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孩子上幼儿园为什么总生病

发布时间:2021-04-19 孩子上幼儿园学什么 幼儿园为什么不放寒暑假 为什么幼儿园不放暑假

温娜心情放松地过了几天,直到有一天老师打来电话,让她到幼儿园把小西接回去,说小西好像不舒服,有点发烧。

这个小幼儿园是没有校医的,所以孩子稍不舒服,老师就让家长把孩子接回家来。温娜赶紧到幼儿园把孩子接出来,摸摸脑门也并不是很烫,但看上去一点精神也没有,她赶紧把女儿带回家。

回到家里,女儿的脸已经烧得通红,看着女儿蔫蔫的样子,温娜很心疼。她赶快找到体温计给女儿量体温,三十九度五,她决定送孩子到医院去。到了医院,又是采血,又是化验,医生诊断为病毒性感冒,但是最近并没有流行病毒性感冒,孩子怎么会感染了病毒呢?

医生给孩子开了一点退烧的肛门栓之类的药,问要不要打点滴。她不想把那么多的药弄进女儿的身体里,就带女儿先回家,用家里的冰袋给女儿进行物理降温。

这一夜,女儿烧得迷迷糊糊,小鼻子呼扇着。温娜和老公几乎一夜没睡,温娜觉得这一夜太漫长了。

第二天一早,女儿烧还没有退,温娜赶紧带着孩子到离家最近的一家医院打点滴。但是一瓶药快滴完了,女儿仍然高烧不退,温娜急得哭起来,决定跟老公带着女儿一起到儿童医院看看。

到了儿童医院,他们挂了专家门诊。医生说孩子可能是最近身体不好,抵抗力下降,所以略微有病毒就会被感染,需要再打几天点滴。既然两边的医生说的都一样,温娜就回到家门口的医院,继续输液。

三天后小西才渐渐好转。看着女儿蜡黄的脸,温娜心疼极了,这么小的孩子,为什么不能在家里跟妈妈一起过一种平静的生活,非要经历这种分离的痛苦?她觉得自己没有信心等到孩子真的适应幼儿园,能在幼儿园大口吃饭,每天阳光灿烂的那一天,不知道那些大孩子都是怎么熬过来的。

在小西生病的几天里,每天老师都会打电话来问孩子的情况,并且告诉她孩子有病时不要娇惯,等孩子病好了一定要继续送幼儿园,以免孩子还要重新适应。温娜觉得老师说得也有道理,自己可能是有点小题大做了,哪个孩子不生病呢?于是等小西身体好一点不发烧了,她就送小西去上幼儿园。但是小西却哭着不去,她做了很多工作才好不容易把女儿抱到车上。到了幼儿园门口,女儿又像刚去幼儿园那天一样大哭,但温娜想起老师的话,不想让她重新再去适应幼儿园,她还是坚持让老师带女儿进去了。

过了几天,温娜发现小西晚上回来不断地咳嗽、流鼻涕。她想孩子也许就是受点凉,应该没什么大事,第二天给孩子带了点止咳药,还是把孩子送去了。到了中午,老师给温娜打来电话,说孩子又发起了高烧,让她赶快来接。半个月的时间病了两次,温娜心里不是滋味,但她还是心存侥幸,想让孩子用身体的抵抗力来控制病毒。最终,小西的这次发烧演变成肺炎,在医院里住了两周。

温娜觉得对不起老公,对不起孩子,这都是由于自己一意孤行,给孩子带来这么大的痛苦。老公看着她瘦下去的脸,安慰她说:“谁都没养过孩子,我们不也是才学吗,谁让孩子遇到我们俩,都没有经验,连小孩子都没抱过,如果咱养个老二,你就成为高手了。”

女儿一连两次生病,让温娜觉得,先要保证孩子的身体没有问题,才能谈到教育的问题。所以对于老师坚持送的说法,每次都是嘴里答应,心里却想着一定要让孩子在家里养好了,再去幼儿园,如果实在不行就不送了,等长大一点再说。平静下来,温娜也有点想不通,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两岁多就送幼儿园,好好地长到了六岁毕业,自己的孩子已经三岁多了,难道真的就不能适应幼儿园吗?

这天,小杨老师来看小西了,小西正好睡着了。温娜觉得这是一个与杨老师深入沟通的机会,几句闲话后。温娜问杨老师:“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像小西这样,在入园的时候经常生病?”

出乎温娜的意料,小杨老师肯定地点着头说:“绝大多数都是这样。”

温娜说:“那是为什么呢?”

小杨老师说:“原因很多,首先是孩子在入园期跟母亲分离后的痛苦,造成他们心情不好,心情不好就容易得病。其次在适应幼儿园的过程中,由于吃饭吃得不好,睡觉也睡得不好,孩子的抵抗力就开始下降,也容易使孩子生病。还有就是孩子在家里时一个大人照顾一个孩子,有的妈妈不太懂得养育孩子要让孩子成长起自然的抵抗能力,所以过于讲卫生,照顾得过于精细,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后,幼儿园的环境跟家里不一样,也没有那么精细,卫生方面也不像家里那么单一,孩子的抵抗力不足以抵御幼儿园的环境,所以孩子也会生病。”

温娜听了心里不太舒服,一个幼儿园都不能保证干净,而让细菌感染孩子使孩子生病,那怎么办幼儿园。

但温娜嘴上却客气地说:“幼儿园的卫生不是按国家卫生防疫站的要求吗,据说那个标准是很高的。”

小杨老师也听出温娜话里的意思,但她仍然慢条斯理地说:“我们是按卫生防疫站的要求标准做的,即使是这样,也达不到家长要求的标准。我们就这样说吧,其实你的孩子在家里时,你自己带她,她没有得那么多的病,并不等于你孩子身体好,因为那不是你孩子自身抵抗力使她不得病,而是外在保护使她不得病,这不是真正的健康。如果一个人只为了不得病活着,那生活在真空的环境里是最好的了。我们人有内在的自然抵抗能力,这个抵抗能力必须经过练习才能够发展起来。在自然的环境下,也能够抵御来自各种情况的病毒和细菌,才叫做有抵抗力。只有这样成长起的抵抗力才能使孩子在自然环境下生活,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温娜至此已经有点折服于小杨老师,这个女孩年纪不大,但对教育理论了解真不少,就这一点来说,应该是个热爱教育,喜欢孩子的老师。抵抗力的问题和生病的问题她虽然还是有些不放心,但也找不到更多的问题要问了。最后她说:“孩子入园期经常生病的这种状态要持续多久?”

小杨老师告诉她:“如果入园前家里保护得很好,时间就长,一般来说,要持续半年左右。”温娜算算,按照这种得病频率,每周一次,半年一共二十四次。她用开玩笑的口吻对老师说:“那就是说,小西要得二十四次病。”老师笑了:“也不能那样说,只是半年内会得病多一些,大体情况是头几个月比较密集,后几个月频率会低些。”说完这些,小杨老师又摸了一下温娜的上臂,说:“你要有信心哦。”其实老师拐着弯又批评了她一顿,意思是孩子的病还是家长的问题。

自此,虽然去那所大幼儿园咨询过以后,很多问题上明白了很多,但她还是觉得有点不愤,孩子的所有问题不是家长的问题就是孩子自身的问题,幼儿园没有需要改善的地方吗?

这些话温娜无法说出口,只好跟小杨老师闲扯了一些其他事情。小杨老师抱了抱温娜说:“加油啊,辛苦了。”被小杨老师这样一抱,温娜莫名其妙地很想流眼泪,真的觉得自己好辛苦,坚强的防线差一点崩溃。

随着小西身体的好转,温娜渐渐地不那么焦虑了。她又参加了几次园里组织的家长答疑会,发现很多家长存在着和自己同样的问题。原来每个孩子都要经历同样的过程,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她也告诫自己一定要调整好心态,自己曾经的经历并不等于是孩子的经历。一定要多学习,多看看别人的体验和经历。两个多月过去了,有一天周六女儿起床,在家里玩了一会之后,跟温娜说:“妈妈,我想去幼儿园。”听到孩子这么说,温娜真是觉得有阳光从厚厚的云层里射出来一样美妙,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看来,孩子入园的适应期终于过去了。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编辑推荐

为什么“害怕”:让孩子患病


孩子的世界充满了危险、真实和想象,也许长大后他们都会淡忘这些经历。但是尽管大多数孩提时的害怕都是正常和暂时的,最终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研究仍然表明,由害怕导致的焦虑症,是最常见的儿科精神疾病之一。

新生儿一般害怕摔倒和大的响声。他们从6个月起就开始害怕陌生人,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3岁。学龄前儿童通常害怕离开父母,还害怕体型大的动物、恐怖面具和超自然的东西。大一些的孩子可能害怕家人的过世、成绩不好和新闻中发生的事件,比如战争、恐怖袭击和绑架。到了青春期,孩子有了性方面和社交方面的焦虑,他们担心自己以及整个世界的未来。如果这些焦虑长期持续并导致严重精神紧张、影响家庭和谐或干扰儿童的发育或教育时,就可成为问题。

广泛性焦虑症以前称为儿童过度焦虑症。现在认为此疾病与发生于成人的未加控制焦虑症为同一障碍。出现这种障碍的儿童腼腆、不自信,且过分担心自己达不到他人的期望。他们需要成人不断地给予安慰和表扬。他们经常会出现烦躁、紧张,并抱怨头疼、胃疼等其它身体症状。

社交恐怖症。出现这种障碍的儿童特别害羞,并害怕所有不熟悉的事物。他们老粘着父母不放。

恐慌症。在恐慌症发作时,会突然感觉到无法抑制的恐惧或厄运即将来临,还伴有强烈的生理感觉,比如出汗、心悸、胸疼、颤抖、呼吸困难、眩晕和呕吐,包括担心失控、“发疯”或者垂死感。

分离焦虑症。害怕离开家或者父母,这种情况对于很小的孩子是正常的,但是大一些的孩子老是这样的话,就可能患有分离焦虑症。这种障碍自发发生或在重压下发生,比如家庭成员的死亡,社交恐惧症或恐慌症发作也会导致分离焦虑症的发生。发生分离焦虑症的儿童在自己家里他们也可能会整天粘着父母,甚至在晚上也想爬到父母的床上去。

创伤后压力症。这种疾病是由于经历或目击日常生活之外令人恐怖的事件而导致的,比如严重事故、自然灾难等。这种疾病有三种症状:一是在强迫行为中再现创伤事件的倾向和面对能使之回想起这种经历的时间时发生焦虑。二是由于急切回避与创伤相关的想法、感觉、人和地点,最终产生对自己的感觉麻木冷漠并疏远他人。三是容易激发烦躁、暴怒、神经过敏、失眠和注意力不集中的不良表现等。

冬天孩子上幼儿园穿什么衣服?


下面是幼儿教师给出的建议,希望对各位家长有所帮助。孩子冬天在幼儿园穿什么、怎么穿,不外乎“方便”、“好活动”、“好穿脱”三个原则。

1、冬季保暖经典搭配——温暖的棉袄外套和一件毛衣

寒潮来袭,家长担心宝宝容易冻着,就给孩子一个劲儿地加衣服,其实,“穿得多就是穿得暖”是一个误区,宝宝穿衣过多,浑身被裹的动弹不得,而且在幼儿园午睡的时候到底该怎么脱,往往让老师发愁:少脱几件吧,孩子睡得满身大汗,更容易感冒;多脱几件吧,午睡起来要花很长时间把衣服全部穿回去,而且穿衣的时候也容易着凉。

最好给宝宝穿一件保暖性好的羊毛毛衣,一件棉质或羽绒马甲,外面穿一件棉袄或者羽绒外套。妈妈尽量避免给宝宝穿薄薄的保暖性差的衣服,光靠衣服的数量来保暖是非常累赘的,而且容易给宝宝和老师造成不便。

2、冬季保暖实用装备——宽松的棉裤和羊毛裤

一些家长喜欢给孩子穿牛仔裤,尤其是男孩子。但是在寒冷的冬天,老师就不建议给孩子们穿牛仔裤了。一方面是因为牛仔裤质感很硬,冬天里面再穿别的裤子,两条小腿就很难弯了,这样不利于孩子活动。另一方面,牛仔裤很紧,这是最大的弊端!每天老师在孩子上完厕所或者午睡起床后塞裤子,又紧又窄又没弹性的牛仔裤常常让老师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连老师都拉不上的裤子,更不用说让宝宝自己动手了。

面料柔软的棉裤又柔软又温暖,是冬天最好的选择,而且很多棉裤的裤腰都采用宽橡筋,松紧幅度很大。一条棉裤或者绒里夹裤,再加一条秋裤就够了;如果冷空气来了,可以在棉裤里塞一条宽松的羊毛裤,就足够了。另外要注意的是,很多父母冬天喜欢用那种紧身的厚裤袜代替羊毛裤,以为紧身的保暖性更好,其实紧身的裤袜对孩子来说是很难穿脱的。在幼儿园宝宝上完厕所很容易拉不上裤子,特别是女孩子很容易因为裤袜太紧,裤子拉不下去,结果小便时把裤子弄湿,这个现象时有发生。

3、接送宝宝时,多备一条围巾

围巾围在宝宝的脖子上,可以防止宝宝体温向外流失,还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暖作用。在接送宝宝时,家长不妨多备一条围巾,好看又实用。围巾几乎是直接贴着皮肤的,宝宝颈部的皮肤很敏感、很脆弱,所以给宝宝选围巾时,一定要选毛线质量好的,否则容易刺激皮肤过敏。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寒冷的北方,不少爸爸妈妈都习惯给宝宝戴上口罩或者用围巾护住口鼻,以为这样宝宝的小脸就不会冻着了,其实这样会降低宝宝上呼吸道对冷空气的适应性,使宝宝缺乏对伤风感冒、支气管炎等病的抵抗能力。所以妈妈不要用厚厚的围巾长时间地堵住宝宝的口鼻。

4、给宝宝多备一件马甲

宝宝穿得臃肿,在和小朋友做游戏的时候真的很不方便活动。特别是厚厚的衣服影响了双臂的摆动,宝宝就像机械人一样,手脚不能灵活弯曲。幼儿园老师通常都会要求妈妈给宝宝准备一件小马甲,这样宝宝到户外玩的时候可以穿上,既保暖也便于运动。在室内的时候,玩得发热了,宝宝自己也可以脱下来,穿脱方便又保暖的马甲,是妈妈们冬季必备的保暖衣服。

5、给多汗的宝宝多备一双袜子

脚部是阴阳经络交会之处,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宝贝的双脚保持温暖,才能保证身体适应外界气候的变化。

好动宝宝在冬天也是很容易出汗,如果双脚出汗没有及时更换袜子,宝宝很容易着凉,也容易生冻疮。所以妈妈不妨给宝宝多准备一双袜子,让老师帮宝宝及时更换。实在不行,换鞋垫也可以。在袜子的选择上,老师建议最好选择纯棉质地的,更容易吸汗,不容易潮湿。

为什么不建议孩子去私立幼儿园


不管是什么幼儿园,符合自身家庭和孩子的学园才是最好的幼儿园。即将进入幼儿园开学季,很多家庭开始难以抉择,到底是选什么幼儿园才对宝宝好,也很疑惑为什么大家都不建议去私立幼儿园呢?以下将由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不建议孩子去私立幼儿园”的内容,以供参考,欢迎收藏阅读!

为什么不建议孩子去私立幼儿园?

1. 高额费用:

私立幼儿园通常收取较高的学费,对于一些家庭来说可能负担不起。这可能导致一些孩子失去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2. 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私立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因园所不同而差异较大。一些私立幼儿园可能没有经过专业认证或缺乏合格的教师,可能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3. 社交圈子受限:

私立幼儿园通常是小规模的,学生数量较少。这可能导致孩子与不同背景、不同能力的孩子交流较少,限制了他们的社交圈子和多元化的经验。

4. 缺乏信息透明度:

与公立幼儿园相比,私立幼儿园在信息透明度方面可能存在问题。可能难以找到关于教学计划、教师背景以及学生评估等方面的详细信息。

5. 教育负担过重:

一些私立幼儿园可能过于注重学术方面的教育,给孩子带来过重的学习负担。幼儿期本应是孩子自由探索和发展兴趣的时期,过于强调学术可能会限制他们的发展。

选择哪个幼儿园更好要根据家庭需求和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比较幼儿园的教学理念、师资力量、教育资源、收费等因素,选择最适合自己孩子的幼儿园,"公立"和"私立"幼儿园各有各的优点,私立重视“教”而公立强调“育”,大家可以根据这两个方面来择园。

我们先要搞清楚公立和私立的区别———

公立幼儿园的优点包括:

1. 资源丰富:

公立幼儿园通常有更多的教学资源,如教学设备、图书馆等。

2. 价格相对较低:

公立幼儿园通常收费较私立幼儿园更低,对于经济条件较一般的家庭来说更为适合。

3. 教学质量有保障:

公立幼儿园普遍有一定的教学标准和监督机制,教师资质较高,相对保证教学质量。

  私立幼儿园的优点包括:

1.灵活的教学方法:

私立幼儿园通常有更大的自主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更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2. 小班教学:

私立幼儿园一般班级规模较小,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交流更为密切,教学更具针对性。

  3. 家长参与程度高:

私立幼儿园通常更注重家长参与,家长可以更积极地参与幼儿教育,更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选择幼儿园的时候,优先选择符合家庭和孩子成长的学园———

1. 教学内容和方法:

了解学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与家庭的教育理念相符。考虑学园是否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创造力,是否注重综合素质教育。

2. 师资力量:

了解学园的师资力量,包括教师的教育背景和经验。优秀的教师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关键作用。

3. 安全与卫生:

考虑学园的安全措施和卫生条件是否符合标准。儿童的安全和健康是最重要的。

4. 与家庭的配合:

了解学园与家庭的互动和沟通方式,包括学园是否定期与家长进行交流和家访。

5. 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

选择附近的学园或者交通便利的学园,可以方便家长接送孩子。

6. 学园的口碑和评价:

多了解其他家庭对学园的评价和意见,可以从其他家长那里了解学园的优势和不足。

孩子为什么那么叛逆


我有2个2岁半的双胞胎孩子,两2孩子很可爱,一家人都很喜爱他们。可是他们很调皮,经常闹得家里鸡犬不宁,从1岁起就开始和我们作对。到了2岁半,有的时候竟然和自己过不去。他们常常绞尽脑汁去做一件事情,可是马上又会改变主意。有时说两句还好,有时说他们还生气。有一次,他们商量着要拆一辆玩具汽车,我说:“不如妈妈给你们买个四驱车自己组装好不好?”哥俩头也不抬地说:“不要。”“那你们拆完了可要再装起来。”“行啊”,回答得倒是干脆。于是,他们忙活整个下午把车拆开来,可是组装了一半就没有兴趣了,扔在一旁不管。奶奶看不过,帮着收拾了一下。我顺嘴说了他们两句,结果两孩子不乐意了,把房门一关,不理我们了。到了吃饭的时候我才发现,他们居然把收音机拆了一半又装起来了,理直气壮地跟我说:“看,我们装起来了。”真让人哭笑不得。这种情况一再发生,不管我好说歹说,他们一概不理,事事都和我们对着干,真是十足的叛逆者。

为“造反者”辩护的理由

很多父母为孩子不听话的行为头疼不已,实际上,幼儿心理学家认为,父母的这种担心有点多余,因为过了2岁的孩子,本来就处于反抗阶段,无论你多么权威,只要不合他胃口,他就会反抗到底。用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话来说,这个时期叫“自我中心”时期。

曾有专家做过这样的研究:将2岁至5岁的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反抗性较强,另一组反抗性较弱。结果发现,反抗性较强的幼儿中,有80%长大以后独立判断能力较强,反抗性较弱的幼儿中只有24%长大以后能够自我行事,但是独立判断事情的能力仍比较弱,常常依赖他人。因此,专家认为,反抗行为有时候意味着孩子有其独立自主的想法,不受干预也不受支配,这正是孩子发展判断力的良好时机,值得父母重视。若只一味要求孩子服从你,那么他的判断力自然就难以发展。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幼儿的反抗其实是在拒绝父母太具体的照料,比如他想自己穿鞋,自己用筷子,自己洗手绢等。如果是有语言表达能力的4~5岁孩子,他可能会说:“我自己穿鞋可以吗?”“我自己洗,不用帮忙。”但是语言能力还十分匮乏的2岁幼儿,只会说“不要”和“自己做”,很难把自己的想法传达给父母,而被误以为是在“反抗”、“任性”等。其实孩子并不是毫无道理地抵抗,他们只是在坚持自己的主张。如果这些主张得以实现,对于孩子“自我”的确立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帮助孩子确立“自我”呢?

帮助孩子确立“自我”

对于2岁大的孩子,反抗不是什么坏毛病。做父母的为何不能突破传统的束缚,勇于接受孩子的想法,甚至容许他反对你的做法呢?如果这时候你能够想到:孩子的反抗并非反叛,而是一种表达他自己的方式,你是不是会放下你的虚伪的自尊,接受孩子的想法呢?

1.允许孩子造反

幼儿到了2~3岁的时候,好像天性促使他们自己做决定,不允许他人的干涉。这正是“造反有理”的时期,爸爸妈妈们既不要过多地干涉孩子干什么,也不要催促他们做什么。当孩子特别想要自己脱衣服或者穿衣服的时候,父母就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穿;孩子洗澡时,爸爸妈妈应该尽量让他有充足的时间在澡盆里玩耍;吃饭时,爸爸妈妈要让他们自己吃,而且不要催促他。如果他不愿意听从大人的建议外出散步或者回来睡觉的话,也不要用生气的语言呵斥他们,而要多说一些有趣的事情来引导他去按照大人的话去做。

2.鼓励孩子合理的造反行为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追踪调查:在2~3岁孩子中各抽出100反抗性较强和几乎没有反抗性的孩子,追踪调查他们至青年期的情况。结果发现,在反抗性较强的100个孩子中,84人意志较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和判断事物作出结论的能力;而在反抗性较弱的孩子中,只有26人意志较坚强,其余的遇事都不能独立承担任务,作出决定。由此可见,孩子的反抗行为并非是一件坏事。只要他反抗得有理有据、合情合理,那么这种行为将有益于他以后独立人格的发展。

3.制止、转化不合理的反抗行为

孩子的反抗性行为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对于不合理的反抗行为,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而应该引导、转化,可以采取冷处理和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当孩子的行为错误时,父母给予否定或者暂时的不理睬,待孩子冷静之后再说服引导;也可以采取漠视法或者用其他的活动转移他的注意力。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认识到,无理的反抗行为是无效的、错误的。

总之,造反、反抗行为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然出现的问题,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方法,以免加剧逆反心理。

相关推荐

  • 为什么孩子上了幼儿园就爱生病 昨日一位家长回复说:我宝宝今年刚上幼儿园半个月就发烧感冒3次,很是纠结,平时在家时很少生病,怎么一上学就爱生病呢? 许多孩子初上幼儿园,会经历一段恼人的生病期,这段生病期有长有短,甚至反复发生,孩子生...
    2020-01-15 阅读全文
  • 为什么孩子上幼儿园总哭 宝宝在幼儿园闹哭,究其生理、心理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1生理上的问题 和一般所认为的单纯情绪上的问题不同,生理上产生病痛也会让宝宝出现哭泣的行为,如感冒、发烧、肠胃不舒服时,宝宝因为疼痛、难过而...
    2020-01-11 阅读全文
  • 为什么你的孩子总生病? 有些年轻的爸妈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我的孩子老是生病,每个月总有十天半个月要病一次,真是头疼。不得不说,养育孩子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有的家长从容不迫,孩子却活泼健壮;有的家长紧张兮兮,孩子依然三天两头生...
    2021-01-04 阅读全文
  • 孩子为什么要上幼儿园? 幼儿园也是发展孩子的智力(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孩子身体正常的发育以及机能的协调发展,培养孩子有益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而所有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奠定良...
    2020-01-15 阅读全文
  • 你为什么要送孩子上幼儿园? 你为什么要送孩子上幼儿园?如果有人问你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回答?这个答案版本有很多,归置合并一下大概可以分为三种: 1、习惯了“随大流”的妈妈认为:人-家的孩子到了年龄不都得上幼儿园吗?就像他们长大了要...
    2021-03-10 阅读全文

昨日一位家长回复说:我宝宝今年刚上幼儿园半个月就发烧感冒3次,很是纠结,平时在家时很少生病,怎么一上学就爱生病呢? 许多孩子初上幼儿园,会经历一段恼人的生病期,这段生病期有长有短,甚至反复发生,孩子生...

2020-01-15 阅读全文

宝宝在幼儿园闹哭,究其生理、心理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1生理上的问题 和一般所认为的单纯情绪上的问题不同,生理上产生病痛也会让宝宝出现哭泣的行为,如感冒、发烧、肠胃不舒服时,宝宝因为疼痛、难过而...

2020-01-11 阅读全文

有些年轻的爸妈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我的孩子老是生病,每个月总有十天半个月要病一次,真是头疼。不得不说,养育孩子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有的家长从容不迫,孩子却活泼健壮;有的家长紧张兮兮,孩子依然三天两头生...

2021-01-04 阅读全文

幼儿园也是发展孩子的智力(观察力、思维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孩子身体正常的发育以及机能的协调发展,培养孩子有益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而所有这些,都可以帮助孩子奠定良...

2020-01-15 阅读全文

你为什么要送孩子上幼儿园?如果有人问你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回答?这个答案版本有很多,归置合并一下大概可以分为三种: 1、习惯了“随大流”的妈妈认为:人-家的孩子到了年龄不都得上幼儿园吗?就像他们长大了要...

2021-03-10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