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提供优质的幼儿相关资讯

爸爸妈妈吵架,对孩子影响很大

发布时间:2021-05-18 幼儿园我的爸爸妈妈说课稿 幼儿园爸爸教案 幼儿园爸爸活动方案

如果夫妻感情不好,那么,他们所培养出来的孩子也会不开朗。可能有的人会质疑,婴儿这么小,怎么会知道爸爸妈妈之间的感情?大家一定要知道婴儿拥有敏锐的头脑,它能敏感地吸收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刺激。假如夫妻俩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试想一下孩子心理会怎么样。

虽然孩子不知道爸爸妈妈争吵具体是为了什么,但却能够体会到憎恨与厌恶的感情。爸爸妈妈经常吵架,孩子肯定会变得阴沉不开朗。孩子脸上的五官虽然是遗传来的,但是婴儿的表情,却是可以真实反映双亲生活的镜子。

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案例,有一位年轻母亲抱着婴儿到“人生服务所”,跟大家讨论自己离婚的事情,当时,大家都发现孩子和母亲的悲伤表情极为相像,令人感到非常诧异,孩子为什么也会这么悲伤呢。??

被强力培植了憎恨与厌恶感情的幼儿,随着年纪的增长会上幼儿园、又会上小学,渐渐长大后,你觉得孩子会变成什么样的人?这应该不难想象。??

查一查问题少年的记录就可以知道,问题少年的幼儿期,基本上都是在不幸的家庭环境中度过的。孩子懂事后的心理动机或行动等的原点,都是来自于幼儿时代所接受到的无意识的经验。

母亲的“忧虑”会传染幼儿

说到幼儿教育,很多人往往误解为就是开发智力商数、汉字记忆量等可计量的能力。事实上,如果开发不可计量的,诸如判断力、价值观或感知力等能力,才是教育孩子的关键,这一点希望大家都能够记住。

特别是后者,根本不必摆出架构来谈“教育”。因为妈妈平时的行动与感情就是教育的缘故,所以不知不觉中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五音不全的母亲教出来的子女唱歌肯定也会跑调。同样的,如果妈妈平时不是很开心的话,那么自己教育出来的孩子,个性一定不开朗,冒失的母亲所养育的孩子,平时做事情肯定是毛手毛脚的。至于五音不全,其实只要妈妈意识到,平时不在孩子面前唱歌就可以了。??

但是,性格,感情、感觉等实际问题,很多时候妈妈自己都会忽视,就算自己发觉了,也不可能短时间就改过来,因此爸爸妈妈平时一定要多加注意才行。??

妈妈如果感冒了,孩子很快也会被传染。妈妈如果不想传染子女,那就要挂口罩,经常漱口等。但是,好像大部分的母亲都做不到防范自己的缺点感染子女,所以,希望爸爸妈妈尽力不要把自己的缺点遗传给子女。??

“愁虑”的母亲所带有的病原菌比疾病的传染性还要强大,会以强烈迅速的速度感染子女,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说是幼儿教育,事实上,不需要标新立异。恩爱的夫妻、融洽的家庭,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好的幼儿教育了。

Yjs21.Com更多家园共育扩展阅读

“爸爸爱妈妈,为什么还要吵架?”


今日七夕,圈里撒的都是狗粮:晒钱、晒花、晒月饼,吃不着,看饱了~~

作为一个二宝妈,木有“爱情”好多年,不求花前月下,我只要“理解”就够了,够了……

就在昨天,因为一件小事儿,和“二货”老公吵了一架,当时孩子就在身边。见爸爸情绪激动,妞很紧张地问:“爸爸,你是不是在和妈妈聊天?你说话的声音太大了!”

“二货老公”赶紧道歉,“我和你妈在讨论事情,爸爸很爱妈妈的!”(听起来像骗人~)我曾经读过一篇文章: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爸爸爱妈妈。这种情感,会影响孩子的“婚姻观”“爱情观”“生活观”。

我偶尔也会用这个观点拿来“教育”“二货老公”:不要让孩子对“婚姻”“爱情”“生活”失望,我们是她最好的榜样!

在孩子幼年的记忆里,最幸福的事情就是爸爸妈妈不吵架,这是他们心中“爱情”最初的样子。

小屁孩儿眼中“爱情”的样子

【什么是相爱?】

【爸爸爱妈妈吗?】

【他们怎么相爱的?】

【他们相爱是什么样子?】

【你会和谁结婚?】

孩子的心就像一个强大的感应器,爸爸妈妈之间细微的情感变化,都会准确无误地投射到孩子的心理,或多或少泛起涟漪。如果爸爸妈妈彼此相爱,孩子会被这种爱“滋养”,获得生活带给他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我们彼此相爱,请让孩子“理解”

童忆成长虽然关注幼儿成长,但幼儿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影响,所以我们发现其实每对夫妻都很相爱。只不过,生活的琐碎把这份情感沉在心底,虽然我们有争吵,没了浪漫,少了表露,但柴米油盐的“爱情”更弥足珍贵。

每次情绪失控双方争吵过后,为了不给孩子造成伤害,我们还要“假装”安抚:爸爸很爱妈妈!

其实,孩子理解不了这么复杂的情感:既然爱,为什么还要吵架?正如,我们狠狠地批评孩子,然后抚慰他“我很爱你”是一样的道理,孩子会认为这就是矛盾的情感表述。

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能让孩子感受到世间的美好,而孩子思维很直观,所以,爱,请用孩子“理解的方式”,让他看到、听到、感受到。

首先,你必须明白,孩子不是夫妻矛盾的撒气筒。

有时候,我们和老公争吵,很容易把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那一刻,你有没有看到孩子无助的表情?这是最无能的表现,孩子不应该为爸爸妈妈的愤怒买单,再说,大人的恩怨,与孩子何干呢?

1.做共同的事情,比如做饭……

如果你留心观察,那些习惯和彼此共同做事情的家庭,大都幸福感爆棚。身边的一个朋友结婚不到两年就离了,在反思这段情感时,朋友说,她和老公在一起做饭、吃饭的日子屈指可数。

没有共同的事情,也就少了共同的语言,情感也就淡了。

人是情感动物,当我们共同做家务、共同陪孩子玩耍、共同旅行……共同做的事情越多,我们对彼此的爱越浓,越不能分割。

2.爱很含蓄,但偶尔也可以“肉麻”

结婚生子后,我们的爱变得越来越含蓄。且不谈曾经那些“肉麻”的情话,就连正日常关心的话语我们也懒得张嘴了。

有人说,我怕“教坏”孩子,不,适当“肉麻”,是让孩子感受爱最直接的方式。

“老公,路上慢点!”“媳妇,你歇着,我来!”……这些温暖的话你多久没有给对方说过了?

如果可以,不要避讳在孩子面前牵手、拥抱,爱,请让孩子看得见。要知道,夫妻之间适当的身体接触和语言表达,能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安全感。

3.争吵,给孩子正确的处理方式

生活中,没有不争吵的夫妻。

但一定要对孩子坦白,为什么爸爸妈妈会争吵,尽量当着孩子的面和好如初,告诉孩子:我们的问题解决了,爸爸妈妈彼此原谅了。

总之,你要展现给孩子的是一种处理矛盾的方式,而不是一味的情感宣泄。这点很重要,孩子极有可能效仿你们的方式处理将来的家庭关系,这是毋庸置疑的。

一个爱的动作,一句爱的语言,无论多小的孩子,都能注意到,并以此理解父母的“爱”。这种情感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参照。

孩子对未来生活的期许,投射着我们家庭关系的影子。我们彼此相爱,就是在孩子心里埋下一颗“幸福”的种子,也许某天,它会在生活中绽放出一朵花来。

爸爸妈妈,我喜欢你们这样「吵架」


天下没有无分歧的家庭,夫妻争吵对于孩子而言,更是一种真实而又强烈的体验。

「妈妈,我好害怕……」

昨天晚上,我和老公第N次当着3岁的女儿吵架。

我扯着嗓子,把枕头扔向老公,女儿刚好从房间出来,恰巧看到爸爸推了我一把,我被身后的玩具绊倒了,一下子重重地摔在了地上。人仰马翻,360度大回环。

女儿吓坏了,紧紧地扶着门,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惊恐地看着我们。

我迅速爬起来,顾不得没有发挥完的唇枪舌战,把女儿带回房间,离开第一现场。女儿突然大哭,「妈妈,我好害怕,你要是摔死了怎么办?」

我以为她会问爸爸妈妈为什么争吵,为什么乱扔东西,为什么打架,结果3岁的女儿问的是这句。

我的心理防线一下子被击破,鼻子酸了眼圈红了,心中的委屈、难过、对孩子的愧疚全部倾泻出来。

作为父母,我们不能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从来不吵架」。生活习惯差异、思维方式、财务因素、隔代关系、育儿观念不一致、夫妻生活不和谐等等各种理由都会成为夫妻关系危机的导火索。

而育儿,就成了夫妻矛盾的主战场,很多中国妈妈最心寒的丧偶式的育儿,往往都是妈妈做多、管多、批评多;爸爸做少、陪少、成就少。

一言不合就容易引发全面战争,各自为阵,就像拔河,情绪的对峙很容易两败俱伤。

然而一边责备对方,一边用彼此的冲突来惩罚孩子,其实是对孩子更大的伤害。

父母吵架,为何受伤的总是孩子?

一对夫妻,从最初连体婴一般相爱,再到走向冲突的独立个体,最终成为彼此尊重和谐相处的夫妻,这个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

每一步都伴随着彼此差异的磨合和冲突。

而生活中的一些沟通「陷阱」,特别容易导致激烈的争吵和对抗:

1.责备和问罪:(都是你的错)

2.谩骂:(你是不是脑子坏了)

3.威胁:(你再这样就离婚)

4.命令:(你必须听我的)

5.说教:(我懂得比你多……)

6.警告:(我最后告诉你一次)

7.控诉:(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

8.比较:(你看看别人家的老公)

9.讽刺挖苦:(就你这样的,还挑三拣四)

10.预言:(不听我的,你总有一天会后悔)

这些陷阱翻译过来就是:「我是对的」「我付出的更多」「我是为你好」,本质都是控制。

这些暴力语言不仅使得夫妻关系闹得更僵,到了孩子眼里,看到的双亲都是厮杀和博弈。

研究发现,父母激烈争吵容易让孩子产生消极的感受,对孩子影响深远:

1.父母吵架是因为我,引发错误归因;

2.最亲近的人激烈冲突,失去安全感和稳定感,不知所措;

3.情绪上的连锁反应,就像「踢猫效应」一般,负面情绪被持续传染、酝酿、升级,强烈的负面情绪又会引发应激反应,继而引发心理和行为问题。

父母的暴力语言示范,会让孩子认为处理冲突和问题的方式就是谩骂、暴力沟通。

孩子成长的主要方式是模仿,「暴力沟通」特别容易被孩子习得,即便是无意识状态下孩子也会容易采取自己熟悉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有时候创伤还会代际传递,孩子因为习惯了父母对争执的暴力沟通方式,日后容易在亲密关系和社交中变成施暴者或者受暴者。

当孩子长大后才发现,那些年父母吵过的架,都进入了自己的灵魂。

孩子怕的不是父母吵架,而是不会「好好吵架」

很多人会问,是不是父母一定不能当着孩子面吵架?当然不是。

父母不吵架分两种:

一种是所有情绪和感受得到了和充分表达和合理沟通,不需要吵架。

另一种是,避免沟通,为了不吵架而不吵架。

第一种是真和谐,第二种是假和谐。

真和谐的父母一定是很好的情商教练,假和谐的父母无法真实表达自己,为了孩子而压抑自己的真实需求,情绪不是流动的。

孩子只能看到彼此的妥协,而看不到冲突化解和问题解决的过程,缺乏真实的「冲突体验机会」。

孩子长大以后,在社交中也不一定会很好地表达自己、应对冲突。

我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个案例,父母近十余年不说话,分房分餐,连家里老人出殡这样的大事都是靠别人传话,相互之间不仅零吵架,更是零交流。

这样的假和谐之下,家里的孩子社交都比较封闭,亲密关系也很有问题。

当夫妻遇到问题,不可避免地和另一半爆发争吵时,如果可以「非暴力沟通」,表达自己的需求、感受和想法,并且积极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反而是对孩子很好的情绪训练。

首先需要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夫妻吵架很容易越吵越凶,深呼吸,暂停几分钟都是让情绪降温很好的缓冲办法。

其次,对事不对人,善用「我式」沟通法,说自己的感受而不是抱怨。

再次,夫妻也需要亲子中的共情,换位思考,想想对方的需求和感受。冷静下来后,努力寻求解决办法。

「非暴力沟通」的底线是不对彼此进行谩骂、人生攻击,不恶语伤人。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太过激的言行,容易影响孩子的安全感和自我评价。对于孩子而言,没有什么比「我的爸爸/妈妈是个混蛋、坏人」更具破坏性了。

每对夫妻沟通模式不同,有人习惯热吵,有人喜欢冷战,无论哪种方式都应该留一段时间让情绪平缓下来,然后再交流沟通彼此的想法、需求,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

夫妻关系就像双人舞,每个家庭都有自己处理问题的独特模式,然而都离不开真实的表达和彼此的和解。

「灾」后重建,重点是要「和好」

父母吵架后,最重要的工作,是让孩子看到父母和好的过程,并且真诚地告诉孩子事情的前因后果。

首先,向孩子解释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有冲突的,父母只是在某些事件上有分歧。

其次,坦言这次争吵是父母的事,与你无关,并不是因你而起。

最重要的,是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不管发生什么事都永远爱你。

如果孩子在父母争执后已经有强烈的情绪问题,甚至异常行为,有攻击性,可以通过安全的攻击性游戏帮助孩子宣泄情绪,比如打枕头、打沙袋等高强度游戏。

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重演现场,比如孩子当爸爸,玩具做妈妈,让孩子可以理解真实的冲突和情绪。

当然,通过讲绘本、玩画画、玩音乐、模拟角色演动画等表达方式也都可以帮助孩子梳理和宣泄自己的情绪感受。

其实,在一段「完美争吵」(冲突-和解-重建-修复)中,父母真实地呈现了自己在亲密关系、社会交往中的冲突与矛盾,孩子可以以第三者的角度看待父母是如何在冲突中走向合作的。

情绪的爆发、感受的表达、情绪的描述处理与控制、问题的沟通与解决.....可以说是最好的实战案例分析了。

尤其是父母通过对立走向和解的过程,让孩子也获得了这样的情绪经验。

在「完美争吵」或者「非暴力沟通」模式中的父母吵架,孩子会学习到情绪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好好说话,好好吵架,好好重建,在真实流动的情绪中,给孩子稳定和谐的成长环境。

老爸习惯对孩子影响很大


以前,都说孩子在行为习惯上受母亲的影响比较大,事实上,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由于父亲在家中往往以“权威”或“监督者”的形象出现,大到生活习惯和爱好,小到一笑一颦甚至某个细微的表情,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专家认为,父亲的生活习惯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健康,还会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许多父子、父女不仅长相性情相像,他们的行为模式甚至由此引发的疾病也可能如出一辙。因此,父亲的好习惯会让孩子终身受益,反之亦然。

孩子体格发育父亲影响大于母亲

“父亲爱运动,孩子将来的性格可能更开朗,人生态度也会更积极。”珠江医院儿科中心副主任医师王斌告诉记者,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养成健康习惯至为重要。他说,如果父母经常当着孩子的面抽烟、喝酒、打麻将、睡懒觉,孩子会认为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渐渐会不自觉地模仿。在孩子还没形成很强的自制力之前,这些坏习惯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即使孩子成年后认识到这是不对的,但这些坏习惯已经在他的大脑中形成了顽固的反射,想完全纠正很难。

在孩子体格发育方面,父亲的影响比母亲占有优势。国外有研究显示,跟父亲接触很少的儿童与父子经常接触的儿童相比,在体重、身高、动作等方面的发育速度都不及后者,患有营养不良和传染病的概率也较前面高。和母亲相比,父亲与孩子的交流更多的是通过身体运动方式、触觉、肢体运动游戏,给孩子以强烈的大动作身体活动刺激,促进其身体发育。据统计,这类活动父亲占70%,而母亲只占4%。

父亲爱运动宝宝更开朗

此外,如果父亲爱运动,也会经常带着孩子一起运动,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极为重要。研究发现,父亲喜欢读书、下棋等室内“静态”活动,或者因为工作繁忙,不能经常陪伴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孩子也往往不太喜欢到户外跑跑跳跳,或者不擅长体育运动。

“宝宝从小喜欢运动,体格肯定会更健壮,与其他小朋友交往也会更多,对性格的养成也有好处。”王斌说,养成爱运动的习惯,经常参加运动比赛,孩子从小就会面对更多的挑战,加上运动中经常会有磕磕碰碰,必须自己处理突发状况,这些都会使得孩子性格更开朗,面对人生挫折的时候态度更积极,更勇于挑战人生中的难题。通过参加运动,还能拓展自己的交往圈子,赢得更多的朋友,学会更好地与朋友、同事合作。从这个角度来说,父亲的好习惯会让孩子终身受益,反之亦然。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父亲在家中往往以“权威”的形象出现,其生活习惯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健康,还会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父子、父女不仅长相性情相像,他们的行为模式甚至由此引发的疾病也可能如出一辙。比如父亲爱饮酒患上酒精肝,儿子将来也很可能如此。有些父亲每天工作繁忙,不吃早餐或者提着早餐就出门,或者晚上应酬不断,生活缺乏规律。久而久之给孩子一个不好的暗示:“爸爸可以的,我也可以。”因此,这类父亲的孩子与生活在严谨家庭的孩子相比,往往更容易得肠胃病。

爸爸妈妈要培养这些影响孩子性格和命运的良好习惯


俗话说:“三岁看大,八岁看老。”良好的习惯有助于成长和进步。所谓,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又塑造性格,而性格又决定命运。

宝宝睡眠、吃饭、睡眠和大小便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不少妈妈。孩子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可以改变他一生的命运。婴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如果从小不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宝宝吃饭习惯要从小培养

1,新生儿因每次进食量较少,常常是不定时进食,因而需要按需喂养。随着时间的推移,进食量会逐渐增加,家长也要培养宝宝按时就餐的习惯。

2,如果宝宝每天按时就餐,到吃饭时间就会分泌消化液,促进消化道蠕动,产生食欲,这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3,宝宝消化系统功能发育还不完善,消化能力水平低,胃容量小,越小的宝宝生长发育越快,对营养的需求量也越大。所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满足宝宝日常生长发育的需要。

注意事项:宝宝吃饭的环境不要太嘈杂,以免影响进食情绪;进食最好一次性喂饱,一次时间不要太长;不要让宝宝含饭不咽或边吃边玩;进餐的位置要固定,不要边走边吃。

教宝宝正确使用餐具

1,训练宝宝使用餐具可以增加食欲,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所以,需要从小开始培养宝宝用奶瓶喝奶。等10个月以后再培养使用杯子喝水、奶或者果汁等。可能刚开始的时候会拿不稳,或者呛到、洒出来,但只要多练就会慢慢好转。1.5岁的时候,宝宝基本就可以自己捧着杯子喝水了,刚开始只需要在杯子里倒一点水,然后试着用手扶着让他们喝。

2,1岁的时候,家长要教宝宝自己吃饭。从开始手把手的教,到宝宝自己拿着小勺舀着吃。也许最初学吃饭会比较糟糕,且弄得到处都是,但家长要尊重宝宝吃饭的热情。

注意事项:吃饭前先给宝宝洗手,餐具要选择安全、无毒、小巧玲珑且不易摔破的,教宝宝吃饭时要看好宝宝,以免发生烫伤、被筷子戳到等危险状况。

培养宝宝睡眠习惯的重要性

1,充足的睡眠是保证宝宝健康成长的首要条件之一,良好的睡眠习惯又要确保宝宝足够睡眠的前提。

2,宝宝睡觉时消耗的氧和能量最少,可以很好的消除疲劳。同时,睡眠有助于脑细胞的发育和完善。

3,睡眠期间,宝宝脑垂体分泌的生长素比清醒时增加3倍,有助于生长发育。

培养宝宝大小便习惯

1,了解宝宝大小便的规律,培养定时大便,自己坐盆的良好习惯,从小进行常规性训练,有助于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提高宝宝自信心。

2,培养宝宝大小便的习惯,有助于帮助宝宝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3,让宝宝有规律的大小便,可以在大脑建立起一系列的条件反射,提高机体的工作效率,保证各器官良好的工作和休息。

家长该如何安排宝宝一日作息?

1,每天坚持让宝宝按时进餐、睡眠、活动,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促进婴幼儿身心正常发育。

2,宝宝的消化系统发育还不成熟,消化能力弱,合理安排宝宝的饮食,能保证他们能获得足够的营养,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合理的作息可以保护宝宝的消化功能。

3,注意幼儿的睡眠安全,仔细观察宝宝睡眠状态。健康的宝宝在睡着以后安静、呼吸均匀,头部略有微汗,有时候还出现一些微小的表情;如果出现烦躁不安,时而哭闹乱动,睡后易醒或宝宝皮肤干燥发烫,呼吸急促,脉搏加快,摇头抓耳等现象,应尽快带宝宝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4,根据婴幼儿不同月龄的生理特点进行安排。年龄越小,吃睡的时间和次数越多,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减少。

5,根据季节特点,冬季也常可安排晚上早睡一些,夏季昼长,晚上可稍晚点上床,午睡时间可适当延长,保证宝宝有足够的时间休息。

6,一天作息要动静结合,脑力和体力活动结合,室内和户外活动结合,让宝宝生活的有规律,精神愉快。

不同月龄的宝宝睡眠次数和时间对照表

年龄次数白天睡眠(小时)夜晚睡眠(小时)总睡眠(小时)活动时间(小时)饮食次数间隔小时2-6月3月4日1.5-28月10日14-181.5-263.5-47-12月2月3日2-2.51013-152月3日541-3岁1月2日1.5-21012月13日3月4日3月4日4

注意事项:按照作息安排来执行,最好不要随意更改,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

不同月龄宝宝作息参照表

因为不同月龄的婴幼儿,其生理特点不一样,所以每天作息活动安排也稍有调整。

7-12个月婴儿的一日作息安排参考

7:00-7:30起床、喂哺

7:30-8:30室内活动

8:30-10:30睡眠

10:30-11:00喂哺

11:00-12:00室内或户外活动,做婴幼儿体操

12:00-14:00睡眠

14:30-16:30室内或户外活动,做婴幼儿体操

16:30-18:00睡眠

18:30-19:00室内活动

19:00-20:00盥洗、坐盆

20:00-22:00睡眠

22:00-23:30喂奶

22:30-次日继续睡眠

13-18个月幼儿的一日作息安排参考

7:00-8:00起床、坐盆

8:00-8:30早餐

8:30-10:00室内或户外活动、游戏、喝奶

10:00-11:30睡眠

11:30-12:00午餐

12:00-14:30午睡

15:30-17:30室内或户外活动、游戏

17:30-18:00晚餐

18:00-20:00室内活动

20:00-21:00盥洗

21:00-次日睡眠

19-24个月幼儿的一日作息安排参考

7:00-7:30起床、坐盆、盥洗

7:30-8:00早餐

8:00-9:00室内活动

9:00-9:30上午加餐

9:30-11:30室内或户外活动,游戏

11:30-12:00午餐

12:00-15:00午睡

15:00-15:30下午加餐

15:30-17:30室内或户外活动,游戏

17:30-18:00晚餐

18:00-20:00亲子活动

20:00-21:00盥洗、喝奶

21:00-次日睡觉

25-36个月幼儿的一日作息安排参考

7:00-7:30起床、坐盆、盥洗

7:30-8:00早餐

8:00-9:00室内活动

9:00-11:00户外活动,游戏、喝水

11:00-11:30午饭

11:30-12:00室内活动

12:00-14:30午睡

14:30-15:00下午加餐

15:00-17:30室内或户外活动、游戏、喝水

17:30-18:00坐盆、吸收

18:00-18:30晚餐

18:30-19:30亲子活动时间

19:30-21:00盥洗、坐盆

21:00-次日睡眠

很多妈妈不注重宝宝生活习惯的养成,但事实上“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全职妈妈对孩子教育的影响


目前,很多妈妈放弃自己的工作,全心全意在家养育孩子,被大家成为全职妈妈。根据一项统计,86.9%的全职妈妈是出于自愿,因为经济条件允许而特意留在家里养育孩子。但专家指出,如果教育方法不对,“全职”反而不如“兼职”,因为全职妈妈越全能,孩子越无能。

专家指出,不像欧美或日本,中国没有一所专门对父母进行培训的机构,因此很多家长根本不知道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没有多少全职妈妈系统地研究过教育。

但有全职妈妈持不同意见,“我因为全职带孩子,看了很多育儿书,这种理念试试,那种理念试试,结果孩子越来越不是我理想中的样子了。”全职妈妈胡女士的困惑很多。她说,她一直想把儿子培养成一个杰出的人,因此读了很多关于天才儿童成功的书籍,可是各种育儿书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结果,我自己都觉得很矛盾。”

专家指出,全职妈妈养育对孩子尤其是对3岁以前的孩子来说,更加人性化和科学。但很多全职妈妈容易把孩子当成实验品,总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对孩子期望值太高,同时,全职妈妈容易把孩子当作生命的一切,这种爱会带来压力。

专家说:“要给孩子一个自由成长的环境,任何偏激的教育方法都会将孩子推向深渊。”

■相关链接

何为全职妈妈?

放弃工作、全心全意在家养育孩子的妈妈。

全职妈妈的优势

长时间与宝宝相处,亲子关系亲密,有利于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

全职妈妈的劣势

情绪控制出现问题。长期在家,视野狭窄,而且过于敏感,无微不至,易导致孩子过于依赖,长此以往会令孩子无能。

全职妈妈解决之道

全职妈妈应该学着放手,让孩子心里头多装一些人,而不是妈妈一个,这样他就不会只依赖一个人,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爸爸妈妈,别让孩子看不懂


在幼儿园生活时间长了,每天和形形色色的家长打交道,有时也会走进孩子们的家门,走进他们真实的家庭生活。了解得多了,有时你会感叹:现在的世界很精彩,现在的世界很无奈。现在的爸爸妈妈虽然给了孩子太优越的物质生活,但对孩子的精神需求和心灵的关爱少之又少。在大人的纷纷扰扰中,孩子们已经越来越看不懂父母和世界了。

浩浩是春节过后来幼儿园的大班男孩,长得很清秀。报名那天,孩子的爸爸拿不出任何关于孩子的证件和证明,就是缠着园长要入园。经过园长的悉心解释,他终于同意回去试着找找相关资料,直到孩子报到的那一天,他也只是带来了村里的一个简单证明。在办完孩子的入园手续后,他很紧张也很严肃的找到我,根本顾不了孩子,有时打个电话就是要老人们对孩子严厉点,孩子不管不顾年迈生病的爷爷奶奶,依然我行我素,气得老人在家大发雷霆。有一次暑假,小威去妈妈那玩,没过几天就被“遣送”回老家。爸爸一年四季就是春节回家几天,赶上日期早,还可以接送儿子几天,在家看见儿子太淘,有时也会控制不住脾气对孩子动粗。时间长了,孩子也无所畏惧。今年开学时,我们了解到小威爸爸妈妈离婚了,孩子彻底变成了一个皮球。看着无忧无虑的孩子在操场上和小伙伴玩耍,我真的有一种心痛的感觉。

常说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开放自由、物质丰盈的今天,我们的家庭伦理责任感为何世风日下,看着一个个聪活泼的孩子,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父母还有什么障碍跨越不了呢?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在你们追求自己的幸福浪漫时,你们打算把你们的孩子置于何境地?为什么要让无辜的生命去承担你们放任的责任呢?

相关推荐

  • 爸爸妈妈的压力会影响到孩子 很多妈妈可能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如果自己压力很大,宝宝好像也会有所反应。比如在给孩子喂奶的时候,自己不耐烦或者生气,宝宝就会哭闹,溢奶,打嗝,睡觉的时候也会很不踏实,而且醒来后容易发脾气。 婴儿是灵敏...
    2021-05-18 阅读全文
  • “爸爸爱妈妈,为什么还要吵架?” 今日七夕,圈里撒的都是狗粮:晒钱、晒花、晒月饼,吃不着,看饱了~~ 作为一个二宝妈,木有“爱情”好多年,不求花前月下,我只要“理解”就够了,够了…… 就在昨天,因为一件小事儿,和“二货”老公吵了一架,...
    2020-12-12 阅读全文
  • 爸爸妈妈,我喜欢你们这样「吵架」 天下没有无分歧的家庭,夫妻争吵对于孩子而言,更是一种真实而又强烈的体验。 「妈妈,我好害怕……」 昨天晚上,我和老公第N次当着3岁的女儿吵架。 我扯着嗓子,把枕头扔向老公,女儿刚好从房间出来,恰巧看到...
    2020-09-30 阅读全文
  • 老爸习惯对孩子影响很大 以前,都说孩子在行为习惯上受母亲的影响比较大,事实上,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由于父亲在家中往往以“权威”或“监督者”的形象出现,大到生活习惯和爱好,小到一笑一颦甚至某个细微的...
    2021-04-13 阅读全文
  • 爸妈吵架文案101句 在这个紧密相连的世界里,我们每一次的交流都是命运的安排。今生的相遇不仅仅是一种偶然,而是前世往昔的积累。现在,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精心整理出一篇关于"爸妈吵架文案"的文章,我对于运用各种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充满自信。在这个网络交互工具普及的时代,我们的对话都离不开句子,而优秀的句子能更准确地表达出我们...
    2024-01-05 阅读全文

很多妈妈可能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如果自己压力很大,宝宝好像也会有所反应。比如在给孩子喂奶的时候,自己不耐烦或者生气,宝宝就会哭闹,溢奶,打嗝,睡觉的时候也会很不踏实,而且醒来后容易发脾气。 婴儿是灵敏...

2021-05-18 阅读全文

今日七夕,圈里撒的都是狗粮:晒钱、晒花、晒月饼,吃不着,看饱了~~ 作为一个二宝妈,木有“爱情”好多年,不求花前月下,我只要“理解”就够了,够了…… 就在昨天,因为一件小事儿,和“二货”老公吵了一架,...

2020-12-12 阅读全文

天下没有无分歧的家庭,夫妻争吵对于孩子而言,更是一种真实而又强烈的体验。 「妈妈,我好害怕……」 昨天晚上,我和老公第N次当着3岁的女儿吵架。 我扯着嗓子,把枕头扔向老公,女儿刚好从房间出来,恰巧看到...

2020-09-30 阅读全文

以前,都说孩子在行为习惯上受母亲的影响比较大,事实上,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由于父亲在家中往往以“权威”或“监督者”的形象出现,大到生活习惯和爱好,小到一笑一颦甚至某个细微的...

2021-04-13 阅读全文

在这个紧密相连的世界里,我们每一次的交流都是命运的安排。今生的相遇不仅仅是一种偶然,而是前世往昔的积累。现在,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精心整理出一篇关于"爸妈吵架文案"的文章,我对于运用各种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充满自信。在这个网络交互工具普及的时代,我们的对话都离不开句子,而优秀的句子能更准确地表达出我们...

2024-01-05 阅读全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