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你可以不走寻常路
发布时间:2021-04-07 幼儿园说课稿喜欢你 幼儿走秀活动方案 幼儿园走教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我们进行了主题《美丽的春天》。区域活动中我准备了粉色的颜料、桃树的枝桠轮廓图,还准备了一幅范画。陆陆续续有几个孩子来到了美工区,他们很喜欢玩色,所以一会功夫区域里就热闹非凡。
在绘画的时候,我先是引导幼儿观察我的范画,Z宝就急着说:“吴老师,我喜欢蓝色,我能够用蓝色画树枝吗?”我心里一咯噔,“这样画下来的作品肯定会不符合我们平时的赏美习惯,可转念一想,现代的教育理念不就是提倡允许孩子创新,允许他们“不走寻常路”吗?为什么我们总是想着让孩子们按照我的想法与要求去做呢?为什么不去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创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呢?为什么不让他们自己去想去做呢?于是,我决定试一试。“当然可以,你觉得怎么样好就可以怎么做!”得到了我的肯定,孩子们欢呼雀跃地忙乎开了,C宝她选用了粉色的枝桠,W宝也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绿色。yJs21.COm
虽然最后展示的作品不是很符合常规的,可是有了孩子的自己的喜好和个性的作品更能让孩子们感到成就感,Z宝开心地说:“吴老师,你觉得我今天画的桃花好看吗,我好喜欢哦!”我也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吴老师也很喜欢呢,和别人的不一样,和吴老师也不一样,真有自己的想法呢!”看的出来,听了我的话,Z宝脸上写满了自豪。
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一直渗透着要允许幼儿不同,可是在真正地实践中,教师往往会被一些因素所摇动,所以,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教师尽量少干预,强调创造的过程,注意幼儿的情感体验,不能太在意幼儿的创造结果,教师在交流中要多了解孩子,善于观察、分析孩子的各种情况,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教给孩子技能技巧,让孩子画出心中的画,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扩展阅读
宝贝,你真棒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会给人留下许多感动。只要我们细心去体会,一个鼓励的眼神或者是一句赞赏的话就会令我们的内心偶起波澜。我是一个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老师,对于幼儿教师这一工作,我的内心是有所害怕的。我不知道该如何面对那一群天真无邪的宝宝们,他们的性格差异总是让我感到手无足措。是我的导师——陈翠香老师一步一步带我脱离这惶恐的感觉的。来到七幼,跟着陈老师学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对我的宝宝们说:“宝贝,你真棒!”我们班有一个宝贝,他的名字叫做周子钰。周子钰是一个胆小的宝宝。记得有一次在进行“小马过河”的活动时,大家都很兴奋,其中也包括周子钰。可是在踏上平衡木的时候他却好长时间都没有迈开步伐。我走过去问他:“宝宝怎么不走呢?“老师,我害怕,我不敢过!”看着他那期待可是又胆怯的眼神,我笑了,摸着他的头对他说:“没关系,老师相信你可以走过去,老师在旁边用双手保护着你,可以吗?我们来试试吧!”“好,老师你可要保护好我哦!”“没问题!”我用双手在他的身边围成一个圈,并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对他说:“来,我们开始过小河!”他迈着步子小心翼翼的走着平衡木,我的双手一直伴随他走完全程。他走下来的时候,用兴奋的声音对我说:“老师,我走过去了,我还想再走一遍,你可以再保护着我走一遍吗?”“当然可以了!”他快乐的跑到队伍里等待着。等到他的时候,我还是用双手在他的身边围成了一个圆圈圈,等到他走到一半的时候,我悄悄的把手放了下来。他全神贯注的走着平衡木。等到他走下来的时候,他指这平衡木对我说:“老师,你看!我又走过小河了而且没有掉到小河里哦!”我微笑着对他说:“宝宝,你可真棒!你知道吗?这次可是你自己走过来的啊!”“老师,你没有在旁边保护我吗?”“有啊,可是老师看到你那么勇敢,走的那么好,老师就想看看我们家宝贝自己走过来啊!你看,这不是你自己走过来的吗?没有老师的保护你也可以啊!”“那老师我能自己走一遍吗?”“当然!老师很希望!”接下来周子钰在没有我的保护下靠自己走过了平衡木,虽然他还是小心翼翼的走,但是相对于他之前的不敢可是进步了很多!看到他可以自己独立“过小河”我感到非常自豪,看到他因为自己可以独立走平衡木后的兴奋表情,我感到非常欣慰。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便会时刻鼓励着我们的宝宝给他们信心。当他们不敢发言的时候,我就会对他们说:“不要紧张,老师相信你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当他们学会自己穿衣服的时候,我会他们说:“宝宝越来越厉害了,都能自己穿衣服了呢!”当他们将自己亲手画好的画交到我的手中的时候,我会摸着他们的头笑着对他们说:“宝贝真棒!画的画可真漂亮啊!”…这些鼓励和称赞的话,虽然并不能让他们一步就成功,但是可以让他们一点一点的树立信心,我相信他们会变得越来越棒的!曾经有人这样对我讲过,我们的宝宝是一群来自天堂里的小天使,他们坠落人间,给人间带来了纯洁和感动。作为老师的我们,应当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让他们自信快乐的成长。我们的宝宝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需要我们用露水和阳光一点点的浇灌;我们的宝宝就像一本书籍,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给予鼓励,给予称赞,让他们有自信,这样他们会变得更棒!请不要吝啬我们的语言,请用真诚的口气对宝宝们说一句:“宝贝,你真棒!”
宝贝,你真棒!
晶晶上幼儿园也有几周了,她和老师们也都熟悉了。因为孩子很活泼开朗,老师们也很爱逗她。
记得几天前,因为幼儿园不就餐,王老师离家远,中午时间又短,她经常在园凑合一顿,我和孩子就有意邀请她到我家吃饭,就因这个,老师们都逗她。一天,张老师逗她说:“晶晶,我也去你家吃饭吧。”孩子说:“你去了,那欣彤姐姐想妈妈怎么办?”“那叫欣彤一起去呀。”张老师说。孩子说:“那欣彤爸爸也想你们。”“那好说,叫欣彤爸爸也一起去。”张老师说。孩子高兴的拍着小手说:“太好了!”开始,大家还以为孩子不愿意让他们去才故意那样说的,没想到那是孩子故意设的局,其实她很愿意别人到我家来,平时也经常主动邀请小朋友到我家来玩,还记得有一次,逸敏到我家来玩,说要走,她连忙说:“姐姐,我给你倒饮料喝吧!”结果逸敏真的不走了,孩子就是用这种方式挽留住了逸敏。
我觉得这很好,她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了,同时我也发现,孩子在我们不知不觉中长大了。宝贝,你真棒!妈妈真为你感到高兴!
对不起宝贝,是老师错怪你了
起床以后,和往常一样孩子们很有秩序的拿着自己的小杯子在饮水机旁边等着接水喝,我也在忙着给我们班的小女孩梳头发,忽然,不知道谁哭了起来,我赶紧跑了过去,原来是明宇啊!我问他怎么了?他一边哭一边指了指自己的肚子,我一看他的衣服湿湿的,我用手摸了一下还是热的,我掀开衣服一看,肚子上红红的,这时候我看见我们班的小淘气王延敏小朋友就站在明宇的旁边,我以为是延敏接水的时候不小心烫伤了明宇,就把她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当时延敏哭着说不是她弄得,而我却认为她是在说谎没有理她。
下午喝水的时候,我看见明宇拿着杯子自己在饮水机旁边接热水,这时候我忽然想起了上午的事情,原来是我错怪了延敏小朋友,我批评了明宇,告诉他接水的时候要小心一点,如果被热水烫伤了会很疼的。我又向延敏小朋友承认了错误,小延敏笑着对我说:“没关系,我原谅你了。”
有时候老师不能凭借自己的主观意识来评判事情的对错,应该询问清楚再下判断,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为小朋友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宝贝,老师错了,对不起。
不上幼儿园可不可以?
论坛里经常有这样的讨论,家长觉得自己有能力有精力来安排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所以不需要去幼儿园。
或者有的人,不够自信,想和大家求证一下这样的想法是不是行得通。
不上幼儿园肯定是可以的,实际上很多孩子(甚至是京籍)都会面临无园可上的情况,毕竟学位就这么多,如果幼儿园那么必须,就不会孤立在义务教育体系之外了
说这个问题,就要说其实幼儿园是在解决什么,简单说,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有益儿童发展的场所。那么家长如果可以提供,当然这不是问题,尽量做到科学计划,行为规则的培养,尊重认知规律的教育引导,良好的同伴关系……我相信有的家长会做得很好,事实上我也见过非常成功的案例。
所以这确实不是问题,如果你想好了,就做吧,但是我有一些建议:
一、科学的计划
如果在家看护,包括说计划去看什么,参加什么活动,大致要有一个规划,3-6岁的教育纲要类似的,可以参考一下,数学思维,艺术启蒙,母语的熟练习得,以及二语的引入,规划一下,而不是我今天想教什么就是什么。
有人可能不同意,我确实见过这样的前辈,
他说我没计划,我就是想什么教什么,
我说你看看你教过的,其实你的计划已经无形融入了,你能做到不刻意计划,但是你很清楚教了什么,没教什么,该教什么
总之,有计划,有目的,这几年宝贵的时间会更有效果。
二、行为规则的养成
如果不打算走入集体生活,那么可以跳过这一条。
如果此后还要走最大众化的道路,那一定要注意做好规划。因为大多数人,都不能永远生活在家长提供的这个小圈子里面,所以只要有一天终要融入社会,和别人打交道,就必须做好准备。
而一个人的成长和自我实现,除开智力的发展,往往体现出差异的是在情商,性格,自我管理这些非智力因素。
其实很多全职看护者,本身的教育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太过随意,想几点起就几点起,懒得吃饭了就不吃了……所以产生的孩子没有规则感,自律能力差,粘人等现象。
太过的规则当然不好,我们已经纠正了,但是绝对不是没有规则。幼儿园的接送时间,三餐以及作息时间,其实也是在为小学做准备,更适应这个节奏的生活。
那么在家看护的话,不说和幼儿园那样严格,但是得有这个意识去培养。
三、个人满足感和集体成就
如果不打算走入集体生活,那么也可以跳过这一条。
孩子可能因为幼儿园老师的一朵红花,因为牙科医生奖励的贴纸,爱上幼儿园,爱上看牙。所以说如果一个行为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说具体一些,比如认同、自豪、成就感、满足……这些正向的情绪,就会让他愿意坚持,并且激励自己更好的发展。
这些未必是家长能提供得了的,所以就一定要多参加比如亲子活动,读书活动,手工活动,多给孩子提供那些来自外部的认可和激励机会。
四、合适的同伴关系
我把入园看这么重要,因为我觉得这是他真正社会化的第一步。他终有一天要融入社会,要和别人打交道。
所以他需要学会,朋友,冲突,关爱这些关系概念。比如孩子抢东西,比如打闹,你会发现,99%的孩子都是没恶意的,这些孩子,一分开就想念,一见面就打闹,坐那恨不得摸摸同学的头,摸摸脸,如果前提是老师看护得力,家长也明辨是非,那这些都不是问题,很多矛盾孩子自己就能化解。化解之后是更好的一种心理发展。
那么在家抚育,就需要把同伴关系这块,加强一下。
五、摒弃自己的焦虑
不去幼儿园本身不是问题,一点都不是,有很多可借鉴的,但是家长一定要收起自己的焦虑
选择这一步,自信去做,科学地去做,不要把你的焦虑带给孩子,不要把今后的什么问题都归结在“我没上幼儿园”,自信地承担后果并积极改进。
很多人,你说再多,她还是焦虑,那我真的劝这样的家长,你都没有足够的信息说服自己,你哪来信心保证未来三年的科学抚育?
-----------------------
这个做法确实很不容易,注定要付出更多,我也很敬佩这些为了孩子全心全意付出的家长。
在这,我得说几句不中听的话,前面是”道我好者是我贼“,”后面是"道我恶者是我师"。
一、不去幼儿园本身不是问题,但是到这一步,家长应该反思
一开始就没打算去,无所谓去不去的,请无视。还有核心区以及有的区域,确实有现实困难,这个另说
绝大部分区域的现实是,上幼儿园不难,只要不一门心思裸报名园牛园示范园,都不会空着。论坛里,那么多一家一家踩点的帖子,人家怎么做到的,信息是腿着去看的、问的,不是坐电脑前面等的。
如果真的到最后公立私立都没戏,尤其是京籍,排除特别困难的区域,这样的家长得是多么疏忽,多么不上心才到这一步,恐怕得反思一下。今天没有幼儿园不要紧,三年后幼升小,再六年小升初,千万别在那些重要时刻耽误孩子
二、不要说“我小时候就没上,不也好好的”这样幼稚的话
别的都是理由,但是这个不是。
我们小时候,还不用接送呢,自己脖子挂着钥匙就回家了,这样比没一点意义。
我比较反感这样的话,是因为,除了让你宽心,没一点用,甚至还会忽略自己抚育的责任感,小看了这件事情,该做的没做好。
所以,去不去都不是问题,重要的是无论选择什么,都好好的规划它,三年不短,但也会很快过去。
还是那句话,“越努力,越幸运”,共勉
常规可以这么抓
我班有一个特别调皮的男孩,可以说他一秒钟都闲不住,例:其他幼儿都在认真上课,他却到处乱走,请他站在墙边他却抠墙壁,请小朋友们休息他却去摸别的幼儿等等。刚开始我非常之头疼,就狠狠的批评了他,但过后他又是原样。接着我采取不理睬的方式,但没想到他越发肆无忌惮。在这之前我从未遇到过类似案例,这使我非常懊恼。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拿小奖品来吸引幼儿,我发现他眼睛直盯着我,于是我就对他说:“请他坐好了。”他马上就将小手小脚放好了。经过这一件小事,渐渐的我尝试只要他做的好的地方就在同伴面前大力表扬他,甚至有时会请他来当小老师或者值日生来增强其自信心,提高其注意力。经过两个月的坚持,他能坚持认真的上完一节课,据家长反映,他在家的脾气好了许多,现在能将所学唐诗完整的流畅的背诵出来。这让我很是骄傲。幼儿园生活应该是井然有序的,然而排队就是外出活动、游戏、入厕、喝水、洗手必不可少的过程。刚接手小班时,排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因为每次幼儿们都个排个的,老师们为了队伍的整齐和幼儿的安全着想就不得不自己动手,将幼儿一个个幼儿排好了,几天下来,老师们都觉得很累。于是我就萌发了个想法:“为什么不锻炼幼儿自己将队伍排好呢?”说干就干,于是在每次排队的时候我都会用轻柔的声音对幼儿进行正面教育:“请小朋友们叉腰轻轻的走到周老师这来,排好了的小朋友就当小老师看好前面小朋友的小脑袋,我们还要排成漂亮的宝宝。”与此同时排的好的幼儿大力表扬,并请他站在最前面当火车头,在走的过程中仍然是请小朋友就当小老师看好前面小朋友的小脑袋,还边念儿歌或唱唱歌曲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久而久之,效果非常明显,现在只要老师请幼儿排队,小朋友们就立马排好了。一天的活动下来老师们就省心多了。
宝贝,真拿你没办法
“宝贝,到时间了,我们要走了。”
“我不嘛,你真讨厌,我要在这玩玩具!”
“班车来了,明天再玩吧,快点走吧。”
“就不好,就要玩玩具。”说到这里,宝贝就开始哭,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就开始犯愁,但又不能不管他——他是我们园出了名的难缠的宝贝。眼看着班车就要走了,我又急又气,每次都要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像他这种脾气的孩子硬碰硬是不行的,得来点软的。
于是,我用同情的语气和他说:“宝贝,我知道你不是故意要闹的,你是想告诉老师你还想玩一会玩具对吧?”宝贝轻轻的点点头,我又接着说,:“我就说嘛,平时都那么乖,那么讨老师喜欢,怎么会不听话呢?”宝贝又点头并有点得意了,看到形势好转,我赶紧说:“要不明天你早点来,所有的玩具都给你玩,怎么样?宝贝一听,想了想说:“嗯,那好吧。”“走,快跑,坐车去”我拉着宝贝飞一样的奔向班车,心想:“真是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孩子。”
第二天早上,宝贝并没有早来,但却给我了一个意外的惊喜,当时我都有点惊呆了。他来到活动室时,其他小朋友正在静静悄悄地画画,我习惯性的说了一句:“宝贝,早上好,去拿彩笔画画。”只见他有点不高兴的去拿了彩笔,转身看了看我,我用手示意他回到座位上坐着画,这下可惹恼了他,一下把彩笔摔的满地,说:“你骗人,你是骗子。”丢下这一句话,就坐地上哭泣来了,我心想;“真是个奇怪的孩子,谁又招惹他了。”
“宝贝,谁又惹你了,你告诉我!”
“就是你,真讨厌,说话不算数,讨厌、讨厌!”
我满头雾水,这到底怎么了,宝贝带着哭腔说:“你昨天说让我玩玩具,可你今天不让我玩,我就生气了。”我这才明白过来,“老师没说不让你玩啊。只是今天忘了,现在赶紧起来,我就带你去玩。”宝贝瞬时哭脸变笑脸,我拉着他去洗脸,边走边说:“你现在都长大了,有事情咱好好说,别再闹脾气好不好。”宝贝“嗯”了一声。
宝贝的事让我明白了:孩子不会无缘无故的闹,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他们的内心在想什么,对于孩子我们得用心去感受、去体会、去琢磨他们细腻的心思。
宝贝,你为什么推人?
今天第一堂课后,组织小朋友入厕。在排队时,有个小朋友告诉我,老师,桐彤推范智岩了。我一听,徐桐彤平时是个很乖巧的小女孩呀,她怎么会推人呢。于是我叫过桐彤,轻声问她,宝贝,你推范智岩了吗?嗯,她点点头。为什么呀?“……”我没听清楚她的话,让她再说一遍,还是没听清,而且我好像有点误解了她的话,有些生气了。压住火气,请她再说一遍原因:老师,我不让他的手放在嘴里,手上有细菌,会肚子疼的。哦,原来是这个原因呀,我释怀了,轻声说:宝贝,下次要说话提醒他,不能动手推小朋友,推人是不对的。桐彤点点头,入厕去了。留下我自己沉思良久。
上个周开放日的时候,我讲过《为什么会肚子疼》,这节课中有提醒小朋友要注意平时的卫生习惯,不能把手放进嘴里头。看来她的小脑子是牢牢记住了,真的很欣慰,每到这时候,心中总是幸福的,自己说过的话对孩子产生了很好的影响,这就是为人师的骄傲和快乐!我也很庆幸,我控制住了自己的生气,听孩子说完了,要不真的会伤孩子的心的。
我幸福,因为我快乐,因为我是一名快乐的幼儿教师!
宝贝,教你学会倾听
在活动开展中孩子们对于知识掌握很好,能说出流利的儿歌,但是在活动的开展中,孩子们不管是在教学活动中,还是在小朋友互相交往时,都喜欢抢别人的话,乱插嘴,争着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能去仔细听别人的讲话,这样,就导致其他小朋友无法听清楚,造成活动室里特别的混乱,活动没有办法进行下去,如何培养孩子安静倾听的好习惯,成了常规培养的重点。通过从网上查阅资料,总结出几点,希望对幼儿的培养有所帮助。(一)让孩子学会倾听 多与孩子交谈,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我对自己的关注,让他们知道我没有叫自己回答问题并不是我不关心自己,而是要给其他小朋友一些机会。我要帮助孩子认识到不认真倾听会产生的后果,增强倾听的自觉性。尤其在活动前,要明确活动的要求,不忘记提醒孩子要专心听讲、认真做事。而在活动过程中,当孩子注意力分散的时候,我要有意识地利用语言、表情、动作等给予暗示,及时提醒他们集中注意力,逐步培养孩子专心做事、遵守纪律的好习惯。(二)开展适当的行为强化 当孩子出现符合规定和要求的良好行为时,我的表扬、鼓励或奖励就是一种行为强化,使他们产生愉快和满足感,从而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倾听习惯。如当他们活动时认真听讲、大胆回答问题时,应及时给予表扬和掌声鼓励。就要时时关注这些儿童,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只要他们有点进步就及时抓住并给予表扬,使他们产生被信任感,以增强其信心,强化其良好行为。(三)利用“指令性游戏”发展孩子倾听能力,培养孩子倾听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