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极好传统——继承玩具
发布时间:2021-04-28 幼儿园的传统游戏 幼儿园玩具的教案 玩具的幼儿园教案德国的幼儿园里,孩子除了自己动手制作玩具之外,还有一个极好的传统——继承玩具,即便是富翁的家庭也不例外。在很多的跳蚤市场上,孩子已经长大的家庭会去那里拍卖他们的玩具,而购买者当中,也有不少成人为自己去买。因为,在德国,有些玩具是一代一代增加内容的,比如:小火车或者某些牌子的城堡。所以,在跳蚤市场上,她们很可能会有意外收获——能发现一段铁轨正好是自己坏了的那段,能配上自己城堡上少了的城门。
谁都知道德国的玩具贵,质量好,而且很多玩具都有传统。正因为质量好,传下来的可能就极大,不光是指花钱多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给孩子留出一份想像的空间——父母亲的童年时代和他们的游戏。有时,父母亲还会跟着重新玩起来,那其中的乐趣是无穷的。
此外,德国人挑选玩具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玩具不是只给一个人玩的,而是给大家玩的。也就是说,玩具应该能使一家人围坐桌子边,应该能让孩子和其他人互相配合,玩具还应该是启迪智慧的,并且能在任何场合方便使用,哪怕在饭馆,在火车上,都该能让孩子有所事事,而不无聊。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编辑推荐
美国孩子的“另类玩具”
数码照相机
数码照相机成了两三岁孩子的玩具。房东的相机一买回家,就教会孩子使用,之后便任由孩子们拿着随意拍照。真有几张拍得不错的,孩子的父母便会把照片收藏起来。两岁的小女孩一本正经地用相机拍照的情景,非常有意思。
手机
父母淘汰下来的废旧手机给孩子们当玩具,孩子们已经不屑一顾了,父母正在使用的手机,孩子们也可以拿来乱按号码。有两次,孩子们按了“911”,警察根据电话的注册地址,开着警车呼啸着来到了家门口。房东家里雇佣的保姆是来自中国的访问学者,签证到期后滞留美国不归,还以为警察是来抓她的,吓得不知所措。而美国的警察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非法移民是归移民局管的。
电视机
家里的电视机也成了两个孩子的玩具。两岁的女儿喜欢玩电视机的触摸开关,经常开开关关的,父母也不阻止。
电脑
房东家的书房里有3台可以上网的电脑,先生和太太每人用1台,剩下的1台就是专门给孩子们玩的。这3台电脑全天24小时开机,随时挂在网上。房东3岁的儿子和两岁的女儿,把电脑键盘当成了钢琴的琴键,随意敲打,电脑屏幕上常常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孩子们对于电脑里安装的儿童游戏更是爱不释手。房东两岁的女儿还不会自己启动游戏程序,3岁的哥哥已经可以自己启动游戏程序了,两个孩子常常争抢着玩电脑游戏。
电灯、加湿器等
家里的电灯、加湿器等孩子们可以随意开关。家长们如此放心,大概也跟美国的民用电压有关。美国的标准民用电压是110伏,中国的民用电压则有220伏那么高。
电子琴
电子琴几乎是每家每户都有的性能齐全,音质纯正,音色优美,孩子们也都喜欢。在美国,华人家庭的子女,学钢琴的比例是80%。华人家庭重视孩子的教育,希望孩子在上普通中小学的同时,也能学中文,学乐器,还能参加各种体育项目的训练,华人孩子的负担要比同龄人重得多。
父母是宝宝的最好“玩具”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能否最大程度地发挥潜在的智力,极大部分有赖于5岁以前所接受的感觉及智能刺激的多寡。1岁之前的孩子尚未进入主动探究周围世界的阶段,给予孩子较合理的感觉刺激和较多的情感交流,应是最好的选择。爸爸妈妈是帮助孩子了解世界的第一人。
实际上,可以作玩具的东西很多,也并不是越新奇特越好。一些简单的家用物品,如可握、可捏的塑料瓶、空盒子、可咬、可磨牙的东西等;也可自己改装,只要颜色鲜艳,可拿着玩的任何形式的物体,同时体积够大,孩子不致吞咽下去,经过消毒,没有伤害
都可以。商店里也有一些不错的选择,如挂在小床上会动的一类玩具;还有一条横杠加上一些圆环的一组装备,婴儿可抓,也可以用手拉的;或是清晰可见的塑料水族馆,里头有鱼,可以挂在小床边让宝宝观看……
父母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尽可能多地给孩子提供可玩的东西,可听、可看、可感觉的东西。
最好的玩具就是爸爸或妈妈,这个“玩具”是宝宝最喜爱的。任何玩具都比不上爸爸妈妈和宝宝的交流与玩耍,因为爸爸妈妈是充满感情的,是有创造性的,是变化无穷的。
妈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对宝宝说话,跟他戏耍。许多做妈妈的在沉默中给孩子换尿布、喂奶、洗澡、为什么不在这些时候说话呢?要以为你是在“对牛弹琴”告诉宝宝你正在做什么,他将得到感觉及智能的刺激。
应该对他说些什么?喜欢说什么都行,可以说:“我的小宝宝饿了,瞧这小嘴噘的,来我们吃好吃的了,宝宝大口大口地吃,快快长大,长成个大小伙子……”也可在说话的同时配一些舒缓的音乐;或者说:“要换尿布了,来来来,马上就要舒服了。妈妈给你换一个又干又软的小尿布,把你包起来,舒服了吧,笑了吧!”每一位母亲都告诉宝宝她自己的一套话,对宝宝唱她自己的歌。
对宝宝唱歌、说话、做好笑的鬼脸,或是轻轻摇他,和他戏耍的时候,正是给予他感觉刺激的时候,这将促进他智力发展。
利用玩具发展宝宝的积极情绪的注意点
导读:提供玩具的内容要恰当,难易要适中。过难的玩具,孩子难以成功,容易使孩子产生沮丧、失败和受挫的消极情绪;而玩具的内容太容易,孩子的好奇心易于满足,孩子会觉得没意思。较为理想的玩具应内容恰当,难易适中,使孩子“跳一跳能摘到树上的果子”,有利于孩子产生激动、快乐、成功等积极情绪体验。
利用玩具可以发展孩子的积极情绪,但是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提供的玩具要新颖、有趣。孩子一般喜欢色彩鲜艳、造型优美、性能多样的玩具。当然,这些玩具不一定都靠购买,可以引导和鼓励孩子用新玩法玩旧玩具——通过拆装、组合、搭配等,把旧玩具玩出新意来,给孩子提供一个变化无穷、新颖有趣的玩具世界,以发展孩子的积极性情绪。
二、提供玩具的内容要恰当,难易要适中。过难的玩具,孩子难以成功,容易使孩子产生沮丧、失败和受挫的消极情绪;而玩具的内容太容易,孩子的好奇心易于满足,孩子会觉得没意思。较为理想的玩具应内容恰当,难易适中,使孩子“跳一跳能摘到树上的果子”,有利于孩子产生激动、快乐、成功等积极情绪体验。
三、引导孩子利用玩具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孩子游戏时总是轻松愉快的,成人应引导孩子开展有趣的游戏,发展孩子积极性情绪。一些需要其他孩子合作的游戏,如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结构游戏等,成人可提供玩具,创造环境,邀请小朋友和孩子共同游戏。如成人可为孩子提供娃娃、家具、炊具、邮局和医院用品等主题玩具,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开展角色游戏,如“娃娃家”、“医院”等。在扮演角色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会充分表现扮演角色的情感,如妈妈对待孩子的慈爱、医生对待病人的热情等等。
四、尊重孩子,积极支持孩子合理的探索行为。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不爱惜玩具,刚买的玩具玩不了几天就被拆散了。对于这种情况,成人如不加分析就横加指责或打骂,极易使孩子产生委屈、压抑、恼怒等情绪,岂不知孩子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有时拆散玩具往往是探究个“为什么”来满足好奇心,这时,成人不必大惊小怪,更不能横加指责。有时反而应该积极支持和鼓励,引导孩子对一些旧玩具进行拆装、组合,进行创新改造。
五、多给予表扬和激励。对孩子玩玩具时表现出来的意志努力和取得的点滴进步,成人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肯定和赞许,使孩子体会到亲情的愉悦。它有利于孩子树立自信心、发挥创造力。在孩子完不成任务时,成人要进行具体分析,必要时给予启发和引导。切不可说一些丧气话,流露出失望或激怒的情绪,更不能严厉呵斥和责备。否则,只能使孩子一次次产生失望、怨恨、冷漠等消极情绪,最终丧失信心。
培养孩子收拾玩具的好习惯
在幼儿园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幼儿在教师的一个口令或一段音乐下,大家齐心协力,很快就将玩具收拾好并摆放整齐了。每当这时,许多家长会抱怨了,孩子在家可不是这样。让孩子收个玩具比什么都难,玩起来却丢三落四的。新玩具没几下就四分五裂了。种种不良表现都充分的暴露出一个问题:孩子并未养成良好的玩玩具的习惯。
你可千万别小看了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长时间的滋长会影响孩子今后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比如说,孩子不愿意收玩具会发展成为好逸恶劳、没有责任心。又如孩子玩玩具乱扔乱摔会让孩子养成做事大手大脚,不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反正摔坏了家人还会给我买新的,玩完后总有人会来收。长此以往就不单单是什么行为习惯的问题了,而是上升到道德的层次了。那么,究竟该如何培养孩子玩玩具的习惯呢?
首先,从思想上教育孩子该怎样玩玩具。如:玩具要轻拿轻放,不要乱扔乱摔。玩具不可以丢三落四,要尽量放在一堆。不想玩时,要自己整理,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以及让幼儿知道为什要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如不这样玩会受到什么处罚等。要让孩子知道玩具来之不易,是父母辛辛苦苦赚钱买回来的。此外,自己的玩具就应该自己收拾。
其次,教会幼儿如何整理、归类,知道正确的摆放方法。很多情况下,孩子是不知道该如何做或是清理时遇到困难而放弃的。因此,刚买回玩具时,家长要告诉孩子怎样还原和具体的摆放位置,以方便下次取用。必要时家长可以给予适当帮助。
第三,面对刚刚学习整理玩具的幼儿,家长可以以朋友的身份和态度,以游戏的方式和孩子一起收。让他感到不是一种压力,而是愉快的游戏过程。“比比谁快?”、“看谁整理的好?”。都会极大调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事后给予孩子一定的表扬和奖励也会促进孩子习惯的培养。相反,面对已经养成不良习惯的小朋友,家长也不要着急。可以先和孩子约法三章,规定如果不能自己收下次就不能玩了。或拒绝给孩子增添新玩具以示惩戒。总之,家长在采取措施前要先礼后兵,而且要注意尺度。这样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作为家长的我们还应该以身作则,所谓身教重于严教。相信在各位家长和我们老师的密切配合之下,您的孩子一定能养成良好的玩玩具的习惯。
别替孩子玩玩具
别替孩子玩玩具端午,**的奶奶被我邀请来过节。老人家有一个来月没看到孙子,万般疼爱倾注一身,语言无比温柔,动作特别小心,恨不得把所有的爱与温情都拿出来。我很理解她的心情,所以决定自己趁机偷懒和金逛街去,让她单独陪**。走之前,我想看看**和奶奶呆在一起是否习惯。
还好,毕竟是血浓于水,虽然多日不见奶奶,但稍微接触后,**就接受奶奶了,愿意要她抱,并不会粘着妈妈。
听说他喜欢玩玩具,奶奶洗了几样玩具给**玩。我看了一会,就觉得有一点点小问题:
**有个组合玩具,多边形的,一边是可以唱歌的,一边是可以当车开的,一边是可以玩弹珠的,正中则是可以敲击的。**一拿到玩具,就低头专注地拉弹珠。可是弹珠有点小,他很有耐心地一点点地扯,刚扯到,又缩走了,他继续扯,如此反复,但是奶奶见他第一次没扯出来,就敲击了中间那个“大圆球”,说:“宝宝,玩这个!”**被打断了,于是也开始敲击大圆球,但很快他又回到那个弹珠上。奶奶又把唱歌的那一面点开了,音乐响了起来:“宝宝,你听歌!”**只好又抬头转向奶奶摁动的地方,但是,这个固执的孩子,他还是继续抠着弹珠……奶奶又来了,“开”动了汽车,“汽车来喽,宝宝!”
**终于把这个玩具一推,伸手去抓脚边的小盆子玩了。
不知道我的看法对不对,但是当时我实在忍不住对PP说:“没关系,让他自己玩吧。”只是PP还是照着她的思维方式,不断地指导着**。
我心想奶奶也不是长期陪**玩,就让她按自己的方式陪吧。于是我上街去了。
不过,心里,还是想:大人,请别替孩子玩玩具。
玩具是干嘛的?在我看来,玩具是为了开发孩子的智力的。我甚至把我家的阳台铺上地垫,摆上**大部分的玩具,当成他的“工作间”,因为我觉得他玩玩具就是在“工作”。
这是一个让很多人觉得我很“摆谱”的做法。我想说的是,孩子其实也有自已的思维方式和思想,不要去干涉过多。你觉得可爱好玩的东西,并不一定是孩子的兴趣点;你觉得丑陋得很,根本不入你眼的东西,倒可能恰恰是孩子的“兴奋剂”。
我觉得,孩子感兴趣的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孩子的玩具;
只要是干净的、安全的东西,我就愿意让孩子接触。
如果是不干净的,我想办法洗干净给孩子玩玩,让他认识认识,如果确实是油漆物或者有可能带来健康影响的东西,我就缩短给他玩的时间,但我会尽量让他“尝尝”这东西的模样、颜色等;
如果是不安全的东西,我尽可能在自己的监护下让他“见识”下。
如果是高危物品,坚决抱开,而且平静但坚决地告诉他:“危险!烫!痛!”或者做出很痛苦的表情,让他明白这个东西他不可以碰。
有很多东西,孩子可能因为目前的认知有限,不能了解其中的“妙处”,这可以引导,但一旦孩子有了自己的发现,我觉得大人就应该给他专注认识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不必去反复指点。请让你的思路跟着孩子走,别试图让孩子的思路跟着你走。
试问,假如你做一件事情,有人不断地在旁边指导你该这样做,要那么干,恨不得全部帮你做完,弄得你又焦虑又不安,根本没办法享受做这件事的“过程”,你会是什么想法?
所以,孩子,也需要尊重。请尊重他们的发育特点,请尊重他们的思维模式,请尊重他们的需求……
玩具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
玩具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
玩具是孩子的“教科书”,不仅可以增加孩子的生活情趣,丰富知识,开拓智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由于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孩子在成长中可能养成不良性格和坏脾气,除了日常思想言行教育外,选择适当的玩具寓教于乐,引导孩子在玩耍中纠正自己的不良性格和坏脾气,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
选择静态性的玩具纠正孩子的多动症。有的孩子过分顽皮好动,整天摸、爬、滚、打,手脚不停,很难安静下来。如果选择一些积木、插板、拼搭模型等静态性的玩具给孩子玩,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到手、脑并用的拼、搭、镶、嵌玩具上,久而久之就能克服孩子坐不住、静不下的不良习性,有益孩子身体和智力的健康发展。
选择动态性玩具纠正孩子孤僻的性格。有的孩子生性沉默寡语,不好动,不合群。如果选择一些声、光、色俱全的发条、惯性电动的动态性玩具给孩子玩,让孩子追着汽车、飞机、坦克玩具跑,跟着枪、炮玩具声叫,踏着童车四处转,同小伙伴一起玩集体项目玩具,有意识引导孩子加强语言活动和相互交流能力,逐渐改变孤僻性格,使孩子天真活泼起来。
选择制作性玩具纠正孩子急躁的脾气,有的孩子性情暴躁,做事毛手毛脚,“破坏性”很强,如果选择一些自制的纸、木、布的玩具,让孩子自己动手制作各种各样的玩具,慢慢培养孩子耐心、细致、不急不躁的良好性格,使“火爆筒”的孩子变得心灵手巧。
国外妈妈如何为孩子选玩具
国外妈妈如何为孩子选玩具
“六一”是宝宝礼品大丰收的日子,掏钱的妈妈是否明白:怎样让宝宝配合家庭预算?怎样选择是宝宝真正的"意愿"?如何培养宝宝自己挑选玩具?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位欧美台玩教具总代理商对中外妈妈选玩具的看法吧。
一、有的宝宝爱动,妈妈就给她买一些促进宝宝身体活动的玩具,让宝宝动作发展,这样对吗?
这样效果不太好。我来中国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已经感觉到大陆幼儿教育的进步和改善,以前是教宝宝,让宝宝去学。现在改为玩中学。而大人跟宝宝玩,老师跟宝宝玩,都没有宝宝之间相互的作用大。也就是说,如果宝宝不喜欢运动,妈妈给他买一堆运动器材,没有什么意义。不如让他跟别的宝宝接触、去互动,让他产生运动的感觉,要去玩的感觉。等宝宝有了兴趣,再让他运动,妈妈在这里给他创造情景。
二、有些玩具非常好,可是宝宝不爱玩怎么办?
妈妈理解玩具的基本功能,激发起宝宝的兴趣,例如:有一种"踩踏平衡车"对发展宝宝全身关节和肌肉是非常好的。他与脚踏车不一样,每一次踩踏,都会让宝宝全身肌肉得到伸张,这也是设计的独到之处。如果妈妈理解了它的设计意义再把它提供给宝宝,就会跟宝宝一起设计玩法,比?前进","后退"、"旋转",并且像对宠物一样给它取个名字,在一定的距离内把他当作一个交通工具,比如,"骑上你的大朋友,去隔壁张太家取一样什么东西,"并夸奖他,你的这个朋友就是不一样,你比走路快多了。这样宝宝就会觉得有兴趣,自然也就热爱运动了。
三、如何教宝宝确定要买的玩具?
现在宝宝的玩具太多了,有点泛滥。我觉得玩具应该跟宝宝能力发展结合在一起。家庭中应该给宝宝建立一个天地,这里面应该具备宝宝想要的一些玩具。如果玩具是分散的,宝宝会去觉得玩不够,如果把它集中在一个天地里,妈妈就可以跟他一起互动。问宝宝你想建构什么,你现在有那些材料,然后要求宝宝,在你的天地里,我们去买那些东西好不好?不管居住条件如何,宝宝一定要有自己的空间,让宝宝在里面能够独立活动。比如,钻爬等等。家庭中,宝宝爬椅子,爬柜子,爬上爬下要挨骂,对宝宝是不公平的。在国外,很小的宝宝就会有自己身体活动的空间,而且是宝宝自己独有的。并不是与大人共享的。对宝宝来讲,一个箱子,一个洞,他如果钻进去,会觉得安全和快乐,其实也是满足动物的体能,应该给宝宝提供这样的空间。
四、西方家庭中宝宝玩具费预算怎么实施?
西方家庭在选择玩具上对宝宝要求比较多。宝宝独立决定要一个玩具,妈妈的决定只能买这个,只能买多少。家庭中会对宝宝买玩具的费用做一个预算,然后告诉他:这个月你可以买多少数额的玩具。等宝宝到了三、四岁的时候,父亲就会跟他沟通:你去做一个买玩具预算。超过个预算就不能买了。或者宝宝跟父亲商量,这个月超出预算30元,下个月就少买30元行不行?得到允许后再买。3岁以下,还是父母给他挑选一些比较真正有意义的玩具,爸爸妈妈挑选玩具的基本常识,来自于媒体,教育机构,厂商提供的相关知识,一般还是比较到位的。
五、宝宝自己选择玩具,往往会盲目,怎样才能让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国外的妈妈培养宝宝自己挑选玩具的能力,开始的时候,宝宝们也会犯一些错误。挑选一些电动玩具,刺激性的,声光色彩。但母亲站在调整的位置,让宝宝与其他宝宝做比较。比如两个家庭,两个宝宝同时去购买什么东西,然后宝宝会自己讨论,进行比较,最后做出正确的选择。
六、中国妈妈选择玩具有什么特点?
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妈妈选择玩具有以下特点:
不注意查看有没有国家安全检验局的安全标志。家长们通常容易只关心玩具的色彩,不管是否有国家安全检验局标志。
1、 对玩具品质的要求不高。对含玻璃纤维的东西,含铅的塑料的危害认识不够。宁可选择"多而廉"。
2、 出于对宝宝的保护,对具有挑战性的玩具不能科学地认识。对几岁的宝宝能爬多高多大的架子缺乏认识。实际上符合孩子要求的大型玩具,大人认为太高了,太危险了。其实,4-5岁的宝宝能达到什么能力,是有一定要求的,比如3岁的宝宝能单脚站立、原地闭眼转圈……设计师已经把这些能力发展规律融入到设计之中,家长应该接受他,不要拒绝他。
4、宝宝要的反而不买,不放心宝宝自己挑选玩具,父母常会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有教育性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