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观察记录:遇到困难,学会自己探索
发布时间:2021-05-22 幼儿园观察记录 区域观察记录 幼儿观察记录观察实录
图书角里,孩子们正拿着自己喜欢的图书翻看,有的单独看书,仔细认真;有的找了几个同伴,一起交流共同爱好的图书内容。“强老师,我会背‘人之初’。”小雨突然走到我面前,一边说一边对着我念了起来“人之初,性本善……”看着她那认真劲儿,我会心一笑,摸着头对她说:“这本书它的第一句是‘人之初’,但是书名叫做‘三字经’哦。”小雨一听难为情地低下了头,继续看着书本念了起来。虽然小雨还不识字,但是我发现,她已经能准确地边念边点着相应的字,这可让我有些惊讶。这个孩子的前阅读和前识字能力不错哦。
分析与思考
我为孩子们准备的早读读物。每次教他们读时,我会根据念的内容,在书上进行点读。中班幼儿还未到识字写字的阶段,但教师平时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为孩子渗透识字内容,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默默地种下了学识字的兴趣。就如我班幼儿,在教师多次的朗诵与点读相结合的形式下,有的孩子就学会了按字点读,在没有背错的情况下,可以一字不差地将字与读音匹配。这种不给孩子设严格要求的早读内容,能有效地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前阅读和前识字能力。
回应与调整
我们提供的材料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是孩子们从自己的家里带来的,所以活动的兴趣较高,李俊杰已经掌握了狮子的基本特征,可是做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这是由于孩子的年龄特点所致,另一方面,老师应该在制作前,示范一下各种材料的用法,再提供一些范例,让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有一个参考,不至于无从下手,由于时间原因,幼儿不能对各组材料进行一一尝试,因此我决定把这些材料提供在动手角,让幼儿尝试用多种材料进行制作装饰狮子。
yjs21.cOm更多教育笔记编辑推荐
观察记录 :户外水管探索墙
观察内容:
今天的区域活动是户外水管探索墙,孩子们玩到这个区域他们就激动无比,激动的原因是宝贝们好奇于水进入管中后水是如何流出的现象。而林林和杨杨宝贝就好奇于这个水管中的红色阀门开关是用来干嘛的!开始他们将水杯中的水倒入管中,发现这个红色开关没反应,于是林林就开始专研,这个红色开关放这到底起什么作用呢?经过林林的研究和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终于明白这个红色开关是用来锁住水管的流向,关住了红色开关水就会从其他方向流出。林林很开心,自己发现了一个好玩的东西还和附近的伙伴分享了自己探究的乐趣。
情况分析:
这样的户外区域活动孩子们很喜欢,都能满足于孩子的好奇心,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探索墙除了水管就是红色阀门开关,大部分孩子只注重水倒入水管中的流向,今天只有林林发现并研究这个红色开门,在他不明白的情况下,还向老师询问,说明林林是一个善于观察身边事物的小朋友并乐于探究。
教育措施: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引导幼儿观察、研究,学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支持幼儿大胆联想、猜测问题答案并设法验证;对幼儿自发的观察能力,对其发现表示赞赏,使幼儿体验探究和发现的乐趣,希望这样的乐趣能够吸引到其他幼儿。
小班幼儿观察记录:我会自己穿衣服
小班幼儿观察记录:我会自己穿衣服
观察时间:****
观察地点:小三班活动室
观察对象:褚**
观察记录:褚**是我们班比较调皮的一个男孩子,上课要么开小差,要么发呆,吃饭时说话,也很挑食。对他进行过多次教育,效果甚微,依然我行我素,让我们头疼不已。一天午睡起床后。在忙着给孩子们穿衣服,转头瞬间发现褚**在帮助另一个小朋友扣纽扣,那神情别提有多专注了,一点也不像平时那个老师捣蛋的人,而且他自己的衣服也是自己穿好的,我当机表扬了褚**,表扬他的小手真能干,是我们班第一个会自己穿衣服的小朋友!
观察分析:每个孩子都会有不一样的缺点,面对孩子的缺点,一味的批评未必会有好的结果。犯错的孩子的权利,作为老师也要以平常心去看待孩子的不足,同事也要积极发现孩子的优点,尤其是经常被老师视为“捣蛋鬼”的孩子,他们的内心其实是很渴望老师的表扬、老师的肯定,他们有时候的调皮捣蛋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
措施与结果:在之后的时间里我经常找机会表演褚**,说一些老师对他喜爱的话,果然褚**对老师的要求不再抗拒了,慢慢变成听话的好宝宝了,我也抓住机会,慢慢提高对褚**的要求想,相信不久后褚**会成为我们班能干的宝宝!
观察记录:户外玩涂鸦墙与水管探索墙
观察内容:
今天的区域时间我们全班小朋友来到了户外玩涂鸦墙与水管探索墙。女生选择了水管墙,一开始大家各玩各的,倒水的进口数量远远比小朋友的数量要少,大家你挤我我挤你。杜钰茹跑过来说:“陈老师,好多人在抢水管!”我看小朋友们也没有要合作的意思,于是提醒到:“大家能不能试一试合作倒水呢?可以一个人扶漏斗一个人倒水!”女生们一听立马开始找自己的合作伙伴,自己安排谁去等水谁在这边扶着漏斗。玩了一会儿,我发现又有小朋友在其中一个水管前面挤来挤去抢着倒水,原来他们这组有三个人,两个倒水的人因为谁先倒水争起来了,看见我走了过去,两个人立马停了下来。
情况分析:
由于这是小朋友们第一次来水管墙活动,水管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全班女生单独操作,导致一开始小朋友们之间相互争抢,合作意识不太明显,经过我的提醒后在开始合作玩游戏。我应该在游戏之前跟小朋友们讲解下:“你们看看,水管的数量只有这么多,但是小朋友人数太多了,你们准备怎么办?”让她们自己思考下怎么来组织这个区域游戏。
教育措施:
自主游戏是我们现在一直强调的观点,如何保证在区域游戏中幼儿的自主性呢?以今天的活动为例,老师应该在活动前让小朋友们在了解整个区域游戏的规则与材料,然后给小朋友们一些时间思考下,最后自主地分配自己的角色,自主地思考游戏的方式与规则。如果在游戏过程中发现了问题要先给幼儿自我调节的时间,如果发现问题还在继续发酵就要及时地进行指导或者是直接干预,以保证游戏的顺利开展。
教育随笔:遇到困难想办法
今天早上,有个小朋友哭闹着不让奶奶给放下外套,他奶奶说:现在天气温差比较大,下午孩子的妈妈来接孩子,到时候让他妈妈给孩子穿好外套,你看他就是不让,怎么回事呢?
我问明原因后才知道,原来孩子是不会叠外套,我就有耐心的告诉孩子,下午妈妈来了之后看到宝宝穿好外套了会有多高兴呀,如果看到宝宝穿的很薄,妈妈会担心宝宝容易生病的,你不会叠衣服老师来教你好吗?宝宝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就结果了奶奶手里的衣服。
活动课时,我们让几个会折衣服的小朋友来叠衣服比赛,看谁叠的又好又快,然后让小朋友们积极参加,我也在一边指导,也是试帮助自理能力差的幼儿,早上的那位哭闹着说不会叠衣服的小朋友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叠衣服不知有多高兴呢,我也为这个孩子感到骄傲和自豪。之后我又教育孩子们当自己遇到困难时,要动脑想办法怎么样就解决问题,这样比遇到困难只会哭闹的小朋友更棒。
如果我们想办法解决问题了,我们会更加的快乐。
幼儿观察记录
观察目的
幼儿在沙坑游戏中的交往能力
实录
户外混龄游戏开始后,赵逸晴和兰伊朵带好手环来到沙池,赵逸晴用小铲子把沙装进竹筒里,可是竹筒比较细,光用铲子装沙需要很久才能装满,于是边上的兰伊朵找来了剪好的牛奶桶,利用漏斗的方法,很快把竹筒装满!紧接着,赵逸晴做起了竹筒饭,兰伊朵说:“这个都是饭,没有菜吗?”赵逸晴:“我们可以采一些。”于是她们将饭倒入竹扁内,做起了味道可口的竹筒菜饭。看到赵逸晴在竹扁上印出自己的手印,兰伊朵对我说:“老师,我们可以给竹筒饭做成小动物的形状,我妈妈给我蒸的馒头就是小动物的形状。”教师:“可以啊,你们去材料框里找一找有没有倒模工具。”兰伊朵找来了一直“小乌龟”工具,尝试把“竹筒饭”放到工具里再倒置过来,拿起工具的一瞬间,她们俩期待着,可是第一次失败了,于是有继续尝试,3次之后,终于成功做出了“小乌龟竹筒饭”。
分析
孩子们在沙坑中的游戏是他们生活经验的再现,游戏的主题因同伴、材料等不断丰富延伸。沙坑是小班孩子喜爱的活动场地,低结构的沙能在孩子对游戏情节的想象中变成食物、宝藏等,玩沙的工具也有各种不同的用处,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也在不断地想象和创造情景。小班孩子从独自一人游戏慢慢发展成为结伴游戏,继而向合作游戏发展。从最初的赵逸晴独自一人做“竹筒饭”、到两人合作烧“竹筒菜饭”,再到最后的给“竹筒饭”做造型,我看到了她们渴望伙伴及交际交往的能力,这一种互帮互助良性的交际循环。
策略
1.沙工具的低结构、多样性。玩沙的工具不局限于传统的塑料玩沙工具,丰富玩沙材料,可以从孩子日常经验中的物品入手,如:厨房中的锅碗瓢盆、卫生间里的毛巾脸盆等等,可以从低结构材料入手,如:木棒、皮筋、白纸、易拉罐等等。
2.经验知识的丰富。孩子对周围的生活环境有一定观察,从做“竹筒饭”可以看出孩子对超出生活经验知识的渴望和想象。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经验,在课堂内外寻找契机渗透科学、知识,丰富孩子们的日常经验、拓宽孩子们的精神领域。
3.游戏主题的明确。今天的玩沙游戏,老师并没有规定主题内容,属于“散养式游戏”。孩子全凭个人喜好、想象,自由游戏。教师可以在游戏活动开始前,丰富孩子们的经验、知识,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得到延伸,也可明确符合生活经验的场景,让孩子在同一个经验情景中互相开展游戏。
自由活动幼儿观察记录
观察目的:⒈在自由活动中,能否自主选择喜欢的游戏,并积极参与其中。⒉能否与同伴友好交流、友好游戏。
观察实录
自由活动中,宸宸来到了阅读区,书架上各种各样的绘本图书很是吸引宸宸,他先是拿了一本数学绘本《首先有一个苹果》,“1,12,123,1234,12345,123456,1234567,12345678》....数到最后几幅比较“凌乱的”的图画时,他有点不耐烦了“这个书不好看,我要再换一本。”他选了一本《蜡笔小黑》,自言自语道:“这本书老师讲过的,我最喜欢了!”于是就愉快地看起来。可是不到一分钟他就不在阅读了,而是把书卷起来,大声叫起来“望远镜、望远镜......”
思考与分析
宸宸小朋友算的上是班上最调皮的孩子了,想让他安静下来读一读书那简直比登天还难,每次师幼共读时间,他基本是在活动室里跑来跑去,有时候难得坐下来,也是心不在焉。书籍是儿童认识世界的窗口,适时的养成幼儿对书籍和阅读的兴趣与习惯,是早期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为他提供页数少的阅读材料,引导他先说清第一页上的内容,再说出第二页上的内容,然后请幼儿思考,说出他们之间的联系,使幼儿明白书中图画、文字所包含的信息内容,利用讨论理解其内容,从而加强了幼儿对画面理解能力。其次利用幼儿喜欢看的书进行正确看书指导。
让孩子自己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
“袋鼠妈妈有个大口袋……”我带着孩子们在活动场地上愉快地做着游戏。“哇———”哭声吓了我一跳。忙看时,王宏宇咧着嘴着急地哭了。“怎么了?”我关切地问。“老师,我的鞋提不上了。”他一副不知如何是好的样子。“我提不上。”“我相信你会的。我来教你。不信你来试一试?”在我的指导帮助下,他很快提上了鞋子,又高高兴兴地和孩子们做游戏了。
回到教室,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故事,教育他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尝试着自己去解决,试一试,我能行!哭是解决不了任何事情的。那怕是一件在我们大人看来是很细小的事情:纽扣开了,摔倒了,穿鞋脱衣……
人的一生许许多多的事情,终究要靠自己去解决!只有从小锻炼孩子不怕困难,有勇气去试一试,才会有成功的希望,才能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才能为他们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承受风雨打下基础。由此,我想,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孩子的事情,我们已经包办的太多!能做的让他自己去做。遇到困难,我们可以鼓励他,让他自己试一试,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
自己解决,克服困难
今天下午课外活动的时候,孩子们都在玩玩具,由于孩子在家都是独生子,独占独霸的习惯非常严重,再加上班内玩具数量不很充足,经常会出现两个孩子抢玩具的现象,这也是我一直担心的,越是担心的事,它偏偏又发生了。佳佳跑到亚璐小朋友的旁边伸手要去抢那个积木小车,我急忙抓住佳佳的手叫到旁边就是一顿训话教育:“怎么能抢小朋友的玩具呢,这样做对吗?“佳佳在我的教育下好像也明白了许多,当我回头看亚茹时,我发现她正拿着那个积木小车瞪着眼看我,我不解的问她:”亚茹,你怎么了?你要做什么?“亚茹小心翼翼的说:“我要把积木小车给佳佳玩,老师不是说玩具要大家一起玩吗?”我的脸就红了。
我想了很多,我竟然小气的不如一个三四岁的孩子,为什么我要替孩子处理这件事情呢?为什么处理得这么不妥?连孩子都不能理解呢?我这才发现很多时候应该把自由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处理一些事情,说不定他们处理的会更好。
星期一早上,我一早就回到教室,看着一个个孩子高兴地回园,心情特别好,他们的笑容就能给我带来好心情。但有一个小魔王却能把我的心情从高山带到低谷去,那是我们班上的“混世反斗星”辉辉,平时他总有使不完的精力,每天爬高爬低,把玩具扔满地,还会在上课的时候发出尖叫声,就是他所谓的动听歌声。我对着他可是苦恼极了,不知该如何让他乖乖地坐着上课。所以,每一天的好心情一遇到他的捣蛋就会变成坏心情啦。辉辉回来啦,他像往日一样,跟我说声早上好后,还拉着我讲他星期天的开心事,说到高兴时还要亲着我来说。我边听心里期盼着他今天能乖一点,别惹什么麻烦。辉辉讲完后,走回位置坐了下来。该吃早餐了,辉辉喜欢今天的汤粉,吃完了却没说要再添一点。吃完的幼儿都去玩玩具了,辉辉却坐在我的身边,一会问我渴吗?一会问我累吗?渴了给我斟水,累了给我捶捶背。我心里想:今天辉辉真好!上课了,我发现辉辉的脸蛋红红的,但眼睛却认真地看着老师,还积极地举手,没有唱他的动听歌曲,也没有捣乱,我一连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扬了他两次,他非常高兴。我心里特纳闷的。下课后,我走到辉辉身边,摸摸他的头,天,好烫,我明白了,原来辉辉发烧了,难怪今天这么安静,他是没啥力气动来动去了。当辉辉妈妈来接他去看病时,辉辉不愿走,他对妈妈说:“老师今天表扬了我两次哦,我不走,我还要表扬!”我鼻子一酸,抱着辉辉说:“辉辉乖,你回来后老师还要表扬你!”辉辉这才听话地走了。这是一个渴望被老师表扬的孩子,因为他平时给老师与小朋友添了麻烦,我没办法看着他的捣乱来赞扬他,但是,当孩子生病了,却表现得那么讨人喜爱。这是我的疏忽。晚上,辉辉妈妈打电话来对我说,辉辉愿意天天生病,我想对辉辉说:“老师愿意天天找到你的优点,天天表扬你。