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礼物》《“哭泣”的小碗》
发布时间:2021-01-25 教育孩子的听课笔记 幼儿园孩子的游戏 幼儿园说课稿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孩子的礼物在有些幼儿心中,老师就是大树,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就像员工给领导一样,有些员工平时很活泼,一见领导就不知所措,何况是内向的幼儿呢?朱彦杰是我班上一性格比较内向的小女孩,平时话语不多,老师交流过,有时候我主动同她说话,她也会脸红,而且声音还非常小。
今天早上,我在门口接待幼儿入园,朱彦杰拉着奶奶的手慢慢地走了过来。“老师给你!”她边说边递给我一包奥利奥饼干。我向来不接受孩子和家长的礼物。于是,我蹲下来对她说:“谢谢你,宝贝,你自己留着吃吧!”朱彦杰听我这么说,很失望地低着头走进了教室。这时她奶奶悄悄告诉我:“朱彦杰回家总是说‘我老师天天太辛苦了,我想送给老师一件礼物,可就是不知道老师接受不接受’。今天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把自己最爱吃的饼干送给你
,希望你能接受。”听朱彦杰的奶奶一说,我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做法欠妥,赶紧跑进教室,悄悄对朱彦杰说:“朱彦杰,老师请你把那包奥利奥饼干送给我好吗?”朱彦杰兴奋地点了点头,从口袋里掏出奥利奥饼干,郑重其事地放在了我的手里,然后高兴地跑开了。一整天,她变得比以前活泼多了。
“哭泣”的小碗
今天中午吃完饭,刘家旭小朋友顺手把碗丢在成饭碗的桶里,“咣”的一声很响亮的声音。我并没在意,只是提醒他放自己的饭碗要轻拿轻放。但让我吃惊的是,每个孩子吃晚饭都学着他的样子把碗扔进饭桶里,“咣咣”的声音几乎阵痛了我的耳膜,让我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
我从饭桶里捡起一个小碗放在耳边听了听,接着又拿起一个小碗听了听。这时,李美玉小朋友好奇地问:“老师,你在听什么呀!”“我在听小婉说话呢!”这时孩子们都好奇的围在我身边,七嘴八舌的问:“他在说什么呀!”“它真的会说话?”
“它在说,刚才小朋友把它和它的小伙伴都重重的摔了一下,把它们都摔疼了,有几个小碗正在伤心的大哭呢,它还说,以后不帮小朋友们盛饭了!”
“那怎么办呢,以后我们怎么吃饭呢?”
“老师,你快跟它说说,以后我们再也不摔它们了。”看到小朋友们焦急的目光,我答应了小朋友,和小碗说起了悄悄话:“小碗们,以后还要继续为我们服务,小朋友们再也不摔你们了,一定会轻拿轻放,你们放心吧!”
小朋友们高兴地鼓起掌来。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对症下药、耐心对待孩子的哭泣
今年我接的是小班,由于孩子年龄比较小,又加上刚离开父母,来到幼儿园对周围的环境比较陌生,就会产生不安全感,所以出现的问题就比较多。一次活动课,我被一声低低地啜泣声吸引,不仅寻声望去,原来是家辉小朋友。家辉的年龄小又加上性格比较内向,刚开始的时候问也不说叫也不答,每次有事总是以哭泣来让老师注意,从不主动告诉老师。我连忙走过去蹲下身子问道:“家辉你怎么了?你的身体不舒服吗?是要大便还是要小便?还是小朋友欺负你了?……”一声声的问候换不来孩子的一点点回应,我真想一走了之,但是作为孩子的老师,我的职责不容我就这样走开,于是我又拉着她的手问:“家辉,你到底怎么啦?告诉老师好吗?”这次只见她指着自己的衣服,哭得更伤心啦﹗我连忙让她抬起头,原来她的衣服扣子掉了一颗,我连忙把他抱到怀里找来针线给他缝好,刚才还哭泣的她变得平静了很多。
终于有一天,家辉在早晨入园时有礼貌地说了一声“老师好”,这是她第一次主动与老师打招呼,我赶快抱起她说道:“家辉,你真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老师喜欢你。”怀中的家辉甜甜得笑了,看着孩子灿烂的笑容,就象看到天使的微笑,那么幸福、那么快乐。
总之,幼儿园无小事,只要老师细心地去观察、认真分析原因、对症下药、耐心对待孩子的哭泣,就会让他们愉快地重新投入到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去。
我长大了不哭
有一天,户外活动——队形队列练习的时候,誉翔不知怎么摔倒了,我赶忙跑过去扶起他,问到:“誉翔,你摔伤了没有?怎么回事?”指了指脚上的鞋子说到:“鞋带开了,”果然我看到了散开的一只脚上的鞋带还躺在他的脚底下,于是我让他站好帮他系好了鞋带,并安慰他说:”你长大了不哭”,原本含着眼泪就要掉下来的誉翔说:“老师,我长大了,摔倒了我不哭。”硬是用带泪的笑脸转向了老师,我高兴的把他抱在怀里,并语重心长得对他说:“誉翔,你长大了,勇敢了,老师很高兴,但是你知道为什么会摔倒吗?”誉翔不好意思的低下头说:“知道。”于是我又说到:“老师希望你做个听话的好孩子,跟着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练习,好吗?”听了这些誉翔使劲点了点头,把脸上的泪擦了擦,又继续跟着老师和小朋友们练了起来。
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孩子虽小,我们作为他的启蒙老师,也要教育他有困难自己解决不了要懂得寻求帮助,不要为了一点小事,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成长中的儿子
九年前,从儿子背上书包上小学起,老师给的评语就是聪明、自信,但缺乏耐心、上课小动作太多,对于这样的评语,虽然自己早已也发现孩子的这些毛病,但经老师的口说手传,自己的内心还是被深深地刺了一下。
儿子从小做事虎头蛇尾,自己看着也觉得不对,但内心却并没拿此事当事,期间也曾就此事对儿子进行纠正,但在儿子的耍赖和撒泼中也就妥协了,对其争只眼闭只眼,总想着“树大自直”。随着儿子年龄地慢慢长大,课业负担的加重,儿子竟然出现了偏科的现象,由着自己的性子、根据自己的喜好,乐意学的就学,不乐意的就应付,致使在一次考试中出现了偏差太大的现象,对于这次的情况,我狠狠的批评了他,跟他讲道理,讲偏科的弊处,看到他一脸的后悔样,鉴于他的认错态度,我采取了以观后效的策略。
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子成龙、女成风”,针对儿子的表现,我回忆了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
不再哭泣的田螺
班里养了几只小田螺和几只小河蚌,开始的时候,我很关心它们,每天为它们换水、放食物,可随着孩子们来园时的不熟悉而哭闹,我忙着照顾孩子渐渐把田螺给遗忘了。
班里养了几只小田螺和几只小河蚌,开始的时候,我很关心它们,每天为它们换水、放食物,可随着孩子们来园时的不熟悉而哭闹,我忙着照顾孩子渐渐把田螺给遗忘了。
直到有一天,我才发现小水缸里的水被鹅卵石给填满了,我忙把石子给拿出来又给田螺换上水,还好,除了一只小河蚌被压死了之外,小田螺们都还好好的,仍能探出头来呼吸,我也松了一口气,可转念又一想,是因为我疏忽才让孩子们伤害到了小田螺,我应该以此为契机对孩子进行教育。
活动前,我对孩子们说:“宝贝们,如果你的身上被大石头压着,你高兴吗?”“不高兴。”孩子们异口同声,“对,我们不高兴的时候会生气、会哭,今天早上陈老师就看到小田螺和小河蚌哭了呢!”孩子们都好奇地看着我:“老师,小田螺为什么哭呀?”“因为小田螺的好朋友小河蚌被小朋友用小石子压死了。”孩子们一听又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突然有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是谁放的石头,是涛涛。”我问涛涛:“是你放的吗?”涛涛站起低着头说:“嗯,我家鱼缸也放石头的。”我知道孩子是出于好心,于是便对他们说:“小田螺只要几个小石头就可以了,多了就会把它压死了。”
“老师,小田螺现在还哭吗?”活动后孩子们问,“它说如果小朋友关心它,它就不哭了。”“老师,我们喂喂小田螺吧。”“老师,我们也给小田螺换换水吧!我们家小鱼也换水。”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提建议,“喂小田螺要少喂,不能把它给撑死。”……
现在孩子们不但把小田螺照顾地很好,还经常有孩子去对小田螺说着我对孩子们说的话呢!“小田螺,你今天高兴吗?”“小田螺你太棒了,吃饱了吗?你要多吃才能长的壮壮的!”……
看,通过教育不是也让一件坏事变成了好事了吗!
幼教随笔:哭泣的图书
让孩子们亲身体会自己的不良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这办法有时比只讲道理效果要好的多。
最近,我们班上“图书角”的图书又撕坏了不少,我们两个老师为此想了许多办法,整天在孩子面前嘟囔:在看书的时候一定要爱护好图书,不能撕书,不能在书上乱画啊……可效果并不明显,也并没有阻止孩子们撕书毁书现象的发生。
今天下午,我组织孩子在“图书角”看书,这次我只让孩子们看那些被撕破的图书。
破书发下去不一会儿,孩子们便一个个愁眉苦脸地来诉苦了:“老师这本书的小动物都撕没了!”“老师这本书没有封面”!“老师这书都破了,不能看了!”我装着大惊小怪地问:“哎呀,是谁把这好好的图书撕成了这个样子了?听,图书都伤心地哭了?”孩子们都说:“不是我!”“不是我!”……。我接着问:“这不是咱们大五班的图书吗?只有咱们班的小朋友天天看它们呀!那谁给我们撕坏的?”孩子们都不说话了,只是互相看来看去,好象意识到这是他们平时不爱护图书所带来的后果,我趁机又向孩子们进行了一次如何爱护图书、爱护公物的教育。还组织孩子们进行了一次“修补图书”的活动。
这以后,孩子们破坏图书的现象少了。我们班的书不再象以前破得那么快了,而且孩子们看完后会把图书轻轻放在小书架上。有的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撕书,还提醒他要爱护图书。
让孩子们亲身体会自己的不良行为所带来的后果,这办法有时比只讲道理效果要好的多。
不依赖哭泣
每当来到教室门口,尤其是半日开放活动后,涵涵总是拖着家人不让走,在开放日前一天,我对小朋友们说:“我们快要升入小学了,要学会勇敢,不要总是依赖家人,是不是?”说完就听到大家很有士气的回答:“是!”
第二天,开放日结束后,文文突然说道:“老师,涵涵又哭了,她不让妈妈走”。我一看她,正用着期盼的眼神看着我,好像在说:让妈妈带我回家。其实从开学到现在,只要是周一她就哭,是因为太依赖家人了,哭有用吗?回答是没用。但是在孩子的想法中,他们认为是可以的。因为每次他们有什么不乐意或者不愿做什么事时,只要一哭问题全都能解决。因此就造成了他们认为哭是唯一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她家人走后,也不吃饭,于是我要假装不在意她哭,走到她面前告诉她:“你不要哭了,妈妈回家吃饭去了,你很勇敢的,你可以像小鸟一样,白天自已飞翔找食物吃,晚上回家找妈妈。”说完后,她哭得更凶了,但我没有再安慰她,过了一会儿,她感觉自己没有指望了似的,哭声渐渐地小了,我知道这个时候绝不能心软。否则她永远不会让妈妈或姥姥走,会认为哭是解决办法。这时候,小朋友们都在大口大口地吃饭,我就在那炫耀着:某某小朋友吃得真好,还有你吃的很香……不停地夸着其他小朋友,不停的说饭菜的香,希望他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过了一会儿,我发觉教室里突然安静了,原来她不哭了。正准备吃饭了,见到此状,我高兴极了,“我说的吧,你可以的,你真勇敢啊……”鼓励她,肯定她是可以的。之后几天,她都是笑着跟妈妈或姥姥说再见。
这件事,我的处理方法虽然有点冷漠,没有管她让她哭,但是却帮她解决了不再依赖哭来解决问题,让她知道哭是没有用的。
《保护小动物》《让孩子哭吧》
春天来了,好多孩子跟着爸妈到野外去踏青,给班里的带来了好多小蝌蚪,放在我们班上的动物角里,这下我们的自然角里可热闹了,除了一些种子、花草盆景,娃娃鱼。还有黑溜溜的小蝌蚪,可以让孩子们仔细的观察蝌蚪的成长过程。高兴了没几天,问题就出来了:一是没有食物可以喂蝌蚪,二是由于双休日漫长的两天没有及时换水,好多蝌蚪都死了,这让我心理感到很难过,这好事变坏事了。
有一天,阿姨叫小朋友换水,笑笑怕小蝌蚪溜走,使劲的呼喊着我给他帮忙,“林老师,帮帮忙,我不知到怎么给小蝌蚪换水。”“好吧,我跟你一起给小蝌蚪换水吧。”我拿了一个筛子的盆把蝌蚪倒在里面,样的器皿里换上干净的水。这是笑笑发现好多蝌蚪都死了,伤心的说:“它们怎么都死了。”这时好几个孩子围过来看,我趁机和他交谈:“小蝌蚪在我们这里已经住了好几天了,我们都很喜欢它,可是一点东西都没给它吃,你们知道他吃什么呀?”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我马上抓住机会说:“对呀,小蝌蚪长大以后本来可以为我们吃掉许多害虫,可他住在我们这里却要饿肚子了,多可怜呀。我们怎么办呢?”笑笑接过我的话说:“还是放走它吧,让它去吃害虫。”面对这样的提议,我说:“对,这些蝌蚪也是有生命的,它们也要找妈妈,关在小小的空间里它们就会死去。下次还是让它们回到大鱼池里,你们同意吗?”“嗯。”孩子们都兴奋起来。在不经意中让孩子们传递了让它们要保护小动物。
很多孩子在遭遇挫折后,通常都会嚎啕大哭,但常常会阻止孩子哭:“不许哭,有什么可哭的!”“停住,不许让眼泪掉下来!”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听了专家的讲座,让我感触很深,我们越是去抑制孩子消极情感的表达,越会使孩子生理、心理活动不平衡,越会使孩子常常过于情绪激动。想想还是让孩子的消极情感发泄出来,让他们在挫折中学会调整自己的情感,提高耐挫能力。
接受孩子的消极情感的前提是,无论这种情感产生的原因是对是错,我们应允许孩子把消极情感释放出来,其次要允许敢于让他们表达消极情感,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消极情感,无疑是最佳的疏通、调剂情绪的方法,特别是对性格内向的孩子,更要鼓励他们表达出来,而成人应该是倾听者。
幼教随笔:不再哭泣的田螺
班里养了几只小田螺和几只小河蚌,开始的时候,我很关心它们,每天为它们换水、放食物,可随着孩子们来园时的不熟悉而哭闹,我忙着照顾孩子渐渐把田螺给遗忘了。
班里养了几只小田螺和几只小河蚌,开始的时候,我很关心它们,每天为它们换水、放食物,可随着孩子们来园时的不熟悉而哭闹,我忙着照顾孩子渐渐把田螺给遗忘了。
直到有一天,我才发现小水缸里的水被鹅卵石给填满了,我忙把石子给拿出来又给田螺换上水,还好,除了一只小河蚌被压死了之外,小田螺们都还好好的,仍能探出头来呼吸,我也松了一口气,可转念又一想,是因为我疏忽才让孩子们伤害到了小田螺,我应该以此为契机对孩子进行教育。
活动前,我对孩子们说:“宝贝们,如果你的身上被大石头压着,你高兴吗?”“不高兴。”孩子们异口同声,“对,我们不高兴的时候会生气、会哭,今天早上陈老师就看到小田螺和小河蚌哭了呢!”孩子们都好奇地看着我:“老师,小田螺为什么哭呀?”“因为小田螺的好朋友小河蚌被小朋友用小石子压死了。”孩子们一听又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突然有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是谁放的石头,是涛涛。”我问涛涛:“是你放的吗?”涛涛站起低着头说:“嗯,我家鱼缸也放石头的。”我知道孩子是出于好心,于是便对他们说:“小田螺只要几个小石头就可以了,多了就会把它压死了。”
“老师,小田螺现在还哭吗?”活动后孩子们问,“它说如果小朋友关心它,它就不哭了。”“老师,我们喂喂小田螺吧。”“老师,我们也给小田螺换换水吧!我们家小鱼也换水。”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提建议,“喂小田螺要少喂,不能把它给撑死。”……
现在孩子们不但把小田螺照顾地很好,还经常有孩子去对小田螺说着我对孩子们说的话呢!“小田螺,你今天高兴吗?”“小田螺你太棒了,吃饱了吗?你要多吃才能长的壮壮的!”……
看,通过教育不是也让一件坏事变成了好事了吗!
一个孩子眼中的礼物
那天中午,我交班后准备洗洗手下楼去。洗手前我习惯性地把戒指摘下来放在储物桌上,这时有位老师找我,我便匆匆下楼去了。等我回活动室时,正巧孩子们起床了,我发现戒指不见了,我想大概是谁不小心碰掉了,就发动全班孩子一起找。“老师,虎子手上有一个亮晶晶的东两。”搭班的申老师叫他:“虎子,你过来。”虎子边走边匆忙地往口袋里藏着什么。“你手上有什么?”“什么也没有。”虎子惊惶地说。“你往口袋里放的是什么?”申老师又严肃地问了一句,虎子这才慢慢地把口袋里的东西掏出来,竟然是我丢掉的戒指。“咦?真怪,怎么在我这儿呢?”虎子掩饰着。我拿着失而复得的戒指,一种苦涩的滋味堵在喉咙里,我久久地看着虎子:“虎子,老师没有生你的气,告诉我,你什么时候拿的戒指?”“中午上厕所的时候。”“桌子上有铅笔、橡皮,为什么只拿戒指呢?”“……”虎子咬着嘴唇,小脸涨得红红的,就是不说。看来就是我想象的那样了,“虎子,你回去吧,你让老师伤心透了,也失望透了……”我的声音都颤抖了。“老师,我只是想送妈妈一份圣诞礼物,我答应过妈妈的……”虎子大哭起来。
回到家,我思绪万千,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件事。于是,我写了一个帖子发在教育论坛上,请求各位同仁帮助。一个年长的教师一句话让我醒悟:“为什么你要想得那么复杂呢?孩子只是一份好心,想送妈妈一件礼物,这个戒指在他眼里就等于他喜欢的一块巧克力。”对呀,我为什么没有想到呢?孩子只知道妈妈不喜欢糖果,老师喜欢戒指,妈妈肯定也会喜欢,顿时我的烦恼一下就释放了。
孩子的心理本不复杂,是我们把他们想得复杂了。我们不要一遇到类似事件就立即把它们与“偷窃”行为相联系,否则极有可能因处理不当而伤害孩子,误读孩子纯洁、善良且懂得感恩的心。
孩子的礼物让我感动
9月10日是教师节,是我踏入工作的第一个教师节,对我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证明我已经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教师了。教师节这几天好多家长、小朋友送鲜花和贺卡,好兴奋啊,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收到礼物诶,我好想把它们带回家留作纪念,不过主任的态度很明确:我们不收家长的任何东西,鲜花也不行。再看看我们班的老师,早上总要和家长们纠缠一番,我们坚决不收礼物。园长的态度,老师的做法,都让我感动。孩子的礼物让我感动,我们幼儿园教师的道德素养更让我感动!
的确,家长送礼之风流行多少年了,我们幼儿园的做法让我钦佩,老师的行为让我尊敬。家长们的那份心意我们能够理解
,我们知道是你们的真心感谢,但是家长们把教师节当个什么不得了的事放在心上,花很多心思,想着送礼什么的就失去原始的意义了。其实连鲜花和贺卡都不需要,只要家长们的一声祝福,一句理解的话语,我们就真的很开心了。对于老师来讲孩子的健康快乐是最美好的礼物,家长的理解支持是最可贵的赞赏。
我是一名刚刚走出校园的新教师,还处在学习磨合阶段,和孩子们一样,我也要有一段适应的过程。这期间也许我会做得不到位,也许我忽略了什么,也许我会犯错,也许……很多的或许和可能,都希望大家能够给予理解和机会,给予指导和帮助,我们共同进步和成长,为了那些可爱天真的孩子,相信我们会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