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箱外的铅笔屑
发布时间:2021-01-23 幼儿园垃圾分类的活动总结 幼儿园垃圾分类教案 垃圾分类活动总结1、垃圾箱外的铅笔屑
每天活动室内的地面都是干干净净的,这是我多年养成的工作习惯。每天孩子离园后,我们老师都会把活动室地面拖一拖,打扫干净,可以说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今天入园后,等我接待完孩子回到活动室,巡视一遍,(这也是养成的职业病)看看孩子入园情况,顺便检查一下卫生,当我走到到垃圾箱旁的时候,周围都是铅笔屑,我纳闷了,我出去接到孩子的时候,还干干净净的,就这一会,是谁干的。我就问孩子:“孩子们,你们谁卷铅笔了?怎么都把铅笔屑弄到垃圾箱外面了,看多脏”。孩子们抬头看看我,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说:“老师,不是我,我没卷铅笔”,“我出去玩了,没在活动室,也不是我。”孩子没有一个承认的,也没发现谁卷过铅笔。见此情景,我对孩子孩子们说:“没关系,老师知道,这个卷铅笔的小朋友也不是故意弄到地上的,老师相信他会捡拾干净,下次也会注意的,他肯定也是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事后,我发现,玉婷小朋友悄悄把铅笔屑捡拾到垃圾箱。当然没有小朋友看见,我也为孩子保守了秘密。我想,孩子以后会记住这次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类似的事。用不同的方法处理事情,比强制要好的多。
2、韶涵剪头发了
下午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每人三张彩纸,剪贴彩练,制作活动开始了,能力强的的孩子在老师示范完后,很快动起手来,制作的又快又认真。可有些能力差点的孩子,就要靠老师一次一次的指导帮助。正当我在指导个别小朋友的时候,悦心组的孩子喊了起来:“老师,老师,韶涵剪头发了。”一听孩子这么说,连忙走过去,一看,韶涵用小剪刀自己已把额前的头发剪了一剪刀。孩子用惊恐地眼神看着我。我俯下身,摸着孩子的头,轻轻说:“韶涵,怎么用小剪刀剪头发呢?,老师说过,不能用小剪刀乱剪,这样是很危险的。”小家伙使劲的的点点头,支支吾吾不知说什么好。这是我才发现孩子的作品已经完成,我想到孩子没事干,可不拿着小剪刀乱剪吗,好动是每个孩子的天性。
面对这次剪头发事件,使我深深得到启示,孩子发展水平各不相同,有些孩子的能力强,在活动中动作快,而我们往往只注重了哪些能力差的孩子,而忽视了强的孩子无事可干,易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以后无论什么活动对那些能力强的孩子,多备材料,可让他们多制作几个,就不会发生意外事件。
,内容比较复杂,孩子一下还掌握不了其中的窍门,一下子被难住了。我蹲下来,摸着孩子的头,对她说:“宝贝,别着急,让老师和你一块来看看,我们一起把它拿下,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你一定能行的,好吗?”孩子看看我,使劲的的点了点头。我和孩子首先认真观察了拼图上都是些什么图,然后又引导孩子观察每块拼图的形状,掌握拼图的规律,在我的引导帮助下,孩子渐渐安静下来,按我说的,进行拼图,不长时间孩子就掌握了其中的规律,能够很快把图拼接起来。孩子高兴地欢呼起来:“快看,我拼完了,我会拼图了”。孩子还不好意思看看我,我朝她竖起了大拇指。孩子开心的笑了。
小班的孩子,观察能力和耐心还不够,需要老师耐心的引导培养,才能在遇到事情时候才会用心、耐心的去学习,去完成,孩子们的良好习惯才能逐步形成。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垃圾的有效利用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垃圾的有效利用”!
我们让孩子在亲身实践中理解教材内容。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让孩子起主体作用,随其所欲,教师可以参与他们的活动,但只能充当引导者或“伙计”。
在孩子完成初步的分类(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之后,老师帮助幼儿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分类。
为了加深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在幼儿间及时展开于垃圾回收利用的讨论。
这样的活动实践,避免了孩子们对枯燥的书本知识的理解,他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实践中积累生活经验。
再如中班的《废报纸的利用》、小班的《飞舞的塑料袋》等许多回收垃圾、变废为宝方面的问题,我们也采用了实地实践性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践和知识的整合,给孩子树立了自信心,同时教师教学中一些难点也迎刃而解。
垃圾的回收利用为幼儿游戏开拓了空间,丰富了材料。
幼儿园开展游戏需要大量的材料,我们将部分有利于幼儿动手操作的安全可靠的材料经过清洗消毒后投放到各种区角中去。
如在角色游戏中,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利用纸盒、纸筒、饮料罐开展“咖啡屋”、“小卖部”、“娃娃家”等,使幼儿在游戏中提高了环保意识,并懂得如何减少垃圾和利用废物,以培养幼儿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
手工区中,孩子们用蛋壳、塑料瓶、泡沫等制成自己喜欢的不倒翁、民族娃娃、雪花片、……建构区中,这些能工巧匠们,用易拉罐、礼品盒、木块等设计成精美的音乐厅、科学泡泡、糕点作坊……一件件变废为宝的作品,设计新颖,构思巧妙,易于操作。
其中融入了全园师生的绿色环保、健康、文明、节约的生活理念,进一步丰富了幼儿区角活动内容。
关于“垃圾的有效利用”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垃圾桶里的饼干
吃过下午点心后,有个孩子们来对我说:“垃圾桶里有一块饼干,不知道是谁偷偷扔掉的。”“多可惜。”“这是谁扔的?”我大声问孩子们,孩子们瞪着眼睛看着我,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孩子们害怕的眼神使我一下子感觉到自己的行为太粗暴了,我立刻语气缓和的说:“谁扔的这块饼干?”孩子们还是没有作声的,谁也不敢承认。放学的时间到了,孩子们陆续被家长接走了,但扔饼干的事却使我放心不下。我想,既然是偷偷扔的,说明孩子有顾虑,这件事应当从正面积极引导,并且要在全体孩子面前解决,因为许多孩子都看见了。
第二天,我准备了一些有关饼干制作的资料,让孩子们看怎样制作饼干。通过录相观察及图片了解饼干的制作过程,感知工人们的辛苦。然后我用橡皮泥和孩子们一起制作成饼干样,孩子们在活动中兴奋不已。我表扬了张家蕊和杜青妍,过去连一块饼干都吃不下,现在吃得多了,身体壮了,个子高了。孩子们笑着看着他们俩,我又问:“为什么他们现在比过去吃得多了?”孩子们纷纷说:“他们从前不爱活动,不爱玩球,不爱跳绳,不爱玩呼啦圈,所以不想吃东西。”我说:“对了,人的饭量会随着活动不活动,高兴或不高兴增多或减少,还有就是中午吃得过多或过饱,下午吃点量也会减少,不想吃了。”这时李争顺着我的话自豪的说:“我就是这样,昨天中午我吃得太多了,觉得有点饱,下午吃点时我就不想吃饼干了。”我说,:“对呀,李争和老师说的一样,我们要是不想吃或者吃不下时应该怎么办?”孩子们都说:“告诉老师少给点,就要一个或半个饼干。”“告诉老师吃不了啦。”我称赞他们真聪明,说得对,这时李争反而不出声了,瞪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看看这个,听听那个,脸上的表情让我明白了,垃圾桶里的那块饼干多半是李争扔的。我及时说,像昨天下午垃圾桶里就有一块饼干,不知道是谁不小心掉进去的?李争说:“老师,是我扔的,我以后再也不扔饼干了。”我在全体小朋友面前表扬了李争,知错就改是个好孩子。
通过这件事,我觉得教师遇到任何问题都应该心平气和地说服教育,而不应该怒气冲天大声训斥,应当多从正面积极引导,让孩子明白道理,比点名批评会更有效果。
中班教师随笔:风能吹走垃圾
今天我上课,活动的内容是“风的秘密”。课的开始部分,我带领孩子们到户外寻找风、感受风,孩子们在摸一摸、抓一抓、试一试的过程中,体会到了风是看不见、摸不着、能感觉到的,看到孩子们那么专心的投入到活动中,我讲的更有兴致了。
课的结束部分,我提出了问题“小朋友,谁能告诉我,风有什么好处?”问题一提出,孩子们就议论纷纷:“老师,风能把风筝送上天。”“老师,风能吹干衣服。”“风还能帮助植物生长、风还能吹动船帆,使船跑的更快------”王瑜小朋友的手举的最高,我便让她来回答“老师,风能把垃圾吹走。”我的脑子在加速转动,王瑜这个答案的确是正确的,很有创新意识;但是垃圾被风吹到另一个地方还是垃圾呀?我决定把这个问题交给孩子们来处理。我赶紧说道:孩子们,刚才王瑜小朋友的答案,恰好又给老师和小朋友提出了问题:“垃圾如果被风吹走,无论吹到哪里还是一堆垃圾,小朋友想想应该怎么办?”又是各种各样的答案,但是有一个答案得到了孩子们的一直认可;那就是——随手把垃圾拣起来,放进垃圾箱里。
我觉着这一问题虽然不是本次活动的目的,但是有必要让孩子们知道,垃圾不要等着被风吹走,要自己动手拣起来放进垃圾箱里,做个环保的好孩子。这节课教学效果很好,因为孩子们不但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还获得了关于风以外的更多的知识,懂得了更多的道理。
风能吹走垃圾
今天我上课,活动的内容是“风的秘密”。课的开始部分,我带领孩子们到户外寻找风、感受风,孩子们在摸一摸、抓一抓、试一试的过程中,体会到了风是看不见、摸不着、能感觉到的,看到孩子们那么专心的投入到活动中,我讲的更有兴致了。
课的结束部分,我提出了问题“小朋友,谁能告诉我,风有什么好处?”问题一提出,孩子们就议论纷纷:“老师,风能把风筝送上天。”“老师,风能吹干衣服。”“风还能帮助植物生长、风还能吹动船帆,使船跑的更快------”王瑜小朋友的手举的最高,我便让她来回答“老师,风能把垃圾吹走。”我的脑子在加速转动,王瑜这个答案的确是正确的,很有创新意识;但是垃圾被风吹到另一个地方还是垃圾呀?我决定把这个问题交给孩子们来处理。我赶紧说道:孩子们,刚才王瑜小朋友的答案,恰好又给老师和小朋友提出了问题:“垃圾如果被风吹走,无论吹到哪里还是一堆垃圾,小朋友想想应该怎么办?”又是各种各样的答案,但是有一个答案得到了孩子们的一直认可;那就是——随手把垃圾拣起来,放进垃圾箱里。
我觉着这一问题虽然不是本次活动的目的,但是有必要让孩子们知道,垃圾不要等着被风吹走,要自己动手拣起来放进垃圾箱里,做个环保的好孩子。这节课教学效果很好,因为孩子们不但掌握了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还获得了关于风以外的更多的知识,懂得了更多的道理。
会跑的铅笔盒
老师巧妙的语言,会收到非常好的教育收获。
今天上午,自由活动以后,刘芮宁小朋友对我说:“老师,我的铅笔盒没有了。”我悄悄对他说:“不会的,铅笔盒出去玩一会儿,很快就回来的。”他瞪大了惊奇的眼睛,看着我,然后又笑了,看来他相信了我的话。
待孩子们坐好后,我就问孩子们:“谁看见刘芮宁的铅笔盒了?”孩子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没看见。”这就怪了,铅笔盒会自己跑?
我又说了一遍,“如果你看见了,就告诉老师,那么你就是个大侦探。”孩子们这个说没见,那个说没看见,我也没有逼问孩子们。
第二次自由活动的时候,范晨阳走到我身边,神秘地对我说:“老师,我知道,刘芮宁的铅笔盒是红色的。”我心里有了目的,就说:“你说一说,刘芮宁的铅笔盒好玩吗?”“他的铅笔盒是个小汽车,上边还有窗户,可好玩了。”“哦原来是个小汽车,它跑到哪里去了呢?你想一想。”“他跑到我的书包里了。”我说:“哦,老师知道了,原来小气车的铅笔盒会跑啊,它跑到书包里藏起来了。”晨阳怯怯又害羞地说:“老师,是我玩他的铅笔盒了,放在书包里忘记了。”
看到晨阳的样子,我没有责怪他,对他说:“晨阳,以后玩了别人的东西记得要还人家啊。不过,你现在是一个大侦探了,帮刘芮宁找到了铅笔盒。”这时范晨阳的脸上有了笑容。
于是,我对孩子们说:“这原来是个会跑的铅笔盒啊,他跑到范晨阳的书包里了。如果他下次还跑到范晨阳的书包里,我们把他关起来,让它回不了家。”强强小朋友大声说:“拿别人东西,警察会捉人的。”“对了,到处乱跑,拿别人的东西,警察会捉到公安局的。永远见不到爸爸妈妈了。老师见不到,也会不高兴的。”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也跟着说了起来,最后,我对小朋友们说:“我们要做个乖孩子,听老师的话,不要像小汽车——铅笔盒那样到处乱跑。”
这件事的处理,我利用孩子的年龄特点,运用语言的技巧——“会跑的铅笔盒”进行了巧妙地解决,使孩子们从中受到了教育,也没有伤害到晨阳的自尊心教育效果还是非常有效的。我相信:以后晨阳小朋友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刘建英)
铅笔回来了
搬进了新学校,对孩子们的要求和教室整洁度也越来越高了!每天我们都利用午间活动的时间来整理属于孩子自己的储物柜。把书包里老师上课要用的必需品都拿出来,放在应该放的位置,学会整理和养成整理的习惯,保持柜内整洁。
这天中午刚开始整理就听见黄浩杰跑过来跟我说:“老师,我昨天新买的铅笔放在柜子里的,今天一看就不见了。”于是我让孩子们都静下来,帮黄浩杰找找看有没有,可是孩子们都说没有,有的也说是自己的。我觉得肯定是有小朋友拿了他的铅笔,但是我又不确定是谁,于是我就故作神秘地说:“其实我已经知道是谁拿的了,老师很厉害的,一看你们的眼神就知道了。”说完就一一看了每一位幼儿的眼神。然后又补充道:“老师喜欢诚实的孩子,也喜欢知错就改的孩子,如果谁不小心动了黄浩杰的笔,等下下课了轻轻地把它放回去,这样的孩子老师还是喜欢的。”
其实我也不知道是谁拿了,也不知道这个方法有没有效果,但是我不想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幼小的心灵。
上完第一节课《我的手印》,我从办公室倒水回到教室后,周家伟小朋友走到我身边跟我说:“老师,黄浩杰的笔找到了,在他的柜子里。”我心里已经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于是我点点头说:“好的,你知错就改了,老师还是喜欢你的,希望你下次改正,不要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了。”他也会去游戏了。
铅笔还给你
下面是“铅笔还给你”的内容一文,给你带来丰富精彩的内容,欢迎阅读!
今天下午下课的时候,我们班的瑞瑞小朋友跑到我面前跟我说:“老师,我的铅笔被欣悦拿去了,”我听后跟小朋友说:“上课的时候老师给你问问,如果是欣悦拿的,我让她还给你。
”不一会儿到上课时间了,我想了想该怎么去说这件事呢?于是我走进教室说:“小朋友们都坐好了,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狼来了》”。
从前,有个放羊娃,每天都去山上放羊。
一天,他觉得十分无聊,就想了个捉弄大家寻开心的主意。
他向着山下正在种田的农夫们大声喊:“狼来了!狼来了!救命啊!”农夫们听到喊声急忙拿着锄头和镰刀往山上跑,他们边跑边喊:“不要怕,孩子,我们来帮你打恶狼!”农夫们气喘吁吁地赶到山上一看,连狼的影子也没有!放羊娃哈哈大笑:“真有意思,你们上当了!”农夫们生气地走了。
第二天,放羊娃故伎重演,善良的农夫们又冲上来帮他打狼,可还是没有见到狼的影子。
放羊娃笑得直不起腰:“哈哈!你们又上当了!哈哈!”大伙儿对放羊娃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谎十分生气,从此再也不相信他的话了。
过了几天,狼真的来了,一下子闯进了羊群。
放羊娃害怕极了,拼命地向农夫们喊:“狼来了!狼来了!快救命呀!狼真的来了!”农夫们听到他的喊声,以为他又在说谎,大家都不理睬他,没有人去帮他,结果放羊娃的许多羊都被狼咬死了。
小朋友们,刚才讲的故事的意思就是让我们每个小朋友都不要说谎,要做个诚实的好孩子。
小朋友你是个诚实的孩子么?这时欣悦走到我面前低着头说老师我错了,我把铅笔还给瑞瑞。
这时大家共同为她鼓起掌来。
关于“铅笔还给你”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11月教育笔记:不乱扔垃圾才是好孩子
有的时候,并不是要老师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就足够了的。这天中午,我帮孩子们整理桌椅时发现地面上有很多的纸屑,就随手拿了扫帚准备打扫,可转念一想,这段时间老是发现班上有小朋友乱扔纸屑,老师也在班里强调了很多次不能乱扔纸屑,可效果就这样啊。我将扫帚又放回原地。
下午孩子们起床后陆续来到教室,等孩子们来齐了以后,我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请爱护环境》,猴先生兴高采烈地搬进了建在大树上的新屋。新屋在茂密的树叶遮挡下,夏天格外的荫凉。他实在满意极了,每天都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坐在舒适的摇椅上悠闲的看着报纸。这时,他总爱吃一根美味的香蕉,随手把香蕉皮扔到了窗外。
“咚咚咚”隔壁的松鼠小姐来敲门了,她客气地说:“猴先生,请你不要再往树下扔东西了。”可是,猴先生每次听了松鼠的话后,就是不改这个坏毛病。
一天,袋鼠邮差给猴先生送来一封信。拆开信封,好几个香蕉皮掉了出来。一页白色的信纸上写着“请收好你扔下的垃圾,让我们一起爱护环境吧!”猴先生羞愧的低下了头,把这页信纸贴在了窗台旁,从此以后,他再也不往窗外扔东西了。故事讲完了,哪位小朋友们告诉大家,故事里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议论开了,都说猴先生不讲卫生,乱扔香蕉皮。我笑了,我问大家:“我们班有像猴先生一样的小朋友吗?”大家立刻低下头来看自己的周围,发现纸屑的立即将纸屑捡起来自动扔到了垃圾篓里。一会儿,班里又干干净净的了。后来,班里又组织了谈话,孩子们纷纷表示要保持班上的环境卫生,做个讲卫生的好孩子,不再乱扔纸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