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12-21 幼儿园我的一家说课稿 我的一家说课稿幼儿园 幼儿园开学一天的活动方案 早上可儿带了一包妙脆角来,要我分给小朋友们吃。下午,吃完点心,我就拿出来果子放在桌上。这时孩子们都很高兴的说:“哦,分果子喽”。那我就说:“我们了来比赛背儿歌,背对了就把果子奖励给谁。”孩子们都很高兴,马上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座好,准备背儿歌。我来报儿歌的题目,孩子们举手也很积极。但有些孩子老是站起来,手举得很高嘴巴里还叫着“我、我、我”,怕我看不见他,我连忙说:“我喜欢举手的小朋友,我要请手举得好的小朋友,嘴吧不发出声音的小朋友来回答”。但这招并不管用,为了能吃上果子有些孩子还是按捺不住了。治轩,就是其中一个,他是坐在第一桌的,还一脸的不高兴得说:“老师,总是不请我。”我就生气得说:“我就不请你。”后来我发现治轩眼泪都快掉下来了,这一举动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就跟他说,他应该怎么做。背完儿歌后,我又单独找他谈了一会儿,他也似乎明白一些道理。从这一点小事,一句无心的话。让我感受到老师的一句话一个举动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重要。大班的孩子,都有了自己的想法,我们每天都和孩子在一起,一言一行都被孩子关注着,影响着他们。这一点我们更应该关注,家长们也是一样。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电视对孩子的影响
我们班有位叫马久峰的小朋友,他是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记忆力很不错,表现欲也很强,但最近他有一个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学会了打架。他经常挥舞着他的小拳头向小朋友打去,嘴里还发出“嘿、哈”的声音。有时排队的时候他的小手、小脚也不安分,打打这个踢踢那个,那段时间经常有小朋友来老师这告状。我经常找他谈话,教育他,但收效甚微。
有一次,我们在户外活动,又有小朋友来告久峰的状,说他又打人了。一问才知,原来他是在模仿奥特曼打架,把小朋友当坏人打了,而且他平时也都是在模仿奥特曼才打小朋友的。听他这么说,我同久峰讲起了道理。我告诉他怪兽都是坏蛋变的,所以奥特曼要打他,但久峰与小朋友是好朋友,我们都是好人,奥特曼是不会打好人的,反而还要保护好人呢。奥特曼想要久峰来保护小朋友们,你愿意吗?久峰肯定的点点头,那以后保护小朋友的任务就交给你啦。在一次与久峰妈妈的交谈中得知,久峰在家里最喜欢看奥特曼了,还经常模仿里面的动作,我建议久峰的家长多给他看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电视。现在的孩子模仿力、表现力也都很强,所以多让他看一些有教育意义的电视他也应该会去学习、模仿的。平时在幼儿园我们也会给孩子多看、多讲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与故事。平时我们还要常常进行爱的教育,让幼儿之间建立友好、互爱的关系。现在很少听见有给久峰告状的了,无论在哪方面都进步挺大,同时也交了很多好朋友。
规则对孩子的影响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是流传布置多少年的一句话,而众多的家长也是用这简单的七个字来要求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其实孩子的教育关键是得从小树立规则意识。
孩子的规则是必须从小树立的,因为只有从小就让孩子们知道规则是多么重要,而且是必须遵守的。所以从小就给孩子定规则而且是必须这样做,因为有些规则是不可以让步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都是这样不可让步的,有些规则可以根据孩子的表现给予让步。
有些家长认为规则那些都是小事,不用太计较,可是还有一句话也请家长们别忘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所以别忽略一件小事的影响。我们班有些孩子的家长说:“孩子在家吃饭喜欢边吃边玩,有的喜欢看电视吃,或者是吃饭喜欢讲条件,不答应就不吃饭”。可是家长们你们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也是这样,边吃边玩还讲条件。所以即使是已将微不足道的小事,无关紧要的规则其实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这甚至会影响到其他的小朋友。再如在幼儿园自己的被褥自己折这件小事,我们班有几个小朋友自己不折,而且还理所应当的让别的小朋友帮他,当我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义正言辞的说:“我家里从来没有人让我折也从来不让我自己穿衣服,所以现在我也不折”。我说:“那个是在家里老师不管,可是在幼儿园所有的小朋友必须自己的事自己做”。可是他转头就走了,后来的一段时间他的被褥也是小朋友折的。可见家里如果没有明确的规则,那么即使在幼儿园里有明确的规则也是没用的,因为有不同的要求孩子会选择较容易的来要求自己。由此可见规则对孩子的影响是多大,而且是无处不在的。
可见规则的重要,所以家长们别太娇惯你们的孩子,也可以适当的给他们一些规则,让他们从小便有规则意识,也让他们从小便开始遵守规则。可别让你的娇惯和无规则让孩子没有目标和方向。
浅谈方言在幼儿普通话教育中的影响
-->
整理了了关于幼儿语言教育论文《浅谈方言在幼儿普通话教育中的影响》,希望对幼儿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普通话是一张名片,一张好的名片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金钥匙。作为一种语言它不仅是社交工具,也是一种文化载体。然而在普通话大力推广大的主流之下,近一个时期,社会上又不时传来“保护方言”、“保卫方言”的口号声。在一场争论后,勿庸置疑,开展普通话应是一项长期而深入的工作。
一、为什么要学说普通话,并从幼儿抓起
(一)幼儿期是学习语言、形成口语的关键时期。孩子好模仿,敢讲敢说,喜欢与人交往,如若幼儿学语言的最佳年龄期受到了方言的影响,形成方言语音、语感的原型定式,很难矫正。我们大班一幼儿中班之前跟随爷爷奶奶在胶东地区长大,入园后,他与大家很难交流,因为胶东口音与普通话的差别很大,所以他不愿说话,性格也变得内向起来,经过近一年半的普通话练习,个别发音还是胶东方言语调。可见,方言影响了幼儿的语言学习和情感交流。
(二)学说普通话有利于识字和阅读,为孩子入学后掌握书面语言、理解字义打下基础。普通话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语感,也有利于今后的外语学习。幼儿期的口语训练会让他们掌握一批词汇,对字的音、形、意形成统一联系认识,促进辨音能力形成,有利于孩子的自主学习。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哈佛女孩”“剑桥男孩”“天才少年”无一不是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自主阅读了大量图书,从早期教育看,不说普通话的孩子一开始就失败了!
(三)防止语音上出现根本性的错误,避免口语交流中产生误会
一次,老师组织小朋友讲述父母的生活习惯,明明说妈妈最喜欢吃“老醋白菜”,旁边一小朋友惊讶的站起来说我妈妈也爱吃“老醋白菜”,明明反驳我说的是“老cu(厨)白菜”…可是明明确实把“厨”念成“醋”了。据了解明明的妈妈老家在内蒙,其方言习惯就是除了三声之外的一声和二声的语调都接近四声,加上读音又不准便如此了。明明的父亲普通话相对标准一些,让明明能分辨出他人的读音是否正确,但自己却发音不准,像这种现象更难矫正。
二、分析方言对幼儿普通话学习影响之大的原因
为什么方言的影响会如此之大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方言是一种情绪。许多从小在方言区长大的家长认为“它”能最真、最切地表达情感。加之很多家长担心自己的语法和发音不够标准对孩子会有不好的影响,平时便用方言交流,幼儿直接模仿,影响了幼儿的普通话学习。部分家长表示不是没有意识到,而是自身条件还不够。正如明明一例,幼儿期给幼儿创设一种什么样的语言环境,幼儿就会形成什么样的语言。家长用方言与幼儿交流,幼儿便用与之相应的语言(方言)回应。
(二)方言是一种情结。方言时时系着情深故土。家长希望孩子“不忘本”“不忘根”,从而让孩子也感受一下“本乡本土”的语言。我园虽身处城区,但多数幼儿家长都是来自农村,幼儿之间的交往受父母的影响,都不得不使用方言进行交流。
笔者对东营市境内的六所幼儿园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显示,胜利油田两所幼儿园的60名家长中,有53名家长平时用普通话与孩子交流;东营市区两所幼儿园的60名家长中有39名家长平时用普通话与孩子交流;县区两所幼儿园的60名家长中平时用普通话与孩子交流的仅有11名。与之对应的调查结果显示,油田的幼儿普通话水平高于东营市区的幼儿,东营市区的幼儿又大大高于县区的幼儿。由此可见,家长讲普通话的习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普通话水平。笔者深入调查的一班级中,全班20名幼儿平舌音、翘舌音混淆的有8人,舌根音、舌尖音混淆的有4人,长此以往,必然阻碍了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
在普通话教学中要克服方言的不利影响就要从根本上了解方言。
方言,又称地方话,一般定义为“方言是它存在的区域内各个不同区域的实际存在形式。”比如说山东方言就是汉语在山东的存在形式。
例如:在笔者对东营市区幼儿园所做的调查中有趣的发现,不但普通话与方言有区别,方言与方言之间也有区别。如:东营广饶一段方言:“下雪了,天bei (白)了,地bei (白)了,liao chu ni(到处)都bei(白)了,而利津方言就不知liao chu ni 是什么意思。可见,在同地区的幼儿用方言也不利于交流。
三、普通话学习中克服方言的影响可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一)家长和教师共建一个自由、宽松的纯普通话语境
新《纲要》提出:要为幼儿创设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环境。普通话的学习也应如此,成人的态度要亲切,自然,坚持用普通话与幼儿交流,多用鼓励表扬的方法,让幼儿敞开胸怀勇敢地说。
注意电视对孩子的影响
午餐后孩子们在玩自己带来的玩具,不一会帅帅就跑来跟我说把晟把谦的玩具抢走了,还打了谦,我跑过去一看只见晟表情很凶的站在一边正在做着奥特曼打怪兽的动作,谦被晟推在地上正在哭。我先是把谦从地上扶起来做在一边的小椅子上,然后转过来柔声地对晟说:“你很喜欢他的奥特曼吗?”他对我点了点头,我又问:“那你知道奥特曼会抢别人的东西吗?”“不会。”“奥特曼会喜欢抢东西的小孩吗?”“不会。”“对了,晟不抢别人的玩具,奥特曼和老师都喜欢。而且呀,如果你想玩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你可以跟他说,我相信小朋友会愿意和你一起玩的,你这样把他的玩具抢走还把他推在地上,谦会很难过的。”于是我让晟和谦道了歉。
电视传播的一些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幼儿以后的攻击性行为,很多幼儿都会从这些电视、电影暴力节目中观察学习到各种具体的攻击性行为。幼儿不仅从这些节目中学习到攻击性行为,更为重要的是他们会将武力视为解决人际冲突的有效手段,并在现实生活中实际依靠攻击性行为来解决与他人的矛盾。
科幻画创作
幼儿园科幻画比赛顺利地落下帷幕。本次比赛时间紧,但老师们还是积极准备,精心指导幼儿指导科幻画,老师们交上了满意的答卷。本次科幻画主题丰富,有海洋探秘、环保动员、民族一家亲、科幻机器人等,符合科学性原则和创意性,充分体现了“爱科学爱畅想”的活动宗旨。绘画表现形式有水粉画、蜡笔画、沥粉画及多样结合,绘画效果充满童趣和创意。最后通过角逐,我们共推选了5幅一等奖作品选送宁波市科幻画比赛,预祝取得好成绩。今后我们将继续在“科学创意”和“表现形式效果”这两点出发,在辅导上下功夫。
同时在本周六参加了“幼儿科幻画现场作画”,在积极准备,认真比赛的基础上,也细致观摩了其他优秀作品。认为科幻画脱颖而出的秘诀在于“点子”,这个点子不仅表现在内容上,要新颖,如《磁悬浮列车人行道》解决交通问题、《心灵治疗站》关注心理健康、《人与动物语言交流器》促进人类与动物的关系、《机器人保姆》体现最新科技的力量……这些点子源于实际,又高于现状,有异想天开,但也有一定的依据。点子还表现在作画形式上,如沥粉画、线描画、水墨画、拓印画、多种画种结合,绘画与手工结合等,形式创新,表现立体。
吃一堑长一智,多学习多积累,多幻想多尝试,让我们一起去探索科幻的世界。放飞科学,创新世界。
用正面的行为影响孩子
孩子们来上学时,我们按照惯例在他们入园时都要进行班级晨检。敏敏进来后,我正要检查她的小手,她却藏了起来。这一举动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想敏敏手上肯定有秘密不想让老师知道。为了了解其中的原因,我说:敏敏来让老师看看你漂亮的小手。孩子们听了小小心翼翼地把小伸了出来。我仔细地看了看,终于发现,孩子的十个手指甲上都涂上了红红的指甲油。怪不得孩子把小手藏起来。我问:这个红红的指甲是谁弄的?敏敏说:这是我自己弄的。我问:为什么要涂上红色的指甲油呢?她想了想说:我看见妈妈在家也弄的,很漂亮。我告诉她:指甲油,小朋友不能涂,因为它对我们的身体有伤害。敏敏听了点点头。总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在美术课上,孩子们都在画画
,突然小宇大叫了起来:老师,涵涵把颜色画在手上了。我走过去一看。果然,涵涵的十个手指甲都涂上了红色。我问涵涵为什么这要做?她吞吞吐吐地说,看见敏敏也是这样弄的。原来如此。于是我对大家关于涂指甲油的的问题进行了教育。
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大人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眼里。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孩子们都会全盘接收。但因为他们是非判断能力弱,还没有能力分辨对错。常常会把大人们的坏习惯也模仿过来。因此,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用正面的行为影响孩子。让每个孩子都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情绪控制对孩子的影响
今年我带小班,从九月份开学到现在有一段时间了,渐渐觉得这群小宝贝们越来越调皮了,对于老师的要求权当没听见。比如:我有一次上完课请孩子们把书交上来,没想到这么一件事情,我吆吆喝喝竟然强调了五次,全体小朋友才草草的完成。当时,我看到教室里的情景气坏了,拍了桌子,教室里却突然安静了。于是我生气地坐在那里一句话不说,孩子们也不敢说话,我很清楚孩子们被我吓了一跳,他们只知道老师生气了却不知道自己的错误,
一会儿,我逐渐平息了情绪,同时也向孩子们提了个问题:生气的脸好看吗?孩子们异口同声回答:“不好看。”我接着说:“你们说对了,可是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会生气,没有了笑脸呢?”孩子们没有说话的。我又说:“那你们讨论一下:小朋友都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想不到小班的孩子倒是说得头头是道。听着他们的回答真是哭笑不得,而转念一想,老师也不想拍桌子,老师也不想伤害你们幼小的心灵,只是有时被你们的胡闹气坏了。
对于孩子们说的话,我思考好久。接下来的几天我与孩子共同讨论怎样来监督老师和小朋友的不礼貌行为,就是老师可以给小朋友提意见,小朋友也可以给老师提意见,一方面是对我自身情绪的控制,另一方面是对孩子不规范行为的制约。我也觉得孩子的一些行为习惯是慢慢养成的,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作为教师的我,在自我情绪的控制上没有做到律己,很容易伤害到小朋友的心情,其实作为小班孩子来讲刚入园不久,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对于任何事物都有新鲜感,老师要循序渐进的引导他们而不是用大嗓门“吓唬”他们,更好地实施个别化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地发展。
极易受环境影响的孩子
这次的美术活动是让孩子们独自尝试在均匀涂色的基础上用圆画出简单的苹果,并将苹果和苹果树分颜色涂色。
以往的每次美术活动,张博小朋友都是在老师一遍又一遍的鼓励及指导下才能勉强地完成作品。指导完一批孩子后,本想着应该去给张博鼓励鼓励了,于是看了一眼他的情况,结果很出乎意料——他在认真地画画,而且画的很不错,还是不是地会跟他的同桌高桐讨论一下应该用什么颜色。高桐小朋友画的很快,很漂亮,张博见“情况不妙”,赶紧抓紧时间,不一会儿他也出色地完成了他的作品,效果很不错。
这是我无意之间发现的秘密,原来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影响力真的很大,有时候,孩子的需求是通过另外一个孩子的表现体现出来的呢!所以说,环境很重要哦!张博是一个极易受环境影响的孩子,周围的孩子做什么,他也跟着做什么。
活动后,我对张博这次的进步给予表扬,并向他说明表扬他的理由,鼓励他在以后的活动中能更好!并鼓励他积极与高桐做好朋友。
似乎于豪在与同伴交流及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无穷的乐趣,现在的他对幼儿园的每次活动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而且,会很认真的去对待他感兴趣的活动。希望小家伙加油哦!
老师的随意对孩子的影响
中班的小朋友生性好动,占有欲都是比较强的,因为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一家几口都围着一个宝宝转,难免造成一些性格上的差异,比如:"发积木时,孩子们都是一个个把积木往自己胸前捞,认为捞到了就是自己的了,别人拿一下或者抢一个,就大哭大叫的,还有就是打架事件时有发生,反正都是吃不了亏,这给我们平时教学上带来了一定的麻烦".今天我就来说一个例子吧.故事的主人公是我班个子小小的,年龄也较小的余梓豪,余梓豪个子小,看上去不像个中班的孩子,加上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弱,班上时常有同伴欺负他,几乎每天他都会向老师告状:某某小朋友打了他,某某小朋友骂了他.为此,我们班几位老师在班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要求别的小朋友多关心他,爱护他,并想方设法在班上,在老师面前树立他的威信,可收效甚微.一天上午,余梓豪双哭哭啼啼地跑来向我告状说:罗浩又打了他,我一听又是罗浩,就来火了,因为他经常欺负余梓豪,于是,我生气地大声对罗浩说:"你又打余梓豪了,你是怎么搞的".转而我又向余梓豪叫道:"你不要哭!你越哭罗浩就越要打你.下次他再打你,你就回打他,这样他以后就不敢打你了".余梓豪似懂非懂的看着我,因为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对他说过这样的话.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有一天,我突然发现状告余梓豪打人的小朋友多了起来,特别是坐在他身边的几个女孩子,几乎时不时就跑来"哭诉",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把余梓豪叫到身边轻声的问:"余梓豪,你为什么现在变得这么喜欢打人去了呢"?只见他紧握小拳头,理直气壮地说:"我现在长大了,也变得有力气了".看着他那一副可爱的样子,我差一点就笑出来,"你有力气就打人吗"?他点了点头,我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在这之后,我采取了很多方法去教育他,补救他,但是效果不是很好.以前余梓豪总被同学欺负,让我头痛,现在可好,余梓豪常常打别的小朋友,又成了我一块心病.我真的后悔自己不该那样随意的教导他,现在对余梓豪的教育比较困难了,但我想,只在我以后多花花心思,特别地用正确方法去教育他,去引导他.通过我的努力我想很快余梓豪会变成思想健康的好孩子,就象一句古话:"只要用心去努力,铁棒也会磨成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