陌生的我们,离开家长的宝宝们还是被我们老师组织的活动吸引了,听听熟悉的故事,孩子们唱唱熟悉的歌,玩一玩,慢慢得熟悉着环境、老师、同伴。
孩子们体验到了生命中的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在幼儿园集体用点心,第一次在很多小朋友面前介绍自己,第一次排成小火车和老师一起玩游戏,第一次独自在陌生的环境中结识了那么多新朋友。今天是上学的第二天了,我班的孩子明显比第一天又乖了许多,哭闹的只有两位宝宝了,而且在老师和同伴的作用一下只有短暂的哭闹了,孩子们你真棒,中午的午睡室已经被甜甜的梦想所包围,真甜!
她哭了
今天中午,孩子们起床后,我就组织他们去喝水。忽然,听到有人在小声的哭泣,我循着哭声找去,一看是小豆豆。我问她:“你怎么了?”她没有回答。我想可能是刚睡醒的缘故,没有再多想,就催促她去喝水了。
上课了,别人都在认真听讲,小豆豆又开始小声的哭了。我轻轻走过去,问:你怎么了?孩子还是哭,不回答我。这时,我心中生疑,莫非病了?我用额头碰碰她的额头,坏了!感觉不好。赶紧拿来体温计测了一下,我的天!38度5!怪不得孩子老是哭,是发烧难受的。
唉!你看我,怎么这么粗心,刚才怎么就没有想到是孩子不舒服呢?
可见,做为幼儿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风趣的谈吐,还要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力。
三周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好,他们对自己不满意的事情,会用哭声来表示不满;他们对自己的病痛不会表述,有时也用哭来告诉老师:他不舒服。所以,我们老师可一定要细心的对待孩子的哭声啊!
他会“到”了
今年我教小班,我班有个小朋友,入学好几个月了还不会在点名时喊“到”,经过观察我发现他平时与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时还好,但一遇到老师就不说话。我询问家长,家长说他在家也不喜欢说话。于是在一次点名时我站在他身边跟他说:“你为什么每次都不喊到呢?老师很想听听你的声音呢。说一次给老师听听好不好啊。”但他还是不说。以前遇到他这样我通常只是说下次要喊之类的话,但是这次我找来另一个和他比较要好的小朋友站在他身边并温柔的对他说:“你来跟这个小朋友学一下,他喊一下你再试着喊一下好不好啊?”在那个小朋友喊了声之后,“到”,我听到了一个细小的又带有些许怯懦的字眼从他的嗓子里被挤了出来。于是我乘胜追击,说:“再大声一点好吗?来,再来一次。”之后我听到了大胆而又响亮的一次喊到声,而且我看到了他脸上的笑容,自己的心情也异常的激动,喜悦之情沾满了整个心脏。一个声音从心底响起“他学会了,他喊到了”。在一次家长会时,家长听到他喊“到”,是那么的高兴。
只要用心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成的,其实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特点,就像每一本书都有一个他特别突出的主题,只有慢慢深入其中我们才会发现这些内容都是能令我们受益的珍宝。
教育笔记:《“哭哭脸”笑了》
教育笔记:《“哭哭脸”笑了》
时间荏苒,转眼间我和孩子们一起一起度过了一学期。记得刚入园的第一天,谢佳人来了。当妈妈抱着她走到班级门口时,撕心裂肺的哭声使我们不约而同地围了过去。“佳佳,让老师抱抱!老师这里有好多玩具,我带你过去拿!”可无论怎样说都无济于事,只见她双手紧紧地勾住妈妈的脖子,大声地哭着,嘴里还不停地说:“妈妈,你不要走,我要回家,我不要上幼儿园……”看见孩子哭得这么厉害,妈妈见了尤为心疼。妈妈哽咽着说:“孩子小,让您费心了,我下午早点过来接她。”
话刚说完,便转身就走了。孩子看妈妈一走,哭得更厉害了,我把佳佳抱起来,耐心地和她讲道理,哄了很长时间,才慢慢地停止哭泣。一连几天都是这个状态,这样子一来,日常活动不能正常进行,而且还会影响到其他小朋友的情绪。面对这样特殊的孩子,我在家访中找到了症结:孩子入园前一直就由妈妈或姥姥一个人带,很少接触到其他小朋友,所以孩子对带她的人依恋程度非常高,一旦脱离,反应便会特别激烈。知道了原因后,我们对孩子更加关注,总是积极鼓励她,很快佳佳便融入到集体中来。
通过这件事情,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要认真分析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耐心地对待幼儿的哭泣,这样子才能使幼儿轻松愉悦地投入到幼儿园的生活中去。此外,老师要积极引导幼儿,关心幼儿,成为幼儿的依恋对象。
每天面对这么一大群可爱、纯洁的孩子们,我觉得太幸福了!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我们不应当吝啬赞美、吝啬肯定、吝啬鼓励。同时,还要讲究教育的时机、方法、技巧。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在幼儿园开心地度过每一天!
记第一次家长开放日
4月20日,在妈妈心里是一个无比重要的日子,因为今天妈妈要去参加幼儿园安排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孩子上幼儿园有几天了,幼儿园的环境如何呢?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如何呢?一直是妈妈最最想知道的。这可是妈妈和砚迪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哦,所以我们格外重视。我们开始出门了,哇!今天的天气真晴朗,砚迪知道妈妈要一起去幼儿园,甭提多开心了,一路上和妈妈又说又笑。幼儿园到了,门外挤满了来参加活动的家长,都有点迫不及待的样子。孩子们先进园就餐,妈妈们安排到了游艺大厅,先听专家讲座,讲座的内容是《吃的安全,吃的健康》及《趣味来盥洗》,讲的非常好。进游艺大厅之前,砚迪看见妈妈没上他们班去,情绪就有些低落了。妈妈听完讲座之后,第一个走进迪迪的教室,看到好多小朋友,咦,张砚迪小朋友去哪儿那?妈妈正在犯嘀咕,随后老师走进另一间教室把迪迪领了出来,原来,迪迪知道妈妈要来,老早情绪就不稳定了,老师们只得单独给迪迪做“心里呵护”。如此,等见到妈妈之后的情形可想而知,哭呗。撒娇似的非得抱。为了不影响到别的小朋友,这时候的妈妈抱起并开始安慰迪迪。班里的活动开始了,语言活动《张开大嘴打哈欠》,除了迪迪以外,所有小朋友都表现的挺好,面对老师的提问,开动脑筋,回答的棒极了。我们这边的迪迪哪,一只手摸着妈妈的耳垂,一只手搂着妈妈的脖子,趴在妈妈肩上,撒着娇小声的抽涕着,过了一会,妈妈见迪迪不哭了,拎着迪迪的小手走到了小椅椅上做下来,但两只小手使劲抓住妈妈的衣服,生怕妈妈哪一会就丢下她就跑了。接下来的活动都是迪迪拉着妈妈的手,没怎莫参加,也脱离了队伍,随意的和妈妈玩起来啦。直到午餐开始了,迪迪才安静的做在小桌面前,等待开餐。就餐完毕之后,看见别的小朋友与妈妈再见,迪迪意识到,自己的妈妈也要走了,情绪化的表情写在脸上,又要张开嘴哭,非得要妈妈抱,鬼点子到不少,以为只要妈妈抱起来,妈妈就放不下她了,就单独跑不了了,一看这种情形,我们下午只得请假回家了。第一次的家长开放日就这样结束了,回家的路上妈妈想了很多,想得多的不是孩子今天的表现如何如何,而是坚定了要坚持送迪迪上幼儿园的决心。有这莫优良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莫全力培养关心爱护孩子的老师们,做家长再不积极配合,受影响的将是自己的孩子。坚定信念,期待迪迪的早日进步!
我做了一次“袋鼠妈妈”
今天,我在中一班上了一节音乐游戏活动课——《袋鼠妈妈》,发现小朋友们的兴致很高,我也特别高兴,于是记下来与大家分享。
这节活动课是从认识袋鼠开始的,大部分小朋友通过看电视已经积累了这方面的经验,知道袋鼠最大的特点就是肚子上有个袋袋。我通过提问、交流帮助小朋友们明白了:小朋友们身上的口袋是衣服上的,而袋鼠身上的袋袋是身体上长出来的;小朋友衣服上的口袋是装东西用的,袋鼠身上的袋袋是用来装宝宝的。这样通过比较,小朋友们对袋鼠的这一特点印象就更深刻了。
接下来,我帮助小朋友了解袋鼠的另一个特点——跳,而且跳得特别高、特别远。先讲解跳的动作要领:两只手放在胸前,自然下垂;两腿并拢,屈膝,然后跳起。根据幼儿爱动和善于模仿的特点,我做动作示范,鼓励幼儿大胆模仿,反复练习袋鼠跳。为了衔接下面的音乐游戏,我告诉小朋友们:袋鼠妈妈和袋鼠宝宝们出来玩的时候是一边跳一边唱歌的。然后我一边唱歌一边把创编好的动作表演给小朋友们看,以激发他们强烈的表演欲望。
在小朋友们都跃跃欲试的时候,我播放音乐《袋鼠妈妈》,大家一起随音乐欢快地跳起来,同时鼓励小朋友们随着音乐自主创编动作,并且及时表扬表现好的孩子和敢于大胆创新的孩子。
最后,我为小朋友设计了一个故事情境,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有一天,袋鼠妈妈和袋鼠宝宝们出来玩,他们在草地上又是唱又是跳,玩得非常高兴。这个时候,有一只大灰狼出来了,想找一只袋鼠宝宝当食物,袋鼠妈妈和袋鼠宝宝们吓得都蹲在地上不敢动了,幸亏被猎人及时发现,开枪打死了大灰狼,袋鼠妈妈和袋鼠宝宝们站起来围着猎人表示感谢,然后唱着、跳着、开开心心地回家了。小朋友们对故事很感兴趣,都特别想表演,根据自主选择角色的原则,由范凯瑜小朋友扮演大灰狼,王朝旭小朋友扮演猎人,我扮演袋鼠妈妈,其他的小朋友扮演袋鼠宝宝。音乐响起的时候,每一位小朋友都很快进入了自己的角色,大灰狼出现——我和宝宝们快速蹲下——猎人及时开枪——大灰狼应声倒地,一系列的动作都是那么和谐,那么生动,表演非常成功。
通过这一节音乐游戏活动,我发现:小朋友们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和不可估计的表演潜力。只要我们给他们创设一定的活动环境和活动情境,他们会给我们一个莫大的惊喜。所以,在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小朋友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时间和自主发展的空间,用双手托起明天的太阳,让未来成就辉煌!
小板凳哭了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小板凳哭了”!
最近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都喜欢推着自己的小板凳在教室里跑来跑去,最先开始这个“游戏”的就是我们班的小调皮鬼恺锐,老师每次制止后不大一会孩子们又开始了,我已经发现又好几个小板凳已经开始摇摆了,再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啊。
我便把孩子们都叫了过来,我故作神秘的对孩子们说:“老师昨天晚上在教室里听到我们的小板凳在哭。
小朋友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孩子们都摇头说:“不知道”。
我接着说到:“小朋友想知道为什么吗?”“想”孩子们都异口同声的喊道。
“我听到一个小板凳说恺锐小朋友白天总是推着我跑老跑去的,把我的胳膊和腿都弄疼了。
”我接着问:“小朋友受伤了会怎么样啊?”“会疼”“是啊,小朋友受伤了会很疼,小板凳也是一样的啊,它受伤了也会疼的,那咱们小朋友总是把它推来推去的它就会受伤,就会疼,所以它才会哭啊,小朋友想不想让小板凳哭啊?”“不想”“那我们一起来爱护它们,好不好呀!”“好”孩子们的声音特别洪亮。
从此孩子们真的都不再推板凳了,而且搬板凳时也都特别小心了呢。
不知道本文“小板凳哭了”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