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中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1-02-26 幼儿园的区域游戏 小班区域教育笔记 恐龙的故事幼儿故事 每天的区域活动都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时光,今天依然如此,你看轩轩和若惜小朋友在美工区用毛线和火柴棍摆造型。她们两个分工合作,一个粘毛线,一个粘火柴棍。开始在粘的时候总是粘不住,特别是火柴棍子很难固定住。这时,两个孩子在商量,怎么样才能固定呢?若惜小朋友拿来了双面胶,她们粘了一半时,将画竖拿时又掉下了。两个孩子有点失去兴趣了,粘了一次又一次,但是每次都是失败。这时,轩轩小朋友走来了,她问老师:“老师,你还有胶水吗?我们的胶水总粘不住,要掉下来的。”开始,我以为双面胶可以粘住的,后来想起了,用白胶来试一试。我将白胶拿来给两个孩子,并且告诉她们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在老师的帮助下,这两个孩子用毛线和火柴棍造型,拼出太阳,用毛线拼出了一个小姑娘拿着五彩气球。孩子很得意,很有成就感。这两个孩子的操作材料是刚投放进去了,因为材料的新颖,引起了小朋友的参与兴趣。火柴棍和线绳一样都是线状的材料,虽然它不能制作曲线,但可以轻易摆出造型,这也给孩子的提供了展开想象的空间。两个孩子在操作过程中,开始遇到了困难,但是并没有放弃,而是懂得向老师求助,这就也意味着她们有了解决困难的意识。两个人的合作促使作品能够较好地表现出来。
两个孩子并没有因为多次的失败而对这个件事情失去兴趣,所以我在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等待孩子们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之后,我给予的鼓励和肯定。孩子们的潜力是无穷的,适时地等待也是一种方式。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中班区域活动小故事
中班的孩子已经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同伴间的交往能力也明显增强,会有各自友好的小群体,也经常是几个小群体在一起开展一些游戏活动和讨论活动,所以在区域活动中,同伴间的相互合作的意识也有了积极性的上升。特别是男孩子,一向都是以活跃的群体出现在老师的面前,他们对趣味性较强的走迷宫和棋类特别的感兴趣。以下是我班几个男孩子参与活动的前后经过。
陶晨、宇辰、永畅是很要的小伙伴,他们经常在区域活动时结伴进入益智屋,一开始是讨论走迷宫的事情,各自拿着一张迷宫图看着走着,有时会讨论一下,觉得没有劲了就一起打打闹闹,因为我没有规定具体的游戏规则和方法,所以他们尝试了自己的游戏方法,持续了一段时间后就被其他的事情带走了心思,他们有些漫无目的,但因为有好伙伴,所以游戏的兴趣还是很高,我就在一旁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看他们接下来会对其他什么事情感兴趣。
有一天,班级的区角里拿来了几张漂亮的报纸,上面有棋谱,陶晨第一个发现,课后,他就立即叫上了他的好伙伴,他们就在区角里翻弄起了这张报纸,讨论着:“这个棋谱我见过。”“我也见过,我还知道是怎么玩的。你看”正当陶晨拿起报纸准备比划时,老师敲小铃了,上课的时间到了,我看见他们几个小伙伴的眼神在上课之前还停留在那个角落里,肯定是好奇心在驱使。于是我觉得自己有必要抓住机会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了。
这周三的区域活动开始了,我有意地把他们安排在了有棋谱的区域里,他们也强烈的表示出了自己的这个愿望。活动开始了,他们把这张报纸拿出来放在桌上,很爱惜的铺平了,陶晨是很有号召力的,他是这几个孩子里的头“玩这个是要骰子的。”可是他也没有头绪,到底应该拿怎么玩,只是在那里比划着,其他几个孩子就在一旁看,因为他们没有找到骰子,我就提醒了他们:“区角里不是有瓶盖吗?”宇辰很快的拿来了瓶盖当骰子,我再一次提醒“你们不是玩过石头剪刀布吗?”于是陶晨命令到:“我先和永畅玩,你们看着。”于是游戏开始了,他们选定了一个起点,用石头剪刀布的方式决出了输赢,陶晨头脑很灵活,一下就知道了输赢的方式,而永畅的反应比较慢一点,可赢了到底走多少呢,他们商量着,“就走一格吧。”“走一格很慢的,走两格吧。”“还是走一格,你看,路很短的。”于是决定了走一格,两个轮回后,遇到了他们伸出来的是一样的,“这样走吗?”我摇摇头,表示他们可以继续往前,第一轮的游戏在我的带领下走到了终点,旁边看的孩子就有些跃跃欲试了,但又显得不够自信,我就说:“你们看,石头碰剪刀,剪刀肯定输了,剪刀剪步,布就碎了,而布却能包石头,如果一样就再来一次。明白了吗?”孩子们点点头,于是游戏继续以缓慢的速度开始了,我就离开了。
这次活动后,带动了其他孩子,有更多的孩子参与了进来,而最先玩的那几个又在讨论着换一个规则玩是否更有意思,我想这会带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更会以他们群体合作的智慧来丰富他们的游戏内容,提高区域活动的学习和游戏价值,正因为孩子们有了这样浓厚的兴趣,我的指导才有如此好的效果,而介入的艺术便是教师要有敏锐的目光发现并抓住孩子的这个兴趣点,及时和适时的介入,孩子有了想要学习的东西,又有了老师给予的正确的学习方法,就能自己去建构知识,孩子都是很聪明,就看老师如何引导。所以指导区域活动的关键是老师要善于及时发现,善于适时介入,善于正确指导。
区域学习故事:海底的故事
区域开始了,你第一个走进了蛙小姐的书屋,你来到书架前一边翻阅着,一边说:“这本看过了,这本也看过了……”这时你看到新投放的动物手拿棒,你拿了两根开始玩起来。“你在玩什么啊?”旁边的小伙伴们也好奇起来。“我在玩小鱼,我们一起来玩吧。”你热情地邀请小伙伴一起加入讲述活动。“许多小鱼游来了,游来了,游来了。许多小鱼游来了,快快抓住!”你带头唱起了儿歌,小伙伴每人一条小鱼跟在你的左右游来游去。“我是一条美人鱼!”“我是鲸鱼!”“我是鲨鱼!啊呜一口把你们都吃掉!”听到小伙伴这么说,你马上皱起了眉头,“你不可以把我们吃掉的,我们是好朋友,要相亲相爱!”扮演鲨鱼的小伙伴点点头。“我们是好朋友吧!”你又再次确认道。“我们当然是好朋友!”两个小伙伴异口同声地说。“那我们去玩吧!”你舒展开眉头,开心的笑了。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学习可能在发生
这个活动中我看到了一个有爱、能与小伙伴们友好相处的、懂得分享的瑶瑶。你很在乎朋友对你的评价,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愿意和小伙伴一起参加游戏,并快乐的加入到集体游戏中去。
下一步学习的机会和可能性
下一次是不是可以加入更多的小动物,把情节再丰富一点,让我们的故事再生动一点?
区域故事:变动的座位
在我们的生活操作区内投放了新材料“瓜子”,孩子们争相进入,自由选择喜欢的瓜子。此时老师将作为呈斜线式排列,幼儿依照点子的方位,两两相对各居一方,互不干扰静静的学着剥瓜子,有滋有味的吃着瓜子。
约两周后,昊昊来到了操作区剥瓜子吃,吃着吃着,他站起来与对面的妙妙打招呼:“妙妙,你吃的是什么瓜子啊?”“我吃的是香瓜子,你呢?”“我吃的是西瓜子,我们换着吃好吗?”教师发现孩子在游戏中出现了交往倾向,立即把位置改变了。孩子们并排坐着边吃边聊,同伴间亲热了许多。
又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吃瓜子的活动状态有了不同的变化。开朗的曦曦喜欢一边吃,一边做小老师教别人;活泼的彤彤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比赛吃瓜子,内向的猫猫虽然与同伴交流不多,可是他喜欢边吃边看着小朋友,偶尔还会和同伴交换瓜子。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选择不同的位置。
在不同的游戏阶段,座位排列的呈现规则是不同的,斜线式重在秩序,帮助大家了解材料的特点和操作方法,避免争抢,并列式便于幼儿同伴间相互照应和模仿。夹角式意在引导幼儿互动比较,互动补充。
区域故事——DIY创意吧
在这个月的区域活动中,除了温馨家园的改革,教室外的美工区——DIY创意吧也进行了新的改革。增添了很多橡皮泥,新材料工具等。
今天的区域活动一开始,孩子们就开始各自选择自己的材料去了,在我们的DIY创意吧,甜甜和诺诺一到座位上就开始各玩各的了,诺诺想要开始团汤圆做面条,甜甜想自己想方法捏出一只小鸭子。
甜甜捏好一只小鸭后,高兴地和旁边的诺诺说:“你看你看,我的小鸭子像不像?”“哈哈哈,真有趣,不过身体有点短。”诺诺说。“那,我再加点就好了!”甜甜说。于是甜甜又拿了一团泥,把小鸭子的身体加长。雨馨看了以后,觉得捏小动物很有趣,她就最喜欢的就是小兔子了,于是她开始找白色的橡皮牛捏小兔子。不一会儿
,桌子就有了小鸭子和小兔子的作品。甜甜看到雨馨的小兔子是站着的,也很像让自己的小鸭子站起来,于是她自己想了一个办法,拿了一个纸杯,把小鸭子贴在纸杯上,纸杯站着,小鸭子也就站立就那儿了。甜甜看着贴在纸杯上的小鸭子像站起来一样,高兴地拍着手说:“我的小鸭子站起来喽!哈哈哈!”
甜甜捏出了小鸭子后,雨馨也加入到了捏小动物的行列中,是很明显是孩子的模仿行为,也是孩子自发的行为,孩子对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会相对比较熟悉,
甜甜在看到雨馨的小兔子站起来后也想要同样的效果,便开始思考起来,她通过自己想办法解决了问题。甜甜只是把平面的小鸭子借助工具后换了一种形式摆放就达到了自己想要的“站立”起来的效果,孩子四维很敏捷,有了初步的对立体的概念。这也让我在下一步的泥工上有了新的准备,指导孩子制作立体的物品。
区域小故事:小医院
区角活动时间到了,郑欣怡、李可馨、房子涵、文汐萌四位小朋友进入了小医院区角玩。郑欣怡做“医生”、李可馨做“护士”、房子涵做“病人”、文汐萌在“药房”当会计,穿好衣服后,孩子们就开始了。作为“病人”的房子涵小朋友拿着自己的存折,走到取钱的地方,蹲下来取钱,打开存折一看,存折里面就只剩下一元钱了,房子涵在取钱的地方站了一会儿,走过来对我说:“胡老师,我的存折里只有一元钱了,不能看病了,怎么办呢?”我说:“你再想想办法,能不能从别人那里得到一些帮助。”房子涵说:“有办法了,我可以先借别人的用一用吗?”“可以的,但是,借了别人的东西要还的哦!”房子涵点了点头。于是去找可馨了,可馨点了点头拿给了涵涵,涵涵有了“钱”就去“看病”了。时间差不多了,药房里的“会计”文汐萌开始发放工资了,郑欣怡、李可馨、还有“会计”自己都发到了工资,涵涵嘴里说着:“我还是没有钱花,也没有办法还可馨的钱了,怎么办?”这时候,几个小伙伴低着头不说话…..过了一会儿,可馨说:“涵涵,要不然下一次咱们交换吧,我来做病人,你做护士,这样你也可以赚到钱了。”涵涵笑了笑说:“好。”
这学期我又新进了一个班大三班,这个大三班跟我真的很有缘,刚毕业了一群大三班的孩子们,这次我又荣幸的分配进了一个大三班,一开学,孩子们看见我就会叫我"阿姨早”、"阿姨好”的,可是不知什么时候,他们就对我改口了,叫我"小苗阿姨早”"小苗阿姨好”了。这个称呼似乎对我有了一种亲切的感觉,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我和孩子们之间的距离,我发觉他们真的很可爱。
一个月来我和孩子们也有了感情,早上看到孩子们很有礼貌地和我打招呼,脸上还带着甜蜜的微笑,让我感觉很充实。平时,孩子们遇到困难也喜欢和我说说他们的事,我是孩子们中的一份子,我爱和孩子们在一起。中午,我进教室盛饭菜的时候,孩子们总会问我:“小苗阿姨,今天吃啥好吃的啦?”然后我会告诉孩子们这天吃的菜对身体的好处,鼓励他们把所有的饭菜都吃完。每次见孩子们大口大口地吃饭,我心里特高兴。对于有个别幼儿偏食的现象,我会很有耐心地让他尝一尝,再问他:"好吃吗?”孩子也会很努力地慢慢把饭吃完。
我发现,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我现在已经是他们的朋友了,跟他们在一起,我觉得自我又回到了童年的时光。
区域故事:美工区《有趣的布袋》
今天美工区进入了几个有想法的女孩子,在该区域中放有许多不同的新材料,如:针、毛线、布等材料。只有一个孩子选择了缝制的材料,在观察中发现她在摸索中一步步的成长。她先拿出针和毛线,很容易就穿了进去,不过在缝制时出了些问题,穿进去的线很容易就掉了出来,她见我在旁边就求助我:“陈老师,这线老是要掉出来,怎么办?”“那你有什么的方法可以固定住它呢,你自己想想办法。”我笑着对她说。她看着我想了一会儿,叫到:“有了,我可把它绑住,这样它就不会掉了。”说着就高高兴兴接着她的“工作”。缝着缝着,突然她叫到:“哎呀,装东西的口没有了。”说着把其中一边的线拆了。最后是手提部分,她选用了两种不同的材料1.毛线做手提。2.用布条做手提。结果两种都可以
,于是她选用了其中的毛线,我见了问:“你为什么不用布条呢?”“布条要缝上去,而毛线不用,直接穿上去就行了。老师你看,我做的手提包好看么?”她骄傲的拿着自己的作品炫耀道。活动结束后,我让她介绍了自己的制作小经验。
区域故事:美工区《有趣的布袋2》
在接下来的几次区域活动中进入美工区的孩子多了不少,大多都是选择缝制的游戏。因在家中孩子们很少碰处到针线等锋利的材料,所以大多数的孩子不会使用。在这里王卿小朋友做起了小老师,因她之前有成功制作手提包的经验,所以对针线方面有了小小的经验。如有的小朋友不会穿针,她帮忙穿;有的小朋友不会缝制,她帮忙缝。我见此进行了小小的指导:“你教小朋友正确的使用方法,不是帮小朋友制作。”王卿听后不再是帮别人制作,而是进行示范,让不会的跟着学。其中有个孩子老师缝不好自己的袋子,准备要放弃的,王卿见到了,对他进行的多次的指导与帮助,最后这个孩子终于成功的缝制出了自己的包包。
活动结束后,我让美工区的孩子选出一位给大家讲解自己的制作经验,大家一致推选王卿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
区域故事情况反馈
今天下午我对每一位老师上交的区域故事进行了仔细的阅读,有些老师写得还是很不错的。但大部分老师存在着一些问题:1.文本问题:语句不通;标点符号没有或者用错;错别字很多;一段到底。
2.撰写问题:
(1)有很多老师将背景、情景、教育理论等等都融在一起,显得比较乱。建议老师先情景描述,再针对这一情景进行分析(分析这一现象,或者材料,或者幼儿),然后根据你的分析,提出接下来的教育策略。这样的写作思路会清楚一点。
(2)每一个故事的分析和提出的教育策略需要有针对性,有部分老师都是很大的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理论,和实际的故事有较大的距离。
3.理念问题:区域活动是孩子的自主活动,是孩子个性化的活动,而不是老师将自己的玩法强加给孩子,“我要请孩子……”这样的描述往往会呈现出教师的教育观问题。
4.个别老师参考别人的东西太多!
我将修改意见都写在文章下方,明天上午发给大家,请大家根据要求,进行修改,包括之前的所有文章,请仔细阅读、修改!
区域故事:杯子真漂亮
区域时间到了,你选择了美工区。你选择了装饰杯子进行了操作。首先你拿来了两个纸杯子,一盒水彩笔,一盒装饰材料和胶水,把它们有序的放在了桌面上,然后你坐在作为上面开始了操作。你用水彩笔给杯子的底部画上了好看的图案。画好之后你观察了一下杯子,然后在杯子的内部也用水彩笔画上了一些图案。觉得满意之后,使用胶水把一些装饰的小材料:纸花、蝴蝶结等粘到了杯子上面。你表现的非常高兴,与是问我:“袁老师,杯子好看吗?”我笑着说:“很好看的杯子,真漂亮。”你笑的更加开心了。
在这里我看到发生了怎么样的学习?
你在装饰杯子的过程中,非常全面的从里到外,从上到下的装饰了杯子。发现了你是个考虑问题比较全面、细致的孩子。能够使用不同的材料,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装饰杯子,也说明了你是个爱动脑经,有创造力的孩子。当你制作完成得到别人肯定的时候,你非常的开心,也说明了你是一个比较容易满足的孩子。
机会和可能性。
今天的操作活动你非常的认真,你也很快乐的在享受整个制作的过程。在今后的活动中,你能够继续保持这份认真和快乐,并且能够把更多的快乐带给别人,和他人一起分享成功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