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离开大自然 孩子会生病

发布时间:2021-03-12 幼儿园离园工作总结会 教育孩子笔记 幼儿园离园活动方案

■和自然的接触就像营养和睡眠一样必需,领孩子到自然中去是父母的责任。

■观察力、想象力、创造性以及专注的持久性,这些现代人不可或缺的品质,不能等到孩子进入校园才开始“教育”,不能错失大自然这个最好的课堂,不能错过在轻松的玩耍中感知自然这个最简单、最天然、最便捷的方式。

■鼓励孩子多出去玩,建立起孩子和自然的联系,就是在孩子心中埋下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种子。

自然缺失症是什么病?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每年有不同的主题——“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善待地球,保护环境”、“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节约资源做起”、“促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绿色城市”……这些美好的愿景,都要由人来实现,但如果未来的一代是患上了自然缺失症的病人呢?

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在成为一个新的物种,与自然隔绝的“宅男宅女”。

关心教育的人都知道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那是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1983年提出的,他认为人类有7种类型的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和自省智能。但很少有人知道,最近他提出人类还具有第八种智能——自然智能。

据威斯康星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威尔逊的研究,具有自然智能的儿童——

拥有敏锐的感受能力,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随时可以运用这些敏锐的感觉发现并区分自然界中的事物;喜欢户外运动,如园艺、野外远足,观察自然现象的实地考察;容易观察到周围的形状——相同之处、不同之处、相似之处和不正常之处;对动物和植物感兴趣,并细心照料它们;能观察到环境中他人无法察觉的细微之处;创建、保管或拥有自然物品的观察记录、素描、图画、照片或标本;从小就对与自然、科学或动物有关的电视节目、视频、书籍或物品非常感兴趣;表现出对环境保护和濒危物种的强烈意识;可以轻松地记住从自然界中发现的物品或种类的特征、名称、分类和数据……

但是根据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的观察,现代城市儿童与大自然处于完全割裂的状态,他呼吁要拯救这些患上自然缺失症的孩子,因为“孩子就像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样,需要和自然的接触”,如果没有与自然的接触,没有在自然中学习、探索、体验的经历,孩子的感觉和知觉都会受到影响,容易变得孤独、焦躁、易怒,在道德、审美、情感、智力成长中有所缺失。

北京的一位资深环境教育工作者胡卉哲认为,自然缺失症听起来是个新词,但城里的孩子背过《悯农》却没见过禾苗,吃过猪肉却没见过猪跑;分不清五谷,辨不出花草,认不出飞鸟走兽……早已被人们默认为社会发展进步不可逆的趋势:下一代比我们生活得更好,所以就无需和自然打交道了。

但在胡卉哲看来,自然并不只是一个任人类索取的资源集合体,同时也是人类生存所依的力量,是一切美、想象力和科学的源泉。和自然断裂,不仅会失去对生命的体察,更会让人生病——失去支撑内心的力量。

遗憾的是,渴望孩子拥有成功人生的家长们,忙着(也可以说是盲着)给孩子报这样那样的培训班,唯恐孩子在奥数、英语等各种才能上落在别的孩子后面,却很少会想到:和自然的接触就像营养和睡眠一样必需,儿童肥胖、多动症和抑郁症都与自然缺失症相关,领孩子到自然中去是父母的责任。

只有城市儿童易患病?

“自然之友”是中国第一家民间环保团体,胡卉哲说自己在“自然之友”从事环境教育工作时,明显感到来自城市家庭的孩子更加见多识广、口才更出众,显得更聪明自信,但也更缺乏耐心和注意力,容易变得暴躁。“比如有的孩子会整段整段地讲述他对‘全球变暖’的理解,还有对北极熊的担忧,确实挺有见地。但如果请他观察一下临近树上的小鸟,他却无法静下心来寻找”。

胡卉哲说,当把孩子带到林地,请他们去数数周围有多少种颜色的时候,很多孩子会兴奋地散开跑远,但有的孩子却会拿着笔站在原地,既不走也不看,埋头写下红色、绿色、紫色、棕色……“其实他写的只是他理解的颜色的概念。他就站在自然当中,却没想到要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和确认”。

农村孩子的情况如何呢?根据山东省肥城市老城街道百尺小学洪艳老师的观察,农村学生亲近自然的机会也在逐渐变少。洪艳注意到,不少家长外出打工,爷爷奶奶只能让孩子吃饱,任由孩子看电视、玩手机、上网玩游戏,孩子随同大人下地干活儿的现象几乎不复存在,有的孩子一二年级就戴上了眼镜。

洪艳认为,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发展,农民进城住上楼房,患自然缺失症的孩子会越来越多。如果说电视、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是孩子患自然缺失症的物质诱因,那么家长就是推手。因为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大自然才是孩子们放松的好地方,“作为一名农村教师,亲眼目睹农村孩子的变化,无助又心痛”。

“电脑、电视、游戏机让孩子更多地待在屋里,父母对于车祸、陌生人的恐惧,作业和各种课外班占满了孩子的时间,学校因为安全的顾虑,甚至连春游都不敢组织,孩子很难有机会前往树林和田野,大自然从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消失了。”“自然之友”会员、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负责人郝冰说,随着与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少,孩子的感官越来越限制在电脑、电视的视觉单一使用上,其他感官退化,逐渐变成生活的旁观者,越来越被动,心灵得不到滋养,人生经历越来越单薄。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情况都很严重。

自然缺失症能治愈吗?wWw.yJS21.Com

“当然能!”胡卉哲认为其实自然缺失症一点儿都不难治,只要走出屋门,来到户外,大自然自有其强大的力量,让躁动的心灵变得平静沉稳。玩泥巴,跳水洼,捡石头,听鸟叫,跑、跳、追……甚至什么都不做,一切交给自然就好。

胡卉哲说:“我们每次做营地活动的时候,第一天肯定是最难最累的。孩子们不习惯和自然接触,不愿意坐在土地上,不愿意摸泥土,看到小虫子就跳脚哇哇叫。但是每次结束的时候,他们都会变得在自然中自在安逸,会把小虫子放在胳膊上看,会挑舒适的草地打滚,不在乎自己弄得一身泥。他们也会变得更健康,更快乐。”她注意到,不管来自什么样的家庭、带着什么样的情绪,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在自然中得到或多或少的“治愈”,本能地感受到大自然直指人心的力量。

在北京,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多年坚持参加各种环境教育活动。从事媒体工作的洋洋妈妈说,女儿从小就是“自然之友”和“绿家园”的志愿者,第一次去内蒙古沙漠种草时才3岁多一点儿,小学阶段去过山西壶口种树、山东东营看大天鹅,去过中俄边境的额尔古纳河,在西南的怒江峡谷赶上过几十年不遇的大雪……和同龄人相比,她的自然阅历算是丰富的,曾在大自然中调动各种感官闻过、听过、触摸过、品尝过,这些鲜活的体验,让她上学后写作文很有灵气,摆弄起相机来在构图和用光上时有独到眼光,似乎吻合专家所言——充分地观察和全身心地感知自然,能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洋洋妈妈认为,童年的自然体验看得见的好处也许并不多,但自然缺失症的潜在危险却不可小视。她说:“没有或少有自然体验的孩子长大后,听到沙漠化、泥石流、野生动物濒危这些字眼时不会心疼,看到长流水、长明灯懒得伸手关上,喜欢选择方便的一次性用品、豪华的过度包装商品,觉得环保、低碳只是少数专业人士的任务而非每个人都能选择的生活方式……这将是多么可怕的未来!”

令人欣慰的是,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自发地参与到各种各样的环境教育活动中来。民间环保组织“常青藤”和中国儿童中心合作的小木屋项目,自2012年6月1日启动以来,就吸引了2000多人次5岁至9岁的孩子。“常青藤”负责人林岳认为,孩子不仅天然地喜欢接触自然,更可以在观察、体验、参与、领悟中学习对环境的关爱和责任。

到了自然环境中,家长应该怎么引导孩子呢?林岳说,首先要学会仔细观察,比如通常孩子们爱问这是什么花,我们从不简单地告诉孩子花的名称,而是启发孩子仔细看看,几个花瓣?都有什么颜色?长在哪里?有的花长在树上,比如樱花、桃花、梨花、海棠等,有的长在灌木丛,比如迎春、连翘、棣棠,还有的是草花,如鸢尾、雏菊。开花的时令不同、花期长短不同、生长环境不同……观察后我们再引导孩子们总结北京常见的花何时开,什么名字,有什么特点,如何观赏……

“还有观鸟,先让孩子们静静地听鸟叫,试着理解鸟儿在说什么。鸟叫至少表达了两个意思:我是xxx,我在这儿。不同时候有不同的涵义,比如求偶、御敌等,只要是有心人,就能听得懂大自然的语言,小孩子更有这种天性。”

除了观察和聆听,小木屋还组织类似“给小树穿棉衣”的环境教育游戏,“入冬之前,我们带着孩子们给树干绑草绳,变儿童破坏力为生产力,孩子干得可带劲了!”林岳说。

如果家长担心自己没有足够丰富的自然知识,没有信心带孩子去探索自然呢?来自台湾的环保专家李伟文认为,对孩子而言,知识的重要性远远比不上真实的感受。父母最好只是陪伴,只是倾听,最积极的作为顶多是鼓励与引导。“即便我们不知道任何自然知识,也可以陪着孩子看看天空,听听风声,重新使用眼睛、耳朵、鼻子和指尖,让很久没有仔细感受的感官活起来。陪着孩子在自然中散步,只要有一颗安静不急躁的心,大自然就会引领着我们,体会大自然的美好,知道一切我们该知道的。”

“自然之友”理事长、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认为,救治自然缺失症,就要沿着卢梭和梭罗向自然学习的方向,重建孩子与自然的联结,给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注入全新的营养,让孩子走进自然,体验自然,让郊游、户外活动和露营、野外垂钓和野外动植物观赏以及种植和园艺等传统方式回到孩子的生活中。当然,重要的前提是家长深信,“培养好人的秘诀就是让他在大自然中生活”(爱默生),“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蕾切尔·卡逊)。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耐心等待孩子自然长大


“妈妈,你帮我打个结吧。”儿子将装满玩具的塑料袋推到我的面前。

接过袋子,我麻利地打了个结,然后递给儿子,但小家伙并未伸手来接,而是说:“妈妈,你教我打结好吗?”

“当然好啦。妈妈慢慢地打给你看。”说完,我用左右手各握住塑料袋的一端,随后让它们交错而过,接着将其中的一端从底下绕了一下,再抽上来用力一拉,一个结就打好了。为了让儿子看得清楚,每一个动作我都做得很慢。

“我来试一试。”看了我的演示,儿子兴奋地拎过袋子,像我一样地将塑料袋的两端交错而过,但接下来,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将袋子的一端从下面绕一下再抽上来。尽管我手把手地教了他好多次,他却始终未能学会。最终,我气急败坏地吼道:“你真是个笨蛋,连个结都不会打。”

“我不是笨蛋!”儿子愤怒地对我嚷着,小脸涨得通红通红的。“我不学了!”

此后的日子里,儿子再未向我请教过打结的事情,而我也懒得再提。

前不久去书店买书,付完钱后服务员将书装在塑料袋里递给了儿子。接过袋子,儿子低头忙碌了一阵,然后举起袋子,非常骄傲地对我说:“妈妈,我会打结了!”

“真的吗?快打一个让妈妈看看。”

儿子蹲下身来,将原来的结解开。然后,就像我曾经教他的那样,让塑料袋的两端交错而过,随后一绕一抽再一拉,一个结就打好了。尽管他的动作还很笨拙,可他真的是会了。他是何时学会的?他又是如何学会的?我不得而知。但那时的我,却想起了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有开窍的时候。”这句话,是我的一位好友说的。

好友年幼时,她妈妈时常让她拎上两只瓶子去打酱油与醋,但无论妈妈怎么教,她都不能分辨那两只外表一样的瓶子。没办法,每次临走时,妈妈都要再三叮嘱她,左手拿的是酱油瓶,右手拿的是醋瓶。于是,一路上,她便心事重重地不停念叨:“左手酱油右手醋。”可有一次,待她小心地跨过路上的一条小沟时,脑子全都乱了,谁装酱油谁装醋?不知道,只能回家问妈妈……

就这样过了好久,有一天,她突然“醒”了过来,一下子就明白了分辨两只瓶子的窍门,那就是用鼻子闻一闻——酸的装醋,咸中带香的装酱油。从此,一切变得分外轻松……

原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果真有突然开窍的时候,就在一瞬间,孩子突然长大了。如此看来,对孩子我们既不要焦虑也不要失望,更不要伤害他的自尊心;作为母亲,我应当怀有足够的耐心与信心,慢慢等待他自然地长大。

网友评论:

hp_zhang:

现在整个社会的气氛都是浮躁的,所以对待孩子拔苗助长的现象比比皆是。理想就是悠悠然地看着儿子长大,可是真能做到这么超脱么?不敢想!

胖胖凡凡:

孩子还小,我们家长应该把心静下来,去倾听看看孩子真正的需要的是什么?当我们面对孩子请教的时候该怎么办呢?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话题!

忆诺:

虽然,每位孩子的家长时间都很宝贵,但是叫子女的时候,我感觉还是得全力以赴的去教,让孩子学会更多的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july_zhengjuan:

在现在这样拔苗助长的大环境下,家长要保护好孩子,允许她慢慢长大,也要家长因势利导的引导,家长的内心坚定并坚强,才能传达给孩子正确的信息,对家长也是一个考验啊。

舞乐飞天:

浮躁的结果是,教变成了灌。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课堂


让孩子们了解盆景的景、盆、几架如何搭配,走进花木种植场现场品赏形状各异的盆景作品,再亲手创作一个自己的盆景……4月3日下午,一场生动的“我与盆景”户外拓展活动在温州市鹿城区仰义一幼举行。

大门前低垂的紫藤,园内香柚、杨梅、桂花、石榴、茶花等十几种花木错落有致,周边还有花木种植园、竹林、田野、山地,走进仰义一幼,这所背靠青山、空气清新的民办幼儿园,会让你感觉孩子们与自然是如此亲近。

仰义一幼创办人、园长林春华老师说,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课堂、最大的乐园,孩子们在大自然这个大课堂里不断探索、不断学习,可以度过一个充满阳光气息和泥土芬芳的童年。

与自然相近相亲

春天,孩子们可以最早看到迎春花的笑脸,观察到柳树发芽的过程;夏天,知了的鸣叫声是孩子们最好的摇篮曲,满枝的杨梅调节着孩子们的肠胃;秋天的石榴,飘香的桂花糖,都会在孩子的梦中出现;更绝的是冬天,梧桐树上小松鼠的身影早已消失,雪花飘舞……一年四季,不同的时令,仰义一幼的孩子们总有机会在户外活动,既开阔了视野,也享受到了城里孩子无法企及的自然野趣。

“人的一生最快乐的时光就是童年,亲近自然,鼓励孩子去户外运动,将给他们的童年留下美好的记忆。”林春华老师说。虽然幼儿园所处的地理位置较偏僻,生源条件不理想,但这里的自然环境非常好,周边有山有田野,还有水库。大自然是激发人类潜能的富矿,引导孩子在大自然中取材,可以开拓一片无垠的天地。

有不少家有幼童的朋友问林老师:孩子年纪那么小,怎样进行美育的活动?她总是这样建议她们:带孩子去接触大自然,让大自然来开导他、启发他,让他去抱抱这棵树,摸摸这块石头,在草地上打个滚,在小溪边戏一下水。家长唯一要留意的,就是保障他的安全,其它的全部交给大自然。

开放式的扇形教育

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仰义一幼展开了自身独特的“扇形”教育,即以环境教育为支点,以品格养成、习惯培养、体能锻炼、积极乐观性格培养、参与/合作/自主意识与能力培养及家长教育思想培养等为支线,以语言能力、数思维能力、音舞美劳等为展开面,开设了一系列科学教育活动,将课堂从封闭的室内搬到了室外。

因此,仰义一幼孩子们的活动总是被安排得特别丰富:在自家的山地里开展亲子植树活动;杨梅成熟的日子里,有的孩子会每天在树下翘首,也有的会爬上杨梅树远眺,等到可以摘上几盘甜美的杨梅,在园里摆上桌子,就是一场开心的水果派对;在田野里奔跑追逐,拔萝卜采野菜;带着孩子们去采摘瓯柑……从水果节、桂花节到番薯节,从采绵菜、拔芹菜、挖番薯到摘豌豆,这些特色的户外拓展课程,极大地丰富了幼儿生活,使孩子们的各种能力在活动中得到了更好的锻炼和发展。

该园还将大门外的一块岩壁精心地整理了一番,成了孩子们的天然攀岩场,如今他们已经可以上下自如。

撒欢田野运动会

扛甘蔗、抛柚子、抬萝卜、跳草垛、拔河……去年11月,仰义一幼举办了一场别具一格的田野运动会,也是一场很原始且纯粹的儿童运动会。

谈到这场在甘蔗地里进行的田野运动会,林春华老师依然十分兴奋。她说,那天,冷空气刚刚离开我市,久违了的阳光倾洒在田野上,全园的老师和孩子们都玩得非常投入、尽兴,在散发着泥土清香的田野里摸爬滚打,奔跑追逐,小朋友们的衣服上沾满了泥土和干草,但他们健康快乐的笑脸在阳光下,却洋溢着幸福,让人欣慰。

林老师说,这样的田野运动会今后将每年举办一场,今年计划邀请部分同一区域的幼儿园一起结对开展活动。她说,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课堂,孩子们在拥抱大自然时,是健康、快乐和美丽的。

孩子亲近大自然的四个原则


尊重孩子和敬畏自然,大人持有如此的态度,孩子自然也会有所反应。

1.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通过提问、指出有趣的景象或声音,尽量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有的孩子不能马上习惯在和自然这么近的情况下进行观察和探索,所以你得给他找点乐趣,一点一点地把他带入到观察的状态中,并让他知道你对他的发现非常感兴趣。

2.先观察、体验,然后再发表意见

有时自然界中的一些景象会令孩子全神贯注。暂时不了解观察对象的名称也没有关系,一棵树的内涵远比它的名字丰富得多。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触摸并闻闻树皮和树叶,感知树上、周围及依赖于树而生存的各种生命。看一看,问一问,猜一猜,当孩子开始与自然产生共鸣,你和孩子的关系也会变成共同探索自然的伙伴。

3.接纳、回应,分享真实的感受

户外活动会自然而然地激发出孩子的热情,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评论、每一次快乐的惊叹,都是你和孩子沟通的良机。你会发觉接纳并尊重孩子的想法,你们之间的相处就会变得轻松、愉快。除了告诉孩子一些基本常识外,最好也能更多地和孩子谈起此时此刻对周围这一切的感受。

4.所有的体验中都充满快乐

总会有令人兴奋或感到有趣的事情在大自然中发生,敏锐地观察到它们,随时调整你们的探索计划。无论是欢呼雀跃的游戏,还是安静的体验,如果你能一直都很快乐并充满热情,孩子自然而然就会被吸引。而且,每一次当你全心投入和孩子一起在大自然中嬉戏时,你自己对于自然的感悟性也会有所提高。

让孩子睡到自然醒!


让孩子睡到自然醒!昨天小爸接儿子回来时说:“以后早上我们得早去幼儿园了,今天园长都说了,冬天快到了,早饭不能留时间长了,都凉了呢?”那就意味着儿子得早早起床了,但是小家伙早上都是睡到自然醒才高兴呢。

现在的父母真的很不容易,如果家里没有老人帮助的话,早上就算你起得再早,孩子没醒,临上班之时也是着急忙乱的,想让孩子睡到自然醒真是一种奢望。那就让孩子早早上床,但问题时我们下班回来准备完晚饭、吃完收拾完,再给孩子洗澡等等,再和孩子玩的时间就特别少,孩子怎么可能早睡?我们一般是八点半钟让儿子洗漱完毕,他还要摆一会积木,玩一会早教机,再看一会书讲一会故事,一看钟表都九点多了,等他睡着了九点半钟,儿子能睡,一般睡到自然醒是早上七点多了,穿衣洗漱再磨一会儿,就到七点半钟了,幼儿园一般七点到八点吃早餐,我们开车到时快到八点了,儿子就成了最后吃早餐的小孩子。

我们因为小爸是自由职业者相对时间能宽松一些,要是赶上家长上班远,那就得早早让孩子起床,早早让孩子上床睡觉才能保证孩子的正常睡眠时间,睡眠是小孩子长身体的最佳方式,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一般的小孩子很难保证睡眠时间,这对孩子的身心发育非常不利,所以只要时间允许,我是坚决不让小爸叫醒儿子,能多睡多久就睡多久,大不了在家吃早餐。儿子是幸福的,每每早上都可以睡到自然醒,而且睡够了的儿子一睁眼就冲你甜甜一笑,明媚极了,身体也很好,精神状态也很好,保证孩子一定的睡眠就是保证孩子的健康!!

常常会看到大清早被父母牵着上幼儿园上学的孩子,睡眼惺忪,一脸的疲态,有的甚至哭哭啼啼,一般还以为是孩子不够乖,不能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其实那是孩子没有睡够觉的原因,觉没有睡足,哪来的精神?哪来的力气?体质又怎么能好?睡眠是万事之本,切不可舍本求末,丢了孩子的健康呀!

让孩子睡到自然醒,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如果时间允许请一定要这么做,睡到自然醒的孩子都很聪明呀!!

走进大自然拯救孩子纯真的爱


走进大自然拯救孩子纯真的爱自从看到**毫不留情的用小手把小蚂蚁按死后,我都一直在自责和检讨中,到底是什么将一个仅仅一岁多的小孩变得如此狠心,难道真的是**爸所说的人性本恶?三字经里的“人之初,性本善”在现在的时代竟变得如此苍白无力,作为妈妈我一直为**的健康成长而骄傲和自豪,却忽视了对自己的爱心教育。

在收到《宝宝聪明就这样简单-动植物篇》这本书,正好是个星期五,晚上我连夜把这本书一口气读完,之所以能一口气连夜把它读完是因为和作者发生了太多的共鸣:

在这本书的第三部“大小自然观察者”中作者的前言是这样的:我们培养孩子的自然观察智能,除了为开发他们的智力,也为孩子建立真正的爱以及学会付出爱而奠定基础,在自然中,感受到自然之美,还人懂得如何去爱护这自然,这种爱的能力对其是否能拥有平和幸福的人生更为主要。

走在回家的路中,我抱着**坐在靠窗户的位子上,这次**没有睡觉,而是注视着外面的山山水水,一会指指这一会指指那,而我也是竭尽所能的教她,**的语言发育一直不是太好,还只限于十多个词,我在路上指着杨树告诉她:这是杨树,遇到柳树呢就告诉她:那是柳树。让人很意外的是她竟然会说了,虽然吐字不是很清晰但可以听到,本来是教她,后来变成提问她啦。会了“柳树,柏树,土,石头,山,杨树”这几个词。

就像书里作者所说的,大自然才是孩子们最好的学习天地,在自然中拥有无数幼儿喜欢的教材,它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县会随着季节的交替而变换,只要我们稍稍动脑筋将其进行收集和整理,就有收获很好的创意游戏。

大自然是奇妙的,最奇妙的地方就在于小至一只蚂蚁,一片花瓣,大至无边的海洋,变化无穷的云,都充满美丽的景象和奥妙的原理,如果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走进自然,喜欢自然,爱护自然,《宝宝聪明就这样简单-动植物篇》这本书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这本书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由快乐的生长,看万物生长,听自然歌唱,把自然当作孩子最好的老师,在生活细节中去发展孩子人格,拯救孩子的爱心。

孩子“选择性缄默症”会自然消失吗?


妈妈带3岁的小桃到医院看病,可麻烦的是,小桃一走进儿科诊断室,便一言不发,无论妈妈和医生怎么努力,小桃总是侧着身,别过脸,把嘴抿得紧紧的。医生问妈妈,小桃这样的情况持续多久了,妈妈说小桃来医院的路上还有说有笑的,但只要有陌生人在场,她就不说话了。

孩子只对熟人说话

从事临床心理学多年的刘珍妮向记者说道,不少家长把孩子出现这些症状的原因都归为“性格害羞、内向”,甚至以为是孩子口腔发育有问题,带孩子去儿科看病。其实,这些孩子的语言器官没有器质上的改变,他们只是得了选择性缄默症,属心理上的言语障碍。

得了选择性缄默症的孩子主要表现为在公众场合拒绝讲话,不与人交流,但会通过其他肢体语言和别人进行交流,但越是鼓励其讲话,越是缄默不语。另一些孩子则表现为:在幼儿园里问一句说一句,回家后则一言不发。由于其言语的表达在场景上和对象上有鲜明的选择性,故称选择性缄默症。

多发于3~7岁女孩

在临床诊断中,刘珍妮发现,有选择性缄默症的孩子多半是3~7岁的女孩。究其原因,与其敏感、胆怯、孤僻的性格,平时父母过分溺爱、保护或环境变动、遗传因素等有关。3岁的小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她刚上幼儿园不久,环境起了变化,而且女孩天生比较敏感,当不熟悉的第三者在场时,很容易紧张,怕说错什么而给别人取笑,长此以往,便宁愿缄默不语。

鼓励多参加集体活动

刘珍妮提醒说,大多数孩子的缄默症还不太明显,很多家长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然消失。正是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只是害羞,并没有多加重视,从而进一步扩大高焦虑素质对孩子心理的影响。

“高焦虑素质对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刘珍妮向记者说道,“就拿小桃做例子,若她妈妈不重视这个问题,小桃的高焦虑素质将日渐巩固,那么她对外界的不安全感将逐渐增强,她对社会产生不信任感,认为社会总处于高危状态,那么恐怖症和焦虑症也就可能慢慢形成。”

因此,家长若发现孩子有出现选择性缄默症的倾向,要注意,首先不要强迫孩子说话,淡化孩子不愿意在陌生人面前说话这个问题,也不要在其他人面前指责孩子;其次改善生活环境,给患儿一种耳濡目染的家庭温馨感;另外,应鼓励这类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相关推荐

  • 离开城市的喧嚣感受大自然的句子34句 经过筛选整理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为大家提供更精彩的《离开城市的喧嚣感受大自然的句子》内容,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句子。大家都非常热爱大自然吧,让我们一起放空思绪,享受片刻大自然的悠远安宁与静谧美好。大自然有天然疗愈力。...
    2023-06-17 阅读全文
  • 大自然的孩子作文通用 撰写文章是我们展示自主思考技能的关键方式,借由写作,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自身的优点和短处。我们该如何精炼我们的写作技巧呢?在编者的观点中,“大自然的孩子作文”这篇文章在许多篇章中,特别值得一读。请将这篇文章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2023-10-04 阅读全文
  • 春季带孩子走进大自然 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正在发育中的孩子更是如此,春天,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是心理疾病的高发期,是孩子强身健体、抵抗疾病的重要时期;春天,是长个儿的关键时刻,是走进大自然的最好时光,是孩子种植希望,放飞梦...
    2021-12-24 阅读全文
  • 耐心等待孩子自然长大 “妈妈,你帮我打个结吧。”儿子将装满玩具的塑料袋推到我的面前。 接过袋子,我麻利地打了个结,然后递给儿子,但小家伙并未伸手来接,而是说:“妈妈,你教我打结好吗?” “当然好啦。妈妈慢慢地打给你看。”说...
    2021-04-04 阅读全文
  • 让孩子回归自然 春暖花开,是外出踏青的好时节,我们中班组也组织了一次春游活动,滨河公园半日游。春游的时候天气特别好,爸爸妈妈带着菠萝宝贝们来到滨河公园集合,在今天这么高兴的日子里,菠萝宝贝们都带上了自己的宝贝出来了。...
    2021-02-03 阅读全文

经过筛选整理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为大家提供更精彩的《离开城市的喧嚣感受大自然的句子》内容,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句子。大家都非常热爱大自然吧,让我们一起放空思绪,享受片刻大自然的悠远安宁与静谧美好。大自然有天然疗愈力。...

2023-06-17 阅读全文

撰写文章是我们展示自主思考技能的关键方式,借由写作,我们能更深入地了解自身的优点和短处。我们该如何精炼我们的写作技巧呢?在编者的观点中,“大自然的孩子作文”这篇文章在许多篇章中,特别值得一读。请将这篇文章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对这个主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2023-10-04 阅读全文

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正在发育中的孩子更是如此,春天,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是心理疾病的高发期,是孩子强身健体、抵抗疾病的重要时期;春天,是长个儿的关键时刻,是走进大自然的最好时光,是孩子种植希望,放飞梦...

2021-12-24 阅读全文

“妈妈,你帮我打个结吧。”儿子将装满玩具的塑料袋推到我的面前。 接过袋子,我麻利地打了个结,然后递给儿子,但小家伙并未伸手来接,而是说:“妈妈,你教我打结好吗?” “当然好啦。妈妈慢慢地打给你看。”说...

2021-04-04 阅读全文

春暖花开,是外出踏青的好时节,我们中班组也组织了一次春游活动,滨河公园半日游。春游的时候天气特别好,爸爸妈妈带着菠萝宝贝们来到滨河公园集合,在今天这么高兴的日子里,菠萝宝贝们都带上了自己的宝贝出来了。...

2021-02-03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