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随笔:竹子品尝会
发布时间:2021-02-12 中班教育随笔笔记 中班教育笔记随笔 幼儿园中班教育随笔 竹玩周系列活动开始了,第三天的活动时“竹子品尝会”,各种竹子的菜肴一下子吸引了孩子。“哇,这个和我妈妈烧过的一样,很好吃的。”谢俊琪自豪的说。“这个包装袋里的竹笋我也吃过的”吴忆轩说。“妈妈都知道你们喜欢吃的东西,可是你们知道你们的妈妈喜欢吃什么嘛”一时间孩子们语塞了。“那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孟宗哭竹的故事吧”孩子们很好奇:“什么故事?老师你快讲呀”于是我开始讲述故事:“从前有个人叫孟宗,少年时父亡,母子俩相依为命。一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听着老师的故事,孩子们渐渐地沉静下来。“听了刚才的故事你的心情怎么样?”李钰莹低着头说“我很伤心”。“为什么冰天雪地中能长出竹子呢?”我接着问。秦思宇激动地站起来说:“因为孟宗感动了天地所以长出了许多竹笋,他把竹笋让妈妈吃了,妈妈的病就好了。”“说的真好,妈妈非常得爱我们,尽所能地满足你们,那你们有没有为妈妈做过事情呢。我们要向孟宗学习关心妈妈,说说你能为妈妈做什么事?”“当妈妈累的时候我给她捶捶背。”“我帮妈妈扫地”“我会洗衣服的”一下子激发了孩子爱妈妈的情感。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中班随笔:插班孩子
对于插班进来的孩子来说,离开了熟悉的幼儿园,熟悉的老师,熟悉的小朋友,来到一个又要重新熟悉的新环境,对于这时的他们来说难免会有一点小情绪。就如我班今年插班进来的小女孩郁家宁,可以说她是感情很丰富的一个孩子,特别爱她的妈妈,记得那次上课,我让孩子们对着妈妈的照片说一声“妈妈,我爱你”,那时的她又一次哭了,我问她你为什么哭呀,她说:我想我妈妈了”。
一个多月来,妈妈每天送她来幼儿园她都舍不得妈妈离开,抱着妈妈不肯放手,觜里还不停的说:妈妈你早点来接我,妈妈你中午来看看我”。
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老师当然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爱,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我们幼儿园的环境,熟悉老师,结识新的小伙伴,我选出几名性格活泼开朗,有较强活动能力的幼儿帮助接待她,多主动和她交流,和她一起玩,让她不会感到寂寞,感受到伙伴给与的快乐,而我也经常的抱抱她,和她说说快乐的事,让她感受到老师的爱。所以现在的她,早晨来虽然还是有点小情绪,但相比前一个月,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这让我们老师很欣慰,因为看到了她的进步,她的改变,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她一定会很快乐。
中班随笔:我会下来了
阳阳是一个非常聪明得孩子,小嘴巴能说会道,非常惹人喜欢。今年是他入园得第二年,作为中班小朋友已经进入了哥哥姐姐的角色,所以我们在午睡方面也做了一定的调整。我们先让孩子们自己选择喜欢的床位,孩子们纷纷跑去找自己喜欢的小床,他们都开心得准备盖被子睡觉了。可是他还没有找到(因为他要帮助其他孩子把鞋子放整齐,这是他的工作),于是当他进来的时候,眼睛瞪得大大的,虽然不说话,但是很明显的感觉到他生气了,因为老师没有给他留床位。于是,我故意问他:“没床了,怎么办?”他东瞧瞧西看看,(*^__^*)嘻嘻……“我找到了”。他得意地说。“那你去吧。”我答道。阳阳高高兴兴地走到床边一看,“这么高的床呀,我怎么办呢?”他挠挠耳朵。我看到他一副着急的样子,说:“没事,你能上去的。”他天真地看着我,尝试着爬上床。可是怎么也不行,我连忙说道“老师在旁边会帮你的,你一定能行。”于是在我们的帮助下,阳阳得第一次爬床成功了,他在上面很自豪地说:“爬得高看得远。”我们都被他逗笑了。
不知不觉孩子们都进入了甜蜜的梦乡,终于到了起床得时间,我先给阳阳一个大拇指,“你真棒,今天睡得真香。”他开心得笑了。可是他又担心起来“我该怎么下去呢?”于是,我先让他观察旁边小朋友是怎么下来的,他也观察得很仔细,一一的把过程都告诉了我。“你得小眼睛真厉害,那你也来学学她们吧。”(为了安全起见,老师在旁边守候)。他一边说过程一边试着下来,可是当他下来第二步的时候却怎么也找不敢下来,我对他说:“下来吧。没事的,老师在旁边保护你。”犹豫了好久,还是没敢下来,我就用手稍微地扶着他,总算慢慢下来了,他也长长地叹了口气。
虽然阳阳不会爬上下床,但是他还是听喜欢睡在上面的。于是我们就在每次的睡觉时间教他怎么自己爬床,怎么样下来等。一个星期过去了,阳阳终于自己爬了下来,他高兴地说:“我会下来了。”真为他高兴。那天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告诉自己的爸爸妈妈会爬上下床了。
通过这件事情,让我认识到了孩子并不是什么都不会,而是在于老师得知道与孩子的配合,只要你耐心的与孩子沟通交流,细心的照顾孩子,那么他们得成长一定会很健康,很快乐的。
中班教育随笔:教不会的孩子
本学期,为了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开展了每周故事记录的活动。上星期是我们第一次故事记录的尝试。我仔细地阅读了每个孩子的记录本,心中充满了感动。我们的孩子真的长大了,能干了!很多幼儿复述的故事非常完整、动听,甚至能够掌握、运用故事当中的好词好句。这也让我意识到,孩子的潜力真的很大,我们只要稍加努力,他们的成长将更加快速。
这使我又想起一句话:没有教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就拿本次故事记录活动来说吧:有几个孩子为了带个故事记录本,都拖了将近一个星期。当其他孩子都已经完成故事记录了,他的笔记本还在文具用品店。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除了每天放学回家不断强调以外
,还请求家长援助,及时通知家长完成配合工作。
当然还有一些孩子由于倾听时不专注,语言表达欠佳等原因,第一次完成的故事记录情节相当简单,甚至还有“丢三落四”的现象。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利用自由活动时间,集中几位幼儿,进行小组式地再次讲述。一来小组活动使得他们的专注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其次,反复叙述帮助孩子记忆故事情节,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跟上集体的步伐,提升自信心。有的孩子一次就能顺利完成记录,有些相对薄弱的孩子进行了1次、2次、甚至3、4次,最后都能完成记录。
看着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孩子们最终的故事本上都有了“你真棒”的盖章,心中欣慰不已。是我们的用心教,验证了那句没有教不会的孩子!
体育活动随笔:骑竹马
今天,我带孩子们到操场上去玩竹马。孩子们利用已有经验先自主玩起了竹马。有的在骑竹马散步,有的在骑竹马越过障碍物,有的在骑竹马跑步,场地上到处是孩子们的欢笑声。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玩些以前没玩过的游戏,你们还有什么新游戏可以让我们大家一块儿玩呢?”大家思考了片刻后,就听到忆轩很兴奋地说道:“我们可以玩骑竹马比赛蹦蹦跳跳!”小朋友们马上同意了忆轩的建议。
于是,孩子们在我的建议下分成了四组,分别站在四条跑道上。大家随口令开始比赛:只见每组的第一个小朋友双脚夹住竹马,嗖的一下就蹦出去了,没一会儿就蹦到终点了。正当比赛进行的很激烈的时候,钰莹不小心被竹马绊倒了,我连忙跑过去扶起她
,还好没有摔痛。这个时候我组织大家进行了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蹦的快?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蹦得慢还容易摔跤?讨论后幼儿达成共识:把竹马夹在膝关节后面夹紧便于蹦蹦跳跳,竹马就可以蹦得很远。照着这个方法大家又玩了一遍。就这样,孩子们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活动。
中班随笔:问题孩子
我班的小怡是一个令我们老师头疼的孩子,在集体活动时总是坐不住,自由活动时又经常攻击别人,吃饭时不是饭打翻了就是菜打翻了,面对这样的“问题孩子”,我对她很是失望,每天关注她只是防范他伤及别人,孩子们常表示对小怡的不满。进入中班的第一天,她的表现出乎意料的好,我们还夸她“乖,有进步”。可第二天又开始调皮起来了,一点都不让我们省心,可上星期发生的一件小事让我对她又有了新的认识。
那天下午户外活动时,我为了让孩子们尽快学会中班的游戏操,所以带领孩子们在食堂边上的水泥场上玩丢手绢的游戏,由于跑的太快,一个小女孩不小心摔倒了,这时只见小怡飞快的跑了过去,费力的把她扶起来,一边与她说着什么,一边帮她拍去身上的灰尘,转身又向食堂的窗口跑去,从挂在窗上的口袋里拿了点餐巾纸,一会儿又跑到小女孩身边,用餐巾纸替小女孩擦去眼泪。没想到他帮助别人时是那样细心,一点都不像平时大大咧咧的她。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孩子都是善良的,有些孩子常常用一些异常的行为来引起老师、父母的注意,只是我们没有读懂他们,误认为他们有“问题”。只要我们读懂他们,再通过家园共同教育,适当的引导帮助,他们会成为同伴们的好伙伴,老师眼中的好孩子,父母心中的乖宝宝。
主题“冷和热”随笔:扇子品鉴会
在一进入主题“冷和热”,我们便和孩子们一起收集了各种各样的扇子,我们班孩子带来了很多扇子,于是我将其投放在语言区,让孩子们看看说说:这是什么扇子,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图案等等。今天天麒和雨阳来到了语言区,雨阳拿着扇子说:“这是我的扇子,你看我的扇子上有很多小鸭!”天麒说:“我们一起数数有几只吧?”边说两人边数起来了。很快孩子们数出有六只小鸭子。接着天麒拿起了雅洁带来了折扇,摆弄了一会说:“这个什么扇子啊?怎么不能扇啊!”还拿着扇子走到我边上向我求助,我说:“是雅洁带来的,你去问问她吧!”接着天麒走到雅洁那边,雅洁就开始教天麒怎么用这把扇子……
在生活中孩子们都接触过扇子,但是由于扇子的款式有很多种
,所以他们带来的扇子放置在了语言区,就成为了一个他们所爱的区域,去探索每一种扇子,在孩子们探索的过程中当孩子向你求救时,我没有直接告诉他们,而是学会做了一回笨老师,把孩子的问题抛给同伴,这样一来可以让孩子们慢慢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二来可以增加同伴之间的交流互动。
中班教师随笔:细节彰显品质
孩子进入中班,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是本学期的教学要点。为此我们相继举行了诸多生活自理能力相关的活动。本次,我们继续开展了“叠被子”比赛。比赛环节很平凡,情景引入----规则介绍----比赛现场----颁奖典礼。但是本次比赛的氛围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浓厚,我想主要还是要归功与音乐。
以往的“叠衣裤”、“整理箩筐”等相关比赛,总感觉趋于走流程,孩子的快乐体验不多。所以一直在努力探索一种能够让孩子在快乐、轻松的游戏中习得相关经验的活动方式。这次,我在比赛环节,给孩子们放了一些较为欢快的、令人亢奋的音乐,当音乐结束后,完成任务的即通过第一关进入第二关的决赛。在这样的音乐熏陶下,孩子们显得尤为兴奋,动作也明显加快了!在这样的音乐声中,孩子们快速地操作着,嘴里孩子默念着操作要点。音乐的戛然而止,无声地告诉了孩子比赛的终结!孩子们快速地理解了它的涵义!完成任务的孩子幸福地把小手举得很高!第二轮的比赛,更是伴随这激情的音乐和其他孩子的加油助威声!教室里充满了浓厚的竞技氛围!
我想,这样的比赛与以往有了很大的区别,关键在于音乐的助兴!有了音乐,把紧迫的节奏感烘托地淋漓尽致,孩子们的情绪也更为亢奋。很多时候,我们老师一个简单的想法就能让活动变得精彩,关键在于用心!
教育随笔:反向教育的尝试
教育随笔:反向教育的尝试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正面表扬法来教育孩子,而且效果很好。但用批评来教育调皮的幼儿所取得的效果却是很不理想。
一天午睡时,我发现有个别幼儿很难入睡,不是跟身边的幼儿窃窃私语,就是自言自语说个不停;不是拍手,就是瞪脚;老师批评他们,他们却一脸的不在乎。例如我们们班的张梓靖小朋友,每天中午他总是很难入睡,要在床上玩很久,如果坐在他的床边看着他,他就会冲你做鬼脸,或者发出奇奇怪怪的声音,这样还会影响其他的小朋友入睡,这实在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看着几个久久不能入睡的幼儿,我忽然想:怎么样才能让他们快一点入睡。于是我就说:“现在老师要来看看哪个小朋友睡得最香。”他们就像没听见一样,依旧我行我素,我接着说:“嗯,我看看小雨睡得真香,还有心心和小安睡得也很香。”表扬这几个小朋友之后,午睡室里立刻变得很安静,这时候我特意又点了那几个平时睡觉困难的小朋友的名字:“我看到希希睡得很好,还有涵涵。”表扬了他们。我刚刚把话说完,他们几个就乖乖的闭上了眼睛,不一会儿,我去检查的时候他们就真的睡着了。从这以后,我常用此方法来教育幼儿,后来,我还把“反向表扬法”应用到其他教育活动组织中,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幼儿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孩子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不是一味地去批评孩子才会有效果,要常常改变教育策略方法,认真体会孩子的思维特点,进入儿童的心理世界,这样,可以轻松地激发幼儿的上进心,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提高教育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