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教育随笔:实践中的“去小学化”

发布时间:2021-05-10 教育随笔 教育实践笔记 小班教育随笔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将为我国的中小学校教育和高等教育打下扎实基础,奠定根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相应的促进了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幼儿园办学质量在不断的提高。在此背景下,改革也在不断的加大,人们开始对孩子的健康和全面发展给予了更大的重视。很多年以来,大多数人都非常关心“幼小衔接”问题,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某些幼儿园按照小学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实施教育使幼儿教育出现了小学化倾向,并且越来越严重。园方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不得不多传授一些知识给孩子,提前把汉语拼音、书写汉字、数学运算等小学部分教学内容纳入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

幼儿教育小学化,在一定程度和较大范围上,使得幼儿园变成为小学,幼儿成了小学生,幼儿保教变成了小学教学,幼儿教育变成小学教育。这一错误的教育方式,偏离了正确的办园方向,对幼儿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危害。

首先,“去小学化”幼儿园的教学以游戏为主。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兴趣,使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意愿。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对孩子来说,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劳动,游戏是重要的教育形式”。幼儿期也是游戏期,幼儿爱玩游戏!游戏不但可以给幼儿带来愉悦,而且是幼儿全面发展的有力教育手段。3-6岁儿童属于前运算阶段,幼儿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培养孩子的观察、比较和操作能力。幼儿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什么都对,他们的思维是不可逆的。幼儿园的学习以游戏为主,而小学是有目的的学习。因为这一阶段是建立孩子自信心的关键期,我们可以通过游戏使孩子变得有自主感,能积极地参加各类集体活动,变得更加自信。而幼儿园小学化,片面的让幼儿掌握新技能,破坏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不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因此,在幼儿园中,让孩子们开展游戏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上图是孩子在游戏中感知7以内的数量,练习7以内数量的按数取物和按物取数。首先,幼儿在玩游戏时的心情是愉悦的,那么学习的效率是极高的;其次,在游戏时幼儿的注意力也比较集中,能全神贯注地去分辨每一个信号;另外,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精神放松,这样会学得更快更好。如此一来,我们就能给孩子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空间,给孩子更多的选择和方法,这就有效的避免了“小学化”倾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

其次,幼儿园主要是以培养幼儿良好习惯为主。6岁之前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有利于激发孩子的学习乐趣,使孩子达到“乐学”。比如,常听到家长抱怨孩子做事情粗心,那我们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像串珠子、走迷宫之类的游戏,培养孩子耐心做事的好习惯。再比如,餐前入厕、洗手--分发餐具--进餐--散步--入厕、洗手--午休,这一系列活动的进行,老师按照流程去教育孩子,孩子们也会逐渐学习有顺序的去做事情,循序渐进的建立幼儿的秩序感。

上图是孩子们在游戏中模仿老师,自己组织同伴排好小火车,一个接一个。当出现问题时,孩子们就自发的进行调整和解决,其中,有一个小女孩她放弃参与游戏,而是在一旁指导大家如何排好小火车,她在当小老师呢!

这是在干什么呢?哦,原来,我们是在模仿小司机呢!在安全教育中,孩子们不在是直接、简单的接受知识和技能,而是模仿、实践,通过自身的体验来获取知识和本领,掌握生活中的常识。我们和小学的哥哥姐姐可是大不相同的!

对于幼儿园“去小学化”工作的研究,能够使我国的幼教工作走上科学化的道路,以便使儿童更好地学习生活。我认为对于“小学化”这一问题的研究仍然是一个重难点,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我们都应该时常关注此问题并思考其更好的解决对策,找到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异同之处以及联系,以便探索更有用的方法帮助孩子轻松学习,使更多的孩子可以适应和接受不同的学习环境。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关注和努力付出下,一定会逐渐解决“小学化”存在的问题,对幼儿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多的建议和帮助。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延伸读

大班教育随笔:在实践中成长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幼儿大班,他们的年龄大都在五六岁。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大多具有基本的生活能力,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他们大胆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让孩子在尝试中获得经验;在鼓励中迈步前进;在肯定中收获喜悦。

这学期教学课程多了资源包,让我欣喜让我忧。欣喜的是能让孩子自己动手实践,忧的是大多孩子不爱自己实践,如何激起孩子动手兴趣成为一道难题。

有一次,我来到教室,打开资源包,看到里面还分为了五个小包,每个小包还分为几个课题。这么多该如何合理分配呢?“老师,这个我会”。正在我思索时,突然听到张馨怡小朋友这样说。我欣喜地看着她,灵机一动,心想:何不让幼儿自己动手试一试。于是,我看着小朋友,大声说:“哪位小朋友可以把它打开呢?”小朋友们都积极踊跃地举手,我便随机叫了一个小朋友,让我惊喜的是,她很快就顺利地完成了。并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了,我又对她说她:“小朋友你真棒,那你能不能把它又装上呢?”她自信满满地说:“老师,我可以!”,不一会儿,她真的做到了。我惊讶地问她是如何让做到的,她回答道:“我妈妈在家也让我这样做过。’’我奖励了她一朵小红花。于是我邀请她示范给全班小朋友看,再把资源包递到每个小朋友的手中。小朋友都积极动手,饶有兴趣,我看到有的小朋友很认真,一会儿就完成了,还有的小朋友完成后,主动当起小老师,帮助未完成的同学,还认真讲解。他们不仅取得了进步,而且收获了友谊。

这件看似平凡的事情,却让我明白不平凡的道理,教学需要的不仅是老师讲解得多,更重要的时候放开手,很多宝贵的东西,不是靠教出来的,而是要给孩子们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实践,去探索,去收获,这样的效果比传统的“教“好得多。

教育随笔:小汽车去加油


每天早晨孩子们入园的时候,经常听到有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别忘了多喝水啊。”也有的家长直接对老师说:“孩子感冒了,麻烦老师提醒他多喝水。”甚至有一天,我发现有个小朋友的手心里面,她妈妈给她写上了“喝水"二字。看来,孩子们能否在幼儿园喝足水,是家长朋友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因为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护理意识差,特别是小班的孩子,需要老师的特别提醒和关注才能主动去喝水。并且每个孩子的身体状况也不一样,有的小朋友感冒了需要多喝水,有的小朋友上火也需要多喝水,除了这些需要特别提醒的小朋友外。我们班通常是上午组织孩子喝两次水,下午喝两次水。但是喝水的次数多了,有的小朋友就故意钻空子不喝水,或者是喝了水趁老师看不见又偷偷吐出来,怎样才能让孩子们主动喝水并且喝足水呢?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一个情境小游戏,名字叫小汽车去加油。

幼儿园的集体生活,需要遵守很多规则,其中之一就是排队。上厕所排队,上操排队,分水果的时候排队,喝水的时候也要排队。既然喝水的时候要排队,我就干脆编排了一个情境游戏,让小朋友们排好队,变成一辆辆”小汽车“,然后喝水的时候,让小朋友扮演小汽车在”加油“。为了让孩子们多喝几杯水,我就鼓励孩子们喝完一杯水,就到老师跟前取一张”加油卡“,加油卡是用即时贴做成的各种孩子们喜欢的图案。这样一来,有的孩子为了多得几张加油卡或者是得到自己喜欢的图案的加油卡,就会喝两杯或者是三杯,再也不会出现以前喝一杯水磨蹭半天的现象了。

孩子们喝水的时候变成了一辆辆”小汽车“去”加油“,不像以前喝水的时候让老师撵着喝或者是逼着喝水了。有一天,繁硕小朋友偷偷爬在我耳朵边说:”曾老师,小汽车放的水是白色的,不是黄色的了。“原来,他去小便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尿不再是黄色的了。看到这群可爱的孩子,我就想,只要老师做个有心人,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寓教育于生活、游戏当中,孩子们一定会快快乐乐地接受并参与其中,避免了老师单一、生硬的说教,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想起了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生活即教育“。抓住孩子生活中的每个教育契机,我们的教育定会事半功倍。

教育随笔:奇妙的变化


在对中班组进行科学领域奇妙的变化的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因为实验材料有限,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要培养幼儿善于观察,以及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设计的是让幼儿可以进行分组操作。但在进行实际活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在此与大家分享,以便在获得更多可以促进活动的有效方法。

在对中班组幼儿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由于班级幼儿的人数相对较多,实验材料有些匮乏,因此在活动当中,要不断的发现,寻找安全可靠的替代材料。在进行火山爆发的实验的时候,实验材料中涉及的小苏打和食醋使用的比较多,在对第一个班级进行完了活动之后,实验材料几乎被用完了,紧接着就是另外一个班级的活动,这时候听到了园里通知,有到园里进行参观的参观团,眼看着活动马上就开始了,小苏打所剩无几了,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眼看着活动即将开始,再次翻看了活动设计的PPT资料,看到了活动目标一栏,使得我不禁眼前一亮,在这个实验活动中的关键就是利用小苏打的碱性和食醋的酸性反应,不禁是我想起了洗衣粉也是碱性物质的这一原理,于是立刻找来了少许洗衣粉,进行了实验操作,发现了使用洗衣粉和使用小苏打的实验效果是一致的,眼看这活动马上开始了,在辅助老师的帮助下,迅速为班级幼儿准备了新的实验材料,在课堂中,幼儿发现了本次活动的实验材料与上次使用的小苏打有些不一样,并且有观察细致的幼儿发现了此次活动使用的实验材料是洗衣粉,在幼儿有些不理解的时候,和幼儿一起观看了实验原理的动画,在动画里,幼儿很容易的掌握了这个实验的原理,利用酸性与碱性的反应形成“火山爆发”的效果,在本次实验的过程中,幼儿也很好的认识了另外一种碱性物质--洗衣粉。在这个小插曲中,是我自己也认识到了很多得问题,在平时的活动中,对于现象后的本质把握的不是很透彻,所以在活动中的一些小问题解决的不是很好,通过这件事情,使我明白了,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思考,了解实验活动后的本质,也要善于在活动中积累遇到的各种问题。

科学实验是一个需要保持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科,在活动中,要注重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更要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活动本质,通过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加使我明白了,在一节实验活动或孩子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与失败,但在遇到问题时候,要善于掌握问题的本质,从根本上去想办法,问题一定会得到圆满的解决的。

教育随笔:航航的变化


教育随笔:航航的变化

航航是个调皮可爱的的小家伙,也特别爱干净。不过小家伙有个大缺点,就是吃饭的时候很挑食,只吃自己喜欢的饭菜,不喜欢吃的饭菜一口不尝。这两天的航航有点郁闷,几个小朋友都不爱理他,也不愿和他玩。其实原因很简单,航航因为别人不跟他玩,所以他很生气,就用小手抓小朋友的头发,要么就用脚踢小朋友,要挟他们一起玩。这不,又到了吃饭的时间了,这次航航选择把饭倒在桌上,用手使劲的搓揉的饭菜,整个桌子都是米粒,把汤也浇在米粒上。小朋友报告了。真是个调皮的家伙,我还在琢磨想什么办法解决,就听见航航在说,你别动,你别动,再动我的衣服就要脏了。灵!!对了,我立马指着航航的大裤袋说,“航航,你今天穿的裤子有两个好大的袋子,这些饭正好没处装,你又不吃,等会装进你的大袋子里带回去为小狗狗吧。”航航一听要装进他的裤袋里,可急坏了,赶忙承认错误。我说“承认错误是好事,只是我不喜欢挑食的宝宝,不喜欢打人的孩子,更不喜欢不讲卫生的孩子,你会是这样的宝宝吗?”“不会,不会,我肯定不会,我会改!老师,重新给我盛碗饭吧,我会好好吃饭的。”真的,一会功夫,一碗饭就吃下去了,而且接连几天,天天如此。看来这样的办法真有效。不仅仅吃饭变好了,小朋友报告他打人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小家伙变得越来越听话了。航航的变化真大,宝贝,老师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你会变得更棒!

教育随笔:植物的变化


孩子们的天性都喜欢探索和观察,但缺乏持久性和坚持性。因此,连续性观察往往半途而废,没有结果。如何引导孩子们做连续性观察并获得成功呢?我想用和孩子们一起做观察记录的方法试一试,因为孩子们在和老师一起做事情的时候兴趣是最高的。

在班级的植物角,我和孩子们一起设计了记录表,记录植物的变化。每天早晨来园早的孩子,还可以给大蒜修剪根苗。鼓励孩子们看看它们有没有变化,怎样变化,谁发现它们的变化,就可以来做观察记录。

第一天一早,于皓轩来到幼儿园就直奔自然角,仔细地看起来。不一会儿,松松兴奋地告诉我:“老师,蒜苗好像有变化!。”听他这么一说,其他小朋友赶紧围过来仔细地观察。这时,钱思涵问:“那个绿色的是什么呀,是小芽芽吗?”王诺嘉说:“不像,我见过的蒜苗可比它长。”“那是什么呀?”“我也不知道。哎,你看蒜头怎么起了好多皱纹呀,真难看,嘻嘻……”孩子们捂着嘴笑了起来。为了鼓励孩子们的发现,特别是第一位发现者——于皓轩,我让他把蒜苗的变化画在记录表中,然后,请他们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为了直接肯定他们的行为,鼓励其坚持连续性观察并激起大家的观察兴趣,我每天都带着孩子们来到植物角,鼓励他们给植物浇水等等。后来,蒜苗越长越高,孩子们又多了一个任务——给大蒜修剪叶子。从此,每天都会有几个小朋友热心地关注着大蒜发芽的变化过程,争着做记录,结果原定五天的观察记录表格已远远不够使用。干是,我们又增加了一张表格,让更多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连续性观察活动当中。

后来,植物角还增加了小实验——“比比谁发芽的快”,我们用绿豆和黄豆分别分盘装好,同时泡在水中,看看谁发芽的快。每天,植物角都有很多孩子来观察豆子。看着长得茂盛的豆苗,孩子们的脸上露出暖心的笑容。

由此可以看出,老师的积极参与对孩子们来说是最佳的鼓励方式,要想培养孩子某种兴趣并能够将这种兴趣保持下去,老师的参与必不可少。只有老师是位有心人,孩子才能成为有心人。而在过程中,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也是很必要的。

教育随笔:“点名”的变化


我是幼儿园的一名教师,每天我重复念叨着孩子们的名字,他们也习惯性地回复着“到”,这就是点名。

以前,我以为点名就是为了记录孩子们的出勤情况,可从来没想过还有其他的好处。带小班时,有次与家长交谈,家长疑惑地把在超市里的经过告诉我:她带着儿子逛超市,儿子遇到了同班同学,可两个小朋友却叫不出对方的名字。我困惑了:小朋友相处了这么久,况且每天都在点名,难道是由于小朋友自己不说的缘故还是年龄的问题?名字叫不出来,那就在点名时下功夫!于是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改变了每次的点名策略:老师点到名字后,那个小朋友就说:“我的名字叫XX”,这样既鼓励幼儿用普通话说名字,又熟悉其他小朋友的名字,同时还提供了小朋友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说话的机会。

这个方法的确很好,时间一长,小朋友不仅会把自己的名字说得很准确,连同伴的也说得很顺溜。不知不觉到了中班,渐渐地,点名时开始说话了,觉得无聊了。怎么办呢?

记得上次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说点名前定一个主题,这样可以让孩子和老师的感情得到交流。我决定再试一次。先从小朋友自己身边的事情谈起吧:“我家里有谁”“我的爸爸妈妈”“我的好朋友”……说起自己的事,孩子们滔滔不绝,听的小朋友也格外认真。“我昨天生日,妈妈给我买了蓝猫探险图书。”“我家里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六一儿童节,下大雨了,妈妈没回来陪我,奶奶在打扫房间,我很难过。”……每天从孩子们简单的话语中,让我们了解了他们的所思所想,知道了他们在家在园的喜怒哀乐。通过这种形式,既帮助幼儿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又促进家园的沟通,便于教师更好地去观察和引导孩子,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纲要》指出,教育必须“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客观的、必然的,是不以成人意志为转移的,所以要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要学会关注孩子的发展需要,善于发现和把握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理解,用行动去配合、尝试,哪怕是一次简短的点名,都能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幼教随笔:从实践中反思我的蒙氏教学


虽然她还是很活泼好动,但已经是一个工作认真的孩子了,并找到了能自然而然唤起她强烈兴趣的东西,一旦发现后,就可以摆脱那种不稳定性,并学会聚精会神!

我作为“蒙班”这个有着特殊教育体系的班级教师,从刚进这个班的那一刻起,我就开始踏上了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钻研的旅程,真心的希望自己能在蒙特梭利新型教育的指引下,用正确而有效的方法引导着我的孩子们,做一位真正称职的观察者,准备者,辅助者和促进者!

在我们这个蒙氏班级里,每个孩子都聪明伶俐,活泼可爱!虽然他们的年龄都在3岁左右,但却有着迥然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喜好,长时间的相处,让我深深的爱着他们!其中有一名幼儿名叫安娜,她长着一副天生就讨人喜欢的面孔,但却时常让老师们很头疼,很无奈,因为她刚来的时候,总是从别的小朋友手里抢东西,打扰别人的工作,根本不会安静的呆上一分钟,她毫无目的的满屋乱跑,撞翻了椅子也不去管,偶尔拿起一个工作,却在同一时间毫无理由的把它仍掉,这种行为让我觉得很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有一天,别的小朋友都在做工作,只有她抱着一只小熊跑着玩,跑了一会儿,停下来突然发现小熊的裤子掉了,她的发现让她兴奋的脱光了小熊所有的衣服,开心的样子看着真让人生气,我立刻走上前去大声的呵斥道:“你把小熊的衣服脱光了,难道它不会冷吗?”一边说一边从她手里夺过小熊,准备给小熊把衣服穿上!就在这时,她迅速的从我手中抢过小熊,大声说:“我会穿,我会穿!”我生气的说道:“你会穿什么,你连你自己的衣服都不会穿,你就会捣乱!”边说边又去拿小熊,她却使劲的攥在手里不肯给我,嘴里还一遍遍的嚷道:“我要自己给小熊穿!”就在这时,我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犯了蒙氏教学中最严重的错误,那就是:教师只是观察者和协助者,孩子才是真正的主导者,我没有尊重孩子,没有以孩子的意志为转移!

就在这时,我放开了紧握小熊的手,把小熊还给了她!只见她迅速的抢过去,开始忙碌起来!我知道她从来没有做过这项工作,动作显得很笨拙,不知道该先穿上衣还是先穿裤子,一会儿试试这件,一会儿又试试那件,穿的时候也完全没有方法,我在一旁渐渐平静下来,静静的观察着,等待着,不知道她会怎麽办,同时也很担心她又会像平时那样把这项工作扔掉不管!这时我发现她选择先穿裤子,只见她拿着小熊的一条腿使劲的往裤筒里塞,可是因为裤筒的边缘部分装有松紧带,她怎么也塞不进去,急得都快要哭了,她抬起了头,看了看我,我正用微笑的眼神望着她,她终于忍不住着急的说:“老师帮帮我,我不会穿!”我兴奋极了,这不正是我想要的效果吗?于是,我走过去教她动作的要领和注意的事项,她看的很认真,也听的很认真,我又在一旁协助她操作了两遍。在后来的几天里,她不断的拿起这个工作反复的认真操作。后来,她开始关注老师示范的其他工作,并越来越感兴趣!当她做完一项工作后,她都会高兴的跑过来告诉我说:“老师我做完了!”

虽然她还是很活泼好动,但已经是一个工作认真的孩子了,并找到了能自然而然唤起她强烈兴趣的东西,一旦发现后,就可以摆脱那种不稳定性,并学会聚精会神!

这件事情让我记忆深刻,让我开始慢慢的领悟蒙氏教育的真谛,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想如果我还沉浸在一味的大喊:“安静,安静!”这些所谓的教学用语中走不出来,如果我还是一味的急躁,一味的强迫孩子们遵从我的意愿,总是希望他们服服帖帖,规规矩矩,那么我将是多么的愚蠢,怎么做一位合格的蒙氏老师呢!

蒙氏教育就在于它寻求适当的方法,在孩子不知不觉当中,引导他们自由的活动,让孩子自动自发的操作学习!同时,我也清楚的认识到,当孩子集中注意力工作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冷静和耐心的对待孩子,尊重孩子,千万不要在一旁干涉,纠正,甚至于赞美,这样反而会打扰他们!他们选择自己要做的事,坚持做下去并根据内在的需要来改变它,他们不逃避做任何努力,相反是努力探索并满怀喜悦的克服困难,他们热情的要和每个人分享自己的成功,自己的发现和自己那些小小的胜利!当他们需要我时,我应当积极热情的回应他们,我需要用无穷的耐心对待他们缓慢的进步,并对他们的成功显示出我的热心和兴奋!

我想我现在正站在蒙氏教育工作的起点,我的工作才刚刚开始,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我要时时提醒自己用最谦逊的态度,最饱满的热情,最真挚的爱去面对我的教育工作和我的那些可爱的孩子们!有一天,当我走进我的蒙氏教室,看到的是:有的幼儿正在工作毯上认真的操作教具,有的幼儿正在图书区认真的阅读,还有的幼儿正靠着小靠枕美美的喝着自己冲泡的果汁,教室里呈现出井然有序的快乐景象,那么我该是多么快乐,多么宽慰呀!

教育随笔:他变化了


教育随笔:他变化了

今天的活动刚结束,孩子们都去盥洗室小便洗手,忽然听见一个宝宝在大声喊:“王老师,乐乐又吃衣服了!”我过去用眼睛看了一眼乐乐,他正怯怯的看着我,好象在说:“下次我再也不会了。”我刚想批评他,这时欣瑞跑过来说欣航尿裤子了,我很无奈的又去给欣航找裤子,芳芳随后就跟着来了,跟我说我帮你一块给欣航换裤子好不好。当时我真的很感动,想起以前的芳芳,上学都是妈妈打电话给我们说在车上哭不下来了,让我们去抱下来。可现在变得这么懂事,真的是差点就流了泪。

午餐前准备时,我对全班宝宝们说:“今天,王老师要表扬一个宝宝。”全班小朋宝宝马上安静下来,“她是谁呢?就是我们班的刘芳芳宝宝”话音刚落,这时芳芳早就羞的低下了头,小脸红红的,坐在那里不好意思了!

我把芳芳请到了我的旁边,和孩子们讲了今天发生的事情,当我讲完了事情的经过后我们一起对芳芳说:“芳芳你真棒!”这时的芳芳站在我旁边眯着眼睛正开心的笑着呢!

在以后的日子里,已经很少听到小朋友的告状声,她和小朋友之间的关系也融洽了很多。看着这一切,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作为一位老师,要抓住孩子们的各个“闪光点”,发挥她们的长处,使她们茁壮成长。

相关推荐

  • 大班教育随笔:在实践中成长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幼儿大班,他们的年龄大都在五六岁。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大多具有基本的生活能力,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他们大胆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让孩子在尝试中获得...
    2021-04-14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小汽车去加油 每天早晨孩子们入园的时候,经常听到有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别忘了多喝水啊。”也有的家长直接对老师说:“孩子感冒了,麻烦老师提醒他多喝水。”甚至有一天,我发现有个小朋友的手心里面,她妈妈给她写上了“喝...
    2021-02-26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航航的变化 教育随笔:航航的变化 航航是个调皮可爱的的小家伙,也特别爱干净。不过小家伙有个大缺点,就是吃饭的时候很挑食,只吃自己喜欢的饭菜,不喜欢吃的饭菜一口不尝。这两天的航航有点郁闷,几个小朋友都不爱理他,也不...
    2021-06-28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奇妙的变化 在对中班组进行科学领域奇妙的变化的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因为实验材料有限,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要培养幼儿善于观察,以及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设计的是让幼儿可以进行分组操作。...
    2021-06-07 阅读全文
  • 教育随笔:“点名”的变化 我是幼儿园的一名教师,每天我重复念叨着孩子们的名字,他们也习惯性地回复着“到”,这就是点名。 以前,我以为点名就是为了记录孩子们的出勤情况,可从来没想过还有其他的好处。带小班时,有次与家长交谈,家长疑...
    2021-06-28 阅读全文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幼儿大班,他们的年龄大都在五六岁。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大多具有基本的生活能力,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他们大胆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让孩子在尝试中获得...

2021-04-14 阅读全文

每天早晨孩子们入园的时候,经常听到有些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别忘了多喝水啊。”也有的家长直接对老师说:“孩子感冒了,麻烦老师提醒他多喝水。”甚至有一天,我发现有个小朋友的手心里面,她妈妈给她写上了“喝...

2021-02-26 阅读全文

教育随笔:航航的变化 航航是个调皮可爱的的小家伙,也特别爱干净。不过小家伙有个大缺点,就是吃饭的时候很挑食,只吃自己喜欢的饭菜,不喜欢吃的饭菜一口不尝。这两天的航航有点郁闷,几个小朋友都不爱理他,也不...

2021-06-28 阅读全文

在对中班组进行科学领域奇妙的变化的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因为实验材料有限,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要培养幼儿善于观察,以及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设计的是让幼儿可以进行分组操作。...

2021-06-07 阅读全文

我是幼儿园的一名教师,每天我重复念叨着孩子们的名字,他们也习惯性地回复着“到”,这就是点名。 以前,我以为点名就是为了记录孩子们的出勤情况,可从来没想过还有其他的好处。带小班时,有次与家长交谈,家长疑...

2021-06-28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