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一片真实、快乐的成长空间
发布时间:2021-03-12 幼儿园说课稿裸一片落叶 幼儿成长故事 幼儿成长故事大全 小威是个很可爱的孩子,虽然平时有点调皮,但他仍旧是个让老师放心的孩子。可是,昨天放学的时候,突然发现他的左脸上青了一大块。本以为他是和同学打架了,才弄成这样的。所以,问他究竟怎么了。可是,让我感到疑惑的却是小威的回答。起先他吞吞吐吐的没有说话。于是我想,还是先和他妈妈说明下情况吧。可是当我一提到他妈妈,小威就急了,他马上说这是不小心撞到了墙壁弄出来的,妈妈已经知道了。我带着疑惑又看了眼伤口。怎么也不像是撞的呀,倒像是被打了。当时想着,既然他说是撞的,那就明天晨会课上利用这个例子好好地教育下班级中的小朋友们,以后走路要专心。于是,在今天的晨会课上,我提出了这个例子,并且请小威说说当时的情况,这时候,小威显得很着急,都说不出话来了。于是我肯定了这中间一定有一些问题。等晨会课结束,我将他请到了办公室。我明确的告诉他,这个伤口肯定不是撞出来的,欺骗老师是不对的。于是他小声的说,妈妈不让他把事情告诉老师。再三询问才知道,这是他爸爸打的。因为他在做口算题的时候有点粗心,做错了几道题目,爸爸在一气之下动手打了他。
在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后,我教育他以后千万不可以欺骗老师,当然也不能欺骗其他人。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对于他家长的做事态度,我决定和他们好好沟通。作为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怎么可以教孩子说谎呢?孩子在做题时避免不了会犯错,家长应该有耐心,教育孩子相信家长比我们老师更有体会。不可能一教就会,就说孩子小的时候学说话,也不是家长教了一遍就会说了呀,必须一遍遍强调,才能在孩子的口中渐渐地听到清晰的字眼。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给孩子一点的空间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给孩子一点的空间”!
今天放学晚接的时候,我们班大部分的家长都非常准时的来接自己的孩子。
只有倪天宇和黄立洲两位小朋友还没有接走,他们俩就在教室里安静的坐着,睁着大眼睛使劲的往外看。
我在教室里收拾整理,看着他们着急的样子,猛然想到今天吃餐点的时候还多了一个苹果(有个小朋友没有来),于是我就说:“想家了吧,没关系的老师还在呢,对了这里还有个苹果想不想吃呢?”听了我的话,他们俩都急忙跑到我跟前抢着说:“我要吃,我要吃”可是就有一个苹果怎么办呢?,他们来俩都睁大眼睛看着我仿佛在说:“老师,你说怎么办呢?”我刚想要把帮他们解决,可又一想:“这样的问题时常发生,何不乘今天让他们自己解决呢,也许是个很好的契机呢”于是我就说:“这个苹果问题也挺让我为难的,到底该怎么办呢?你们又没有好一点的办法啊”他们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睛也鼓滴滴的直转,我也微笑的看着他们,过了一会儿,倪天宇说:“那不让黄力洲吃吧,我在家一直吃的”黄力洲一听连忙说:“不不,我家也有的,老师让天宇吃吧”他们俩你推我,我推你,我看着哈哈大笑说:“那你们都不吃,苹果怎么办呢?”力洲听了小声的说:“要不,老师你把苹果分开来,我们一人一半分开来吃好吗?”天宇也表示故意还直说:‘我们是好朋友,现在都有的吃了,真好!“我听了也表示同意,已经到了我想要的结果了。
于是就把苹果分开,他们俩津津有味的吃着苹果,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也暂时忘记了还没有人接的难过……一场风波就这样在无声中平息了。
事后我在想,在平时的教学教育中会经常出现这种吵闹争夺的现象,如果在孩子一求救,一告诉,老师立马就解决,孩子们也许一开始表面是会认同,可心里肯定辉不服气。
而且也不符合“以幼儿为本“的教学理念。
我们老师可以用一两拨千斤的方式,先去安抚幼儿的情绪,然后引导幼儿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样既解绝了问题,又增进了孩子的协商能力,有助于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有时候包办并不是最好的,有时候,我们应该给幼儿一定的空间,让幼儿自己去商量,这未必不是件好事。
关于“给孩子一点的空间”的精彩内容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不知道你是否都了解了呢,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内容!
给孩子一点空间
一走进小(1)班教室,孩子们总是叫着“蔡老师,你来了!”更有孩子们跑过来,抱住我的大腿,跟我亲热。孩子们喜欢我,所以他们很欢迎我去上课,最大的一个原因是我会带他们去玩沙。记得几天前还是下雨天呢,小朋友说:“老师,我们去玩沙吧?”他们很如饥似渴的样子。今天天放晴了,孩子有需要,我会把整个下午的时间都安排给孩子玩沙子。对孩子们来说,玩沙多有趣啊,可以无拘无束,无规无矩。但是我们的家长,甚至在职的老师就是因为玩沙很脏,会把衣服弄脏,更会把活动室弄脏,就一而再再而三不组织孩子去玩沙。试问,脏怕什么呢?脏了我们可以洗!但是孩子爱玩、想玩的天性抹掉了,那时候孩子还是孩子吗?
总是听见家长在带孩子的时候,孩子玩这个玩那个,家长很抗拒,“这个不要玩,太脏了!”“那个不要玩!”“画画太脏了,弄得满手是油画棒!”这是孩子啊,他们就是在玩中学,学中玩!不玩,你让他们干什么呢!
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去玩,至于该怎么玩,老师要自己动脑筋思索,怎样玩,教出来的孩子才是聪明的。举个例子:有老师很死板地教孩子一个一个数数,这是孩子的表象记忆啊,认识字了但是一定不理解这个数字的含义。有老师就不同了,他们把数字渗透到游戏活动中去了,通过游戏这种载体孩子很轻松的认识数字而且也理解数字的含义了。
你把知识给了孩子,同时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这才是我们需要努力的地方!
给孩子一次机会,成就天空一片蓝
我们班的孩子活泼好动,其中不乏有调皮捣蛋的幼儿,他们就喜欢给你搞出点小动作来,好像一天不弄出点事情他们就不高兴。俊俊是我班最调皮的一个男孩,他每天惹的事情使最多的,不是这里弄弄,就是那里搞搞,每天对他真是没得办法,弄得头痛不已。今天上完第一个教学活动,孩子们刚吃完餐点,就逐个的排队喝水,非常的安静有序,(我们是1—10号先来在依次来的)可是俊俊呢就是不受约束管制,只见他拿着杯子在教室里跑来跑去,一部小心就把水撒在了桌子上了,我刚想去说他,可是只见他已经迅速的用手一擦,这一擦到好,被他发现了一个秘密。他兴奋的大叫:“你们快来看呢?我画了条大鱼.”他这么一喊,班里的孩子就沸腾起来,纷纷跑过来看,嘴里还直说:“真像,真像,俊俊你真棒!”朋友们的赞叹声让俊俊更加的来劲,当众表演起来,还有的幼儿连水都不喝了,也学起来了,用手指沾点水在桌子上画戚画来,可怜的桌子被弄得水迹斑斑。我给刚要发作,却猛然发现孩子们不经意中创造了一幅幅美妙绝伦的画:有的像朵花,有的像棵树,有的画的还是小动物,看着他们创作中忘我的神情,我不忍心说些什么,就让他们画吧,尽情的画吧……
在看着他们画的同时我突然想到,这不正是一次很好的美术教学活动吗?孩子们可以不受任何的局限,不受纸张大小,不受老师命题自由大胆的尽情的绘画,真的,我不想破坏这美妙的时刻,于是就大声的说:“孩子们,今天我们第二堂是美术活动,就用水来作画,你们画吧。”
事后,我在想这次活动是孩子们不经意中自然生成的,它体现了孩子们的聪明才能,积极的创新意识,极大的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从某种方面说明,调皮的幼儿并不是消极的,它从某个程度推动了班级的建设。记得一个伟人说过:“一个好教师,不能让幼儿那种成为好人的火焰熄灭。”我们应该尊重幼儿的意愿,走入孩子的世界,给孩子多一点的自信,多一点的鼓励,多一点的理解,多一点的机会,孩子一定会成就天空一片蓝。
给孩子空间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我给孩子们提供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球,我组织起玩球的孩子说:“老师想看一看,你们是怎样玩球的,有什么新发现。要跟别人玩得不一样,看谁的玩法多。”等他们尽情地玩了一会儿后,我让他们说说对玩球有什么“新”发现,孩子们边说边做给我看:可以滚着玩,可以踢着玩;可以向空中抛接球;可以拍球,可以原地站立拍球;双手拍球,左右手交替拍球;蹲着拍球,向前走一步,拍一下;拍一下,接一下;一边拍球,一边向外侧抬脚;两脚交替进…… 这时奕鸣也高兴地说:“用球可以做操,也可以像姚明叔叔那样投篮。”接下来,我便让大家把自己没玩过的方法再试着玩一玩。这时孩子们兴趣大发,玩得更热闹了。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让幼儿尝试创编球操。孩子们再一次进行尝试,三三两两一组,各显神通。
最后经过大家地商讨,选出各小组编排最好的一个八拍,根据动作特点把它们串在一起,形成了一套节奏感强,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花样球操。孩子们做着自己编排的球操,可认真了。 通过这个活动,我深深感受到:教师应多给幼儿提供尝试的机会,通过尝试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开启幼儿的心智。这样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而且也使幼儿的创造性得到了开发。
给孩子时间成长
我班新转来一个小男孩,名字叫李冠霖,虎头虎脑的,小嘴吧嗒吧嗒爱说话,特别招人喜欢。冠霖很喜欢上幼儿园,因为幼儿园里有很多小伙伴和玩具,但是,他有一个“毛病”,就是每当和小伙伴玩得开心时,就会兴奋得手舞足蹈,不加控制、不知轻重地拍打、拥抱小伙伴,因此,班里不少孩子常向我告状。
于是,我经常和冠霖沟通,告诉他:这样做不好,应该怎样做,每次他都会点头答应。可是他似乎有些过后就忘,屡教不改,一直反反复复。一次,冠霖刚准备拿起玩具冲向同伴,突然停了下来,然后走到我面前说:“杜老师,我知道不应该拿着玩具去撞小朋友!”听了他的话,我感到既惊讶又欣慰,发现之前的教导还是有效果的。
之后
,我总是特意观察冠霖的表现,发现一丝进步,马上进行鼓励加表扬,慢慢地,同伴到我面前告他状的少了,而冠霖呢,也融入到我们小班这个和谐的大家庭里了。
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行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尤其对于小班的孩子,更应该有耐心,对于幼儿的成长,应该给他们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在平时活动中不断改善自己的交往行为,只要能有一定的提升,教育就是有效的。
给孩子一片想象的天空
幼儿的想象基本上是以无意为主,他们的想象是一种联想,是由感知到的联想起有关的形象。
它受一定的情绪和兴趣的影响,而有意想象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
培养幼儿的有意想象,首先要从幼儿的无意想象入手。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我和小朋友一起到操场散步,当孩子们抬头看到天空时,广阔的视野给孩子们带来了愉快的情绪。
这时。
孩子们有感而发一些议论,这就是幼儿的无意想象。
我抓住这一想象的意识,进行启发,鼓励孩子去仔细的观察利用视觉的感受去大胆地想象。
小朋友观察后说:“天空象一块蓝色的布,”、“天空上有许多的大绵羊”、“天空上有许多小羊在奔跑”、“天上有一个张大嘴的大狮子”等,孩子们在观察中争论着,在争论中想象着。
老师适时地加入给孩子的想象推到了高潮,并启发小朋友由表及里,从简单到复杂积极地想象着。
这样使孩子想象得到了深化,在活动和观察之中,幼儿的想象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让孩子快乐成长
克浩是我班的一个小男孩,他懂事,认真,从不和别的小朋友打架,是老师眼中的好孩子。由于不小心把胳膊弄断了上学期一直没来上学,老师和小朋友都非常想他。克浩很老实,也很少说话,是典型的自我主义者,有时老师也很少注意到他,可有一次,因为他的听话,老师让他当了小班长,没想到就是这不经意的一句“克浩小朋友当班长,替老师管着小朋友”,让孩子高兴了一整天,甚至回到家还高兴的给姥姥奶奶打电话说自己当班长了,妈妈更是乐的合不拢嘴,孩子这么高兴,妈妈真的很欣慰。看的出来,每个孩子都需要教师的赏识,即使是一名并不是很出色的孩子。那天放学送孩子,克浩的妈妈拉着我的手说:“克浩说老师用的抹布很小,擦桌子时很费力,很费时,我给老师带去一块,所以非得从家里带块抹布来,今早上看你忙着接孩子,也没来得及和您说声,他说他把抹布放到桌子洞里了,没好意思跟你说。”我听了真的很感动:多细心,多纯真的孩子啊。回到教室,翻开他的橱子看了看,果然有一块大大的抹布在里面,拿到手里,心里竟然有种沉甸甸的感觉。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小天使,每个孩子都要我们的“特殊照顾”,需要我们的赏识。我们不经意的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赞扬的话语,都能使孩子的心灵变得温暖,甚至是能使孩子改变自己。所以,作为一名幼教老师,千万别吝啬你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话语、、、、、、努力让我们身边的小天使们都快乐成长。
给孩子一些创造的空间
在一次户外活动中,我给孩子们提供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球,我组织起玩球的孩子说:“老师想看一看,你们是怎样玩球的,有什么新发现。要跟别人玩得不一样,看谁的玩法多。”
等他们尽情地玩了一会儿后,我让他们说说对玩球有什么“新”发现,孩子们边说边做给我看:可以滚着玩,可以踢着玩;可以向空中抛接球;可以拍球,可以原地站立拍球;双手拍球,左右手交替拍球;蹲着拍球,向前走一步,拍一下;拍一下,接一下;一边拍球,一边向外侧抬脚;两脚交替进行……
这时丁文一也高兴地说:“用球可以做操,也可以像姚明叔叔那样投篮。”接下来,我便让大家把自己没玩过的方法再试着玩一玩。这时孩子们兴趣大发,玩得更热闹了。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让幼儿尝试创编球操。孩子们再一次进行尝试,三三两两一组,各显神通。
最后经过大家地商讨,选出各小组编排最好的一个八拍,根据动作特点把它们串在一起,形成了一套节奏感强,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花样球操。孩子们做着自己编排的球操,可认真了。
通过这个活动,我深深感受到:教师应多给幼儿提供尝试的机会,通过尝试调动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开启幼儿的心智。这样不仅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而且也使幼儿的创造性得到了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