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心里的爱
发布时间:2021-04-12 爱的童话 幼儿园手的教案 爱的教育笔记常有听说爱在心头,然而这回我看到了、感受了、听到了我班孩子内心里实实在在的“手心里的爱”。每一位幼儿都是精灵,在他们的内心世界里所有的事物都是美好的,他们没有成人思想的繁琐,纯真的心、至诚的话语,让我又好笑又感叹。
今天是繁琐的一天,上午半天我没有在班上,由搭班老师一个人带班,直到我中午回来,之后搭班老师就跟我讲上午班里发生的事情:“妮妮上厕所的时候被小朋友推了一下嘴唇都撞破了”针对这件事情,中饭过后就对孩子们进行了安全教育,然而,这个教育并没有达到效果,有孩子还是为了维护自己“抗议”这个教育。
这不
,紧接着下午起床上厕所又发生了一件坏事“子涵用小手去抓小朋友的脸。”周围的孩子大喊道。这下我愤怒了,中午才进行的安全教育才多长时间居然又有事件发生。把子涵和小沈阳叫了过来,还没等我开口。小沈阳就急着说:“老师,子涵用脚踢门,他没有用手推,我让他小声点不然老师会生气的,他不听、我就轻轻地拍了一下,但是他就用手挖我了。子涵当然也不示弱,欺负了人还要据理力争,面对他的力争我不在意一味的认为是他犯了错误,所以拿起了一把(连纸都剪不了的)小剪刀“对付这个经常欺负人的小朋友”,对孩子们说:“今天我要把子涵欺负人的小手剪掉,语毕便故意拿起小剪刀示意要真的剪掉,鸦雀无声,子涵一味的逃避,”几秒钟下来,下面的孩子们还是没有“拯救”子涵,这下,我有点急了,说:“孩子们,要不要原谅他?要不要给他一次机会。?”接下来的声音异口同声,“我们原谅他的,老师,他下次不会再打人了,”还有些孩子七嘴八舌的说:“老师,如果他的手剪掉了,他的妈妈会伤心地。”“我们再原谅一次,如果下次再打人我们不跟他交朋友。”“子涵的小手画画挺好看的”。
针对孩子的这些说法,子涵是否能够得到真正的改正,通过孩子们这些稚嫩的话语子涵是否以后都能记得这次做的不对下次改正。但是过后我的这个顾虑打消了,就在快放学的时候,子涵上厕所不会擦屁屁,我过去了,就在帮助他的时候,子涵说了一句让我很感动的话:“老师,刚才我很害怕,”“那以后还会不会这样?”“不会了,以后我不打人了,老师,你还会喜欢我吧?”“会的,只要你改正打小朋友的坏毛病,老师还会喜欢你。”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手帕里的故事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情况:一部分幼儿总是踊跃举手发言,另一部分幼儿却很少举手发言,有的甚至从不举手发言。老师往往会请举手的孩子发言,而很少让不举手的孩子回答,即使请了他们,他们也说不出什么。无形中导致爱举手的孩子更加踊跃,不举手的孩子总是沉默着。应如何为沉默孩子创造发言的机会,让他们有话可说呢?
一天,娇娇小朋友带来一条新手帕,上面的图案很好看,色彩也非常鲜艳。他非常喜欢,偷偷的拿着看了又看。我走过去对她说:“娇娇,是什么东西呀?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好吗?”她高兴的把手帕递给我。我打开始说了一句:“呀!这手帕真好看!”这时,全班小朋友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这里来了。有的也赶紧掏出自己的手帕给我:“老师
,看我的,看我的……”这时,我想,如果用这些手帕上的图案来编故事不是很好听吗?于是,我说:“今天我们就用自己美丽的手帕来编故事好不好?”全班小朋友都兴奋的拍手说:“好!”然后一个个都争着上来编故事,就连平时不愿发言的也说得津津有味。看来孩子们对自己熟悉的、喜爱的事物还是有话可说的。
以后每周娱乐活动时,我允许幼儿从家里带一些自己喜爱的书或玩具来编讲故事或作介绍。我对那些胆小孩子的发言给予充分肯定,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克服不敢在集体中发言的害怕心理。
这样,不仅提高了幼儿的欣赏能力,而且丰富了幼儿的语言活动,满足了幼儿交往的愿望,还是有社交退缩倾向孩子的交往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
大班里的小能手
本网站为各位幼儿教师解决教案难题,下面给大家带来一篇“大班里的小能手”!
来来是一位可爱的小女孩,圆圆的脸蛋红扑扑的,就像熟透的苹果,人见人爱。
爸爸妈妈单位的叔叔阿姨都喜欢抱抱她,找她说话,可胆小的她总是以哭来回报大家,弄的爸爸妈妈很没面子,终于到上幼儿园的年龄了,爸爸妈妈满怀希望的送她上幼儿园,没想到,她变本加厉一发不可收拾的发起嗲来,每天来园总是哭哭啼啼,搞的爸爸妈妈无所适从,等他们一离开幼儿园,她就“抓住”自己喜欢的老师怎么也不放,像个小尾巴似的,老师到哪里哪里就有她。
刚开始为了帮助她尽快适应集体活动,老师一直哄她,鼓励她,让她慢慢适应集体生活,眼看她慢慢的长大,笑脸慢慢地爬上孩子的小脸,集体活动中也有她可爱的身影,偶尔还能看到她举手发言的情景,老师真高兴。
就这样,孩子进入了中班,原本奶声奶气的孩子,猛然间长大了许多,大部分幼儿都不再哭着上学了,可来来还是整天眼眶红红,不是舍不得放开爸爸妈妈,就是不愿离开幼儿园。
整整一个多月,每天总是找点理由哭上一场,弄的爸爸妈妈心里毛毛的,小朋友都开始厌烦了“怎么每天哭啊”一听说她哭了,孩子们都躲得远远的,只有最喜欢她的宝宝每天不厌其烦的给她拿餐巾纸,帮她擦眼泪。
针对这一情况,老师和爸爸妈妈商量了许多对策:哪天不哭奖励红花一朵;不要提哭字,告诉孩子老师最喜欢来来的笑脸;等等的方法用在她身上只是昙花一现,转身就失去效果。
警察爸爸说“再这样下去我都不行了”,老师妈妈说“我教过那么多的学生,怎么我的孩子会这样,真拿她没办法了”,于是老师说“我们该改变一下策略了,过多的哄让她得寸进尺,还是试一试其他方法,看看效果如何。
”征得家长同意后,老师开始寻找机会了。
一天,午睡起床,孩子们都开始有序地穿衣服叠被子了,刚睡醒的来来又开始每天的“功课”了,孩子们纷纷嚷着:“老师,来来又哭了。
”宝宝心疼地对老师说:“我去拿餐巾纸,来来哭了。
”老师严肃地说:“我听到了,你也不用给她拿了,让她哭个够。
”听了老师的话,宝宝以为自己听错了,眨巴着眼睛看着老师“我去拿纸巾”“不用了,你管自己去吧”保育员老师看见了,连忙跑过去又要开始抱她了,老师更加严肃的说“谁动来来我批评谁”听到这句话,保育员老师只好放开了手,这时其他原本想帮想哄来来的孩子都吓住了,悄悄地离开午睡室,哭了好半天的来来发现今天谁都不理她也傻了,停止了哭泣,转身看着老师,老师毫无笑脸地说“自己穿好衣服出来吧。
”说完也转身离开了午睡室,五分钟后,孩子自己整理好衣服乖乖地排到队伍等着老师梳辫子。
看到孩子的样子,老师忍住自己的笑,一本正经地对着全班孩子说“我喜欢笑的孩子,喜欢讲道理的孩子,你们都是我的好孩子。
”小朋友听了各个满脸笑容,只有来来楞楞地站着,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离园时,老师将情况与家长进行了沟通,统一了教育的意见。
第二天一早,爸爸开心地对老师说“见效果了,昨晚上很乖没有哭过。
”从此以后,乌云过后见太阳,来来再也没有哭过,原本胆小的她开始主动和大人交谈了。
妈妈说“现在带出去好有面子,叔叔阿姨都叫她‘小仙女’了”。
老师心宽了许多,总算有所交代了。
如今,来来已经是大班的孩子了,成了班里的小能手,不论是主持节目、跳舞、念唐诗、下围棋总能让大家眼前一亮,宝宝说“我最喜欢现在的来来,以后我还想和她在一起。
”眼看就要上小学了,来来的哭劲又要上来了,这回爸爸妈妈、老师、小朋友都不会阻止她了,原因很简单“马上要毕业了,舍不得离开老师和小朋友”。
真有点受不了。
不知道本文“大班里的小能手”是否对你有所帮助,感谢您的阅读,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浏览其他页面!
角落里的关爱
户外活动开始了,孩子们有的玩沙包、有的玩跳绳、有的玩皮球……院子里热闹非凡,生机勃勃,到处都是孩子们的笑脸,开心的笑声。
我们大二班的小朋友在练习跳绳,看他们跳的多起劲呀。
突然发现有一个小朋友躲在墙角,我悄悄地走过去,发现子阳整自己躲在墙角,脸上挂满无奈。
他是一个遭遇家庭不幸的孩子,性格内向,很少与同伴接触,一日活动中,总觉的这孩子少了些童稚,多了些忧郁,户外活动时,他总是自己躲在一个角落,不愿跟其他的小伙伴一块做游戏,一块活动。
因此我们会常常关注这个可怜的孩子,常用爱的眼光去看他,用温暖的手去牵他的小手,摸摸他的头,用宽阔的双臂去拥抱他,并且让班里的孩子们都去接近他,跟他做游戏,教他跳绳、玩球等。
三个月过去了,有一天孩子们告诉我:“老师,子阳会跳绳了!”真让人惊叹啊!于是我高兴的抱起他:“你太棒了,继续努力!”子阳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我又不失时机的在全班孩子们面前表扬了他,还让他跳绳给大家看,从此以后,子阳时不时不地展示跳绳的本领,很多花样技巧让他跳的很轻松自如,别的活动也随之增进,整个人都变了,变得爱说爱笑,活泼自信。
这件事,让我看到表扬在幼儿教育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形成自己肯定与自我欣赏的良好心态。
同时,让我意识到不管哪一个孩子,都需要爱,需要温暖,尤其是来到我们集体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真诚的伸出援助之手,一切都会变得那么美好!
小班幼教手记——爱心在传递
“妈妈,这个小姐姐真可怜!”这是我与女儿说了唐微媚小朋友的病症后,女儿跟我说的话。女儿还说:“妈妈,我们是不是应该帮帮她呢,我把压岁钱拿去给姐姐看病吧。”很开心女儿有这样的意识,会去同情她,帮助她。我很开心的答应了她的要求,并且表扬她这么有爱心。
幼儿园里老师们和小朋友纷纷都献爱心去帮助这个不幸的小女孩。小朋友们还从家里挑选了义卖物品,把物品义卖后帮助这个孩子。女儿也从自己的玩具中挑选了几样带回去幼儿园,平时她都是很喜欢这些玩具的。这次听说玩具卖钱给生病的姐姐,她还很认真的挑了几样自己喜欢的。到幼儿园后看到各位家长也捐了很多钱,然后拿来了许多物品进行义卖。让我感到很温暖
,马上让我感受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觉。身边的好心人真的很多。
我想有这么多人在帮助这个小女孩,她肯定能感受到。大家都希望这个小朋友能快点好起来。她不幸生病了,被病魔折磨着,但是她也是幸运的,有那么多的人在帮助他,在鼓励她,在陪她一起战胜病魔。
爱吮手指的诚成
诚成是个聪明可爱的男孩,很讨人喜欢。可是他有个坏毛病,时不时地吸手指头,尤其是睡觉的时候,非要像吸奶一样香香地吸着指头才能入睡。为此,父母和老师常教育他,让他明白吸手的危害性,同时也想了很多办法纠正他的不良习气,但都无济无事。
一天午睡时,我坐在诚成的小床边,和他亲切地交谈,我问:“你的手指是不是很甜?让老师也吃几口吧”说着,就抓起他的小手欲往口里塞,他急忙缩回手,一个劲地说:“不甜!”我说:“不甜你为什么老是要吸手指头呢?”我洋装很想尝尝他手指的味道的样子,他躲闪着不让,显然,诚成很不情愿让别人来吸他的手指头。我突然想到尝试用这种以毒攻毒的方法,来纠正他的坏毛病。我告诉他,以后发现他吃手指头,老师也跟着一起分享。
接下来的日子,偶然发现诚成在吃手,我和班上的老师便凑上去假装要吃,他总是把手藏在身后,表示不再吃手了。就这样,我们采取的以毒攻毒的方法,慢慢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诚成吸手指头的次数慢慢变少了,诚成的父母对此方法表示接受和理解。现在诚成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吸手指头的坏毛病只是偶尔会犯。
对待孩子的不良习惯,教师要注意找到适合的方法,不至于伤害孩子的自尊,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就能有效地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改掉坏毛病。
放手去爱
放手去爱,中八班蒋晨莉,看着这群小宝贝从小班升入到中班,在各个方面孩子们都有很大的提升,包括自理能力。同时在这学期,我们也在培养孩子的自我服务意识。
在小班时我们帮助他们做的事情现在都要宝贝独立完成。小班时孩子们的豆浆杯子都时我们阿姨帮助他们洗的,现在他们要自己吃完后自己把自己的杯子洗干净归位放好。还有早上喝豆浆时,之前都是我们阿姨帮忙倒好,小朋友过来喝,现在每个桌子上都有要给茶壶,小朋友自己给自己倒豆浆喝。他们想喝多少也可以有自己选择。这样更加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记得他们刚开学洗杯子,洗完杯子后总是一地的水,而且水上也会被水打湿。我跟老师发现都及时引导孩子如何正确的洗杯子。比如水开小一点,杯子接水时就不会喷上来。另外洗的时候,一只手拿杯子,一只手应该伸进杯子里面,里面的杯壁和杯沿都要用水去擦一遍。这样洗出来的杯子才会更加的干净。
在小朋友喝豆浆倒豆浆时也有发现问题。因为水壶比较重,许多小朋友提不起来。提起水壶倒豆浆时还要按住把手那里的开关,小朋友就更加控制不好。我们先每组选派一名能力较强的孩子为小朋友倒豆浆。我告诉他们一手拿壶柄并且用手按住开关,然后另一只手抬起壶底。这样就容易倒了。现在每周还有小组长,帮助小朋友分发碗喝勺子这些。
经过近一个月的练习,小朋友对这些事情已经做的很好了。而且也很愿意帮助其他小朋友。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老师们看在心里,甜在心里
孩子们都长大了一岁,懂事了,长高了,小嘴巴也甜了好多。这一个星期总体看来,孩子们在寒假里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不仅在学习方面,还有在自己日常的生活方面。比如:我们班潘世杰小朋友,去年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很不懂事的小男孩,不知道是说他单纯呢还是思维跟不上教师,在每一节课中他的思路总是跟不上老师,总是比其他孩子慢,反应能力也非常的迟钝,后来在学期结束的时候,慢慢的发现在课堂中他的小手也会慢慢的举起来了,发言的内容也开始跟上了老师,不敢说是全对的,至少有些是跟这节课有关的。开学的这两天,在我上课的时候,我明显的发现,他的思维能力越来越有进步了,发言的正确率也提高了,好像真的是长大了一岁,智力和各方面都长大了。以前小便总是要小在身上的,现在没有这样的情况了,以前会动不动的哭,现在也没有这样的状况了。现在的他,在班级里很多小朋友都非常喜欢跟他玩,他会去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小朋友做一些积极微小的事情,会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老师们看在心里,甜在心里。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自己的保护下健康快乐的长大,家长们也能放心的把自己的孩子放在我们的幼儿园。希望在接下去的日子里,我的宝贝们都能茁壮快乐的长大,都能变的很懂事,不再需要老师和家长们细心呵护,能靠自己的力量健康成长。
爱吸手指头的诚成
诚成是个聪明可爱的男孩,很讨人喜欢。可是他有个坏毛病,时不时地吸手指头,尤其是睡觉的时候,非要像吸奶一样香香地吸着指头才能入睡。为此,父母和老师常教育他,让他明白吸手的危害性,同时也想了很多办法纠正他的不良习气,但都无济无事。一天午睡时,我坐在诚成的小床边,和他亲切地交谈,我问:“你的手指是不是很甜?让老师也吃几口吧”说着,就抓起他的小手欲往口里塞,他急忙缩回手,一个劲地说:“不甜!”我说:“不甜你为什么老是要吸手指头呢?”我洋装很想尝尝他手指的味道的样子,他躲闪着不让,显然,诚成很不情愿让别人来吸他的手指头。我突然想到尝试用这种以毒攻毒的方法,来纠正他的坏毛病。我告诉他,以后发现他吃手指头,老师也跟着一起分享。接下来的日子,偶然发现诚成在吃手,我和班上的老师便凑上去假装要吃,他总是把手藏在身后,表示不再吃手了。就这样,我们采取的以毒攻毒的方法,慢慢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诚成吸手指头的次数慢慢变少了,诚成的父母对此方法表示接受和理解。现在诚成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里,吸手指头的坏毛病只是偶尔会犯。对待孩子的不良习惯,教师要注意找到适合的方法,不至于伤害孩子的自尊,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就能有效地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改掉坏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