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幼儿个案分析:老师,我的枕头不见了

发布时间:2021-05-02 幼儿个案分析 幼儿园小班个案分析 幼儿园个案分析

个案现象:连续三天午睡时都发生一件奇怪的事。第一天马晨都会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的枕头不见了!”我说:“先别着急,先上床睡,老师帮你好好找找。”结果,一个中午都没有找到,我答应他会好好找。因为今天星期二是大扫除,我们拖地的时候发现,枕头被扔到了床底下,而且很深很深不易发现。

第二天马晨又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的枕头又不见了。”我一听就说:“小朋友,起床的时候如果不小心碰了别人的枕头,要记得捡起来哦!要不然很容易弄脏的。”接着我摸摸他的脑袋,帮他重新找,结果我没有找到,然后我弯下腰,真的在床底下发现了枕头。

第三天马晨真的又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的枕头又不见了。”我说:“哦,是么?那等等老师帮你找啊。”我嘴上这么说,我就没有动。结果马晨看着我不睬他,自己跑到床底下去,拿出了枕头。我只是摸摸他的脑袋对他说:“把枕头给老师帮你清理一下。”他点点头。

个案分析:

针对这三天我每次采取的方式不一样。第一天我是急得帮马晨找东西,是没有仔细观察,以为是小朋友顽皮弄得藏起来的,所以我也就在第二天进行了对孩子的一番教育。但是在第二天我仔细观察中发现,马晨睡觉的床一边和墙壁贴着紧紧,一边有楼梯,小孩子起床都不方便聚在那里,所以孩子碰到掉下来可能性是比较小的。而且第二天我仔细发现,孩子起床之后就下床走到一边穿鞋子,床铺是老师整理好的,怎么会连续发生这样的事情呢?

于是第三天我采取了冷对待,结果他自己爬到床底下去拿出了枕头。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真的是马晨自己弄得么?还是他自己的一个习惯性的思考方式,看到老师两次从那拿出来,就还是到那里去看了。我心里不禁矛盾了。

针对这件事情,我和睢老师讨论了一下:认为是孩子顽皮做闹得可能性比较小,有可能是马晨自己弄得。他这么做是为了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关心。

细想马晨这个孩子是一个极其乖得孩子,有时候上课就坐在那里默默地听课,不善于表现自己的想法,但是平时会告诉老师哪里哪里怎么了,是不是我对他平时的关心少了呢?我联想到了前几天总有陆陆续续的孩子告诉我枕头找不到了,我总是耐心的帮他们找到,找到后摸摸他们的脑袋,让他们安静地入睡,是不是我这一举动被他看在眼里了呢?一想到这,我满心的愧疚,可能真的有时候教师每次都说:要面对全体幼儿,可是社会的现实性,一个班的人数那么多,每天的计划那么多,一堂课的机会平均分给幼儿少之又少,造成了有些孩子们觉得上课和我无关。毕竟是孩子,他也是希望得到老师的关爱的,所以我们老师的责任很重大,这也给了我工作上极大的思考,也给我工作上提了个醒,真正让全体幼儿参与到你的活动中来,是要有一个周全的教育计划,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融入其中!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不吃幼儿园的饭菜——个案分析


涛涛今年六岁多了,刚进幼儿园时不吃幼儿园的饭菜,每天只喝妈妈给他准备的营养汤,喝水也不用幼儿园的杯子而是使用自己的小奶瓶。到了中班大班能够在班级里和小朋友一起用餐了,但是用餐的速度较慢。当其他小朋友都开始餐后活动甚至是准备去散步时他才能较快的吃饭。聪明活泼的涛涛唯一在吃饭上面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例如每次不管是吃饭还是吃点心,他总会较慢的吃饭并且时不时的会停下来,当老师走过去时他才会开始吃。而且桌子上会有许多顽皮的小米粒,有时候衣服上裤子上也会粘到一些小米粒。

结合幼儿的社会性方面分析:幼儿的性格较为内向,在班级与小朋友交往行为较少,喜欢一个人自顾自的搭积木,或者玩一些拖拉玩具,社会性交往能力较弱,因此当其他小朋友都在那边吃饭时,他仍然能自顾自的玩弄手中的饭菜。

结合幼儿的家庭原因分析:涛涛是家里的独子,加之家里有些重男轻女的观念,所以你家里人都比较宠爱他,对他的吃饭问题也就放任自流了。在家里吃饭时妈妈总会跟在涛涛后面一直边玩边喂,并且只要他不喜欢吃的东西就不给他吃。

根据以上原因分析我主要采取了这些教育措施:一是进行了家访活动,家访师幼儿园与家庭之间联系的桥梁。通过家访活动与涛涛的爸爸妈妈对育儿方面的一些知识行为交流了一些意见和想法,同时对于涛涛吃饭问题也给予家长一些建议和引导策略,希望能家园合作,发挥教育合力。二是在幼儿园吃饭时,能给予涛涛一些鼓励,例如看到他吃了平时不怎么吃的蔬菜可以及时的给予小红花的奖励。将涛涛安排在吃饭较快的那一组小朋友当中,通过其他小朋友得良好用餐行为能带给涛涛隐形的示范,创造一个良好的用餐氛围。并且在用餐开始之前可以向小朋友介绍一下今天的饭菜,告诉他们今天饭菜所含有的营养,增加他们用餐的积极性。

以上措施我都有在逐步实施,达到的效果还在跟进当中。希望涛涛能快快吃饭,快快长大!

幼儿个案分析


幼儿情况:

徐嘉赫小朋友是一个比较活泼好动的小王子,自控能力较弱,不但容易受到其他小朋友的影响,而且还会去影响别人,做什么事情总是有头没尾,进入建构区的他在拼搭中很有自己的想法,但在最后的整理中活动中,总是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整理,并且不会参与其中。

情况分析:

1.平时父母较忙,爷爷带孩子,包办过多。

2.性格较活动好动,以自我为中心,很少听取其他的意见。

实施策略:

1.请幼儿当建构区的管理员,让他在监督的过程中,前提是要和其他小朋友进行整理。

2.学习整理的方法,知道积木要进行归类,按图进行积木的整理。

3.家园共育:幼儿在家的玩具由自己整理并进行管理。

实施效果:

1.整理时的习惯有所改观,但不能持之以恒。

2.家园共育不一致,父母工作较忙,由爷爷带,包办过多。

老师,我不想分勺子了


餐前安静活动了,我让孩子们看早期阅读的故事碟片。要分餐具了,我照样让能力较强的BB去分勺子。“老师,我不想分了!”没想到一向很乐意分勺子的BB今天“一反常态”了。“为什么呀?”“很累的,我想想看看故事。”听了BB的话,我陷入了沉思。

确实,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我们经常会让一些能力较强的孩子帮助老师或阿姨做一些事情,而有些孩子在享受别人服务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让他们有意识的做些什么呢?而不要让孩子觉得这些事就该是能力强的孩子做的,能力强的孩子就必须多做些事呢?我忽然意识到我要调整自己的意识,要让大家都学会付出,学会爱!

第二天的早上,晨间谈话时,我就和孩子们商量:“从今天开始,老师要来选小组长了,老师向让我们班上的每个孩子都来轮流做组长,让每个小朋友都来为我们班级做事,做老师、阿姨的小助手,好不好?”“好!”清脆的童声一起响起。于是我讲解了“游戏”规则后,就从1号开始了。

从此,轮到值日的孩子,开始为大家“忙碌”了,主动帮助老师分发油画棒,帮助阿姨分勺子;区域活动时也会“检查”一下大家的整理请况。看着孩子们忙碌的身影,我真的又一次感觉到孩子们长大了,能干了!小班孩子能做到这一点,真的很不容易。

教育随笔:不见了的头绳


起床时间,小朋友们陆续起床,懒洋洋的下了床,雯雯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在她在头绳盒里仔细翻她的头绳。哎,不对,只剩她一个女生没有扎头发,那么碗里最后剩的红色糖果头绳不就是她的嘛,还在找什么呢?“找什么呢?这最后一根不就是你的吗?”我理所当然的问。“不对,我妈妈今天早上给我扎的小鹿编绳。她摇摇头茫然的看着我。“记错了吧,小姑娘,今天或许扎的就是糖果呢。“那这个是不是你的呢?”我试图纠正她。“不是的,这个不是我的。”她认真的说。这个难道是其他小朋友扎错了?我示意她等会,就去检查了班里其他女生的编绳,可是没有哎。“我们先扎这个再找找吧,小朋友该吃点心了。”其他小朋友还在等待,我决定顾全大局。“不,我不要扎别人的头绳”她苦着脸,哀求的目光。唉“那你想想,是不是你的头绳没有放碗里,放其他什么地方了?”“我没有,就是小鹿头绳放盒子里了。”她脸都急红了。她大哭起来。不一会儿,李老师回来了,笑着说“哎,早上扎的就是这个,不过没有给她看,她记得还是昨天那个呢。”雯雯看我一眼,我们都笑起来。

小朋友就像七秒记忆的小金鱼,记忆力不如我们成人,很多时候虽然她们坚定地说着不符合事实的话也并不意味着她们在说谎,只是那是在她们的想象中存在的事实。

幼儿个案分析:动不动就哭的孩子


个案现象:孩子们晨间锻炼结束,大家都排好队走着,我也不时地回头张望,就生怕那些调皮的男孩子!正当我带着孩子们上楼梯时,一个孩子对我说:“老师,子皓哭了!”我转过头,只见子皓眼睛红红的眼泪掉下来了,此时此景我又不能调解,就说:“到了教室里,我们好好说好吗?”。

到了教室,我见他情绪稍微稳定了,我就让孩子们先喝水然后再问问他,也给他一个情绪缓冲的过程。正当我想喝口水喘气的时候,一个声音冒出来:“老师,子皓又哭了!”这个时候我彻底无语了。

我立刻把他喊到我面前,我耐着性子问他怎么了?他还在不停地哭泣,我声音不由自主提高了几分:“你不说,我怎么帮你?”他一边哭一边说:“刚才何宇豪来倒水,他不是第一组的。”我听了继续问:“那么在楼梯上呢?”他继续边哭边说:“因为盛博彦插队的!”听了他哭的理由我也哭笑不得,心里想:“他的哭点太低了吧!”我没有做任何处理,给他一张餐巾纸就让他下去了。

个案分析:

看看子皓的情况我觉得他是属于比较敏感的孩子,很容易受外界情绪而影响,他有时也是个遵守规则的人,但是他遇到不遵守游戏规则的人时,通常就显得手足无措,这一点可以看出来他的交往能力是比较差的,不能很好地与他人交流、沟通。而且他的受挫能力差。最后是他不能较好的与他人交流、沟通,于是就采取了哭的方式

总之,作为教师在教育孩子时,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真正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并根据孩子的各种表现,选择合理的、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实施教育,使孩子真正地健康快乐成长。

老师摸我的头了(中班)


又到了吃午饭的时间,第五组的浩浩和星宇一边吃饭一边聊起了天。最近一段日子,他俩的话特别多,吃饭也越来越慢了。虽然我已经几次“警告”过他们了,但是,效果甚微。再想想有什么办法改变他俩目前的状况呢?想了想,我走到他俩身边,说:“今天,浩浩和星宇比赛吧,看谁先把饭吃完,好吗?”也许是男孩子好胜的性格驱使吧,他们竟然不约而同地大口吃起饭来,一边吃一边不时地用小眼睛乜着对方,好像在说:我一定会比你先吃完的。我没有想到,这个方法会在他们的身上起到如此大的作用。一会儿,两个小家伙就都吃完了。浩浩先搬着椅子走开了,星宇随后跑到我跟前,说:“老师,我也吃完了。”“嗯,今天星宇真棒。”我一边说,一边摸了摸他的头,表示赞赏。没有想到,小家伙噔噔噔地跑到浩浩那边,对浩浩高兴地说:“老师摸我的头了”。瞧!他的脸上充溢着满足的笑容!

“老师摸我的头了”,小家伙的一句话,却让我的心震颤了一下。星宇在班里,是个再平常不过的孩子了。他不象那些能力强的孩子,身上始终散发着闪闪的光芒;他也不象那些捣蛋鬼,常常能引起老师的注意;他更不象那些柔弱的孩子,经常得到大家的关爱和帮助。于是乎,这些班里的“中间”部分,似乎常常被我们所忽略。每一个孩子,都渴望能得到老师的爱,他们也不例外啊!摸摸孩子的头,拉拉孩子的手,拍拍孩子的小脸……这些细微的动作,对我们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了,它看似不起眼,可对于孩子们来说,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不要吝啬这些小小的举动吧!我心里说!

小班幼儿个案分析


一、观察对象:

幼儿姓名:天天

性别:男

年龄:3岁

幼儿表现:天天是小班的孩子,看起来聪明可爱,感觉是一个比较调皮的孩子。可是他妈妈却告诉我,天天是一个特别内向的孩子,平时在家话不算多,出去玩都只跟家里人玩,只要有别的小朋友靠近了,他就会退让,宁可不玩。他是一个行为表现比较特殊的孩子,表现如下:

1.性格内向,不喜欢和别人接触,更不愿主动交流。

2.话语少,和老师交流少,不和小朋友交流。即使偶尔和老师讲话,也总喜欢把手指含在嘴里,显得异常紧张。在区域活动时,所有的小朋友都进了自己喜欢的区域,天天却不会参与任何活动,一个任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拿着区域卡,看着其他小朋友玩。

二、情况分析

天天刚上幼儿园,难免会有入园焦虑,不喜欢和别人交流很正常。但时间久了,所有的小朋友都慢慢熟悉起来,都能开开心心来上幼儿园,天天还是这样,早上紧紧抱着妈妈的脖子不放开。据了解,天天多数时间都是在家里玩玩具度过,遇到幼儿园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他更加沉默,缺乏自信。

三、观察记录

有一天孩子们午睡时,我特意坐到天天的床边,等他脱下鞋子后,大声的表扬她:“哇,天天太厉害了,会自己脱鞋了,来,让老师抱一抱。”我温柔的抱起她,第一个给他盖被子,微笑的看着他入睡,这时,他说话了,虽然很轻,可我欣喜的听见了:“我在家妈妈教过我的。”我又俯下身来,用手摸了摸她的头:“你真是个能干的孩子,老师真喜欢你,老师陪你睡觉好吗?”他含羞的点点头听话的闭上了小眼睛。

四、指导策略

(一)家长工作方面

利用家长接送幼儿时间与家长交流教育观点及方法,反馈孩子在园表现,建议家长多腾出时间亲近孩子,固定时间与孩子进行交谈,引导孩子说出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有没有认识新朋友等等。日常生活中多创造他与其他小朋友交流的机会,晚饭后或者节假日带孩子出去玩耍,提供交往锻炼的机会,鼓励孩子与小朋友分享玩具等等。

(二)语言教学活动

为了让孩子尽快熟悉新的生活环境,特别组织了语言教学活动,让孩子对集体进行了解和接纳,鼓励天天接触新朋友,把自己介绍给大家认识,主动与小伙伴儿打招呼,并且鼓励他,表扬他,帮他逐步建立自信心。

五、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关注,天天有了很大的转变,由原来不喜欢说话的小朋友变得愿意参与同伴游戏,体验到了同伴、老师、父母的关爱,体验到了与同伴交往的乐趣。天天变得开朗多了,偶尔也会过来抱抱老师,看着他一点一点进步,心中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幼儿个案分析:虫虫


接手这个班不到一学期,虫虫这个三岁多的小不点就吸引我的注意,他喜欢独来独往自己一个人躲在角落,不是玩玩具就是看图书,集体活动刚一落座转眼就不见踪影。看图书、玩玩具也就罢了,还总是乱扔东西,班上的图书区玩具柜经常让他翻得乱七八糟,你有时提醒他让他收拾收拾随手乱仍的玩具,他还为自己辩解“不是我扔的、我现在可累了我没劲了等等”,这是让人又气又好笑。和家长几次沟通后,明显感觉到家长对孩子的溺爱,虫虫妈妈从来不正视孩子的问题,总是为孩子的各种行为找理由“什么他其实在家很好呢,从不乱扔玩具”“他喜欢新的东西,幼儿园的玩具家里没有所以他爱玩”等等。使我觉得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总是受挫,每次有什么问题,他妈妈总是替孩子开脱,这一点让我很是苦恼,面对这样的家长该怎么办呢?虫虫就是我个案研究的事例。下面我把平时生活中的一些镜头捕捉下来与大家共享。

◆镜头一:小朋友一起坐好等爸爸妈妈来接,可虫虫早就自己走开了,一会儿摸摸玩具架子,一会儿看看衣柜里的东西,一会摸摸小朋友的头发,一会又爬上床翻书,一刻都闲不着。

◆镜头二:老师请他帮助扔一张废纸,他嘴里说着“好吧”,然后像小鸟一样飞着在教室里绕个大圈跑到垃圾桶前,慢慢地把那张废纸撕扯一番,直到集体活动的音乐响了很久,才把废纸放进垃圾桶。

◆镜头三:户外活动时,虫虫早就按耐不住了,不等老师说完话他就想跑开。几次都是老师拉住他要不早跑了。

◆镜头四:虫虫中午很少睡觉,躺在床上一会上一会下,一会偷偷拿个玩具玩,一会儿又去动动旁边的小朋友,终于起床了他可开心了,还大声质问别人“你们太吵了,害得我都没睡着”

面对这个聪敏可爱让人又气又爱的虫虫,我不能放弃。家长越是难沟通我越是要和他勤沟通真诚的沟通,我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每天都抽时间观察虫虫和他多交流,发现他身上一些有趣的话,和一些细微的小事把它记下来,下午家长来接时有了交流的话题。第二,注意交流的技巧,世上的妈妈没有不爱孩子的,维护孩子是每个做妈妈的本能,一开始我们总是说虫虫的问题,越是想让她重视这些问题,她越是想逃避。现在我们站在另一个角度想问题,跟她妈妈沟通时,先把虫虫表现好的一面或一句好玩的话一件有趣的事告诉他妈妈,然后再把建议提出来,这样做感觉虫虫的妈妈明显没有以前那么维护孩子了。也能听进老师的一些建议。第三、邀请虫虫妈妈来园当志愿者,让他参与班级的一些活动,这样在自然情况下她对孩子也有一些不同的观察和发现。第四、老师要有极大的耐心和爱心来面对虫虫,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分析他每次行为的背后到底是在想什么,只有了解了孩子,你才能真正走进孩子内心,才能让他愿意配合你的一切。

一段时间之后,尽管虫虫还是那么好动,还是时不时惹出点乱子,但明显一些不好习惯得到改变,比如扔东西,当他随手扔一本书时,你也叫他名字他不再是自己跑开不理你,而是一边自己开脱一边把书放到书架上。虫虫的妈妈有了明显变化,她主动跟我们讲虫虫奶奶溺爱虫虫的事,也说出了她的苦恼,希望得到我们的帮助,看来一开始虫虫妈妈对我们是有戒心的,而且也可以看出她妈妈是一个很爱面子的人,所以任何矛盾要想解决好就得站在对方的角度多想想,找出原因不怕辛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相关推荐

  • 幼儿280个必读:枕头 1幼儿故事280个必读:枕头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深深地爱着他的王后。可不幸的是,王后得了一种怪病,脖子好疼好疼,太医们经过十分细心的检查后,告诉国王:“王后的病,必须及时治疗,最好是做一只枕头,否则...
    2020-05-21 阅读全文
  • 小班:《老师,我不睡觉》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圆圆是幼儿园小班的新生。由于妈妈工作繁忙无法照顾的原因,圆圆基本上白天都跟着外婆,过分的溺爱、依恋,造成圆圆独特的性格。案例描述: 哎,圆圆小朋友又没有睡着,怎么办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
    2021-05-10 阅读全文
  • 头发不见了的故事 1、头发不见了的故事 莎莎的头发不见了! 事情是这样的:一天早上莎莎起床后,就发现自己的头发不翼而飞了。头发去哪儿了呢?莎莎伤心的大哭起来。 莎莎去学校上课,同学们都有笑话她:“笨莎莎,没头发!光秃秃...
    2021-04-21 阅读全文
  • 不吃幼儿园的饭菜——个案分析 涛涛今年六岁多了,刚进幼儿园时不吃幼儿园的饭菜,每天只喝妈妈给他准备的营养汤,喝水也不用幼儿园的杯子而是使用自己的小奶瓶。到了中班大班能够在班级里和小朋友一起用餐了,但是用餐的速度较慢。当其他小朋友都...
    2021-02-22 阅读全文
  • 幼儿个案分析 幼儿情况: 徐嘉赫小朋友是一个比较活泼好动的小王子,自控能力较弱,不但容易受到其他小朋友的影响,而且还会去影响别人,做什么事情总是有头没尾,进入建构区的他在拼搭中很有自己的想法,但在最后的整理中活动中...
    2021-06-19 阅读全文

1幼儿故事280个必读:枕头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深深地爱着他的王后。可不幸的是,王后得了一种怪病,脖子好疼好疼,太医们经过十分细心的检查后,告诉国王:“王后的病,必须及时治疗,最好是做一只枕头,否则...

2020-05-21 阅读全文

‘案例背景: 圆圆是幼儿园小班的新生。由于妈妈工作繁忙无法照顾的原因,圆圆基本上白天都跟着外婆,过分的溺爱、依恋,造成圆圆独特的性格。案例描述: 哎,圆圆小朋友又没有睡着,怎么办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

2021-05-10 阅读全文

1、头发不见了的故事 莎莎的头发不见了! 事情是这样的:一天早上莎莎起床后,就发现自己的头发不翼而飞了。头发去哪儿了呢?莎莎伤心的大哭起来。 莎莎去学校上课,同学们都有笑话她:“笨莎莎,没头发!光秃秃...

2021-04-21 阅读全文

涛涛今年六岁多了,刚进幼儿园时不吃幼儿园的饭菜,每天只喝妈妈给他准备的营养汤,喝水也不用幼儿园的杯子而是使用自己的小奶瓶。到了中班大班能够在班级里和小朋友一起用餐了,但是用餐的速度较慢。当其他小朋友都...

2021-02-22 阅读全文

幼儿情况: 徐嘉赫小朋友是一个比较活泼好动的小王子,自控能力较弱,不但容易受到其他小朋友的影响,而且还会去影响别人,做什么事情总是有头没尾,进入建构区的他在拼搭中很有自己的想法,但在最后的整理中活动中...

2021-06-19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