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方法激发孩子创造力
发布时间:2021-03-05 幼儿园种说课稿 幼儿种蒜活动方案 幼儿园说课稿力要想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父母必须首先了解创造力的特征,并能加以鼓励。有创造力的孩子对人与事物较敏感,点子多,问题多,常常是打破沙锅问到底,而且不会轻易满足简单的答案。他们回答问题时有自己的看法;常是不按牌理出牌;喜欢为事物想新奇用法;好奇心强、想像力丰富;充满幽默感;喜欢做较难、较具有挑战性的事;对有兴趣的事很专注,而且多才多艺。父母亲面对孩子的创造力行为时,要有耐心、会包容、会赞美,以鼓励孩子多看、听、触摸、操作、探索。父母要倾听孩子的表达,热衷于他的想法,还要尊重他的意见及好奇心,这样有助于孩子创造力的培养。
许多人都反映孩子创造力有限,其实原因虽然很多,但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就是阅读能力有限,因此家长可以给孩子多买一些动画书、卡片等,还可以常常和孩子一起讨论。“想像力是智力活动的翅膀”,在和孩子一起讨论的时候,家长要善于提出各种问题,让孩子通过猜想来打开思路,为思维的飞跃提供强劲的推动力。要注意的是,要想激发孩子的潜能及创造力,父母必须掌握向孩子发问的形式和技巧。要善用发问的技巧,也学会听孩子发问。因为这既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更可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同时可培养其表达能力。问一些没有惟一答案的开放性问题,如:茶杯有些什么用途?多少减多少等于9等等。不要只问对或错的封闭式问题,当然最好依据孩子的能力发问。孩子的求知欲是很强的,喜欢对不懂的事情发问,父母一定要耐心地跟孩子一起讨论、并解释这些问题。如果遇到自己也弄不懂的问题,可以通过查阅其他资料得到正确的答案再回答孩子,千万不要用虚假的答案回答孩子,或是拒绝回答孩子。
要激发孩子的创造能力,父母还要善用启发孩子创造力的方法,并在日常生活中实施。例如尽可能让孩子有参与家中事务的机会,并尽量采用他的意见。利用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比如说“砖头可以做什么用?”让孩子提出一些别人没想到的用途。还有,提出一些突发性的问题,例如“你在百货公司走失了,怎么办?”、“怎样使房间的布置更漂亮?”拿一些“假如”、“想象”的问题跟孩子一起讨论;给孩子一些现存的事物,让他去“改变”、“改良”或“创新”;鼓励孩子尝试各种新经验,让孩子有安静的地方,自由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分享及展示孩子创造的成果……这些方法都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有专家曾经总结出7种激发孩子创造力的方法,我们不妨罗列在下面:
(1)示例直观模型
比如让儿童雕塑鸭子,就领他参观海洋游乐中心的鸭子展览或者博物馆的鸭子雕塑馆等等。
(2)为儿童的想像力加油鼓掌,培养他们用独特的方法观察问题
陪孩子多做一些塑形游戏,比如在家里捏粘土团儿或者面团儿给儿童看,让儿童照此做成各种形状,然后晾干,涂上颜色,或是带大一些的孩子到陶吧去感受一下陶艺的魅力。听音乐时,成人不讲解,让儿童随着音乐起舞或者讲出故事。交谈时给儿童看他们从未见过的东西,告诉其出处或者使用方法。
(3)要常向儿童发问
多提“结果怎么样”“与什么有关系?”“那么,还有什么?”“然后又怎么样?”等等问题,这样,儿童自然会对所提出的问题有新的想法和思考,创造力往往就是在这一瞬间产生的。WWw.yjS21.CoM
(4)采用创造性解答问题的方式,讲授科学知识
不妨一起商量在失重的房间里绘画的方法。在儿童社会活动时间里,不妨让儿童猜—猜,假定十七世纪的北京有秘密碉堡,王族的儿童是怎样生活的。
(5)让儿童集中精力做事情
(6)利用周围环境诱发儿童的好奇心
例如:有时可以让儿童看—看,是否电视机出了故障?插头是否插好?录像带是否插入,是否与电视机连接好?看看家里的人穿的衣服用的是什么工具和材料做的?
(7)向儿童提出“假如发生紧急情况时候怎么办”等问题
例如:“猫掉到井里怎么办?”“万一吃下橡皮泥怎么办?”“突然发生地震怎么办?”等等。别忘了,对孩子的回答要给予鼓励。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延伸读
美国家庭怎样激发孩子创造力
美国的教育专家认为,每个孩子都具创造力,父母、老师、孩子结成三位一体对其进行引导与开发,孩子的创造力将会得到大大的提高。他们激发孩子创造力的方法是:
1、鼓励孩子扮演演戏角色。家长让三五个孩子在一起分角色朗诵莎士比亚的著名片段,朗诵名诗是很常见的,有时还让他们自编自演哑剧、小品和滑稽剧等。
2、鼓励孩子做小实验、搞小制作等。许多孩子都有“家庭工具箱”和“实验角”。“小科学迷们”做实验、搞制作、种花、植树、饲养小动物等,许多孩子每年都有新创造发明比赛。
3、鼓励孩子自制不花钱的礼物。在孩子需要送给别人礼物时,家长鼓励孩子自己制作礼物,而不是花钱买,如新年贺卡、祝贺生日卡的节日小工艺品等,这些小礼物新颖、独特,饱含着浓浓的情谊和美好的祝福。
4、放手让孩子自办家庭小宴会。家长允许孩子邀请邻居家的小伙伴和同学来家里办家庭宴会,房间的布置、装饰和美化都由孩子自己设计,招待饭菜、食品也是孩子自己去超市选购的,孩子还跟妈妈一起下厨,并给自己做的菜肴起艺术名称,通过这些小宴会,孩子学会了交际礼仪和生活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创造性思维能力。
5、支持孩子在家里办画廊。孩子在家里大多有自己的“作品角”,他们在墙上开辟自己的园地;有的布置一些照片以及一些汽车、飞机、星球或宠物的图片,有的用艺术字写名人名言、座右铭或理想等。家长鼓励孩子画想象画、科幻画,越是异想天开越好。
6、让儿童接触更多的游戏。搞一些单词连接、智力测验之类的游戏。他们鼓励儿童讲笑话、做各种运动游戏等。
7、利用周围的环境诱发儿童的好奇心。例如:有时可以让儿童看一看,是否电视机出了故障?插头是否插好?看看家里人穿的衣服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做的?
8、向儿童提出“假如发生紧急情况怎么办?”等问题。例如“猫掉在井里怎么办?”等等,别忘了,对孩子的回答要给予鼓励。
9、让儿童集中精力做事情。精力越集中,创造力就越强。不妨让儿童多做些手工,例如削木头、针线活儿、纺织活儿等。
10、采用创造性解问题的方式。讲授科学知识,不妨一起商量在失重的房间里绘画的方法。在儿童睡前活动时间里,不妨让儿童猜猜,17世纪的儿童是怎样生活的?
11、示例直观模型。如让儿童雕塑鸭子,就领他们参观海洋馆的鸭子展览或者博物馆的鸭子雕塑等。
12、为儿童的想象力加油鼓掌。培养他们用独特的方法观察问题的能力。如在家里捏粘土团或者面团给儿童看,让儿童照此做各种形状,然后晾干,涂上颜色,交谈时给儿童看他们从未见过的东西,告诉其出处或者作用及方法。
13、要常向儿童发问。比如“结果怎么样?”“与什么有关?”等问题。这样,儿童自然会对所提出的问题有新的想法和思考,创造力往往就是这一瞬间产生的。
培养孩子创造力的45个方法
作为父母,我们都知道创造力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同时也热切的期望自己的孩子未来会成为有创新意识的人,但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该如何去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可能很多父母都很茫然,因为创造力这个词看起来有点虚,很难用一两句话来诠释清楚,西奥多·莱维特曾经说过:“创造力就是想出新鲜事物。创新就是制造新鲜事物。”其实,不管多小的孩子都拥有纯真而丰富的创造力,他们对万事万物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善于从全新角度去看待事物,而父母,只需要提供他们一个开放的空间和环境,运用适当的方法和引导,就能激发小小创造家的各种奇思妙想。
看看下面的做法,也许你会发现,其实很多事情在平时都陪孩子实践过,也许你会恍然大悟,原来这些都有益于孩子的创造力,所以,创造力并非高高在上,它其实就是由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行为累积而成,家里家外,处处都可以成为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源泉。这45条具体而又容易的方法,你都和孩子做了哪些呢?
1 随 身 携 带 一 个 绘 画 本
无聊时,本子可以随时承载小朋友的各种奇思妙想。
2 为 孩 子 们 举 办 一 个 舞 会
在音乐声中舞动身体,快乐是激发创造力最好的调味料。
3 在 石 头 上 画 画
石头彩绘,最好使用丙烯颜料,便于着色
可以组合的石头造型
4 抓 昆 虫
对于种类繁多的昆虫家族,孩子们总是充满了各种好奇。
5 去 自 然 中 行 走
大自然中处处都是宝,树叶,果实,树枝,沙石......
等着孩子去发现和探索。
6 收 集 树 枝 和 落 叶,用 它 们 做 点 什 么
将树叶放于纸下,用彩铅或蜡笔摹出纹理
做个树叶灯罩,很唯美哦
把树叶想像成一个小精灵,赋予它性格
7 建 造 一 个 城 堡
用家里废弃的卫生纸筒,做个壮观的城堡,
能把想法通过动手的过程得以实现,实在太有成就感。
8 自 制 家 用 粘 土 或 彩 泥
原料:面粉1杯, 温水1杯, 2匙盐, 2匙塔塔粉(在烘焙商店中买),2匙植物油,食用色素
如何自制?
1.将所有原料混合在一起,放在平底锅内。
2.将原料搅拌,一直到搅匀。
3.用中火煮,不断搅拌直到浓稠成一个面团,最后变稠变硬。
4.将面团放在案板上冷却。
5.约20-30分钟后,揉动面团,再加入面粉,让它不再粘手。
6.用面粉自制的彩泥成功了,可以自制不同颜色的彩泥哦。
小提示:这些自制彩泥可以分颜色贮存在小容器里,放入冰箱,想玩的时候就拿出来,这些彩泥至少能在冰箱里存放好几个星期(如果每天都玩的话),如果拿出来有一点硬,可以放在蒸锅上稍微加热,如果手感粘,也可以再加入面粉。
9 经 常 去 图 书 馆 阅 读
10 编 一 个 故 事 ,并 且 画 下 来 做 本 小 书 !
孩子脑袋里的情景故事太多了,鼓励他们大胆画下来吧!
11 过 不 插 电 生 活,远 离 电 视,不 玩 手 机 或 电 脑
12 培 养 记 日 记 的 习 惯
小一点的孩子,家长可以帮他们来记录。
13 多 问 问 题
14 学 习 一 门 新 乐 器
15 利 用 纸 盒 做 个 东 西
16 试 着 做 没 做 过 的 食 物 或 新 菜
做好吃的食物,对小朋友来说具有天然的诱惑力。
17 参 观 展 览 馆
把孩子带到经典面前,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和感受。
18 在 别 人 有 需 求 时 提 供 帮 助
19 试 着 在 某 个 场 合 销 售 亲 手 做 的 东 西
20 和 小 伙 伴 建 立 一 个 主 题 俱 乐 部
21 坚 持 做 喜 欢 的 事 情
帮助孩子坚持一个爱好,让它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22 用 粘 土 或 橡 皮 泥 做 点 什 么
23 用 彩 色 的 颜 料 去 创 作
24 看 着 镜 子 画 一 幅 自 画 像
画自画像是小朋友提高观察,发现自我的好方式。
25 做 一 个 科 学 小 实 验
26 自 制 一 个 玩 具
这么好玩还不花钱,善用生活中的废物,是一种智慧。
27 玩 一 个 棋 盘 游 戏
棋盘游戏,有助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以及专注力。
28 学 习 一 项 新 的 运 动
29 自 创 一 首 歌
30 将 一 天 内 要 做 的 事 情 写 下 列 表
31 每 天 想 一 个 好 点 子,然 后 将 它 写 下 来
32 向 一 个 陌 生 人 介 绍 自 己
33 舒 展 身 体,以 最 快 速 度 奔 跑
34 制 做 一 个 立 体 雕 塑
35 玩 拼 图 游 戏
36 玩 玩 换 装 游 戏
37 和 小 伙 伴 排 一 场 戏 剧,并 在 其 中 扮 演 角 色
38 保 持 小 睡 的 习 惯 ,让 身 体 得 到 休 息
39 安 静 的 呆 上 5 分 钟
40 看 一 个 大 开 眼 界 并 学 到 新 知 识 的 电 影
41 做 和 科 学,技 术、工 程 及 数 学 相 关 的 事 情
42 用 废 旧 物 品 设 计 一 个 很 酷 的 东 西
43 去 工 厂 参 观,了 解 商 品 被 制 作 出 来 的 过 程
44 在 花 园 里 种 植
从一株植物的生长,感受神奇的生命体验。
45 创 造 一 个 特 殊 的 空 间 去 阅 读 或 做 白 日 梦
“一个新的想法是非常脆弱的,
他可能被一声耻笑或一个呵欠扼杀,
可能被一句嘲讽刺中身亡,
或者因某位权威人士皱一下眉便郁郁而终”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父母要思考和创造的更多!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touchBox小创客
艺术启蒙从亲子陪伴开始
专为3-8岁孩子分龄设计
全年12个主题订购,每月快递到家
1堂视频课+1个教具盒+N种生活艺术延伸启发
共72堂系统连贯的艺术课程
深入浅出介绍艺术大师及各种艺术流派
激发孩子创造力来自外国经验
激发孩子创造力来自外国经验
美国的教育专家认为,每个孩子都具创造力,父母、老师、孩子结成三位一体对其进行引导与开发,孩子的创造力将会得到大大的提高。
他们激发孩子创造力的方法是:
1、鼓励孩子扮演演戏角色。
长让三五个孩子在一起分角色朗诵莎士比亚的著名片段,朗诵名诗是很常见的,有时还让他们自编自演哑剧、小品和滑稽剧等。
2、鼓励孩子做小实验、搞小制作等。
许多孩子都有“家庭工具箱”和“实验角”。“小科学迷们”做实验、搞制作、种花、植树、饲养小动物等,许多孩子每年都有新创造发明比赛。
3、鼓励孩子自制不花钱的礼物。
在孩子需要送给别人礼物时,家长鼓励孩子自己制作礼物,而不是花钱买,如新年贺卡、祝贺生日卡的节日小工艺品等,这些小礼物新颖、独特,饱含着浓浓的情谊和美好的祝福。
4、放手让孩子自办家庭小宴会。
家长允许孩子邀请邻居家的小伙伴和同学来家里办家庭宴会,房间的布置、装饰和美化都由孩子自己设计,招待饭菜、食品也是孩子自己去超市选购的,孩子还跟妈妈一起下厨,并给自己做的菜肴起艺术名称,通过这些小宴会,孩子学会了交际礼仪和生活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创造性思维能力。
5、支持孩子在家里办画廊。
孩子在家里大多有自己的“作品角”,他们在墙上开辟自己的园地;有的布置一些照片以及一些汽车、飞机、星球或宠物的图片,有的用艺术字写名人名言、座右铭或理想等。家长鼓励孩子画想象画、科幻画,越是异想天开越好。
6、让儿童接触更多的游戏。
搞一些单词连接、智力测验之类的游戏。他们鼓励儿童讲笑话、做各种运动游戏等。
7、利用周围的环境诱发儿童的好奇心。
例如:
有时可以让儿童看一看,是否电视机出了故障?插头是否插好?看看家里人穿的衣服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做的?
8、向儿童提出“假如发生紧急情况怎么办?”等问题。
例如:
“猫掉在井里怎么办?”等等,别忘了,对孩子的回答要给予鼓励。
9、让儿童集中精力做事情。精力越集中,创造力就越强。
不妨让儿童多做些手工,例如削木头、针线活儿、纺织活儿等。
10、采用创造性解问题的方式。
讲授科学知识,不妨一起商量在失重的房间里绘画的方法。在儿童睡前活动时间里,不妨让儿童猜猜,17世纪的儿童是怎样生活的?
11、示例直观模型。
如让儿童雕塑鸭子,就领他们参观海洋馆的鸭子展览或者博物馆的鸭子雕塑等。
12、为儿童的想象力加油鼓掌。
培养他们用独特的方法观察问题的能力。如在家里捏粘土团或者面团给儿童看,让儿童照此做各种形状,然后晾干,涂上颜色,交谈时给儿童看他们从未见过的东西,告诉其出处或者作用及方法。
13、要常向儿童发问。
比如:
“结果怎么样?”“与什么有关?”等问题。这样,儿童自然会对所提出的问题有新的想法和思考,创造力往往就是这一瞬间产生的。
三种方法培养孩子创造性思维
有人问一个科学家“你的小学同学成绩跟你差不多,为什么你能成为科学家,而他们却不能?”这个科学家回答说"这归功于我的母亲。
其他同学回到家时,母亲就会问:你今天回答了老师的几个问题?而我的母亲却问:“你今天向老师提了几个问题?这就是我之所以能成为科学家的原因。”
家庭对于孩子质疑提问习惯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而对这种质疑提问习惯的培养本质上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如果父母认为自己有支持孩子成长的任务,就应该营造能够培养和促进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家庭环境。
那么,父母要怎样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呢?
1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好奇心是人们渴望理解世界的愿望的体现,是一种强烈的认知需求,也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好奇心帮助人们在理解世界的基础上适应自然和社会。
父母应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孩子质疑提问的本源。父母应提供积极的支持和保护,也就是说,除了保护孩子已具有和表现出的兴趣和好奇,还要主动激发孩子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和好奇。这是培养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途径。
父母可以有意识地拓展孩子的生活空间,经常带孩子到户外走走、玩玩,多接触自然和社会,多参加各种不同的活动,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观察和探索,激发儿童对新事物的好奇,对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思考。
2
尊重孩子提出的问题
孩子只有保持内在的心理自由,自由地体验,自由地思考,自由地表达自己,才能够主动提问,大胆质疑,表现出独特的创造性。
因此,父母首先要尊重儿童,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意愿和志向,尊重儿童对事物的不同观点和看法,尊重孩子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以肯定的态度接纳和赞赏孩子提出的各种奇特的问题,并鼓励孩子自己寻找答案。
3
爱学习、爱思考的家庭文化
没有知识的储备和各种信息的剌激,孩子便不会有问题产生。因此,父母要注重家庭中文化氛围的建设。父母要加强自身知识的学习,以切实行动来树立榜样并影响儿童,同时努力形成以读书、阅报、参观博览会等为主要内容的家庭业余生活。
同时,要尽可能为孩子提供各种图书和资料,并耐心认真地对待孩子的提问。这样,孩子处于爱学习、鼓励思考的家庭气氛之中,自然而然地就会形成爱质疑、善提问的好习惯。
超全的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方法
事实上,我相信创造力和灵性之间是有联系的。这里的“灵性”指的不是某种宗教信仰,而是人类的精神,我们的根源。拥有它,使我们能够感受到与生命之间的息息相关。拿破仑·希尔把它称为“无穷的智慧”,Deepak Chopra 称之为“纯意识”。我更加愿意将之形容为:“......我们心中的一片永无止境之地”。这个存在于我们心中的美好世界虽然无法用文字准确的描述,却可以用心感受到。
拥有创造力即意味着放松身心,进入自己内心的这一境界之中,运用所谓的“无穷的智慧”。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天赋,它有待于你去发掘。我们每个人都是拥有才华的生命个体,因为我们都能够汲取相同的无尽之源。我们都天生被赋予了这样的厚礼。
从创造力出发时,我们拥有的是一片丰裕的土壤,不存在任何束缚。只有当我们从竞争的角度考虑时,限制和短缺才会被考虑进来。
所谓“更有创造性”是一种不恰当的说法。你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个体。然而,你可以通过实践,使自己变得更加娴熟,或者更深入的理解围绕在你身边的创造能量,这种能量,是你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无限汲取的。
什么是创造力?
创造力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爸妈们总是容易把创造力限定在创作艺术品、音乐作品的艺术能力上。简单地说,创造力就是思考并做出反应的过程,是把想像的事情变为现实的能力,是用独特的方式建筑或者改造现实世界的能力。创造力是孩子学习的动力,是孩子重要的潜能之一。
创造力的五个能力
创造力包括5个重要能力:敏觉力、变通力、独创力、精进力、流畅力。
1当父母变换了孩子的房间布置,孩子一眼就能看出改变的地方,丝毫不差,就表示孩子的“敏觉力”十分高。
2当老师问:“茶杯有什么用途?”在限定时间内,能够想出最“多”答案的人,就有着较佳的“流畅力”。
3当有人问:“你在沙漠里口渴了,要喝什么?”甲孩子回答“开水”、“汽水”;乙孩子回答“仙人掌汁”,则乙孩子比较有“变通力”。
4独创力,是指能想出别人想不到的看法,而且有实际效果。可以说,所有的“发明家”,都具有高度“独创力”。
5精进力,是指能从更精致、更细密的角度思考。例如懂得在纸船上涂一层蜡,防止被水浸坏。
四大因素扼杀了中国孩子的创造力
因素一:思维标准化
思维标准化的突出表现是:思维功能固着、权威迷信、思维惰性。而这一切都可谓“应试教育”不可避免的后果。教师们当想方设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使他们的知识增长不以牺牲想象力为代价。
因素二:知识无活力化
知识无活力化是导致创造力不足的另一重要因素,它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见树不见林,学不致用”。泛指学生不能主动地、有效地将所学的知识用在生活中去,缺乏学以致用的愿望与实践。
因素三:发散思维发展受阻
聚合思维就是逻辑思维,而发散思维就是想象力。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同步发展,才能使人既有知识基础,又有创新能力。可惜在当今的教育制度中,聚合思维发展往往是以牺牲发散思维为代价的。
因素四:创造力认知非凡化
“创造力认知非凡化”也是阻碍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人对创造力的认识一向受到“非凡论”观点的影响,将创造力与科学发明联系起来,认为创造力是少数天才人物的专长,是特殊能力的表现。
游戏是培养创造力的主要途径
而自主游戏是孩子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的过程。自主游戏更利于孩子探索发现和创造。
公共教育教学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
应该有更多的少年宫活动、博物馆、画廊、公园等免费为孩子们开放……让孩子在接触艺术、科技的同时,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从而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
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激发孩子创造的欲望、创造的兴趣和创造的能力
父母应该为孩子提供一定的玩具和生活空间,为孩子创造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如看电影、参观博物馆、阅读、体育锻炼、旅游等等。
多陪宝宝一起玩,一起去看外面的世界,说说一天的收获,看见了什么有趣的事,或感动的事
创造力来源于创造思维。通过游玩,在形象中督促动手,启发思考……培养宝宝好的创造力,首先环境是一个因素,虽然父母不一定要多厉害,起码给予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孩子的天性大人是很难想象的。
试一试豆豆魔方独创的AERS教育方法
豆豆魔方独创的AERS教育方法,通过如下四个方面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与探索能力。
1、手工创造 Art project
豆豆魔方在精心设计的主题游戏中,融入大量手工制作环节,并提供每个游戏中会使用的无聊及工具,每种材料都经过精心的创意设计,为了使孩子能更顺利的进行游戏,许多素材事先都经过裁切、标注等处理,只要稍加引导,孩子即能通过想象学会玩耍。
在手工制作环节中,孩子可自由对素材进行加工、折叠、剪切、粘贴、绘制、揉捏等操作。
2、趣味科学探索实验 Experiment
豆豆魔方设计了许多与探索、感受、观察相关的自然、物质和生命科学等主题,对每一个主题实验的实施方案均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良,提供安全、易操作的趣味实验方案及探索工具,孩子通过观察和动手实验,可以认知大自然的各种有趣的现象和物质,从而能最大程度激发3-8岁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3、场景角色扮演 Role playing
豆豆魔方在不同的主题中都设计了各种环境创设、场景模拟及角色扮演游戏,孩子们通过这些游戏,能充分融入主题中,在游戏中自由发挥想象力。
4、自理协作Self-care
豆豆魔方还在家庭主题盒中融入了与主题相关的提升自理能力、保护自我、社交认知的创意游戏设计,激发孩子认知社会的兴趣及融入社会的自信心,增强孩子对协作、社会等方面的认知和动手能力。
每个孩子都是小天才,每个孩子都具备非凡创造力的潜能。爸妈正确的启发引导将给孩子的创造力发展带来无限可能。创造力是孩子学习的动力,是孩子重要潜能之一。
6个方法教你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1.不要以为孩子 “故意找事”
“天空是蓝色的!”
“鱼是在水里的!”
“看什么蚂蚁,快去上学!”
如果你对孩子说过类似的话,那么很遗憾,你可能就是在阻碍孩子的好奇心、激情和想象力。
长大成人的我们,脑袋已经被各种条条框框限制而不自知,更可怕的是,还失去理解孩子的耐心。孩子表现出闪光点的时候,在我们眼里却是不懂规矩,不听话,甚至是故意捣蛋。
下面这部8分钟的短片,就在不断警醒父母,不要“害”了孩子。这是一个关于父亲试图教儿子走“正确道路”,而最终他却被孩子点亮,明白孩子成长找那个最重要的是什么。
2.当心,这样的才艺班有毒!
前面也说了才艺是技能,并不等于创造力。
一些父母让孩子去上很多的才艺班,但万万没想到的是,有些老师会给孩子一些技巧或方法,这些技巧或方法却会限制创造力。
有的家长还会因为孩子画的不圆、不方、不正而懊恼,这实际是没有从孩子的身心特点出发,忽视了孩子自身的需要和兴趣的培养。
儿童画画哪里有什么技巧,它是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在i2国际私塾,外教们从来不会单纯教给孩子们绘画技巧,对于低年龄段的孩子,让他们自由发挥更重要。
(i2小学员画作:“半鱼半人半蝴蝶半鳗鱼”)
以为吗,孩子们画画是从来不怀疑自己技巧的,他们没有不能画、不敢画的东西。再复杂的人物景象,只要经过了他们的头脑,就会变的简练起来;再简单的食物只要经过他们的手画出来,就会变的丰富起来,这就是儿童画。
在孩子的世界里,没有什么音乐体系,绘画门派等条条框框,他们完全是随心所欲的在创造。
3.不要提供现成的答案
爸爸妈妈已经习惯了有问题百度一下的方式,但这样的做法不能运用到培养孩子上。
当孩子问问题的时候,你要这样鼓励他:“你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呢?如果这样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不要给孩子提供现成的答案,这会让孩子不再继续思考。也不要在听到孩子幼稚的答案时,就反对、纠正……很多情况下,站在孩子的视角,每一个问题都有很多有趣好玩的解答方式。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胡思乱想”的过程往往比正确的答案更重要。
4.做玩具的过程才是“玩”
童年少不了玩具,但我们家长习惯了买买买,买很多现成的玩具。买东西最便捷、最高效,但有得有失,这也是最没有创意的方式。你不能期望批量生产的玩具能培养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肖邦”“梵高”……
并不是反对买玩具,而是可以多让孩子自己动手。还记得80后小时候的各种手工玩具吗?它们是童年不可抹别的印记,手工制作带来的乐趣和能力的发展,超乎想象。
5.学着自己做“编剧”
讲故事的时候,可以给孩子几个问题,让他自己发挥想象力,讲出新花样。
拿小红帽的故事来举例
你可以一边讲故事一边问他:
如果你是小红帽
你会带什么礼物去给外婆,为什么?
如果你是外婆
平时应该做些什么来防备野生动物闯进来?
如果你是大灰狼
能不能找到其他食物来吃呢?
故事虽然有既定的发展情节,但你完全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如果换一种方式”……发展孩子广泛而多元的思维能力,同样的开始,不一样的结局。
6.世界那么大,带Ta去看看
i2国际私塾的很多爸爸妈妈,在假期的时候很乐于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欧美的高校,爬爬巍峨的高山……到不熟悉的环境中旅行,父母和孩子面对的都是未知的新鲜事物,让孩子把自己当成是一个探险家,在你的陪同下,探索这个世界。
旅行的价值在于暂时脱离熟悉的环境,去体验新事物,每当孩子感受到不一样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去到草原,为什么要住蒙古包,而不是建造房子;为什么在沙漠里要骑骆驼,而不是骑马…… 你可以给他很多很多的提问,刺激他思考,但是不要直接给答案。
放下“父母”的身份包袱
爸爸妈妈不要认为,自己已经是大人了,没办法改变,只要好好孩子的创造力就行了,自己没所谓。其实并不是,孩子不仅会模范你的一言一行,更重要的是,他也会潜移默化的被你的思维方式所影响。
所以,爸爸妈妈不妨也陪同孩子一起,重新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怎么做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放下你作为父母的角色,把自己当成一个刚刚出生的孩子,和孩子在一起时,一起想想还有什么新的角度看待世界,不要用已知的答案的和方法“纠正”孩子。
在画画、游戏过程中,在生活的方方见面,多给孩子“犯错”的机会,说不定,下一个改变世界的创意种子,就悄悄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