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警惕自己的言行
发布时间:2021-03-03 幼儿园说课稿要脱稿吗 说课稿相信自己幼儿园 幼儿园教师的教案 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但十余年的幼教生涯让我觉得:幼儿教师,关心热爱保护每一个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的发展,更重要。孩子的年龄小,老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话、或者一个动作,都会影响孩子,伤害孩子的自尊。记得去年排六一的节目时,阳阳小朋友是站在第一排拿着铃鼓跳的。但由于他的年龄小,临近表演了,他有两个动作还是做得不好。休息时,我对余老师说:“把阳阳换下去,重新请一个孩子来代替他。”余老师也同意我的意见。于是我们就把阳阳换了下去。吃中午饭的时候,我们发现阳阳不见了。经仔细寻找,我们在四楼楼梯间的一个角落里发现了正在哭泣的阳阳。我走过去问道:“阳阳,你为什么躲在这里哭呀?”阳阳只哭就是不回答。这时,嘉雨跑过来对我说:“老师不让他跳舞他就哭了,如果是我,我也会很伤心会哭的。”是呀,我只想着争名次拿奖,没想到这样做会伤害孩子的自尊。我对这件事情也做了补救,但一连几个星期,阳阳的情绪还是很低落,对活动的积极性也不高。
这件事也过去了整整一年,但它无时不在提醒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警惕自己的言行。你的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影响他一生的发展。正如人们所说的“说着无意,听者有心啦”。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教师,请注意自己的言行
在幼儿园这个集体中,幼儿与教师联系最为广泛和密切,幼儿与教师接触的体验也最为敏感和细微。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下手势、一丝微笑,都会使幼儿获得温暖和自信;一句关怀、鼓励、赞赏的话语,会让幼儿从中受到激励与启迪;一番耐心的分析、亲切的批评,会引起幼儿深刻的思考……可见,一个教师的道德修养,无论就其正面还是负面来看,对孩子们心灵上的影响,都是终生难忘,不可磨灭的。当幼儿从熟悉的家庭来到陌生的幼儿园,会因恋家哭闹不停,幼儿在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妈妈般的关心,但在幼儿园总有个别教师有时因心情不好,把孩子作为发泄的对象,说出了一些忌语:“老师最讨厌整天哭的孩子。”对于接受能力较慢的孩子,老师总是又叫又吼:“什么都不会,烦死人,回家叫你妈妈教你。”对爱“捣乱”的孩子,有时也不问缘由大声呵斥:“你给我站着。”“你给我听着,不许……不许……”这些刺耳的忌语,深深伤害了孩子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幼儿教师为人师表,自身应该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每讲一句话,都要考虑到它对孩子心灵的影响,把气发泄在幼儿身上,那是很不公平的。迁怒幼儿,不仅仅是对幼儿的伤害,也给幼儿树立了一个极其恶劣的“榜样”,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老师的一言一行于不经意中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加强教育言行的修养和情操的陶冶,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满腔热情地工作,为幼儿播下一生受益的种子,给幼儿一个快乐的童年,使他们永远记住幼儿园这一人生的乐园。
幼儿教师不可小视自己的言行举止
这是我班高烨坤妈妈写的日志:每天宝宝喝中药时都要边喝中药边吃棒棒糖,有时还需要妈妈哄着,今天早晨竟然自己端起中药一气喝完,我表扬他时,他说“中药不苦像蜜糖,我是男子汉不怕苦”看来宝宝战胜了自己,妈妈暗喜,宝宝又说“早上我也不吃糖了,老师说吃糖影响食欲”妈妈太感谢老师了,改掉了宝宝的这一坏习惯。早上接孩子,发现烨坤嘴里嚼着东西,我好奇的问:“烨坤,嘴里吃的啥东西?”“糖”。他答道。我笑着说:“以后早上不要乱吃糖果了,影响食欲,影响健康。”“恩,我记住了。”他点了点头。都说孩子小,不记事情。可自己随口说的竟被孩子记住了,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我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到,授业,解惑”,更要试试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提高维护自己威信,以求把更多的健康按时带给孩子。教师行为每天都要作用于孩子的感官,是孩子行为举止得到巩固和强化。他们接受这种暗示,由于选择的余地很小,所以总是无条件的。也就是说,教师行为对学生时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为使孩子获得真、善、美的影响,老师对自己的行为必须有所检点,有所选择,尽可能多的给孩子以正面暗示。教师只有以自己言行统一,表里如一的美好品德为载体,才您呢个在孩子身上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育效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教师个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要修养到不愧人师的地步。”
老师的言行的重要性
每一位幼儿的模仿能力都是非常强的,他们是天生的模仿专家。
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幼儿追随的对象。
他们爱好新事物,喜欢效仿成人的行为习惯。
在幼儿的眼睛里始终保持疑惑的眼神,他们不了解成人的世界是怎样的所以特别新奇。
我们时常听见小朋友喜欢唱成人的歌曲,常常听见小朋友在模仿成人说过的话,“不吃饭的话让警察抓你!”
我作为老师,和小朋友天天相处在一起,每天在幼儿园幼儿自然而然会受影响。
一天,吃过午饭,我请黄奕可小朋友来当小老师。
我坐在旁边听她在与幼儿交谈,仔细听听我都觉得那些言语都似曾相识,只听她对小朋友说:“小朋友,今天老师要跟你们说句话,上课时候小脚怎么放?小手怎么放?坐得不神气的小朋友我就不喜欢他了。
我要叫他到外面去!”我情不自禁笑出声来。
原来那些话都是我平时无意间经常说的,小朋友都记在心里了。
虽然表面上看幼儿模仿教师的语言是一件好玩的事情,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得仔细深思一下:“如何才能更好地为人师表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形象?”这对我们敲醒了警钟。
幼儿没有分辨好坏的自控能力,他们需要成人正确的引导。
“人之出,性本善”!每位孩子出生时都是一样的没有好与坏之分,关键是后天的引导,良好的教育能培养一个优秀的人才,拙劣的教育往往耽误了孩子的成长。
这样一来给我们教师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应该人人反思。
良好的教育语言是平时教育的一种支持手段。
改掉自己平时的口头禅,改掉粗鲁的语言,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这样幼儿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引导,更好地得到发展。
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近来,博博特别兴奋,在教室里总是惹是生非,连以前我们最拿手的戴高帽子的方法都不管用了。今天天气不好,早上来后孩子们就在教室里搭积木。由于有几筐积木消毒后还没有干,孩子们就拿了两筐积木在玩。博博来的特别晚,跑到杨灏小朋友的旁边伸手要去抢他已经搭好的飞机,我急忙抓住博博的手把他一把抓到身边就是一顿训话:“你怎么又抢小朋友的玩具了!如果大家来抢你的玩具,你生不生气?”我原以为我的教育是很到位的,没想到博博的表情却若无其事的样子。这下可把我惹火了,我怒气冲天地对着大家说:“来,我们把积木全拿过来,不要给博博玩了。”当孩子们全响应了我的号召后,我才发现博博正拿着那个积木飞机瞪着眼看着我,委屈地眼泪含在眼眶里。我的脸霎时红了。我真后悔我当时的做法,我竟然小气的不如一个五岁的孩子,为什么我要替孩子处理这件事情呢?为什么处理得这么不妥?连孩子都不能理解呢?我这才发现,有时我们老师应该理智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很多时候还应该把自由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处理一些事情,说不定他们处理得会更好。在幼儿的道德教育中,我们除了关注幼儿认知、技能技巧的培养,还应特别关注到幼儿的情感和态度,特别是良好的行为道德品质的养成。只有教师给幼儿正确的道德行为示范,为幼儿提供道德榜样,道德教育才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幼儿才能形成更好的道德品质。另外,在幼儿道德教育中,身教甚于言传,特别是幼儿园的孩子,他们的道德认知完全来自于家长、教师、社会的道德示范,我们应该把握幼儿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道德示范,以身作则,从而让每个孩子都能像乐乐一样,永远开心,快乐的成长。
幼儿教师随笔:我要自己学
明天,就要组织孩子进行美工制作活动——美丽的蝴蝶,我翻了下教案,看了看活动过程,在想如何启发幼儿说出蝴蝶翅膀的外形像三角形,怎样引导幼儿将方形纸对角撕出两个三角形,然后摆出蝴蝶的样子进行粘帖……
合上教案本,一个念头突然在我脑海里浮现“为什么我总是想着如何让幼儿按我的意愿去做,为什么不充分发挥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自己去想去做呢?”可马上我又否定了自己,“不可能,我不教,孩子们怎么会做呢!”就在我矛盾之时,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又促使我,“试一试,也许孩子能行!”
第二天,在组织活动时,我为幼儿精心布置了一个美丽的蝴蝶世界,如自然角中飞动的蝴蝶,认知区中各种各样的蝴蝶标本、美工区中漂亮的蝴蝶风筝等等。先让孩子们自由地、充分地观察、讨论、交流,随后,我拿出制作材料,引导幼儿想像“用什么办法把这些好看的彩纸变成一只只美丽的蝴蝶?”话音刚落,孩子们就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他们运用以往的经验,有的说:“我把它撕成蝴蝶的样子”、有的说:“我把纸对折成三角形,放在一起就成了蝴蝶”,还有的说:“先撕出蝴蝶的身体、翅膀,再画上触角……”我对孩子们不同的想法给予了积极的肯定“你们的想法很棒,下面就按自己想的去做吧!”在我的鼓励、支持下,孩子们都积极地动手做起来。在近20分钟的制作过程中,孩子们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特别的专注力,这是我以往曾经费尽心思、想尽各种方法都难以达到的效果,现在却顺其自然地达到了,而且,我还有一个意外的发现:孩子在做完以后,不是跟以前那样完成任务似的,直接交给教师说:“老师,我做完了”。现在,他们拿着自己制作的蝴蝶到处向同伴展示、介绍,神态、眼神和话语中流露出的竟然是那么的自信和自豪!
活动中,孩子们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表达思维的手法也非常大胆,而且他们对某一个问题的看法也常常不尽一致,甚至大相径庭。对于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的过程,他们也会采取各自不同的方法。因此,在展示交流的时候,我常常让孩子们自己来介绍和展示各自不同的想法,这就为他们的个性展露和发展搭建了舞台。
活动中,我们力图追求一种“我要自己学”的学习氛围,不仅让孩子们学到知识和技能,更让他们从中得到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孩子们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已不再依赖教师提供的现成的材料,而且通过与成人交往、看书、参观、上网等不同途径来得到信息,在遇到困难时也不再是轻易放弃或动不动就问老师,而是通过相互的帮助合作,出主意、想办法来解决。这使我认识到孩子们的学习应该是他们自发的和自觉的行为,他们是具备这种自我学习的潜能的。
此时,我思绪万千。如果采取的是“我教孩子学”的方法,我将永远无法发现也无法相信孩子内在的潜能,永远无法看到孩子们那成功的喜悦与自信的眼神。一念之差,我将失去多少了解孩子的机会,但我又十分庆幸,正是这一念之差,让我深刻领会到“孩子是活动的主体,相信孩子的能力,放手让孩子去做”这一教育理念的真正含义。只有当“问题”真正成为幼儿们自己的问题时,他们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在一种绵延不绝的问题情境中,他们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展、有所创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鼓励、牵引、支持、帮助幼儿,让他们在“问题”中遨游,在“问题”情境中发展成长。
老师们,请大胆地把你信任而支持的目光投给孩子吧,你将获得一份惊异的收获!
请老师们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语言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请老师们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语言”!
每次区域活动时,总会有些孩子说:“老师,我不会。
”还有的孩子看
老师快走到他们身边时马上用手或身体盖住,不让老师看。
今天的手工区是用准备好的黄、红纸粘贴国旗。
因为选择本区的孩子很多,彩纸准备的较少,怕孩子们一次剪的不对,所以先让他们用旧挂历纸练习剪五角星。
小朋友探索、讨论后,都纷纷动手剪起来,当我来到静静小朋友的身边时,她愁眉哭脸地对我说:“老师,我不会。
”我耐心地教了她几遍后,便让她自己折、自己剪,并鼓励她说:“孩子,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能行的,加油。
”过了一会,我又回到她的身边,发现她剪得很正确。
活动结束时,经过全体幼儿的评选,静静剪的“五角星”是全班最漂亮、最正确的五角星。
我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了她。
她高兴的笑了。
这件事使我想到:我们教师应认真仔细地观察每一位幼儿,老师一个赏识的目光,一个鼓励的动作,一句恰到好处的话语,能使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也可能改变孩子的一生,作为教师我们可不能吝啬自己的赞美语言啊!
不知道本文“请老师们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语言”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
古人云:“言行可模可范者,人师也。”一个家长不讲诚信,影响的只是自己的孩子,而一个老师不讲诚信,影响的却是一大群孩子。教育工作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关心学生,用爱呵护学生的心是每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的自然情感举动。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深远的影响。而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对提高孩子的素质,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我工作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光中,我深刻感受到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孩子们最会模仿人,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被孩子记在心中,模仿力惊人,更让我感受到以身作则的重要性。什么样的长官带什么样的兵,什么样的老师带什么样的孩子,老师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影响力非常大,这提醒着我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孩子们做好榜样。
一次有个小家伙淘气,在跟小朋友打闹,我加重语气叫他的名字“宋腾飞!”字之间拖长声音,沉着脸瞪他,事后没多想,但过了一段时间,我隐约听到了跟我语调一样的声音,奶声奶气,我猛一下惊醒,这是孩子们学我呢,让我更加感到我言行的重要性,孩子们都围着我转,有样学样,我是孩子们的引导者,更加重一份责任,“三岁定八十!”这是老人的警句,非常的贴近生活,也给我敲响了警钟!
孩子拥有最纯洁、最质朴的心灵,没有受到世俗的污染,洁白的雪花都自惭形秽,上天给孩子如星星般闪亮的眼睛,他们的眼睛是最亮的,看着孩子的眼睛,给我的心灵很大的触动,那么的亮,无法用语言表达,作为这群小精灵的引路人,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才会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得到升华!
幼教随笔:老师,我们要自己玩
教师处理不慎,那些渴望公平的孩子就会感到失落,所以说幼儿教师是幼儿依恋和信任的人,也是幼儿模仿学习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孩子心中渴望什么,做孩子的知心人。
一、老师,我们要自己玩
我班有几个孩子特别爱打闹,每天晨间活动时,总爱争夺和乱丢玩具,还欺负弱小的小朋友,干扰其他伙伴活动。我花了许多心思,却始终没能改变这一现象。
有一天活动时,我走到正在大闹的孙令财和高剑朝面前说:“你们为什么不好好玩呢?”他们抢着说:“我们要自己玩。天天玩这些玩具,一点没意思。”我又问:“那你们想怎样玩?”他们看了看我,说:“我们要自己玩!”“我们要玩警察抓小偷!我们要玩骑大马!”他们争先恐后抢着回答。我同意了他们的要求,让他们自由结伴活动同时强调注意安全。只见孙令财、高剑朝、宋永福、孙文峰等几位小朋友腿下挟上木棍,手里举起马鞭在沙地里奔跑。少杰、云飞等几位小朋友在玩“警察抓小偷”。他们平日里玩时,总发生争吵,向老师打小报告,可今天却配合默契,玩得有滋有味,并且把其他小朋友也吸引过来。看着他们高兴的劲儿这时我才领悟到:他们要做小主人,玩真正自己的游戏。
因此,我们幼儿教师在一日活动中不能忽视孩子的想法,在教师和幼儿之间,应坚持民主、平等,要理解、信任、尊重幼儿,赋予幼儿主人翁思想。不要让孩子的活动受到制约。
二、争抢中孩子心中渴望什么
一次户外活动时,我听到宋雅欣小朋友大声说:“你们别争了,再争我就告诉老师。”于是,我赶紧走过去问个究竟。柴禹小朋友哭着说:“老师,这个球是我拿的,文锋又过来抢。”我严肃地说:“球是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可以玩,但球是柴禹先拿的,你说应该怎么解决?那里还有很多球,你为什么不去拿另一个呢?如果你和小朋友争枪,无论谁都不会喜欢你的。”听到老师的批评,他不服气地走了。其他小朋友都高兴的望着我。
虽然这件事情过去了,但我的脑海中,常常浮现出孩子们喜悦之情。在一日活动中,幼儿之间大欺小、强欺弱的事经常发生,如果
教师处理不慎,那些渴望公平的孩子就会感到失落,所以说幼儿教师是幼儿依恋和信任的人,也是幼儿模仿学习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孩子心中渴望什么,做孩子的知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