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奶糖效应(幼教随笔)

发布时间:2021-02-05 幼儿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 小班教育随笔

中午,我与同班的周老师同时进幼儿园,她因为缴了电话费而获得了一袋旺仔牛奶糖,直接提进了班。

幼儿起床的时间到了,整个冬季,孩子们的衣服都是由我们三位老师承担的,生怕病着了某个孩子从而惹得家长不满意。

而此时,周老师的一声:“今天都自己穿衣服,比比看,谁穿得又快又整齐,老师给他奖励奶糖。”其实,由于降温的缘故,幼儿还是穿得又厚又多。话音一落,小朋友们争先恐后地骨碌碌从小床上爬起来开始行动。我们三个老师也没闲着,仍旧帮着还不太会或是身体较弱的几个穿衣。

真是奶糖有吸引力,所有的孩子好像都变得能干多了,穿的穿、拉的拉、提的提,三两下就下了床。恐怕真是去争那颗牛奶糖的吧。我们边忙活边乐呵:这便是奶糖的效应。

瞧,那下床了的不是迦南吗?连他也奇迹般的把自己收拾好了,因为我们班数他最小了。真是佩服,佩服呀,潜能得到了开发。

看来,如此的奖励还得继续呀。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教育随笔:“组长”效应


教育随笔:“组长”效应

“组长”一组之长,老师之下,全班幼儿之上,孩子们心中至高无上,而且,孩子们已是大班的孩子了,有必要放放他们了。

利用这点,我们班的两位老师达成共识,并和小朋友商量了“组长”的产生方法以及取消方法,最后孩子们一致同意采用按学号轮换“组长”,做“组长”的小朋友要“明白、自律、不骄”如果轮到哪个小朋友,这个小朋友因为表现不好,被老师批评多次,就取消“组长”的资格,这样,孩子们开始了协助老师的工作,如:饭前提醒同伴小便洗手,饭时帮助分碗分匙,饭后组织安静游戏活动,睡醒后分拨安排,活动时分玩具等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选“组长”这个方法,不仅减轻了老师工作的压力,还掀起了孩子们争做好孩子,培养好习惯的内在动力,最明显的就是让孩子们学会了自己管理自己,养成了自我管理的好习惯,同时锻炼了他们竞争、管理、各作的能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教育随笔:“班长”效应


教育随笔:“班长”效应

“班长”一班之长,老师之下,全班幼儿之上,孩子们心中至高无上,而且,孩子们已是大班的孩子了,有必要放放他们了。

利用这点,我们班的两位老师达成共识,并和小朋友商量了“班长”的产生方法以及取消方法,最后孩子们一致同意采用按学号轮换“班长”,做“班长”的小朋友要“明白、自律、不骄”如果轮到哪个小朋友,这个小朋友因为表现不好,被老师批评多次,就取消“班长”的资格,这样,孩子们开始了协助老师的工作,如:饭前提醒同伴小便洗手,饭时帮助分碗分匙,饭后组织安静游戏活动,睡醒后分拨安排,活动时分玩具等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选“班长”这个方法,不仅减轻了老师工作的压力,还掀起了孩子们争做好孩子,培养好习惯的内在动力,最明显的就是让孩子们学会了自己管理自己,养成了自我管理的好习惯,同时锻炼了他们竞争、管理、各作的能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教育随笔《奖励的效应》


黄嘉硕小朋友在家里吃饭就是要吃很久很久,而且跑来跑去,就算妈妈给他定时或者奖励也是慢慢吞吞,但在幼儿园其实还好不算很慢,也不会跑,就是爱吃肉不爱吃菜,然后吃饭常规坐姿很差,椅子摇来摇去,还爱左顾右盼的,总是不好好吃午饭,需要我盯着,每当我走到他身边时,他一看到我就使劲地把白米饭塞嘴巴里,赛的满满的,椅子马上停下来,蔬菜动也不动,我一走马上又开始手放椅子后面,这里看下那里看下,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天天说,于是有天中午用餐时,我坐在他旁边,看着他吃饭,希望他能够多吃点菜,然后别东看西看,摇凳子,我嘴巴对他念叨着今天的青菜可真好吃啊,对不对啊,小朋友们?异口同声的说好吃,他还是一动不动,不情愿地说:“我不喜欢吃。”我夹起青菜,大口大口地吃给他看,他笑眯眯的看着我,有点心动了,我说太好吃了,他也跟着我夹起一点青菜,放嘴巴里说:真好吃啊。看到他这样,我马上大声的说:“表扬黄嘉硕,开始吃蔬菜了,要是能不摇椅子认真吃饭,我就奖励他两个水果吃。”他开心的哟,跟边上的同伴传了个遍。椅子也不摇晃了,饭后我给了他两个荔枝,开心的到处炫耀,说自己吃蔬菜坐的好老师奖励了两个荔枝。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也有保持给奖励,小朋友也会表扬他。发现他已经爱上蔬菜了,也没有摇晃椅子,自然其他小朋宇也会有奖励,个个食欲大增。

教育随笔:一句话的效应


我班的幼儿都非常喜欢玩玩具,但是玩完之后总是扔得到处都是,我三番五次进行说教,有的孩子就当耳旁风,使我大伤脑筋。有一天,我随口说了一句话,使事情有了很大转变。一天,我班幼儿正在兴致勃勃地玩着玩具,我一看时间快离园了,正愁怎样又快又好地把玩具收拾好,这时,我突发奇想说:“小朋友,你们快要放学回家了,在回家之前,我们先把玩具宝宝一个不剩地送回家,好吗?”有的小朋友先是一愣,我连忙解释说:“小朋友们回家都喜欢找妈妈,玩具宝宝和你们一样也想回家找妈妈。如果漏下一个玩具宝宝,她就找不到妈妈,会哭的。”我刚说完,小朋友们便高兴地收拾着自己面前的玩具,每个幼儿都收拾的很仔细,地上的、桌子上的,他们都东瞧瞧西望望,害怕任何一个玩具宝宝会找不到家妈妈,孩子们有说有笑,不一会,我发现玩具宝宝一个不剩地都回到了自己妈妈的怀抱。这就是我短短的一句话有了这么大的效应,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更多的发挥如此的效应,利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和方法弥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教育随笔:情感交流效应


教育随笔:情感交流效应

我班的嘉嘉小朋友,年龄比其它孩子小,不足三岁。在刚进幼儿园时,爸爸送的,爸爸是位非常有耐心的家长,一直与她说道理。我们老师一靠近她,她就会躲的远远的。第一天我对她只是简单的交流,多关注她,她需要帮助时第一时间给予。哭的时候,我就会抱抱她,问她一些家里的事情。户外活动时,她不敢与小朋友一起玩,我就鼓励她,小家伙很机灵,慢慢的她就与我亲近了,耶逐渐的适应了幼儿园生活。

她前两天因为感冒发烧没有来幼儿园上学。平时她来的时候,总是在我身边转来转去的,一句老师怎样了,老师又怎样了。这天早晨一进教室,就看见她站在桌子旁,可是因为忙于接待其他小朋友,还没来得及问候问候小家伙。嘉嘉在离我较近的地方,看了看我,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口,我刹那间注意到她的表情,我立刻意识到是我冷淡了孩子。于是,我立即走到她身边注视着她,热情地说:“呀,小糖豆(嘉嘉小名)的病好了吗?老师都想你了!并请轻轻地在她脸上抚摸了一下。她一下子抬起了头来,高兴的答应了一声,笑了。

孩子是敏感的,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就连一声问候,也会使她们感到老师是喜欢他的。由此我想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更加细心一些,不能忽视孩子的情感,要珍惜爱护她们天真的心灵。

中班教育随笔:有效回应,互动课堂


近日,我们进行了中大班现场开放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中班的张老师执教中班早期阅读《蚂蚁和西瓜》,然后由我们大班组分别针对四个不同的侧面进行分析评课,我主要是关注教师回应这个环节,下面我把现场评课的实录一起和大家分享:教师的回应应在活动的适时和适当的时候进行,走进张老师的课堂,我觉得老师很好地做到了回应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首先张老师在活动中能够认真倾听,紧紧追随幼儿,关注幼儿,及时捕捉到幼儿思维过程中的火花,采取合适的回应策略。第二张老师在活动中善于追问,因为追问是教师回应的一个很好策略,所以在本次活动中也很好地得以呈现。当幼儿回答不是很完整时,教师及时追问引导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比如教师让幼儿通过自主看图片后,请幼儿说说小蚂蚁是怎么搬西瓜的情景这个环节时,一共有3位小朋友回答,第一位幼儿说后教师及时回应:“说得很好,谁比他说得更多”,第二位幼儿说后教师马上回应道:“你说了第三幅图,第四幅图小蚂蚁怎么样了,谁能把四幅图一起完整地说”,接着第三位幼儿就说的非常完整,教师又回应道:“你说得真棒,不但把蚂蚁手的动作说出来了,还把头的动作、脚的动作一起说出来了,下面我们一起说一说”,然后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能够完整地把画面进行讲述。第三张老师能够及时对幼儿的回答进行归纳和提升,当幼儿的回答表述不够清晰,比较零散时,老师在充分倾听幼儿回答的基础上,对幼儿的回答进行归纳、提炼,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绘本,梳理知识。最后张老师在回应幼儿时能够适当、及时的评价,激发幼儿想象的兴趣,很多时候张老师用了“你真棒”,“你真聪明”,一起拍手鼓励等方式肯定幼儿的回答,在肯定幼儿的回答时,也更多地提示幼儿“谁还有办法”,“还有吗”等一些启发性的提问,让幼儿想出更多的方法。比如说在请幼儿给小蚂蚁想办法怎么样搬西瓜时,教师请了6位孩子进行了回答,前面三位小朋友分别说到了用棍子、用绳子、用木桶,教师的回应是“刚刚说了用工具整块搬是行不通的,谁有办法”,及时否定幼儿的回答,让其他幼儿开动脑筋,这时一名坐在座位上的小朋友说了:“用刀”,教师及时发现,马上向这位小朋友设问:“噢,你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用把刀怎么样?”然后那位小朋友说:“切切小”,教师马上回应:“切切小,就不重了,就搬得动了,真棒,动脑筋了”。这样的回应不仅能够及时肯定鼓励幼儿的回答,同时也向其他幼儿传递了要开动脑筋,然后又请了2名幼儿,其中第二位孩子说:“用牙齿”,老师马上回应:“这个办法真好”,也及时评价了幼儿的回应,更多地激发了幼儿的发散性思维。我想,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通过这样一次活动能够更多地让我们去关注课堂,寻找出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更好地提升教学研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为有了评课的指向性任务,所以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也是非常认真地关注教师回应的这个点,尽可能地把教师和幼儿的每一句话记录下来,但还是没有能完全做到,所以今天在评课的时候也只能讲得比较片面。

教育随笔:新年的糖果


小班幼儿对于色彩鲜艳的糖果特别感兴趣。新年快到了,到处都是营造着新年的气氛,孩子们快乐无比,于是我顺应孩子们的心理特征,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寻找喜欢的糖果的形式,初步理解和感知物体的空间方位。以糖果为载体,在活动中通过各极主种感官的运用让幼儿感受空间方位上下、前后、里外,外、并能用语言正确表述出来,获得空间方位概念的掌握和游戏的快乐。

活动反思

1、教学环节设计游戏化。

此活动环节设计结合了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有趣、好玩,整个过程孩子们心情愉快,积极活跃,是活动的“主体”。

2、多种感官相结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此活动的设计环节紧紧围绕糖果,幼儿找糖果、说糖果、藏糖果、尝糖果的活动中,通过不同形式、多种感官相结合,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理解和感知物品的上下、前后、里外空间方位。

3、注重培养小班幼儿探索学习的意识。

教师以游戏为载体,利用幼儿的心理特征,通过幼,纸盒里儿生活中最常见也是最喜爱的糖果,从找、说、藏、尝等个糖果,一步步深人下去,幼儿学习兴趣始终保持,主动参与,激发了孩子们学习、尝试、探索的内在动力。

教育随笔:XX糖香又甜


一、修改理由:

1.活动的开始引导幼儿到音乐的氛围之中,采用钢琴伴奏师生问好,和替换词语进行问早,把歌声与幼儿的生活联系起来。

2.在活动中运用糖果实物,增加亲切感,唱唱糖果,进行歌词的替换更为具体实际,并分享糖果,体验到替换歌词的快乐。

二、抓住“又香又甜”。

在活动中考虑到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吃过跳跳糖,所以把幼儿理解的重点放在“又香又甜”上,这可是糖果具有的最基本的特征,由此引申歌词的替换易于幼儿理解,通过看着具体的实物糖果,唱一唱吃过的糖果,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较为集中,能够主动地进行替换:旺仔旺仔糖,旺仔旺仔糖,又香又甜,又香又甜,旺仔糖。不同糖果,不同替换,帮助幼儿学习从生活中找灵感。在活动中“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美的事物。”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赏美。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能模仿学唱短小歌曲”,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

相关推荐

  • 教育随笔:“组长”效应 教育随笔:“组长”效应 “组长”一组之长,老师之下,全班幼儿之上,孩子们心中至高无上,而且,孩子们已是大班的孩子了,有必要放放他们了。 利用这点,我们班的两位老师达成共识,并和小朋友商量了“组长”的产...
    2021-05-20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班长”效应 教育随笔:“班长”效应 “班长”一班之长,老师之下,全班幼儿之上,孩子们心中至高无上,而且,孩子们已是大班的孩子了,有必要放放他们了。 利用这点,我们班的两位老师达成共识,并和小朋友商量了“班...
    2021-05-02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奖励的效应》 黄嘉硕小朋友在家里吃饭就是要吃很久很久,而且跑来跑去,就算妈妈给他定时或者奖励也是慢慢吞吞,但在幼儿园其实还好不算很慢,也不会跑,就是爱吃肉不爱吃菜,然后吃饭常规坐姿很差,椅子摇来摇去,还爱左顾右...
    2021-06-08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一句话的效应 我班的幼儿都非常喜欢玩玩具,但是玩完之后总是扔得到处都是,我三番五次进行说教,有的孩子就当耳旁风,使我大伤脑筋。有一天,我随口说了一句话,使事情有了很大转变。一天,我班幼儿正在兴致勃勃地玩着玩具,...
    2021-05-05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情感交流效应 教育随笔:情感交流效应 我班的嘉嘉小朋友,年龄比其它孩子小,不足三岁。在刚进幼儿园时,爸爸送的,爸爸是位非常有耐心的家长,一直与她说道理。我们老师一靠近她,她就会躲的远远的。第一天我对她只是简单的交流...
    2021-05-04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组长”效应 “组长”一组之长,老师之下,全班幼儿之上,孩子们心中至高无上,而且,孩子们已是大班的孩子了,有必要放放他们了。 利用这点,我们班的两位老师达成共识,并和小朋友商量了“组长”的产...

2021-05-20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班长”效应 “班长”一班之长,老师之下,全班幼儿之上,孩子们心中至高无上,而且,孩子们已是大班的孩子了,有必要放放他们了。 利用这点,我们班的两位老师达成共识,并和小朋友商量了“班...

2021-05-02 阅读全文

黄嘉硕小朋友在家里吃饭就是要吃很久很久,而且跑来跑去,就算妈妈给他定时或者奖励也是慢慢吞吞,但在幼儿园其实还好不算很慢,也不会跑,就是爱吃肉不爱吃菜,然后吃饭常规坐姿很差,椅子摇来摇去,还爱左顾右...

2021-06-08 阅读全文

我班的幼儿都非常喜欢玩玩具,但是玩完之后总是扔得到处都是,我三番五次进行说教,有的孩子就当耳旁风,使我大伤脑筋。有一天,我随口说了一句话,使事情有了很大转变。一天,我班幼儿正在兴致勃勃地玩着玩具,...

2021-05-05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情感交流效应 我班的嘉嘉小朋友,年龄比其它孩子小,不足三岁。在刚进幼儿园时,爸爸送的,爸爸是位非常有耐心的家长,一直与她说道理。我们老师一靠近她,她就会躲的远远的。第一天我对她只是简单的交流...

2021-05-04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