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幼儿档案记录表
发布时间:2021-05-10 幼儿园教育随笔记录表 幼儿园观察记录 幼儿园案例记录:
中午吃饭时,艺琳对我皱着眉头说:“康老师,我不要吃这些菜!”我走过去一看,她已经把其他的饭和菜都吃完了,惟独剩下这些菠菜在碗没动过的样子。我就对她说:“哦,这是菠菜,大力水手很爱吃的呢!”她听了用勺子勺了点放在嘴里,可是一副很不情愿的样子。我又说:“菠菜,我也很喜欢吃的,营养可好啦,吃了还更健康和漂亮呢!”说完,我拿起她的勺子勺了一口放到她的嘴巴里。没想到,她这次大口大口的咀嚼起来,在我笑眯眯的目光陪伴下,她比较利索的把菠菜吃完了,还得意的扬起碗对我说:“康老师,你看,我全吃完了!”我高兴的表扬说:“范艺琳真棒,你向大力水手学习吃菠菜,肯定会更健康和漂亮的”
分析:(66职场网 DM566.cOm)
当艺琳小朋友因挑食而向我提出不要吃菠菜时,我采取了迂回作战,引导暗示的策略。我通过让她了解卡通人物和老师都喜欢吃菠菜,更明白吃菠菜对身体健康有好处的道理,也利用小女孩爱漂亮的心理进行教育诱导。反思:《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敏感地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老师要通过孩子的言行,洞察孩子的心理,判断孩子的行为,从而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引导。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延伸读
案例:幼儿个案跟踪记录
情况分析:
俊俊是全园闻名的“新闻人物”,相对于同龄儿童来说他确有不少特别之处,如:无缘无故打人,抢玩具,欺负同伴,不爱学习,常搞破坏,等等。尽管他母亲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采取了多种教育手段,但收效甚微。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俊俊在一岁时,被开水烫伤,光医药费就用了将进十万。他的父亲没有什么工作,整天在社会上混,三天两头不回家,即使偶尔回来也是从不管孩子。孩子基本上由母亲一人抚养,由于妈妈也没有工作,再加上身体不好,孩子因此就缺少管教,逐渐使他养成了“没有人能管我、惟我独尊”的性格。
学期总目标:
通过创设“小老师”“小帮手”等机会,逐步增强俊俊的自控能力,培养他的坚持性;在活动中,正确对待孩子的攻击性行为,积极发挥他的长处、肯定他的优点,使俊俊成为小伙伴都喜爱的好朋友、好榜样;通过家长交流、取得家园教育一致,并能理解和支持教师的工作。
第一阶段目标、措施:
1、通过老师对孩子的观察、正确对待俊俊的攻击性行为。
2、逐步增强他的自控能力,培养他的坚持性。
第二阶段目标、措施:
1、不在同伴面前损害他的自尊心,注意挖掘他的“闪光点”。
2、通过运用各种方法,有意识地树立俊俊在集体中的威信,让同伴真正亲近他、接纳他。
幼儿个案追踪记录
第一阶段:(3月17日)
俊俊是我班的淘气鬼,也是全园闻名的“皮大王”,手脚一刻不闲,屁股坐不住小椅子。上课时,爱做小动作,一会儿碰碰积木,一会儿又惹惹小朋友;活动时,更是横冲直撞,蛮无约束。一天之内,告他状的小朋友接连不断:“老师,他打我”,“老师,他抢我玩具”,“老师,他推我”……只要有他在,教室便不得安宁。这一天吃点心时俊俊又管不住自己,用喝剩的牛奶将别的小朋友洒得满头满脸。被洒的小朋友委屈得大声哭泣,他却瞧着自己的“杰作”,直乐得大笑。我又气大恼,真想狠狠训他一顿,然而理智迫使我按捺住心中怒火,耐心地说服教育:“牛奶是营养品,是工人叔叔,阿姨饲养奶牛挤出牛奶,经过辛辛苦苦劳动才得到的,能浪费吗?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友爱……”他默默地低下头,看似有所触动,我也暗喜这一次终于收到成效……
4月3日
俊俊非常敏感,他往往会对外界的各种刺激作出过度反应。他的攻击性行为一方面是为了引人注意,一方面似乎是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如:饭菜太烫时,他会莫名其妙地抠别人;散步时,他会突然去撞前面的同伴;画画时,他会冷不丁地到别人脸上画一条线;高兴时,他会突然打别人一拳……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不知道。问他对不对,他会承认不对。
第一阶段小结:
看到孩子这段时间的表现,我认为他的攻击性行为主要是自我控制能力不强而表现出来的无意识的失控行为。针对他的这一特点,我认为如果过分关注他,只会扩大他的问题和缺点。如果就此采取一些特别的措施,反而会使他感到自己与其他小朋友不一样,是个不好的典型,从而更加导致他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因此,在他出现无意识失控行为时,我会设法加以阻止,但决不斥责他,也不实施压服教育,以免因自己的主观臆断而伤害他。然后,再找适当的机会,了解他的行为动机,耐心地告诉他同伴间的相处之道,暗示他努力改正缺点。当他稍有进步时,我便马上大张旗鼓地予以表扬、鼓励,让他逐步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和信任。另外,我认为
俊俊表现出来的许多行为特征可能与成人的过多关注有关。他已习惯于成为人们注意的焦点,一旦别人注意他,他就会感觉被忽视,就会作出一些过激反应(包括侵犯行为)以引人注意。所以,我常常"故意"不去关注他的举动,逐渐使他也"忽视"自己。
第二阶段:(5月9日)
今天户外活动时,俊俊站在台阶上挥动着手臂,很神气地学交警指挥车辆。我走过去对他说:“你做的真好,真象一个小警察。现在,老师和几个小朋友扮司机和乘客,你当警察,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他听了我的话,用兴奋的眼神望着我,然后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鼓励他说:“你看小朋友都在等着你做游戏呢,我相信,你一定是一个能干的交通警察。”他在我的鼓励下,很快地投入了游戏。在游戏中,我以角色身份不断给他以鼓励,直到游戏结束时,他都始终坚守岗位。对他的表现,我及时地给予了表扬和鼓励,孩子们也纷纷鼓掌向他表示祝贺。
6日5日
俊俊的攻击性行为使他同伴之间的关系不太协调,小朋友常常出于害怕而疏远他,满足不了交往需要的他便只好以新的攻击性行为来引起同伴的注意,如此这般形成“恶性循环”。
为此,我尽量不在同伴面前损害他的自尊心,注意挖掘他的“闪光点”。如当他带来蜘蛛侠玩具时,我就专门请他介绍、演示玩法并指导同伴玩;当他把散了好久的拼图整理好时,我便夸他手巧,让全班小朋友向他学习;当他从家中带来自己做的手工作品时,我就立即把它装饰在教室里。通过种种办法,使他逐渐树立自信,感受到集体生活的快乐。
学期小结
通过我的计划的实施,这个孩子渐渐地变了,他不仅渐渐地改掉了以前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而且还经常帮助老师拿送各种游戏教具、摆放桌椅、主动帮助阿婆收拾碗筷等。由此可见,老师通过种种办法可以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可以让他在孩子们中间拥有一定的威信、让大家真正地亲近他、接纳他。
案例:幼儿园幼儿个案记录模板
幼儿园个案记录
班级:班姓名:Mary出生年月:性别:
行为记录
Mary性格比较内向,平时在家由阿姨带领,所以依赖性较强;在班级时很少主动找同伴、老师聊天。自理能力方面比较懒惰,自己动手比较差,动作很慢,吃饭、穿衣等也少不了老师和妈妈来帮忙。妈妈、爸爸忙着工作、做生意,对孩子学习、生活不太管,对孩子的物质要求都会尽可能满足,所以造成她独立性较差、对食物很挑剔的性格。
原因分析
Mary是一名小班年龄的孩子,性格腼腆。家长的父母对她十分的宠爱,要什么给什么。在吃饭的时候,孩子吃得很慢,一顿饭一般要一个小时,在进餐过程中常有玩、说话的现象。对于自己不喜欢吃的菜,她常常挑出来,借口是“这是不能吃”“妈妈说我不能吃这个菜”“老师,这个菜我吃了会吐的”等等,对于老师的提醒,孩子不听,坚持已见。
培养目标
1、让Mary知道各种食物都有它的营养,挑食会让身体会差、个子长不高,还会影响智力的发展,是不好的
2、鼓励幼儿不挑食,每餐按时吃完,并做到一静三光
实施措施
1、帮助家长认识到孩子挑食的危害性,向家长介绍幼儿营养平衡知识,帮助幼儿家长建立起正确的营养观念。
2、请保健老师为其讲解挑食、进餐时讲话、玩闹的危害,让Mary明白进餐时讲话是很危险的,挑食是不好的。
3、经常向孩子介绍各种食品的营养,了解它们对我们的重要性。
4、在日常生活中,注意Mary的进餐情况。可适当减少孩子的饭、菜量,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再逐渐增加食物量。
5、注意孩子的饮食。平时不能给她多吃零食,对于那些她不太喜欢的菜注意变换菜式、口味,以便引起幼儿的食欲。
6、抓住机遇,对其进行教育。
幼儿观察记录表模板(范例)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幼儿园教师的工作遇到难题时,我们经常会用提前准备好的资料进行参考。资料的意义非常的广泛,可以指需要查到某样东西所需要的素材。参考资料我们接下来的学习工作才会更加好!可是,我们的幼师资料具体又有哪些内容呢?小编花时间特意编辑了幼儿观察记录表模板(范例),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幼儿园是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环节,通过参与课堂活动、游戏、和平共处等社交活动,帮助幼儿在智力和情感上得到平衡发展。作为幼儿园老师,我们需要时刻观察幼儿的状态,了解他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及时记录下来,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的成长。幼儿观察记录表是关于幼儿各个方面的记录工具,以下是一个幼儿观察记录表模板的范例:
幼儿观察记录表
日期:____________ 年龄: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___
观察者:____________
1.身体状况
注意力集中度:
饮食记录:
爱好及喜好:
疾病及不适:
2.情感状况
情绪表现:
性格特征:
适应能力:
同伴关系:
3.认知状况
语言表达:
学习态度:
智力特征:
思维方式:
4.行为状况
自理能力:
协作能力:
社交行为:
安全意识:
观察者评语:
以上就是一个简单的幼儿观察记录表的模板,我们需要根据幼儿状况,具体编写相关信息。以下是具体解释:
第一项是监控幼儿的身体状况,我们需要关注他们的注意力是否能够集中,饮食情况是否有问题,以了解幼儿的营养情况和精神状态。同时,记录孩子的爱好和喜好,及时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为下一步教育培养做好铺垫。
第二项是情感状况,情感是幼儿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重视。我们需要记录孩子的情绪表现和性格特征,以便开展个性化的辅导和培养。此外,我们还需要监控幼儿的适应能力和同伴关系发展情况,在意别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引导。
第三项是幼儿的认知状况,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学习态度、智力特征和思维方式。我们需要记录儿童的语言表达情况,帮助其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同时,也需要重视幼儿的学习态度和智力特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满足幼儿个性化学习需要。
第四项是行为状况,幼儿行为表现是他们优良品质的反映,同时也是需要改进和纠正的地方。我们需要记录幼儿的自理能力、协作能力、社交行为、和安全意识,让他们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形成好习惯和良好行为。
观察者的评语是整个记录表的总结,可以结合孩子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和成长情况,为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指导。
通过认真观察和记录,能够有效地认识幼儿的性格、爱好、能力和生命力等方面,每一个记录都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财富,能够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育和培养方式,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帮助。
案例:个案记录
情况分析:
沈祎小朋友性格比较孤僻、任性,和小朋友交往相处不是很融洽;很少参加集体的体育活动,动作发展很不协调,对活动项目和有点难度的动作表现出畏惧和胆怯、缺乏自信。通过家访。我了解到:孩子是早产儿,眼睛有点斜视,脚上有根骨头没有发育好,走路很不稳。所以孩子的日常事务都由奶奶包办,活动受到父母的诸多限制、不允许做这、不允许做那,怕有危险、出意外,因此形成了她过度依赖、不愿与人交往的个性。
学期总目标:
主动与家长联络、交流,共同研究、探索一套适合她特点的教育方案,如:让她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并为之提供方便;培养她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多以积极、肯定的态度来帮助她树立自强、自立、自信的信念。
阶段培养目标及措施:
第一阶段目标与措施:
1、多与孩子交流、谈心,帮助她排除焦虑的情绪。
2、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第二阶段目标与措施:
1、关心与信任,帮助孩子战胜胆怯心理。
2、发挥孩子的专长与爱好,使她获得成功体验。
第一阶段:(9月6日)
开学一来园,沈祎的表现就是哭:上课哭、吃饭哭,午睡哭,一空或游戏一停,她就“妈妈,我要妈妈”地哭叫。全班小朋友都安静下来了,只有她还在不停地哭。不管我采用什么方法,都不能让她停止。今天上课时,她硬要坐在教室靠门口的座位上,说是要向外看妈妈、等妈妈,为了不影响全体小朋友的来园情绪,我只好暂时顺从她。
为了让祎祎尽快地消除这种焦虑情绪,平时我就注意耐心亲切地多与她交谈、陪她滑滑梯、做做游戏、家访、抱抱摸摸她、孩子一有进步就马上表扬并与她的父母反馈在园情况、利用“五角星、小红花”等小奖品鼓励她、请班级中活泼胆大的孩子和她交朋友等,来慢慢消除她的陌生感。这样过了三星期左右,她已经不哭了,对老师比较喜欢,还能主动和我说说家里有“天线宝宝”的碟片、最喜欢看“东方少儿频道”等等,在家中也能主动讲讲幼儿园的事情。
9月27日
午睡是幼儿园生活的一大重要环节,很多幼儿在家中没有午睡习惯,祎祎也不例外,她往往担心“一觉醒来妈妈会不会来,如果睡着了妈妈来领,自己又不知道怎么办?”等。所以,差不多每天午睡时,她都坐在椅子上呆呆的发愣。
要跨过这一门槛,变不习惯为习惯,要花一番大功夫。于是,我一面以“宝宝午睡后照样可回家”的事实打消她的顾虑,一面与家长取得联系,交待下一步的措施,要求不要让孩子停学,我就慢慢让她学会午睡。为了照顾全体幼儿不被吵醒,让她有个慢慢适应的过程,我采用了“哄睡五步法”:
第一步:让她跟其他小朋友一样做好睡前小便的准备工作,然后坐在午睡位置旁边的小椅子上,要求不离开椅子,嘴里不发出声音。
第二步:脱掉鞋子,踩在床上。不能离开椅子,口头提醒“如果累了,可以躺一会儿”。
第三步:脱
掉鞋子,允许坐在被子里,但不能有声音。
第四步:要求孩子必须躺下。一开始,她不习惯,躺半小时又坐起来,老师一提醒,又躺下去。这样坐坐、躺躺、趴趴,过了午睡时间。
第五步:老师搬凳子坐在她身边备课,她的头一抬,马上把她的头轻轻按下去。这时候,孩子已经比较老练,不容易哭了。老师的要求要严,不再“心软”。一抬就按,一抬就提醒,慢慢地,她能睡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了。睡不着或睡醒后也能安安静静地躺在床上。将近一个月了,祎祎终于能安安稳稳的午睡了。
第一阶段小结: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焦虑真实的原因是因为儿童习惯于母亲那张亲爱而又熟悉的面孔,而当陌生人出现后,他感到非常失望,于是就变成惊骇了”。对于像祎祎这样焦虑情绪特别严重的孩子,就需要耐心细致的教育,并付出更多的爱心。要让孩子熟悉环境,觉得老师、小朋友可亲可爱,幼儿园真好玩,然后寻找教育的锲机,制定有效的教育措施,才能逐步让她融入幼儿园大家庭,适应幼儿园生活。
第二阶段:(11月8日)
早操时,我们班的小朋友随着音乐快乐地做着早操,大象走、小鸟飞、青蛙跳。这时,只见沈祎小朋友抿着嘴,两腿一颠一颠的,两只小胳膊夹在腰间,小拳头握得紧紧的,怎么跳也跳不起来,像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两次、三次,都没有跳起来,最后她干脆蹲下不做了。
这使我联想到平时祎祎走路不稳、动作发展明显不如其他幼儿的状况。如果总是失败,孩子就会失去兴趣和自信心,怎么办呢?早操结束了,我在地上划了一条横线,让祎祎在横线间半跳半迈地就过去了。我微笑地向她伸出了大拇指,小朋友都拍起了手,第一次的成功使祎祎的信心大增。她用那不协调的动作,反复练习着跳,还时常举起双手,非常兴奋。
这件事给我启发很大,一条线竟有如此的效果。尽管她的动作还不如其她孩子,但在她自身的基础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第二天入园时,她的妈妈对我说:“祎祎昨天回家很高兴,叫我在地上画线让她跳,而且跳得满头大汗。”听了妈妈的话,我想,无论她跳的结果怎样,至少她现在爱跳了,这就已经达到目的了。
12月15日
今天的音乐课“买菜”,我没有弹琴,而是让孩子们听磁带学唱歌曲。听着欢快的音乐,我突然发现祎祎歪着头,眼睛盯着录音机,一动不动,听的特别认真。别看她平时上课注意力总是不集中,还是挺喜欢音乐的。孩子发现我在对着她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接下来,大家一起编起了动作,祎祎站在靠边的地方,边看边做,脸上不时地露出笑容。由于动作比较简单,小朋友很快就学会了里面的动作。最后,请小朋友到前面来表演,沈祎也怯怯地举起了小手,我马上请她来表演,为了让她胆子大一点,还特地邀请了其他两位小朋友。虽说祎祎的动作很不规范,但是毕竟完整地表演下来了,在小朋友的掌声中,祎祎得到了五角星。
第二阶段小结:
虽然这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但是解决这些问题时,我遵循了幼儿园新纲要中提到的“健康教育的大原则”:“即让幼儿喜欢并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和因人施教”。“一条线”看似简单,但恰恰给祎祎搭构了一个小台阶,让她知道如何跳出第一步,并且及时给予她充分的肯定,使她在迈出第一步时就体验到了成功,因此也就有了信心和进一步练习的勇气;在上台集体表演中,让她担当一些适当的角色,让她有更多的机会与其他孩子直接接触,彼此互相影响,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
学期小结
一个学期过去了,由于我们主动与家长联络、交流,共同研究、探
索一套适合她特点的教育方案,如:让她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裤、自己小便洗手等等”,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并为之提供方便;培养她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多以积极、肯定的态度来帮助她树立自强、自立、自信的信念。在家长、老师的共同引导下,祎祎逐渐建立了自信,敢于尝试新事物,勇于克服困难,还会主动亲近老师和小朋友,并积极地参与集体的活动。家长也为此感到开心,同时也更新了教育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