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信种在孩子的心中
发布时间:2021-04-17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 在幼儿园孩子不合群怎么办自信是一种情感体验,对于孩子来说,从小就建立起良好的自我评价系统,树立自信,会为他将来成功度过一生,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如何才能把自信的种子种在孩子的心中呢?幼教专家给出以下几条建议:
无条件地给予爱
让孩子知道,不管他好看与否,健康与否,父母都会爱他,这将是孩子自信心滋长的最佳土壤。作为父母,应该慷慨地给孩子爱,更多地拥抱他、亲吻他。在帮他改正某个错误时,明白地告诉他,你不能接受的是他的行为,而不是他这个人。
给孩子足够的关注
尽量抽出时间,陪陪孩子,这样会让他感觉到来自父母的重视。陪孩子的时间不一定要很长,只要你在上网浏览时,停下来跟正想和你交谈的他聊上两句;或者关掉电视,回答他提出的一个问题;等等。保持与孩子眼睛平行的交流,这会清楚地告诉他,你是在认真关注他。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给孩子选择时,最好让他在两种选择中作出决定,比如,穿背带裤还是条纹裤;画硬笔画还是水彩画等。因为如果不加限制,孩子往往会做出数不清的选择。孩子在一次次为自己作主的同时,也一次次赢得建立自信的机会。在自己的判断得到肯定时,孩子的自我评价也会大大提高。
支持孩子健康安全的冒险行为
支持孩子在安全状态下探索新鲜事物,尝试各种体验。尽管这些冒险行为会有多次失败,然而,不去尝试就永远也不会成功。面对孩子的失败,父母如果能在自己“帮助和保护孩子”的愿望和孩子完成冒险的需要之间找到平衡点,将会有利于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
允许错误发生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和鼓励孩子冒险,无疑会使孩子时不时犯些错误。事实上,这些犯错体验,也是孩子树立自信心的必修课。孩子犯错时,父母不要横加指责,而应帮他找出改正错误的方法。这样不仅不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还会使他明白,接受和改正错误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给孩子的成功搭个梯子
给孩子买易穿易脱的衣服;准备一个可以让他够得着的地方,放他的书和玩具……所有这些,都是给孩子创造满足自我需要的机会,不仅有助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还会让他产生“自己的事情能够自己做”的自豪感。
肯定良好的行为
每个人都会从别人的肯定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父母每天应尽量多地夸夸孩子一天中做对的事情。表扬孩子时,一定要具体。具体实在的表扬语言,会令孩子产生成就感,提高自信心,同时,也让他懂得做什么是对的。
给予鼓励
鼓励是一种认可的行为,而不仅仅是对所取得成绩的奖励。它意味着,尽管孩子在学着用餐具的时候,把一盘食物掀翻在地,你还是面带微笑支持他;尽管孩子在学唱一首歌的时候漏了好多词儿,你还是会给他一个深深的拥抱……
表扬和鼓励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奖励行为(你做到了!),后者奖励人(我为你感到自豪!)。表扬让孩子觉得把一件事做得完美的时候是好孩子,而鼓励则是对努力的认可。
yJS21.com更多精选家园共育阅读
10种孩子不自信的表现
我们都希望孩子自信,但生活中也存在自卑的孩子,自卑是一种性格缺陷,而一个人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儿童时代。自卑的孩子有十大表现:
1、常年情绪低落
如果孩子常常无缘无故地郁郁寡欢,那很可能就是自卑心理使然。
2、过度怕羞
儿童,特别是女童略有怕羞纯属正常,但如怕羞过度,则可能内心深处隐含有强烈的自卑情绪。
3、拒绝交朋结友
一般来说,正常儿童都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谊,但具自卑心理的孩子绝大多数对交朋结友或兴趣索然,或视为“洪水猛兽”。
4、难以集中注意力
自卑感强的儿童在学习或做游戏时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只能短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这是因为“挥之不去”的自卑心理在作祟。
5、经常疑神疑鬼
自卑儿童对家长、教师、小伙伴对自己的评论往往十分敏感,特别是对别人的批评,更是感到难以接受,甚至耿耿于怀。
6、过分追求表扬
自卑儿童尽管自感“低人一等”,但往往又会反常地比正常孩子更追求家长和教师的表扬,而且可能采用不诚实、不适当的方式,如弄虚作假、考试作弊等。
7、贬低、妒嫉他人
自卑儿童的另一变态反应是:常常贬低、妒嫉他人,如可能为邻桌受到老师表扬而咬牙切齿甚至夜不能寐。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他们为减轻自家因自卑而产生心理压力设计的宣泄情绪的渠道,尽管这往往并不奏效。
8、自暴自弃
占大比例的自卑儿童往往会表现为自暴自弃、不求上进,认为反正自己不行,努力也是白搭。更有甚者,还可能表现出自虐行为,如故意在大街上乱窜,深夜独自外出、生病拒绝求医服药等,似乎刻意让自己处在险境或困境之中。要是遭到家长指责,便以“反正我低人一等”作辩解。
9、回避竞争、竞赛
虽然有的自卑儿童十分渴望在诸如考试、体育比赛或文娱竞赛中出人头地,但又无一例外地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因而断定自己绝不可能获胜。因此,绝大多数自卑儿童都是尽量回避参与任何竞赛,有的虽然在他人的鼓励下勉强报名参赛,但往往在正式参赛时又会临阵逃脱,甘当“逃兵”。
10、语言表达较差
据专家所作的统计,高占8成以上的自卑儿童的语言表达较差。他们或表现为口吃,或表述不连贯,或表达时缺乏情感,或词汇贫乏等等。专家们认为,这是因为强烈的自卑感极有可能阻碍了大脑中负责语言学习系统的正常工作之故。
在生活中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
年轻的父母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信了,这里介绍几种方法,供父母们在家教实践中参考运用。
■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孩子愿意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是父母应该感到高兴的事情。我们要耐心倾听孩子内心的陈述。当我们以认真的态度去审视孩子的时候,孩子会觉得我们是在乎他的。倾听时的态度要和蔼,只有敢于在父母面前表述自己态度的孩子,才是初具信心的孩子。
■给孩子表扬就是给他信心
即使是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只要孩子认真完成,就算结果我们并不满意,也要给孩子及时的表扬与鼓励,因为适当的称赞是孩子进步的动力。
■珍惜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
即使工作再忙,也不要忘记抽出小部分时间来陪孩子玩耍。只有父母的关爱才能让孩子变得开朗,而缺乏父母关爱的孩子,往往显示出自卑的情绪。
■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去
每当学校有活动或者演出时,爸爸妈妈要尽量参加,你的意外出现会让孩子信心倍增,而此时此刻,孩子也最能感受到父母给自己的关爱。
■与孩子协作,共同完成家庭活动
比如让孩子参加有趣的游戏或者家务劳动等等。在实践中既可以增加孩子的见识,也能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父母的表扬是孩子自信心萌发的基础。
■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给孩子分派任务,比如打扫他自己的小房间。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被需要,小小的成就感是培养孩子自信心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
■与孩子一起阅读
挑选优秀的青少年读物,与孩子一起阅读。然后,让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尽情发表自己的言论。只有敢说出看法的孩子,才是自信的孩子。
■做个自信满满的父母
孩子常常在我们不经意之间模仿大人的言谈举止,所以,我们自己首先要充满自信。如果作为成人都不能对事物作出自己的肯定与判断,又怎么去要求孩子呢?
伤害孩子自尊毁掉孩子自信的18种做法
家长无意中的一些话,有时候会激励孩子向前,但也有会伤害孩子自尊毁掉孩子自信的,例如下面列举的18种做法,家长应该尽力避免。
1.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没人赏识他。
例如学习不行,长相不行,交际不行,干家务不行,马虎,粗心,让家人为他受累……总之,他没有行的地方。
2.经常拿比他“行”的人刺激他。
例如这种话要时常挂在嘴边:“看人家××,从不让父母操心!”这类话最具打击力和摧毁力,是摧毁孩子的王牌语录。
3.使孩子产生罪恶感。
父母把自己塑造成为家庭牺牲者的形象,这样会使孩子产生罪恶感。而一个有罪恶感的人往往采用自暴自弃的方法度过一生。
具体方法举例如下:经常告诉孩子,自从有了他,你连电影也没看过,你为他操碎了心都累出病来了,最好再具体说出你身上的哪种病是由于他造成的。或者说,如果不是为了照顾他,自己早就在事业上有大发展了。
4.和孩子说话时口气决不能和蔼。
切不可使用商量的口吻,一定要使音量达到70分贝以上,一定要使用命令式的口吻。
如果还能配合一些挖苦讽刺的汉语词组,则效果更佳。如“你真蠢”“你混”“没见过你这么傻的”“怎么生了你这么个东西”等等。
5.孩子的一切要由你来决定,切不可给他一点儿自由,他的行踪你要密切注视。
他如果有日记,一定要设法查看;他如果有信件,一定要审查。这样做能在他心里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觉,造成他是一个受人操纵的木偶的感觉。一个怀疑自己不是人的人是绝不可能奋发上进的。
6.要学会迁怒的本事。
单位上遇到不顺心的事,回来后要想方设法找理由给孩子泼狗血。无论什么事都归功于孩子的过错然后教训他,并制止他流眼泪。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增强孩子的自卑感,同样可以造成他不是人的感觉。
7.从孩子婴儿时期开始,就对他有求必应,要什么给什么。
这样当他长大后,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万物皆备于我。
8.当他口出污言秽语时,尽管讥笑他。
这要他的词汇会越来越不成体统,说出话来把人气个半死。
9.永远不对他进行精神道德教育,让他自己混到成年时再说,让他自己去决定一切。
10.避免对孩子说他犯了错误,免得孩子有时候会感到内疚。
这样他将来出去偷东西,或者因为其他原因犯罪而被逮捕的时候,会感到全世界都在同他作对,他反倒成了受害者。
11.把他随手乱丢的一切东西都替他收拾好,千万不能让孩子自己动手,免得他累着。
这样他会养成习惯,遇事把一切责任都推给别人。
12.不论好坏书刊,任其自看,不闻不问,更不予干涉。
而家里倒是收拾得干干净净,餐具也做了彻底的清毒,但就是不管孩子的脑袋里装了多少垃圾。
13.父母经常吵架,恶言相加,根本不顾忌孩子在场。
这样,将来父母感情破裂,离婚时,孩子不致于感到意外。
14.孩子要用多少零用钱都照给不误,不要让自己干活挣钱,也别叫他节省,何如让他和父母当年一样受苦受累呢?
15.对他在饮食、起居方面的无理要求,总是姑息迁就,否则万一他生气了,着急了,那可不得了。
16.当他和邻居,老师或警察发生冲突时,家长坚定不移地站在孩子一边,让孩子知道:那些人都是对你不公平的。
17.当孩子闯了大祸以后,慎重地声明说:“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未免小题大做了吧?”。
18.当众出孩子的丑。
前17条都是在中级阶段前,真正要彻底毁掉他,这第一条才是杀手锏。
你一定要当着外人(或同学或亲友或邻居)损他,贬他,让他无地自容。从心理学角度讲,这样做能使一个人产生惧怕社会的心理,产生自惭形秽的念头。而一个惧怕社会和自惭形秽的人是很难立足于社会的。
您掌握了以上17条,就基本上可以毁掉自己的孩子了。当然,还得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做到运用自如,这样才能将你的孩子彻底毁掉,使他终身一事无成。
如果你不想毁掉孩子,那么就不要做上述的无聊举动了。
家教案例:为孩子播下自信的种子
家教案例:为孩子播下自信的种子
有位哲人说过:“一个人,从充满自信的那刻起,上帝就在伸出无形的手在帮助他。”这个世界有上帝吗?有,上帝就是你的自信心!
self-confidence(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也称为信心。自信心的个体差异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习、竞赛、就业、成就等多方面的个体心理和行为。
一、背景
小涵,女,6岁,性格乖巧懂事,较同龄孩子成熟。三岁时父母离异,一直跟着爸爸生活,周末妈妈会带着出去游玩。
小涵所在的班级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从小班到大班一共换了7位老师,但保育员王老师始终没有换过。因为小涵家庭比较特殊又特别懂事,所以王老师特别喜欢这个眼睛大大的小女孩。而小涵有什么事也非常喜欢和王老师分享。
我是从中班第一学期接了这个班级,直到大班毕业。小女孩给我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和同学相处的非常融洽,但是有时候自由活动会一个人坐在边上默默的发呆,有些小忧伤。
二、案例分析
镜头一:
自由活动时间,我看到小涵一人坐在小椅子上发呆,走上前去:“小涵,怎么不和小朋友一起玩呢?瞧,你的朋友妮妮今天带了一个新玩具,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小涵摇摇头,一句换也不说,继续发呆。保育员王老师忙完后,我请她过去探一探小丫头不高兴的原因。原来,前两天老师要求回去做的亲子作业她没有完成,爸爸不会做,妈妈住得远,来回不方便,所以拖到现在还没有完成。小涵催过爸爸多次,但是爸爸一直是敷衍孩子,一会说明天再做,一会说没有材料,不知道怎么做。后来,爸爸来接小涵放学的时候我特意让他留一会,把准备好的材料、参考图片都给了他,让他回去好好陪女儿完成“作业”。第二天,小涵来幼儿园的时候很开心,蹦蹦跳跳拿着“作业”进教室。
分析:小涵是个非常要强的女孩子,父母的离异对她来说已经构成了压力,在幼儿园,从小涵的眼中可以看出,她很羡慕那些放学妈妈能来接的孩子。这次的亲子作业爸爸“无所谓”“不会做就不做”的态度让她觉得与同伴之间已经有了隔阂,令她很没有自信。
生活中的很多事件和变化都有可能对孩子构成压力,做父母的时时要小心警惕,如果孩子长时间的悲伤或者不快,一定要引起注意。
镜头二:
大班上学期孩子们刚接触跳绳,刚开始小涵很感兴趣,每次练得都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后班里大多小孩学会了跳绳,有些会跳孩子在休息的时候会“指点”一些不太会的孩子。“老师,小涵哭了”,我马上上前:“小涵,你怎么了?”“我不会,我不会,我太笨了!”小涵委屈的大哭起来。之后的一周无论老师怎么劝,小涵都不肯拿绳子跳。后来放学的时候我偷偷给了小涵一根绳子,让她回家再练。之后跟爸爸也取得了联系,希望爸爸在家能多给孩子信心,多鼓励。几天后我发现小涵在学校愿意跳绳了,而且能连续跳很多个。
分析:孩子同大人一样都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一些先天或后天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在能力较强者面前往往感到自愧不如,他们会由于自身的条件不如别人而产生挫折感。这时候孩子就需要大人和同伴的支持和鼓励来建立自己的自信心。
三、给家长的建议:
1、传递健康思想
很多单亲孩子的家长总是把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都归咎于家庭的不完整,向孩子传递单亲家庭不正常的思想,使孩子也认为自己是不正常的。比如,一些家长经常说“孩子缺少父爱(或者母爱)很可怜”一类的话,在孩子的心灵罩上阴影。其实,父母亲经常吵架的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也很大。父母不经常在身边陪伴并不影响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要让孩子理解单亲家庭也是正常的社会现象。
2、做孩子倾诉的对象
单亲的孩子需要倾诉,当他们想讲的时候,需要有人耐心地聆听。因为一个孩子愿意开放自己,向你倾诉他的恐惧和忧虑时,他最需要的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倾诉对象,而不仅是一个擅长逻辑推理的人。但必须给他一些时间、一点耐性。
3、理解孩子
接受孩子对世界的看法。理解并接受孩子的想法、情绪、看问题方式以及行事的方式,对于孩子们培养自尊自信非常重要。
4、相信孩子
给有不自信征兆的孩子特别安排任务。缺乏自信的孩子经常自我怀疑,这使他们易于产生内疚、羞愧的感觉,总是感觉自己不如他人。孩子的自信来自哪里?在某种程度上,来自于成年人对孩子的信心和信任。倘若没有人对孩子的能力表现出最初的信任,认为值得得到爱、支持和关注,任何孩子都不可能相信自己。
5、多亲近孩子
多抽时间陪陪孩子。研究表明孩子们喜欢和父母在他们身边,即使父母不和他们一起做些什么。处于压力和困境中的孩子,更加需要父母多亲近他,多给他安慰。
6、赞赏孩子
多赞赏孩子付出的努力,少赞赏最终的结果。孩子们喜欢赞赏,因为当他们尽力后,喜欢看到有人理解并欣赏他们付出的努力。
居里夫人说过:我们应该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如果每个家长,每个老师从小为孩子播下自信的种子,那将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使他们成为新一代心理品质良好的挑战者,使他们在世界中立于不败之地。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也要把好自己的度
今天,老公不在家,只有我和儿子在一起。
中午就想简单吃点,于是我用锅里的冷饭炒了点蛋炒饭,由于锅和铲子没放好,在我拿碗的时候,一下子翻了,锅里只剩下一点点蛋炒饭,于是我对儿子说:“儿子,刚才妈妈不小心把饭洒在地上了,就剩下一点点了,要么蛋炒饭给你吃,妈妈就吃早上的粥!”心里还巴望着小家伙会说出一句暖心的话来,让我感动一下,没想到儿子的话去让我的心凉了半截儿:“不行,妈妈,我就要吃蛋炒饭,你再给我烧!不然我会不高兴的!”没想到这家伙还先发制人,真是气得我瞠目结舌,不行非得教育一下这孩子。
我很生气地举起手,刚想打过去,看着孩子的害怕的眼神,再想想前段时间郑委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打孩子是家长最无能的表现。高举的手,慢慢放了下来,我对把声音缓和下来说了句:“儿子,妈妈听了你的话很伤心。”儿子还在一个劲地说:“不行,我就要吃蛋炒饭……”我问儿子:“儿子你有没有挺清楚妈妈的话?我说的是,蛋炒饭不多了,你吃蛋炒饭,妈妈吃粥!还有,妈妈为什么给你吃蛋炒饭,自己吃粥?”儿子的声音轻了下来,说:“因为妈妈爱我,把好的留给了我,自己吃不好的”“对呀,妈妈也可以自己吃蛋炒饭,给你吃粥,但是妈妈爱你,就决定把好的、你喜欢的让给你吃。那么你应该怎样对妈妈呢?”儿子慢慢低下了头,跟我说:“妈妈,对不起,我也吃点粥吧?下次我不这样了!”看着孩子懂事的话语,我的心头一热。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难免自私小气,作为家长,要为孩子把好舵。而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也要把好自己的度,切忌急于求成。以前当孩子犯错误时,我都会很着急,很生气,有时还会加上武力,但是幼稚、简单的儿子往往要么委屈接受,要么来几句反驳,不但伤害了母子间的感情,也没有达到真正的目的,真的很伤脑筋。今天这样的一段对话,让孩子感受到了妈妈对自己的爱,也达到了教育的目的,真的很不错。
在我们幼儿教育中又何尝不是,当幼儿在班级里犯了错误时,我们有时还没有把道理讲清楚,就对孩子一顿劈头盖脑的批评,有时会弄得孩子莫名其妙又难过,但是孩子还不一定理解。而“一碗蛋炒饭”让我知道了,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草率,要让孩子懂得了其中的道理,才会更容易接受,起到教育的作用。
在养育动物中给孩子播下爱的种子
在养育动物中给孩子播下爱的种子初次见到它还是在我家附近小广场的草丛中。晚饭后带着儿子出去闲逛,本来天色渐黑华灯未上,加上眼神不好,我根本没发现脚边的草丛中竟有这么个存在。还是儿子眼尖,从我的脚下挽救了这个黑色的小家伙。说老实话,我是不太喜欢猫儿狗儿这类有毛的小动物,总觉得照顾起来太麻烦。可那天实在说服不了儿子,还有,就是小狗狗那温柔无助的眼睛,让我的所有理由都显得苍白。所以,只好带它回家!
当时这个小家伙可能刚刚满月吧,身形瘦小,毛色杂乱,肯定不是“系出名门”了,可如获到宝的儿子却把它当成宝贝蛋,赐名“黑蛋”。狗窝倒还好安置,可为了解决它的生活问题,实在让人大费脑筋。我们都不擅厨艺,工作都忙,喂它什么好呢?为此我专门向一位资深“宠物专家”求教,她给我的建议是一种叫“冠能”的品牌狗粮。上网一查,好家伙,还是个外国公司的大牌子,多年专业制造狗粮,质量当然可靠,但价格也是好到让人心跳。我的专家朋友可能也想到我的担心,专门开车给我送来两袋试用。那好吧,就先用着吧!
实践证明,这好东西就是好东西,闻起来喷香,狗狗不仅爱吃,而且一天一个样,长得可快了,毛色也慢慢鲜亮起来,性子温顺听话,照顾起来也特别省心。以前我们也曾经养过两回狗,经常掉毛不说,每次为狗狗收拾便便都特别痛苦,有时特别干,象石渣;有时特别粘,气味难闻还难以打扫。现在这些问题奇迹般地全没了。每天回家看着儿子和黑蛋亲热地玩闹在一定,我们总会相视一笑,真没想到,养狗也可以这么轻松啊!
不过,现实问题还是绕不过去的。这进口的狗粮确定挺贵的,为是不是继续用这个牌子,全家人也爆发了好几次争论。我心里真有点舍不得,为这么个外形丑陋的小狗,值吗?官网上查阅看到,美国犬协会中100条冠军犬93%用的就是冠能!最后还是儿子一锤定音:我用自己的压岁钱也要买!谁说不是冠军就不能吃冠能了呢?在我们的教育下,平日连零食都不舍得买的小宝贝,竟能为狗狗朋友作出这么大的牺牲!在他强大的爱心攻势下,我再次溃不成军。
如今,我家的黑蛋继续享受着“冠能”对它的呵护,继续着它幸福的小日子。每次儿子给它“上饭”时,它都会兴奋地在脚下绕着圈地撒欢,还会亲昵地舔儿子的小手,轻轻咬他的小指头,儿子总会痒得哈哈大笑。每次看到这一幕,我都在想,这可能就是最好的“爱心教育”了吧!要让孩子心中有爱,只要给他一个伙伴,给他一个照顾别人的机会就行了。我为我的小气而惭愧不已,多少钱能让孩子明白什么是爱?
黑蛋这个曾被遗弃的小生命,正如一朵开在尘埃中的小花,虽然那么不起眼,却带给我们那么多的快乐和感动。我相信,它在孩子的心里也种下了一颗爱的种子,总有一天,这颗种子会再次开出平凡却耀眼的花朵。
让自己的信任给孩子以信心
儿子在城里的寄宿制学校上学,只有在周末才能回家,平时学校老师一直通过飞信和家长保持联系,儿子的班主任侯老师是一位很有责任心和教育方法的好老师,特地为家长们建立了一个QQ群,这样大家就可以通过在群里相互交流,了解孩子在校和在家的情况。平时大家工作都忙,在群里偶尔见了面也只是礼貌性地打个招呼,很少深谈。然而在期末考试前一夜,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来到群中,彼此寒暄之后,不自觉地把话题扯到了孩子们身上,言语之中无不在为孩子们即将面临的大考而忐忑不安。一时感慨万千,临屏将仓央嘉措的《见与不见》一诗略作修改,涂鸦了一首《成绩》,现录于下:
你问,或者不问
成绩就在那里
不多不少
你信,或者不信
孩子的努力就在那里
不急不躁
你担心,或者不担心
孩子的成长就在那里
不疾不徐
你怕,或者不怕
竞争就在那里
不等不靠
把心放到肚子里
或者
让爱驻进心里
默默等待
期待惊喜
考试一直被誉为是“老师的法宝”,而在素质教育的东风之下,老师的这个“法宝”已逐渐失去他强大的效应,孩子们对每次面临的考试已经具有很强的“免疫力”对此已经不“感冒”了,“分儿”也不再是老师的“命根儿”,却逐渐变成了家长们的“命根儿”。每次考试前的喋喋不休,每次考试后的惴惴不安,每次得知孩子进步时的窃窃自喜和知道孩子落后时的黯黯神伤,每个家长都经历过这忽悲忽喜的感受,不知何时“分儿”已成为了家长们心情的晴雨表。当和家长们交流的时候,大家嘴上都在说着“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就好,其他顺其自然”,然而当家长会时坐在那一张触目惊心的成绩单面前的时候,谁也做不到心静如水,谁也不能够泰然处之。
对于孩子的成长,每个家长都在很用心很努力地付出,但是往往会因为方法不对而得非所愿。我想面对孩子,我们还是应该多多给予支持和鼓励,让自己的信任给孩子以信心,让自己的宽容给孩子以快乐,让自己的激励给孩子以动力。对于儿子的考试成绩,我总是保持着鼓励的态度。孩子刚进入学校时的考试成绩不是很好,记得第一次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我兴冲冲地来到学校,儿子远远地迎上来怯怯地对我说:“妈妈,您要做好心理准备,这次考得不好”。我轻轻拍着儿子的后背问:“不是倒数第一吧?”儿子立刻自信起来:“肯定不是”。我立刻兴高采烈起来:“不是倒数第一就行,说明咱以后会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这次好好分析一下原因,下一次争取更大的进步。”儿子的眼圈红了,认真地对我说:“妈妈,我虽然不会一下子考到第一名,但我向您保证,我会每次考试都有进步的。”我没有说话,只是紧紧地握住了儿子的手。
从那以后,明显感觉儿子学习比以前认真自觉了,虽然偶尔还是会出一些小问题,但是每次考试前他总是在很认真地复习。儿子果真也在践行着他的诺言,年终时的期末考试,成绩突飞猛进,在级部中进步了163个名次,而这次期中考试又在原来的基础上进步了132名。当孩子获得进步的时候,作为家长要真诚地和他一起分享进步的快乐。这次去开期中家长会的时候,儿子依旧是早早在楼下等着我,看到我后远远地迎上来,像个孩子一样大声喊着“妈咪”,惹得周围的学生冲他直笑,儿子掩饰着心里的喜悦,故意低沉声音对我说:“妈妈,您要做好心理准备……”我开心地笑着对儿子说:“做好迎接儿子进步的心理准备?”儿子终于抻不住了
幼儿期培养孩子的自信5种做法
自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做事动机、态度和行为。孩子的自信可在约3~4岁时出现,当孩子学会用汤勺将饭放进自己嘴里时,就会出现“我能做到”这种心理。自信心强的孩子比较乐观,自我感觉较好,喜欢与别人交往,愿意追求新的兴趣,从不轻视自己。遇到难题时不说“我是白痴”,而说“我暂时还不理解”。反之,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比较悲观,总是感觉“我不行”或“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等。往往表现出被动、抑郁和孤独。培养孩子的自信,父母的正确做法如下:
1、注意孩子说话的语气。不仅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要表扬,而且在孩子做出努力后,尽管未达到预期的目标,也要进行鼓励。2、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信念。孩子除数学外,各科学习成绩都挺好。孩子有可能会认为自己是个笨学生。“你是一名好学生,数学仅仅是几门功课的一门,只要多花点时间成绩会好的。3、对孩子流露出发自内心的爱。将孩子抱在怀里告诉他你为他而骄傲,经常地、诚恳地给予表扬。4、对孩子行为给予及时准确的纠正。不要说“你总是这样看不仔细题目”。这会使孩子认为自己控制不住自己。“你这次真的是看得太神速了,但如果你肯再看得慢些,我会非常高兴的”。5、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在家里没有安全感或受虐待时,将会丧失自信心,如父母经常争吵。让你的家成为孩子的避风港,时刻注意孩子是否有受他人虐待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