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怎么没楼梯呢? 小班

发布时间:2021-01-11 教育笔记怎么写 怎么写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说课稿怎么写

今天的离园活动是美术训练:学画梯形。活动考试前我想了又想该怎么和小朋友解释梯形的的形状。最后我决定告诉小朋友因为梯形就像滑滑梯。

活动开始,我告诉小朋友今天我们要画梯形,果然说完就有小朋友问:“老师,什么是梯形?”“梯形长什么样啊?我不会画梯形。”这时我整理了语言对小朋友说:“因为梯形就像小朋友玩的滑滑梯一样,所以它就叫梯形了。”解释完后我示范了如何去画梯形,画好我又讲解了一遍:“小朋友,你们看这边是楼梯,上去后走到滑滑梯边,坐下来,嗖~~~滑下来。”说完小朋友就咯咯笑了起来:“真好玩呀!”这时突然有个声音传入我的耳朵:“老师,可是它怎么是直直的,没有楼梯呢?”雨轩一脸疑惑地看着我,我当时没有马上反应过来,她的问题在我闹钟回想,为什么没楼梯呢?我条件反射地看了小胡老师一眼,只见她立刻接话:“因为它不是真的滑滑梯呀。”在同伴的提醒下,我立刻反应过来,原来是我没有说清楚。我立刻对小朋友说:“因为老师画的不是真正的滑滑梯,而是梯形,梯形是个图形宝宝,所以它是直直的线,明白了吗?”小朋友马上大声回答我明白了。之后在画的过程中,小朋友掌握的都不错,并且认识了这个图形,知道了它叫梯形。

虽然活动的效果不错,但我活动后也不禁思考了活动中出现的小插曲,也让我反思起来。我们幼师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小生命,他们有思想,会思考问题,面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所以我们在和他们相处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也应该准备的更充分,面对孩子的疑问更应该勇敢地回答。因为孩子也很认真的在听你说,很认真的在和你交流,他们渴望得到你的回答,你的认可。所以,只要我们找到正确的切入点,孩子一定能愉快地接受你的建议和说法。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老师,你还没问我呢?


吃完午饭,我正忙着收拾,我班的子涵小朋友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显臣踩我脚了!”由于我手里正忙着干活,便随口问了句:“他向你道歉了吗?”子涵说:“说了。”我说:“奥!那不就行了,回座位吧。”于是我接着干活。等我忙完,发现子涵仍坐在小椅子上,无精打采,一脸的不高兴。于是我走到她跟前,轻声问道:“你怎么了?”她没理我,连头也没抬。我想,她大概还在为刚才那件事而生气。于是我问她:“子涵,你是不是还在为小朋友踩你脚而生气呢?他不是已经向你道歉了吗?”子涵抬起头,两眼泪汪汪地说:“老师,你还没问我的脚疼不疼呢,显臣道歉后还说我是个娇气包呢!”我连忙说道:“奥,对不起,你的脚现在还疼吗?”子涵说:“刚才还有点疼,现在不疼了。”我又把显臣叫过来对他说:“显臣,你踩了别人的脚,道歉是应该的,怎么能说人家娇气呢?以后不能这样做。”显臣点点头,回位坐下。这件事才终于平息。

这件事让我得到了许多启示:小朋友之间出现了问题,应慎重对待,不可因为是件小事而草率处理,这样也许会失去一次孩子向你敞开心扉的机会。教师应关心、理解孩子们的心理感受。

没有睡着,怎么办


哎,萌萌小朋友又没有睡着,怎么办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每天来到幼儿园,萌萌表现的中规中矩没哭也没闹,但一到午睡时,她就紧皱眉头,老师问他原因,她就嚎啕大哭,哭声如雷声,惊天动地,又手舞足蹈、拳打脚踢。搞得老师手足无措,只能带他到教室外散步,她总是马上安然无恙微笑了。我总会提醒她好多次,试图让她能够睡着,避免午后疲劳,可是没有一次是成功的,真是让我伤透了脑筋。和家长也反映过,可是家长的态度是(可能就是孩子的想法):她不想睡就不要勉强她睡,只要不影响其他的幼儿。第二天,我想也许可以照着家长的意思试试,于是,今天我走到萌萌小朋友的身边,对她说:"宝贝,今天你可以不睡,但是有个条件就是你不能影响别人,可以吗?"她兴奋的告诉我:"可以,老师你真好。"她送给了我灿烂的微笑,我同样也回应了她微笑。以后的几天,萌萌小朋友都会主动的告诉我:"老师,我不会影响其他小朋友的。"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儿",所谓"打盹儿",就是短时间的睡眠,多指午睡。无疑,午睡有利于孩子的健康,然而,很显然,午睡对于我们班上的这位宝宝来说是"不来电"的,我也曾想不顾孩子的想法,逼迫他入睡,但这样的念头很快被打消了,因为我不想因为我的疏忽,造成一个不健康的幼儿。经过观察分析,我发现萌萌存在午睡障碍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理原因。二是心理原因。幼儿从家庭走进幼儿园,他们依恋的父母及亲人、熟悉的家庭环境和以自我以中心的生活习惯一下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小朋友、陌生的幼儿园和陌生的集体生活。这种巨大的变化使他们有一种被抛弃的恐惧感,心理失去平衡,从而感到焦急、不安、不愉快,产生分离焦虑。为使幼儿克服午睡障碍,除了家园结合,消除幼儿生理疾病外,针对儿童的心理,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办法。

1、开展快乐的游戏教育活动,帮助幼儿熟悉老师、小朋友、班集体和幼儿园。

2、为幼儿创设和谐、愉快的午睡环境,克服幼儿睡前的焦虑心理幼儿午睡时我常常扮演幼儿家长的角色,轻轻拍着爱哭的幼儿入睡,使他们深深地感到,老师喜欢我,老师和妈妈一样好,从而信任、喜欢和亲近老师,产生愉快和情感,哭闹也就随即停止。

老师,我还没有玩上呢


在工作的两年里我带过许多孩子,有些孩子内向腼腆,规则意识很强;有些孩子顽皮活泼,经常破坏游戏规则。但是面对老师,那些不守规则的孩子往往能够把应该遵守的规则说得清清楚楚。这是为什么呢?最近一次户外游戏中发生的事,给了我启迪。

前些天,幼儿园为每班配备了两辆摇摆车。摇摆车刚拿到班里就成了孩子们的最爱,大家都争着抢着玩。后来我班的摇摆车坏了一辆,我为了减少孩子们的争抢,便从大班临时借了一辆红色的车。孩子们看见后都很喜欢,我便与他们商量有什么办法能让每个喜欢摇摆车的小朋友都玩上,最后我们一起商定:大家要排队轮流玩,每个人都可以玩一会儿,但不能总玩一样玩具。

因为事先有了游戏规则,大多数孩子在游戏中还算比较自觉。宝宝玩了一会儿便让给了排在第一个的文翰玩,过了一会儿文翰也很自觉地下了车。这时,一直没有排队的达吉动作飞快地抢先坐上了车。“老师,达吉没排队”安琪告状。“达吉,你看大家都在等着玩呢,你不排队还抢在别人之前玩,你觉得这样做对么?”我问他。“嗯……因为我想玩……”达吉有些不乐意。后来我一想,既然达吉已经坐在了车上就让他玩一会儿吧!于是我对达吉说:“那达吉你玩一会儿就赶快下来啊!”

过了一会儿,我发现排队等着玩车的孩子们都噘起了小嘴,有的还在嘟囔:“怎么还没轮到我呀……”有的孩子干脆放弃,去玩别的玩具了。“老师,达吉不排队怎么也玩了?”安琪忿忿不平。“达吉做错事了!”泽茏也跟着说。一看其他排队的孩子开始表现出不满,我便请达吉听听小朋友们对他的意见,达吉只好从车上下来了。他刚下来,一直排在后面的安琪也不管前面站了多少人,用最快的速度冲了上去,一下坐到了车上。“老师,我排了半天了。”梓慧有些着急地对我说。我连忙安慰道:“别着急,一会儿就能轮到你了。”梓慧听了这才去玩别的玩具了。

到收玩具的时间了,梓慧又来找我,她带着哭腔说:“老师,我还没玩呢!”她这么一说我才发现,由于游戏时间较短,梓慧又是按照我的要求在排队,所以还不等轮到她,我已经要求收玩具了。配班老师走过来对梓慧说:“没关系,明天再玩吧!”“不行!我要玩!”梓慧坚持着,委屈得哭了起来。我正觉得很为难,不知该怎么处理了时,配班老师对梓慧说:“这车老师还得还给大班的哥哥姐姐呢!”这句话提醒了我,于是,我对梓慧说:“梓慧一直排队呢,可是小朋友太多了,梓慧没排上,对吗?”“嗯!”梓慧哭着点点头。“那梓慧就帮着老师把车还给大班哥哥姐姐吧!”看梓慧没明白,我接着说:“你可以把车开到大班呀,这样你不就玩上了吗?”她这才明白了,用手擦了擦眼泪,笑着开车去了大班。

反思

这件事给了我很大震撼。达吉不遵守规则玩上了车,而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我的态度其实是对达吉无意识的纵容,是对那些遵守游戏规则的孩子的不尊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社会性方面对小班幼儿的要求是:“遵守游戏和日常生活中的规则,初步学会等待、轮流等,初步体验规则的作用,逐步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孩子的言行往往都是在对成人的观察中形成的,即使成人的一些无意识行为,在幼儿看来也是效仿的榜样。梓慧一直都听从我的要求,不争不抢,轮流排队,可因为时间不够造成了她没有玩成。如果这次不让她玩,那么下次她还会再继续遵守规则么?长此以往,孩子们会不会觉得老师说话不算话呢?如果老师不守诺言,孩子会慢慢地失去对老师的信任。所以我觉得,这次梓慧的要求并不过分,应该满足她,这样,孩子会感到被尊重,下次游戏时,她还会愿意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如果我坚持让梓慧收了玩具,那么梓慧会觉得不遵守规则的孩子都玩上了,而她这个遵守规则的孩子却没玩上,会从心里感到不平衡,也根本就体会不到规则的作用,那么下次梓慧可能不再遵守规则了。这也是造成孩子明知道规则而不遵守的原因之一。久而久之,孩子在这样的“轻易毁约”的环境中长大,也不易形成诚实守信的品质。

仔细分析,孩子出现不遵守规则的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不知道游戏规则。小班幼儿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老师在提要求时,孩子心里想的是赶快去玩,根本没有听到老师的要求。二是游戏过于投入,忘记了规则。孩子们天生喜欢游戏,一玩起游戏来就忘了其他的事,自然也就不会特意记住游戏规则了。三是自己守了规则而被不守规则的幼儿抢先玩了玩具或游戏,于是也效仿。

针对这些情况,我以为要想更顺利地让幼儿形成规则意识,教师首先应在游戏前用最短的时间向幼儿言简意赅地说明规则;其次,在游戏的过程中,老师要适时介入,树立正面榜样,适当提醒幼儿遵守规则,当然,如果孩子有合理的需要而破坏规则,那么老师要灵活处理;再次,老师要以身作则,如果对孩子许下诺言就一定要兑现。

天上怎么没有彩虹


这几天天总是阴沉沉,下午忽然哗哗下起了大雨,孩子们都好奇的站起来往窗外瞧,看到孩子们都很想出去看下雨,于是我们临时决定让孩子到外面赏雨,孩子都很兴奋,“哇,下雨了”“快看地上有好多泡泡啊“雨下的好大啊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快乐的交流着自己的发现,琪琪又大声说:“下雨的时候还会有小蜗牛。”帅宇走到我面前大声问:“老师,你不是说下雨会有彩虹出现吗,为什么没有彩虹呢?”这时候,好多小朋友也好奇的看着我说:“老师怎么没有彩虹啊,我们想要看彩虹。”我告诉孩子们:“彩虹一般在下雨过后才会出现,但是也不是每次下雨后都会出现彩虹的。”“可是老师我们好想看彩虹啊1“要不这样吧,我们到教室里去用太空泥制作一个彩虹好不好?”“好的”孩子们高兴地拍起来了手。

前几天,我们刚学了彩虹王国,我先提问孩子们彩虹有几种颜色,彩虹都有哪些颜色,孩子们都积极的进行回答,并且都回答的很正确,我有针对孩子们说的为什么雨后没有出彩虹进行了讲解。接着孩子们从太空泥中找出彩虹的颜色进行了彩虹的制作,一会孩子们就制作完彩虹了,过了一会雨也停了,我带孩子们拿着自己制作的彩虹来到院子里,孩子们高兴地说“哇,雨后出彩虹喽1“好多彩虹啊1“我的彩虹最漂亮。”“我的才最漂亮呢。”孩子们都很开心。

我们的教育活动来源于生活,同样生活中也蕴藏着很多教育契机,就如我们刚学过彩虹王国,孩子们知道雨后会有彩虹,才会由下雨想起老师讲的雨后会出彩虹,但是孩子们会很好奇为什么雨后没有出彩虹,我们既回顾了彩虹的颜色又知道了新的知识,孩子们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了满足。

怡怡能大胆走楼梯了


怡怡小朋友高高的个子,看起来应该是个能干的孩子,但却不敢走楼梯。每次上下楼梯总要别人在一旁扶着,即使这样,她还是走得很慢,特别是下楼,看她两只手拼命地抓住扶手,整个身子往下蹲,再一级一级往下挪,还不停地发抖,那样儿看上去真使人心疼,不明就里的人乍一看会以为是个有残缺的人。为此,我了解到怡怡小朋友从小就胆子很小,恐高。家人从不敢让她独自走路,多数时间抱着她走,更不用说是下楼梯了。久而久之,她不敢一个人下楼梯了。对于她长期形成的依赖性及对上下楼梯的恐惧感,我知道不是一句话或一两天就能消除的,而是需要耐心的引导和鼓励。于是,每次上下楼梯时,我总是拉着她的手,慢慢地和她一起边走边聊,还不时地用语言鼓励她,让她知道上下楼梯并不是象她那样可怕,放松并逐渐消除她的恐惧心理,等到稍微进步一点,我就请班上比较能干的小朋友带她一起走,鼓励别的小朋友多关心她、爱护她、帮助她。同时还和她的家人达成协议,在家尽量让孩子多走多练走楼梯,并且要让她一个人走,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予以表扬,并给她贴一朵漂亮的小花,孩子高兴及了。慢慢地,怡怡在下楼梯是变得轻松多了,现在基本上能大胆地走了,虽然,有时还会有那么一点点紧张,但我相信:怡怡一定会克服的。

孩子为什么会“没大没小”


孩子从小就在爸爸妈妈的宠爱中成长,可是随着孩子慢慢懂事了,父母却发现他们越来越没大没小了,常常对长辈大吼大叫,怎么说也不听,有时候还会顶嘴。孩子出现这样的坏习惯,很多人觉得没什么,等孩子长大了,懂事理了自然而然就会变得有礼貌。其实不然,如果爸妈没有及时纠正孩子没大没小的坏习惯,他们就会觉得这样做是没有错的,反而会越来越没礼貌,甚至不止是对爸爸妈妈,对家里的客人、幼儿园的老师都会这样没大没小。这样时间久了,可是会养成孩子霸道、不讲理的个性哦。这可怎么办呀?

通常孩子会出现没大没小的行为的原因有很多种:

孩子出现“没大没小”的坏习惯,爸爸妈妈可先不要太着急地打骂、教育他,因为小孩出现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有很多种,家长要先冷静分析,然后才能对症下药,好好地教导孩子呀!

孩子没大没小原因一:孩子跟爸爸妈妈意见不同

三岁以上的孩子刚开始形成自我意识,有了他自己的立场就特别喜欢表现给别人看,所以当他跟爸爸妈妈有不同意见的时候,他就会跟爸爸妈妈争论起来,而且还会以命令的口气让爸爸妈妈要接受自己的想法。比如孩子边吃饭边玩小汽车,爸爸把他的玩具收走了,让他要认真吃饭,可是孩子可能会觉得“我又没有不吃饭,怎么可以没收我的玩具呢?”他觉得爸爸做的不对,就会大吵大闹说“我就是要边吃饭边玩,把小汽车还给我啦!”

孩子没大没小原因二:挑战大人的权威

当爸爸妈妈要求孩子做事时,如果语气太严肃,开始懂事的孩子反而会觉得反感,不喜欢被爸妈命令,就会用不礼貌的口气顶撞爸妈。其实这时候孩子可能是想引起你的注意,表达他的不高兴,用不礼貌的行为来挑战您的权威。就想4岁的明明正高高兴兴地看动画片,妈妈突然把电视关了,命令他“现在你要做作业了,还看电视!”这时候明明会觉得妈妈太霸道了,会大声地顶撞妈妈:“我动画片还没看完呢,为什么一定要我写作业!”

孩子没大没小原因三:属于心直口快

有时候,孩子没大没小也是出于无意,可能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没有礼貌,会让人觉得不舒服呢。出现这种情况,除了是出于他自己的个性外,也有可能是他常常看到爸爸妈妈也是这样相互大喊大叫,长期耳濡目染而形成的坏习惯。如果爸爸妈妈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斗嘴,一开始他可能会觉得疑惑,但是爸爸妈妈几乎每天都这么做,那么慢慢的他就会以为这是正常的说话方式,自己也会学着爸爸妈妈的口气说话了。

孩子出现没大没小的行为,爸妈应该如何教导他变得有礼貌呢?

让孩子变得有礼貌的方法一:告诉孩子要用正确表达方式

当孩子不礼貌地顶撞,对爸爸妈妈大喊大叫的时候,爸妈应该先保持冷静,耐心地告诉他应该如何礼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爸爸妈妈可以让孩子坐在身边,然后用缓和一点的语气告诉他“宝宝如果有跟爸爸妈妈不一样的想法可以说出来,不用能这样大喊大叫,这样可是不讲礼貌的行为呀!”这样冷静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亲子间情绪冲突哦。

让孩子变得有礼貌的方法二:先隔离冷静一下

如果孩子是用想用他的没大没小来引爸妈的注意,表达自己的不满,爸爸妈妈可先不要跟他“吵架”,可以先让他一个人独处一下,等他情绪冷静下来,再用讲故事的方式让他知道自己这样做是错误的。比如妈妈可以跟孩子说:“宝宝想一想,如果其他小朋友像宝宝一样,对着宝宝大吼大叫,宝宝会不会觉得很难受,就不跟他玩了呢?”从小就教导孩子换位思考,不仅可以让他改正没大没小的坏习惯,还能让他在小朋友中更加受欢迎呢。

让孩子变得有礼貌的方法三:做孩子的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孩子很容易有样学样,如果看到爸妈经常相互大喊大叫,慢慢的他也会模仿这种行为,所以在孩子面前,爸妈要做好榜样,比如遇到长辈或朋友都要问好、经常对人说“谢谢、对不起”、不在孩子面前大喊大叫等等,孩子有了良好的学习模范,害怕他学坏吗?

爸爸妈妈除了自己要做到礼貌待人之外,也要常常跟孩子教导孩子,跟他说“小孩子要有礼貌、守规矩,要尊重别人,不能对长辈大喊大叫,这样大家才会喜欢你呀!”慢慢地用自己的言行对孩子耳濡目染,相信孩子不仅能改正没大没小的坏习惯,还会变成人见人爱的小天使呢!

没哭怎么会有眼泪啊?


我带的是幼儿园中班,小家伙们仿佛有无穷的精力。星期一的午睡时间,凯瑞特别兴奋,就是不愿意睡觉。我忍住困意,陪他玩游戏,忍不住打了个大大的哈欠,随即,泪水充满了眼眶。凯瑞看见了:“老师,你怎么哭了?”

“我没哭。”

“没哭怎么眼里都是眼泪啊?”

我笑了:“那你猜猜,我的眼里怎么会有泪呢?”

凯瑞挠挠头:“是因为我不愿意午睡吗……对了,你刚才打了个哈欠,所以你流泪了。”

“对,乖凯瑞,观察的可真仔细。”我拍拍他的脑袋。为了防止他要为我为什么打哈欠会流泪,我赶紧先问他问题:“打哈欠是会流泪,你知道还有什么情况下会流泪吗?”凯瑞兴奋起来:吃辣椒是会流泪;丢掉西奈的东西会难过得流泪;生病很痛苦是会流泪;哈哈大笑事业会流泪;做错事挨批是会流泪;还有妈妈看电视有时也会流泪……在我的启发下,凯瑞说了许多不同情况下流的泪。

我又接着问他,喜欢什么时候的泪,不喜欢什么时候的泪?为什么?这下凯瑞更有精神了。在思考回答的过程中,他自己明白了该如何减少那些令人不愉快的泪,如,生病时要坚强,小伙伴之间要友好相处,没做错一件事,要从中吸取教训不再重犯……

说到这里,小家伙想起累了:“老师,你是打哈欠流泪的,打哈欠说明你困了,咱们睡觉吧!”

“嗯!”在心底为凯瑞懂事儿高兴的同时,我决定午睡后赶紧找资料查阅一下泪水的成因,以准备回答凯瑞可能要提到的问题。

教育随笔:上下楼梯不能跑


新学期开学一个多月的时间,中班的小朋友在日常活动中陆续学会并开展了早操活动。幼儿园每天都要做早操,整理队形就成了必不可少,必须强调的事情了,我们班在二楼靠楼梯间的位置,因此每天上下楼梯的安全也成了一个大问题。

我们班总有几个淘气的小男孩不听指挥让我很是头疼,每次上下楼梯都跟百米冲刺一般跑得特别快,为了让他们改掉这个不好的习惯,避免上下楼梯出现安全事故,需要想一个办法帮助他们改变。这一次下楼之前,我用了很长的时间整理队形,然后询问孩子们让他们自己来说上下楼梯应该注意一些什么?孩子们说起来滔滔不绝,头头是道的样子,就好像我不用说他们也都懂,但是当玩闹起来时,那些话仿佛就成了浮云直接就飘走了,所以作为老师,必须要多次提醒,并且,我特意强调,待会上下楼梯谁乱跑,不排好队的,做早操后的区角游戏就不让他参与。

随后,下楼梯的时候,在我不断提醒的情况下,孩子们表现的还不错,可是在做完早操上楼梯的时候就有三个男孩子冲在了前面,我赶紧提醒“不排队,乱跑的小朋友,可以参与游戏!”听见我的声音,小朋友迟疑了一会,还是回到了队伍,只有一个小朋友不管不顾仍然跑到最前面,可想而知,他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相应的代价。

在我不让他参与游戏的时候他流下了眼泪,他一直强调的是“老师不让我玩游戏!”因为他并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哪里,我跟他解释了一遍原因,并且告诉他你现在必须停止哭泣,安静的坐在这里五分钟,如果表现好,我会给你一次机会再次让你参与游戏,可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五分钟到了,他还在生闷气,觉得是老师不喜欢他才不让他玩,于是我又耐心的跟他解释,并且告诉他我很喜欢他,只是因为他不遵守规则,才不能参加游戏,

最后他认识到错误,并且接受这个小小的“惩罚”,我给了他一个拥抱,希望他之后可以做得更好。

相关推荐

  • 大班主题小矮人上楼梯 这是大班主题小矮人上楼梯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名称:小矮人上楼梯 活动目标: ◇愿意跟着老师一起进行10以内的唱数活动。 ◇能按正确的顺序唱数1-10。 ◇能...
    2021-08-19 阅读全文
  •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走楼梯 活动目标:1、知道上下楼梯的安全常识,学会靠右手边走,一个跟着一个走。2、知道团结的力量大。3、在活动中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活动准备:1、清除楼道上的障碍物2、保持地面干燥3、图书27本活动过程:一、...
    2021-08-23 阅读全文
  • 走楼梯教案 这篇“走楼梯教案”文章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选的一篇内容丰富不容错过。新入职的老师需要备好上课会用到的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应该他细设计教案课件。教学质量和教案的质量密切相关两者相辅相成。为了方便以后查找还请您记得保存本页链接!...
    2024-09-13 阅读全文
  • 爬楼梯作文 写作是发现自我探索内心让自己的思想得到自由的一种方式,写作能让我们更好地把握学习时间高效地总结所学内容。好的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您整理的一些“爬楼梯作文”的内容,必能搜寻到合适自己的内容!...
    2023-08-02 阅读全文
  • 你怎么又这样做呢? 我们小三班的活动室紧挨着外面的马路,因为紧邻的是个小学,窗外经常有小学生的喧闹声。孩子们比较好奇,但个子矮看不到,有的孩子便踩着暖气片或小椅子想往外张望,看看马路上这么热闹究竟是什么?老师们一看见孩子...
    2021-12-16 阅读全文

这是大班主题小矮人上楼梯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主题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活动名称:小矮人上楼梯 活动目标: ◇愿意跟着老师一起进行10以内的唱数活动。 ◇能按正确的顺序唱数1-10。 ◇能...

2021-08-19 阅读全文

活动目标:1、知道上下楼梯的安全常识,学会靠右手边走,一个跟着一个走。2、知道团结的力量大。3、在活动中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活动准备:1、清除楼道上的障碍物2、保持地面干燥3、图书27本活动过程:一、...

2021-08-23 阅读全文

这篇“走楼梯教案”文章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选的一篇内容丰富不容错过。新入职的老师需要备好上课会用到的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应该他细设计教案课件。教学质量和教案的质量密切相关两者相辅相成。为了方便以后查找还请您记得保存本页链接!...

2024-09-13 阅读全文

写作是发现自我探索内心让自己的思想得到自由的一种方式,写作能让我们更好地把握学习时间高效地总结所学内容。好的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为您整理的一些“爬楼梯作文”的内容,必能搜寻到合适自己的内容!...

2023-08-02 阅读全文

我们小三班的活动室紧挨着外面的马路,因为紧邻的是个小学,窗外经常有小学生的喧闹声。孩子们比较好奇,但个子矮看不到,有的孩子便踩着暖气片或小椅子想往外张望,看看马路上这么热闹究竟是什么?老师们一看见孩子...

2021-12-16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