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孩子多点耐心,少点脾气

发布时间:2021-03-01 教育孩子笔记 中班孩子教育笔记 孩子挑食教育笔记

三岁孩子的专注力时间通常不超过5分钟,4到6的孩子也不过专注10-15分钟而已,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很多孩子为什么总是吃饭时跑来跑去,玩玩具时拿拿这个、碰碰那个,排队时更是焦躁不安。那如何整治没有耐心的熊孩子呢?

一些美国知名儿童心理学家想出了很多好方法,原来我们只需做一个淡定的好榜样,再准备个机器猫的魔法袋,鼓励孩子自娱自乐来转移注意力,玩一些有趣的等待游戏来锻炼忍耐力,同时不忘强化孩子把等待的体验变成美好的记忆,那就再也不用犯愁孩子没耐心了。不妨试试这些小窍门吧!

只需5步,整治没有耐心的熊孩子

大人们很难理解,一个孩子又哭又闹、跳脚,躺在地上耍赖打滚,而仅仅只是因为他在等滑滑梯的时候必须排队。

是的,任何的耽搁,就算只有区区五分钟,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都是一件很难忍受的事情。

孩子这样没耐心?找方法让等待变得更容易些

“学龄前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还在发展过程中,这就意味着一旦他们的要求得不到及时满足,他们的脾气可能瞬间就会爆发出来。”纽约SarahLawrence大学的临床和发展心理学家JanDrucker博士这样解释。

事实是,学龄前儿童对时间还没有具体的概念——比如半个小时,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个过于抽象的概念。所以你的孩子没有耐心是完全可以理解,并且有他们的道理的。

但这并不是说,你就必须咬紧牙关好几年,等待孩子慢慢长大,自己熬过这个时期。运用一些小窍门,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能让等待变得更容易一些。1正人先正己做一个淡定的好榜样

下次你去买东西,当排在你前面结账的顾客一下子掏出40张优惠券的时候,请你一定要冷静,不要怒吼。“如果你能在哪怕最疲惫的时候表现出耐心,你的孩子会看到并且向你学习。”德克萨斯儿童医院的儿童神经心理学家SusanCaudle博士说。YjS21.cOm

集中注意力,保持平静,深呼吸,做几下伸展运动。在孩子变得不耐烦之前,及时夸奖他刚才表现出来的耐心,同时把自己也表扬一下。对你们所处的环境开几个玩笑,或者讨论一下等待结束之后你们打算去做的那些有趣的事情。2转移注意力准备个哆啦A梦的魔法袋

学龄前儿童的每一天都被他自己安排得满满的,这就让等待变得更加困难。他们的小脑袋里一直在想自己“现在”需要什么,而不会考虑后面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你开一个小时车带他去儿童博物馆,他会在路上大哭大闹。你的孩子的注意力会一直集中在他在车上这一刻是多么的无聊,而不会去想想经过无聊的过程,他能在旅途结束的时候在博物馆得到很多乐趣。

幸运的是,这个年龄的孩子,注意力非常容易被转移,所以,如果你能用一些有趣的东西吸引他的注意力,他会很快忘记旅途有多长。

提前准备一些能转移注意力的小玩意儿,在你的皮包里放上蜡笔、贴纸或者纸片,口袋里放上指偶玩具。一旦你的孩子开始坐立不安,就马上拿出几样小东西,问问他想玩哪一样。3谋杀时间教他学会自娱自乐

当大人排队等待的时候,给朋友发发短消息,翻翻商品目录,都能让你感觉时间过得更快一点。但是当学龄前儿童被要求老老实实坐着等待的时候,他们却往往没什么事情可以做。

下次当你的孩子求你陪他玩耍,而你正需要叠一堆刚晾干的衣服的时候,鼓励他自己找点感兴趣的事情去做。这样他就能慢慢学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你可以说“我知道你想和我玩这辆汽车,但是我必须把家务给做完,你为什么不自己到玩具箱那里去,找找看有什么东西你可以自己玩一会儿的?”如果他发生了选择困难,鼓励他,然后建议他“或许可以玩玩那块拼图打发一下时间”。4做个游戏在等待游戏中学会耐心

帮助孩子用有趣的方法培养耐心能让他感觉等待也没有那么糟糕。大多数的桌面游戏都需要参与者等待一段时间轮流玩,所以请努力安排几天的晚上作为“家庭游戏夜”。在大家一起轮流做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会明白,为了玩到游戏,他必须有耐心。

但是,你需要把游戏节奏加快一些,因为孩子可能没有耐心忍耐太长的时间。在他等待的时候,对他说些安慰鼓励的话,比如“刚才轮到爸爸玩儿的时候你耐心等待了,我非常高兴。”

如果你们一星期之后放假,就做一个“倒计时链条”(环环相扣的纸圆圈)。在每个圆圈里写下一件你们要一起做的有趣的事情,比如烘焙饼干,或者一起骑自行车外出。每过一天,让孩子从链条上取下一个圆圈,告诉他等放假了,你就可以带他去做圆圈上写的事情。看到链条越来越短,孩子就会坚定地相信,他期待的事情真的越来越近了。5强化到记忆从此,耐心等待soeasy

当你的孩子已经积攒了足够多的等待经验值以后,就可以利用他的“等待记忆”帮助他把等待变得更轻松。等待结束后,与孩子讨论之前的等待经历,“刚才排队等待很不容易,不过,等你骑上小马的时候,是不是非常开心呢?”

下次遇到类似情形,你可以说:“还记得那一次,我们不得不排队等待骑小马的事情么?我们等着的时候一起唱了好几首歌,今天我们也可以继续这样做。”

提醒孩子他曾经多么成功地完成了“等待游戏”可以让他把等待从令他感到害怕的事情变成“可以完成的任务”。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育儿心得:对待孩子,请多点耐心


育儿心得:对待孩子,请多点耐心

许多父母常常忧心忡忡,担心孩子胆怯,不敢大声说话,害怕孩子在幼儿园会有委屈而不敢告诉老师,不会保护自己。虽然做父母的这种想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孩子毕竟还是孩子,我们需要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来对待他们。孩子声音低并不一定代表胆怯自卑,声音高并不一定代表勇敢自信。孩子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及生活经验都是有限的,一时回避退缩在所难免,只要这不使孩子感到不快乐,没有失去自信,都是可以理解与接受的。

在孩子面对困难而退缩时,需要我们更多一点耐心去引导和帮助他们,更耐心的去听孩子的感受,了解孩子对事情、问题的看法,切记说一些损伤孩子自尊心的话。有一个小朋友,他在班上很乖,表现也一直不错,画画很好看,就是做事慢了一点。这天,美术课上,全班都画完了,老师看他画还没画完就说:“请你画快点,大家都画完了,我们要上第二节课了。”老师的语气说的有点重,孩子一下就哭了,不停的说:“我真笨呀,我怎么这么笨呀。”老师一听,真的吓坏了,忙去安慰孩子,待孩子稍微安静后,问孩子为什么这么说,原来是妈妈在家经常说:你怎么这么笨呀。这位妈妈平时很忙,很少有时间和孩子一起看看书说说话,一有空时看到孩子做事不好就说笨,指责、嘲笑孩子,这就使孩子感到自卑,觉得自己没有用。老师当时就不停的告诉孩子:妈妈说的不对,老师去批评妈妈,你是很棒的,画画的很好,每次两位老师都把你的画放在黑板上展示,对不对,这个你回去告诉妈妈,妈妈肯定会表扬的。妈妈是不了解情况。那老师还希望你做的更好一点,不仅要画的好,还要画的快一点。这时孩子的情绪好象好转了一点,脸上有了一点点笑意。作为家长,请多观察、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对待孩子,请多点耐心。

让孩子受点气,是多么可贵的教育!


下面的情况,每年都有一定的概率发生。

行为的发生大多是因为从小对孩子太包办,太迁就的结果。为了爱孩子,可以爱的无原则,可以爱的无标准,最后让孩子失去了行为的原则和标准。

我们可以无条件地接纳孩子,无论他优秀与否,在父母心中,都是最值得爱的孩子,但是千万不能无条件地溺爱孩子。小的时候,为了孩子开心,什么都行,什么都答应,那样会害了孩子一生。

爱要有度。

镜头一:

一辆出租车在大桥中段停了下来,一名年轻的男子下车后,一言不发,越过栏杆,跳进江中。紧接着,一个年轻的女子也跟着跳了下去。一对吵嘴的小夫妻走了,留下双方的老人和一个没长大的孩子……

镜头二:

某男子拿刀捅伤他人,在派出所交待的起因是——小时候,那人欺负过他……

镜头三:

某学校禁止男生留长发,某男生剪了两次发还不合格,第三次哭着剪了头发,然后跳河自尽……

镜头四:

某女生主动将自已的钱借给丢钱的同学,反被怀疑是她偷的,然后从楼上跳下,以死证明清白……

现在的人怎么这么冲动、这么脆弱呢?由此,想到一个问题:人的气量!

气量大的人,成就也大;气量小的人,为小事所拘,故难成大事。

故事一

有一对小夫妻吵架。男人说:“老人送的是一片心意,无论送的是什么,你都应该高兴地接着,而不是挑三拣四、万分嫌弃,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啊?”

然后,越吵越激烈。过了一会儿,就听女的哭着说:“从小到大,我妈都没这么对我,你凭什么对我这么对我?”

唉!问题就出在“从小你妈都没这么对我”。

你妈宠您如公主,于是,你习惯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从不顾及别人的感受,如今虽已身为人妻,却还生活在公主的童话中。该醒醒了!

生活条件越好,受到的呵护越多,人就越容易变得自我、虚荣,因此,也就越挑剔、越狭隘。

故事二

有个小女孩,每次买了新衣服、新玩具等,都会跑到邻居家挨个地问:“我有漂亮衣服,你有吗?”,“我有新玩具,你有吗?”如果别人说没有,她就特别高兴。如果别人说:“我有啊,比你的还漂亮呢,我的这个玩具你没有吧?没见过吧?”小女孩马上就跑回家,哭着吵着要买,家长则说:“宝贝,别哭,别哭,咱们去买个更大更好更漂亮的,好不?”

于是,小女孩破涕为笑了!——看到没?虚荣与脆弱就是这么养成的!

古人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意思是: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所做的事不能轻易如愿,通过这逆境的磨砺,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而现在的很多家长,正好相反。

他们对待孩子:悦其心志,只求孩子开心;舒其筋骨,生怕孩子累着;事事顺其所为,遂其所愿,所以,孩子因宠而娇,缺乏忍耐之性。如此,遇事有各种冲动之举也就不足为怪了!

故事三

有个中学生在贴吧里说:“爸妈要是不给我买苹果手机,搞烦了,我就跳楼!让他们伤心一辈子,后悔一辈子!”

看着这句话,我不寒而栗,想了半天:原来,孩子知道他是你的最爱,他就是你的软肋、你的命门,最有效的挟持就是——将你最宝贵的东西毁给你看!

原来,跳楼是报复父母的一种方式,一种让他们伤痛得最彻骨、最持久的方式。死者忍一时之痛,生者此恨绵绵无绝期。

因为我的要求一惯都得到满足,所以,这一次你也必须满足我的要求。

别人一直将我当宝,你凭什么当我当草?

别人一直夸我,你凭什么损我?

——这就是心理惯性!惯性大到一定程度时,就拐不过弯来了。顺境中待久了,就适应不了逆境的反差。

孩子能不能责罚?长期的责罚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与人格成长。

这里有一个关键词:“长期的”。长年累月的批评、指责、打骂,会导致孩子心理扭曲,这当然是不可取的,但是偶尔的责罚,还是有必要的!

十之七八的鼓励,十之二三的责罚,最有利于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

时不时地让孩子受点小气,受点小委曲,其实是一种锻炼孩子心理抗挫折能力的方式。老话说:受得了气,才成得了人。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有些父母过度溺爱、迁就孩子,舍不得孩子受一丁点儿委屈,这种“爱”其实会害了孩子。

正如古话所说的——慈母多败儿!

孩子从小脾气躁 如何培养耐性


“宝宝逐步成长,坏脾气也在滋长,现在只要不达目的不满足于她,她是不会善罢干休的,甚至都不惜自虐……”家有急脾气宝宝,改怎么办呢?

妈妈来信求助:

我的孩子性子急,脾气躁,怎么办?

“宝宝逐步成长,坏脾气也在滋长,现在只要不达目的不满足于她,她是不会善罢干休的,甚至都不惜自虐。有一次找外婆拿个不能拿的东西,外婆没给,小家伙就抓狂的手指狠抓自己脖子抓得红红的,外婆吓得赶紧依了她;还有经常会走路摔倒,她就狠狠的拍地,责怪地面绊了她;还有玩不好什么东西了,她就手一挥,使劲叫,等等吧,我妈说这孩子大了难管教,她确实遗传了宝爸的急躁脾气,虽然才是1.5周的宝宝,可我真的很困惑,怎么才能引导和改善她的性格呢,真的很担心。”

小编解答:

宝宝的急躁多是家长养成的

在一些父母的意识里,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就是有求必应,而且越快越好。这无疑带给孩子一种错觉:我要干什么就得马上干什么。

欲望的沟壑因此越来越深、目标频繁地转移,很快令父母应接不暇。但紧急刹车,必然引来一场场哭闹并以父母的妥协告终。

对孩子欲望的满足分为延迟满足、适当不满足、超前满足、即时满足、超量满足五种。好的教育提倡“延迟满足”和“适当不满足”。

习惯于把自己的需要放在首位,是3岁以前宝宝的年龄心理特点,如果父母习惯于“即时满足”孩子,他就难以接受有限的等待和忍耐,“有耐性”的品格也就无法培养起来。因为,它并非与生俱来,需要宝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学习和自我克制才能获得。

宝宝脾气急,成长有隐患

脾气急的孩子耐性不足,情商和逆境商相对较低:他们比较散慢、自控力弱、做事有始无终;适应性差、喜欢依赖,不容易融入新环境;在挫折面前,往往表现出急躁、知难而退甚至暴力的苗头。另外,缺乏耐性的孩子很少有幸福的感觉,他们也不懂得什么叫“珍惜”。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耐性

方法1:刻意让孩子等待

佳佳通常总是迫不及待地想得到东西,如看动画片、切开刚买回的西瓜或是再讲一个故事等等。佳佳妈妈都会告诉她,她可以得到,但需要等一会儿。给佳佳时间用来体会和比较,让她明白“等待”是一种什么感受,这段时间里可以为孩子唱个短小的歌曲或是从1数到10。这样孩子就能了解“等待”只是一小段时间。

提示:

也可以在孩子等待的时间里干点事,譬如妈妈接电话时,让孩子安静1分钟。如果孩子能安安静静地等待了这1分钟,妈妈应该这样表扬他:“你真有耐心,能在妈妈说话的时候自己玩。”如果孩子不能乖乖听话,那么接下来的1分钟可以不理会他,并且向他说明为什么。这样做,需要父母硬下心肠,不然训练将会前功尽弃。

方法2:暂时转移注意力

当父母正要和朋友交谈时,不妨给孩子一个他平时没有见过或者不怎么让他玩的小东西转移他的注意力。当孩子弄明白那是一件什么东西时,或是他能用那玩意儿做什么的时候,你已经结束谈话了。

提示:

如果父母给3~4岁的孩子一个玩具,意味着父母要替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训练孩子的耐心不利。不妨让孩子在等待的时间里画张图,或是自己看看书等,做一些孩子平时比较感兴趣的事情,让孩子学会自己选择如何打发时间。

方法3:默契沟通的技巧

如果父母在路上碰到熟人需要交谈几句,此时孩子想要得到关注,可以事先训练他与父母的默契。譬如让孩子把手放到父母的手上,父母握住他的手,以此告诉他:我知道你的要求,我会尽快满足你。这种方式可以在和孩子沟通的同时不必中断与人的谈话。

提示:

3-4岁的孩子是难以理解“从现在起10分钟”有多长时间,训练时应把孩子知道的一些事联系起来。譬如可以这样对孩子说:“用10分钟给你的芭比娃娃梳好小辫,穿好裙子,妈妈就给你讲故事。”这样孩子就会逐渐理解时间长短的概念。

摩比思维馆提醒您:培养宝宝的忍耐力要讲究技巧,必要的时候要让宝宝等待,转移注意力也是不错的方法,默契沟通会让宝宝知道你的心思,学会等待哦。

多给爱哭孩子点关心和爱


多给爱哭孩子点关心和爱xx刚刚满两岁,说实话的确是个爱哭的孩子,对于爱哭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当然也不是一味的妥协。这两年来,日夜和xx相处,对于爱哭的孩子怎么教,多少也有点心得,现在就写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不对的地方请多多指教,多谢!

1、冷处理。

xx一出生并不是一个爱哭的孩子,可到了3个来月,突然有了自己的小心眼,再加上我办事连续出去了几天,奶奶总是抱着。结果从某一天开始,不饿不困不拉不尿,抱着就咯咯笑,放床上就哭,我一看这样不行,会惯坏的,而且我黑白一个人看她,也会把我累坏的。于是我就把她放床上,搂着她温柔的和她说,你如果不哭我就抱,你哭我肯定不会抱的。开始的时候xx还是玩命哭,扯着嗓子,蹬着腿,就这样持续了至少15分钟,我也搂着她说了15分钟。不知道她是不是听的懂,可能最后也累了,就不那么哭了,抽泣着哭,我就抱起来了。以后连着两天又因为抱的问题大哭了两次,每次我都是这样处理的,三次之后她再也没有因为要抱而大哭,因为再小的孩子也知道,她哭根本不会从我这得到抱的满足。其实我不是不抱,只是不能被这么点个小孩牵着鼻子走,她不哭我会抱着她到处看,和她玩耍。但如果她想把哭作为威胁我的手段,对不起,你的妈妈不吃这一套。

2、平稳度过认生期

到了半岁,xx的认生期就来了,再也不是那个见谁冲谁笑的小姑娘了。出去玩,只要有人靠近她和她说话,她就扯着嗓子哭。开始我真是特别烦,人家和她玩是喜欢她,可是这样哭都把别人吓跑了。但是我发现她并不怕人多,就怕别人单独对她。后来我就想办法,第一,每天出去两次,哪人多往哪凑,先练胆,然后慢慢和别人有交流,这样一点点就好了。而且我自编了个儿歌,从那时候起就天天给她唱:小xx,懂礼貌,出去玩,打招呼。见到爷爷叫爷爷好,见到奶奶叫奶奶好,见到叔叔叫叔叔好,见到阿姨叫阿姨好,见到哥哥叫哥哥好,见到姐姐叫姐姐好,见到弟弟叫弟弟好,见到妹妹叫妹妹好!人人都夸我是懂礼貌的好宝宝!这首儿歌看似都是废话,都是无用的重复,可是对于半岁的xx来说,不仅是鼓励,还能学习称呼,所以这是她第一首学会的儿歌,现在也会背。现在两岁的xx出去玩,虽然不能像其他小朋友那么开朗外向,但是打个招呼,说个话什么的还是没有问题的,起码不会令我头疼的大哭大闹了。

3、支持适当情绪宣泄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出去和小朋友玩的时候难免不会发生摩擦,比如被抢了玩具了,被推到了,一般没有危险我都不会加以干涉,如果xx哭了,我会把她带到一边,但一般不会劝阻她停止哭泣,因为孩子受了委屈,负面情绪当然需要宣泄,对于孩子来说,哭,可以说是最好的办法,但我会和她讲分享的乐趣,友谊的快乐,直到她自己停止哭泣,切记,这时不可以批评她,因为孩子没有错。

4、鼓励先行,适当奖励

小孩子有几个不怕打针的,xx也是,一岁半的时候打针哭的惊天动地,一岁7个月的时候一到医院就哭了。所以,当她两岁要打预防针的时候,提前十天,我就和她说,xx马上要体检了,医生阿姨让看看xx健康不健康,要测体重,身高,量胸围头围,还要用听诊器听听你的小肚皮,你配合阿姨好不好?她得到她肯定的回答后我又说,阿姨还要给xx打两针,打针有一点疼,但是打针能使身体更强壮,妈妈相信xx很勇敢,咬牙坚持一下就过去了,(学自《好妈妈胜过好老师》),xx会回答,好!大概10天的时间,我每天都和xx说,一天至少3遍。结果体检那天小朋友异常配合,还和医生阿姨聊天呢,没想到还有测血常规,抽指血,我赶紧临阵鼓励,结果小家伙没有哭。打预防针的时候,第一针下去拔针的时候哭了,第二针也哭了几声。我哄好后拿出预备好的小熊她给她吃,并说,xx今天很棒了,抽血没有哭,打针虽然哭了,但是妈妈知道你努力了,只哭了几声,下次会做的更好。然后,xx听了夸奖特别高兴,再有喜欢的小熊糖吃,更开心了,打针的事情一下就忘了。我也相信她下次能做的更好!

5、转移注意力

遇到xx无理取闹的时候,除了冷处理,还有一招特别实用,就是转移注意力,孩子的注意力本来就容易分散,你再刻意的引导,一会儿就把刚才哭闹的事情忘的一干二净了。也许前一分钟在哭,后一分钟就笑了呢!

其实有的孩子爱哭是天生的,而且哭本来就是天性,我们没有必要扼杀,有目的的引导,“爱哭鬼”身上也有很多闪光点呢!

相关推荐

  • 孩子脾气坏?单单耐心是不够的,要有点套路 孩子随时随地发脾气,一点儿小事儿就哭闹,许多家长都为这个问题烦恼不已!耐心劝告,他不听; 哄一哄,能好一会儿,但很快又开始闹; 实在忍不住对他大吼,要么大哭,要么才消停一会儿,又反复了…… 孩子究竟怎...
    2020-12-21 阅读全文
  • 让孩子多点快乐,少点抱怨 在生活中我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你怎么那么笨,你看某某,人家比你聪明多了。”在我小的时候妈妈也曾经给我说过类似的话。我当时很气愤,任何人都是有自尊的,包括孩子在内。当时我听到这样的话后我就对自己失去了...
    2021-09-15 阅读全文
  • 育儿心得:对待孩子,请多点耐心 育儿心得:对待孩子,请多点耐心 许多父母常常忧心忡忡,担心孩子胆怯,不敢大声说话,害怕孩子在幼儿园会有委屈而不敢告诉老师,不会保护自己。虽然做父母的这种想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孩子毕竟还是孩子,我们需...
    2020-08-19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多一点耐心和宽容 康康是中一班的一位小男孩,长得白白净净的,大大的眼睛,就像一个洋娃娃。但康康的性格可不像他长得这么文静,在班里他是个典型的捣乱分子。他常犯一些小错误,能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但不久又会犯同样的小错误。对...
    2021-06-08 阅读全文
  • 多给孩子一点爱心 不管是在教育活动中,还是在游戏中,懂事听话的孩子总是会得到老师的关爱,而那些喜欢调皮、爱捣乱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批评教育,但往往又事与愿违。 细想起来,其实这些喜欢调皮捣乱的孩子,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 ...
    2020-11-19 阅读全文

孩子随时随地发脾气,一点儿小事儿就哭闹,许多家长都为这个问题烦恼不已!耐心劝告,他不听; 哄一哄,能好一会儿,但很快又开始闹; 实在忍不住对他大吼,要么大哭,要么才消停一会儿,又反复了…… 孩子究竟怎...

2020-12-21 阅读全文

在生活中我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你怎么那么笨,你看某某,人家比你聪明多了。”在我小的时候妈妈也曾经给我说过类似的话。我当时很气愤,任何人都是有自尊的,包括孩子在内。当时我听到这样的话后我就对自己失去了...

2021-09-15 阅读全文

育儿心得:对待孩子,请多点耐心 许多父母常常忧心忡忡,担心孩子胆怯,不敢大声说话,害怕孩子在幼儿园会有委屈而不敢告诉老师,不会保护自己。虽然做父母的这种想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孩子毕竟还是孩子,我们需...

2020-08-19 阅读全文

康康是中一班的一位小男孩,长得白白净净的,大大的眼睛,就像一个洋娃娃。但康康的性格可不像他长得这么文静,在班里他是个典型的捣乱分子。他常犯一些小错误,能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但不久又会犯同样的小错误。对...

2021-06-08 阅读全文

不管是在教育活动中,还是在游戏中,懂事听话的孩子总是会得到老师的关爱,而那些喜欢调皮、爱捣乱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批评教育,但往往又事与愿违。 细想起来,其实这些喜欢调皮捣乱的孩子,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 ...

2020-11-19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