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家长如何"帮忙"幼儿园作业

发布时间:2021-05-15 幼儿如何教育 如何写幼儿园说课稿 幼儿园教师如何说课

现在许多幼儿园都会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这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助下,用孩子的表达方式完成的作业。幼儿园的家庭作业不但包括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的书面作业,也包括动手操作、亲子体验的实践活动。面对孩子带回来的五花八门的家庭作业,爸爸妈妈们会不会觉得无从下手,今天就来告诉爸爸妈妈怎样做好幼儿园的家庭作业。

作业需要家长的重视

案例一:XU妈妈的女儿在幼儿园大班,他们班是示范班,各类活动较别的班多,XU妈妈想这正是锻炼孩子的好机会,因此,从思想、行动上特别配合园里老师安排的各项活动,当好孩子的园外辅导员。有一次,老师安排拿鸡蛋到幼儿园观察,早晨太忙XU妈妈忘记带了。XU妈妈当时想埋怨女儿,自己的事怎么不记得,但是还是忍住了。XU妈妈带着女儿又骑车回家去取。路上,XU妈妈告诉女儿,以后自己的事自己要记住。那天晚上回家,XU妈妈的女儿说老师夸奖她完成了家庭作业。

小编说:有的家长对幼儿园的“家庭作业”,没有足够的重视。其实幼儿园的很多作业都是为了让助孩子在完成的过程中学会怎样动手,同时进行亲子沟通,对孩子的成长大有裨益。因此,家长不能忽视幼儿园作业,仅仅把它当成一件小事。

培养孩子的兴趣

案例二:荷花3岁刚入园时,荷花妈妈很配合幼儿园做家庭作业,有趣的作业荷花和妈妈都很喜欢做。后来作业难度加大了,如写字算术等,荷花不太感兴趣,做得很不情愿,自从有了写字作业,荷花每天的笑容都没有了,总喊累。荷花妈妈有时候着急了就打她的手背。荷花妈妈很苦恼,到底怎样的家庭作业才适合孩子。

小编说:爸爸妈妈应该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分析一下幼儿园的作业有没有超出孩子的能力。如果的确难度过大,家长要及时和老师沟通或者向园方反映,毕竟幼儿园的孩子应该快乐成长,过重的学习负担可能会抹杀孩子将来的学习兴趣。如果不是难度过大,而是孩子本身排斥学习,那么家长就需要科学的引导,从不同的角度挖掘孩子对认知的兴趣,从而培养孩子对作业的热情。

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案例三:飞飞的美术作业,妈妈总是让他独立完成,如果作业太大,妈妈会给他分两到三次来完成,妈妈只在旁边进行指点和鼓励。飞飞妈经常看到其他孩子的作品虽然漂亮,但是根本不像一个三四岁孩子自己独立完成的。飞飞妈认为就算孩子画得不够漂亮,那是他自己一点点完成的,对建立孩子的信心有帮助。每次飞飞妈都会告诉飞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虽然做作业时,有时飞飞也会感觉到累,但每次完成作业以后飞飞都会很骄傲!

家庭作业虽然需要家长从旁协助,但并不意味着家长要要包办代替。如果爸爸妈妈能循序渐进的协助孩子完成,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和成就感,也真正锻炼了孩子的独立能力。

Yjs21.coM更多幼师资料延伸读

家长告诉你如何选幼儿园


刚刚看到一个妈妈想给孩子选幼儿园的帖子,感觉她很迷惑。小编在这里将这位家长的观点分享给大家,小编认为部分内容值得借鉴,感兴趣的家长不妨一起来交流一下哦~

我的孩子12年9月出生,目前还不到3岁,也不是今年的适龄,还没有上幼儿园,但是关于上幼儿园的事情我已经想清楚了,我说给大家听听,也许对于2015入园的家长已经没有什么帮助了。一家之言,抛砖引玉,欢迎大家讨论哈。

我这个人做事的风格就是不管做什么决定我都会从我的最终目的开始着手,有了最终的目的那就很容易做选择,不然容易被过多的不一致的意见所左右。如果再对整个过程中有什么不了解不明白的,再有针对性的了解就可以了。

A.啥时候送幼儿园都行

我上文说了,我做所有的事情的前提都是目的。所以我觉得决定什么时候送孩子去幼儿园取决于家长的目的,你是希望尽早的让她去适应自己的生活还是在家庭里成长,这个比较关键。

我们家的情况是,我们不认同孩子必须在幼年时期就强制进入所谓的社会生活环境,不认同他们在幼年时期就要学会社交和自我成长,所以我们可能会比较晚的送去幼儿园,目前以家庭成长和家庭教育搭配为主。当然了,我自己设计了一套寓教于乐的教案,主旨是和她一起认识体会世界,形式和内容都比较杂也比较浅显,我们认为这样就够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我们家有老人可以帮忙带孩子,这个也很重要。我知道有很多家庭不具备这个条件,这就没辙了。

B、幼儿园的性质不重要

这和今天晚上吃米吃面是一个道理,没有好坏之分。更重要的是恰当和方便。

首先,所谓公立幼儿园很难上这个事儿吧也不是那么绝对的,只是需要你付出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比如先上亲子班,就是所谓的“占坑班”。比如找关系,比如交赞助费,比如户口尽量往核心街道签等等。

私立园相对的就容易一些,费用等等的肯定高一点。

我记得之前曾经在某个帖子里看到一个妈妈说,她是北京人,北京人要面儿,必须送孩子进公立的,不然没面子。我觉得这个事儿吧真没必要上纲上线到这个地步。说句难听点的,换个说法,你送公立是不是因为送不起私立,交不起那钱呀(我没别的意思,不是贬低人,就是说不用较劲而已)

所以我觉得如果你觉得公立园好,大可以试试,不过如果你打算送她入公立园,就得尽早开始着手了,起码提前一年~~公立园的时间成本确实高。

其次是幼儿园的好坏之分,很难说。

公立幼儿园一般的规模比较大,相对比较系统,比较规范,比较安全。但是坏处是孩子比较多,老师有可能照顾不过来,对你的孩子的关注度相对会减少。另外,规模大的机构都有的特点就是讲规矩,有模式,不自由,就跟国企是一个道理的。所以孩子可能啥没学会就学会遵守一大堆规矩,这点很不好。而且,因为店大,多少会有欺客的成分。我这里的欺客说的是园长啥的基本上是不会听从家长的意见的,因为没必要,而且确实众口难调。

不过因为最近关注,所以发现之前的一个认识误区,以前一直觉得私立园都是小园,后来发现了几个历史悠久的私立园,各方面都不差,所以觉得更加不必纠结性质问题。

C、幼儿园就是个玩儿的地方

为什么要送孩子去幼儿园呢?我对这件事情的定义是,让她去体验一下社会化的生活,习惯一些基本的制度和规范,然后就是在老师的看护下运用幼儿园的设备和场地好好的玩。

我下这个定义的原因是

1、孩子的成长跟我们一样,都是有阶段的,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儿。而且应该先成人再做事。我不知道其他的爸妈是不是恨不得教出神童来,反正我是不行,我比较希望给孩子一个自由开心的童年。

2、所有的知识其实都是从语言和逻辑思维开始的,这个孩子从出生开始就已经启动了。到她能送幼儿园的时候,她的母语和逻辑思维其实已经相当好了。这就说明一个问题,这些东西的形成是一个环绕式的,不是所谓刻板的授课教会的,他们年纪的特性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方式。

我的女儿两岁多,基本的数数、英文的数数、还有一些诗词和部分三字经都是她跟着儿歌学会的,我们会有意无意的强化她,用一起说或者提问的方式,但并不强迫她学习。

所以我觉得幼儿园里用唱歌做游戏的方式来教育是对的,真的安排所谓的文化课反而有问题。

曾经看到说某幼儿园标榜自己园区教育好,孩子毕业的时候语文能力已经达到小学三年级了,我觉得这根本就是个笑话。她的意思是它承担了小学低年级部的工作么?我送孩子上的是幼儿园不是小学,不能揠苗助长。

3、真正学英语不能指望幼儿园

我写过一个帖子是关于参观了几个所谓国际幼儿园之后的感受。基本的总结就是除了那些确实是非常昂贵的国际幼儿园不说,普遍意义上的国际幼儿园或者国际班都是噱头而已。

我觉得英语可以学,语言最重要的是语感,语感是需要下沉式的环境才能产生的,你真的指望一个都是中国孩子的只有一个外教每天跟你说一些话而且孩子还根本听不懂的环境能教会他外语么,这也太不靠谱了。

如果你真的觉得你的孩子应该学外语,那么,送她去上英语兴趣班吧。根据她的特点好好选一个,虽然这种班也是每周一次或者两次,但是至少他们专注于儿童英语的教育和培训。用白话来说,他们就是专门干这个的,比幼儿园里一个顺便的还是要好很多很多的。还有就是作为父母你要多跟她说英语,她的中文就是因为跟你说话才学会的,这是基础。

4、长见识是需要去看世界的

之前遇到很多次有家长说送孩子去大的公立园,去蓝天,去这个去那个是为孩子多参加活动涨见识,每当这个时候我都略略微的叹息,我觉得是不是现在的很多表象的东西误导了做爸妈的。

我们夫妻从事的是文化方面的工作,我们见多了在各种场合下表演、表现的孩子,我们共同的准则是绝对不会让我自己的女儿去真正的参与这样的事情。玩票儿可以,就是赶上了去看看行,但是绝对不参与。

所以我的孩子跟着我们去过节目录制现场,去过电影首映式,去过电影拍摄现场,去看过电影,听过音乐会,去过博物馆,参加过迷你马拉松等等。但是都是以去玩的心态,在发布会现场她不会去走红毯或者表演,她是跟我们认识的的摄像师呀、导演呀、演员呀工作人员呀玩游戏,躲猫猫。

其实真的参与表演的孩子是很苦的,他们不停的练习不说,还要早到晚走,排着队,挨个走,跟机器人一样。我母亲曾经去央视看节目录制,回来告诉我说,隔壁有个棚,那些孩子,我进去的时候就在外面等,我出来了还没轮到他们,一个个带着妆累的倒在椅子上睡觉,看着就让人心疼。我说对呀,你以前还经常说让咱们家孩子去呢,我妈就说不会了,以后一定不让咱家孩子去吃苦。

真的,这不是对孩子的磨练,这是折磨。

说句更功利的话,以后你会给孩子简历上写:曾在幼儿园参加过人民大会堂演出么?

世界那么大,应该去看看。我们应该带着孩子去认识这个世界,涨涨见识。我的观点是知识决定见识,见识决定未来。但是涨见识的工作我们不能教给一个幼儿园,一个学校,一个老师。这个历程应该是我们作为父母陪伴的不是么?

她冬天跟我们玩雪,夏天下雨的时候出去踩水坑,春秋坐在她爹的脖子上跑迷你马拉松,拿了很多纪念奖牌。

这个秋天,我们将会一起去银川看看沙漠和少数民族的生活,我会告诉她这里是不能说猪的。

我们很认真的带着她去认识世界,你的孩子认识世界的过程也需要你去陪伴。

幼儿园能做的只是让他们在里面好好的玩。

5、兴趣是看得到的

孩子的兴趣怎么发现,这个问题我觉得根本就不是问题。因为你是孩子的父母,这件事情除了他本人,还有人会比你更清楚么?还需要在幼儿园里参与一下才知道么?这个有点荒诞奥。

孩子对很多事情都会表现出兴趣,前提是你要让他看到这个东西或者这件事情。那么之后,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学不学的问题,而是这个东西应该不应该学。

这里的应该与否首先是从健康角度出发的,比如轮滑,不管别人怎么说,六岁之前我是不会让我的孩子学轮滑的,因为孩子的骨骼正在成长期,所有的大剂量的运动都是有影响的。

其次从年龄特征上出发,比如钢琴,钢琴是需要耐心和持久的,孩子在4岁之前根本就集中不了注意力,学起来跟没学其实没差啦。

我们夫妻的决议是在4岁之前我们不会送她去上任何的亲子班或者学习班。

除了游乐场和沙坑,她目前只在距离家非常近的商场中的一家运动馆“上课”(我不是广告,所以就不写这个运动馆的名字)。我之所以让她在那边上课的原因是,他们以课时包作为会员费用,除了每周上课四十五分钟之外,其他时间随便玩。我们对于这个场所的定位是这是距离家近的一个室内的卫生和安全系数都比较好的,而且空间很大的玩的地方。所以下雨阴天雾霾的时候都可以在这里玩。至于上课就是顺便的了,当然了,在课程中,我的孩子给了我一些意外之喜,这算捡来的了。

我的主旨观点是孩子的兴趣是你看的到的,该怎么选很容易的。

6方便和合适是硬道理

啥叫方便,离家近呀。别小看了这离家近呀,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算你送200天,每天下楼就到和开车开一个小时这能一样么?选幼儿园得慎重考虑这个距离问题的。尤其赶上刮风下雨塞车~

合适的意思是你也得看孩子,带孩子去试试,尤其是那些私立的,客观点看孩子的反应,看老师的反应能获得一些启示。要是想送公立园,那我没话说。估计已经到了只有人家挑你,你没有的挑人家的份儿。但是如果是私立园,就一定要实地去看看,不要轻信所谓开放日老师的那些表现,那个开放日老师都跟打了鸡血一样。

我曾经带着孩子去过一家国际园,老师特别和蔼可亲,但是对我比对孩子和蔼可亲,谁让我才是掏钱的人。可是我送去的是我的孩子呀,你对我的孩子不够亲切,那我一定不选你。

以上拉拉杂杂的说了一堆是关于送孩子去幼儿园之前作为孩子的父母我认为该想清楚的事情,如果你决定了这些才能真正的开始进入幼儿园的选择和考察过程。当然了,我觉得真正的选择和考察的实操阶段也是很复杂的,我们下次分解吧。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学习英语?


一、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

1、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在家庭中创设一个欢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是促进孩子学习进步的最好条件。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要与孩子平等相处,言论自由,让孩子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孩子快乐地学习。作为现代父母,应多使用“I love you”、“Thank you”、“Good morning”、“Sorry”等英语常用语加以交流,让孩子在学与用之间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也增强家人之间的亲密情感。

2、鼓励孩子多接触英语。

在生活中家长可以有意或无意地让孩子多接触英语,比如当您带孩子到麦当劳或肯德基用餐时,让孩子留意其食品的英文拼写法,不懂时鼓励孩子问服务员或回家查字典;当孩子看动画片、图书、电脑时,还有在厕所、交通站点、广告牌等的英语名称,也可以鼓励孩子设法弄懂。另外,您还可以在家里贴上一些日常用品的英语卡片和小单词,让孩子了解到英语在日常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如果在街上遇见外国朋友,则鼓励孩子大胆与他们交流,也可以利用假日上网了解国外的一些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

3、注意倾听和赞赏。

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在校学习英语的情况,如多与英语老师取得联系,了解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和孩子的表现。如果您的孩子刚开始学习英语,会感到新奇,回到家里往往把新学的英语说上几句,或谈谈班上同学在课堂上的有趣事情,作为父母应理解孩子这份兴奋,多与孩子沟通,对孩子的点滴进步和成功,不要吝啬您的鼓励和赞赏。父母的关注能使孩子得到信心和满足,对日后的学习更有劲儿。

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孩子听说习惯。

每天固定15—20分钟反复听说已学的英语内容,模仿录音的语音、语调。除此之外,还可以要求孩子会唱简单的英文歌曲,会讲英文小故事。如果持之以恒地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听说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

2、培养孩子的观察习惯。

家长应告诉孩子在上课时要认真观察老师的口型、动作和表情;书写时要注意字母之间、单词之间、句子之间的异同。在学习上注意归纳语音和语法的特点,善于发现规律,灵活运用。

3、培养孩子的预习习惯。

培养孩子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预习—听课—复习是孩子学习过程的三部曲。预习是发现问题,听课是解决问题,复习是消化问题。如果这三个环节都认真完成,将对学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家长应每天督促孩子认真完成预习,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提高。

4、培养孩子的书写习惯。

首先要求孩子做到卷面整洁、干净,再要求书写工整、美观。家长在孩子开始书写时就要抓,抓姿势、抓手势、抓耐性,否则坏习惯养成后再纠正,就困难了。

渴望孩子成材的家长朋友们,别忘了帮助、支持、鼓励您的孩子学好英语。只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努力,孩子们一定能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

幼儿在园生病如何和家长沟通


随着天气变凉,很多孩子因此生病,作为幼儿园的老师,应该及时向家长沟通,告知家长具体情况,那么有哪些关于孩子生病与家长话术呢?以下是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幼儿在园生病如何和家长沟通”,以供参考,欢迎收藏阅读!

幼儿在园生病如何和家长沟通

第一步:道歉+时间+事情的形式来说明事情的缘由,比如说真抱歉今天xx中午课件活动的时候不 小心摔了- -跤。

第二步:理解+处理的方法形式来缓解家长的情绪,比如说:您千万别着急,我们已经做好了伤口的消毒处理。

第三步:提醒+注意的形式更能获得家长的信任,比如说:麻烦您再继续观察-一下孩子的情况。

第四步:关注+提示的结尾更容易赢得家长的理解,比如说: 如果孩子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请您尽快与我联系。

沟通话术:

1、xx妈妈,你知道xx最近有点咳嗽吗?我看孩子这几天的精神状态不是很好,上课也没有之前积极参与热情了,也不参与小朋友的游戏。现在疫情正是反复关键的时期,为了孩子的健康,老师综合考虑了一下 希望xx宝贝可以在家里吃一些感冒药,多注意休息多喝水!让孩子早日恢复活力!希望xx妈妈可以接受老师的建议。

2、xx妈妈您好,老师建议孩子在家休息。疫情期间,孩子生病不能带药来学校,冬季疫情反复,幼儿生病一律不让来幼儿园,咱们幼儿园也是听从上面的安排,希望您能理解!在家,您能更好地照顾孩子,也能更好地得到休息。这样会很快恢复,回来幼儿园上课。老师和小朋友们都会想她的!

3、尊敬的XX学生家长,您的孩子在学校生病了,麻烦您尽快来学校接孩子送医院,让孩子及时得到治疗,避免受罪。

家长如何面对聋儿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每对年轻的父母都希望能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孩子。有一天,当孩子被确诊为耳聋时,对父母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对他们的心理和行为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家长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现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理智的还是非理智的,对聋儿的发展和前途至关重要。

一.常见的家长心态

(一)理智型面对聋儿,他们也伤心难过,甚至痛不欲生,但他们能很快地冷静下来,去医院或康复机构检查、诊断,如果被确认为感觉神经性耳聋,就尽早地为孩子选配合适的助听器,并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坚定的信心、耐心和恒心,科学地对孩子进行听力语言训练,积极与医务人员、语训中心教师配合,力争使自己的孩子像正常儿童一样成长。这类理智型家长的聋儿,有很多都能进入正常的小学、中学学习,并且成绩优秀。他们的孩子完全融入了主流社会,他们因自己的奉献使孩子聋而不哑,也为此倍感自豪。他们是很多聋儿家长学习的榜样。

(二)非理智型一些聋儿家长产生的消极心理可表现为:攻击、倒退、冷漠、否认、固执、焦虑、自责等等。这种心态与行为对聋儿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1.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不幸:因孩子耳聋这一打击,夫妻间出现对抗行为,互相责备,争吵,甚至转而攻击他人。少数夫妻提出离婚或把聋儿推给祖父母,个别丧失良知的父母还会遗弃孩子,使本来已遭不幸的聋儿雪上加霜,处于更加不幸的境地。

2.盲目简单地生育第二胎:夫妻发现孩子耳聋后,不是积极诊治、查明原因,向有关医务人员及专家进行遗传咨询,而是在没有得到指导的情况下盲目地生育第二胎,由于缺乏基本的优生知识,结果第二胎又可能是聋儿,这就将给家庭造成极大的痛苦。

3.在悲伤的同时产生很深的自责心理:他们认为孩子耳聋是对自己的惩罚、报应,是自己的过失,因此一味地溺爱孩子,表现为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给予过分的关怀、照顾和迁就,导致聋儿胆小,任性,不尊重别人,自私自利,甚至发生攻击行为。这种不良品质会给聋儿配戴助听器后的听力语言训练带来极大的困难。

4.盲目求医,贻误康复时机:到目前为止,对各种原因造成的感觉神经性耳聋还没有好的治疗办法,尽早选配助听器是明智的做法。一些家长听不进医生的忠告,当孩子已被确诊耳聋后,他们还是徒劳地、固执地到处乱求医。他们道听途说,轻信一些虚伪广告(如:扎针、气功、服药等等),结果是浪费了时间,耗费了精力,花费了钱财,错过了孩子尽早配戴助听器以及学习语言进入有声世界的时机。当发现这一切都是徒劳时,他们又追悔莫及,恨自己何必当初。例如:有位聋儿家长在孩子一岁时到聋儿语训康复研究中心就诊,明确了耳聋的程度,但家长不能面对现实,在两年中花费了近4万元钱,到处求治,毫无效果,孩子3岁多后又回到聋儿语训康复研究中心,给孩子选配好助听器后,经过半年多的语训,孩子学会说简短的话。家长非常后悔当初没能及早给孩子戴上助听器。

5.不敢面对现实:一些家长,甚至是些有较高文化的家长,出于个人的自尊心或是为了逃避痛苦和烦恼,不能正视、不愿承认孩子耳聋这一事实,用一些不正确的理由对孩子耳聋这一事实自圆其说:“孩子不聋,只是说话迟。”延误了孩子早诊断、早戴助听器、早培训的时机。

二.为孩子配戴助听器后一些家长的心态?

1.花很多钱为孩子选配了助听器以后,一些家长的自责心理得到了补偿,认为自己已经为孩子付出了就行了,以为孩子戴上助听器自然而然就会说话了,忽视了父母以及其他家庭成员必须共同努力,随时随地对孩子进行听力语言训练,观察孩子每一点细微的变化、进步以及助听过程中的问题。这些孩子尽管戴上了助听器,还是学不会说话。

2.还有一些家长急于求成,以为孩子戴上助听器后很快就会像同龄儿童一样说话,期望值过高,忘记了“一口吃不成胖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样简单的道理。这些家长常会因为急于求成而丧失对孩子进行听力语言训练的信心。

三.家长应如何面对聋儿这一现实呢?

1.尽早求医:当孩子被确诊耳聋并由聋引起语言障碍时,对很多家长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这时,应当把自己悲痛的心理向亲人、医务人员倾诉出来,冷静地听取医务人员的忠告,早选配助听器,早进行听力语言训练,使孩子尽早融入主流社会。家长要学会排解自己的忧伤、焦虑心理,应当懂得生活的道路就是充满着坎坷,如果与盲人、截瘫、脑瘫、精神障碍等等残疾相比,聋儿比他们要幸运一些。

2.走访成功的家长:看看其他聋儿戴上助听器后是怎样学会说话、怎样进入正常小学、中学甚至大学学习的,和这些家长交流,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这样面对自己的聋儿,就会树立信心,看到成功的希望。

3.注意个性培养要把自己的聋儿当成健全孩子一样培养、教育,不要处处想到他们“不能干什么”,时时提防,怕这怕那,过分地呵护孩子;而是要多想想孩子‘能干些什么’,创造条件让他们去探索,去游戏,让他们走出家庭,与其他儿童交往,在交往中发展各种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4.鼓励语训:选配好助听器后,对孩子要有耐心和爱心,观察孩子在听力上的每一点细微变化,当孩子有了一点点进步时要及时给与鼓励,适时的鼓励可以强化孩子已有的进步,提高孩子学习语言的信心。妈妈应避免在孩子面前过多流泪,伤心;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因聋儿的观察力是很强的,父母脸色的变化都会引起聋儿心理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聋儿已经康复。这一事实说明,只要家长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医务人员、教师以及社的理解、配合与支持下,绝大多数聋儿将聋而不哑,融入主流社会,成长为自食其力的、对家庭和对社会有用的人。

家长如何与幼儿园进行有效沟通


宝宝上幼儿园了,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人变成了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家长想要知道宝宝的一言一行,都需要和老师多多沟通。那么如何才能和幼儿园老师进行良好沟通?和幼儿园老师沟通要注意些什么?

01、与老师沟通态度要随和

不要等到孩子有了严重问题才去找老师。心理学家认为,在轻松气氛下互相认识的老师和家长,在对孩子的问题交换看法时,相互之间很少保留意见。

02、客观看待自己的孩子

所有的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好的,犯错误是偶然所为。专家常提醒父母:“请家长们不要忘记,老师负责的不是一个孩子。”凡是对这种情况表示理解的家长,从一开始就会赢得老师的好感。

03、控制自己的情绪

幼儿园的老师都比较年轻,难免有时候看问题或做事情考虑不周到,或有些简单粗爆。当家长与老师的意见有冲突时,家长一定要注意控制情绪。

即使家长很生气,而且家长是有道理的,但是在家长同老师交涉之前也要对老师好的一面加以肯定。

04、顾及到老师的面子

即使家长希望老师听听自己的意见,也不要伤老师的面子。较好的做法是:首先要让老师感觉到,家长的看法是正确的。当老师真正意识到家长的看法是有道理时,老师是能够认真听取家长意见的。

05、适当透露出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取得谅解

不要因为不好意思而不谈一些比较重大的家庭问题,尤其是影响到孩子平时表现的家庭问题,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孩子出现异常时获得老师的理解。

06、承认孩子的不足

“我的孩子是很乖的,怎么会在幼儿园里调皮捣蛋呢?” 所有家长都认为自己对孩子最了解。每当老师对孩子提出不同看法时,家长往往很不高兴。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完全和在家时不一样,这样的现象是经常发生的。老师和家长经常交换意见,有助于双方更好地了解孩子。

07、注意和其他家长的沟通

尽管家长有进行合作的诚意,但是老师是否会显出不愿意配合的意思?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么家长们之间可以互通情况,必要时向园方或其他有关方面反映,以便及时进行干预。

相关推荐

  • 家园共育: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完成的作业 现在许多幼儿园都会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这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家长帮助下,用孩子的表达方式完成的作业。幼儿园的家庭作业不但包括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的书面作业,也包括动手操作、亲子体验的实践活动。面对孩...
    2020-06-10 阅读全文
  • 国外家长如何帮幼儿度过入园关 宝贝上幼儿园,是很多年轻家长头疼的一件事,因为孩子还太小,往往对新环境不能接受,这方面,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国外家长的做法。 日本 日本的父母在送3—5岁的孩子去幼儿园时,遵循的是“入园三部曲”。一部曲是...
    2021-04-21 阅读全文
  • 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检查作业? 检查孩子的作业,这是我们每位家长每天必不可少的职责。但是你检查作业的方式对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有效的检查作业方法。 1、不要指出具体错误之处,而是说出大体范围 做完作业时发现有不正确的地方,首先不要...
    2020-12-26 阅读全文
  • 如何对待幼儿园家庭作业 如何对待幼儿园家庭作业 对于幼儿园的家庭作业,家长是怎样看待的?做父母的心情是矛盾的,我们希望孩子的童年顺应天性、轻松快乐,但教育不容忽视,可是让孩子一动不动半小时左右做那些写写画画的作业,也真难为了...
    2020-11-20 阅读全文
  • 家长如何辅导家庭作业,帮助孩子更好做题 学校里的课程作为父母插不上手,那辅导孩子写作业就非常关键了。跟让孩子主动写作业比起来,辅导家庭作业更是让很多家长头疼的事情。 面对下面现象,家长常常手足无措 ①孩子写作业不主动。 ②东张西望,作业不专...
    2020-12-31 阅读全文

现在许多幼儿园都会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这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家长帮助下,用孩子的表达方式完成的作业。幼儿园的家庭作业不但包括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的书面作业,也包括动手操作、亲子体验的实践活动。面对孩...

2020-06-10 阅读全文

宝贝上幼儿园,是很多年轻家长头疼的一件事,因为孩子还太小,往往对新环境不能接受,这方面,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国外家长的做法。 日本 日本的父母在送3—5岁的孩子去幼儿园时,遵循的是“入园三部曲”。一部曲是...

2021-04-21 阅读全文

检查孩子的作业,这是我们每位家长每天必不可少的职责。但是你检查作业的方式对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有效的检查作业方法。 1、不要指出具体错误之处,而是说出大体范围 做完作业时发现有不正确的地方,首先不要...

2020-12-26 阅读全文

如何对待幼儿园家庭作业 对于幼儿园的家庭作业,家长是怎样看待的?做父母的心情是矛盾的,我们希望孩子的童年顺应天性、轻松快乐,但教育不容忽视,可是让孩子一动不动半小时左右做那些写写画画的作业,也真难为了...

2020-11-20 阅读全文

学校里的课程作为父母插不上手,那辅导孩子写作业就非常关键了。跟让孩子主动写作业比起来,辅导家庭作业更是让很多家长头疼的事情。 面对下面现象,家长常常手足无措 ①孩子写作业不主动。 ②东张西望,作业不专...

2020-12-31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