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的妈妈,无法培养出快乐从容的孩子
发布时间:2021-01-07 快乐的幼儿园教案 快乐的幼儿园游戏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起初,我以为所有母亲都天赋异秉,不必修习便会成为爱的高手。迂回曲折之后,我终于明白,在岁月的练习簿上,纵使每页都绘着心心相印的底纹,我们仍需千万遍练习,才能瞥见爱的真相。
我用开花惊醒你
刚才,我又对儿子发脾气了,无非是些琐碎小事,可我却大动肝火,呵斥连连。儿子像突遇台风,含着满满一嘴饭菜,动也不动,眼里全是惶恐。暴风骤雨之后,无限懊恼,都上心头,我捧住头,恨不得痛打自己一顿。
很多时候,我们友好相处—满桌饭粒菜汁,我来细细揩抹,满地玩具狼藉,你去慢慢收拾。我帮你在磕伤的膝盖上涂紫药水,你替我在手腕上画个指向3点整的手表。我的额头上粘着可爱的米老鼠贴纸,你的碗里盛着温度刚好的粥汤。这样的光阴,如蓝印花布,素朴绵密,不动声色,却寸寸花开。
但我常常失去耐心,怒火如飞溅的墨汁,淋淋漓漓,白底蓝花的日子,忽然间变得一片狼藉。在电话里,我向妈妈诉说自己的无奈,感叹自己是个天生的急脾气。妈妈温和地提醒:“在别人眼里,你是个最平和不过的人。”是的,我可以花一中午的时间,处理工作上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可以整晚倾听朋友的诉说,可以对同事的淘气宝贝永远微笑,甚至能静静趴在邮局桌子上为陌生老人代写一封家书。可我却不能,以这样的方式对待最亲密的人。
我心中愧疚,口中却忍不住自辩:“我们幼时,谁没有挨过打骂呢?”妈妈叹息:“有些事,不要等到像我这个年龄才知道是错的。”我无力地喃喃道:“我也是为他好呀,小孩子不可太娇惯。”妈妈委婉地说:“我觉得很多时候,你发火并不为孩子做错了什么,是你自己心太累。”这句话,隔着遥远的距离,真真切切触到我的胸口。这些年,好强的我,想凭自己的努力抓住人生所有,事事拔尖,重重压力之下,患得患失之间,我外表依然坚强如昔,可内心已薄脆如陈年旧纸。
如母亲所言,孩子并未做错什么。他来我家不过4年半,却给了我数不清的温馨、欢笑与希望。
我走进儿子的卧室,带着他爱吃的樱桃糖,问他肯不肯接受我的道歉。他看也不看地推开樱桃糖:“你以为我是3岁小孩吗?两块糖就能哄好?”我愣了一会儿,轻声问:“那好,你打算怎样惩罚妈妈呢?”他大声说:“我要用开花吓到你!我用香气吓到你的鼻子,我用好看的颜色吓到你的眼睛,我用房子那么大的花瓣吓到你的手,吓跑你所有的不高兴!”他脸上犹有泪痕,就那么笑起来,鼻子微皱,像开了一朵小小的花。我也眯起眼睛,学着他那样笑。笑着笑着,我胸口酸热,眼睛湿润。像有阳光,转过花架,流进密阴,照亮我心的最深处。
我想,只有先放下一些东西,才能腾出手来拥抱我的孩子。
如果没有了天空,云彩要住在哪里呢
真没有想到,放弃那么难。单是心念一动,耳边就警报乱响:人人都在狂飙,你岂可减速?所有计划环环相扣,放弃一子会不会全盘皆输?
周末,公司组织一年一度的夏日游。车上大人孩子,笑语喧嚷。一切都跟往年一样,第一站是度假村,安排好住宿后,又匆匆按计划去各景点游玩。儿子忽然犯了倔,他不肯上车,要跟木屋门口的小羊羔玩。众人都劝:“快走呀,行程紧,耽误一样,样样都赶不上了。”可他就是抱住羊羔不松手,惹得其他孩子也闹着要下车,我只好劝大家先走。
车子启动的那一瞬,不知为什么,我忽然恐慌起来,几乎想硬拽着儿子追上去。可一转身,他已经跟那个哈萨克小姑娘跑远了。整个上午,他跟小羊赛跑,跟牛犊摔跤,给那个叫其其格的女孩采了一大束花,还喝了人家两大碗酸奶。他们的笑声几乎就没有停过,咯咯咯咯的,也不知在笑些什么。我渐渐放松,随意走走看看。这里极静,山顶有厚厚积雪,古松满坡满岭。山坡下,野花烂漫,如落地不散的烟花,草原简直成了花园。我跟着两个孩子,采蘑菇,摘野菜,捡松枝,忙得不亦乐乎。
黄昏,牛羊归栏,炊烟渐起,晚霞映红白雪。我躺在花丛中,惬意地听两个孩子一问一答。儿子问:“那么多牛羊吃了一整天,花为什么不见少?”其其格答:“草原上的牛羊舍不得吃花,只是嗅嗅看看,对草才用牙齿。”其其格问:“如果没有天空,白云要住在哪里呢?”儿子答:“住在我们的家里呀,太阳一出来,就有天空啦。”听到这里,我提议明早起来看日出,他俩同意了。
入夜,温度骤降,木屋里炉火红红。疲惫的同事们回来了,大家兴奋地向我展示采购的雪莲、鹿茸、蘑菇干,惋惜我没去,叫我看相机里的照片。我一张张翻过去:赛马,滑沙,在名胜古迹前微笑,在民俗村观摩演出……我家的电脑里,存着很多同样的照片:背景相似,表情相似,动作相似。有人逗儿子:“现在知道后悔了吧?”儿子摇头,双眸晶莹,兴奋地说这是有趣的一天。屋中暖意融融,同事打着哈欠,嗯嗯了两声,很快沉入梦乡。
晨曦幽蓝,我叫醒儿子,轻轻出门。其其格在蒙古包边向我们招手,大黄狗跟在她身后。日出那一刻,似乎听得见,阳光如松针簌簌落地。天地间一片暖意,连微尘都亮如宝石,世界新鲜得像刚刚铸好。
吃早餐时,同事好意提醒我:“你要教育孩子,不可太宠他,你们简直是白来了一趟,错过了那么多活动。”我老老实实地回答:“如果连游玩都这样疲于奔命,我情愿跟孩子一样,从容地与花草和牛羊亲近,情愿跟一个哈萨克小姑娘和她的大黄狗,静静看草原日出。在这样的时候,我才能看清,这是个美善温存的世界,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危机四伏的丛林。”
其实,人心如白云,可以住在高远辽阔的天空,也可以住在一个孩童的屋檐下。只要心存热爱,无论住哪里,都不会错过尘世间的任何美好。
爱要不断练习
度假归来,同事临时有事,暂时将女儿放在我家半日。隔天,她迫不及待问我:“你家为何时时都有笑声?连打碎杯子也能笑到满地打滚?你家的白开水为何比可乐味道更好?还有……”她的问题源源不断,仿佛我家是个迷宫,而我是那个不可思议的宫主。
当时,胆小的女孩,在喝水时打碎了儿子的卡通杯,一时间吓得说不出话来。儿子脱口而出:“耶!祝贺我的杯子成为跳低冠军。”小姑娘抬起头,含泪笑出声。接下来,大家都不用杯子,尝试用各种稀奇古怪的器具喝水:洗干净的半个橙子皮、卷心菜叶,甚至是自己的手心……每换一次“杯子”,大家都乐不可支,高喊“干杯”,然后一饮而尽。这样的“痛饮”,岂能不开心到满地打滚。
同事叹口气:我女儿除了不爱笑不爱讲话之外,其他的都还算好。我用一位童话作家的话回答她:“人生就是为了笑起来,其他都是细枝末节。”
另一男同事踌躇半晌,终于开口:“我想知道,怎样才能与孩子愉快相处呢?”
我真诚回答:“爱,并且不断练习,不断改错,直到沿途莲叶接天,心中荷花映日,直到从爱里毕业。”
面对外人外事,咱们能够迈过各种坎
面对最亲密的孩子,也许本不该心累
一起进行爱的练习吧~~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这六种妈妈,才能培养出性格好的孩子!
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的性格足够好,那他的命一定不差。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命”,所以我们努力培养他成为一个好性格的人,坚强、乐观、勇敢……其实,孩子性格好不好,看看他的妈妈就知道了。
对于孩子来讲妈妈最亲近的人,陪伴着自己一点点成长,妈妈的言行影响自己的一点一滴,妈妈是怎样的,孩子就会是怎样的。
想让孩子性格好,不妨学做这6种妈妈。
1、充满生活情趣的妈妈
人要活得有趣,尤其是做了妈妈的女人,要把日子过成一朵花。看看孙俪,我们羡慕她“1+1=4”的幸福生活,更羡慕她把平淡日子过得有声有色,她带儿子画画,领着女儿做瑜伽,一家四口,羡煞旁人。她充满生活情趣,每天变着法带着孩子去体验生活,享受美好。
小小的孩子对生活充满好奇,他期待有个人带自己去探索这个奇妙的世界。妈妈作为最贴心的陪伴者,怎么能够缺席呢?充满生活情趣的妈妈,往往对生活充满热情,饱含着对世界的新鲜感,她会带孩子去见证生活中不同的美景,打开孩子通往世界的大门。
这样的妈妈带孩子,孩子会越来越热爱生活,充满激情,过快乐的人生。
2、乐观爱笑的妈妈
常常说,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其实,爱笑的妈妈,运气一定很好!一个女人乐观开朗,生活中充满欢声笑语,那她养的孩子,一定会被妈妈的快乐情绪感染,做一个快乐积极的人。孩子生活的快乐,性格好,这对妈妈来讲,绝对是很幸运的事情。
看过一个小学生写的作文,“妈妈不爱笑,我也开心不起来”。孩子每天面对不爱笑的妈妈,时不时的还唉声叹气,这对孩子而已,无疑是件坏事。妈妈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小小的他还没弄明白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就已经过早的收起了自己的笑容。
做个爱笑的妈妈吧!用你的微笑去温暖孩子的心,让孩子感觉到爱,教他做一个积极乐观,用微笑面对生活的小战士。
3、言而有信的妈妈
有些时候,孩子会对妈妈撒谎,对此,我们暴跳如雷,认为孩子“不诚实”。对啊,孩子就是“学坏了”,坏榜样大概就是我们做妈妈的吧!妈妈对孩子言而无信,说话不算话,甚至编造一些借口试图掩盖自己的过失。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啊,他能从你的脸上读出被欺骗的感觉,那他很有可能就会把从妈妈身上学到的用在生活里。
妈妈该是孩子最信任的人,连妈妈都言而无信,那别人呢?孩子会渐渐失去安全感,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产生怀疑,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里多了胆小猜疑和不信任。
做个言而有信的妈妈,其实很简单。在答应孩子某件事之前,去想清楚自己能不能做到,不要轻易许诺,答应孩子的一定要做到。
4、宽容大方的妈妈
宽容的妈妈往往能教育出有涵养的孩子。宽容大方的妈妈,对事不计较,不会得理不饶人,待人和善,妈妈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在妈妈的耳濡目染下,孩子慢慢学会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他不刻薄,不小气,这样的孩子自然很惹人喜欢呢!
从现在开始,停止你在孩子面前的抱怨,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和老公“算账”。你试着对周围的人表达你的友善,不再因为一点点不愉快而和别人斤斤计较,当你不再计较的时候,你才是真的宽容。
让孩子看到妈妈的胸怀,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宽容大方。
5、不攀比的妈妈
不攀比,其实是一种知足常乐。她可以背名牌包,穿大牌,你没有,但你有个好老公;别人家的孩子,再好,也是别人家的,为什么不回头看看自己的孩子也在闪闪发光呢?孩子可能会学习不够好,但是,好妈妈是知道孩子画画特别棒的。首先你停止攀比,孩子才有进步的动力。比来比去,孩子的上进心全变成了可怜的自卑,甚至是自怨自艾。《小别离》里的吴佳妮可怜就可怜在,不知足,和别人比孩子、比老公,最后落得离婚的下场。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其实最害怕的就是,妈妈老拿别人和自己比,这种攀比心态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如果从小孩子就和妈妈学会攀比,老是想着去超过别人,孩子真的会活的很累,有些时候,甚至会用一些极端的手段去达到攀比的目的。
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教会孩子知足常乐,不攀比,就让孩子放慢脚步享受自己的人生吧!
6、有爱心的妈妈
爱,是美德的种子。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就要教会他去爱。一个有爱心的妈妈,是孩子最大的幸运,她会在潜移默化中教孩子拥有一颗爱人之心。公交车上给老人让个座,对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慢慢的,孩子开始尽己所能的对这个世界表达自己的爱,虽不能惊天动地,但是每一个善举都是他人生里的勋章!
同样的,爱能让人充满安全感。有爱心的妈妈会让孩子放心的依靠,对未知不再害怕。爱心无形,但是我们能做的事情,很多都可以充满我们的爱心。
带着孩子,带着爱心一起去感受一下这生活的美好,让孩子的人生多几分光芒。
妈妈是孩子最好的陪伴者,在孩子性格形成的过程中,妈妈是最大的影响者。
孩子的性格好与坏,决定着他的未来命运的好坏。我们都是好妈妈,想让孩子人生的路走得顺一点、再顺一点,所以啊,在我们还能改变些什么的时候,拿出自己的爱心、耐心和关心,去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吧!
穷妈妈思维,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我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孩子身上,洗衣做饭,上下学接送,经常找老师沟通,有求必应。风里来雨里去,为什么孩子成绩依然不好?和我关系越来越差?”
我想起作家Autumn QT的的一次演讲,关于她妈妈的。
QT是典型的双职工家庭孩子,父母30多岁才回城,考入大学,根本没时间照顾她。
妈妈早早教会她如何划火柴,点煤气,用蒸锅热饭菜,烧开水等等杂活。
参加课外活动,少年宫、少科站、少年报社,都是自己坐公交车去,妈妈也从来不问她学了什么。
“有一次妈妈中午下班,来学校接我,跑到教室一问,同学们说她在楼上,晚上妈问我,你今天怎么在楼上啊?我回答,你今天去了高一,我已经高二了,我妈恍然大悟,哦,你已经高二了。”
02
读者问她:“那您小时候是不是过得艰难。”
她点了点头,说是。
但是她说:“我很庆幸我的父母是双职工父母,她们教会了我很多。”
有一次,妈妈从菜市场买鱼回来,突然惊呼一声:“哦,卖鱼的少找我5分钱。”
那时6岁的她,最深的印象是,哇,我妈妈记得钱包里每一分钱。
这让她从小就对财务数据非常敏感,长大后,对现金流异常清楚。
有一次参加麦肯锡的面试,她随口说出来的几组数据让面试官惊讶不已,她说,都基于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
这是一个妈妈某一个瞬间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多么巨大。
上小学的时候,妈妈凌晨每天5点起床,买菜、做饭,然后搭单程2小时的公交车去做饭。
很少看电视,总是在灯下看书,写字,洗洗刷刷,缝缝补补。QT说:“我很少看到我妈妈年轻时,躺在沙发上当土豆的样子。”
妈妈的这个习惯,一直影响着她。
QT直到现在仍然没有葛优躺在沙发上过,她很反感这种看起来很懒散的姿态。
妈妈攒了钱,买了大件,300元的沙发,900元的冰箱,3000元的电视,买一次,都是整个家庭的节日,和消费升级。全家人欢呼雀跃。
“我跟着他们,感受一次次毕业、考级、升职、加薪、买房买车、消费升级的成就感。我觉得生活充满希望,因为他们让我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这些童年的记忆对QT的影响非常大,:“我知道生活是可以追求道的,我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可以通过努力得到。”
她读书,考研,从中国农村到美国顶尖学府;她学英语,从超烂的英文水平,到可以在外企生存,成为麦肯锡的顶尖员工。
最重要的是:“他们给了我物质与精神的安全感与方向感。生活是应该努力的,生活是值得努力的,生活是可以掌控的,生活是乐趣不尽的。”
这是一个全职妈妈给自己女儿的财富。
03
回到那个读者的问题,为什么你付出一切,孩子非但不领情,而且效果极其差呢?
我想起了一个词“穷妈妈思维”,何谓穷妈妈思维?穷妈妈思维穷就穷在总以为孩子很穷。
因为觉得孩子穷,不断给予,强制性给予,干涉、溺爱,也不管孩子到底要不要。
你自以为是的爱,在孩子眼里,都是过度控制。
老奶奶不想过马路,你非背着人家过去,还口口声声说自己的是尊老爱幼,老奶奶骂你都没有理由;
孩子不需要你的给予,你非强塞着给,仗着是他妈就以母爱为名强行灌输,孩子只得领了,但并不会感谢你。
穷妈妈思维中,妈妈总是觉得孩子是弱小的,是什么都不懂的,是什么都没有的。
这样想,有问题的不是孩子,是妈妈。
孩子真的总是弱小的吗?
孩子真的什么都不懂吗?
错了,孩子其实很富裕,他们很强大,他们懂得很多东西,他们有无限潜能,无限可塑性。
只是在你的打压之下,他们的潜能遁迹于无形。
你的孩子不穷,很富有,很有潜能,像一座等待挖掘的宝矿。
别用自己眼中的爱,把孩子框进设置好的囚笼里。
真正的好妈妈,如同QT的母亲一般,从不强制给予爱,而是走在前面,让孩子看到自己努力的背影,激发他自己的潜能。
你所想给予孩子的,先给予自己,孩子自然会看到。
04
一个充满职业感的妈妈能给孩子什么?
有个小男孩,妈妈是医生,医院里病人特别多,妈妈工作非常非常忙,无暇照顾他,于是就只好每天把他带到医院里来,让他跟着妈妈一起巡查病房。
小男孩每天跟着妈妈工作,发现妈妈每天上班,都要穿着修身的正装,带着职业领带,再在外面披一件白大褂。
小男孩问妈妈:“妈妈,你为什么每天都要打领带啊?其它的叔叔阿姨巡查病房的时候,也没看到他们打领带啊?”
妈妈告诉他:“这样才能表现出对病人的尊重呀,这样才能显示你对这份工作的职业感,病人才会觉得你安心呀。”
有一次夏天,医院里突然停电,妈妈去各个病房巡查,小男孩也跟着去。
没有空调,天气很热,妈妈系着领带,带着口罩,辗转不同的病房,斗大的汗珠从额头滑落,小男孩看到妈妈的后背已经湿了一片。
但妈妈没有丝毫懈怠,一如既往的严整、认真、负责。
妈妈对他说:“这是对病人的尊重,这是职业感。”
05
20年后,小男孩大学毕业,进入一家金融公司,他始终记得那个停电的夏天,妈妈汗水湿了后背,但严整装束巡查病房。
于是,他给自己订下了很多规矩:例如常备剪裁正装,无论什么情况下,去见客户,一定穿正装;例如不能迟到;例如当天的邮件,凌晨前一定回复;例如收到的邮件,2小时内必须回复。
后来,这个小男孩成了全球顶尖金融投资家杰西·利弗莫尔。
记者问他:“在您受到的儿童教育中,什么最重要?”
他回答说:“妈妈以身作则教给他的职业感,最重要。”
这位妈妈,用一个夏天的展示,组装了孩子日后人生中的引擎,和工作信条。
无论你做什么工作,一个充满职业感的妈妈一定能给孩子最不可动摇的价值观:你必须充满职业感,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杰西·利弗莫尔
06
一个拼命的父亲能给孩子留下什么?
妈妈如此,爸爸也一样。
2007年7月18日,《男儿本色》的发布会现场。
谢霆锋把自己在这部戏中的动作戏组合成一个集锦视频,准备送给即将出生的儿子。
这部戏很多动作戏,而且很多动作戏非常危险,其它演员都用了替身,但谢霆锋不用,一贯不用。
每场动作戏都亲自上阵。当年成龙为拍戏,从香港国际会展中心亲身跳下,这次这部戏,谢霆锋一样从香港国际会展中心纵身一跃。
他说:“我很庆幸自己在拍这部电影时没有死去。
因为那些镜头实在是已经达到我能做到的极限,比如像撞球一样弹落在地,在会展中心的顶层跳来跳去。”
记者问他:“为何如此拼命?”
谢霆锋回答:“我先做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件事情,都是留给我孩子。就是因为快要当爸爸了,我才那么拼命,我不是像你们想像的那么不顾小孩和老婆。”
而谢霆锋的另一个愿望就是以后等儿子长大了,带他去会展中心看的时候,可以骄傲地告诉他:“香港演员只有两个人从那栋楼上跳下来过,一个是成龙,一个就是你的爸爸。”
谢霆锋把这些惊险的镜头剪辑成一个短片,送给即将出生的儿子。
“我想要告诉他,你爸爸就是这样一个演员,努力,拼命,你以后也要做一个努力拼命的人。”
我一开始觉得谢霆锋这样做很残忍,为什么要给孩子看这么惊险的镜头呢?为什么就不能告诉孩子这个世界其实很美好呢?
有了孩子后,我理解了,因为这个世界本身并不美好,而所有的美好,都是自己打出来的。
如果你想告诉孩子,这世界很美好。
你不应该屏蔽美好需要拼命才能获得这一事实。
刘强东说:“没什么可以不劳而获,唯一可以不劳而获的就是贫穷。”
谢霆锋是一个优秀的父亲,他的优秀,不仅在于他为了家庭很拼,更在于他敢把自己的努力与拼命展示给孩子。
07
一个坚持全职的富太太给孩子留下什么?
2015年一期天天向上,来参加节目的嘉宾是周杰伦的妻子昆凌,汪涵问昆凌:“周董那么有钱,为什么你生完孩子不在家做全职妈妈?反而继续出来工作呢?”
这个疑问,想必很多人都有,周董是中国流行乐坛天王,而背靠这么一个有实力的丈夫,昆凌却在产后的一个月,就迫不及待复出,出去工作了,有必要这么着急吗?你也不缺钱呀。
面对汪涵的提问,昆凌当时就不假思索地说:“我想让孩子以后看到,他的父母都是非常努力工作,积极向上的人。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勤奋自强。”
这个22岁的辣妈,不仅产后一个月复出,并且紧接着马不停蹄接拍广告和电影,远赴日本欧洲取景,同时,一有时间就回家看孩子,竭尽全力,在职业和家庭中找到平衡。
据说,周董不是没有提议过,让昆凌在家照顾孩子,当全职妈妈,但被昆凌拒绝了。
我想,她心里想的是,她不希望孩子长大后,认为父亲这么优秀,努力奋斗;
而母亲,却在22岁,成了一个全职妈妈;她不希望孩子以后向朋友们介绍父母时说,这是我爸,他曾经是华语乐坛的巅峰歌手;这是我妈,嗯,她就只是我妈。
昆凌一定也会是一个优秀的母亲:“孩子,我不想催着你去奋斗,我想让你看到一个优秀母亲努力奋斗的背影。”
在这种背影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一定不会差。
08
其实,我丝毫不怀疑中国女人的勤奋度。
中国女人的劳动参与率世界第一,中国女人的劳动生产率比印度女人高出不知道多少倍。
中国压根不缺努力的妈妈,但中国缺懂得给孩子展示自己努力的妈妈。
大多数职场妈妈在工作时,要么把孩子扔给保姆,要么把孩子扔给老一辈,要么把孩子扔在办公室玩手机,仿佛孩子和自己的工作毫无关系。
写这篇文章,我想要说的是,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妈妈,请让孩子看到你的努力、懈怠、成功、失意。不要隔开他与你的生活,然后在强行赋予他所谓的母爱。
真正伟大的母爱:让孩子和自己一同优秀。
你可以让孩子参与你的工作:升职了,高兴,记得和孩子一起庆祝;离职了,悲伤,也可以适当和孩子说一说。
让孩子经历你的成长和变化,在这一个成长和变化中,他能感受到很多东西。
不要在孩子面前隐藏所谓负能量的东西: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是很正常的,掉眼泪也是很正常的,在你能够控制情绪的时候,适当给孩子传递负面情绪。
他会明白,生活是酸甜苦辣皆有的。
敢于承认自己的失败:不仅要展示自己的成功,也要展示自己的失败。他会明白,胜败很正常。
不要隐藏对于钱的渴望:正确传递你自己的金钱观。
09
QT创业的同时,也是一个4岁孩子的妈妈。
她就经常带着孩子和自己一起工作,她相信自己忙碌的身影,比对孩子说一百遍“你要努力学习”都更加有效。
读者问QT:“你会内疚吗?”
QT说:“其实,有时候会的。但是,深夜灯下,我和先生达成一点共识:我们努力,我们乐观,我们相爱,我们的孩子,大概不会太糟的。”
是的,你努力,你乐观,你给孩子展示积极向上的背影,你给孩子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你的孩子,不仅不会糟糕,一定更加优秀。
日本妈妈是如何培养孩子的
在中国有很多年轻的父母们在育儿的过程中,纷纷以西方或者是日本人的方法为蓝本,仿效其中。在日本大部分还是妈妈负责家庭教育的比较多,她们强调孩子的意志,她们通过生活的细节锻炼孩子的意志,从小培养他们具有坚强的韧性,并且十分注重孩子的体能。
日本大部分还是妈妈负责家庭教育的比较多,现在中国有很多年轻的父母们在育儿的过程中,纷纷以西方或者是日本人的方法为蓝本,仿效其中。日本人强调孩子的意志,他们通过生活的细节锻炼孩子的意志,从小培养他们具有坚强的韧性,并且十分注重孩子的体能。
日本妈妈实施蒙台梭利教育
在我尚未做好心理准备,意识到成为母亲“是一件责任十分重大的使命”时,已经从逍遥自在、凡事只为自己着想的小姐步入了母亲的行列。时至今日,我仍心有余悸,而且,随着书籍阅读愈多而感受愈深。由于了解蒙台梭利教育,我学会自我反省不断地成长,对此,我表示真挚的谢意。
我送长子上幼儿园,在那儿聆听羽子老师的演讲我才初次知道蒙台梭利教育。
“这真是一个好教育。”当时我深深地感动,同时也为自己因无知而任意地抚养孩子而感到惭愧。虽然我有意进一步了解其内容,但是没有机会而失之交臂。
幸运的是,后来我又将次子、三子送入实施蒙台梭利教育的龟田天主教幼儿园。“这实在是太好了。”我始终如此认为。在此处,见不到同龄保育的现象,静温、安详,室内洋溢着教师的温馨。待我回到家后细细体会才认识到“这才是儿童的真正面貌”。于是,我豁然开朗了,这不仅限于幼儿园,即使在家庭中亦大有可为。
想要培养出会学习的孩子,对妈妈有什么要求?
这个问题,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妈妈要“有心”。你要真心的觉得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会学习的孩子。
很多家长可能会有很多的忧虑:
1、我已经忘记大部分的学校知识了,当时上学本来就没学好,现在基本都忘光了。
2、我平时要带一个小的,这个大的我基本没时间陪他。
3、我平时很忙,平时都是托给别人照看,我自己能够回来给他作业签字就算不错了。
4、我们常年出差,跟孩子沟通很少。
其实,培养一个会学习的孩子,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很难,也可能很容易,需要你及时的体察各种情况,随时做出调整。
我们经常看到各种方法,技巧,但是那些秘诀,只能是一种参考,绝对不是人人用了就能有效的。
我也曾经学习过很多的方法,但是,最后归结起来,所有的方法都是有局限性的,唯有“用心”,才能帮助孩子平衡过渡。
下面简单说几点:
1、孩子的系统知识,可以在学校学会。
这一点,可以打消那些害怕自己不会教孩子的家长的顾虑了。你不必孩子自己教不会孩子,本来,知识就应该是老师来教的。你需要做的,是给孩子准备一个时刻渴望吸收知识的心灵。而这一点,大部分家长都没有做到。
2、应该让孩子多勇敢的去试,别评判太多对错,建立起孩子的独立精神。
我们时常因为自己的原因,而打断孩子的做事行为。
在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中,她把孩子的游戏也视为“工作”。这种虽然幼稚化的行为,其实对孩子的心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时常看到,孩子在认真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父母却在旁边不断的唠叨,催促,不断打断孩子的思维过程。
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很大可能成为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不愿意尝试的孩子,一看到新题就不会的孩子,没法做难题的孩子,
3、别让自己成为孩子的天花板,让孩子教教你吧
我不会,你教教我吧?
这句我,一般都是孩子跟我们说的。但是,你要经常跟孩子说这句话,带着真诚和渴求,并且享受这一过程。
没有什么比让孩子当小老师更能高效的驱动孩子了,能够帮助大人,几乎是每个孩子的梦想。
你没看到,那么多孩子,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在那里乐此不疲的扮家家吗?
无数的普通家庭,父母都没什么文化,但是发自内心的赞美孩子,觉得孩子能行,并且以身作则,让孩子意识到为人处事的态度,这就够了。
知识,不是还有老师,还有课本吗?谁说孩子一定需要回来辅导才能做作业的?
4、让孩子有担当精神吧,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不要为了学习,牺牲到其它。生活是学习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生活中的秩序,就是一种思维。承当一部分的生活任务,而不是一直埋头学习,是一个孩子应该做的。
5、营造一个爱学习的环境,发自真心的觉得知识有用,爱上学习吧
为什么我要把这个放在最后,因为这一点,很难做到。
很多时候,我们大人都不爱学习,我们本身即使是辅导孩子,也是被迫的。所以,我们本身就很烦躁,一碰就燃。
你真的喜欢学习吗?你如果也不喜欢学,为什么要逼迫孩子学?你难道没有意识到,我们的这种牺牲自己,要求别人的方式,其实非常的让人难受吗?
成为一个学习者,以身作则,用你的心去点燃另外一颗心吧。就像火把,让学习之火,传递下去!
我是翼翔老师,喜欢教育,喜欢我的分享,就关注我吧!
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的过多干预也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的学习是老师的事情,只要他们能认真听讲,学习应该不会太差,之所以孩子之间有差距,与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关系。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尤其是母亲,孩子在做作业时,我们找本书坐在他旁边,谁也不要去打扰谁,这是最好的榜样!
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我们的所言所为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所以,想要培养出会学习的孩子,一定是需要妈妈的引导,为孩子树立榜样。
1.阅读的习惯。在小孩两周岁甚至一周岁开始便可以开始进行亲子阅读。我们可以网上买些幼儿绘本,一些关于生活习惯,小故事类,每天抽出固定时间一起阅读,并每天坚持。阅读好处多多,丰富多彩的人物,颜色会很吸引小朋友的眼球并引发他们的思考,拓展知识,还可以识字。
2.多关注周边事物。例如带小孩出门时,可以教小孩观察我们楼下街道沿街的店铺,有什么种类,什么店铺比例占得多。带小孩逛公园,可以观察公园里的植物有什么,有什么花类。锻炼他们得观察能力并多多思考为什么。
3如果是课上学习类的,教小孩学会预习,再听课,再复习。有错题本的习惯。并加强他们的记忆力与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