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爱可以改变一个孩子
发布时间:2021-05-05 幼儿一个具体的活动设计方案 设计一个幼儿园教学活动方案 开学一个月幼儿园工作总结教育随笔:爱可以改变一个孩子
作为幼儿教师,首先心中要有爱,爱是教育的基础,只有热爱幼儿,才能教育好幼儿。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走进幼儿的心灵,拨开幼儿眼前的迷雾,点燃幼儿心中的希望之火。妞妞是这学期班内转来一位新生,长得胖胖的,虎头虎脑非常可爱。妞妞是个挺乖的孩子,上课能专心听讲,午睡也安安静静的。但就是不肯自己吃饭,每天早晨来园,他总要哭一会儿,原因就是不要吃饭。刚开始的几天,都是我们喂他吃的。同时我发现,很挑食,喜欢吃荤菜,不爱吃素菜。我想,他可能是对我们老师还不熟悉,怕老师会批评他,所以才不肯吃饭的。为了消除他的恐惧心理,一开始我并不要求他一定要把菜全部吃完,只要他把饭和喜欢吃的菜吃完就可以,而且会奖励他一个“五角星”,这样他才勉强肯吃。那天幼儿园吃青菜肉丝面,小朋友分到面以后都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只有妞妞又哭着说:“我不要吃饭,我肚子不饿。”我蹲下对他说:“来,我们先尝一口,看看好吃不好吃。”“我不吃,吃了会吐的。”“吃了吐也没关系,老师不会怪你的。”说着我舀了很小的一勺喂到他嘴里,他吃下去了,并没有吐出来,我及时地表扬“不是很好吗?我们再来一口。”“我不要吃了。”“我们就吃面条和肉丝,青菜不吃也可以。”妞妞还是不肯吃。从他的眼神中我可以感觉到他不吃的原因是因为心理紧张,于是我就不强迫喂他,而是跟他交谈起来,和他说一些与吃饭无关的话题。我问他,“你家里一共有几个人?爸爸叫什么?妈妈叫什么?……”然后不经意间,往他嘴里喂上一口面,就这样不知不觉,一碗面吃完了。我说:“妞妞你看,你把面全吃完了,真了不起!”这时候妞妞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我又及时地在他的额头上贴了一个五角星,并且对他说,如果以后你自己吃老师就给你贴两个。就这样,妞妞一天比一天有进步,先是早晨来园不再哭了,慢慢地他不但能自己吃饭,有时候吃完一碗还能去添第二碗呢。我想也许我说的事情不算什么,可在整个过程中,我倾注了我的爱,正是我的爱使妞妞消除了对我们老师的恐惧,从而有了改变,这比什么都来得重要。爱是一剂良药,爱是一把万能钥匙,让我们一起带着爱上路,让生命中爱的河流永远奔腾不息!YjS21.COm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教育随笔:孩子的改变
教育随笔:孩子的改变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门没有边缘的科学,而教育重在教育契机的捕捉,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对他们的教育要做到是他们身临其境,只有这样,对他们的影响才深刻,教育才有良好的成效。一个班级就如同一个大家庭一般,家里有很多的人,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饮食习惯,身为幼儿教师,就是要给这个大家庭里的每一个人温暖,欢乐,身心健康的童年。
我所在的大家庭里有一位特殊的家庭成员,是一个很高很高,又很胖很胖的男生,不善言辞,有一些无伤大雅的坏习惯,又很喜欢管理别人的xx。
到美术活动的时间了,是xx最不喜欢的活动了,他是班级里最不喜欢画画的,勾线胡乱勾几笔,涂色也是乱七八糟的瞎涂,颜色里面外面一团乱,别人在认真画画的时候,他总是在一旁搞破坏,和他在一张桌子上绘画的小朋友每次画画的时候都会告他的状,"老师,xx画在我的纸上啦!""老师,xx总是讲话,吵的我没法画啦!",美术活动xx的表现都是一如既往,我想不能一直这样下去,总是提醒他赶快画好自己的作品也只是利用老师的权力制止了他的不合理行为,并没有真正的引导他尝试绘画,并且喜欢上绘画,一次我悄悄的走到他的后面看他的行为表现,发现他很没有耐心,无法像其他的小朋友一样,一笔一笔的勾线,一笔一笔的涂色,最后认认真真的写上自己的名字,xx总是画几笔就没有耐心了,要不就是到处讲话,要不就是在发现老师看着他时,就瞎涂几笔,颜色全涂到外面也无所谓,我想了想,觉得幼儿都喜欢受到老师的表扬,应该有奖惩的制度,画画的过程中认真仔细又完成的很出色的幼儿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并且会有贴片来作为奖励。当然,不认真不仔细的幼儿也会有惩罚,就是作为作业回家后再画一幅作品,第二天带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绘画的心得体会,但是,这个方法,对于xx来说并不是最好的最有效的办法,我又和他的家人沟通了一下,希望周末在家时可以抽出一些时间和xx一起完成绘画作品,培养幼儿的耐心,在幼儿园时多多引导他一些绘画的方法,涂色的技巧。家园共育引导幼儿积极的发展自我绘画能力。今天下午天气下雨,小朋友们都在画自己的美术练习本,有的画恐龙,有的画自己的小书包,xx却在看着天花板发呆,我走过去问他:“怎么了?想不想放学的时候,我请爷爷来看你的作品啊!想不想要小贴片啊?但是,你要画的漂漂亮亮的,美美的,颜色要认真的涂哦!”xx眼睛一亮:“老师,我也能贴小贴片啊?”我什么都没有说,笑了一下走了,几分钟之后我无意的的走过他身边,看他在认真的画,还问其他的小朋友,涂什么颜色好看。放学的时候他的爷爷来接他回家,他却把爷爷拉到我的面前,不好意思的笑笑说:“作品给爷爷看?”我和爷爷都笑了!
xx还有一个习惯让人有点头痛,就是每天午睡前,小朋友会整齐的把外套脱下来叠好,放在床洞里。全班只有他,不提醒是绝对不会叠衣服的,所以,他进睡觉房是最快的,其他的小朋友还在仔细的叠衣服时,他已经躺下了,睡在他旁边的小朋友,每天中午都会如约而至的走到我面前告诉我:“老师,xx又没有叠衣服,他把衣服扔在了地上”之后,我就会提醒他去叠衣服。我们都知道培养幼儿自主的良好习惯才是教育的根本,被动的请幼儿去完成一些事情而没有引导他们去自然而然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是无法长久的,也不是有效的教育措施。昨天我在班级里和全体幼儿进行了一个讨论,题目就是"怎样和我们的衣服鞋子做朋友?"几个小朋友发表过自己的观点之后,我主动出击:“请xx来讲一讲自己的看法,衣服每天都在穿,就如同我们每天都要用筷子吃饭是一样的,吃过饭都要洗筷子,消毒的,那么我们穿在身上的衣服,xx你想怎样爱护它呢?”xx站起来一脸的茫然,最后说了一句:“吃饭时不能吃在衣服上,画画也不能往别人的衣服上画”我继续引导说:“那睡觉前呢?”其他小朋友马上回答把衣服叠好放好再睡觉,他听到别人的答案,自己也跟着说叠完衣服再睡觉,我见机行事:“好的,xx,自己答应老师的,衣服每天都要穿的,所以,睡觉前一定要把衣服叠整齐再睡,那xx走到老师这边来我们拉钩。”他似乎不是太情愿和我拉钩,也许怕自己会做不好,我告诉他老师会帮助的,过来拉钩。今天中午午睡,小朋友们都忙着整理自己的衣服,我没有和之前一样特别的提醒xx,而只是观察他,给他自己表现的机会,只见他把自己的外套叠的整整齐齐之后,躺下睡觉了。
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是需要更多的关心琐事,关心在他人看来无足轻重的小事,每天与幼儿打交道,会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些幼儿教师特有的坏习惯,把幼儿单纯的看做是一个孩子,其实,教学工作就是教与学,在教育引导幼儿的同时自己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幼儿的世界也是有他们的道德观,甚至是人生观,价值观。只要你耐心的观察,细心的研究,会发现幼儿也可以教会我们很多!每一个纯真又善良的幼儿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老师!
教育随笔:孩子们也可以做到爱国
国庆节的前两天就就一直和两岁半的宝贝聊到国庆节的来历,并允诺了宝宝要在国庆当天带她去看解放军叔叔升国旗,唱国歌。早在奥运会期间宝宝就会唱国歌了,完全是自己通过电视每每看到中国国旗在奥运场馆飘起时,宝贝也跟着现场音乐骄傲地大声唱着国歌。“热爱祖国”,这个在大人看来太过抽象的纯理性东西,也可以体现在许多具体实际的内容上,让我们的孩子们从自己的身边小细节表达对我们伟大祖国的爱。
国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人人都要对国旗崇敬和热爱。升旗仪式是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最直接、最生动的教育形式。看升旗仪式的举行,教会孩子严肃激昂地唱国歌,听到国歌时心中便会油然产生一种庄严、自豪、神圣的感情。制作国旗,让幼儿在了解五星红旗的基础上,在手工活动中体验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对孩子的爱国情感教育,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浸润,“祖国祖国我爱你”的主题活动,一幅“我们美丽的祖国”主题墙通过布置,让孩子自己设计、绘画具有中国味的的主墙饰进行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使孩子了解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感受祖国美丽的山河、悠久的文化。组织孩子们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碟片,初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爸爸妈妈进行“爱国歌曲大家唱”这些活动寓意深刻,寓情于景,寓教于乐,使孩子耳濡目染,动心动情,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在各项活动之中,渗透在人际交往之中。
结合“钓鱼岛事件”平等对话的教育形式,让孩子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把国家的安危进退为宗旨,使孩子经常了解国家所处的环境,国家的发展变化,把自己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
仅有了爱国情感和意识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开展多样化教育活动,通过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爱家乡”等活动,把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才能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在爱国实践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
从小提高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身边的“一点”开始做起,使孩子从小就知国之情,培养自己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效国之行、建国之才。
教育随笔:区域活动改变孩子
最近,在区角活动时我发现张书涵爱去美工区玩,喜欢玩美工区里小贴贴,有时把小贴贴粘在他自己画的小房子里,有时还照着小贴贴画图片。他在美工区的举动让我发现了他感兴趣的东西,也使我的脑子里闪过一种个别教育的构想。对!就从他感兴趣的东西入手,结合一个图表来帮助他改正他身上的不足。
下午区角活动时,我找到张书涵并问他:“你喜欢什么样的交通工具?”他说:“飞机!”“好,杨老师给你画一个飞机,咱们给他起个名字吧。”“叫张书涵号”张书涵兴奋地跳起来。“那好吧,这就是你的小飞机了。”然后,我在小飞机上画上两排小格子,并给他讲明画的意图:上面的格子代表星期“”,下面的代表“坏习惯”。我告诉张书涵,这架飞机是专门来运送坏习惯的,第一次咱们运送“扔鞋子”的坏习惯,如果你每天能按老师的要求睡觉前把鞋子摆好,而不到处乱藏鞋子,那么就在下面的格子里给你贴上一个小贴贴或你自己画一个画,当所有格子都画满了,你的小飞机就能把坏习惯运走了。“怎么运呢?”"张书涵好奇地问。“到时候你就知道了”我给他留了一个悬念,以激起他的好奇心,这样能使他改掉坏习惯的决心更大一些。不过第一周里他没有能每天都做到不到处乱藏鞋子,不过他却总问我飞机要怎么运坏习惯,我还是没告诉他,而是暗示他小贴贴都贴上了才能告诉他。第二周,好奇心促使他记住了我的话,每天他都做到不到处乱藏鞋子了,并兴奋得赶紧来告诉我他的这一进步。我马上给他折了一架漂亮的飞机,上面写上“乱扔鞋子”的坏习惯,我让他自己把飞机投向天空,飞机借着风飞向远处,我带着他喊“张书涵的坏习惯运走喽!回不来啦!”小朋友们看着我们喊,他们也一起喊了起来。此时张书涵既兴奋又激动,我借此机会在大家面前问他:“张书涵,你的坏习惯真的运走了吗?”他十分认真地说:“运走了。”“我们大家都听到了,对不对呀?”我问其他的孩子们,“对”大家齐声喊着。“那我们就看张书涵的行动了”。“好”!他很肯定地答应我。这个坏习惯改了,我在飞机上又换了另外的一个内容,并告诉他完成后又会有另外的惊喜。
最近我发现张书涵的一些坏习惯确实改掉了不少,这让我兴奋不已。从对他的个别教育中我深深感受到:鼓励、表扬只是教育手段的一部分,要想在个别教育中有更大的收获,应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每个问题选择适当的教育办法才会更有效。
教育随笔:圆可以变成什么
由于班里小朋友绘画的水平参次不齐,所以我决定从基础开始一点点培养。这一次我们画的《圆可以变成什么》,课前,我先和小朋友谈话:“你们知道圆可以变成什么吗?”小朋友们说:“轮胎、太阳、小花的花瓣、小朋友的脸、葡萄......”小朋友的回答五花八门,几乎把所有圆能变成的东西都说了出来。我继续问:“那你们能画出来吗?”小朋友们胸有成竹地说:“能!”幼儿开始自己画,我在巡视地时候发现有两位小朋友画的非常好,画面很干净,表达的主题也很明确。要知道,这两个小朋友在上学期美术课地时候可是都不动笔的小朋友。
上学期美术活动的时候,我没能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布置任务,每次更多的关注点在画的好的小朋友身上,忽略了画的慢的还有不会画的。其实没有不会画的小朋友,只是老师布置的任务太难,太抽象。
《指南》中艺术领域的目标是“喜欢金星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如果当幼儿经常因为不会而不敢表现时,那就该反思我们的教育性为了。所以在这学期,我改变了美术活动中的教育方式,先从简单基础具象的入手,当幼儿攒够了一定的已有经验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要能在画纸上表现自己了。
同时,从这两个小朋友的身上,我还反思到,我们教师应该关注到每一个孩子,不能只顾画的好画的快的孩子,尊重孩子的发展差异性,每个孩子都是有发展空间的,我们要帮助孩子更快地成长。
教育随笔:一群调皮可爱的孩子
今天中午和往常一样,我带孩子们吃完饭后,散步,小便,入睡。因为我们的床像抽屉一样的,所以孩子们在入睡前,我们先要把所有第一层的床要拉开。每次拉床时都有那么几个“爱帮忙”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拉床。刚开始我还反对他们帮我,因为一,床很重,孩子的年龄尚小(小班),我怕挤到他们的小手或砸到他们的小脚;二是这样班里的秩序会很乱;可是看着孩子们都这么热情,又不想扼杀他们的积极性,我还是同意了。我告诉他们,拉床的技巧与方法,以及拉床时应注意什么,如果拉不动就请老师来帮忙。孩子们看见我同意了,高兴的不得了,连连点头说好。这个时候孩子们都像大力士一样,使着吃奶的劲在拉,我在旁边边拉床边用担心的余光注视这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当我拉到第二张床时,我随口说了一句:“哎呀,这床今天怎么拉不出来了?”话音还没落,艾尚瑞小朋友就跑过来说:“董老师我来帮你吧?这时又跑过来几个小朋友说:老师我也来帮你吧?”我高兴的说:“好啊好啊”。说着我们就一起拉了起来。没帮到忙的小朋友看到后,还在一旁为我们加油助威。这时孩子们更带劲了,经过孩子们的帮忙,床果然拉出来了。我连忙高兴的说:谢谢你们帮我的忙,要不然我可拉不出来。孩子们兴奋的说:“不客气”。说完了,孩子们又投入到了他们的“任务”中。当我拉第三张床时,我的余光看见,李崇正小朋友正召集他的好朋友在帮他一起拉那张床,本来孩子们还是三三两两的拉一张床,可是经过他的“宣传”,这一下却来了五六个小朋友,李崇正说:“景一鸣你来我这边,刘长雨你去抬那一边。。。。”忙的是不亦说乎。可是拉这拉这,突然,床掉下来了。这时我就听到一个孩子说:”不好了,董老师,床掉下来了”。当时我有点生气,肯定是他们用劲太大,把它拉掉了。我说:这下好了,今天中午井小如怎么睡觉啊!我有点“责怪”他们,可是懂事、自信的他们却说:“老师我们会把它再抬上去!”看着他们这么坚定,我说:“好吧,再给你们一次机会,你们把它弄好,但要注意安全。”其实这床拉出来很简单,可是往里面放对于孩子们来说有点难。“床有点重,放床的时候必须要对准了,才能放进去”,我心里想他们可能要来找我忙帮。眼看人手不够了,这时班里几个年龄大一点的孩子也加入进来,他们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废了好大的劲终于把它给抬到抽屉厢里了。这时孩子们可不得了了,欢呼这,跳跃这,巨大的成就感让他们忘了一切。高兴的跑到我面前,拉着我的手让我去看他们的“杰作”。我惊呆了,竖起了大拇指,高兴的抱起了他们。“孩子们你们可真厉害,老师都抬不动你们却都能放进去,真棒!”“孩子们手舞足蹈的说老师我们可是大力士”。这时别的床都已经拉好了,孩子们这时似乎也很累了,一个一个的爬到床上,呼呼的睡了起来,那天中午孩子们睡的格外香甜——
《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要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儿童年龄虽小,但他们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人与人的关系。教师要将儿童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尊重他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要求和愿望等。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方法中指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他的教育内容也指出: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与实际紧密的结合起来。《纲要》中指出:强调知识的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这次的活动,孩子们肯定有了一次质的跨越,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抓住这样的机会,让孩子健康快乐的度过每一天。
教育随笔:改变孩子挑食的习惯
新学期开始,一张张可爱又天真的脸庞出现在我面前,又是一群新孩子,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幼儿园,生活习惯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在饮食方面,有的孩子挑食现象很厉害。庞芮琪小朋友是我班一个阳光帅气的小男生,可是没到吃放的时候,都会令我很头疼,因为他不吃肉,也不吃鸡蛋,只要菜里面有一点肉或鸡蛋,他就一口都不会吃。
一天,又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我照常去给每一个小朋友分饭,今天吃的是丝瓜炒鸡蛋和宫保鸡丁。当我要给芮琪盛的时候,芮琪很认真的跟我说:“老师,我不吃肉,也不吃鸡蛋。”听到孩子这么说,我很无奈,但是不可能让孩子不吃饭,于是每样菜我都舀了点在他的盘子里并对他说:“你尝一点,很好吃的。”接着我就给别的小朋友盛饭。可是没过一会,边听到有小朋友跟我说:“老师,庞芮琪哭了。”我过去一问,原因还是芮琪不吃肉和鸡蛋。最终,芮琪还是没有吃菜,只是喝汤吃馒头。
接下来的几天,我就特别留意芮琪。第二天,早饭吃的是酱肉卷,我没有跟芮琪说,当芮琪拿到肉卷时,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大口吃了起来。我走到芮琪身边问他:“好吃吗?”芮琪很肯定的回答我:“好吃”,于是我又给他一个肉卷,并告诉他好吃就多吃点。
经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虽然芮琪虽然说自己不吃肉和鸡蛋,但在他看不出来的情况下还是能吃的,而且鸡蛋孩子也能吃几口蛋清。这也让我知道,孩子挑食肯定跟家庭有关,我应该多和家长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饮食情况,并让家长在家也慢慢尝试让孩子吃一些肉类和鸡蛋。只有通过老师和家长的一起努力,这样才能使孩子逐渐的把挑食的毛病改掉。
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芮琪能够改掉挑食的毛病,合理膳食营养,这样才能健康成长!
小班教育随笔:可爱的孩子
小班教育随笔:可爱的孩子
这学期小班又多了很多新来的孩子,当我与这群孩子接触两周下来后,我真心地觉得——这帮小班的孩子真可爱!我们班的孩子很调皮,有的孩子排队走到外面就自己去玩了;有的孩子会爬椅子、桌子甚至是床;有的孩子经常玩水;有的孩子要抢玩具;有的孩子吃饭把脚翘到椅子上,身子转来转去;有的孩子比较强势,会打人;有的......但我们班的孩子也很聪明,早上来的时候,都会自己好好排队,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多数孩子会主动跟老师打招呼;看不到老师会询问老师的去处;上课的时候参与性比较强;能够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及排队位置;多数孩子会自己穿脱衣服、鞋子。每天一上班,一看到这群孩子,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级的教养工作当中。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班级常规逐渐稳定后,孩子们的表现会越来越好,他们也会越来越可爱!真的很庆幸,我是一名幼儿园小班的老师!
教育随笔:你一定可以的
今天我班进行了户外体育活动《海娃送鸡毛信》,在此过程中幼儿要学会过“泥地”、跳“山沟”、跨“小河”、走“独木桥”、钻“山洞”等几项本领。因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大部分幼儿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的学会,但也有个别幼儿并不能如其他幼儿般达到老师要求的标准。如:小朋友们在跨“小河”时,我们规定是要单腿跳着跨过“小河”且不能将栏杆碰倒否则视为“掉入小河”,王一茜小朋友每次跨“小河”时,都会将栏杆碰到,第一次碰倒时,自己对自己说“再来一遍”,可是屡次尝试屡次失败,经过五六次的尝试之后王一茜小朋友非常气馁,赌气说“这个太难了,我永远都学不会”,“怎么会学不会呢?老师发现你已经进步很多了”,她疑惑的看着我说:“可我每次都把栏杆碰到了呀”,“是啊,但你有没有发现,你刚开始跨栏杆的时候还没有跨过来栏杆就倒了,可后来是你跨过来之后,栏杆才倒的,这已经进步很大了,只要你在坚持多练习几遍,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的,加油哦”我做了一个加油的手势,“那……那好吧”王一茜小朋友说到,于是她有开始尝试,可是还是失败了,这时其他小朋友喊到“王一茜,加油,王一茜加油……”,听到小朋友们为自己加油打气,她继续尝试,最终成功的跨过了“小河”,与此同时响起了雷鸣班的掌声,王一茜小朋友露出来开心的笑容。
幼儿坚持性的培养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及兴趣进行培养,但由于幼儿有个体差异性,所以老师必须因材施教,作为老师,对待幼儿要秉着一颗爱幼儿的心来感化和引导幼儿,让幼儿明白到遇到困难并不可怕,只要不气馁,不妥协,坚持努力去克服它,终会成功,从而提高幼儿的自信心与自我认同感,感受通过自己的坚持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喜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