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观察分析《拼装玩具》
发布时间:2021-05-03 幼儿行为故事 幼儿个案分析 幼儿园玩具游戏案例描述:
区域活动中赵**小朋友选择益智区的拼装小汽车活动,赵**小朋友想将车上的螺丝拧动,进行重装。他拿起一个像扳手一样的工具对着螺丝反复拧,可是怎么都无法拧动,他又开始在玩具框里翻找,最终放弃了,而是拿起小方块,将小锤子的细头穿进方块的洞洞里,一块一块的穿起来变成雪糕进行叫卖,之后又将小方块首尾相接摆放,又过了一会儿,赵**小朋友想再次尝试拧动组件上的螺丝,但是没有成功,这时老师询问提醒他需要什么工具,他简单回答后又继续自己的操作,他找到螺丝和螺孔,第一次太大没能拧进去,第二次和第三次太小拧不紧,最后他把零件放回玩具筐,结束了活动。
行为分析:
《指南》科学领域要求: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多为幼儿选择一些能操作、多变化、多功能的材料或玩具。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幼儿拆装或动手制作玩具。在这次拼装小汽车的过程中赵**小朋友略显紧张,但整个过程也能感受到幼儿活动的快乐,活动中幼儿不断的寻找材料去拧螺丝,说明幼儿有一定的经验,并且手部的动作发展也很好。
《指南》社会领域指出:幼儿愿意与同伴交往,且能友好相处,关心尊重别人又能表现出自信。刚开始的时候幼儿非常有信心,迅速的从筐子里寻找自己想要的工具,但遇到问题时,经过反复尝试,最终还是放弃了,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老师发起的简单提示性询问外,幼儿没有主动的求助意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幼儿的社会性交往还比较弱,同时缺少坚持探究、实验操作的精神。当然从另一个侧面来看,在遇到问题解决不了时,转而演变其他的玩法(串起来当雪糕),也说明幼儿的思维活跃,相信在老师的进一步支持下,他在下次的活动中定会有新的进步。
对于老师,在整个活动过程幼儿遇到的问题是很明显的,老师有提示性介入,但是没能起到效果,所以幼儿的探索也没能得到应有的发展,操作活动的效果也不明显。
后续支持:
1、教师带领幼儿认识小汽车的简单结构,帮助幼儿形成一个整体的汽车原型和结构认识。
2、提供一些更低结构的材料,比如螺丝、螺母、扳手等,让幼儿自由的操作,进一步发展幼儿手部的精细动作,建立螺栓和螺孔的对应经验。
3、教师应为幼儿提供适合的材料,让幼儿在材料的选取上更方便,从而为幼儿的活动更好的进行提供有效的支持。
4、教师的介入应该是适时的、有效的,同时为了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可以尝试跟幼儿一起操作、交流,共同完成组装活动。
5、充分考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加大操作的难度,进行分组合作组装比赛,在比赛中提高幼儿和同伴的合作交流,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yJS21.com更多精选教育笔记阅读
观察记录:阅读活动中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
描述:
今天入园的晨间活动是自主阅读。果果一进教室就到图书区,从书架上随意地拿起了一本《好习惯故事》的书,搬了小椅子坐到座位上翻看。她翻到第一页看了看,又翻到第二页,翻到最后自言自语的说:“看完了。”她拧身看见一旁的妮妮,一会儿指着书上的图片讲故事,一会儿手舞足蹈模仿表演,于是就凑过来跟着看。
果果:这是什么?黑黑的是脏东西吧?
妮妮:是毛毛。
妮妮:这个是什么?
果果:是尿尿的。
妮妮:妈妈那也有。
果果:妈妈的和爸爸的不一样……
就这样在边翻边看、边看边问、边想边说中,果果跟着妮妮一起看完了那本绘本《小鸡鸡的故事》。
分析:
《指南》语言领域给了我们明确的教育建议——“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培养阅读习惯。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力。”视频中参与阅读的孩子只有五岁,她们不具备丰富的识字量,却能够借助绘本图书中生动形象的插图,以及自己对画面的细致观察,逐渐读懂图画内容,再通过口语讲述的方式,流畅的表达她们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由此可见,阅读对幼儿有很多好处: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利于幼儿观察力、想象力、思考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主阅读活动,这对孩子大脑的刺激是全方位的,是一把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金钥匙。自主阅读时没有大人的说教和填鸭,孩子的整个状态是放松的,在轻松的氛围中能够让孩子在情绪、自我认识、人际关系、想象力等各方面得到发展,这还对孩子自信心的形成、个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自主阅读除了能培养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更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正确的翻书方法;认真倾听的习惯;好学好问的习惯;敢于提出疑问和不同的见解的习惯;有一定的合作意识,愿意与同伴共同商量,一起解决碰到的困难,分享成功的喜悦等等,这些对幼儿今后一生的学习都非常重要。
思考:
1.在早期阅读的学习中,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的水平,为幼儿提供大量具有明确意义的、生动的、形象的阅读材料。并摆放到合适的位置,这样就可以供儿童自由地选择了。
2.有条件的话,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比较针对性地为其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比如说,有的孩子比较淘气、自私、缺乏自信等等,就可以为其选择“尊重别人”“我是最棒的”之类的内容;再比如针对性侵事件,老师和家长都不要想着孩子年龄还太小,就敷衍或回避孩子,相反可有目的地投放《小威向前冲》、《小鸡鸡的故事》《要是陌生人摸我的身体》《我是怎样来的呢》这些绘本故事,帮幼儿了解生命的起源,进行早期性教育、安全教育。这样有针对性地选择阅读材料才能使不同孩子都得到发展。
3.给幼儿创设符合他们特点的、愉快、和谐的阅读环境,让他们能无拘无束,大胆自主地学会选择,享受个性自由快乐的阅读学习。
“抢玩具”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
观察对象:贤贤、小雪
观察记录:
晨间活动,所有幼儿都在玩着自己的玩具,这时贤贤跑过来说:“老师,小雪不让我玩玩具。”我走去说:“玩具要跟大家一起玩。”小雪点点头。过了一会,贤贤又跑过来:“老师,小雪又抢我玩具。”我问小雪:“刚才不是说玩具一起玩么,为什么又抢呢,这里还有这么多玩具啊?”小雪说:“老师,他又不玩这个玩具,我才拿的。”我说:“那你可以跟他说‘可以将玩具借我吗?’我们要做个讲礼貌的好孩子啊。”
分析:
这种现象在每天的晨间都会上演,抢玩具,那是幼儿对玩具感兴趣想占有的一种表现,也是因为他们缺乏交往意识和未形成良好的行为规则,他们往往强烈地“以自我为中心”,对自己的情绪和需要缺乏控制能力和恰当的表达能力,所以不能和同伴友好地相处。对于这样的幼儿,我们更应该引导他们学会用简单的语言,如“请”“谢谢”“对不起”等,让他们体会交往沟通,学会与同伴相处。
自己拼插玩具
这几天我发现很多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让我帮他们拆插玩具,这不我刚让他们玩玩具,梦凡就跑到我的面前“老师,帮我把玩具拆开。
”我想孩子小,大概没有很大的劲,有些玩具插的有些紧,孩子拿不开,就随手把玩具给她拆开,可是没过多久,又有几个孩子陆续来找我帮他们拆玩具、插玩具,有的玩具拆插并不是难,引起了我的注意。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不自己玩玩具呢?
通过对孩子的观察和家长了解情况,使我大体了解了孩子请老师帮忙的原因:一是孩子在家里从小就养成了玩玩具要大人帮忙和陪同的习惯。
二是孩子想引起老师的注意。
三是想和老师亲近。
在我了解了原因后,我对孩子进行了一系列教育,首先教育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玩具,感受小朋友之间的友谊和玩玩具成功的喜悦。
其次我增加了和孩子接触的机会,让孩子们从身体到心理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护。
最后和家长进行沟通,培养孩子在家自己玩玩具的习惯。
中班幼儿观察分析笔记
行为实录:有一天,筱雅吃完中饭,出去散步时,拉着我的手,说:“陈老师,我想拉着你的手。”我说:“好的,我们一起!”下午游戏时,看她也不去和其他小朋友玩,就围着我,想和我一起玩,我就问:“筱雅,怎么不去玩呢?”她说:“老师,我想你了!”此时,我就蹲下来给了她一个深深的拥抱,说:“怎么想我了呀,我们每天都见面呀!”她说:“我就是想你了。”松开她后,我说:“老师也想你,我们一起玩好吗?”只见她踮起脚,我弯下腰,在我脸上轻轻地亲了一下,就开心的去玩耍了。
分析:筱雅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子,在班级中一般不会惹麻烦,因此教师对她的关注可能有点少,让她觉得自己不怎么受老师喜欢。
措施:
1.平常生活、游戏中多关心筱雅。
在集体活动中,多多找她发言,鼓励她,让她感觉自己是被关注的。
周五临时请假,心里一直纠结着要不要发消息回去请人帮忙布置家作,思考再三还是作罢,想着我的左膀右臂们一定会好好表现,何不给他们锻炼的机会呢。
周六得空到学校拿点东西,一路上和女儿聊起了我对孩子们的期待。女儿问:“如果他们什么家作都没布置,你会怎么样?”被女儿这么一问,心里到底还是有些虚:平时每次外出听课,总会再三嘱咐,纪律、卫生、做操、作业……班干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如果没布置,我会告诉他们老师有些失望,但我相信他们会布置的吧!”
来到学校还是忍不住先走进了教室,推开门:地面干净,桌椅整齐,心里一阵欢喜。抬头看向黑板,醒目的语文家作布置的妥妥的,习用了我平时双休的家作习惯:ABCD餐。
孩子们,有你们很幸福,你们棒棒哒!
小超市游戏行为分析
今天瑶瑶仍在小超市游戏,她正在教欣欣和靖靖摆货架上的物品。她看见欣欣把饮料瓶放在了巧克力盒旁,急忙大叫:“你不能把饮料瓶放在那儿,那儿是放巧克力的。”欣欣听了,眼睛一瞪说:“放那儿有什么要紧,你烦死了。”瑶瑶听后双手叉腰,很神气地说:“昨天杨老师不是说过嘛,要分类放好,饮料瓶和饮料瓶放在一起,巧克力和巧克力放在一起。”欣欣听后立刻说:“对,昨天我们讨论过的,要和真的超市一样,都要放整齐。”靖靖听了她俩的话,小声地说:“好了,我知道了,我把饮料瓶拿开。”
行为分析:
因为小超市游戏是经过孩子们的讨论而开展的,感觉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很强,特别是瑶瑶,俨然把自己当成了超市的负责人,开始指导起同伴来,一看到她们做得不对的地方
,就立刻开始纠正。靖靖这个小女孩做事比较随意,缺少一定的规则意识。刚开始,当瑶瑶指出她饮料瓶摆放得不对时有些不以为然,接着听了伙伴们的话后能马上纠正自己的行为,看来同伴的影响力还是蛮大的。
教师后续支持:
⒈继续和孩子们一起收集游戏材料,特别现在临近中秋节,孩子们家里都有月饼盒,可收集起来开设月饼专柜。
⒉请幼儿在货架上划分区域,引导他们自行设计示意牌,方便他们进行物品的分类摆放。
小班幼儿分享行为观察记录——阅读教育分享
地点:阅览室
观察目的:
观察图书阅读区投放幼儿自带图书后幼儿的阅读是分享行为表现。
观察记录:
明明来到图书区很兴奋地拿起《古代恐龙》从第一页开始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看了四页后,他开始皱眉头,然后拿着书去找泉泉,说:“泉泉,这本书是你带来的,能给我讲一讲吗?我看了一半后面看不懂了。”泉泉把自己的玩具收了,来到图书区给明明一页一页的讲起来,两个人边讲边交流:“对,爸爸带我去看过这种恐龙的,在一个大公园里,”“哦,我也看见过的,很怕人的。”整个活动区时间他俩都在看这本书,不时有幼儿加入他们的队伍,一起翻看自己带的图书。
分析:
我班根据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进行了“家园阅读合作行动”。图书区经常有投放幼儿自带的图书。
从家里带来的图书对于幼儿而言,更加熟悉故事内容,爸爸妈妈已经给他们讲了很多遍,带到幼儿园后自然就成为了伙伴们的小老师,为大家讲述,帮助大家阅读,这对于带书幼儿及全体孩子来说都会有很大收益。在幼儿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思维水平都会有相应提高,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出幼儿感兴趣的内容,熟悉的故事情节仍然是他们主动阅读的前提与契机。
措施:
1、教师还应有重点的选择图书为幼儿讲述,使幼儿了解图书内容。
2、鼓励带来书的幼儿为全班或有需要的幼儿讲述。
3、与家长沟通配合将这种好的方法坚持下来。
反思:
当今社会,阅读是人们获得知识和信息的基本途径,阅读能力是任何学习的基础,每一门学问都从阅读书籍开始。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阅读不仅仅是视觉的,也是听觉的、口语的,甚至是触觉的,只要与阅读活动有关的任何行为都可以算是阅读。
分享阅读活动注重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尊重儿童现有的经验、让儿童成为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行动者、重视个体的差异、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提供与生活相关的有意义的跨不同发展领域的学习经验。因而分享阅读活动不仅可以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活动来进行,还可以结合主题活动进行或者可以成为一个主题活动。
分享阅读旨在以轻松、愉悦的方式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提高儿童的阅读能力。关注以往的“分享阅读”研究,能够很好的加速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但形式上多为读本阅读,幼儿更多获得的是语言领域的发展。我觉得,阅读学习与其他领域的学习是紧密相连的。凡儿童视野所及的内容,凡儿童亲身体验的内容,都可以转化成阅读材料,可以在各领域活动中丰富、延伸儿童的语言、阅读兴趣、习惯与能力。在幼儿园开展“分享阅读”的拓展活动,旨在增进刺激性的生活体验,通过其丰富性的拓展活动为儿童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和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萨特说“阅读就是自由的梦”,阅读是一种自由的、充满智慧的精神生活,我们应当让孩子在自由而愉快的阅读中享受高尚的精神生活。
体会、分析孩子们的行为
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是调皮的还是内向的,长相俊俏的还是相貌平平的,每个孩子都需要爱的滋润,我们都要给他们真挚的爱。说是这么说,但我们在实际情况中,还是有疏忽的地方。比如,就说散步、下楼时的搀手吧。做操时,要下去了,我随手就牵起了第一个小朋友的手。有几次,我的手一伸,后面的孩子就上来了,我说:排好队。那个孩子悻悻地排到原来的位置去了。后来,我问他,为什么要到前面来,他说:你每次都拉彭宇轩的手,我也想和你拉手。中午饭后,我们要散步了,只要我说:排队,我们去散步了。孩子们的动作可快了,先把椅子都放好,再把看的书放到篮子里,然后飞快得跑到老师身边,你挤我,我挤你,都要和老师拉手。还有一次,体锻完后,姚毅喆想和我拉手,可他晚了一步,我的手被一个小姑娘拉了,他很扫兴地往后走。这时我说:别忘了拿衣服,那个小姑娘去拿衣服了。姚毅喆三步并做二步跑上来和我拉手,终于拉到我的手了,他笑得就像花儿一样灿烂。通过这三件事,对我的触动挺大的。平时当排头的孩子都是老师喜欢的乖孩子,却忽略了其他孩子的感受,忽略了他们渴望得到老师关爱的情感。现在,我们只要上楼下楼,都是轮流着和老师拉手。孩子们的记性可好了,今天老师该和谁拉手,都记得很清楚。
老师,在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是神圣的,他们爱着自己的老师。我们老师也要用真心去爱每个孩子,去体会、分析孩子们的行为,不要让自己不经意的行为伤了孩子们的心。让我们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去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关爱他们,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观察记录:幼儿饮食活动的观察、分析与评价
观察情况:这天早晨,我们吃的是烩面片。唐**小朋友也不着急着吃,先东张西望了一会儿,之后把我瞅了瞅,像是要哭的样子。我走过去问他,“你怎么了?”他带着哭腔说:“老师,我肚子疼想去上厕所。”我知道他肯定又不喜欢饭里面的菜菜,吃面片可以,但是碗里不能有一星星的菜,要不就会找理由不想吃饭。于是,对他说:“你去上厕所。”视角跟随他进入男厕,发现他兜了一圈又回到座位上,继续一副很难过的样子。
我走过去,对他轻轻地说:“要不要尝口汤,今天的面片可香了。里面有西红柿、豆腐、青菜、木耳、土豆…这些都是有营养,能让我们变聪明的食物,我们要使劲吃饭,吃的多身体好,长得高高的。”听完后,他示意了一下,意思碗里有不想吃的青菜。我说:“青菜含有很多身体需要的物质,小朋友吃菜菜会变漂亮,成为小帅哥哦!”他先是楞了一下,接着说说:“妈妈说了我好好吃菜会长很高很高的。”我说:“对!我们唐洪杰小朋友可棒了,此刻都自己吃菜了,也不挑食了!”听完,他开始用勺子挑起一根面条放入嘴中。这时,我拿起碗舀了一大口面片放入他嘴中,他大口大口的吃起来,不再东张西望,一向盯着我的勺子什么时候往他嘴里放。喂了几口他说:“我要自己吃!”我便表扬了他,他很高兴,不一会儿一碗面条就吃完了。拿着碗来到我面前大声说:“老师,我都吃完了。”我表扬了他,发给他一朵小红花,并且要求他以后争取在家里也这样。他点点头,十分高兴,不时拿着小红花给别的小朋友看,一副很自豪的表情。
行为分析:从这天观察的状况看来,唐**小朋友在家里长久养成了一种“饭来张口”的习惯,他还是比较挑食的。他吃饭时对他人存在着依靠性,这与他长期由奶奶喂养和家庭宠爱有直接关系!但是在这天老师的喂饭过程中,他是比较有目的性地在吃饭,并且主动要求自己吃饭,这比过去有很大的进步。当老师表扬他时候,他十分高兴,说明奖励对他很有帮忙,今后要多多对他进行鼓励!
小结: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大多是自幼逐渐培养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保证营养均衡,不挑食,身体健康,精神愉快,身心正常发育的重要前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饮食习惯不好的孩子,身体较弱。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仅靠老师单方面的努力还是不行的,家长也要用心配合老师的工作,引导孩子构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在家庭膳食中,为幼儿的全面营养做些努力。要教育、帮忙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从小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才能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