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韵美术,乐在沙趣中
发布时间:2021-04-24 幼儿园中班科学玩沙说课稿 幼儿园沙游戏 幼儿园玩沙游戏 在海韵特色园本课程的引领下,我们围绕家乡的乡土资源生成了海韵课程,因此我们还围绕海韵课程进行了海韵区域。在今天的区域活动中我们给孩子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彩沙,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七嘴八舌的说开了:“老师这是什么?”“今天我们要玩这个吗?”让孩子们带着好奇心,我和他们一起欣赏了神奇的沙艺作品。在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非常的喜欢今天的活动,在活动中充满欢声笑语。“老师你来看,我在沙子里画了一个手。”原来乐乐在沙里沿着自己小手画了一个手印,旁边的孩子看到了,也纷纷效仿。于是我建议孩子们在手印的基础上再进行创意,如在手印上添画上眼睛变成小鱼;两个手印挤在一起变成螃蟹等。多多很快用手印画了一只大公鸡;菲菲画了一条章鱼。这时我看见我们班的明明小朋友也走了过来,在一边看着正咪咪笑呢!我想:他看到同伴们玩得这么开心一定是也想来尝试了。于是我鼓励他自己去拿一盘沙子,只见明明小朋友也学着大家的样子开始沙艺的创作。他在沙里摁了一个大拇指翘起、四指并拢的手印。“这是什么呀?”“明明你想把他变成什么呢”孩子关心的问起来。明明抓耳搔腮一个劲的笑,这时浩浩过来了,说:“我来帮你,我们把他变成鸭子吧!”浩浩就在明明印的手印的大拇指上画了一个鸭嘴巴,在手掌下面画了一条弯弯曲曲的波浪形,就像是一只小鸭在水里游。明明看到了,马上又印了一个手印,在浩浩的帮助下又变成了一只小鸭。就这样他们两个互相合作,画出了一群小鸭,孩子们都投来了羡慕的目光。把孩子的创意作品摆在一起,就像是一个小小的“沙雕”展。
沙子千变万化,柔软细腻的触感,带个孩子孩子们无尽的欢乐,而且又不怕画错,随意性强,抹平了又可以再次创作,深得孩子们的喜欢。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教育随笔: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美术兴趣
本学期将游戏活动与美术活动相结合,让美术课更加生动、有趣。
一、充分发挥美术活动中游戏形式,促进幼儿兴趣与能力培养
幼儿喜欢游戏,在游戏活动中幼儿能无拘无束地投入和参与。游戏是培养幼儿各种活动兴趣的有效途径,也是幼儿获得发展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比如:在线条练习中,一味地让孩子进行描边练习,他们会感到枯燥。过不了一会儿就会失去兴趣,东张西望。针对这种情况,我想了一个办法,我建议孩子们和我一起玩大雨小雨的游戏。一只只小手拿起了自己喜爱的笔,嘴上发出“哗啦哗啦”的大雨声,小手从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滑动,留下了一条条直线,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我建议画大雨小雨,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画出了长线、短线的线条。
二、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在使用各种美工材料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美术活动涉及的材料是丰富多彩的。幼儿喜欢操作使用这些材料。为幼儿投放了更广泛、更丰富的美工材料,让幼儿在动动玩玩中,充分感受游戏快乐的同时,得到锻炼与发展。从幼儿的作品中了解到孩子的思维、想象及创造能力发展情况。幼儿很喜欢玩泥,不断地尝试着揉圆球、搓长条、压扁、捏边、塑造等,而这些游戏性的操作行为都能锻炼儿童手的小肌肉能力。幼儿看着那些自己制作出的作品,对玩泥更有了兴趣。
三、充分理解和接纳幼儿美术行为的游戏性,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现。
对孩子来说很多问题都是游戏性的活动,幼儿进行自由做画,桐桐把天空全部画成黑色的,我问她:“为什么?”桐桐说:“我画的是晚上的天”;在“春天”主题活动中画叶子时,小朋友都用绿笔画叶子,只有军军把树叶画成黄色的,他的解释是“太阳照的叶子就是黄色的”,他想画太阳底下闪着金光的叶子。鼓励孩子的想象是非常有好处的,这样孩子会对美工活动更有兴趣,能为其今后形成良好的作画兴趣与品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育随笔:玩沙子的乐趣
教育随笔:玩沙子的乐趣
我们东沙园区自去年开始,就开设了自主选择的户外体育活动。这是孩子们最为快乐的时光,每到户外活动时间,孩子们会奋勇而至,快乐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我分管的是沙烧区。
喜欢玩沙子可能是孩子的天性,在玩沙时,孩子全然不顾夏日的炎炎、瑟瑟的秋风,用小桶、小铲等家什不厌其烦地玩着沙,沙满身、汗沾脸也不在乎。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那胖乎乎的脸上洋溢着明亮和满足的笑容。这一笑容是如此震撼人心,也使我不由自主地满满的都是快乐。在一直思考:玩沙,这个在成人看来貌似平淡的游戏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每到玩沙时间,孩子们会排着队喊:“徐老师,我是玩沙的!”当听我说“出发吧!”时,孩子们像快乐的小鸟一样快乐的蹦蹦跳跳,抢着玩沙的用具来带沙池边。现记录玩沙事件吧,让我们一起来体会孩子的乐趣和执着。
事件一、垒高
有一次玩沙区活动,因连续几天的天气晴朗,池子里的沙有些飞扬,我怕沙子扬到孩子的眼睛里,就拎了桶水,这下孩子们的兴趣更大了,都跑来用工具来舀水。因为有了水,好多孩子感受到了水和沙子的区别。我想,何不借这个机会引导一下孩子们感受一下沙子的特性呢?我问孩子们:“你们猜是湿沙子垒的高,还是干沙子垒的高?为什么?”大班小朋友对此兴趣很高,有的说:“干沙子垒的高。”有的说:“不对,是湿沙子垒的高了。”孩子们的意见不统一,并且各说各的。看在孩子们针的面红耳赤的样子,我对孩子们说:“让我们来试试不就知道了吗?”
我将大班孩子分成个两个小组,一组是“干组”,一组是“湿沙组”,比赛垒高。湿沙组的孩子们一边垒一边拍;干沙组的孩子们不断地往上到沙子。一段时间过去了,干沙组的孩子们发现干沙堆不上去了,用手按也固定不住,而湿沙组的孩子们不慌不忙的往上垒,小山堆得也结实,堆得象一座高峰。
事件二、探宝
每次玩沙子,总有孩子不停地往深处挖掘。挖到深处沙子就湿湿的,这孩子们已经习以为常。他们的乐趣在于沙子深处的石子多,在他们眼里就是宝石。但大都孩子用小篮子筛出宝石和贝壳,他们筛得是乐此不彼。再后来,这些宝石和贝壳变成了饼干和蛋糕上的装饰品了,配以树叶和树杆,看上去真的很美观。
事件三、绝配
一次为孩子们提供了水后,每次都有孩子提出需要水。所以,每到玩沙子时,我会为他们拎一桶水。有次玩沙子时,一个孩子跑来告诉我,一个小朋友在浪费水。我走过去一看,他的桶里只有少许的沙子,大多是水。真的很浪费,但是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还是先问清楚原因再作处理。孩子说他在烧稀饭。我一看,哇,真的很不错。沙子和水在孩子们眼里还是沙子和水吗?我说你的稀饭好吗?他兴奋地说:“很好吃的,我加了好多东西呢。有菜、肉、豆子。”我说:“那让我来尝一下吧!”大家都被我们影响了,都烧起各式美味的饭,孩子们真的很聪明。水和沙子真是绝配呀,何况还有不少宝石和树叶树枝呢?
沙子和水是孩子们常见的、喜爱的一种自然物。在玩沙玩水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均得到较好的发展,并能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使幼儿在与沙和水的零距离接触中得到快乐。同时,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的合作能力和交往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那就让我们的孩子尽情地去和沙子去接触吧。
乐乐在美工区
游戏开始后,乐乐在美工区里制作爸爸的领带,他认真地用蜡笔把领带涂颜色,并且涂色涂得很均匀。不一会儿,他把领带剪下来拿到我面前,说:“丁老师,你看,做好了。”我说:“你做的领带不错,如果能沿着线条,把领带剪下来,肯定会漂亮。”接着他尝试修改,但剪的歪歪的,没有沿着线剪,快剪刀头的时候,乐乐直接放下剪刀,用手撕起来,哗一下,撕坏了。不久,他拖着小凳子离开美工区,寻找新的游戏。到了建构区其他宝宝说:“老师,这里满了,乐乐还要来”我说:“乐乐,老师一起把你的领带做好,送给爸爸好吗?”他点点头。
从案例中可以发现,刚开始乐乐能够在美工区把一条领带都画好,而且涂色很均匀可以看出他还是很有耐心的
,当孩子完成以后给老师看,说明孩子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老师也及时给与了肯定,并且提出了新的要求——剪。在老师的建议下,乐乐尝试用剪刀剪,但是在剪的过程中明显没有画专注了,剪着剪着就直接用手撕就可以看出来,而且马上就没有耐心了,开始选择新的游戏。反思其中原因,说明乐乐对于剪刀剪直线的能力比较弱,这和上学期没用过剪刀有关系,因此孩子对于自己没能力做到的事情马上失去了耐心,这时候需要老师的指导,帮助孩子尽快学会用剪刀。
我想,经过上学期的规则意识的培养,大多数孩子已经能自觉遵守一次游戏中不换区角的习惯。但是,有时还是会出现换区的现象,教师这时候也应该分析原因,多引导、多督促、多赞赏来让幼儿遵守规则和各种行为,逐步建立起班级区域活动的有序环境。一个良好、有序的环境是幼儿能够在区域中自由活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有趣的戏沙
幼儿园应以游戏为主要活动。
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幼儿离不开游戏,并且幼儿具有亲近自然的天性,因此,沙沙游戏更是获得孩子们的喜爱。
教师及时的鼓励、适当的表扬、自然的引导,都能使幼儿从中获得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
班上开展了沙上建构活动“动物园”。
第一次活动时,孩子们遇到的问题还真不少,刘佳音说:“陈老师,动物园里没有动物怎么办呢?李乐晨、王玉萍、王艳玲几位女孩子说:“陈老师,我们没有东西盖小动物的房子怎么办呢?”陈庆润说:“老师,没有海豚和海狮的家怎么办呢”面对小朋友的这么多的“为什么”,我鼓励他们自己去尝试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第二次活动时,我发现刘佳音带橡皮泥来做小动物;李乐晨、王玉萍、王艳玲等几个女孩子带来一大筐积木来给小动物盖房子;陈庆润带来一个空的塑料油桶,埋在沙地里做海豚和海狮的家。
当然,这几个问题解决了,在活动中,他们又会遇到新的问题。
不论他们提出什么问题,我总是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只有在他们确实需要帮助时,才给他们合适的指导。
久而久之,他们再遇到:玩沙时,工具不够用了、沙上建构时找不到合适的替代物、活动中某一幼儿不小心把沙或水洒到另一幼儿身上了、沙上建构时小朋友们快完成的作品被一个顽皮的幼儿碰到了……等等问题时,我们就再也不用愁了,因为他们知道应该如何解决。
人的一生会碰到许多问题需要解决、需要处理,在幼儿期我们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小问题鼓励他们解决、处理,使其看见问题肯动脑筋解决。
这对幼儿的成长是很有用的。
在沙沙游戏活动中,他们常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总是支持、鼓励幼儿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玩沙玩水,玩什么、怎样玩由孩子们自己决定,给了孩子宝贵的发展机会,使他们学会处理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学会了交往技巧。
让孩子们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能轻松愉快地尝试探索玩耍。
让孩子在赞美中快乐成长
小宇是我班最小的孩子,入园时还不足两岁半,别看他小,在班上告他的人数不胜数。起先我还有些不相信,通过观察发现他总会有意无意地拍人一下,碰一下,推一下,拽一下,总之是不会让你悄然通过,现在的孩子哪容他这样,总告他打人。我也多次告诉他:“那样做不礼貌,小朋友也不喜欢。如果你想跟人玩,就应该好好跟人说……”可不管我怎么劝说,小宇理都不理,他想咋样还咋样,我又找到小宇的妈妈协助我,谁知小宇越发不可收拾,逮谁都挡一下,小朋友告他,他总冲我笑,我真有些不知所措。
忽然有一天下午,自理能力很差的琪琪从厕所哭着出来,滑滑梯的小宇跑过去,我还以为他会推琪琪,刚想喊,却发现小宇拉起琪琪的手,领她来到滑梯边,我笑着称赞:“小宇也是个爱帮助小朋友的好孩子,真棒!”
从这一次称赞后,告小宇状的孩子少了,离园的时候他还要求妈妈晚走一会儿,说是帮我收拾玩具。我当着妈妈的面又一次称赞:“小宇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一个孩子的转变就从一句小小的赞美开始了。告小宇的孩子越来越少,现在的小宇虽然有点儿好动,分给恒恒块糖,帮轩轩拿帽子等等与同伴相处得可融洽了。
作为一个老师,赞美孩子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让孩子在赞美中发现自己、肯定自己,让孩子在赞美中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的,愿我们老师的赞美如阳光,哺育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装扮我的好朋友》进行中,当孩子们看到我事先准备好的大卡纸时,都不由的尖叫起来,这是专门为他们量身定做的纸张,是孩子们以往作画时从未用过的。
安抚好孩子们的情绪,我们决定开始活动。因为纸张和空间有限,所以在征得他们的同意后,决定从中选出两位小代表,首先是上课时表现要好,包括精力集中、积极回答问题~~~,其次是在平时能够与小伙伴们和平相处、乐于助人的代表,定好标准之后,我们开始投票选举,最终,孩子们选出刘亦辰和李若嫡为他们的代表。随后,两人的身体轮廓被印画在纸张上,每个孩子都翘着头饶有兴趣的看着,像是在欣赏,是幸福、快乐的欣赏。
两张大大的身体轮廓纸张挂到墙上,两个大家公平选出的代表站在一旁,准备涂色添彩喽!男孩组要求给刘亦辰涂色,女孩组要求给李若嫡添彩。看!孩子们忙活的不亦乐乎:有负责选色的、有负责画的、还有在代表旁边转悠着看小代表身上的独特地方、甚至有人还做指挥工作……看着孩子们忙着、乐着,心里那股高兴劲儿没法说!
大作完成!孩子们欢呼着、跳跃着。课堂,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能够在这个过程当中快乐地度过,是多么有乐趣的事情!
教育随笔:在音乐活动中调动幼儿兴趣
在音乐活动中,幼儿学唱是学习的重点,但是单一的学唱幼儿会感到无聊,活动开始的学唱部分幼儿都能看着图谱认真的学,可是没两遍之后幼儿就会开始关注其他的东西。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帮助幼儿提高注意力或者说引起幼儿得兴趣,重新再让幼儿注意力集中。
第一,从图片中理解歌词含义,例如敲锣打鼓真热闹这句歌词,用直观法感受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具体形式,了解人们喜悦之情。例如给幼儿观看一些人家过年过节敲锣打鼓的视频资料,让幼儿认识敲锣打鼓是怎么样的。第二,动作的学习,恭喜大家新年好这句歌词请幼儿做一个动作,一手握拳一手成掌状放在上面,有了这一个固定的动作,幼儿每当唱这句就会做“恭喜动作”,也可以成为这个歌曲活动的一个亮点。第三,反复的、多种形式的练习,幼儿如何巩固歌曲只能一遍一遍的练习,但是形式单一的练习太过乏味,我准备了很多种的方式,比如表演唱、分组唱、分男女生唱等。有了这些练习,幼儿自然而然的就学会了歌曲。
小班幼儿还处在模仿的一个阶段,创造氛围很重要,我们在本周幼儿早上来园的时候或者自主性游戏的时候,可以播放这首歌曲,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又巩固了歌曲。还要给一个让幼儿勇于唱、敢于表演的机会,在幼儿做出一些表演行为的时候给予积极的评价,不随便否定幼儿,增强幼儿自信心。
在音乐空间中分享快乐
由于快到“六一”儿童节了,所以到了下午吃完下午点后,每间活动室里几乎都放着音乐排着自己的节目。
今天下午点后,我打开电脑放着孩子们将要排的节目。这时,小楠过来跟我说:“老师,你给放‘靠在肩膀上的感觉’这首歌听好吗?我特别喜欢听这首歌了,我还喜欢听‘愚爱’‘感动天感动地’这几首歌,还有好多好多呢,你给放个听好吗?”这些都是最近比较流行的歌曲,看来孩子们也挺跟随时代潮流的。我听了她的话,感觉她能说出这些话,就给她放了个‘靠在肩膀上的感觉’听,她高兴地又跳又跳,我看到她这样,我觉得心里也乐滋滋的。觉得小楠能够跟我这样说,我作为老师,跟她之间的关系仿佛亲近了一点。因为有的小朋友总是对我感到很害怕,这就是作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隔阂吧。其他的小朋友听到我给小楠放‘靠在肩膀上的感觉’后,他们也纷纷到我面前来跟我说:“老师,你给我放那个‘今天你要嫁给我听’好吗?”
看到孩子们个个都对音乐这么感兴趣,我特别回家多下了一些歌曲,到园里后放给他们听,将我跟他们这间的距离缩短,让他们不再对我感到有一丁点儿害怕,增进我们师生之间的感情。
于是,在以后的下午点后,我就给他们放一些他们喜欢的歌曲给他们听,让他们感受到其中的快乐,在快乐中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自己喜欢的歌曲。歌曲是可以一起来听的,也给了孩子们自由交流、分享的空间,也给了孩子主动跟老师提小要求的机会,在他们的音乐空间里享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