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随笔:不翼而飞的毛巾
发布时间:2021-04-24 教师随笔 幼儿教师随笔 幼儿园教师随笔 最近这两天,我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我放在洗手间的毛巾总是会不翼而飞,找来找去最后则会在孩子的毛巾架上找到。连接两天都是这样,到底是谁干的呢?为了弄清楚事情的真相,我特意留意了一下洗手间。终于,在一次孩子们大都洗完手回到座位时,我注意到落在后面的杭杭磨磨蹭蹭的不肯走,只见他洗完手用自己的毛巾擦了擦,挂在毛巾架上,然后将我的毛巾从水杯柜门上拿下,也挂到了毛巾架上。我问他:“杭杭,这是我的毛巾,你干嘛动我的毛巾?”杭杭认真的回答说:“毛巾都要挂在毛巾架上。”哦,原来是这样。看来杭杭正处于秩序敏感期,他认为所有的东西都该放在它该放的地方。对于我单独放出来的毛巾,他无法忍受,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帮我纠正。知道了事情的缘由,我也将自己的毛巾挂到了毛巾架上,并且当着小朋友的面说:“这是老师的毛巾哦”。
其实杭杭的这种行为,在小班的孩子身上时有发生,比如小椅子要拿固定位置的,谁拿错了都不行,甚至哭闹着据理力争“这不是我的,那个才是”,座位也要在固定位置,别人坐了就要起来让开……这些事情在大人的眼里简直不算什么,但在小孩子的眼里就是天大的事。所以作为老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给予正确的处理,不然会委屈了孩子,伤害到孩子幼小的心灵。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小编推荐
教育随笔《空中飞舞的小毛毛》
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正玩得起劲,突然我听到有人喊:“魏老师快来看,我抓到一个小毛毛。”随着喊声,孩子们都一窝蜂地挤过来。“什么东西呀,让我看看。”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开始猜测它是什么东西。“这是什么呀?”还没有等我开口说话,孩子们:“这是柳树上毛毛”“这是棉花”“这可能是小鸟的羽毛吧”。听着孩子们大胆的猜测我的内心是高兴的,同时又觉得这是一个很好地教育契机,随即我问孩子们,这是从哪里来的?刚才有人说这是柳树的毛毛,柳树的毛毛到底长什么样?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这是从天上飘下来的,因为墙外面有柳树,所以我觉得它是柳树的毛毛。听孩子这样说,我内心很震惊它的观察和推理能力,但是同时我又问,还有什么植物也是这种白白的绒毛?孩子们议论了半天,在这种吵闹的氛围中我没有制止孩子们的讨论,我只是耐心等待,等他们像我求助,最后他们实在想不出来就问我:“魏老师,这到底是什么呀?”“其实呀这是蒲公英的种子,柳树上的绒毛和它长的很像,但是又不一样,它们都是随风飘荡,落在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发芽。你们仔细观察观察它的形状与颜色。”孩子们一个个认真的看着。有人说“它像小伞。”有人说“它是白色的”,我及时的鼓励孩子们:“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其实它是由伞形的绒毛组成的,每一缕绒毛下都有一粒种子,容易被风吹散,随风飘落到陌生的地方生根发芽,长成新的蒲公英。”孩子们听了我的话一直在议论,老师那我们能不能把这颗蒲公英的种子放回空中去呢?让它在另外的地方长成新的蒲公英,我听到孩子们这样问我,我急忙回应它们:当然可以呀,你们的想法简直太棒了,随即我将手里的这颗种子放回空中,孩子们望着飞舞的种子特别高兴,此刻我的心里也高兴极了。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应该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对孩子进行教育,我很庆幸我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白色的绒毛到底是什么,而是让孩子们进行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我才能挖掘孩子内在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推理能力,对于孩子的表述我们应及时进行回应,并通过不断提问和引导,让孩子通过讨论研究找到答案,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增强自信心。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求教师灵活运用这些策略,能建构有效的师幼互动,教师根据幼儿在生活中所提出的问题,做到有效的回答和幼儿形成互动,运用语言、肢体、表情等激发幼儿互动关注幼儿作为学习者的需要,创设有利于幼儿主动发起互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幼儿在宽松的环境成长。
教师随笔:放心飞翔
时间像滑梯一样过的真快,一转眼,你们已经在这里过了三个年头,现在又到了麦粒飘香,吃西瓜和冰激凌的时候了,这也要预示着你们要去另一个学校寻找另一种学习的快乐了。
看着现在的你们让我不由得想到三年前的你们,那时你们牵着爸爸妈妈的手,迈着蹒跚的脚步走进幼儿园,从你们的眼中我看到了你们对幼儿园的新奇和陌生;看着你们从刚开始的尿裤子、哭着找妈妈,到现在的自己穿衣、写字、编故事,作为老师我们从心里感到高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你们慢慢的喜欢上了幼儿园,到后来深深地爱上了幼儿园,爱上了这个家。现在你们就要毕业了,就要离开幼儿园去上小学了,就好像小鸟长大了就要飞向更广阔的天空一样,但是不管你们走多远,我们都希望你们不要忘了幼儿园里的快乐时光,老师随时欢迎你们回来。
还有我们亲爱的家长们,三年前因为您孩子的加入,使我们成为了合作伙伴。在这里,我也代表各位老师像我们的家长们表示深深的感谢,多少次为了制作玩教具帮我们搜集材料,为我们共同教育好孩子献计献策。正是因为有你们的配合和支持,才能使我们的工作顺利进行;正是因为有你们的包容和理解,才有我们今天的成绩,现在,孩子们即将结束幼儿园的学习生活,迈向一个新的台阶,虽然我们不能在合作了,但是我们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亲爱的孩子们,三年来我们相依相伴,一起游戏一起欢笑。听惯了你们每天早上稚嫩的问候声;看惯了,你们每个傍晚阳光般的笑脸,现在你们就要离开了,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愿我们可爱的孩子们在广阔的天地中自由翱翔,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教育随笔:毛毛虫的故事
户外活动时候,孩子们都在草地上自由地玩耍……
突然,孩子围在了一起,“你们在做什么?”“老师,一个毛毛虫。”只见一只黑褐色的毛毛虫在草地上不断地蠕动着。“哎呀,恶心死了,快踩死它。”云朵尖声叫嚷起来。“别,别,别……”子峰赶快拦住了其他小朋友,“你们看,毛毛虫已经‘死’了。”只见毛毛虫在孩子们手中青草的推动下,蜷缩着身体,一动也不动,好像真的死了一样。“它没有死,它在装死……”万子豪大声说道。“它为什么要装死?”看孩子们的兴趣那样高,我顺势问道。“它怕我们弄死它,所以要装死,等我们走了,它就又活过来赶快逃走。”“那好,我们谁也不碰它,看看它到底会怎样?”孩子们围在毛毛虫周围,一声也不吭,静静地看着毛毛虫。果然,过了一会儿,毛毛可能感觉到没有了危险,慢慢地把身体伸直,又继续向前蠕动。“活了,活了。”孩子们大声欢呼起来,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随着一个孩子手中青草的拨动,毛毛虫又蜷起身体,不动了。在我的引导下,子峰找了一个矿泉水瓶,在上面扎上气孔,把毛毛虫带回了教室。在幼儿的注视下,毛毛虫上演了、从不断蠕动到假死,又从假死到不断蠕动的过程。在演示过程中,我又告诉幼儿,像西瓜虫、小刺猬、壁虎等都是用假死、断尾巴等方法来进行逃生的。
小小的毛毛虫,让孩子们进行了一次别开生动的活动,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可见,只要有心,教育无处不在。
教育随笔:小小设计师——毛毛虫
每次区域游戏,我们班的建构区总是人满为患。“怎样将设计图纸这一环节引入到幼儿的建构活动中使其完成STEM工程思维的第一步”是我近期一直在考虑的问题,设计图纸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非常难。今天上午的集体活动,我尝试让幼儿来画一画设计图。
首先出示一个已搭好的毛毛虫,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身体什么形状的?像半圆形的(圆环形)还是扭来扭去的?身体有几节?小班幼儿只要能正确点数1——5,所以毛毛虫的身体我只搭了5节。每一节是什么颜色?有几只眼睛?什么颜色的?颜色拼在身体的哪一节上?获取了这些信息,我示范画图纸并涂色,再请幼儿根据实物检查图纸画得是否正确。
接下来就是幼儿自己设计图纸,首次设计成功率达30%。邀请好朋友一起根据自己设计的图纸拼搭毛毛虫,我一直提醒注意颜色、一节一节找、再数数身体对不对,这环节孩子完成的很漂亮。
教师随笔:百变“小飞机”
作为幼教工作者,深知好习惯的重要性。好的行为习惯能够奠定一生,可见,良好的习惯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而幼儿期正是行为习惯的关键期。所以,我们要承担起身上的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我们班的王桀宇眼睛大大的,个子高高、皮肤白白的一个小男生。从外表上看真是乖巧可爱,可恰恰相反,他非常调皮好动,爱打爱闹,这样导致他身边的好朋友越来越少,他也想改正,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到处乱跑,故意的碰一下这个,又撞一下那个。小朋友的告状声此起彼伏。而他呵呵一笑跑开了,还时不时的给你来一场恶作剧、小破坏。当你给他讲道理时,他频频点头,立马改正,可眨眼功夫又恢复如初,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最近,发现他有一个好习惯,就是善于倾听,他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非常活跃。令我欣慰的是无意间,一节教育活动《飞机本领大》,完全改变了他。当和孩子们一起交流各种飞机的本领时,王桀宇瞪着亮亮的眼睛听得特别入迷,小手举的高高的说:“杨老师,我最喜欢飞机了,它可厉害了,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我顺势问:“王桀宇,你想当这样的小飞机吗?”“当然了”他歪着脑袋笑着说。我大声的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这样的小飞机吗?”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喜欢”。随之一片掌声。
从那天起我们班就多了一架“小飞机”,当小朋友忘记带彩笔时,王桀宇就会变成一架“运输小飞机”把他的彩笔主动借给他。当小朋友鞋带开了、扣子系不上他会马上变成“爱心小飞机”飞过去帮助他。当小朋友......。
从那以后,我们的王桀宇真的变了,不再是爱搞破会的调皮蛋,变成了小朋友们都喜欢的好孩子。变成了我们彩虹班不可缺少的一架百变“小飞机”。彩虹的上空不再是此起彼伏的告状声而是连绵不断的感谢声。希望我们的王桀宇成为一架真正的百变“小飞机”,永不停息。相信,他会飞的越来越高,越来越远。
教育随笔7篇:不治而愈的“小淘气”
教育随笔7篇:会飞的大炮
一谈,孩子们都在区角活动时,积塑区里的张智洋小朋友拿着手中的小作品来到我身边,自豪地说:“老师,你看,我插了一架大炮。”我低下头看了看,顺口说挺像一架飞机,他听了,大声反驳道:“这是会飞的大炮。”我觉得张智洋小朋友的想象力很丰富,就引导他:“那你这会飞的大炮飞给全班小朋友看看,好吗?”他愉快的应了。拿着手中的大炮忽高忽低飞翔,一会儿收起翅膀,降落到地面上前进。其他小朋友都停下手中的活动
,个个看得出了神,蹦跳着拍手为他叫好。
孩子们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作为教师,要及时捕捉孩子思想的闪光点,采取热情鼓励的态度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让他们去发挥、去创造。
不治而愈的“小淘气”
李小钊在我们班是个出了名的“小淘气”。活动课时,好玩具总是被他先独占,不让别人沾手;上课时,他经常去惹在他旁边的幼儿……孩子们常常告他的状,我多次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但收效一直不大,我拿他简直没办法。
有一天,我要把孩子们的作品挂在墙上,需要把椅子放到桌子上,才够的着。站在那里,我心里砰砰直跳,生怕从椅子上摔下来,心里这么想,就更紧张了,两只脚也微微地颤动起来。突然,我感到椅子不再晃了,低头一看,是李小钊用两只小手使劲地扶着小椅子,那股认真劲儿,真让人感动。
我跳下来,向他竖起了大拇指,激动地说:“小钊,你真懂事,老师谢谢你!”
也许以前从来没有听到这样的话,他感到有点不自在,转身走开了。
但是从此以后,奇迹在小钊身上出现了,我给孩子讲故事时,他睁大眼睛望着我,连小动作也没了;活动时,他也特别喜欢和我在一起,邀请我和他一起做游戏。从他那带着稚气的脸上,我看得出他的内心,充满了激动和自信。
老师的几句微不足道的感谢和表扬,对孩子却价值连城,使他体会到了老师对他的信心,不是吗?小钊着淘气的孩子,居然也不治而愈了。
双重性格的秘密
陈宝帅是一个可爱的孩子,尤其笑起来就更可爱了,可他偏偏不爱说话。我问他什么话,他只是一个劲地笑,或是偶尔用摇头或点头来回答。他给我的印象一直是腼腼腆腆,沉默寡言。
近来,时不时地有小朋友来我这儿“告状”“陈宝帅又在打闹了!”开始,我不怎么信,可说的多了,我便开始注意起来。
渐渐地我发现,这个孩子在小朋友中间的表现于在我面前简直有天壤之别。和小朋友在一起时,他的话是一套接一套,妙语连珠,孩子们特别爱和他一起玩;每次户外活动,她的身边总有一群孩子围着,他总是跑来跑去一刻也闲不着。但只要一到我身边来,他立刻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一下子便没了精神。怎么回事?我决心要解开这个迷。
答案很快从他妈妈那儿得到了,他妈妈对我说,这孩子刚上幼儿园时,很爱往老师跟前凑,话也多,但有几次让老师不客气地给堵回去了,久而久之,他便不敢也不知怎么样于老师接触和交谈了。喔,秘密竟是这样的简单!
从此,早晨他一来教室,我就热情地打招呼;上课他回答问题了,我也总要给他鼓鼓掌;平时一有机会就和他谈话聊天,让他把他的事情讲给我们。
毫无疑问,如今的陈宝帅已经成了我和孩子们共同的好朋友了。
挂毛巾
今年,我教的是小班,小班孩子的个子还小,每次洗完手,自己挂毛巾对于他们来说有点困难。所以每次我都帮他们挂毛巾。
今天,我想:“如果不帮助他们,看看他们会怎样做?”只见有的小朋友拿着毛巾使劲地喊:“老师,我够不着!”有的小朋友站在原地不动;有的拿着毛巾往钉上扔;有的则追着个子比较高一点的小朋友让他们帮忙,只有夏铭彻小朋友将毛巾卷成一个棍状,并向两端使劲拉,将有绳的那端朝上,一下子就挂上了。就这样一件小事,孩子们有这么多种处理方法。自由活动的时候,我把小朋友集中起来,请夏铭彻小朋友示范挂毛巾,孩子们都高兴地为他鼓掌。崔亚棋对夏铭彻说:“你看毛巾变长了。”李泽睿、夏雪润等他们连忙把毛巾拿下来也学着夏铭彻的方法重新挂。我请小朋友说还有没有别的挂法,小朋友说可以跳起来挂,可以踩在小板凳上挂,可以垫起脚来挂等等,孩子们积极地想出了许多方法。
这件小事体现了教育中无小事,教育工作是不忽略细节和小事的观点。
幼教随笔:飞走的衣服
从事幼教工作这么多年,我觉得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有些事情我们适当的编一些“谎言”是可以的。您可别认为小班的孩子小,有时把问题留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去讨论去思考去解决,这样,既改掉了孩子的不良习惯,还培养了孩子主观能力的发展。
有人说:“幼儿教师不就是哄孩子玩吗,其实就是保姆。”这句话让我非常的无奈。是啊!,在园,首先我们要细致的照顾好他们的吃喝拉撒睡,尤其是小班新入园的孩子,他们刚刚离开父母温暖的怀抱,在家娇生惯养,所用的事情都有父母包办,造成了现在的孩子说一不二,自理能力极差,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许多的困难。比如:不会吃饭的老师要喂、不会穿衣的老师要帮他穿、不会擦鼻涕的老师要帮他擦、不会脱裤子上厕所的老师要帮他脱…….这些正是保姆要做的。但是我们幼儿教师不光要做到这些,我们还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引导者和教育者。让其在我们的关爱引导下孩子们慢慢喜欢上老师,喜欢上幼儿园。然后在运用各种方法来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各种良好习惯的培养。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教育他们懂礼貌、友好相处、相互谦让、懂得分享、懂得感恩……看到孩子们从入园到现在可喜的转变,我们付出再多的心血也值得!
说句实话,现在调皮的孩子越来越多。我们也常常听有些老师说:“我们班的某某某小朋友真是调皮,天天给他讲道理,批评他,他就是改不了,拿这样的孩子真是没办法”。我们班的张佳腾就是这样的孩子。他的精力非常的充沛,一刻也不安静。放学的时间到了,我开始叫着孩子的名字分发外套,孩子们都拿着自己的衣服坐到座位上穿衣服,令我高兴地是,孩子们还学会了互相帮助,你帮我系扣子,我来帮你拉拉链,这样情景真是令我欣慰。这时,闲不住的佳腾拿到衣服后,又开始甩着衣服玩,在此之前,我讲了许多的道理,但是效果不佳,今天,佳腾又甩起衣服来,我把佳腾叫到身边问他为什么甩衣服?佳腾若无其事地说:“我想让小朋友看看,我的衣服会飞。”哦!原来佳腾是想让小朋友知道他的衣服会飞呀!我笑着对他说:“现在小朋友都知道你的衣服会飞了,以后不要这样做了,这样做是不对,会伤到小朋友的。佳腾撅着小嘴巴抱着衣服坐下了。可是,第二天佳腾又甩起了衣服,嘴里还大声地说:“我的衣服飞起来了”他这样做,其他小朋友都跟着甩了起来。活动室内一片混乱,这下可把我气坏了。我忍不住大声地喊了一声:“佳腾,叫你不许甩衣服,你怎么又甩,再这样做,老师真的不喜欢你了。”佳腾看到我生气了,抱着衣服乖乖的抱着衣服坐到了座位上。嘴里还不服气的小声嘟囔着什么。安静了一会儿
,又开始甩起来。我的话根本没有听进去。怎么办呢?怎样才能让佳腾改掉这一不良习惯呢?为此,我与家长取得了联系,共同配合改掉这个坏习惯,取得家长的同意后,第二天,我提前把佳腾的衣服藏了起来,放学的时间到了,我与往常一样给孩子们逐一分发衣服,孩子们都听着自己的名字,过来拿衣服。佳腾也和其他的孩子一样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听着叫自己的名字,衣服发完了,我故意大声地说:“孩子们,老师看看谁能自己把衣服穿的整整齐齐。”孩子们听我这么一说,都兴奋地忙活起来。坐在一旁的佳腾再也按捺不住站起来着急地说:“老师,我没有衣服,我的衣服哪去了?”我故作惊讶的说:“什么,你没有衣服?老师这里没有你的衣服呀,你看衣服架上空空的。”佳腾望着空空的衣服架,眼泪在他的眼眶里转,此刻我把他揽到怀里对他说:“你的衣服为什么没有了?我们去问其他小朋友们看到你的衣服没有?”“没看见。”孩子们回答。“真是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